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来源于学生的

2024-05-03

高效课堂来源于学生的(精选8篇)

篇1:高效课堂来源于学生的

高效课堂源于精心设计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要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使每节课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每节课都让学生或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或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因此在课堂教学诸环节的设计上要精心设计,力争使课课有新意。

1、课的导入应能”引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出自然,新颖,诱人的导入方式,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坎上,做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爱听故事的心理,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名人轶事来导入新课。比如在讲“正确对待挫折”一节时有个教师引用了发生在日本的一件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某生报考一家大公司,不幸落榜而自杀,不料自杀未遂。正在他神志昏迷之际,传来一条消息:他被录取了。原来他本是名列榜首,只是电脑出了问题才使他名落孙山。正当他将这一喜讯告诉亲朋好友时,又传来了这家公司老板的消息:他被解聘了。”学生沉浸在故事当中,急于想知道下文,这时教师适当地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啼笑皆非的结果?“大家猜猜老板是如何评价此生的呢?”通过用这样耐人寻味的故事和问题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当然,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歌曲导入、小品导入、游戏导入、名言导入、都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只要灵活运用,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总能找到生动有趣的导言,展开别开生面的一课。实践证明,一个成功而精彩的导语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2、新授过程要活泼,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

新知识的学习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否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知识,这需要教师创设活泼的课堂形式,少灌输,多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使全体学生动起来,主动去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是“师讲生听”,甚至一讲到底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而新教材在排编结构和内容上求活求新,贴近学生实际,这就为教师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可以用分组竞赛法,摆擂辩论法,讨论辨析法,角色换位法,配乐朗诵法等。使课堂气氛尽快地活跃起来,学生个个积极准备,踊跃参与为本组代表出谋划策,在热烈的气氛与竞争中,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

教师把课堂的主角还给了学生,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达,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难,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2:高效课堂来源于学生的

追求高效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永恒话题,高效的前提应该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音乐课堂上老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在一节课中,设计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有效地?哪些问题是课堂生成的?等等,都需要我们一一设计到。

《森林的歌声》教学片断:欣赏《森林的歌声》导入课题。老师: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森林、大自然„„ 老师:为什么?

学生:有小鸟的声音、流水声„„

老师:由此,你想到了森林的什么景象? 学生:小河流水、鸟语花香„„

在这简短的导课过程中,老师设计的问题简单、直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但是学生的回答也不会偏离主题,不至于出现老师费劲口舌的引导,学生也回答不到正题上的尴尬场面。

二、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些教师语言表现过于虚假、过于简单也过于幼稚: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音乐殿堂?四年级的孩子,有的肯定心里不想,但是就是迫于现场的压力,凑合着说吧!这也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问好几个问题,却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简单无效的重复。

三、形式变化的有效性

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环节的设计多数追求教学形式的变化。然而有些形式是必须有的,有些形式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老师在备课时预设的越多,往往在课堂中生成的越精彩,但不是所有的形式都在课堂上体现才完整,如果非常牵强的呈现在课堂上会变成学生学习的“坎儿”,迈过去了万事大吉,迈不过去全盘皆输。在《柳树姑娘》一课中,教师领着学生听了几遍歌曲之后,直接点出自己预设的难点,本来孩子们学起来不难,非得拿出来练练,课堂气氛显得沉闷,会场秩序像是不和谐的混声合唱。《螃蟹歌》、《Do re mi》的执教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过多的形式,每一个环节都显得自然、顺畅、水到渠成,没有将所谓的难点单独提炼出来进行解决,重复做无谓的练习。教学环节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但教学形式既不能设计的整齐划一,显得呆板,也不能设计的太浮华。

四、教学目标确立的有效性

现在想来之所以有的课味同嚼蜡,要么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过满,要么目标不明确,导致一节课下来,老师把握不住课的环节,甚至都不知道学生掌握了什么,掌握得怎么样。所以教学目标一定是教师吃透教材、反复斟酌之后、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性,再提炼出来的。

五、音乐作品深挖细演的有效性

音乐课的根本还是“音乐”。少用专业术语让音乐课走向专业化,致使孩子们远离音乐。要让孩子们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喜欢音乐,拥有欣赏音乐的审美和表现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通过音乐课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这只是手段,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在为音乐作品服务上,要引导学生领会并掌握音乐形象,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把握好音乐形象,通过音乐形象的确立分析音乐作品。《森林的歌声》是一节欣赏课,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音乐形象(音乐形象的塑造存在差异、不固定性)如:小青蛙的声音、森林的歌声、神秘古怪的森林现象等等,因此,音乐课中决不能缺少音乐,音乐语言应贯穿于整堂音乐课,使学生沉醉于音乐气氛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和欣赏音乐,从中受到教育。音乐课就应该用音乐的素材解决问题,所有问题的设计就应该围绕音乐而展开,多一些音乐的思考,少一些呆板的说教。

篇3:高效课堂来源于学生的

一、探索高效课堂模式的背景意义

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直至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把减负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的确是形势所迫,因为我们的孩子已经沦为了课堂的奴隶。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批判过“旧中国式的教育”。时光流转,过去了一个多世纪,许多老师仍然满足于旧式的“满堂灌” 和“填鸭式”的教育,课堂缺乏生气,学生学习兴趣丧失殆尽。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没有课堂的真正高效,所谓的“素质教育下的减负”就只能是小打小闹的点缀,甚至会沦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帮凶”,教育就永远逃不出时间加汗水的宿命。领袖梅德韦杰夫说: 学校里的学习应该是愉快、有趣、令人向往的。学生如果能感受到快乐、自由和享受,还会讨厌上课吗?

在大力推行高效课堂、创新高效课堂模式的今天,我们首先要考虑的, 应该是把快乐和自由还给学生,放手既是一种获得。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始终坚持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我校高效课堂模式探索的道路上,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从而完成自我的成长和蜕变。

二、探索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过程

我校响应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在中小学进行高效课堂改革实验的号召, 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自下而上的高效课堂模式构建活动,王校长就如何构建适合我校高效课堂的模式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多次的校本培训,并且把自己去外地学习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学校还分批次派多名骨干教师赴河南、山东、上海等地学习高效课堂模式的经验,学成归来的老师再对其他老师进行培训。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我了解了永威中学校长蔡林森自创的“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高效课堂模式;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 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 以及上海市静安区教师进修附小的“后茶馆式”……众多高效课堂模式的学习是对我个人的一次洗礼。让人为之震撼、为之思索。

不难发现,所有的高效课堂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老师是课堂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欣赏者,真正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学、合作、质疑、探究、交流、展示、评价、检测等课堂活动,得到了能力的锻炼。课堂上学生激情四射,学生在“生教生、生帮生、生评生,在生生互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成果

在吸纳了众多高效课堂模式的精髓后,我们也找到了适合我校学生的英语高效课堂的突破口,即通过歌谣、游戏和故事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拓展教育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和“唱一唱、说一说、玩一玩、演一演”等活动,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和英语组的教师反复探讨并实践之后,我们把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模式简单归纳为四步教学法即“激趣导入—情境创设—游戏操练—拓展运用”。

“四步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歌谣和游戏教学的优越性,巧妙创设情境, 贯穿使用评价手段,使整个课堂活起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的渡过了40分钟。轻松掌握了新知。

(一)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环节是一堂好课的良好开端,学生的兴趣一开始就需要被激活和点燃,通常最好的做法是唱歌曲、说歌谣、做手指游戏等,加入动作的配合,尤其适合小学低段的学生。在这里需要把握的原则是,导入环节所设计的各项活动必须要与新授课的内容相关联。否则就失去了活动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二)情境创设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语言学习要尽量在较为真实的情境和语境中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授课的内容切合实际的创设情境,在新版新起点三年级下册“My home”这个单元的学习当中,我帮助组内的田佳灵老师共同设计了情境“参观‘大白’的家”,以大家熟悉的电影人物“大白”作为主线,在“大白”的带领下,学习“bedroom、dining room、bathroom、kitchen” 等房间的名称,并设置多个游戏关卡,分组竞赛,最后到达目的地时,“大白”为大家揭示了秘密任务。情境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学生被“大白”的设计深深吸引。

(三)游戏操练

英语中有句名言“Practice makes perfect”。课堂上反复的操练有助于学生对目标语言的掌握和记忆,这同时也符合艾宾浩斯记忆理论。为了避免枯燥的操练过程让学生产生厌倦和疲惫,通常在这一环节,教师会用游戏方式取代传统单一的操练方式。操练时,以情境为背景,以评价为激励方式,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设计简单易操作的游戏,从而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

(四)拓展运用

语言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到运用上,这个环节也是学生展示所学成果的环节,并符合高效课堂倡导的当堂检测的要求。在情境发展的推动下,教学水到渠成的走到了拓展环节,教师将任务要求设计到情景当中,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展示当堂学习的成果。如上述的课例: 大白带领大家找到了任务盒子,得分比较多的一组有权打开任务盒子并揭示任务: 以组为单位完成“我的家”的设计。学生以组为单位,描述家庭成员在房间中的位置和正在做的事情,通过“说一说、贴一贴、演一演”的方式完成活动,最后揭示主题“Love my home,love my family. ”整个过程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这“四步教学法”看似朴实,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是简单实用,蕴含着一线教师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尽管得到学校和学生较高的评价和认可,尽管自己对课堂改革进行了多次的探索,但是没能完全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通过高效课堂的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课堂要实现高效,自己要不断创新,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篇4:高效课堂源于有效追问

对学生来讲,课堂的追问是否有效呢?步步追问之后,能否将学生的思维引渡到更深、更广的领域呢?……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课堂观察

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用三角尺拼角”一课中几个片段为例,谈谈基于教师层面对小学数学课堂追问过程有效性的有关思考。

片段一:追问,不是“赘”问

教学伊始,创设情境:在躺椅生产中,将椅背和椅面进行组装。动态形成:

师: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你觉得这三种组装,哪种更合适?

生:第三种。

师追问:为什么?

生:第一种情况人都不能坐下来,第二种只能让人坐,第三种才能让人躺下来。

师追问:那么当椅背和椅面怎样组装时才能组成“躺椅”呢?

生:坡度大一点。

生:成比较大的钝角。

师追问:为什么要成“比较大”的钝角?

生:这样躺着比较舒服。

师追问:其实这张躺椅的椅背和椅面所组成的钝角正好是由三角尺上的两个角拼成的,能猜猜是哪两个角吗?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估测”是非常难的,尤其是角度的估测,因为心中没有角度的“参照”而带来混乱局面:

——有学生认为是两个锐角拼合而成。

——有学生认为是三个同样的锐角拼合而成。

——有学生认为是直角和锐角拼合而成。

……

【思考】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空间广阔的探究任务是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数学感悟的基点。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对于“同一任务”的问题过于琐碎累赘,自然会导致学生的“目标锁定”不到位。细碎的“追问”造成了目标混沌、任务冗长,情境的引入自然是“蚂蚁骑大象”,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了。

片段二:追问,不是“惴”问

为了便于汇报,前面对三角尺中的六个角进行了编号,相同大小的角同一编号(如下图):

师:躺椅椅背和椅面的角度刚好是由∠1和∠2拼组而成的。那我们的三角尺中还可以选择哪两个角拼组成其他的角呢?

学生演示了一些组合的角,有些同学两个角的顶点没有对齐,有些同学没有将重合边对齐。……

师追问:刚才××同学拼得对吗?(学生举手不多)

怕学生答不出,教师有些惴惴不安,直接给学生看了“用三角尺如何拼角画角”的视频。

【思考】教师追问后发现学生不太理解,就急于“尾随”方法指导的视频,这样的“追问”成了害怕学生答不出的“惴问“,阻止了其他学生对于拼法的深入思考。教师“惴问”后的急于“跟进”,反馈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倾向性意见,更是一条羁绊学生数学思考的束带。久而久之,再有想法的脑袋也会变得僵化,其结果只能导致更多学生在课堂上不经思考的“跟随”。

片段三:追问,不是“坠”问

在学生尝试自主用三角尺的两个角进行拼角后,展示结果,呈现∠1+∠2、 ∠1+∠3、∠1+∠4、∠2+∠3、∠2+∠4五种情况。

追问:仔细观察三角尺中的角和拼组后的角,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追问:还有吗?

生2:两个锐角也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追问:再想想,有没有其他的情况了?

生思索,师引导:∠2+∠4这两个都是锐角,结果拼出了一个——

生3:两个锐角也可以拼成一个锐角。

……

【思考】类似这样的教学场景在课堂中可能并不少见。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经验的约束,学生的能力未达到足够水平,此时教师通过不停的追问“还有吗”“再想想”,急于牵引,让学生的回答直接“坠”入教师预设的环节中,其结果只能是“挤牙膏”。

二、反思研究

(一)明确任务——于思维发散时追出目标

如果在课堂上能保证学生思维方向、思维目标的清晰性,就可以大大缩减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在问题的提出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意识地追问指向性一定要明确,避免不必要、不恰当的追问而让学生“绕弯路”。

【改进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你觉得这三种组装,哪种更合适?

当学生明确躺椅的椅背和椅面必须成钝角后,引出这个钝角刚好是三角尺中的两个角拼组而成的,进而追问:猜一猜,可能是哪两个角拼组而成?把你的猜想记在脑海中哦,先不要说出来。

此时教师不急于请学生回答,在学生思考片刻后进行动态演示:

追问:刚才你们猜对了吗?想一想,电脑老师为什么先想到拼上一个直角?

这一追问也没有想让学生回答,但一个学生迫不及待要说:这样剩下角的大小就比较容易估计了。

在课的起始阶段,目的是引出生活当中有许多角是可以由三角尺上的角拼组而成的,并非要搞清楚是由“哪两个角拼成”。所以有时候的追问可以“欲语还休”,“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许更能激起学生后续思维的火花。

(二)放慢速度——于思维受阻时追出时间

学生因为思路遇到障碍和矛盾而产生“断层”时,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暂时停顿。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拿出事先的“标准答案”,要放慢速度,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后再进行追问,进一步引导。

【改进片段二】

师:躺椅椅背和椅面的角度刚好是由∠1和∠2拼组而成的。那我们的三角尺中还可以选择哪两个角拼组成其他的角呢?

生:∠1和∠3,∠2和∠4拼组。……(略)

师:请你拼给大家看看。(生演示)

师故意放大学生的不规范操作:

追问:这样行吗?为什么?你觉得在拼角时应该提醒自己注意什么?

生1:顶点要对齐,重合的边也要对齐。

生2:跟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比角的大小类似,要“点对点、边对边”。

……

很明显,相比较前面片断二中的“冷场”,改进片断中多了一个“放大不规范操作”的环节,就较好地引出了学生的客观评价。而当学生充分讨论追问问题之后再观看“用三角尺如何拼角画角”的视频,感受更深了,亲身感悟后的效果也会更佳。

(三)巧设阶梯——于思维跨度间追出桥梁

学生因为先前的学习而产生单一定式时,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追问,及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改进片段三】

学生拼角作品中呈现∠1+∠2、 ∠1+∠3、 ∠1+∠4、∠2+∠3、∠2+∠4五种情况。

追问:能将这些拼组成的角进行分类吗?怎么分?

生1:拼组后的角有锐角、直角和钝角。

师追问:哪几种情况拼出的是锐角?钝角?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类:∠1+∠2、 ∠1+∠3、∠1+∠4、∠2+∠3——钝角;∠2+∠4——锐角。

追问:你有什么发现?

生1:直角+锐角一定能拼出一个钝角。

生2:∠2和∠3都是锐角,但也拼出一个钝角。锐角+锐角=钝角。

生3:∠2+∠4也都是锐角,但拼出的是锐角。锐角+锐角=锐角。

追问:两个锐角一定只能拼出钝角或锐角吗?有可能是直角吗?

思索片刻后,生4:∠3+∠4就能拼成一个直角。

生5:∠2+∠2也能拼成一个直角。(为了更具说服力,生4和生5分别向同桌借了一块同样的三角尺演示拼组)

追问:三角尺中有没有这样的两个角,拼组在一起组成一个不是直角、钝角和锐角的角?

经追问引导后,学生把目光锁定在两个直角的拼组上,得出:直角+直角=平角。

……

相比较前面的片段三,这一环节的改进无疑多了几个“追问层次”而已,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坡度,在学生的思维跨度间架设了桥梁,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用到追问,是不是教师的每一个追问都是有效的呢?例如:“还有吗?” “再想想,还知道什么?”“就这一种吗?”“不止这些吧!”这些类似于口头禅的追问方式用在关键处有时的确能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效,但如果教师经常在任何需要或不需要追问的地方都不假思索地用上这些“随意追问”,那就是低效的。我们希望课堂的进程如同直升机降落时的直接高效,但我们更相信课堂的高效来自于民航机降落时的迂回与递进。追问时少一点“直线下坠”,多一些“螺旋下降”,给学生一个梯度,效果会更好。

追问,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理解数学本质的手段。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而需要“一蹴而就”,时而需要“细水长流”,教学时需要注意把握追问对象的差异性和渐进性,科学处理好“扶”与“放”、“进”与“停”的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

追问——教师的一种能力,自然、及时、有序地“问”,相信一定能将学生“追”向数学思维的深处!

篇5:高效数学课堂源于简约

本文就如何构建简约课堂作出了一些理性思考,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以求抛砖引玉, 为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得以实现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简约课堂的灵魂———教学设计

教学是教与学的科学与艺术.“教是为了不教, 学是为了会学”, 这是现代教师所应树立的理念, 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追求.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就要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 树立正确的理念. 在教学上不求面面俱到, 要根据实际学情灵活变化设计, 设计要“简而精”, 要把空间留给学生, 把精彩留给学生.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 相反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 用简约且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智慧, 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高中数学复习课, 就不必搞形式, 只须严格坚持“以纲施教”, 坚持“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简约教学, 让课堂高效能得以真正落实[1].

二、简约课堂的催化剂———教学手段

当前很多教师一提讲课, 尤其是公开课, 觉得非用多媒体课件不可, 不运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好像就讲不出好课. 可以说形成了一种“言课必言多媒体课件”的现象.

提倡使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是很正确的, 但是, 关键是什么样的课堂运用较好, 并非每节课都适合利用多媒体课件, 也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用多媒体课件[2].

可要可不要的时候干脆不要用, 有时候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加一块黑板的简约也是一种美. 况且教学手段除了多媒体之外还有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挂图甚至实物. 如我在讲授《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 可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锥学具模型带入课堂,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不但将抽象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的相互关系”理解得清晰、明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简约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学手段简易, 并随机应变使用, “该出手时就出手”, 去除不必要的教学手段, 拒绝“作秀”.

三、简约课堂的焦点———学生主体

长期以来, 我们在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上做得很不够, 往往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 违背了教育规律. 数学课堂更是以教师的“教”为主, 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尤其是一些观摩课、公开课、比赛课上更是流于形式, 为了保证课堂没有一点堵塞和破绽, 师生都作了充分准备, 有的甚至预先作了精心的排演或多次试教. 为保证“热烈的讨论”和“热闹的探究”, 在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明了的知识点上设置“讨论”、“探究”环节, 甚至连探究的题目和回答都做了精密的布置, 真是“课堂闹哄哄, 课后脑空空”. 这种形式主义的讨论和探究都缺乏深度和广度, 没有达到探究的效果,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并非如此.

如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位老师上“指数函数”公开课. 课上, 这位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 分别模拟购买股票、债券和保险, 新课程理念是有了, 却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 而且课堂上可以看出, 学生对“股票、债券和保险”的认识在课前几乎是空白, 在学生根本就没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盲目地设置高深的探究活动,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作业练习精炼、以一当十

数学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是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手段, 更是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途径.

教学实践表明: 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而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益低, 作业质量差数量多, 缺乏典型性. 新课程倡导在形式简约而内容丰富的练习中巩固知识, 熟练技能, 发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中, 我们的练习设计可以适时开放, 留足空间, 拓展广度.

总之, 有效设计作业内容, 学生可以在“精练”中增强应用意识, 提升实践探究能力, 积累数学经验. 同时, 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提高, 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郑金才.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14) :105-106.

[2]孙志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高师理科学刊, 2005 (3) :99.

篇6:课堂高效源于自我完善

一、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新课标、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就是说,要求老师切实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学会动手操作,学会归纳总结,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让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知道学什么,明白怎样学。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的多,学生被动的学,老师辛苦,学生更累,还学不会。这就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否积极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新课改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基本理念是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

二、营造课堂气氛,建立和谐师生感情

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文本的意义构建。在教学设计中,创造良好的学习者建构的情境意义是最重要的环节。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的前提,是激活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必须视学生的情感。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潜移默化和激励的作用。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了按传统的定式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了“我讲你听、我教你练”的教学模式,在这样一个只有唯师是从教学环境里,教师只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温顺的小绵羊,哪有什么想法,更不要期望的探索与创新。长此墨守成规,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形成的课堂气氛轻松、充满激情是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重要的,自由民主的课堂常常会出现丰富的口头语和健康的辩论”的人文精神的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的形成,探讨愉快模型,在没有人为的等级差别,学生即使是错的,奇怪的或不合理的想法和他们的学习表现都是学生本色的流露,教师要放下他的权威、意识,“蹲下”的形象与学生合作,让学生自由发挥,探究,使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探究,这样,学生才能自由地表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其次,要热爱学生。积极的爱是兴趣和动力的产生的营养,这种力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工作,征求学生意见,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感到受到被重视,被关注,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学习环境的创设,包括交流与合作机会的创造,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出研究假设,进行自我反馈和学习效果的评估,验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对学习过程的交流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成果是通过整个学习群体来共享。

三、突出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素质教育的理论要求以人为本,要把原来的让学生“学会什么”转变为让学生“会学什么”。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广思集益、探究创新、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使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学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学习中学生能畅所欲言,心理相容、思想共鸣。

四、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力求去探索它,认识它。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必须先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景、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而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演一演

当教学杂志上介绍“课本剧”之后,我便经常把“讲台”变成“舞台”。只要课文有情节、有人物,我便让学生当编剧,我做编辑,定稿后便拿到课堂上来演,在表演中,他们既学会了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又懂得了如何将人物的感情通过表演表达出来,作用非同寻常。

2.辩一辩

辩论能够增长人的才智,锻炼人的口才。对某一个词语含义的不同理解,对某一故事情节的不同看法,对某一个人物的争议,这些可以引起学生的“论点”。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加入辩论者的行列,避免只是几个同学“唱主角”,我常以“打擂台”的方式,为多数甚至全体同学创设参与的机会。在教完《六国论》后,我让他们展开辩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摆正教与学的位置,要巧妙引导,并善于指导,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营造浓厚的自学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热情,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尽情充分展示自己,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情愿,把课堂还给学生,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活力四射。

篇7:高效课堂来源于学生的

2004年开发的《走近字谜》这一小学母语启蒙课例伴随我结识了全国各地数千的学生、数万的教师, 这些绝大部分一生中仅碰这么一次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彰显的智慧和精彩, 细细品味, 不禁让我由衷地感慨:做一名语文教师真好!

《走近字谜》的后半节课, 在引领学生尝试实践了不同层次和要求的猜字谜环节后, 我都会安排“编制谜面”的环节, 其中一个保留节目是给“斌”字编谜面。一般的学生仅仅会从“斌”字的构字特点, 编制出“文武双全”、“文武齐备”等谜面。记得2005年, 我去遂昌实验小学支教, 一位学生根据语文课本中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编制出了“将相和”的谜面, 赢得了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2006年, 我在给南京力学小学的学生上这堂课时, 一位学生编的谜面是“雅典娜”, 他说:“在古希腊神话中, 雅典娜既是智慧女神, 又曾与海神波塞冬相争获胜, 成为雅典城邦的保护神。她集智慧与武力于一身, 不就是‘斌’吗?”我感慨这个孩子的博学和敏捷的思维, 当即给他“你让‘斌’的谜面走向了世界”这样的评价。2008年, 在广西体育馆, 一位学生的答案展现了和以上两位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 他给出的谜面是“刘”。他的理由是:“刘”字左边一个“文”, 就是“能文”;右边一个“利刀旁”, 表示武器, 就是“能武”。因此“刘”就包含着“能文能武”的意思。这学生真是聪明!我的谜底是一个字, 他制作的谜面也是一个字, 以字解字, 不仅简洁, 而且贴切!可以看出, 这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已展现出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而这学期在本校执教此课时, 又有学生带给我更大的惊喜。

师:有谁能给“斌”制作一个谜面?

生:刘备。

师:你的意思是不是指刘备能文能武, 文武全备?

生:不是。葛老师您看, “刘”字左边一个“文”, 就是“能文”;右边一个“利刀旁”, 表示武器, 就是“能武”。“备”的意思是“具备”。因此“刘备”这个谜面的意思就是“文武兼备”。

师: (大为惊讶) 哦!此“刘备”非彼“刘备”也!你是巧借“刘备”这个历史人物, 用会意的方法给“斌”制作的谜面。这是我目前知道的给“斌”制作得最好的谜面。

本细节中这位学生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的语言思维能力。

1.语言理解能力。理解“斌”是能文能武、文武兼备的意思;“备”是具备的意思。——这无疑是学生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 是一般学生都应具备的。

2.抽象思维能力。根据“刘”字的构字特点, 将“刘”字拆分为左边“文”, 就是“能文”;右边“利刀旁”表示武器, 就是“能武”。——这已经是高层次的语言思维能力, 不是一般学生都能达到的。

3.联想能力。巧借历史人物“刘备”, 采用会意的方法将“刘备”联想为“文武全备”, 从而为“斌”设计了一个精妙的谜面。——学生的这种语言思维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是可遇而不可盼的, 纯属意外之喜。

这位学生表现出来的语言思维能力已远远超过小学六年级的水平, 作为教师, 还有比看到学生的成长更欣喜的事吗?

篇8:高效课堂来源于学生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情感诱发;有效课堂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引导学生始终保持适中的学习动机参与学习,让教学课堂从一片死寂中活跃起来,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受传统腐朽、落后教育思想和方式的束缚,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单向的机械化教学方式,学生在这种教学背景下,主体性和积极性都受到了“绑架”或“软禁”,只是盲目地跟从教师将一课又一课的知识“吃进肚子里”,再原封不动地还给大自然,应有的积极、快乐的学习情感也被封存在潜意识之中,教师丧失了教育激情,学生失去了学习生命力,课堂也变得一片昏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而小学生的自制力、注意力以及学习意志等较为薄弱,那种僵化、苍白的教学范式,那种令人窒息的教学环境,都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化学生的思维。相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是基于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发的,着力于打扮、装饰学生所处的课堂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种舒适、欢快、神秘、亲切、趣味的氛围,焕发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力和学习动机,让原本一片死气的课堂顿时变得精彩无限。

一、依托悬念,锤炼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策略,它能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机会和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找到了数学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形象性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而且满足了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学习的渴望,焕发出了学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依托悬念为动力源,精心锤炼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积累与外在问题的刺激便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和碰撞,每一个学生都为了满足自身的求知欲而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整个课堂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各种创造火花彼此点燃,并彼此燃烧,课堂也由此生机勃勃,处处精彩。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四根小棒,自由选择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这四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4 cm、5 cm、6 cm、10 cm,看谁围的方法最多。

全班汇报:请问你用了哪三根小棒,围的结果怎么样?

通过交流汇报后,学生们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

①4 cm、5 cm、6 cm,可以围成三角形;

②4 cm、5 cm、10 cm,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③5 cm、6 cm、10 cm,可以围成三角形;

④4 cm、6 cm、10 cm,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提问:我们通过交流汇报后发现,任意选择三根小棒,有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行,这是为什么呢?

在此巧妙地设下悬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回到探究活动中,引发学生积极、强烈的思考,并在比对、操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知识点。

二、紧接地气,提供生活向导

数学来源于对生活的追溯和思考,又回归到生活的认知和应用之中,脱离了学生日常生活这片沃土,数学学习将失去其最为核心的本源。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各种数学学习方式方法等的发展还未完善,无法单纯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式教育,更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如空想家般自由臆想,如果小学数学能够巧妙地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紧接“地气”,通过具体、形象、直观、可感知的生活真实或仿真情境进行“支架式”辅助学习,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在自己熟悉、生动、有趣的氛围中更加乐意地彰显自我才华和潜力,而且小学数学课堂也会因为各种鲜活生活事例的介入而变得更加趣味无穷。

例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如果教师直接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句简单抽象的表述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实际生活和经验亲身经历“分数”这个概念和意义在自己脑中的形成过程,那分数对于学生来讲,将如空中楼阁。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分数,教师应当接地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发生或遇到的情境或实例,结合学生对除法学习的积累和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个鲜活的生活探究情境,如:

光头强感觉一个人无聊,便买了4只松鼠来养,第一天,他采摘了4颗松果喂它们,刚好一只松鼠得到一颗松果,第二天,他运气不好,只采到3颗松果。这时,每只松鼠还能分得一颗松果吗?

学生经过分析对比,有的得出了每只松鼠可以分到“不足一颗的松果”的结论;有的得出每只松鼠只能分到“3÷4”颗松果的结论;而有的学生巧妙地结合了分数的知识,得出了每一只松鼠分到■颗松果的结论。而无论得出哪一种结论,都是分数探索必然经历的一个环节,在后续的交流、讨论和补充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初步了解了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三、指尖生花,营设操作情境

皮亚杰强调:“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学习不是凭空臆想,也不是无意识地盲目“进食”,而是智力与非智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以及客观表象与理性顿悟间的契合和统一,我们在极力强调数学知识经验重要性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小学生的思维和心理认知发展还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学习活动大多要以具体可感知的客观形象为原材料,进行阶梯式加工、整合并内化为自身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而这个过程又必须是学生亲力亲为,在各种操作和实践中具体体验知识形成的生动过程,从而让各种数学学习创造之花在指尖绽放,为课堂学习增添无限生机和美感。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基于小学数学课程的实践性、探究性等特征,设计各种有利于学生操作训练的实践情境,让学生紧接“地气”,学得自然,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强加给学生记忆,也不能代替学生具体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操作过程,我们应当通过创设具体的操作和探究情境,将这个形象、具体、深刻的摸索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如引导学生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凑,看看是否能够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图形,进而求出其面积。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仅会发现三角形种类的多样性,需要进行多次操作和实验,而且还可能拼凑出自己还未学过的图形,增强认知冲突,而这些都是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珍贵体验,这些疑问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

四、精彩流露,注重活动穿引

小学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课程,其本身所独具的抽象复杂性使其隐约携带了几分神秘色彩,但对于大脑发展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还在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讲,“纯净”的小学数学呈现给他们的更多的是压迫感以及苦涩乏味的体会,学生在没有任何载体依托的情境之中学习,容易让课堂变得沉闷、紧张、拘谨起来。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活动和游戏具有其他年龄段所无法比拟的偏爱”,况且,活动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趣味性和体验感,如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搭上“活动”这趟快车,以活动作为载体和线索设计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真实体验“玩中学,学中玩”所带来的快乐和收获,那学生便能从一贯的严肃、僵化氛围中解脱出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会流露出更多“意外”的精彩。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面积的意义”,设置了一个故事性的活动情境: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4 dm、宽6 dm的长方形以及一个长10 dm、宽2 dm的长方形。

师:这是动物王国里的两块菜园,狮子王吉吉要把它们分给山羊东东和狐狸菲菲耕种,老实的东东让菲菲先选,菲菲急急忙忙选了后面这一块菜地,而且她还自以为占了很大的便宜。现在我们两两一组,一个扮演东东,一个扮演菲菲,看谁选到的菜地能够“占到便宜”,并说说你的理由。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或如身临其境,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以主人翁的地位参与到具体的教与学的过程中。

上一篇:搬迁工作新成效下一篇:收心会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