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文章

2024-05-05

高效课堂的文章(通用8篇)

篇1:高效课堂的文章

学生前面跑 讲评岂能少

管建刚

作前指导的作用:

一、指导学生获得写作的材料,即解决“写什么”;

二、指导学生获得写作的方法,即“怎么写”。

在指导学生“怎么写”上,我一直认为,我们的老师大都遭遇了“好心办坏事”的尴尬。教师的“心”是好的,想“帮助”学生,结局是“坏”的:个性不同、对事物看法不同、内在情感不同的鲜活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的文,都是一个样儿的!我以一名一线教师的身份,摸着良心说,罪魁祸首,正是教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指导”。

老师不厌其烦、面面俱到地“指导”,一是教学责任心使然,不指导,觉得自己没尽职;二是错误观念使然:“我不指导,学生怎么会写?”老师们,不要忘了,学生学的是母语,认字之前,他们就对母语的表现规律,有了潜在的(绝不是肤浅的)认识和把握;君不见,那么多文盲,说起中国话来,溜得很。我回老家,一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与我叫板,谈金融危机,我堂堂语文教师,居然被老农驳得体无完肤,一败涂地。

前些日子,朋友拿来她女儿的作文。我看了一篇,说:你女儿太会写作文了。我把“作文”两个字咬得很重。朋友听出味道来了,说,就是呀,她写的文章都是口号开头,口号结尾,老师就这么指导的。老师的指导,大都处于这种状态。很多时候,学生作文根本不是想着怎样写出自己的情感、看法,不是想着怎样将自己的故事讲好,而是想着怎样按老师的提纲来完成作业,这种“指导”直接导致了活生生的、个性迥异的学生,写出千篇一律的作文。

不指导,“学生不知道怎么写”的情形会出现吗?答:会在部分学生身上出现。

怎么办?答:重视讲评。

作文教学必须重视“作后讲评”。“讲评”,不只是将学生的作文讲一讲,评一评;更在于,批改时,发现学生作文表达的精彩之处,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由个别至全体;或发现学生表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由缺点而练成优点。这种训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有心理认同感,欢迎。这种训练,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有一个比喻,说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前面小跑,教师在后面跟着,当学生遇到坑坑洼洼的时候,要摔跤、要跌倒的时候,上前去扶—把,告诉他应该注意的事项。而不是,教师在前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跑啊跑,让学生在后面跟啊跟。以“指导”为核心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在前面跑啊跑、学生在后面按着老师的步伐,跟啊跟的教学;以“讲评”为核心的作文教学,就是学生在前面,自由自在地以自己的方式跑啊跑,教师在后面关注、倾听、关照、扶持、帮助的教学。

要上好讲评课,就得好好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注意,是“研究”,而不是“批改”。批改是第一步,批改后,得“琢磨”学生的作文,这就是研究。在我看来,研究学生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为有力的基点。离开了对学生作文的研究,你就不知道学生现有的、真切的作文水平,你就不知道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域在哪里,你能往哪里教,又能教到哪里去。一个老师重视讲评课了,上好讲评课了,对学生的作文状态了如指掌了,班上学生的作文绝不会差!

问题的严重性恰恰在于,很多老师对批改学生作文的冷漠态度。十多年前,我去学校见习,老师交给我一项光荣的任务:小管,帮忙改一下作文。十多年后,有见习生、实习生来,高兴啊,有人帮咱批作文了。一些老师,网上拉来“批语”,往学生作文上套,反正,批了也白批,学生看了分数,懒得看批语。

我在很多地方“鼓吹”,教导主任、校长不要去听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你要去听老师的“作文讲评”课。你一听老师的讲评课,就知道这位老师是否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文,是否了解了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域。你一听老师的讲评课,你就知道,这位老师是否具有系统的作文知识,一个不具备系统的作文知识的人,在“讲评”的时候,是点不到位的,只能不痛不痒地说“不错”“很好”“很有创意”之类的话。

在这里,我要大声地声明,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系统的写作知识。课标说,不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作文知识的教授。这话的背后是什么?是把每一个语文教师,都看作具备了“系统的作文知识”的人,课标是怕具备了“系统作文知识”的人,去犯一个错误,对学生进行“系统作文知识”的教授,于是做了这样一个善意的提醒。要是语文教师本来就没有不就多此一举吗? 有一回,一老师壮着胆子问,管老师,那你说,系统的写作知识有哪些呀?这印证了我的担忧。

语文教师不重视“讲评课”,另一大成因,从来没有公开课是“讲评课”。日益功利化的社会,没有行政推动,没有利益驱动,那些扎扎实实埋在底层的基础性工作,日渐淹没。

一些地方,知道有个管建研究作文教学的,据说还研究出了点东西。打电话来说:“管老师,我们想邀请您来上课。”我的回答总令他们很失望:“我不会上课。” 有一位很不客气,“你不会上课,那你研究什么呀。”仿佛我是个大骗子,他上了一回不大不小的当。

那么,怎样上讲评课? 第一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摘录学生作文中优秀的句子;第二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琢磨、摘录学生作文中有突出语病的句子;第三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 看学生作文中有没有普遍的问题,或者有没有创意的表达,值得大家学习,找到了这一个点,课上进行训练。

我的讲评课很简单:

一、大家一起欣赏同学的佳句,佳句要读,要赞美,让学生感受到写出一句美好的句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二、一起来看看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句子,找出一堆来,但一堂课,解决一两个,留下深刻印象。

三、从学生作文中引出一个训练点。如,学生作文中,普遍地不会场面描写,课上创设一个场面,写;如,学生作文中,有同学的心理描写特别好,欣赏后,马上创设一个情景,写。人家说,好的课,简约而不简单。我不知道自己上的课,是简单,还是简约。但我要告诉你,我的学生,很喜欢这样的作文课;我的学生,每星期都会在全国各地的学生报刊发表文章;大家说,管老师带的班,是作文班。

推荐人:付红兵

推荐理由:作文教学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作前指导,二是作后讲评。好多老师重视作前指导,通过读管建刚的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讲评才是最好的指导。

一、作前指导,很容易成为束缚学生写作的绳索

对大部分一线教师来讲,他们的作前指导没多大意义。在“写什么”上,“指导”起不了什么本质作用也就罢了,使学生觉得“我的生活中哪有作文材料”“没活动我写什么呀”,那才是它最大的罪过。至于“怎么写”,“指导”弄得学生拼了命按着老师的样品和规则来生产作文,作文从“创造的艺术”跌人到“僵化的技术”的深渊里。所以,教师的作前指导、很容易成为束缚学生写作的绳索。

二、作文讲评是绿色教学,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

学生写好了作文,老师认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指”出哪里写得好,句子就该这么写,作文就该这么写;“指”出哪里有问题,什么问题,以后要注意。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指导”。老师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由学生的作文现状,引出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的作文训练点,这个“引”就是“引导”的“引”,两者合起来,就是“指引”,就是“指导”。它是有了学生作文这个文本之后,实打实的指导。作前指导,学生作文还是子虚乌有,你指导得再卖力,到底还是“空对空”的虚浮。

三、怎样上好作文讲评课

认真读学生的作文,带着研究文本的眼光和心态来读学生的作文,是上好作文讲评课最要紧的前提。学生作文是讲评课的文本依托。老师“研读”学生作文,带有三个任务:

1.欣赏。讲评课老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大面积欣赏学生的作文,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抓“好句子”。将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朗读,朗读句子和作者的名字。学生不仅知道怎样的句子好,也感受到了写作带给自己的荣耀。

2.挑刺。讲评课不能光说好话,要能指出真切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学生写作中普遍出现的。挑刺,我主要着力于句病,有时也抓段病。句病如“我”病、“我想”病、“在”病、“今天”病等。

3、训练。讲评课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写好对话,写好场面,写好心理活动,写好人物外貌等。不管哪个内容,都要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①从学生作文的“亮点”出发。如,某个学生的外魏描写特别好,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练一练。②从学生作文的“败笔”出发。如,好几个同学的场面写得很简单,不细致,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写一写场面描写。这样的“练’.就是“以学定教”“以写定教”,就是走“无序之序”的训练路——从学生的写作实际所指引出的“序”,就是最好的“序”。

讲评课,就是“学写后教”,就是“以写定教”,就是“洋思经验”的精髓。回归讲评课,迎接你的不是鲜花,而是不断付出的辛劳,你准备好了吗?

篇2:高效课堂的文章

一、科普文章阅读指要:

1、科普文的类别 A、科学小品

1、概念: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2.科学小品的形式。

随着科学小品内容的广泛性,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阳;无论是工业、农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小品的题材。所以小品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描述式

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

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比如《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一。这种描述式便于说古到今,旁征博引、趣味盎然,吸引读者。

(2)自述式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于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比如《灰尘的自述》、《我是电》等题目就是自述式的。

(3)故事式

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然是故事,就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将所述的事物人格化,还要有情节;在表达方式上,一般兼有叙述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当然不能强调了故事而忽视了科学知识,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3)谈话式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也容易把握,后一种是把人物对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要依据内容而定,要突出以说明为主线,集叙述、描写、抒情甚至议论为一体,看似散文,实为说明,用文学笔法的感染作用,达到说明的目的,可读性更强。

B、介绍性说明文

介绍性说明文是根据某种特定的需要,介绍某种事物或说明某种事物特点的一种说明文体。它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向别人介绍清楚事物“是怎么样”的,对被介绍对象起解释、阐述的作用。

在传统高考中,纯科技类说明文,如《颅脑与肠脑》;社会科学类说明文,如《铜奔马》;自然科学类说明文,如《沙尘暴》,这些都属于介绍文。传统高考中一般把它们放在第一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侧重考查学生对概念、语句、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以推断的形式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高考把它放在第二卷实用阅读部分,以主观题形式呈现。

1.介绍性说明文的特点(1)知识性

介绍性说明文以知识的传导作为文章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读者认识介绍对象是它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知识性便成了介绍文的内涵。介绍文的知识性内涵,建立在写作态度的“客观”“如实”之上。作为文章,介绍文不可能没有见解,不可能不包含着作者的倾向。不过,这种“倾向”是历史的、客观的定论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不能带有作者的偏见。

(2)直接中介性

介绍性说明文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作者通过介绍文,把知识传授给读者。这种中介,不是通过暗示,不是通过旁敲侧击,不是通过画龙点睛,而是直截了当地把作者想让读者知道的知识展示出来。

2.介绍性说明文基本结构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主体部分详写说明对象,结尾部分总结说明对象。

3.说明顺序(1)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2)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3)逻辑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4.说明方法(1)下定义

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出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2)分类别

把被说明事物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进行说明。(3)列数字,援引有关数据以解说一定事物性状。(4)举例子

列举事实材料来说明事物。,(5)作比较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事物作比较,通过同点和异点的分析,达到说明事物本质的目的。

(6)作比喻

运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7)设图表

用图画、表格对被说明事物作较直观明晰的说明。

3、科普文阅读要求 在考场短暂的时间内,要做到迅速地阅读说明文,准确解答问题,考生就一定要在考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分清类别读懂文本。

拿到说明文要立即分清说明文的类别,注意各自的特点。介绍性的说明文在于让人开阔眼界,增广见闻;记叙性的说明文在于科学地、精确地记录研究对象的变化;文艺性的说明文寓科学性、知识性于趣味性、娱乐性之中;阐释性说明文旨在阐述事理、事因、物因,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科技说明文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见解等。

(2)考试中应该三读文本。文本就是我们要阅读的文章本身。要做好阅读题,就必须把文本真正读懂,这是答题的必要前提。

一读,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因考场上时间宝贵,不可能像平时那样慢慢地读,快速浏览的目的是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正确把握文章的思路,知道文章的结构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还是“总一分一总”,是按时间顺,还是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进而准确

地把握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注意,说明实体事物一般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以时间为序,阐明事理一般按逻辑顺序,对某事物做单一的说明则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有的说明文综合几种说明顺序。

二读,根据题目细读重点句段。细读不再是全文泛读,而是有针对性地读,这样集中读,不仅速度快而且实用性强。题目问什么或者要求什么,就读什么,重点阅读相关内容。注意那些起限定作用的词语及那些表示各种不同的判断的副词,以更好地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是桥梁专家茅以升的说明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作者先用“大约”、“可能”表示估计,再用“有记载的”限定范围,然后用“最”强调程度,极有分寸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阅读这篇文章,只有用心揣摩,才能体会出这篇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读,这是对前两次阅读的深化。就是根据全文的意思和题目的要求深入品读,考虑答题思路,确定答案。

a.审清题意把握要求

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这是一种过失性的失分,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而失分。仔细审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率,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更需要认真审题。有些所谓难题,只要仔细阅读,捕捉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就能发现其内在含义,进而攻下难关。捕捉到的“信息”只是一个“毛坯子”,需要根据题意作比较后进行精加工。

b.准确表述灵活回答

前两点如能做好,就已胜利在望,但如果在表述上略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表述要准确,就是将前面通过阅读确定的答案以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做到准确、简洁、灵活。准确是答题最重要的要求,语言再漂亮,不准确也绝不会得分。在准确的前提下,还需要简洁。答题的语言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准确和简洁。所谓灵活,就是在答题时不能死板地套用平时的练习或检测,考试中有许多题目会让考生有似曾相识之感,即使这个题目与平时做过的某道题差不多,也要细致分析,灵活回答。

c.掌握方法避免失误

考查的知识点不同,阅读解答方法也不同。解题方法不是绝对的,但要绝对避免容易给解题造成错误的方法。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先看题,然后在文中寻找与题意有关的语句。

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

一、科普文章的含义

科普文章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文章。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类型的特征和性质。它方便、灵活、适应面广,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合为一体,融说理、抒情于一体,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甚至诗的清醇。

二、科普文章的特点

1、短小性。它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现实作用又可以很大。它旁征博引,尺幅千里,能及时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

2、知识性。它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的最新信息常州给读者。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3、文学性。它要以优美文字、形象手法,来表达科学内容。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和故事、对话、散文等形式及通俗、形象、幽默等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4、思想性。它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点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起启示,发人深省。阅读科普文章,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层面的目标和要求:

一是科学与人文的层面。也可以说是科学的人文性。从科学中吸取智慧与力量,体会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另一个是知识和能力的层面。要根据科学小品这一体裁的特点,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有用信息,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重点研习将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三、科普文章阅读的基本要求 首先把它作为科技说明文来看待:

1、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并记住说明文常使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时间、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在段落中尽量找到表示说明顺序的显著的语言标志。

2、掌握结构特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即引出说明对象、详细解说对象(主体部分)、总结说明对象。其结构顺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横式结构,二是纵式结构,三是纵横结合式。说明文主体部分的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形式一般又有:并列式、承接式、递进式、总分式等。

3、分析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一些:

第一,定义说明与诠释说明。定义说明是运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本质属性的说明方法;诠释说明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

第二,举例说明与引用说明。举例说明是在同类事物现象中,举出有代表性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这类事物或现象的方法;而引用说明,则是引出有关的科学道理、文献资料、故事传说、诗文名句、俗语谚语等作为依据进行说明的方法。

第三,分类说明与图表说明。分类说明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要说明的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类说明的方法;而图表说明,则是借用画图表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第四,比较说明与比喻说明。比较说明是在同别的事物比较中,显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而比喻说明,则是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的说明方法。

第五,数字说明与描写说明。数字说明是通过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描写说明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4、把握说明对象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而事物的特征又有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之分:一般特征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标志,而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依据。要抓住说明的要点,其要点,往往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还要学会提取科技信息。提取科技信息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组合重点段落,有些科普文中的科技信息相对集中,只要将有关段落加以组合就可以了;二是分散摘录信息,有一些说明文,科技信息犹如满天星斗点缀在文中,这就要分散摘录,摘录时注意不摘录穿插的故事,不摘录形象的描述,不摘录生动的阐释,不摘录抒发的感受,不摘录作者的设想,不摘录没有知识含量的首尾与过渡。

其次,再将科普文章当作散文类的文学作品来阅读。

由于科学小品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文学的笔法和手段,写作手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不必墨守成规地恪守说明文的写法,如说明文的写作强调客观性,尽量排除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而科普文则不必受此拘束。它不仅可以加入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还可以运用文学的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甚至还可以编织虚构的故事情节,使作品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由此,阅读科普文,还要:

1、揣摩写作技巧。科普文的整体布局有漫话式、试问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设置悬念、留下问题等。

2、品析文章语言。一是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或概括,或具体;或精炼,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二是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描述句、议论句、抒情句等,从语言的形象、语言的情感、语言的趣味等各方面涵泳鉴赏。科普文章的语言除了准确、简明之外,还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

篇3:围绕“新型高效”做文章

怎样才是“新型高效”的农业机械?

“新型”是针对于旧式或传统型而言的。新, 要在产品的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使用功能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不然就不能谓之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眼里, 我国农机产品还比较落后, 事实上整体的发展水平确实如此。在两年一度的德国汉诺威展这个全球的农业机械展览平台上, 因我国农机企业实力不足, 参展企业少, 而参展的企业因为产品先进性不足, 所受关注度也很低。总体来说, 国内农机企业在产品的质量、功能上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民和现代农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中一个重要弊病就是产品的可靠性低。另外, 国内农机企业也要积极开发目前国内市场急需但市场上很少甚至空白的机械。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 同行间看哪家企业推出的一款新产品表现不错马上群起而效仿之, 专利保护的不力也影响到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从“高效”方面理解, 当然首先是机器作业效率高,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要做到高效, 一方面是动力更大更强劲, 这是简单的“动力提升”。目前我国农机企业在研发制造大型机械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大家有目共睹, 不用多做赘述。另一方面, 在同样的动力条件下, 机器作业表现更好也是题中之义。这要求机器的零部件在各方面的协同性更好, 作业更方便、产品更加节能、经济性更好, 在同样的功率下保证机器有更好的综合作业表现。

篇4:高效课堂的文章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养成习惯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无非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毫无疑问,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会有更深切的体验,有更透彻的理解,也会记得更牢。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愿望,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这是由人性决定的。所以,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有自我学习的本能。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尤其是后进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看到,人的能力是有大小的,我们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自学任务,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先学”的成功者。学生通过“先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会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的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把握时机,指导方法,讲究策略

很多教师反对数学课让学生“先学”,认为如果让学生“先学”,将使学生失去探究新知的新鲜感,使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求索变成对已知结论的求证。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或者说是没有把握好让学生“先学”的时机和内容而带来的后果。其实,我们强调“先学”,并不要求所有的知识都先行自学。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学习新知必备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可让他们“先学”。教师要把好这个关,切忌千篇一律,主要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正确处理好不同内容的关系,处理好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让学生共同完成,但这必须建立在学生对长方体各面面积计算比较熟练的基础上。我布置的课前“先学任务”是:找一个长方体盒子,量出长、宽、高,同桌任意指定一个面,迅速口头列出算式,看谁反应快。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是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得出的,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先学”,弄清几个思考题:正方体的面有哪些特点?表面积该怎样算?能否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你是否愿意这样计算,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同桌讨论,很容易获得新知。在自学的同时,我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后进生只要弄懂怎样做就可以了。

数学教学要按照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就学生的智能发展来看,培养学生的“先学能力”也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逐步形成。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是培养学生“先学能力”的关键。一开始,教师可以对“先学”内容设计一些自学思考题,让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学习,并从中掌握自学的方法。

学生“先学”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和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信息反馈,使学生或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先学”中,开始还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对是错,通过练习和自检就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先学”方法,使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堂反馈和平时测验来发现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调整自学方法。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于学生在“先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偏差,甚至错误,教师要善于包容,更要善于将错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即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千方百计地保护学生“先学”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保证“先学”效果的几个注意点

1.先学后教的思想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切莫把“先学”狭义地理解为“课前先学”。事实上,凡是能让学生在课中先学的,教师应努力避免前移到课前。一方面是不增加学生的课余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先学”的效果。因为,课内“先学”优于课外“先学”。

2.要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导”之无方,“放”之无度,缺乏对学生“先学”活动的监控和指引,导致“先学”处于无序、无效状态,自主变成“自流”;或者给学生提供的导学提纲只是知识点和训练点及习题的堆积(应试教育的反映),缺乏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特别是问题的设计和生成。

3.先学后教对学生的“先学”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低年级可以是教师先示范性地带领学生“先学”,高年级再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自主地“先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有效的“先学”才能带来高效的“后教”。有效“先学”是一个在充分发现并调动学生内在求知动机的前提下的“点火仪式”,并且每次“点火”的方式都随着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正因这种神秘的不同,教育才充满了魅力,教育的过程才让人翘首期待。

篇5:高效课堂的文章

关于习惯的文章:高效能人士的“两个习惯”

●文/陈德智辉门中国组织与发展经理

我先后两次接受过睿仕管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第一次参加这个培训,便被史蒂芬・柯维的理论系统所折服。在七个习惯中,“主动积极”(Be Practive)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两个习惯,经常带给我新的感悟。

主动积极:

我的工作更有成效

人性本质上是主动而非被动的,我们要能主动地创造有利环境。一项权威的调查发现,成功的人身上,都会具备如下这些元素:计划、机会、远见、执着、毅力、主动、乐观等。所有这些元素,绝大多数都可归于主动积极的心态。于是,得出以下公式:

命运这样的大事掌握在自己手上,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事也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自从学习了“主动积极”的习惯后,我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反应、如何寻找解决方案、如何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怨天尤人地抱怨为什么会遇到那样的难题。

在负责贝卡尔特亚洲区销售与市场人员发展项目的时候,我们的意见和总部的期望不太一致。有这样一个隋况,总部与项目的供应商签订了框架协议,规定每次项目的学员不得超过10人。(范文网 )可我们亚洲区销售人员有一百多人,按照这些协议,我们得多组织十几场培训,投入数百万元。在和我的上级――亚洲区人力资源总监商量之后,我决定用数字说话:一方面把亚洲区的情况向总部进行清楚的说明,另一方面,将总部的方案和我们建议的方案都列出来,说明两者在场次、投资等方面的优劣。与此同时,我与供应商取得联系,征求他们对学员数量的意见,并了解到每场培训安排15名学员不会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有了数据,我开始给总部负责人汇报。最终,他们同意了我的建议。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迎刃而解,靠的就是“主动积极”的利器。以终为始:设计自己的未来

“以终为始”是“七个习惯”中的第二个习惯。很多人的自我认知来自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他们让环境、社会反光镜来塑造自己,决定他们的形象。而高效能人士总是能设计自己的未来,而非让别人或环境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通常会先在大脑里进行规划,然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远期规划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尤其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先澄清目的、明确目标,基于这些目标制定计划,甚至画出路径图,都能让工作更高效。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要求我们写出自己的“使命宣言”,反躬自省,想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想成为怎样的人、自己最在乎哪些东西。这是极具挑战性的一个作业,因为认识自己往往很难,一下子找到人生的方向就更难了。我前后两次作业所写的“使命宣言”就不完全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增多、见识拓宽以后,我的航向也越来越清晰。“以终为始”,也就成为自己的一项工作习惯:根据目标选择路径,明确目标后再做计划。

我在IBM从事人力资本咨询的时候,有个客户对方案总是不满意,每次开会他们都向项目组索要项目全景图。要知道,这是一个大而全的项目,涉及岗位、职业路径、能力、职业规划、培训等,提供全景图谈何容易。不过,客户的要求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项目组开始头脑风暴,讨论客户到底为什么需要全景图,全景图对他们来说有何用途,他们想从全景图中得到什么信息……条分缕析之后,所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终于将全景图做好,呈现给客户并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原来,有了全景图,客户就能够系统、全面地向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展示汇报项目,也能向相关部门宣传和推广这个项目。同时,全景图也成了我们的工作蓝图:内部各模块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晰,相互衔接十分方便。因为方向明确并得以聚焦,我们顺利达成了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并且实现了双赢。

篇6:高效课堂的文章

在文章的浏览(即略读,skimming)过程中,对文中信息重要性的判断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有效地了解段落的大意。在浏览过程中,读者可以通过寻找“信号词”来区分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以下列出的是阅读过程中常见的几类“信号词”。

1.以下词组提示下文所涉及的重要信息:

The main / important point / conclusion / reason….

The point to note here…

2.以下词组提示了下文的结构框架:

There are three major reasons…

3.but 和 however表示对比,常常用来提示重要信息,例如:

The rising birth rate is not due to increased fertility, but to a sharp decline in the death rate.

4.在文中提问可以突出问题后的答案,提示读者答案中有重要信息,例如:

Why is a piped water supply so important? Disease due to contaminated water is a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childhood.

5.有时,为了保证读者完全理解自己的观点,作者会在文中反复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

Death control can be achieved autonomously. In other words, the death rate can be cut without anything else changing.

6.文章的结论通常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读者要在文中寻找提示结论的“信号词”,例如:

Thereforethe result

In conclusionwe can conclude

One of the primary conclusions

7.举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某一个观点,因此,文中的`例子不是浏览文章时的重要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以下词组提示读者下文是举例部分信息。

For example/instancelike

Such asthese include

To illustrateamong these are

有时,作者也会用破折号或括号来提示举例信息,例如: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dependent on cash crops C sugar, coffee, cacao, cotton.

Precipitating/violent/unexpected factors are those which reduce the food supply (droughts, floods, wars, epidemics)…

在段落浏览时,读者在看到信号词后,应不断对下文信息作出相应的判断,例如:

The main reason for (提示:下文信息重要) the reduction in the death rat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has been improved public health measures. For example, (提示:下文信息不重要,仅仅是为了用来证明前面的观点) in Sri Lanka the death rate was halved over ten years by spraying the mosquitoes which carry malaria. Why (提示:问题的答案中有读者应该关注的重点) is it so easy to cut the death rate in this way and yet so hard to reduce the birth r

★ 英语四级考试题型

★ 四级考试题型

★ 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解读

★ 关于英语四级新题型解析

★ 英语四级的新题型

★ 英语三级考试题型

★ 新英语四级听力概述及高分技巧

★ 英语四级写作高分方法

★ 英语四级考试写作

篇7:高效课堂的文章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三品三创”工程,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推进高效外向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5650元,增长9.1%;农业利用“三资”3.64亿元;新增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总数达13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利税998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1%、16.1%。

“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以建设两个产业带为重点,加快花木和蔬菜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种植业在一产收入中的比重,拓展农民收入在一产中的发展空间。2006年总体目标是:实现农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7%;农民人均增收600元,增长10.6%;提升花木产业、蔬菜产业2个产业带,重点建设5个特色农业园区;农业利用“三资”4亿元。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农业产业特色。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资源优化配置,规模集约发展,放大农业五大特色,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一批特色镇、专业村,着

1力形成四大产业带。花木生产上是提升质态,做强品牌,着力建设以丁伙、仙女、大桥三镇为重点,邵伯、丁沟、宜陵等镇为支撑的20万亩花木产业带。今年新扩花木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12万亩。蔬菜生产上是扩大总量,形成规模,重点构建以小纪镇万亩蔬菜种植为基础,武坚镇、小纪镇、宜陵镇千亩设施栽培为龙头的20万亩蔬菜产业带。今年新扩蔬菜面积3万亩,总面积达15万亩。林业生产上是巩固成果,增大体量,形成以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野田河南接工程等沿路、沿河绿化产业带。今年新扩造林面积3万亩,总面积达14.6万亩。渔业生产上是放大优势,优化品种,重点发展沿江、里下河两大水产养殖区,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科技示范园、观光休闲园、生态旅游园等一批特色主题园区,加快提升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渌洋湖生态农业示范园、丁伙花木特色品种示范园等5个特色农业园区层次水平,力争新申报国家或省级农业园区1个、扬州市级农业园区2个。采取规划引导、要素倾斜、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资产重组、裂变扩张、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加工型、市场型、科技型专业农业龙头企业,放手发展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购销企业,全年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家,其中新发展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2家。依托花木、蔬菜、特水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新发展农民经纪人1500人,切实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三、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外向农业。充分认识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对解决农业投入不足、集聚优化生产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举办中国江都第四届花卉节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域优势,把农业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通过直接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及与二、三产业招商相结合等多层次的招商活动,大力引进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进入精深加工业、现代流通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实现外资、民资、国资“三资”联动,不断推进高效外向农业发展,全年力争农业利用“三资”4亿元。同时,着力开发和培育一批具有江都特色和优势的出口农产品,加强出口农产品的基地化、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主动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和洽谈会,积极促销,扩大出口,力争农产品出口额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四、强化质量安全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三品三创”工程,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升农产品品质。以建设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示范县(市)”为契机,强化质量标准意识,积极制订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采取国家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争创农产品品牌。围绕花卉、特水、蔬菜、经济杂粮等特色产业和黄花菜等特色产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品牌申报创建力度。同时在品牌开发上延长产业链,努力向产前、产后延伸,形成产销利一体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今年力争新增“三品”总数20个以上。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协作,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项目和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的引进和应用,不断发挥科技对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支撑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全年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60个、新技术20项。

作者:袁中飞江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篇8:高效课堂的文章

关键词:技能;责任;亲情;创新

一、巧做“技能提升”文章,打造专业领先型团队

环境监测就专业性质而言,涉及多门学科,是多专业知识的融合,理论基础要求高,就行业而言,要接受中石油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的上岗考核,同时每隔三年还要接受一次四川省环境监测资质认证和计量资质认证换证复审考核,因此环境监测组把员工的技能提升放在首位,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各种岗位培训。一是强化基础理论提升。通过集中理论灌输,为员工购置专业书籍让员工自学,积极倡导员工参加各项学历培训和函授,不断打牢自身理论功底。二是强化操作技能提升。举办各种岗位练兵、技术比赛、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员工实际操作技能,在实际中,班组采取了每名员工先负责弄懂几个监测项目,然后来教会班组其他人员,并通过岗位上的定期轮换,让班组内的人员都能学会所有的监测项目,全面提升员工个人的实战能力。三是强化各类资质取证工作。推行员工跨专业取证工作,全员除取得系统内部上岗证和省环境监测个人资质证外,4人取得了实验室内审员资质证、2人取得危险化学品管理证、4人取得低压电工操作证。四是强化实验室间的能力比对。每年参与了由四川省、绵阳市环境监测站组织的实验室间能力对比验证考核工作,比对考核成绩名列全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前茅,锻炼了队伍验证了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五是强化监测项目的开发。立足自身设备和技术条件,两年来,新研发开辟了气田水粒径、水中总有机碳、重金属、钻井泥浆、室内空气质量等10个监测项目,研发的公司《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硫酸锰催化法》企业标准在行业内推广,通过业务拓展,员工的监测技能也得到提升。

二、巧做“责任落实”文章,打造执行高效型团队

要优质高效地完成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的执行力,要建立强的执行力,其首要任务是落实责任。在这方面班组的作法是:一是严格指标分解,按照单位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依据各岗具体的监测项目和性质,组长分别与班员签订岗位绩效合同与岗位HSE责任书,每季度进行考核,严格兑现。二是严格生产安排,认真分解监测工作任务,在制定落实计划和措施时,不仅弄清哪些是全年重点,还弄清哪些是阶段重点、突破口在哪里,把月度任务分解到周,周任务分解到天,一步一步的分解,一天一天的落实。三是严格属地管理,按岗位进行属地划分,明确岗位属地责任人,责任人对岗位的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岗位标准化管理负全责。四是严格表率引领,班组长、岗长、党员在工作中躬亲表率,认真履职,带头出色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班员作出榜样。

三、巧做“亲情关怀”文章,打造团结和谐型团队

团队和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组把建和谐班组放在重要位置,根据班组实际情况,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自已是班组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在实际工作上,首先从统一员工思想做起,在大的方面从员工责任意识培养、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教育、等,让员工切实受到教育的引领,以自已和实际行动投入到整个集体中来。通过这些让员工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也尉然成风,在这个家庭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共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体班员也充分认识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真谛。

四、巧做“管理创新”文章,打造自主管理型团队

上一篇:在新年茶话会讲话下一篇:公司安全环保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