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秋水

2024-04-27

高中语文秋水(通用7篇)

篇1:高中语文秋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秋水》。先来看几幅对联

架上南华秋水篇,屏间北苑春山画。

人在南华秋水,家居北苑春山。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庄子》又名《南华经》,此处“南华秋水”即指《庄子》中的《秋水》篇。明清时期的张岱、宋时的李塗更是直抒胸臆,来表达对庄子《秋水》篇的仰慕和叹佩:

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

——明清·张岱

不读庄子秋水篇,见识终不宏阔。

——宋·李塗

从以上可以看出庄子的《秋水》篇对文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秋水》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使这些文人纷纷为之倾倒呢?也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从中懂得一二。

二、简介作者: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译文: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

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

译文:死生都一样,可与不可无差别。

之所以着重介绍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是因为“相对主义”贯穿于我们即将学习的《秋水》中。

三、朗读课文并正音(略)

四、研习课文:

1.河伯的心理前后有何变化?找出关键句。

明确:欣然自喜——望洋向若而叹

①河伯因何而“喜”?(请一生朗读相关内容,师点评指导)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时:名词—状语,按时令;

川:河流;

河:河伯,黄河之神;

泾流:直流的水波;

辩:通“辨”,分辨,辨别

②河伯因何而“叹”?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河伯面对海神若,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请一生朗读,师点评指导)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闻道百:定语后置,“闻百道”;

莫己若: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谓我也”;

此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己”的狂妄自大。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且夫:句首助词,表更进一步议论;可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少:轻视,看不起;

闻:见识,见闻;

此句批评自己见识的狭隘。

这句话经常有人做出相反的阐释,现特补充本科《秋水》(节选)剩余部分中海神若的话,以便于大家理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伯夷辞让它(指天下)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骄傲与自满,不就像你先前的洋洋自得吗?

③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也矣。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非……则:表假设,不……就……;

殆:危险;

见……于:表被动;

大方之家:见识广博、修养极高的人

此句“殆”字阐明骄傲自满的危害性。

3.本文对我们有何启示?

(1)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

(2)谦受益,满招损;

(3)知耻而近乎勇;

(4)承认自己渺小是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

五、探讨:《秋水》的哲学思想。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们说过,庄子的《秋水》篇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根据我们刚才所学,似乎并未见出其特别奇异之处。其实“人不能骄傲自满”并非庄子本文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要想真正明白庄子的表达意图,得联系《秋水》全文。为此,给大家补充了相关内容。

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何少何多,是谓谢施。

译文:用道的观点来看,无所谓贵贱,贵贱是相互转化的……无所谓多少,多少是相互转换的。

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译文:万物原本是齐一的,谁为短谁为长呢?

教师总结:从海神的话中我们可以明白,《秋水》全文所宣扬的还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任其自然。

庄子的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对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语言特点:

《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奇诡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再次齐读课文。

篇2:高中语文秋水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欣然:乐滋滋的)

2、以天下之美尽在已(美:美景)

3、至于北海。(北海:北方的大海)

4、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旋:掉转)

5、望洋而若有叹曰(望洋:仰视的样子)

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尽)

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

二、通假字

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泾:径,直流的`水波;辩:辨,清楚)

三、古今异义

1、于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在这时候。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2、面目: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古义:面部。今义:面貌)

3、大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修养很高、见识很广。今义:言行举止得体庄重)

四、词类活用

1、时:秋水时至(名作状,在这个时候)

2、东:顺流而东行;东面而视之(名作状,向东)

3、少: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形作动,小看)

4、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作动,轻视)

五、句式

1、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

2、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六、难句翻译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我将长久地被见识广的人取笑。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篇3:高中语文秋水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自课改以来, 各类赛课、表演课、观摩课层出不穷, 做课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更加到位, 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更加熟稔, 对教材的处理更加新颖独特……面对这纷繁芜杂的语文课堂以及教师极佳的演讲口才, 笔者曾一度佩服得五体投地, 继而效之仿之, 却总感觉貌合而神离, 这让笔者开始探索怎样规范语文课堂的教学用语……

[点评:开篇引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现象, 引发读者重新思考被我们熟视无睹的课堂语言。我们的教师总是想要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 而忘了“简单, 其实也是一种美”!让课堂语言回归简洁而充满韵律, 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追求。]

回落——二月山城未见花

2008年2月29日, 我校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校本教研活动, 对开出的课堂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与诊断。这暴露了一些平时隐藏在课堂当中不易被察觉的弊端。此次观察的课堂是一年级的《松鼠与松果》, 我们年级组详细记录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以下是我课后整理的观察记录表: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 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分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教师讲解用了大约14分钟, 而在“师生问答”这一块, 教师的导语、提问语加上评价语大约占了一半时间, 即12分钟左右。也就是说, 教师在课堂上的话就占了约60%的时间, 这个数据足够引起我们的深思, 教师在课堂中一刻不停地启发、引导、评价……是否都有必要呢?教师说的时间严重霸占了学生说、写、练乃至思考的时间……教师的“滔滔不绝”是否也是造成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呢?

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凭借和手段, 其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那么, 我们该如何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点评:教学语言是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的纽带, 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但往往被教师们忽视。作者用校本教研中的一次课例来说明现在课堂语言存在的弊端, 确属常见, 说服力很强, 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潮平——云开雾散红日升

有了这样的认识, 笔者便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了一番观测, 聆听了其他一些语文教师的课, 并进行了分析, 发现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存在两大弊端:

(一) 繁琐, 泥水语言多

现下, 语文教师总喜欢在课上过度发挥自己的口才, 教师过度的“滔滔不绝”发挥在哪些地方呢?

1. 提要求不精练, 修饰语多

语文教师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 总喜欢把原本简单的东西说得过于复杂。语文课是学习语言的课, 教师自己的语言若也成为语言学习的一个范例, 那本无可厚非。然而, 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 在对他们提出学习要求时, 要简明扼要, 若加了过多修饰语, 反倒会混淆主次, 找不到主语, 抓不住要点, 学生就不明白你的要求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棉花姑娘》时, 提了这样一个要求:小朋友们, 棉花地里长满了棉花, 请你认真地看看这幅美丽的图, 雪白的棉花是怎样的, 碧绿的叶子又是怎样的?图上还有哪些东西?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的要求拖泥带水, 学生不甚了了。

2. 问答式教学, 无意义提问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 它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总喜欢问一些思维价值不大的问题, 使教师的教学语言显得琐碎,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语文课堂中的无意义提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零散, 主线不明;第二类是相当于过渡语的对答式提问。如教师在课堂上总喜欢问:“这样的景色美吗?”“你想读吗?”“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等等。

3. 重复学生语言, 废话多

现下的教师都有一个通病, 喜欢接学生的话, 更喜欢重复学生的话, 语文教师更甚。这种无意义的机械重复学生的话语, 既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一层次, 又容易养成学生不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教师的这种课堂语言容易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且使整个课堂教学繁琐不简洁!

(二) 枯燥, 缺乏诗意

中国是诗的国度, 我们执教的国语是诗的筋骨, 因此, 我们的教学语言应该充满诗意。充满诗意说的不是一种教学操作、一种方法, 而是一种教学观念、一种艺术境界。它追求的是:让我们的课堂像诗一样蕴涵丰富, 像诗一样意境优美。

有人说:诗意的语言就不简洁, 简洁的语言就不诗意, 这两者相互排斥, 无法融合, 其实非也。正因为诗词、经典语句的一种特性, 它们概括性强, 表达意境深远, 蕴涵的情感丰富, 才更具有表现力。诗意与简洁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呈现无穷的魅力。

然而, 在当下的课堂中, 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庸俗平淡者比比皆是, 这样的语言缺乏感染力, 既不能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 又导致效率低下,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李渔在《闲情偶记戒浮泛》中道:“然一味显浅, 而不知分别, 则将日粗俗。”同一句话, 同一个词, 不同的教师说出, 其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点评:细细品味, 的确, 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着“繁琐”与“枯燥”两大弊端。作者对这两大弊端进行详细的论述, 用具体的事例指出存在的现象, 有理有据, 并且归结出这两大弊端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细化、实在。发现了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

潮涨——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针对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繁琐”与“枯燥”这两大弊端, 笔者认为应对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作基本规范, 做到“简化”与“诗化”齐飞, 营造“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语文课堂!

(一) 简化——还语文教学清新的课堂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教师用语的繁琐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化, 还语文教学清新自然的课堂!

1.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要求简明

巧用修饰语确实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煽动情绪、渲染气氛, 但多用、滥用就适得其反了。特别是低段学生, 理解能力较弱, 教师宜把要求提得简明扼要, 让学生一听了然。如上面的例子, 教师说了那么多话, 归结起来就一个要求。教师不如直接告诉学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 棉花姑娘怎么了?”表述清楚准确的要求容易被孩子接受, 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 还能提高学生完成要求的效率。

2. 冗沉削尽留清瘦——精减提问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 它既是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拐棍”, 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方法。针对无意义问题中的第一类, 教师要精心设疑, 力求“以少胜多”、问得其所。每一堂课可设计几个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提问, 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或争辩。

如一位教师教学《妈妈的账单》时, 在出示了两份账单后, 一连提出了7个问题:彼得为什么想到给母亲开一份账单?彼得的账单里写了哪些内容?妈妈的账单里又是怎么写的?她为什么要在每一项款项后都写“0芬尼”?这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又想说些什么?学生在教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轰炸”当中疲于回答, 试想, 还有多少时间是留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更别提主动参与学习了!其实, 我们细想之下, 上面这7个问题, 可以把它精减为两个问题:这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你体会到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比较, 发现妈妈的账单中所蕴涵的无私、无价的母爱。像这样, 提问精当, 概括力强, 能以少胜多, 有较强的指向性, 宜于学生通过读文、思考, 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 针对无意义问题中的第二类, 教师应完全杜绝。例如“这句话写得美吗?你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完全可以改换成陈述句:“这句话写得真美,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这样一来, 不仅表达了你的意思, 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做好读文的准备,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删繁就简句句精——不重复学生语言

语文课堂上, 学生说得很多, 教师重复得也很多, 几乎每一位学生说完, 教师总会把他的话重复一遍, 再接着问:“还有其他的想法吗?”第二位学生说完, 他又接着重复, 乐此不疲。我们应该要求语文教师不随意重复学生语言。假如发言的学生说得很轻, 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重复一遍, 这样一来, 学生既锻炼了胆量, 又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思路, 表述起来一定更清楚。假如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 需要引起其他同学的重视, 可供其他同学学习运用语言, 有必要重复一遍, 我们既可以让学生本人重复, 也可以让其他学生重复, 这种形式既提醒了学生要认真倾听, 又能让转述的学生习得精彩语言, 可谓一举两得。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等待学生

我比较喜欢听数学课, 因为数学课上, 总留有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思考, 扎扎实实地练习。曾有一位教师在手记中记下一节数学课 (新授课) 教师的全部用语, 也记下一节语文课 (新授课) 教师的全部用语, 比较发现,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几乎是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三倍。在语文课堂上, 难得有静的时候, 一节课总是热热闹闹。很多语文教师总是见不得课堂上的相对冷场, 在提出问题后, 学生一下子想不出答案, 就急着自己奉上答案, 或者一句接着一句地启发、引导, 直至得出答案。其实, 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我们在课堂上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 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二) 诗化———还语文教学灵动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说:“我一千次的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的确, 充满诗意的教学语言, 就会有激情的飞扬, 就会有情感的磁场, 就会有创造的火花。

1.饱读诗书, 丰富储备

语文本姓“语”, 而语文教师就是以语言为载体来教育我们的学生。要使自己的课堂用语也能出口成章, 引经据典, 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 教师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只有“腹有经纶”, 才能运用自如。

我们总是以名师的课堂语言作为我们学习的范例, 何也?正因为他们的语言充满了诗意, 激动处, 激情飞扬;愤慨处, 扼腕长叹;悲怆处, 潸然泪下。殊不知, 名师的课堂语言之所以如此经典, 无一不是他们具有丰富而深沉的文化底蕴, 有底蕴才有底气, 有底气才有灵气。

2.提高意识, 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课堂中的一些关键导语、提问语等, 能有效避免课堂语言的随意性、零散性, 使之更简洁、精练, 并充满一种灵动的美。

王崧舟老师教学的魅力就是教学语言富有文采美, 他设计的课堂教学语言, 精练而又丰富, 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教《慈母情深》时, 他紧紧抓住一个“深”字, 用自己诗意化的课堂教学语言, 引领学生品悟“震耳欲聋”、四个“立刻”等语言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深情”。在问答的应接上, 王老师的设计颇富匠心, 他善于用精妙的语言开拓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如学习“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这一形象刻画时, 王老师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母亲与记忆中的母亲形象联系起来:

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背?

生:僵硬的、瘦弱的、弯曲的背!

师:在你的记忆中, 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背?

生:挺直的、坚实的背!

师:母亲转过身, 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

生:布满皱纹、蜡黄的脸!疲惫的、眼睛深凹的脸!

师:在你的记忆中, 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脸?

生:白净、有光泽、溢满青春的脸!

师: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布满血丝!疲惫不堪!

师:在你的记忆中, 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眼睛?

生:炯炯有神!清澈的、会说话的眼睛!

师:母亲啊!母亲啊!你曾经挺拔的脊梁, 你曾经红润的脸, 你曾经水汪汪的眼睛到哪里去了?

生:消失在“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里了!消失在生活的重担下了!

是什么引起学生如此富有诗意的回答?是什么让学生如此深地解读了文本?是王老师精心设计的导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是王老师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让学生“脱口成诗”。

3.叩击心灵, 恰当运用

教学语言需要诗意化, 但许多教师曲解了诗意的内涵, 以为把课堂语言诗化、文学化、高深化就是对诗意语言的诠释。其实不然, 诗化课堂用语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能叩击儿童的心灵, 能激发儿童的情感, 使他们产生心弦的共鸣。若不能产生这种效果, 一味玩高深, 这样的诗意语言只能成为另一种程度上的“泥水”语言。

请看两位教师同上《她是我的朋友》一课的不同导入:

一位教师以这样一段语言来导入:朋友是琴, 演奏一生的美妙;朋友是茶, 品味一生的清香;朋友是山, 信赖一生的伟岸;朋友是水, 荡漾一生的清澈。毋庸置疑, 这段话很有诗意、很美。但仔细品一品, 我们不难发现, 要想理解朋友之间的友情与琴、茶、山、水的关系, 需要丰富的阅历与文化积淀, 而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这样的语言他们听起来自然是一头雾水。上述导入中, 教师的语言诗意化得让学生不解其意, 怎么能唤起“学生心中能响应的那一隅”呢?

另一位教师的导入听起来就亲切、易懂多了:朋友是下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 朋友是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予你的帮助, 朋友是病床前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同样是诗意的语言, 因为教师充分估量到了学生可以触摸的高度, 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为背景, 用孩子们能产生情感共鸣的语言来表述, 孩子们的心自然会激荡起层层涟漪。

由此可见, 诗意化的语言不仅要准确、明晰、生动形象, 充满诗情画意, 而且要能真正拨动孩子的心弦, 走进孩子的心灵。

[点评:怎样让我们的课堂语言更加规范?作者针对现象中提出的两个弊端“繁琐”和“枯燥”——展开论述, 用生动的例子说明对策, 让人不觉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对策中的两大板块:简化和诗化, 并不是普通的并列式构段, 而是递进式呈现。“简化”是“诗化”的基础, “诗化”又是“简化”的提升, 步步剖析, 带给读者对课堂语言的重新认识。]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纽带, 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让繁琐的语言变得简洁, 让枯燥的语言充满诗意, 还课堂语言准确、简约的风格, 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途径。让我们用精练的语言传授知识, 用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 让课堂语言“简化”与“诗化”齐飞, 从而营造“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语文课堂吧!

篇4:高中语文秋水

版必修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2、学习对比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教时:一课时。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词语、句式和对比的方法,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教法:

1、自读、研讨,疑难处教师作适当讲解、点拨。

2、利用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

3、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学时学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辽远壮阔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启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实生活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就已有阐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庄子》的散文片段节选《秋水》。(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城(河南商丘县附近)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读第二教材P116)(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翻译: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以管理全国的重任相委任。”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三、整体感知,梳理语言知识。

1.范读。正音:灌(ɡuàn,注入)泾(jīnɡ,同“径”)涘(sì,水边)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望洋(wànɡyánɡ,仰视而望的样子)难(nán,难以)旋(xuán,掉转)殆(dài,危险)2.学生朗读课文至“„„尽在己”。梳理语言知识:

1、重点字词。灌、涘、渚、焉(语气词,无义)

2、通假字:泾(同“径”,直。)辩(同“辨”,分辨,辨别。)②词类活用。时(名状,随时令,按时)美(形名,美景)③古今异义。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于是(古义,在这时,这时候;今义,表承接)3.学生朗读课文至“„„尽在己”。梳理语言知识:①重点字词。②词类活用。东(名状,向东)东面(名动,面对)少,轻(意动,认为„少,小看;认为„轻,轻视)③古今异义。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我国一部分海域,即东海的北部)东面(古义,面朝东;今义,东边)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或

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④特殊句式。定后:闻道百;宾前: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被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⑤固定格式:1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被„„所)⑥成语。1望洋兴叹(望洋,仰视貌,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2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3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之人)

四、理解思想内容。

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

提示: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贵自知之明;2谦受益,满招损; 3自大由于无知; 4知耻近乎勇; 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6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四、指导背诵。

课文结构简单,层次清楚,可采用关系法背诵。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上有两句,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骄傲自满。两句之间的连接语是“于是焉”。第二层也是两句,第一句写北海的广阔,第二句写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组合。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还可采用排词法。课文用对比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可提取、排列两相对照的词语:1河与海的比较;2河伯认识的变化。课后练习还介绍了问题法。所提的三个问题恰好针对三个内容要点,逻辑性强。运用此法掌握内容梗概,利于背诵。

课上背诵练习:个人默记一两篇后,由老师带领集体背诵。集体背诵好.互相提醒.脑记耳听口诵.可加强记忆。

篇5:大学语文教案02秋水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2.能体会《秋水》文笔恣肆、论说雄辩的风格特点。

3.了解和掌握儒、道思想的精髓,并汲取精华,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学设想:[重点]类比和对比论证;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难点]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以景物描写来陪衬认识的不同境界。[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作者简介

1.庄周(前369—前289),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当过蒙地漆园吏。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主要活动是从事著述。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含有辩证法因素,但他否定事物质的差别。他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是主张当时不必多事扰民。他鄙视功名利禄,拒绝与统治者合作,对当时的黑暗社会,作了较深刻的批判。

2.《庄子》(亦称《南华经》),《汉书〃艺文志》著录52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其中内篇7篇系庄子所著,外篇15篇、杂篇11篇大都是他的门人或后学所作。

《庄子》多采用寓言形式,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讽刺辛辣,语言铿锵,汪洋恣肆,艺术境界恢宏瑰玮,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鲁迅称‚其文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三、作品串讲

秋水[1]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8]。‛ [1] 本篇选自《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 时:按照时令。灌:注入。河:黄河。

[3] 泾流:水流。涘(Sì四):水边。渚(zhù主):水中小洲。崖:河岸。辩:通‚辨‛,分辨。[4] 焉:乎,句中语气词。河伯:传说中名叫冯夷的河神。[5] 端:尽头。

[6] 旋:掉转。面目:(欣然自喜的)面容。望洋:仰视。若:即‚北海若‛,渤海的海神。野语:俗语。百:泛指事物多。

[7] 尝:曾。少:小看。仲尼:孔子,字仲尼。闻:见闻、学识。轻:轻视。伯夷:殷之诸侯孤竹君的长子,武王伐纣时,他和弟弟叔齐认为伐君不义。殷亡后,他们为守节义不食周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8] 殆:危险。长:永远。见:被。大方之家:犹言极有修养的人。方:道。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9]。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10]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11];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1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13]。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14]?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空礨之在大泽乎[17]?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16]?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17];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18]?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19]!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20];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21]?‛ [9] 语于:谈及。拘:拘束,局限。虚:同‚墟‛,住处,生活的地方。笃(dǔ堵):作‚固‛解,引申有限制之意。时:时令。曲士:孤陋寡闻的人。束:束缚。教:所受的教育。[10]

崖涘,河之两岸。乃:才。丑:浅薄。大理:大道理。

[11]

盈:满。尾闾(lǘ驴):传说大海东边排放海水的地方。已:止。虚:空,指海水枯竭。[12]

过:超过。流:流量。不可为量数:不能进行估量和计算。

[13]

自多:自以为多,自夸。自以:自知。比形:具形,产生形态。[14]

方:正当。存:觉察。见:显得。奚:怎么。

[15]

礨(lěi)空:孔穴。大泽:旷野。

[16]

中国:当时指黄河中下游一带。海内:世界。稊(tí)米:小米粒。、太仓:储粮的大仓库。[17] 号:称。数:数量多。处一:占一份。焉:兼词,于之,在万物中。卒:尽,遍及。谷食之所生:稻谷等食物所生长的地方。舟车之所通:车船所通行的地方。[18] 豪:同‚毫‛,动物身上的毫毛。豪末:毫毛末稍。

[19] 五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连:连续,继承,指五帝禅让之事。三王:夏启、商汤王、周武王。争:争夺。夏禹传位于益,禹子启杀益而夺了他的王位,商汤灭夏桀,武王灭商纣。仁人:指儒家。任士:指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所忧‛、‚所劳‛的对象,亦指天下。[20] [21] 辞之:拒绝做孤竹国的国君。名:好名声。语之:谈论天下。博:渊博。向:先前,刚才。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22]?‛

[22] 大:把……看作大。小:把……看作小。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23]。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24]。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25]。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26]。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27]。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28]。由此观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29]!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23] 量:容量。时:事物存在的时间。分(fèn份):命运,人生得失。故:通‚固‛,固定,静止。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知:通智。观于远近:既看到远也看到近。小而不寡:小的(从近处看)也不小。大而不多:大的(从远处看)也不大。量:物量。

[25] 向:明。故:通‚古‛。遥:远。闷:昧。不闷,明白。掇(duō多):指短名。跂(qì气):通‚企‛,企及。[26] 察:理解。盈虚:事物的消长变化。每时天道有盈有亏。[27] 塗:同‚途‛。据郭象注,担途指人从生到死的过程。说:通‚悦‛。祸:认为是灾祸。故:通‚固‛,固定不变。

[28] 计:总括。至小:此指有限的人生与知识。至大:此指未生之时和不知之事。域:领域。[29] 倪:‚仪‛之假借字,作‚度‛解,界限,标准。

四、原文今译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来,百川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水流大得在两岸洲岛之间分不清是牛是马。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前进,到了北海,脸朝东眺望,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自得的面容,仰视大海对北海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而且我曾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先前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目睹了大海您的难以穷尽,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太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北海若说:‚井中的蛙不能跟它谈论海,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是因为它被时令所局限。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能跟他谈论道,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所局限。现在你走出河岸之间,来到大海观看,才知道自己的鄙陋,这样,就可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水流入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而大海不会盈溢;从尾闾把海水泄走,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而大海仍会不虚竭;大海的水量年年月月都不会改变,水灾旱灾对它都没有影响。海的水量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无法对它进行测量。而我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自我夸耀,这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是天地的赋予中形成了形体,又禀受了阴阳之气。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小树在大山上一样,我正存有见闻太小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我盘算着四海之内,不就像小米粒在太仓中一样吗?我们称呼物的数量叫‚万‛。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遍布九州,这里是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个人只不过在九州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毫毛末梢在马的身上一样吗?五帝之所统治的,三王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士所操心的,只不过是这小小的九州啊。伯夷以辞让天下来博取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来显示学识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五、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寓言形式揭示了一个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今人的启迪是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第一自然段:写秋天到了,黄河的水很大,河伯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他顺流来到北海,看到不见尽头的水,于是大发感叹。

第二自然段:北海若以自然之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让河伯开阔眼界,不可自满。北海若开导河伯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段首到‚尔将可与语大理矣‛。说明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层,从‚天下之水‛到‚又奚以自多‛。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北海若自己也不自满。

第三层,从‚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到‚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进一步阐述世界万物的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比、中国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结束。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皇、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此为据,嘲笑伯夷、仲尼的‚自多‛。

六、写作特点

1.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展开说理,阐明主旨。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描写河水与海景,以具体景物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海、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中国之在海内、米之在太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与大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并且十分生动。

2.论证方法颇具特色。

本文在论证上,先是由小到大:由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北海若未尝以此自我夸耀,因为他懂得大小是相对的,海水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在大山。接着是由大小到:四海之与天地,中国之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就这样,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令人折服。

3.善于将大量的排比句与反诘句配合运用,造成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且连贯而下,造成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如写自己的渺小,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反问:‚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七、课堂练习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今人有何启迪?

本文通过寓言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今人的启迪是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本文用什么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

本文是用形象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的。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

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与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使抽象的结论蕴含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3、试析本文类比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在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了类比和对比的论证方法,因而使得通常比较抽象的议论也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1)类比:北海若在第一次答话中用排比句将井底的青蛙、夏天的小虫、乡下的书生进行类比,说明受生活环境局限的人难以理解这环境之外的大道理。北海若在第二次答话中用另一个排比句把智者对远近、今古、得失、生死的看法列举出来,通过类比,让人知道智者看待事物所持的相对主义的观点。

(2)对比:本篇首段河景与海景的对比,暗示主题,并对河伯与北海若的不同认识境界起陪衬作用。另外河伯以水多自夸,北海若则把自己看作大山中之小石小木也就是一例典型的对比论证。

八、思考练习

篇6:高中语文秋水

[设计意图]

《秋水》在教材中是作为《寻觅文言津梁》这一专题中的自读课文出现的。因而,在设计过程中,执教意图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研习课文,从而真正成为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研究性阅读。

但作为古代经典,《庄子》是极富智慧的,因而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把握文章全部是有着相当的困难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执教者应着意引导学生在把握有关文言字词的理解的同时,努力呈现与文本相关的人文与掌故,从而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与文学氛围中,真正体悟庄子的智慧与文风,并在这过程中,注意积累,夯实语言基础,提高人文素养,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点评:设计意图准确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同时对教材本身的意图也把握得非常到位]

一、导语

从对“游刃有余”成语的理解导人。

中国阅读史上一桩有名的公案,便是对庄子的误读(板书“误读”这两个字)。那就是关于成语“游刃有余”(板书)的理解。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这个成语讲的是厨师宰牛因为熟悉了牛的骨骼结构,所以掌握了用刀的规律。人们都认为庄子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要掌握了客观规律,便能顺利地解决问题。这句话没错。但这不是庄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庄子是个富有智慧的人,他想要告诉人们的是,现实世界是充满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一个人如何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活着呢?最好的方法,便是避开矛盾,绕过它,自己才能活得逍遥、自在。这是庄子的理想。庄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个最大的最完美的自由主义者。

[点评:导入设计新颖别致,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误读”的引入,也非常深刻。由“游刃有余”引入到自由主义者,进而水到渠成地过渡到对庄子的介绍。这种教学程序的设计,非常自然]

二、作者及《庄子》简介

庄子的魅力跨越千年,李怀宁在《忙里偷闲读庄子》一文中这样形容: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

在这组排比句中,你比较喜欢庄子是哪一种个性的人?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儒家思想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精神,构筑起中国文人的文化后院,多少官场失意的文人,在这个后院里,被老庄的潇洒无为,温情地安抚过。庄子到底是何许人,为何有如此之魔力呢?

[点评:引李怀宁的散文,以及这里用的药店的比喻,在介绍作者环节上.正好对应了庄子的潇洒。“后院”一说,“安抚”之论,用语精当,可谓妙绝]

给大家讲几个庄子的故事吧。我想这几个故事可能胜过我所有苍白的解释。

故事一:庄子姓庄,名周,宋国(今河南商丘县)蒙人,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与尧子齐名,世称“尧庄”,道家学派创始人,曾任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以上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呈现]

教师引导学生翻译,然后归纳。明确:

这个故事说明: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义智慧的人往往喜欢和山水交朋友,而不为仕途所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物质欲望充斥,钱权高于一切的社会,庄子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关于庄子的这个思想,建议学

生课后阅读《逍遥游》。

故事二: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

这个故事说明: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髑髅之言说明了此点。

故事三: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

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

[点评:作者介绍这一教学环节,既注意到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又注意到知识积累,以一种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介绍庄子。这对一个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实为难得]

教师总结,并具体介绍《庄子》一书。

庄子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的思辩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其中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像融于一炉;它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阉,仪态万方”。

三、课文梳理

庄子是智慧的,《秋水》就注定是富有智慧的,学完《秋水》之后,我们肯定会聪明很多。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今天我们就要真切地认识一下这位让闻一多先生崇拜到发狂的庄子了。

看看学完这篇文章,你会不会为庄子而发狂呢?

[点评:这里再引名人评庄子的话,避免了与开头介绍的内容重复,同时又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1.教师先诵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

(师背诵《秋水》,学生勾划出一些生字词)

师生明确下列生字词为本文所要掌握的:

灌泾涘渚旋望洋少难殆

2.明确文章中的两个通假字:

①不辩牛马辩,通“辨”,辩,辨别。

②泾流之大泾,通“径”。

以“泾”提问:“直流的水波”究竟是怎样的“水波”?

明确:我们在学祖国山川颂的时候给大家看了黄河的图片。就是那种直流,浩荡奔涌,一泻千里的洪水。——此问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品味课文语言。

3.再读课文:学生集体诵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集体读一遍后,教师纠正读音句读。教师指导学生把庄子的神韵读出来,进行第二次集体诵读。

4.学习课文。

结合课前要求,将课文旁边列出的词语进行正确的注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总结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庄子为我们描绘的壮阔的境界。

[点评:课文梳理的四个环节,充分注意到覆盖文章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注意到问题设计的梯度]

四、文本研习

提问:这篇文章出现了哪两个人?主要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出示幻灯片中的问题。(要求用原文回答)

问题1:河伯看到什么景象后“欣然自喜”?

生答,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这其实是河伯看到自己的壮阔之后,飘飘然。

(板书:河百川灌河不辩牛马)

为什么会不辩牛马,这说明了什么?多远的距离才能使你不能分辨牛和马呀?

明确:这是说明黄河非常的雄伟开阔,(板书这两个词)所以我们的河伯欣然自喜就情有可原了,是不是就认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了。我们可不可以想一个成语来形容河伯的心理?(参考:狂妄自大,踌躇满志,洋洋自得,夜郎自大)这里只要学生回答出这样层面的成语都要给予肯定。

问题2:见到大海之后,河伯为什么要望洋兴叹呢?同样请你从原文中找出答案。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板书: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对于接纳众流、浩瀚无边的大海来说,黄河与之相较,又实在是太渺小了。当河伯怀着洋洋自得的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时,满眼所触及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还有自知之明,顿觉自己的见识局于一隅,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后,又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甚感惭愧,故而会望洋兴叹。一个喜,一个叹,河伯的心理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此一“叹”字,显示的是河伯自觉渺小之后的羞愧心理。

问题3: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河伯只是感慨自己的可笑吗?要求学生集体把河伯自责的语句读一遍。

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请将河伯向海神若感慨的一段文字,口头翻译给同桌听。请大家注意“始吾弗信”。联系上文,这里说的“弗信”究竟“弗信”什么?(有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在现在的河伯看来,“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可不可以?现在看来是可以的。

[点评:文本研习的环节非常出色,既环环相扣,又一步一步引向到文章的本质。要求学生以原文作答,进一步体现了执教者的文本意识,同时,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

问题4:从下文河伯的“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明确:“殆”是危险的意思。

明确:个人渺小,天地难穷。

这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教师启发学生找出更多更好的答案。譬如,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思考,(教师适当启发:上一学期,我们学的专题;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也应该像山那样思考。再譬如,像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我们有时候被三峡的雄伟壮丽所折服,有时候三峡的险峻又让我们感到心惊肉跳,长江上的人都知道:“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点评:这里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精神,同时,将文章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充分揭示了出来,点出了文章的功用与价值。这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现非常重要]

分解难点1:现在,我们看文中的河伯,当他面对浩淼无际的大海时,他感到了什么?

河伯在秋水到来时看到黄河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他惊叹欣喜,但他面对大海时他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可笑,从而说明天地难穷,宇宙无穷,以及个人的渺小。

这就是庄子首先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个人渺小,天地难穷。(板书)

分解难点2:河伯在感叹自己的渺小时,为什么又要说到孔子和伯夷呢?

河伯在慨叹宇宙的无限并进而联想到学海的无涯。正像庄子所谓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分解难点3:“至于子之门”,这个子是指谁?海神若。河伯和海神若是神的化身,其实他们身上也暗含着人的品质,我们还可以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考虑,想想这两个人身上,特别是河伯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

看到“百川灌河”就“欣然自喜”的河伯是自大的,浅薄的,请同学们记住:任何时候,“自大”的同义语

都是“浅薄”。(自大由于无知)。

人都是有弱点的,不能冷静、客观地审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小有成绩辄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这也是人性之大弱点之一。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这些成语。但是河伯这个井底之蛙,跳到了井台上,终于看到了天地之大。我们讲解铃仍需系铃人。人的错误的解决,也是得靠自己。特别是心灵上的错误。假如河伯不但夜郎自大,而且固步自封,那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也永远不可能改变。那就真的“殆”矣。而此处,河伯已然不殆了。他善于反躬自省,富有自知之明。在这一点上,河伯是明智的,堪称智者。(错而能改,善莫大焉)

河伯已经无憾,并值得我们学习。看来,庄子的智慧之水,洗清了河伯的双眼,荡涤了他心中的尘埃。

这是不是又可以让我们想到一点: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如果要发现自己,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的。(有比较才有鉴别)

庄子的文章历来是汪洋姿肆跌宕起伏的。它善于通过形而下(具体)的故事阐发形而上(抽象)的玄妙哲理,既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又给人以哲理的启迪,这是《庄子》散文最为人称赏之处。我们这篇文章,虽然是节选的《秋水》篇中的片断,但是,已经可以窥见庄子散文艺术之一斑了。

[点评:分解难点的设计非常巧妙而成功。在这环节中,非常含蓄地进行了人物分析,化有形为无形,富有极高的教学智慧]

五、拓展延伸

延伸环节一:采撷几篇精彩的庄子寓言,进一步体会庄子的文风与思想:

庄子故事1:战国时,齐王是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sheng)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

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呆若木鸡”这个成语表示十分愚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

庄子故事2:战国时有个燕国人到邻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人家学,结果不但没有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点评:拓展延伸这一教学环节,既使课堂视野开阔,也对学生进一步认识庄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延伸环节二:

用《庄子》里的成语接龙:

呆若木鸡;五十步笑百步;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井底之蛙;邯郸学步;害群之马;相濡以沫;君子之交淡若水;老死不相往来;栩栩如生……

[点评:成语接龙,注重积累]

延伸环节三:想像一下,海神若会怎样回答河伯呢?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翻译)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像大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请你想想四海在天地之内,不就像一小块石头浸在大湖里吗?

教师总结:

读了海神若的话,我们更形象、也更理性地懂得了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反躬自省的道理。在今后的人生里程中,我希望大家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座山,同时要放开眼界,成为一座不断攀升、不断超越的山。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秋水》全文洋溢着智慧。庄子这些思

想,让我们受益匪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找来《秋水》全文,读一读。(教师总结后,师生一齐背诵课文)

六、作业

完成学习评价手册。

[总评:这是一篇文化气息极为浓郁的教学案例。执教者化简为繁的教学艺术,准确而生动地诠释了庄子的本质内涵。

语言组织极富文采,教学内容富有厚重的文化气息,教学资料翔实而丰富,教学过程紧扣文本,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认知。

正是在这基础上,执教者方能做到视野开阔,手法多变,既用巧妙的方法呈现课文内容,又以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内涵,使课堂环环相扣而又波澜起伏,风生水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同时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

一个刚出道的青年教师,能有如此上乘结构,能在课堂之上如此驾驭教材,委实不易]

篇7:高中语文秋水

但凡优秀的作品都很注重结构上的过渡艺术, 从中都可以找到构思精巧的的承上启下的段落。艺术的过渡不但能够承接上文, 开启下文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 达到柳暗花明、引人入胜的奇特作用, 尤其是在高效课堂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 我发现不理想的课堂过渡语有这几类:1.过渡语随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课前准备不足, 跑题的概率很大, 前后内容衔接不紧密, 学生不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2.教师过渡语冗长。教师不管课堂有没有变化, 只把自己精心设计的过渡语滔滔不绝地背诵一遍, 学生在短时间内既记不住内容, 也不能理解意思。3.过渡语贫乏。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强, 好像没什么话可说, 每节课就直接以课文的题目开端, 课堂如一滩死水, 毫无生机, 这样教师也就失去了该有的引领和提升的作用, 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认为, 语文课堂要想活起来,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课前和课中的过渡语, 如何通过恰当的言语, 把课堂教学的前后环节巧妙地衔接起来, 从而能够自然而生动地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中。精彩的过渡语, 能给课堂注入一剂兴奋剂, 能使学生的思维妙笔生花。

我认为精美的教学过渡, 应渗透提示性、迁移性、逻辑性、形象性等因素。课堂过渡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的创设, 将课本内容用巧妙的过渡串联起来,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转换和课堂结构的浑然一体

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 我就采用了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导学法, 提出了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1.阅读全文, 看看作者回忆了儿时在哪几个不同的环境中的生活;2.从字里行间能不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有所不同, 有怎样的不同情感。在学生完成第一个问题后, 如果就直接思考第二个问题, 没有任何过渡语, 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小, 又读了十几分钟的课文, 大脑容易疲劳, 此时的课堂就会很沉闷, 显得机械呆板, 于是我就通过互动的过渡来连接这两个问题:假如这就是你的实际生活, 对这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会不会有所不同呢?此时, 学生发言的热情一下子就会被点燃起来, 因为平时的学习负担重, 他们所拥有的自由玩乐的时间太少, 谁不希望在那景色优美的百草园中放松放松呢!平时迫于家长和老师的“权威”, 哪个学生或多或少的不对学习有所厌烦呢!现在正是他们诉说烦恼的机会, 谁还不愿意跃跃欲试呢?于是课堂气氛空前的热烈, 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也解决了第二个问题。这种互动分层递进式的过渡, 不但化解了课文的难点, 而且调节了课堂氛围, 使得整节课自然流畅,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教师的过渡语要形式多样, 富有变化, 以最大可能地增强课堂的艺术感染力

教师要随着课本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设计课堂过渡语, 从而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 精神饱满, 兴趣盎然。如学习《散步》一文时, 我在学生自己了解清楚故事发生的环境后这样引导学生:多媒体播放节奏舒缓的, 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时, 请一位学生配乐朗诵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其他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夕阳西下之时, 景色如画, 一家四口, 有老有小在外散步, 在遇到难走的小路时, “我”俯下身去背起了年迈的母亲, 妻子俯下身去背起了自己年幼的儿子……, 他们一家向前走去, 此时此刻, 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会做出怎样的事情呢?如此引导, 通过设身处地、以己推人, 既使学生探究了文章的写作意图, 领悟了语言要服务于文章主题的原则, 又能引导学生去感知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利用文本语言材料之间的内外联系, 通过联想、类比, 进行粘连, 以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些主题比较深刻的篇目应通过比较来讲授内容, 这样的课堂过渡语要考虑的是不同内容的文章, 应采用不同的方式, 要根据自己上课的内容设计, 重在于精巧二字。如《天上的街市》一文中有“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一句, 为了让学生体会“朵”字的妙用, 我就只按照这个量词的字面去给学生解释, 望文生义, 并故意说郭沫若这个大作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我的“幸灾乐祸”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反对, 他们自发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群情激愤地要推翻我的说法, 并由此过渡到了对“朵”字所蕴含的深意的大分析, 这比直接要求大家记住“朵”字的作用效果要好得多。

四、课堂教学还要注意课文内容与课堂纪律的过渡

在实践课堂教学中, 有时看到有些教师讲得激情澎湃, 口若悬河, 学生听着听着, 有个别学生竟然睡着了。于是有些教师便会怒火万丈, 厉声叱责:“昨晚你干什么去了, 没睡觉吗?干嘛在课堂上睡觉?”这样既失了老师的儒雅风度又伤了学生的面子, 效果也并不见得就好。我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 今天老师感冒了, 声音应该是充满了磁性, 嗓音要比平常好的多么!你看, 有些同学都陶醉了。”听我这么一说, 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睡着的学生被同桌推了一把, 也明白了我的意思, 于是打起精神听课了。

真正教学高手的“教学环节的过渡应该自然 (淡而无痕) ”, 基于此点, 这几年来我也一直在学习并实践收集到的关于教学过渡的方法。俗话说:过河要搭桥, 爬高要登梯。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 从低处到高处的过渡工具。过渡语就象一根穿珠子的线, 它能把教材象穿珠子一样穿在一起;过渡语就象一座多彩的桥, 它让教师与学生通过理解近距离地走到一起;过渡语就象一滴明目的水, 它能帮助学生洗去眼中的阴霭。精妙的过渡语, 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并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 在课堂上教学中, 我们要时刻重视过渡语的重要作用。

摘要:高效课堂背景下, 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准确而又简洁、亲切而且生动、通俗中不乏时尚、机智下富于变化的语文课过渡语设计, 是我们课文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 对语文课艺术的过渡设计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引领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 并使每一位学生有所思、有所得。

关键词:过渡语,巧妙,艺术过渡,课堂

参考文献

[1] .刘金平.说话的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6.12.

上一篇:所需材料范文下一篇:给考生的高考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