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教案

2024-04-20

庄子秋水教案(精选6篇)

篇1:庄子秋水教案

《庄子 秋水》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2.学习对比的方法。

3.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教学重点 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问答法。

3、探究拓展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一、导入新课:

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需再登上一层高楼。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二、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寓言很多。

三、庄子的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李白、贾谊、陶渊明等

2、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附:《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回到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3、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旷达超迈,看得很淡

今天我们便来学习庄子关于相对论的文章。

四、正文赏析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是如何论述的呢?

第一番问答:写景,黄河秋涨图-----河伯沾沾自喜-------自惭形秽------河伯开导,小大之辩,相对的(五帝:黄帝、颛顼(专旭)、帝喾(酷)、尧、舜)(三王:大禹、商汤、周武王)(把自己看得太大)

怎样层层推进?

第一层:说明人的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层,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海若也不敢自满。

第三层,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碧、中原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万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从这方面看来,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王、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为据,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自满)进行嘲笑。

第二番问答:河伯陷入小不如大的新成见,海若从量、时、分、终始四个方面,说明小与大各有其不可穷尽的复杂性,小大都是相对的,其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小也许还有更小,大也许还有更大的事,所以不要看得太重,因此得出“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的旷达超迈的人生哲学。

小与大根本无法具体界定,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认为小不如大是不对的。因为都是人为进行界定的。(大小,贵贱等全是人为界定的,对宇宙来说是没有分别的)

五、小结: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观点么?

明确:这篇寓言,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下述观点均可: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谦受益,满遭损

自大源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六、简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1、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

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干脆通篇就是一个寓言。如此大量采用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即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庄子》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正如刘向所云,其“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

《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庄子在创造了如此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艺术形式棗寓言之时,其寓意却是比较隐蔽、模糊的。他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一个寓言,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含蓄的“暗示”手法的运用,正与庄子“道”之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相吻合。这种寓言的背后,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不尽的意蕴,让人能够捕捉一二却也难以全部领悟,因而也是增加它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可以说,庄子在创造这些寓言时,本身所运用的,就是一种直觉的形象思维,因而也要靠读者的智慧加上灵悟的直觉才能通彻明察。所以单凭直接的、明白的逻辑理性,是无法全部理解体会到那种“神”和“道”的境界。正因为如此,历来对庄子寓言的解释,众说纷纭。

2、逐层推进

3、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

秋水翻译: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及时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灌注黄河。水流汹涌河面这样宽大,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分辨不清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得,认为天下 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到了北海边。朝东面一望,看不见水的边际。于是他才改变了自己得意的脸色,望着海洋对着海神叹息道:“俗话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不少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而且我曾听到有人认为孔子懂得的知识少,伯夷的节义不值得看重,起初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了您的水流浩瀚难以穷尽才明白,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家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有见识的人所耻笑。”

北海若说:“井中的青蛙不可能同它谈论大海的事,因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夏天的虫子不可能同它谈论冰的事,因为受到时间季节局限。孤陋寡闻的人不可能同他们谈论大道理的原因,是他们受到教育的束缚。现在你从河中出来看到了大海,才明白你自己的浅陋。这时才可以同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河流都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但不会漫溢;海水从尾闾泄流出去,虽不断地永无停止地流但流不完。春天、秋天都不会有变化,无论洪水、大旱也不会有感觉。这大海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简直不能用量器计算。但是我未曾因此自满,自以为从天地那里接受形体并汲取阴阳二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林在大山上一样;只存在被人小看的念头,又怎么会自满?//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之间,不是像蚁穴在巨大的冰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四海之内,不是像小米在大粮仓里一样吗?号称物类的数量说它有万类,人类只是占其中之一。人类聚集于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到达的地方,个人占其中的一员罢了。把这—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一根毫毛存在于一匹马身上吗?//凡五帝所运筹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罢了。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取得名声,孔子谈论以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刚才对河水暴涨的自夸一样吗?”

河神说:“这样,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吗?”

海神回答:“不可以。万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得与失的禀分没有不变的常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定因。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观察事物从不局限于一隅,因而体积小却不看作就是少,体积大却不看作就是多,这是因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

证验并明察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感到厌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会企求寿延,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

洞悉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因而有所得却不欢欣喜悦,有所失也不悔恨忧愁,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的禀分是没有定规的;

明了生与死之间犹如一条没有阻隔的平坦大道,因而生于世间不会倍加欢喜,死离人世不觉祸患加身,这是因为知道终了和起始是不会一成不变的。

算算人所懂得的知识,远远不如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多,他生存的时间,也远远不如他不在人世的时间长;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境域,所以内心迷乱而必然不能有所得!由此看来,又怎么知道毫毛的末端就可以判定是最为细小的限度呢?又怎么知道天与地就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境域呢?”

篇2:庄子秋水教案

一、庄子及其思想

参见教材P225注解①。

庄子,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家贫,但鄙弃功名利禄。其基本思想是: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庄子的思想既有唯物的一面,又有唯心的一面;既有批判现实的一面,又有逃避现实的一面。

庄子的文章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是文学价值最高的。正如教材的“评析”(P226首句)所言:“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写得最生动、最奇瑰、最浪漫,是诸子散文创作的颠峰之一。”

他文章的特点是:善用寓言说理,想象丰富,比喻生动,言谈机敏,思想深邃,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二、庄子的著作

即《庄子》。今存郭象注本33篇,其中内篇7,一般认为是庄子自著,而外篇

15、杂篇11被认为可能出自其门人后学之手。

尽管外篇、杂篇的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如:政治上不仅主张绝对的无为,有时还主张上无为而下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有宣扬混世的,也有赞成避世的;在人生观上,有提倡寡欲的,也有鼓吹纵欲的;在对待不同学派的态度上,有坚持混合齐同的,也有针锋相对的)。这些分歧或曰矛盾,表明了庄周之后,庄周学派也在发展、分化。反映了从战国中至秦汉间的社会变革及各种学派间的相互渗透。但只要不违背《天下》篇所表述的庄周观点,都应归属于同一体系。因此可以说,《庄子》是以庄周思想为主体,从战国中至秦汉间庄周学派的总集。它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从全书的基本倾向看来,完全体现了在野派的政治态度,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仇恨,尤其在哲学领域里,广泛而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见解,完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体系。

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它那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性的寓言,辛辣的讽刺笔调,生动逼真的描绘,灵活多样的句式,丰富的词汇,在中国古代的散文史上,是很少能够与之伦比的。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复杂的。知识分子几乎都爱读它,连封建帝王也很重视它。唐天宝元年,还诏号庄周为南华真人,《庄子》为《南华真经》。或取其无为寡欲,保命养生;或取其不满现实,鄙弃功名,或学其悲观厌世,自我超脱,自我陶醉。

从现存的晋人郭象《庄子注》算起,评注《庄子》的数以百计。有的说《庄子》与法家同源,有的把《庄子》与儒家合流,有的说《庄子》等同佛家,有的以阴阳家、神仙家的观点去解说《庄子》。虽然各有所见,但总未能揭示出《庄子》的实质,近几十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开展了对《庄子》新的研究和评价,而且对《庄子》进行了多种注释,出现了大批的研究论文,形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庄子热。但关于庄周其人,《庄子》各篇的写作年代,《庄子》在哲学、美学、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还存在不少分歧、对立的看法,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

三、《秋水》分析

1、解题

秋水篇,主题思想为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秋水”即秋天雨(见课文注解①最后一句)。取篇首二字作为篇名。

《秋水》由河伯与北海若的七次对话构成。它根据“万物齐一”即相对主义的观点,阐述道家清静无为的人生观。课文节选的前两次对话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寓言,给人颇多启迪。

第一番问答,写河伯的自我中心心境——“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河伯的自以为多,和海若的未尝自多,恰成一鲜明的对比。

第二番对话,述时空的无穷性与事物变化的不定性,指出认知与确切判断的不易。

2、课文翻译

第一段(P225)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音四,岸)渚(音主,水中陆地)崖(高的河岸)之间不辩(同“辨”,分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向东)行,至于北海,东面(即面东)而视(眺望),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改变)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虚数,很多,各种各样),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而且)我尝闻少(以„„为少)仲尼之闻(学识)而轻(轻视)伯夷之义(义举、义行)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参见注解14,指学识渊博且品性高尚之人。现在该词的意思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或某一领域的行家)。”

【译文】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如期而至,无数条江河的水都汇入黄河,黄河的水流大得在两岸洲岛之间分不清是牛是马。于是河神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了。它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脸朝东眺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自得的面容,仰视大海对海神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而且我还曾听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先前我还不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大海您的难以穷尽(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如果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耻)笑。”

第二段(P225—226)

【原文】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同“墟”,处所,居处)也;夏虫(指夏生秋死的昆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固,拘限)于时(时令)也;曲士(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浅陋),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①传说大海东边排放海水的地方;②神话中排泄海水的地方。)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察觉。海之所以对水灾旱灾浑然不觉,是因为它们对它毫无影响,其水量既不会因水灾而增多,也不会因旱灾而减少,故云“不知”。)。此其过(超过)江(长江)河(黄河)之流(流量),不可为量(估量)数(计算)。而吾未尝以此自多(多,赞美,自负。自多:自我夸耀。)者,自以比形(比,并列;形,身形。比形:存身)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抱有„„的想法)乎见少,又奚以(何以,怎么)自多?▌计(盘算,下同)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小孔穴)之在大泽(湖)乎?计中国(中原)之在海内(世界),不似稊(提音)米(稊米:小米粒)之在大仓(读“太仓”:储粮的大仓库)乎?号(称)物之数谓之万(称物的数量叫做“万”),人处一焉(处:居,占。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人卒九州(卒:尽。九州:天下。本句的意思是:九州都有人。也可译为“人遍布九州”),谷食之所生(谷物生长的地方),舟车之所通(车船通达的地方),人处一焉(个人只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里是以个人对天下人而说的,上文的“人处一焉”是以人类对万物而言的);此其比万物也(指个人与万物相比),不似豪末(毫毛的末梢)之在于马体乎?▌五帝【①通常指黄帝、颛顼(音专旭)、帝喾(音酷)、尧、舜,教材持本种说法;②另一种说法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所连(连续统治),三王(指夏禹——即治水的大禹、商汤、周武王。教材注解④所说“周文王”值得商榷。因为周文王姓姬名昌,虽因仁义而受天下诸侯推崇,但并没有当过国君。后他的儿子姬发——也即周武王拥有天下,成了周朝的开国国君,追尊其父为“文王”——按现在的说法只是荣誉称号,并非实职。而夏禹、商汤、武王则分别是三朝的开国国君。)之所争(夺),仁人(指儒家)之所忧,任士(贤能之士)之所劳(操心),尽此(指九州)矣!伯夷辞之(辞让君位)以为名(即以之为名:博取名声),仲尼语之(谈论天下)以为博(显示渊博);此其(他们)自多也。不似尔向之(刚才)自多于水(因河水上涨而自多)乎?”

【译文】北海若说:“井里的蛙,不能跟它谈论海,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是因为它受时令所局限;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能跟他谈论道,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所局限。如今你走出河岸之间,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浅陋,这样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江河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但大海不会满溢;从尾闾把海水泄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但大海不会变空;大海的水量一年四季都不会改变,水灾旱灾都对它没有影响。海的水量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无法对它测量。而我从不因此而自满,这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是从天地的赋予中形成了形体,又秉受了阴阳之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存有见闻太小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我盘算着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湖中一样吗?盘算着中原在四海之内,不就像小米粒在大粮仓里吗?我们称物的数量叫“万”,人类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遍布九州,这里是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只不过是这小小的九州啊!伯夷以辞让它(天下)来博取名声,孔丘以谈论它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3、内容要点(1)主旨

寓言通过黄河与大海、天地与毫末的对比,说明了物外有物,天外有天,时空无限,变化不止的哲理,强调人生短暂,知识有限,人不能自我满足。

(2)层次

第一段:写景

思考:是怎样写景的,对表达主旨有何作用?

本段景物描写很出色:先展示了一幅——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水浩荡,以至于两岸不辨牛马的——壮观景象;然后又用简介的笔墨描绘了大海苍莽浩瀚的景观,令人为之一振。写景的作用是: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比照,来陪衬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主旨。

第二段:海若对河伯的开导。分四个层次(见原文上的层次划分符号“▌”)第一层,说明人的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层,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海若自己也不敢自满。

第三层,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比、中原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万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认为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王、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此为据,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4、写作特点

(1)善用寓言,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庄子散文善用寓言。秋水篇就是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它假托河伯与海若这两个虚构的人物的对话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这样,就把抽象的哲学观点寓于具体可感的寓言形象中。不直接说出道理,而让读者自己从中去领悟,将深刻的哲理说得富有艺术趣味。

(2)援譬设喻,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

本文很能显示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且譬喻常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令人目不暇接。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与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中原在海内,小米在太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之在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可笑的。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3)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本文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先是由小到大:由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测量。尽管大海无比浩瀚,但海若未尝以此自多,因为他懂得“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海之于天地,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接着是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原之于海内、人之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样,经过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

(4)运用排比、反诘等修辞手法

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且连贯而下,造成文章宏大的气势。如写自己的渺小,就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反问:“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这些反问,语气坚定,对大小关系的对比阐述一清二楚,增强了文章说理的艺术表现力。

四、研习与思考P226

1、《秋水》中共设了多少譬喻来说明人类的无知?

答:(1)河伯与海若(第一段);(2)海若所举的部分包含若干则(第二段)。

2、《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秋水》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推衍。请从《庄子》一书中再找出一些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或寓言。

答:这在《庄子》中随处可见,因为“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大”、“小”正是最基本的一组相对概念。

3、清人林云铭评论《秋水》:“是篇大意,自内篇《齐物论》脱化出来,立解创辟,既踞绝顶山巅,运词变化,复擅天然神斧,此千古有数文字,开后人无数法门。”(见《庄子因》)请结合阅读《庄子·齐物论》谈谈你对林云铭评论的理解。

篇3:《庄子·秋水》中的几点存疑

一、“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

此句翻译为:“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 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为什么在庄子的时代秋天发洪水呢?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啊!细细查找一下发现, 庄子在文中用的是周历, 周历中的初秋季节相当于夏历 (大致和我们现在的农历相符合) 中仲夏五月份, 提早了两个月, 所以洪水一说也就不奇怪了。

春秋战国时代有夏历、殷历和周历, 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 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为岁首, 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 夏历以建寅之月 (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 为岁首。在汉代的太初历制定以前, 人们对历法的使用很是随意, 尤其是周历和夏历的使用显得很混乱。如:《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 其中《小雅·四月》用夏历, 《豳风·七月》则是夏历和周历并用, 凡言“七月”指夏历, “一之日”等处指周历。我们在阅读时, 不可不知。 (见下表)

二、“两涘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

教参上提供的翻译为“从两岸或者从河中沙洲到水边的高岸隔水望去, 分不清是牛是马”, 来形容洪水涨后河面极宽阔。这里, “两涘”指两岸, “涘”, 水边、岸;“渚”, 水中的小块陆地;“崖”, 高的河岸。有人认为分开来解释错了, “涘渚崖”三字同义, 这句话就这样翻译:“从两岸隔水望去, 分不清是牛是马。”我认为这样的翻译失于简单, 综合一下, 应当是“从两岸甚至从河中沙洲到水边的高岸隔水望去, 分不清是牛是马”更为贴切。

三、“河伯始旋其面目”中的“旋其面目”

多本教参将其翻译为“调转脸”。事实上许多文章对此都提出了异议:联系上文, 这根本不合事理, 河伯“顺流而东行”, 到“北海”, “东面而视”, 按理河伯的前面是海神, 没有必要转过脸来。不知道我们的教参为什么多年来不吸纳这样的见解。

当然, 理论界在否定这种说法之后, 又提出了另外几种说法, 让人莫衷一是。李勉《庄子总论及分篇译注》说:“河伯始旋其面目”应解作“河伯方才转变其面目”。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译为:“河神才改变自得的脸色”。陈寿昌《南华真经正义》认为该句是河伯“敛惭恧之状”。河伯因“百川灌河”, 河面开阔, “不辩牛马”而沾沾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及见“北海”浩瀚无边, 自感浅陋无知, 才改变了他自满的神情, 这也合乎情理。因此, “旋”应注作“改变”, “面目”应理解为“神情”。“旋其面目”可译为“改变他的神情”。徐厚广以为, “旋其面目”就是“眩目”;徐山指出, “旋其面目”指河伯摇头晃脑的动作, 表示恍悟自得之义。

郭剑英认为, “面目”一词, 多用来指与尊严有关的面子、脸面, 或用来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面貌, 没有简单地用作表人身之部件——面 (脸) 或首 (头) 的。《盗跖》篇:“ (盗跖) 面目有光, 唇如激丹, 齿如齐贝。”这里的“面目”是指面容, 指眼神。《史记》“面目”一词出现八次, 其中七次均为与尊严有关的面子、脸面之义。由通常的“面目”, 到“欣然自喜”, 这是“面目”的一种改变;由“欣然自喜”的“面目”, 到不再“欣然自喜”, 回复到原来的“面目”, 这自然又是“面目”的一种改变。所以, 有些学者将“始旋其面目”译为“才改变自得的脸色”。

还有学者认为, 这里断句断错了, 应为“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 目望洋, 向若而叹曰”。依据之一是《孔子家语》:“ (孔子) 近而黑, 颀然长, 旷如望羊。”这里“旷如望羊”是指庄重、严肃、深思的神态。因此, 《秋水》中的“目望洋”用得极有神韵, 不仅勾勒了河伯仰视之状, 而且描绘出他在对海神若诉说自己悔恨时的那种郑重、严肃的神态, 反映了他深深悔恨的心情。

我认为,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 应该以简便通俗为主, “在这个时候, 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脸色, 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这个解释较易为大家所接受, 因为许多典籍中公认北海之神若是一个人面鸟身的形象, 这里用“抬头仰望”也就并不为过了。

四、北海之神为何是“若”

《山海经》中描述了四个海神, 即东海神禺虢, 南海神不廷胡余, 西海神崦兹, 北海神禺疆。《山海经》约成书于春秋末到汉初, 在汉初由刘向父子校刊而成, 书中主要内容是由原始社会末期酋长兼巫师的禹、益口述, 继而世代流传, 作者并非一人。那么, 作为战国中后期的庄子为什么不称北海神为禺疆呢?况且, 《庄子·应帝王》中记述了南海之神“倏”和北海之神“忽”, 就是它们两个使得中央神混沌七窍成而身死;为什么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也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北海之神呢?

首先, 海神若的原型来自于楚国的先祖颛顼的形象, 《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 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 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 生帝颛顼。”《淮南子·天文训》:“北方, 水也, 其帝颛顼, 其佐玄冥, 执权而治冬。”颛顼生子穷蝉, 是舜的高祖。据说颛顼在位七十八年, 活到九十八岁逝世, 葬于濮阳。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 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 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其次, 中国神话里的海神大多是可怖的, 《山海经》中描述禺疆等四个海神相貌是人的面容鸟的身子, 耳朵上挂两条蛇, 脚踏两条蛇, 可见其恐怖。庄子描述的“倏”和“忽”也具有某些可怖之处, 因为“倏”和“忽”这两个词语, 在汉语之中的意思都是骤然来去、飘忽不定, 其实就体现了大海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特性。而北海神若却有其可爱的一面, 河伯感叹海神若的浩大, 而若却给河伯讲了一番等贵贱同大小的道理, 这里就好似一个自然浩大、平和睿智的圣哲。楚辞中还有“使湘灵鼓瑟兮, 令海若舞冯夷”的记述, 跳舞的海神若, 也体现了北海神若可亲的一面。

五、河伯对仲尼和伯夷的态度前后是否有变化

篇4:析《庄子·秋水》注释三误

(一)课文注释:“【旋其面目】:转过脸来。旋,掉转。面目,指面部。”注者把“旋其面目”解释为“转过脸来”有望文生训的毛病;把“面目”解释成了“面部”,是忽视了“面目”一词的语义特点。

给古文作注,训诂学里有一个原则,就是所解释的词义的正确与否,必须接受语境的检验,就是说,作注者对词义的解释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对词义的制约,所解释的词义一定要与上下文意相吻合。

首先,从词语解释必须受语境检验的训诂原则来看,“转过脸来”这个意义不能与文章的语境吻合。因为从河伯“至于北海(渤海),东面而视”这句话来看,这时的河伯正位于黄河入海口与渤海之间,且面向东方。如果河伯这时“转过脸来”,就成了面对黄河的入海口、“西面而视”、背对北海之神若了,那么怎么还有下文的“向若”——面对(东方的)海神若呢?这就显然与语境相矛盾了。而另一方面,从行文上来看,这段文字先写河伯见黄河“泾流之大”而“欣然自喜”的自滿自大,再写它见到北海“不见水端”的浩渺壮阔之后,对自己自满自大的反省悔叹,文章层意转折十分清楚,据此,“始旋其面目”应是强调河伯的态度改变的,而不应是“转过脸来”。

其次,从“面目”一词的语义构成来看,注者把“面目”解释为“面部”、“脸”,那么“目”字的意义就缺失了,这就是把“面目”看成了偏义复合词。可是“面目”这个词不是偏义复词。因为“面目”这个词的词义有一个特点:它的构词语素“面”与“目”的语素义组合在一起后形成了借代新义,泛指面貌。这种具有借代新义的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个类型,它们具有共同的词义特征。例如骨肉、眉目、丝竹、口舌、风波、耳目等等,它们都由两个类义语素组合成词,都由借代修辞形成了新义,再也不能偏指它本身的语素义了。例如“骨肉”泛指亲人,不能偏指“骨”或“肉”了;“眉目”泛指容貌,“丝竹”泛指乐器,“口舌”借指言辞,其特点与“骨肉”一词完全相同,十分明显,无庸赘述。同理,“面目可憎”,不能理解为“面部”或“眼睛”可憎。而偏义复词没有“借代修辞”、不能“形成新义”,只能偏指它本身的语素义。例如《礼记·玉藻》中的“大夫不得造车马”,“造”的只能是“车”,不能是“马”。“车马”这个偏义复词没有借代修辞,也没有形成新义,只能偏指本身的语素义“车”。又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昼夜勤作息”,“作息”不能形成借代新义,只能偏指本身的语素义“作”。由此可见,“面目”一词不是偏义复词,不能解释为“脸”。

再次,从词义的发展看,“面目”一词在其历史上只使用它的借代义,不用它的语素义。《辞源》“面目”条收有三个义项:①泛指“面貌”;②引申为颜面、面子;③引申为事物所呈现出的状态。

还有,《诗经·小雅·黄鸟》“言旋言归”朱熹注:“旋,回。”因此,“旋其面目”与“回面”同义,即“改变态度”之意。例如,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脋於位势之贵,回面汙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於左右。”“回面汙行以事谄谀之人”意即“改变态度玷污德行来巴结谄谀之人”。

综上所述,“旋其面目”的“面目”不能偏指“面”,不能解释为“面部”或“脸”,而应指人所表现出的神态、态度,此处应解释为“态度”。“态度”与“面貌”、“颜面”同属于一个词义系统,符合词义解释的原则;“旋”引申为“改变”。所以,“始旋其面目”应翻译为“方才改变自满的态度”,把这个解释放到原文里,就与语境浑然一体了。

(二)课文注释:“【望洋向若】迷惘地面对海神若。望洋,仰视的样子。”注者把“望洋”解释成“迷惘”是不妥的。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望洋”是个联绵词,又作“望羊”、“望佯”、“望阳”、“忙祥”、“茫洋”等。课文注解把“望洋”解释为“仰视的样子”是有根据的,“望洋向若”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曰:“犹‘望羊,仰视貌。”然而课文注者可能是受到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中观点的影响,最终又把“望洋”解释成了“迷惘地”。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忙祥”条:“《庄子》的‘望洋,其实是失其所恃而迷惘昏眊的意思,解作仰视,意思并不切合。……欧阳修《憎苍蝇赋》:‘委四支而莫举,眊两目而其茫洋。又《乞外任第一表》:‘惟两目之旧昏,自去秋而渐剧。精明晻蔼,瞻视茫洋。”(第322页)

“仰视”、“迷惘”这两个义项都各有自己的依据,到底哪一个义项适合本文的语境呢?我们就应择其善者而从之。蒋礼鸿先生“迷惘昏眊”这个义项所引文例皆唐宋人语,无先秦文献例证,只能证明唐宋时有这个义项,而不能以此来否定古义。另外,最大的问题是“迷惘”这个意思与河伯幡然悔悟、深有感慨的话语明显相背,因为河伯的“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段话,对自己自满自大的原因、性质及危害的认识不能说不深刻,而其悔恨感叹之情又是溢于言表,这无疑是河伯头脑清醒明智的反映,无论如何也不能与“迷惘昏眊”联系在一起,所以,这种解释与文章的语璄不合。还应指出的是,从先秦文献用例来看,“望羊”一般表示庄重、严肃的神态,例如《孔子家语》:“(孔子)近黮而黑,颀然长,旷如望羊。”又班固《白虎通·圣人》:“圣人皆有异表……武王望羊。”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兴王》:“周武王发,望羊高视”。王充《论衡·骨相》:“文王四乳,武王望羊。”这几个“望羊”应该都是表现武王的庄重、严肃、深思的神态的,因为这样才能突出圣人的“异表”,由此看来,“望洋向若”的“望洋”用得极有神韵,不仅勾勒了河伯仰视之状,尤其是描绘出了他在对海神若诉说自己悔恨时的那种郑重、严肃的神态,反映了他深深悔恨的心情。所以,这个“望洋”应遵从前人旧注,训为“仰视貌”;“望洋向若而叹曰”应解释为“(河伯)仰望着海神若感叹地说”。

(三)课文注释:“【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从两岸或者从河中沙洲到水边的高岸(隔水望去),分不清是牛是马(形容水涨后河面极宽)。两涘,两岸。涘,水边、岸。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的河岸。”这个注释把“涘渚崖”三字分开解释,成为大错。

从语法的角度看,“两涘渚崖之间”的定语是“泾流”,意即“(干流的)两涘渚崖之间”。我们来看,由于定语“泾流”(即干流)、“两”的限制,(干流的)“两涘之间”讲得通,但注者把“渚崖”看成偏正结构,解释为“从河中沙洲到水边的高岸”的话,那么,(干流的)“两渚崖之间”就无论如何也不成话了。从词义发展的角度看,“两”在先秦汉语里只用来限制天然成双的事物(见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第19页)。只有把“涘渚崖”看作一个词,理解为“河岸”才是天然成双的;并且,先秦文献中没有用“两”字来同时限制三个不同事物的例子,从这两方面来看,课文注释必定有误。

从修辞的角度看,古今的作注者忽略了“涘渚崖”为三字同义连用的修辞,将三字分开解释而造成失误。同义连用,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临时组合在一起,使其意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为一个整体意义,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词语”[1]。同义连用大多为两个单音节连用,但也有三个或四个单音节连用的。例如《楚辞·离骚》:“览相观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览相观”三字均有“看”的意思,三字意义融合渗透在一起之后,就是浏览或观看的意思。又如枚乘《上书谏吴王》:“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磨砻底厉”连用,就是“磨”的意思。为什么说“涘渚崖”三字同义平列,属同义连用呢?第一,“涘渚崖”三字都有“水边、河岸”的意思。“涘崖”二字“水边、河岸”之意众所周知,不待说明,那么就看“渚”字的意思了。《国语·越语下》:“鼋龜鱼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之同渚。”韦昭注:“水边亦曰渚。”“水边”也就是水涯之意。《楚辞·九歌·湘君》:“鼂骋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王逸注:“渚,水涯也。”由此可见,“涘渚崖”三字同义。第二,从下文“今尔出于崖涘”一句可知,“崖涘”即“涘渚崖”的省略并互换了位置,这就有力地证明了“涘渚崖”三字为平列关系,属于同义连用。同义连用及其训诂原则,最早是王念孙提出的。王念孙在《读书杂志》“皆继”条中着重指出:“凡连语(即“同义连用”)之词,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旨。”王念孙特别强调了同义连用的词语“不可分训”的原则,这是我们应该深以为诫的。郭锡良先生也指出“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词语”,所以,既然“涘渚崖”三字为同义连用,那么就只能把它们当作一个词,不能将三字分开解释。“涘渚崖”就是“河岸”之意;“两涘渚崖之间”的意思就是“两岸之间”。

注释:

[1]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834页。

[2]王念孙《读书杂志》。

篇5:《庄子秋水》读书笔记

全损,适度受益。不要让自己比别人矮,也不要羡慕别人比自己矮。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五岳,其他的山都不尊重。要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戒骄戒躁。只有这样,生命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骄傲的人诡计多端,永远不会成功。在有限的环境下,河伯认为“世界的美在于他自己”。主观片面的理解,让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浅薄的知识。如果河伯不改变他的骄傲,他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该有多难过。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对自己的小成绩沾沾自喜。要跳出主观狭隘的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学习专业课程,阅读更多有意义的书籍,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至于北海,河伯感叹自己小。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学习工作清楚。在生活中,你要时刻反省自己,不要因为知识有限而沾沾自喜。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三人行,必有老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识,追求更积极的生活,让生活更有意义。

谦虚有益,谦虚使人进步。“船过,粮生,人不知所措.”人和宇宙万物相比,是很渺小的。世界很大,一个人做的事很小。人生没有极限,学习也没有极限。再有见识的人,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不谦虚,就是没有知识。牛顿说:“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但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沙滩上的孩子,偶尔捡一些比较光滑的巨石,却没有发现真理的海洋。”这种谦虚的心态难道不是牛顿不朽成就的基础吗?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认识自身的局限性,更加虚心勤奋地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进大学不代表前途光明。人才造就未来,社会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平庸。做一个有用的社会人才,需要每天坚持,每天进步,用知识充实自己,提高个人素养。

无论是生活还是做事,都要有大海的气魄。江河皆入海,万物包容。

人生有一种大海的气魄,书页被无情地翻过

离开干坤的那一刻在我心里已经注定了我不愿意孤独

致力于生活的广阔世界,一次又一次地风雨飘摇

当我忘记把江山扛在肩上的那一刻,它已经决定了我作为一个男人的本性

做人和做事一样。现在,我埋头工作,发现有那么多知识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充满挑战和乐趣;融入环境,知道同事很可敬,可以帮我解决很多困惑。

马的嘶嘶声是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思想的萌芽刚刚破土

我想借助隐形的翅膀飞到天宇。火车跑得很快

带我去远方的人山人海。我是一颗在土壤里钻出来的种子

我要飞翔,抛开思想的枷锁,一发不可收拾,把心变成现实,自由飞翔

篇6:《庄子秋水》读书笔记

《尚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面对人或事,都应该本着谦逊的态度。狂妄自大,骄傲自满,是人性劣根的体现,不宜提倡。

文章开始,河伯骄傲自满的情绪达到了极至。一个“尽”字充分体现了此时的河伯片面的、绝对的、主观的看问题、看这繁复的`大千世界!孰不知,此时的河伯只是身处无数江河之一的黄河。河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无论观察人或物都要用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只站在个人主观的、狭隘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会犯河伯那样的错误。我们更不能骄傲自满。为自己取得点滴成绩而得意忘形。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骄傲的人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河伯至北海,面对无垠的大海,在现实面前惭愧自责。这种勇于纠正自己错误,谦虚的态度是可贵的。今天更应提倡。画家齐白石,当看到明代徐渭的画作时,佩服得五体投地,遂刻了一方印章“甘为青藤门下走狗”其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敬仰。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前无古人的一代国画宗师。如果河伯没有改变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更加悲哀的!

宇宙之大,人是渺小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既人类应该如何认识外部事物的认知行为是无限的。这也是庄子《秋水》留给后人的中心课题。我们应该怀着膜拜的心,谦虚的向大自然求教,去探讨发现真理。

上一篇:团体心理辅导案例下一篇:公司员工生日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