《赵普》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4-22

《赵普》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赵普》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必修说课《赵普》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赵普》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人物风采”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编选了《童年的朋友》、《一面》、《我的老师》、《展现华夏文化魅力》、《赵普》等五篇描写人物风采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写平凡的小人物,有的写光彩夺目的明星,而本课主要写的是“以天下人为己任”的古代人物赵普的形象。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能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口头复述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感受人物身上所散发的独特精神魅力。

本课选自《宋史》,主要写了赵普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这两件事。课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叙事简洁,没有冗笔。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七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维角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概括课文的中心。

3、能围绕中心,对文中的细节展开合理想像,生动的复述课文。

4、能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说出赵普其人其事的现实意义。

由于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运用了细节、对比的手法描写人物,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了解细节描写并体会其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围绕中心,对文中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训练细节描写

由于本课是一篇描写人物风采的文言文,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风采方面用小事来叙述,又因为对象是初一学生,还需要深入理解本文的内涵,我设计的教学难点为:

在了解赵普性格的基础之上,学习赵普的精神,做到有所学有所用,要学会做一个正直、勇敢、有毅力的人。

二、说教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会领会其中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多读,在读中领悟人物,并熟读成诵,做到课后的背诵要求;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

4、、收集法:收集关于赵普的故事,用于课堂教学。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分析法:从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的运用,发现人物性格特点。

3、积累法,积累有关古人刻苦勤奋,胸怀天下的事例。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计划二课时,本堂课是第二课时,采用明确目标、分析人物、感悟中心、拓展延伸四个模块共八个板块进行我的教学:

(一)、明确目标

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熟读课文疏通了文意,初步感知了赵普这个人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赵普,去感受他内在的精神境界。接着出示学习目标。(此导语设计简洁明了,直接引出人物,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分析人物

1、复习回顾

在学习之前,先对上堂课的学习做一个回顾。背诵课文,回忆课文大意。(有利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2、概括内容

文中写了几件事?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使学生明确课文内容,便于把握主题。)

3、分析人物

回顾描写人物的方法,引出细节描写的知识,并提供例子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分析细节描写。通过合作交流来认识人物特点。(这一环节让学生读书批注、合作交流,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认识的过程,使学生参与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当中。)

(三)、感悟中心

1、感悟中心

以两个事件引出问题:那么赵普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又为什么要 “奏荐人才”呢?自然揭示中心。由于有上一板块的铺垫,中心揭示就很容易。

2、生动复述

要求围绕中心,对文中的细节展开合理想像,生动的复述课文。口头复述训练细节描写方法。

(四)、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

①、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赵普身上学到什么?(引导学生在了解赵普性格的基础之上,学习赵普的精神,做到有所学有所用,要学会做一个正直、勇敢、有毅力的人。 )

②、假如赵普穿越时空来到当今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 (古代人物穿过时空隧道来到现代,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结合现今社会分析赵普,告诉学生分析人物要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背景。)

2、课后学习:

①、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 刻苦读书,请你再积累两到三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故事或成语吗。

②、“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历代有很多,你能再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在对历史人物的举例,使他们巩固了知识点的同时也拓展了知识面,解决了教学难点。)

根据农村缺乏文化氛围、农村中学学生阅读量少信息闭塞的现状,最后提供的资料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反思:

1、以人物为线索,连接课堂内外、新旧知识,可以帮助形成知识网络,拓展阅读面,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学会一种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即:编织知识网络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温故可以知新。

2、通过小组讨论弄懂文意,再由教师评点强调,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既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索,又能强化基础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篇2:《赵普》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赵普》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背诵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更多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物及其故事。

教学重点:

准确翻译、背诵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称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我们在评论他们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又常常发现这些英雄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同学们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可适当补充,并引出赵普并简介。)

二、检查预习,了解赵普:

1、走近赵普——学生简介赵普情况。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秘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2、加点字注音(投影)。

阖户启箧处决既薨

发箧龌龊奏牍相爷

3、加点词解释(投影)。

少习吏事寡学术处决发箧视之

龌龊明日颜色深沉有岸谷

三、熟读全文,理解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或指名朗读(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或听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

3、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语句意思。要求:小组内全文翻译,其他成员帮助纠错;不理解的字词、语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在书上标记出来,举手质疑。教师引导解疑。

4、词句理解检测(见投影)教师对一字多义,词类活用等重点词语加以提醒;对特殊句式,如:①、太祖常劝以读书。(省略句、倒装句)②、读之竟日。(倒装句)等句子的翻译可予以指导。

(注:教师在这一环节可将文言文翻译的常识渗透给学生,如保留法、补充法、调整语序法,并突出词类活用、古今异意、一词多义的字。)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齐读课文。

2、思考并小组讨论: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两件事,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赵普的哪些性格特点?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②、本文刻画人物语言简洁,且善用细节描写,请举例说明。

板书(投影):

刻苦读书(读书)--勤奋好学:“晚年手不释卷”;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奏荐人才(荐官)--冷静沉着:“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意志坚定: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复奏如初”

以天下为己任

五、调动积累,拓展延伸:

1、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刻苦读书,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到三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

例如:学而不厌韦编三绝凿壁偷光

2、“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吗?学习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学生交流)

六、课堂总结,勉励学生:

侧重鼓励学生胸怀天下,努力学习。(这是学生读完全篇最大的启发)

七、布置作业,理解运用: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课外多收集赵普的有关资料,以《我心中的赵普》为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

3、完成学习手册相关练习。

附:板书设计:

赵普

刻苦读书(读书)

--勤奋好学:“晚年手不释卷”;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奏荐人才(荐官)

--冷静沉着:“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意志坚定: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复奏如初”

篇3:七年级作文教学六法

如何打破学生写作的僵化、题材的老化、语言的套话、素材的俗化的局面, 指引他们结合初中的生活, 投入到新鲜而富有活力的中学时代中来, 对他们进行写作兴趣的引导、作文素材的积累、语言运用的娴熟、真话作文的重塑与训练, 将是一件富有挑战性与建设性的工作,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借助教材, 突出课堂作文训练的针对性。

起始年级应重视基础, 从课本出发, 充分发挥教材作用, 结合教师课堂的传授与同主题文章的阅读开展系列主题写作教学, 关注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训练的针对性。

教材以主题为单元, 打破了旧教材按体裁组织内容的僵化格局, 从追寻生命意义、坚定理想信念、感受自然风光、探索科学奥秘、领悟温馨亲情、激发想象思维六个单元模块入手, 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在这里, 语文的含义丰富了, 语文的外延扩大了,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虽然“她”依然没有提供写作的系统指导与评价的统一标准, 只是从一个单元教学主题出发, 进行主题式写作, 只有六篇作文训练的量, 远远达不到对学生读写文字训练的量化标准, 但是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文本的摘选密切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 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让学生从敢说、能说开始入门。

说是写的基础, 学生只有敢于说话、说得流利、准确、有条理, 才有可能比较好地写作, 因为说口随心走, 笔随口走, 因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成为作文训练的基础功课之一。如课堂上的口头小作文、课文朗读、班级及学习小组间的辩论会等, 教师要及给学生以善意的提醒, 告诉他们注意把每一次发言都当成一次语言表达的训练, 尤其是在发言前先理清思路, 删繁就简, 比较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观点、描述出自己想说的事物或情景。

3. 指导学生多读优秀作品, 从仿写逐步过渡到独立创作。

作文如习字,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练习过程中, 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高水平的“范文”, 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优秀作文的优点和魅力的。在农村中学中, 这些“范文”来自于语文教材、同学的优秀作品和教师的“下水文”等。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做读书笔记, 找出有特色的词、句, 领会涵义, 并摘录下来, 并尽可能多地运用到写作当中, 学生在研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

4. 划出作文中有关描写、议论、抒情的语句。

在引导学生掌握记叙表达方式的基础上, 让七年级学生掌握并恰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是提高七年级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往往在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做得不够好。为此, 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分辨课文中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其次在写作文时要渐渐学会运用它们, 并在作文中把这些表达方式各自标示出来, 这样可使七年级学生从不会运用多种综合表达方式到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他们明白了写作文如果只用记叙文这种单一的表达方式, 作文就会像寒风中光秃秃的大树, 缺少生命力和美感;有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作文才能像夏日的大树, 枝繁叶茂, 生机勃勃。

5.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体验生活, 用心思考, 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中学生的作文, 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而这种感受和体验都来源于生活, 而观察是学生体验、了解生活的重要方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写作来说, 材料是木之本、水之源。为了获取材料, 必须学会观察, 无论是写景还是写物, 都离不开观察, 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 才能写出景物的个性来。伟大的革命先驱者鲁迅先生在谈到写作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 方好下笔。”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指导他的学生莫泊桑写作时强调指出:“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 要长时间注意去观察它, 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见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 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 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 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所以说, 观察是写作前的必要准备, 是摄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学生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 对需要了解的事物或对象从各种角度、各个侧面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积累, 捕捉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形成有关事物的感性认识, 把生活中的美妙感受细细地写下来, 这就为进一步的语言表达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从这点来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生理情况, 结合本校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 体验自身经历的事情, 并及时地记录下来, 占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使得学生在写作中有“米”下锅, 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6. 作文形式要多样, 以写读书笔记为主。

篇4:《赵普》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让学生明白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洪水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处理:

通过合理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布置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等材料,便于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由图导入]教师出示1998年我国百年不遇的洪水图片资料,接着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引发思考]1通过了解,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

2通常自然灾害都包括哪些?

教师讲述: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需要注意一是在自然界发生的,二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

[课堂训练]略。

[教师说明]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形成洪灾。

洪水的危害: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洪水的形成、对人类造成损害。

[板书]成因洪水形成损害

洪水的成因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课件演示]PPI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讨论得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文字材料: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长江进入主汛期后,上游和中下游同时出现降雨,洪水并发,洪水量激增。

2出示图片:长江流域水系简图、四川地震堰塞湖。

[教师总结]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强降水;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有关。

影响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

影响流域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河道的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把庄稼种到山顶上,把水稻栽进湖中央”导出洪水形成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河道排水速度,也会形成洪水。

过渡:洪水形成是不是就一定形成洪灾?

发生在无人区的洪水不能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损失不仅和洪水的大小相关,还与人口和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损失越严重。

[小组讨论]针对洪灾的形成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我们初步了解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洪灾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实践与探索]学生根据上述分析洪灾的方法,探索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向父母长辈咨询,当地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

教学反思: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地理学习,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

篇5:《赵普》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能读会写“窖、泯、厄、禀告、皎洁、风韵”等字词。

2.理解、积累“审美、闲适、慧心、落难、心旷神怡、得失之患、险象迭生”等词语。

3.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过程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简要概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体会寓意,培养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强乐观地面对挫折与苦难的心态。

●教学重点:诵读;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一只先前心旷神怡地赏月的白兔,一旦拥有了月亮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一位先前极为脆弱的王子,遭遇凶险的厄运却能勇敢地承受不被打倒。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将为我们阐解如何去应对幸运和厄运这人生的两大难题。

二、作者及寓言介绍:

(出示作者照片)

周国平:

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我们小时候都读过寓言,你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寓言吗?这些寓言都有一些共同点,谁能来讲讲啊?

(由学生介绍一些寓言后,师生共同归纳寓言的特点)

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三、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huìxīnxīxìfēngyùnkāngkǎixiánshìchèxiāobǐnggàoèyùnzhémóxíngqǐ

慧心嬉戏风韵慷慨闲适撤销禀告厄运折磨行乞

zhèngsèluònànguīshǔliúluò

正色落难归属流落

四、研读《白兔和月亮》

1、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这篇文章,看完之后合上课本,准备复述故事内容。(学生复述之后师生共同点评)

从大家的复述中我们知道白兔的赏月心态经历了两处转折,出现了两种变化,现在请大家归纳一下,白兔在这两种心态下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你能不能结合自己在现实中的例子证明。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而白兔之所以会有不同心态的产生,关键在于它与月亮的关系发生变化。当月亮属于它一个时,它就有了独占月亮的欲望,生怕月亮会有什么闪失,所以才会紧张。)

2、分组研讨:

①白兔在最后为什么要请诸神之王撤销决定?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证明。作者借寓言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因为白兔“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道理: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②文章在末尾为何要提到人类,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形成对比,讽刺人类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无论怎样也不放弃自己的利益)

3、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从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教师点拨,如:用词精当的语句“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对称的语句“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4、拓展延伸:

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是否只有一无所有才会自在自得?

五、作业:

1、字词一个两次

2、预习《落难的王子》

附:

板书

白兔心态月亮形态

心旷神怡各具风韵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险象迭生

原因:月亮的归属不同了

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由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介绍《落难的王子》的写作起因:“这篇寓言是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到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

二、回顾复习相关字词

三、研读《落难的王子》

1、总体感知

(学生朗读之后由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并揣摩角色身份,分角色扮演。师生共评。)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明确:“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2、分组探究研读文章

思考以下问题:

①课文写王子落难,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我”?为什么也让厄运落到“我”头上?

②文中的哪一句话是反复出现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有什么意义?

③王子落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①安排一个“我”是因为“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同时“我”也和王子一样遭遇挫折,是一个线索性的人物。安排了“我”来描述事件,显得更真实可信。“我”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安排厄运落到“我”头上,说明灾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可能面对不幸和灾难。提醒我们要像王子一样勇敢面对,乐观坚强。

②文中反复出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一句话,分别出现在王子对别人受难的感叹,“我”对王子受难的感叹还有别人对“我”受难的感叹中,说明灾难存在的普遍性、反复性和真实性。

③王子落难前是“多愁善感”“流泪叹息”,落难后是坚强勇敢,还“正色”地安慰落难的“我”。说明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3、归纳小结:

本文通过“我”,点出了灾难与挫折的普遍性与反复性,见证了王子落难前后的.性格变化,指出本文的寓意: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4、拓展探究: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以下问题:“只有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5、迁移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本文的内容,想一想王子后来的命运是什么样的,以《落难王子后传》为题,你来安排一下王子的命运。

四、作业

1、收集有关厄运的名句格言。

2、预习《〈论语〉十则》,收集与孔子有关的资料,背诵课文。

附:

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示例:

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

(里希特《长庚星》)

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日本谚语)

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 (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富勒《至理名言》)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松下幸之助)

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 (培根《论厄运》)

板书

多愁善感坚强勇敢

流泪叹息“正色”

王子落难

寓意: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

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教学反思:

篇6:春(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树立为理想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突破

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通过分析文章重点句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深入分析文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自己注音、释义。

搜集有关春的.诗文。

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初通文意。

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春天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于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你们有哪些描绘春天的优美句子,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大家找到的关于春天的诗文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简介作者,学生简介教师加以补充。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长诗《毁灭》,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niàngliáochēngsuōlìxīsh ūdǒusǒucháo

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

解释下列词语。

应和抖擞抚摸朗润酝酿呼朋引伴宛转花枝招展

整体把握文章。

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怎样划分?

(3)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思考、回答以上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怎样划分?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文中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根据以上归纳,我们看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思想?

归纳出: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朗读训练

示范性朗读,配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欣赏,并仔细揣摩、体会老师在朗读中表达出的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和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放录音,让学生小声跟读,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等方面的把握。

让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几分钟,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情感的把握。

再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检查自己对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的把握,以纠正不够准确的地方。

让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朗读体会与经验。在学生交流时,注意对学生的朗读方法和技巧加以点拨。

总结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业

积累词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赵普》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赵普翻译05-02

《赵普》05-10

赵普说课稿04-20

赵普文言文05-02

赵普传文言文阅读04-25

赵普孙权劝学比较文言文答案04-21

赵普字词文言文翻译04-29

课外文言文《赵普》拓展训练(附答案)04-11

智囊上智部赵普李沆陆九渊的原文及翻译04-10

上一篇:不凡读后感下一篇:夹缝里的生命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