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

2024-04-15

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精选6篇)

篇1: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

打造和谐高效课堂的含义

打造和谐高效课堂,将一切落实到学生的学。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还给学生,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和谐,就是要创造一个安全、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和谐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是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见解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是充满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每个不同的见解都能得到尊重。和谐的课堂是宽松的课堂,是充满心里安全感的课堂。

高效,就是积极地参与、大胆地质疑,就是思维的高度活跃。高效的课堂是专注、投入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是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是独立思考、合作分享、借鉴提升的课堂。

篇2: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

枣阳市太平二中 李传学 电话:*** 师生共同打造优质和谐的高校课堂是我们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讶、刺激、疑惑、悬念。针对几年来的地理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导入”引趣

课堂的导入很重要。精妙的导入能激活学习的兴奋点,激起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的欲望,从而集中注意力,为课堂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1)歌声导入法,在没有多媒体的教室里,教师一展歌喉演唱一段“长江之歌”、“青藏高原”、“乌苏里船歌”、“北京的桥”之后,开始相关内容的学习,自然会趣味横生。(2)古诗文导入法,如让学生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现象。(3)“谚语俗语”导入法,平时收集一些地方谚语,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等。在讲我国气候时,学生课前搜集很多条俗语,其中“蛇过道,必有大雨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很形象的两条俗语,妙趣横生。(4)“谜语”导入法。谜语虽小,但它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却十分广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猜谜又是技巧和想象的比赛。如讲“地图”时,出这样一则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讲“34个省级行政区”时出“船出长江口”“东南北”(猜省名),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剂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激情“感染”

地理课堂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地理教师要有点燃激情的能力,才能使自己的课堂独具风格,有所创新。激情四射的课堂,让年轻的心和年少的心一起跳动,有利于营造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感染每一个朝气蓬勃的中学生。相信心的共鸣,肯定会达到高效的结果。例如,在讲《多民族大家庭》时,我打着拍子和学生们一起唱《爱我

中华》。唱歌时,学生们激情高昂,在歌声中,学生们感悟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在讲中国自然环境的《河流和湖泊》时,我让一个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欣赏到李白诗句的豪迈,诗句也为知识的新授埋下了伏笔。学生们在诗句的引领下,很快找到了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及注入的海洋。激情高昂的学生们余味未尽,课下还在有声有色的重复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样的地理课堂形式丰富多样,师生充满激情,学生们的青春朝气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课堂上,同时也灵活愉快地学习了新授知识。

三、培养“意识”

很多学生不喜欢学地理,不仅是因为不重视地理课,更重要的原因是认为学了地理用处不大。而新课改下的地理教材,是重视把更多的地理知识灵活地运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全新的学习理念。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观察我们身边的事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讲《土地资源》时,针对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不断减少”这一现象,我就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来说明。学生认识到家乡不停的修路、建厂房、盖居民小区,使耕地一天天减少。这样的变化,不禁让学生深思: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局面是否还会加剧?讲到《水资源》一节时,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21世纪是水的世纪。进而明确: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节约每一滴水。很多学生还回家转告家长,要少用洗涤剂、洗衣粉,共同保护我们身边的水资源。还有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画了一幅幅漫画,其中“荒山的呐喊”——还我绿装,“小熊猫的哭泣”——谁动了我的竹叶,“地球口渴了”,都非常典型,学生们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绘制出渗透着环保理念的漫画,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向身边的人们诉说着。

四、转换“角色”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我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兴趣等因素,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让学生自由组合,编成几个小组。课前发给导学案,给时间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教师作为积极的旁观者,只需巡回各小组间倾听、点拨。由于各小组均有A、B、C层次的学生,许多问题通过组内的合作、探究、交流,都能得到解决。对于难度大或争执不休的问题,再通过班级的合作、探究、交流,或教师点评加以解决。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时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一是积极的参与者,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做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启迪思维,激励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鼓动者,让学生学习在“热闹”中“有序”的进行。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篇3:如何打造高效和谐的物理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课前准备

有人说实施高效课堂, 教师就可以不备课, 不怎么讲课了, 其实要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不仅要备课, 而且要比传统课堂进行更多、更充分的准备。首先, 要明确教学目标。其次, 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几个问题。教师课前要知道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认真钻研教材, 钻研大纲, 从而确定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将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和趣味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到每一节课中。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课堂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 提前对学生提出要求, 让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同时, 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 如收集数据、小组探究和自制教具等,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预习,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要打造高效课堂, 首先, 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要能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学习兴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喜欢教师的课堂, 教师才能将各种有效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 才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所以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应力求每节课都新颖, 富有趣味性,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案。其次, 教师要改变角色, 由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由黑板前的主角变成幕后的组织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上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都参与进来。教师只需通过有效的设疑, 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严密推理等过程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从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得到更多的能力提升。最后, 教师可根据学生自学反馈回来的信息, 以及各组讨论的结果, 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升华。

三、高效课堂的课后升华

要想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除了做到课堂上的高效外, 课下与学生的沟通以及课后练习的设计也同样重要。课后练习的设定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达到一定的目标, 让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巩固, 也可以在课下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 共同制做实验教具等。总之, 教师应在课下真心地走进学生, 深入地了解学生, 平等而理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只有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下去, 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要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无论在课前、课上、课下教师都应进行充分的研究, 合理设计好每一个细节。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 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更新观念, 不断地实践, 不断反思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 努力打造高效、和谐的物理课堂。

摘要:要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让学生彻底摆脱题海战术, 课前、课上、课下教师都应进行充分的研究, 合理设计好每一个细节,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篇4:打造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活动方式来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产生教和学的共融,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指在情感互动中,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全以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上流露出来,让学生所察觉、感觉,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右一言一行中,喜怒哀乐中表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学生爱其师,则会乐于听其课,教学效果更好。

其次,要转化角色,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听课注意力不能持久,产生单调厌倦的感觉。教学的思维方 比较抽象,学生解题模仿老师者多,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技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去解决问题,从中让他们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学中我用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导学生掌握智取对手的思维方式,学生矛塞顿开,乐此不彼。

教师只有心中有学生,真正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认识,创造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勇于把课堂让位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干,在教学中有足够兴趣,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数学。

二、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把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才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要采取多种途径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

1、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数学思维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从而造成学生认识的障碍性和不稳定性,教学中,教师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或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逐步建立事物的一般表象,帮助学生抽象概括知识的本质属性,形成数学概念,比如我教《厘米,米的认识》就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书桌,书本的长和宽,测量人的高度,建立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概念,学生很快明白1米=100厘米的换算方式。

2、小组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中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探求知识,获取知识,在合作交流中,依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比如在教《表内乘法》中我经常通过合作交流模式指导学生探求乘法口诀的规律,一问一答记忆口诀,学生学习积极性极高,从而促进后进生积极学习。

3、对比分类,让学生在辨析中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构筑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区分概念的差异,展示概念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在教学《直角、锐角和钝角》一课,我出示很多角,让学生分类找规律,通过讨论,学生能准确分成三类角,随即,我讲解直角、锐角、钝角概念,学生很容易接受角的概念,并能准确区分。

4、创设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探究爱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低年级数学课的引入中就可根据儿童的心里特点,创设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快快乐乐地学习,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更轻松。

5、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感情数学的生活适用性,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数学四年级(上)《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这一节,我出示烧水8分钟,洗小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搓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扫地2分钟,拖地3分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通过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生生活适应能力,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6、创设故事动画情境,让学生在新奇中探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入活泼,新奇的动画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是一项有趣的活动,从而接近数学,许多数学课,我经常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动画片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学《九的乘法口诀》我播放孙悟空西天取经的片断,其中有九九八十一难,引出九的乘法口诀探究。

三、营造多向交流的学习氛围

巧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知识背景等方面不完全相同,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思维火花,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深入的思考,激烈地争议,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许多应用题我通过一题多解方法,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好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上进心就定向了,同时,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

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作业的习惯,通过审题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解题质量和速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得到不断增强,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要坚持严要求、多示范、勤指导、反复练,才能得到预期效果。

篇5:加强教研组建设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一、改革教研组机构设置,提高教研组工作实效。

过去,我校按照学科成立了品德、语文、数学、英语、体音美综合五大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时,常常因为涉及到的人员多(语、数教研组各20人),课程不好调整,时间只能放到下班以后。这样总是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教研组长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多数的教研活动都是只开展了半个小时左右,便草草收场。我们还发现,由于年级跨度大,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差异大,教师对别的年段的教材内容不太熟悉,有些教研活动不好统一。例如:语文、数学教研组在开展评课、议课活动时,侃侃而谈的总是同年段的教师,而其他年段的教师要么缄默无语,要么评议得很肤浅。这种状况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教研组的设置应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于是,我们把语文、数学这两个大教研组都按年段划分成三个教研小组,选拔骨干教师担任小组长,发挥他们的学科带头作用。这样,教研小组的人数少了,教研活动的时间好统一了。各年段教研小组相对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基础,组员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使教研活动搞得更深、更细、更活、更有成效。遇到整体教研任务,各年段教研小组又可以很快的聚零为整,一起参加研究活动。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研组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改变许多教师既成定势的思维和已成习惯的行为,促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就需要一种强大的外力——制度来起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在原有的《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议课制度》等常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和需要,又补充和完善了一些新的教研工作制度,有效规范了教研组管理。如:①、教研组组长例会制度。教研组长例会每月月初一次,由教导处召集,主要研究和部署教研组和学校教学工作。会上,教研组长首先汇报上个月工作的落实情况,然后就本月的教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如有需要其他部门或是人员协助的情况则告知教导处,由教导处负责人出面协调。②、课后备课制度。《课后备课制度》是我校在检查教师的教学反思后形成的关于《集体备课制度》的延伸。过去,有些老师把教学反思当成一种负担,敷衍塞责,真是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效果。于是,我们拟定了《课后备课制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课后备课,一种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课后备课。并明确备课要求:备成功之处,备不足之点,备创新发现。③、师徒结对制度。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每个人的授课都有闪光点。有的教师长于动口,有的教师长于动手。老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年轻教师勇于开拓创新。我们摒弃了原来只有老教师才能担任年轻教师的师傅这个做法,树立了每个人的强项都是别人的师傅,每个人在弱项上要甘当他人徒弟的观念,出台了《师徒结对制度》。旨在要求教研组成员以谦虚、热情、进取的态度互相学习、互

相帮助,努力在教研组内形成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良好教风和学风。

三、打造过硬组长团队,保证教研组的专业引领。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可以带出一个优秀的教研组。我校选拔教研组长的条件是: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群众的骨干教师。对每一名教研组长有明确的职责,概括起来为“六抓”:即抓本学科教师的业务学习,抓本学科教研活动的落实,抓本学科教师业务培训,抓本学科教师的业务评价,抓本学科教学过程的检查,抓本学科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工作总结。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教研组长,工作要积极主动,要创新工作方法,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要不断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威信,要把目标聚焦在课堂上,要把高效课堂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同时,为了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学校教导处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教研组长培训,让他们熟悉教学创新的前沿动态,掌握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学校还多次组织教研组长到宜昌宝塔河小学、武汉黄陂街小学、沙洋实验小学等名校参观学习或参加短训,让他们观摩教研活动,亲自参与教研活动,与那些优秀的教研组长交流,这一举措开阔了教研组长的视野,提升了教研组长的专业素质,造就了过硬的教研组长队伍,让教研组长真正成为了教研组内的引领者。

四、创新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我们学校,通常把教研组称为“研教组”。因为我们的老师并非科研人才,也不具备高素质的科研能力,我们就是研究教学过程,把教研活动搞扎实了,教师的素质就会提高,减少或消除课堂低效现象才有希望。因此,我们除了按常规的教研活动安排外,如:集中学习、“五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师达标课、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研讨反思课、比武课)的听评课活动等,坚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教研活动,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①、“与书为友”的读书活动。为了提高教师学习理论的热情,逐步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构建学习型教研组,提升组内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为创建高效课堂夯实基础。我校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了“与书为友”的读书活动。读书包括两类:一类是“杂书”,增加自己的人文底蕴;另一类是专业理论书籍,做好笔记和摘抄,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各教研组根据学校安排制定方案,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好书推荐、交流读书心得、展示读书卡片等。②、“我讲我的课堂教学故事”活动。我校曾经成功地开展了“我讲我的教育故事”活动,其中,周会清老师的《一节失败的语文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如果把寻找课堂中的低效表现变成一个个故事讲述出来,是不是让老师们更能接受?于是衍生了“我讲我的课堂教学故事”活动。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当一个有心人,寻找遗憾,把它汇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在教研组内讲述。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能力,让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不断寻找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表现,把它消除,使自己的课堂逐步走向高效。③、“全员推门听课”活动。一说到“推门听课”,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是学校领导为了督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不定时、不事先通知的听课活动。而我校的推门听课已不再是领导的特权,开展了“全员推门听课”活动,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听推门课要达到8节以上。这样,老师们就可以经常有机会亲临别人的课堂,了解到更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捕捉到原生态课堂的闪光点,也找到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表现。然后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扬长避短,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或消除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而且达到了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

五、构建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全员发展。

为了激励教研组长务实求真、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我校建立了《教研组长考核细则》,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考核内容:

1、学期初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期末有工作总结。

2、认真组织教师做好各项教研工作的检查、督导、反馈与考核。

3、组织开展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指导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4、组织开展每周(或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5、、出色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6、整理教研组资料并且及时归档。

7、按要求做好组内的课题申报及资料收集等课题日常管理工作。

8、教研活动有创新、有实效。

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教学活动和教育科研的直接参与者,我校对教研组的评价为整体捆绑式评价。教研组的考评,将从工作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教研成果和常规教学落实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考评的内容还设有教研组“一票否决”。能否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并非教研组长一个人的事,而是组内成员人人有责。这种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激励了教师全员参与,全员发展。

篇6:打造和谐高效团队

一、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列宁说:“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是工人,即劳动者”。一个劳动者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又决定了他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试想,一个胸无大志、精神颓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的员工,即使在环境优越、条件充足的企业中,也不可能创造出优异的业绩;相反,一个目光远大、积极上进、精神振奋的员工,即使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也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不凡的成果。因此我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贯彻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在管理活动中,却自觉和不自觉的忽视了这个核心问题,偏重于采取一些外在的约束力管理企业,主要表现在:

一是依靠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行政管理是企业组织指挥生产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于集中管理,上传下达的确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是,行政管理的局限性只能是让管理者被动的去完成某项任务,而不能解决被管理者的劳动态度问题,不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有的管理者经常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管理工作,长期以往,其结果必然是逐渐抹杀的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在实际管理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员工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现象,导致一些问题屡禁不止。

二是依靠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规章制度是规范员工工作行为的准则。对于建立良好的生产工作秩序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企业管理,依靠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不是目的,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千方百计充分发挥员工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不断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去解决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企业规章制度管理是以员工思想觉悟为前提的,1员工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才能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否则,在规章制度制定不细,出现空挡的时候,就很难起到面面俱到到的管理作用,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三是依靠物质激励。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物质刺激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服务热情。通过勤奋劳动,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是无可厚非的。但仅靠物质刺激,只能换来一时的热情,明显的缺乏长期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容易在员工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思想倾向,以至于偏离企业的精神文化,最终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

二、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做员工的贴心人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教育人,树立“员工第一,基层至上”的管理理念,一切着眼于人。充分承认他们所的创造价值,并为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提供机会和条件。

(一)沟通是根本途径

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在《蒙牛内幕》一书中说:“人们之间的矛盾有98%来自于误会。”并将这一条写进了《员工手册》,可见沟通的重要性。我在南京、上海分公司实习期间共走访了43个专卖店,员工普遍认为管理不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有什么想法?作为管理者一般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部属应该主动向自己汇报思想。所以交流必须要有一个机制和平台,使人人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人人都有沟通的平台。在公安局网监支队期间,他们比较重视QQ群作为交流平台。其实,交流平台有很多种,比如开会,要把会议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奋进的大会,这才是一个成功的大会。但有不少会议就是批斗会,一言堂。通过会上发言我们可以敏锐觉察个人的思想问题,然后做单独会面。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关注人的需求。管理学告诉我们: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大量研究表明人是复杂的。因此,我们作为管理者必须首先了解人的需求。既要了解清楚在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还要了解清楚他们在精神上的需求。比如,除了要关心员工的伙食、交通、工作环境、劳保这些之外,我们还要关心员工有些什么精神追求。比如他有什么爱好,近来心情如何,业余生活如何度过,个人发展的目标在那里,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等等。关心了解员工的精神需求,员工会觉得领导和他之间有心灵的沟通,他会产生出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平等、互助、和谐、温暖的工作环境,这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非常重要。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的思想在不断变化着,因而协调人际关系是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三)提升人的技能。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企业规模在不断膨胀,工艺技术日新月异,设备更替马不停蹄。现在的科技发展可以说十年就能更新一代,而我们的职业生涯却是几十年。在这几十年的光阴里,一个人再也不可能像以前的补锅匠似的能够“一招鲜,吃遍天”。所以,要以人为本就必须从职工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为了他自己的岗位竞争、社会竞争的需要,不断的提升他的技能,增加他的综合竞争实力,使他在长期的工作之中都可以是企业的有用之才。

三、以人为本,就是把提高管理效率作为落脚点

无论哪一种管理方法和理念最终都要服务于管理目标,比如,部队的管理是为了提高战斗力,政府机关的管理是为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企业的管理就是为了增加企业的利润。

(一)凝聚人的智慧。人都有愿意展现自己智慧的冲动,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之中,面对系统的、复杂的问题,单个人的智慧又显得是如此的渺小,甚至于人人都觉得自己的智慧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因此大家就会比较的压制自己的智慧本能的发挥。如果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的发挥于与个人发展和团队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一些适当的激励措施,个人的智慧就可以在集体中得到巨大的激发,形成一个智慧风暴,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二)激发人的潜能。人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在没有外部力量激发的时候,由于人的惰性使然,许多的潜能埋伏于人的内心深处。因此调动人的积极

性,激发人前进的动力是取得最大绩效的前提。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是否有效,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员工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人的潜能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们才能积极参与,勤奋工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共同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竞争上岗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三)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上一篇:Dcbuniw期货法律法规-时间下一篇:“乡镇中心学校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