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24-04-10

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选6篇)

篇1: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刍议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设想论文

一、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具体实践

无为县高沟镇、天长市秦栏镇为中央编办确定的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5月,参考国家级经济发达镇相关指标,综合考虑经济实力、人口规模、产业特色、发展潜力等因素,遴选出长丰县下塘镇、肥西县小庙镇、霍山县衡山镇、含山县林头镇、繁昌县孙村镇、郎溪县十字镇、宁国市港口镇、广德县新杭镇共8个省级经济发达镇开展试点并组织实施。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在机构设置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改革试点过程中,试点镇紧紧围绕新时期经济发达镇职责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第一,综合设置试点镇机构。试点镇普遍将行政、事业机构综合设置为8-10个。同时,适当增加试点镇编制,重点用于公共服务。

第二,扩大试点镇管理权限。普遍采取授权、委托和调整派驻机构管理体制等方式,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向试点镇下放事权,进一步增强试点镇政府决策自主权,无为、霍山、天长3县(市)分别下放了47、55、59项事权。此外,还将协同考察任免权、绩效评议权和奖惩建议权等部分人事管理权限赋予试点镇。

第三,简化审批环节。县直相关部门与试点镇签订了事权下放授权委托书,对需上报审批核准备案类的项目,由试点镇预办理,县直部门实行“见文行文”、“见章盖章”;对可以实行综合执法的领域,委托试点镇综合行政执法局行使相关行政处罚权;对所有下放、委托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进入试点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破解体制束缚。

第一,探索政社共同治理新模式。高沟镇开工建设可容纳4万人口的骆套和高沟两个新社区,建成6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和安置房,引导农民向社区有序集中;衡山镇通过开展10个城市社区“两委”统一换届选举工作,基本实现社区两委工作人员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第二,探索政府提供公益服务新方式。高沟镇对完全由政府承担的公益服务,如农技推广、计生服务等,采取“三规范”,即规范岗位职责、规范指标要求、规范分层考核的管理办法,建立职工薪酬与服务对象满意度直接挂钩的绩效考评机制;对主要由政府承担的公益服务,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采取“定任务、定报酬、定收费标准”的办法,逐步扩大“以钱养事”的范围和领域。目前,高沟等试点镇范围内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路灯维修、道路管护等公共事项均推行“项目招标、市场运作、群众监督、政府买单、钱随事走、按绩取酬”的运行机制,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也促进了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第三,探索社会矛盾调解新机制。试点镇整合信访和调解队伍资源,综合设置访调中心,实现一门接访、一门处理。高沟镇、秦栏镇受理信访事项均超过100件,基本都得到妥善处理,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的案例。20,高沟镇电线电缆行业协会依法为企业清收账款上亿元。秦栏镇电子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已先后调解各类纠纷20起,全部以和解方式结案。

三是完善规范制度,在管理体制上实现新突破。

第一,理顺县镇财力分配关系。各试点地区普遍实行“划分收支范围、确定收支基数、超收返还激励、专项资金扶持”的县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试点镇的财力保障。10个试点镇中,有5个镇以财政收入为基数,有4个镇以为基准,超收部分由县(市)财政全额返还试点镇。同时,在试点镇辖区内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社会抚养费、矿业权价款县(市)本级留成部分予以全额返还。对试点镇迫切需要新上的优势产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给予支持。

第二,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各试点镇普遍设置规划建设管理派出机构,受县级规划主管部门委托,负责确定镇区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核发镇区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和乡镇建设规划许可证、查处本辖区内违法建筑等工作。如秦栏镇通过修订城镇总体规划和制订开发区控制性详规、农民住宅区控制性详规等各类建设规划,使城镇建设、开发区建设、新农村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初步形成了镇域发展新格局。

第三,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各试点镇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业特色和人口现状,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如无为、天长等地规定凡在试点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员及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办理城镇户口,并按有关规定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有效解决了高沟、秦栏镇企业招工难的问题。霍山县则采取逐步放开的形式,优先安排县域其它乡镇居民向衡山镇聚集。宁国市针对外来在港口镇定居的人口,由于没有本镇的户籍,因而未能享受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公民待遇问题,取消港口镇非农和农业户口,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凡在港口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者生活来源等具备落户条件的外来人员,在履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集体资产权益等相关承诺的前提下,可申报港口镇居民户口。对拥有二轮承包土地的本镇居民,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在土地二轮承包期内按规定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

第四,探索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农行在高沟镇设立全省首家乡镇二级支行。四是把城镇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进一步做好城镇建设框架,做到建设一个区域、及时投入运行一个区域,最大限度地方便人口向城镇集聚。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镇服务业,不断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城镇支撑发展的能力。将城镇规划作为经营城镇的第一资源,运用市场化手段,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深入开展镇容镇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集贸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做到城镇建设与城镇管理共同进步,使城镇真正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农民务工经商、安居乐业的主要平台。

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事权还需要进一步下放。基层的行政执法权基本上是以县一级政府为主体的.,乡镇政府的行政决策权、执法权很小。即使通过委托授权等方式下放给经济发达镇一部分事权,仍出现了与现行的法律法规不一致的问题。

二是发展要素保障还需加强。县直部门下放试点镇管理权限后,业务对口面扩大,工作标准提升,工作难度加大,现有的人才队伍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导致如城镇建设规划等部分事权即使下放后,职责还不能充分履行的现象。虽然试点镇开展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开始打破干部身份限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但针对乡镇工作人员结构矛盾、专业人才“招聘难、留不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调整队伍结构、补充新鲜工作力量,增强试点镇的人才智力保障。

三是配套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尽管各地实施方案中都将金融改革列入试点范围,但由于各试点镇经济产业发展程度差异较大,而各种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布点经营大都根据市场成熟度和业务需求来确定,因此对于刚刚起步的经济发达镇,金融机构的设立还远没有跟上发展需要。在建设用地方面,由于市、县政府也同样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虽然方案中明确要求省、市、县政府每年分别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安排一定数量给试点镇使用,但有的地方目前还没有落实到位。

三、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下一步的设想一是应成为引领乡镇机构改革新方向。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中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引领今后乡镇机构改革新方向,以此项改革试点为抓手,合理设立、科学配置乡镇政府的机构编制和职能,并配套开展相关改革,使之更有效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度扩大乡镇行政管理权限,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能够增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充分激活镇域内外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更大地激发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

二是应加强立法保障。按照法律规定,我国行政执法权以县一级政府为主体,当出现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等问题时,乡镇政府无法查处,只有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在试点中,要求执法重心下移,以委托执法或派驻执法等方式,将相关执法权向乡镇延伸,明确要求逐步在经济发达镇配备城市管理行政力量,开展城市管理统一执法工作。随着这项改革的深入,经济发达镇规模的扩大、地位作用的彰显,与之相适应的执法权要从立法上给予明确。

三是应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化率要达到50%以上,也就是说,每年要有125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经济发达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达镇以其特殊地位和优势必然要承担起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责任,成为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权限,指导试点镇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事业单位的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同时,进一步培育挖掘新的经济发达镇加入改革试点,将试点镇范围扩大到20家。厘清扩权强镇、中心镇、重点镇等改革试点,建议统一纳入到经济发达镇,并从顶层设计上加以明确。

四是应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被经济发达镇吸纳,必定会面临着户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

因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实现社会流动化,放宽经济发达镇落户条件,鼓励引导更多外来人口和农村居民进入经济发达镇就业居住。加快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经济发达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规范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普及新型合作医疗,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生活保障标准。同时,建议中央层面加强土地、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解决经济发达镇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篇2: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戴南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保持了在泰州地区乡镇中的领先地位,但是对照苏南和全国发达地区乡镇,我们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更好的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十二五”期间奋斗目标,为兴化经济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家、省、市将我镇列为扩权强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现就改革试点镇有关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戴南镇发展情况

戴南镇下辖3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9.26万人,另有外来人口5万多人;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8平方公里,江苏戴南科技园区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523亩。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8.2%;预算内财政收入10.112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899亿元,可用财力1.10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60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镇等,并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由于主导产业汽车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和不锈钢制品初具规模,2006年被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不锈钢分会授予“中国不锈钢名镇”的称号,并被同行业誉为“中国钢帘线之都”。

1、着力推动从“工业独秀”到“双轮驱动”的新转变。戴南过去是一个既没有区位交通优势又没有资源禀赋优势的传统农业乡镇,但我们以不锈钢企业和产品为基础,着力做出全国有名的不锈钢和钢帘线两大支柱产业,不锈钢企业已发展到1000多家,从简单

加工发展到40多个系列1万多个品种,材料和制品产量已占全国的七分之一。“中国〃戴南”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和江苏省重点培育产业集群。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2006年在香港成功上市,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钢帘线生产企业,2008年又投资10亿元兴建“兴达九厂”,向世界第一大钢帘线生产企业冲刺。戴南已成为名闻遐迩的“不锈钢名镇”、“钢帘线之都”。同时,我们认识到,现代制造业的加快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和推动,只有实现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产业大镇才能成为产业强镇,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和爆发力。近年来,我们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先后投资5亿元,新建不锈钢原材料交易市场——“中国〃戴南不锈钢交易市场”和“中国〃戴南不锈钢交易城”,吸引全国各地1000多户客商进场交易,成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原料集散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不锈钢制品交易中心。省级物流园区——江苏省戴南不锈钢综合物流中心,集采购、仓储、配送、展示、交易、信息及综合配套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拥有钢城、京广、中远航运等71家物流公司,开设广东、成都、西安、哈尔滨等30多条专线,每天承运量达4000多吨。苏果大卖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乡镇超市,苏宁电器、天宝大酒店等一批知名商贸企业纷纷落户。目前,除已有的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外,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等十二家商业银行都纷纷到戴南设立机构或拓展业务,形成了“金融一条街”。

2、着力推动从“放手放开”到“集约集群”的新转变。戴南发展的最大特色是产业,最大优势也是产业。可以说产业成就了戴南。上个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的放手改制和经营领域的不断放开,推动了戴南民营企业的大发展。但这种粗放式发展方式同时带来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内部恶性竞争、环境不堪重负等弊端。因此,我们于2006年报请省发改委,科学编制了覆盖周边三市七镇的

《中国〃戴南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规划》,着力打造以戴南为核心的“千亿级不锈钢”产业集群。以此规划为龙头,通过项目立项、供地、环评审批等,调控产业布局,引导产能合理配置,推动产业向“高端”和“终端”发展。我们兴化市委、政府也专门制定了《关于促进和扶持全市不锈钢企业发展的意见》,通过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大项目用地优惠、企业纳税超基数奖励、扩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扶持奖励不锈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多条措施,进一步把不锈钢产业做强、做出特色。同时,镇财政先后投入资金近2亿元,集中打造省级工业园区——江苏戴南科技园区,使之成为苏中苏北体量最大的乡镇工业园区,提升产业集聚度。目前已有254家企业落户,销售收入和缴纳税金分别占全镇的61%和64%。投资5000万元(镇财政配套1800万元)建设国家级不锈钢质量检测中心、不锈钢研发中心及不锈钢制品创业园等科技创新工程。镇里每年还设立500万元的科技创新引导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开发专利、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全镇拥有1家博士后工作站、36家高新技术企业、各类专利产品140多个。戴南不锈钢产业正在实现从“戴南加工”到“戴南制造”的转变,从“戴南制造”到戴南设计、研发和“戴南创造”的升级。

3、着力推动从“小城镇”到“小城市”的新转变。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我们着手推进城市化,坚持一手抓小城市建设,一手抓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10年间,戴南的城镇建成区面积从3平方公里扩大到9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了2个新戴南。2008年,按照“三集中”原则,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更加注重规划的长远性,新修编的镇区规划面积达21.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18万人。2009年,按照泰州和兴化市委提出的“率先把戴南打造成宜工、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小城市建设样板”的新要求,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对镇区的重点地段、重要部位编制了详规和控规,科学

布局镇域内工业、农业、商贸、居住、交通和生态等功能区,推动了城镇建设良性扩张、农村自然村庄的有效整合,实现了“企业向园区集中,商户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城镇和农村居住点集中”。近年来,我镇高标准新建了迎宾大道、戴南大道、园区大道等镇区主要干道,镇区形成“六纵六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建成兴达小区、金泽花园等14个现代化住宅小区,建有多幢超10层的高层住宅,19层的天宝公寓为泰州乡镇最高商住楼。镇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明珠、时代、兴达等十大休闲广场,最近又启动建设占地220亩的新区人民公园和面积300亩的老镇区茅山河公园。我们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新建了全省面积最大、设施一流、风格别致的乡镇文化艺术中心。投资1600万元,新建苏中地区乡镇最大的新华书店。投资1.1亿元按照二级甲等标准新建了戴南人民医院。我们还突出帮扶反哺、以工补农,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形成了鲜食葡萄、花卉苗木等五大高效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了“家园绿化、河道清化、村庄净化、道路硬化、干道亮化、环境美化、群众文化”。全镇33个村中已有28个村达到“泰州市全面小康示范村”标准。

4、着力推动从“小康戴南”到“幸福戴南”的新转变。我们以建设“幸福戴南”为新目标、新载体,力争让广大群众更早地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从2004年开始,镇财政每年出资近600万元,为全镇农民免费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同时,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再补偿、大病再救助机制,让大病群众在正常医保报销的基础上,享受到住院费80%、门诊费25%的补贴。戴南和其他地区一样,在过去的粗放型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环境污染的“发展后遗症”。从2004年起,我们响亮地提出:“把蓝天白云、绿树碧水还给老百姓”,以污染治理和绿化造林为主线,打响生态环境建设攻坚战。投资1.3亿元高标准兴建两个工业污水处理中心,将全镇516家酸洗企业进行集中治理,基本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对300

多座炉窑实行强制性改造,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一律停产。目前正积极筹建万吨级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镇每年新植苗木10万株以上,森林覆盖率已达22.5%。现在10万戴南人中,企业家、个私业主和各类老板就超过2万人,所占比重比10年前提高了9个百分点,全镇是“家家有项目、人人有岗位、天天有收入”,储蓄存款由10年前的5.86亿元增加到25.85亿元,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当今的戴南人不仅追求富口袋,更追求富脑袋、有品位、讲文明,已自觉把举止文雅、生活高雅、经商儒雅作为修身齐家、立业营商的价值取向,戴南的企业家队伍中,仅参加清华、北大MBA学习的就达20多人。我镇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作为幸福戴南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乡镇一流的政法公安大楼,建立健全了“大防控”、“大调解”的队伍和机制,大力推进了依法治镇进程。戴南在入选“全国文明镇”的基础上,又创建了1家全国文明村、2家省级文明村、4家省级文明单位。

二、戴南实行扩权强镇需要解决的难题

伴随着戴南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受传统体制掣肘越来越突出,制约了本地民营经济和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戴南镇对周边地区的拉动力,客观形成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瓶颈。

1、经济区域扩展与行政区域管理之间的难题。戴南镇与周边三市友邻乡镇主导产业都以不锈钢制品为主,并存在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物流配送、人才流动等多项协作配套联系。2006年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过充分调研走访戴南及周边的块状经济发展特色,编制了跨越行政区域、以戴南为中心、覆盖周边三市七镇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目的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遵照区域产业发展规律,兄弟市镇优势互补,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但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产业规划难以有效实施,兄弟乡镇之间低档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现象屡屡发生,客观上对打造在全

国叫得响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障碍。

2、小城市建设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难题。现在的戴南镇事实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镇,无论是市委、市政府要求建成小城市的布置,还是戴南现有的经济总量、从业人口规模、以及财政收入逐年增幅水平都是一个与周边地区友邻乡镇互动发展,并具有一定辐射带动力的小区域中心,是一个发展中的具有特色产业支撑的现代新型小城市。从产业经济向城市经济跃升,从领导经济工作到组织城市建设,对戴南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任务,不论是小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还是功能完善、内涵丰富、品位提升,都需要相匹配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机构,真正实现权责统一。市里现在已经新批准戴南成立了省级物流中心管委会(副处级),但在行政管理上与一般乡镇没有多少区别,事实上戴南的小城市规模以及承担的经济发展责任压力、小城市建设管理、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管理事务要超过一般乡镇,但人、财、物管理权限不能同步配套。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强化线上的职能,大部分部门都实行了垂直管理,乡镇与这些下派部门的关系很难理顺。极易导致“有责任的没法管、有权管的没责任”现象,从而造成了责权不对称。

3、小城市和财政管理体制上的难题。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一度偏重于经济建设,在改善民生、社会管理、环境生态、公共服务等方面留下了许多“欠账”,现在到了我们要清点“还账”、惠及百姓的时候了。加之现在老百姓对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要求政府要做的工作越来越多,政府的责任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解决绿化维护、环卫垃圾等管理问题,我们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仅镇域公路维修(不包括新建)每年就需要上千万元支出,还有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缺口巨大,这些都不能满足百姓需求。我们建议按省市制定政策予以倾斜扶持到位。

4、土地需求与用地瓶颈制约之间的难题。金融危机之后,我们

深感靠投资拉动增长的模式越来越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现阶段,要坚定不移转变发展方式,调优地区产业结构,降低二产贡献份额,优先发展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与特色产业专业配套的金融、商贸、物流、外来工居住公寓小区等现代服务业。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急需适量土地的支持。

5、部门设置、人员编制与实现高效服务职能的难题。目前我镇政府公务员编制数为57人,实际在编56人(包括省委选调生3人、退二线调研员24名);事业单位编制数112人,实际在编92人,人员编制与承担的工作职能任务之间矛盾突出。一是公务员人员和分工偏紧;二是事业单位近几年进编较少,进编的都是专业退伍士官,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所属事业集体编制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较为缺乏,且年龄偏大,兼职过多、数量偏小,一定程度影响办事效率和质量;三是部门履行职能出现了新情况。农技站、水产站、兽医站等站所职能弱化,存在“人多事少”的现象;经管站、计生站、村建站、劳服所、企服站等站所职能强化,存在“事多人少”的现象。城管站没有列为乡镇事业单位序列,却承担着繁杂的小城市管理职能;四是政法力量严重不足。我镇现有总人口15万(常驻人口9.26万人,外来人口5万多),但派出所仅有干警21人,约占人口万分之1.5,却以占全市2.1%的警力,承担了全市接处警总量的16%,人均接处警237起。2009年共接收省部级安全保卫任务30起,大型活动安全保卫任务7起。政法干警警力严重不足,难以承担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职责,亟需增派警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扩权强镇的几点建议

浙江、广东大部分镇经过扩权强镇,行政级别提高后建立镇级市。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调研后决定如何在我镇推行扩权强镇试点改革。具体我们提四点建议:

1、建立派出机构。依照精干高效原则,扩大经济社会管理、行

政管理权限,市各职能部门在戴南建立行政审批分中心,工程招投标分中心、建立经信、发改、规划、财政、公安、民政、城管、住建、国土、工商、地税等分局。为提高办事效率,条件成熟的部门可实现分局审批、市局备案。各派出机构和分局实行既对市局负责,又对戴南镇党委、政府负责的双重管理模式。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上划中央四税收入的部分(占镇税收收入的60%以上)请求上级领导帮助协调给予适当的返还或奖励;镇域范围内产生税费统一纳入财力分成,地方各项规费、各种收费按照今年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意见文件执行到位,缓解可用财力不足的困难。

3、增加人员编制。按戴南现有的经济社会规模,建议合理增加戴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数。

4、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在市修编土地利用规划时,充分考虑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等项目用地指标。

扩权强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基层的具体行动,我镇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理清职能,完善机制,务实高效推进扩权强镇试点任务完成。为把戴南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百姓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良、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为兴化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3: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特大镇, 一个特殊的名字, 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显得愈来愈重要。因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沿海大量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超过一般传统意义上的乡镇, 其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城镇规模、社会管理等方面都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体量, 有的比内地很多地级市的规模还大。

在广东省, 2001年进行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撤掉了238个乡镇, 扩大了中心镇的面积, 2006年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几轮的区域调整和机构改革, 市、区 (县级市) 政府将部分财权、事权、管理权重心下移到镇, 大大促进了广东镇域经济的发展, 使不少乡镇成为了特大镇。尤其是在珠三角, 特大镇密集分布在珠江口两边, 成就了珠江口城市群的奇迹。

按照《广东省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 (粤机编【2006】13号文) 标准, 以乡镇辖区常住人口、土地面积、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三项指标来衡量, 综合指数在300以上的为特大镇, 广州的新塘, 中山的小榄, 东莞的虎门、长安、厚街、常平、塘厦等镇都大大超过300, 像虎门综合指数更是达到576, 接近标准的2陪, 是特大镇中的特大镇。除此之外, 全省还有270个中心镇, 其规模都比较大, 辐射能力也比较强, 是农村城镇化的先行地带, 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

现实困境急需破解

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 原来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使得现在很多特大镇愈来愈感觉到难以大展拳脚, 办起事来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多。可以说, 在特大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农村管理形态向城市管理形态转型的过程中, 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大大落后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对特大镇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赋予特大镇更多权限, 是特大镇进行二次改革开放、二次创业的必然选择, 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乡镇城市化的迫切需要。具体来讲, 目前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以下七个问题。

(一) 单位级别偏低。目前, 特大镇都还只是个正科级单位。在改革初期, 这种模式还能适应,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矛盾的愈来愈多, 现在已经明显出现职能缺位, 难以化解逐渐增多的社会矛盾等现象。比如, 某特大镇2008年刑事发破案数、查处治安行政案件数及处置群体性事件数76起, 每年的案件数、日均发案件率都达到了内地地级市的水平, 而该镇公安分局仅是一个镇的科级分局, 不利于社会矛盾的处理。很显然, 特大镇的机构设置上违背了现代组织管理科学中“结构决定功能”的基本原理。

(二) 机构性质界定混乱。按照规定, 特大镇综合指标在500以上的, 可以设立科教文卫办公室, 但实际工作中需要科技、宣传、教育、卫生分开的四个公章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但组织机构代码证发放部门只认编办的科教文卫办公室这个名称。因此, 只能申请到科教文卫办公室的公章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或者是其中的一个。组织人事办等其他部门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可见, 由于特大镇存在着很大管理幅度和管理强度, 落后的镇级机构设置导致很多职能机构不能建立, 造成了发展的质量、管理的质量和整个运行质量的下降。

(三) 编制数量不足。特大镇原来核定的编制数是按照本地户籍人口的基数来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量外来常住人口是本地户籍人口的3、4倍, 甚至5、6倍, 原来编制数量的行政管理人员根本服务不过来, 只能靠聘用政府雇员来解决人力不足, 这种权宜之举越来越不适应特大镇发展的需要。由于编制有限, 近些年很多特大镇都没有行政编制用于招考新公务员, 原本在特大镇政府机关事业工作的人员, 为另谋更大的发展机会, 优秀人才辞职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样就造成了特大镇人才紧缺, 大大削弱特大镇政府机关人才竞争力。

(四) 内设机构缺少职权。特大镇内设机构绝大部分都只有事权, 没有财权, 缺少职权。据调查, 目前特大镇各部门有90%以上事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才能执行, 程序烦琐, 工作效率低, 特大镇内设机构“责大、权小、能弱”明显, 这种有责无权的窘迫境地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也削弱了特大镇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比如城市建设管理方面, 由于没有推行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 管理权分散, 镇政府有心无力, 致使一些违法建设和城市六乱现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查处, 影响了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

(五) 执法体制不顺畅。法律规定, 执法权只能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特大镇哪怕再大, 实力再强, 也没有执法权。这就使得特大镇的管理很难覆盖到其辖属的所有村 (社区) 。有些特大镇虽设有一些与上级执法部门对应的机构, 并配置了专门的工作人员, 但是执法力量有限, 大多数是没有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 他们只能协助执法。这样很容易就造成了镇政府对问题“看得见, 摸得着, 管不了”, 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对问题则是“看不到, 管不到”的不良局面。此外, 有些职能部门虽然在镇里面设有分支机构, 但由于是垂直管理, 只接受上级部门领导, 镇政府对驻镇机构缺乏有效监督, 执法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也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能。

(六) 缺乏相应的财权。实行分税制以后, 地方政府面临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乡镇一级基层政府, 一些部门把责任、事务推给了镇, 却没有转移下放相关管理权限, 也没有移交拨付相应的公共管理和运作经费。尤其在财税管理体制上存在财权划分不合理的问题, 乡镇财税分成只占税收收入的10%左右, 难以支撑整个行政管理的运作和发展经济的需求, 极不利于调动特大镇管理机构在管理服务方面的积极性。

(七) 行政管理缺位。由于法律和政策的滞后, 很多特大镇“村改居”及实施农村股份制改革后, 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在权限的限制下, 特大镇虽然发现了这些问题, 但是也无能为力。主要表现在社区居委会运行机制基本还按原来的村“两委”体制, 运作方式仍然照旧;新社区居委会职责不清, 功能模糊, 社区服务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混乱, 党 (总) 支部、居委会、股份经济联合社三者之间权责关系混肴不清, 人事交叉, 又相互争权夺利;各社区之间明显保留原来的各自为政, 与城市整体规划建设、整合和高效利用资源等方面不协调, 对社区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纲要》给特大镇发展带来新机遇

尽管特大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简称《纲要》) 第十大点很鲜明地提出: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 科学配置地方各级政府的财力, 增强市 (地) 、县 (市)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按照强镇扩权的原则, 对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特大镇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对与县级政府驻地联系紧密的乡镇, 在条件成熟时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规模较大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特大型乡镇, 整合设立地级市的市辖区。可见, 国家已经认识到对特大镇进行放权的重要性了, 并把对特大镇进行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一场特大镇的大变身就要发生在岭南大地。

加快特大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建议

早在2005年10月20日, 张德江同志就提出要改革创新, 对发展快的特大镇适当提高职级和扩大管理权限。2008年, 黄龙云同志也提出选择若干个特大镇进行试点, 通过改革探索新型的乡镇政府机构, 建立一些县级的区, 扩大乡镇政府的事权, 从而满足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前不久。省委农办组织的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调研, 也明确表示今后广东将探讨特大镇 (街) 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现在在《纲要》的新机遇下, 我们更应该借势推动特大镇的行政体制改革, 把特大镇行政体制改革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把赋予特大镇更多权限, 作为落实《纲要》的重要举措。为此,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将特大镇现在残缺不全的政府变为真正的政府。

(一) 科学设置机构, 合理配置人员。在全国都在精简机构, 减少编制的大环境下, 特大镇不但不能减少编制, 相反应该根据其人口规模、经济总量适当增加编制。同时, 也应该相应的提高特大镇的行政级别, 将特大镇提高到处级, 拓展其发展空间。此外, 在机构设置方面, 应从全局和实际考虑, 以提高管理效能、满足实际需要为目标, 予以科学合理的配置, 而不可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国家在乡镇机构改革方面的政策精神。特大镇各部门可以按照县级政府的标准成立各种职能局, 比如教育局、劳动局、人事局、医疗卫生局、发改局、外贸局等, 政协可以不单独设立, 把上级部门在特大镇的派出机构改为特大镇的职能局。

(二) 切实放权让利, 提高运作效率。科学划分特大镇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权限职能, 依法合理赋予特大镇政府相应的办事权限, 理顺条块结合关系, 放权于镇, 赋予特大镇职能局相当于县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权力, 切实解决镇一级“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的问题。将能下放给镇审批的事项坚决下放, 特别是要将市、区 (县级市) 级权限的政府内部的经济审批事项积极下放给特大镇。不能下放的审批权限, 市、区 (县级市) 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办结时限制度, 解决好特大镇反映突出的规划、用地审批环节中存在的办事效率低下问题。将可委托镇行使的行政行为尽量委托镇。这样, 使镇权、责、利相结合, 就能降低成本, 大大提高镇政府的行政效率, 提高镇的竞争力。

(三) 大力创新制度, 推动职能转变。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实际出发, 尽快建立规范、稳定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并采取有效措施, 逐步化解镇、社区不良债务, 提高镇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机制, 下放环卫、卫生、计生、民政、劳动等方面的财政分配权, 赋予与镇政府事权相对称的财权, 加大特大镇的财政优惠政策, 激发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性。制定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政策和激励职能转变的制度, 将职能转变成绩与政绩考核直接挂钩, 并规范、启动对镇政府的公共服务问责制。同时, 建立健全镇社区的民意表达和民主考核机制, 使镇政府职能转变真正符合社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发展的要求。

(四) 理顺执法体制, 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各区 (县级市) 规划、城管、公安消防、人口与计生、卫生监督、劳动管理等职能部门应当加强特大镇的管理力量, 设立职能局, 或者以特大镇为中心, 成立第二、第三职能部门 (比如可以在特大镇设立第二法院) , 业务辐射周边镇, 履行区 (县级市) 职能部门的职责。二是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告知制度和协助制度, 形成工作合力。涉及镇辖区内的执法事项, 镇政府应该主动告知上级政府职能部门, 上级政府职能部门不能推卸职责。上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执法需要镇政府协助的, 应当及时告知镇政府, 并告知需要协助的内容。镇政府应当指定具体人员负责协助, 并将协助情况予以登记。三是重点抓好特大镇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建立精干、高效的执法队伍, 切实解决特大镇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 建立规划、国土、城管等部门的信息通报制度和相关的财政、人员素质保障机制。

篇4: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经济强镇 行政管理体制 分权 区域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点提出新型城镇化后,立刻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但是十八大报告仅仅是一个纲领性文件,仍然需要在总体方向明确的情况下继续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在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大城市优先发展还是以小城镇承载城镇化重任的争论。但是随着中国大城市发展日益陷入城市病的问题,大城市的承载容量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大城市能否继续大规模扩张推动中国的城镇化显然是值得怀疑的。在此背景下,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就成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在与国外的比较中更可以发现我国的中小城市数量明显偏少,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提升中小城市的数量与质量,使其成为容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点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庞大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的经济强镇,其中有些经济强镇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一些县级、地级市,但是由于其行政建制依然是镇,阻碍了其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这些经济强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与逻辑,分析改革的障碍与难题,推动改革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的经济强镇,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区位、历史等原因,一些经济强镇无论是在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实力上已经超越了很多县级市甚至是地级市。如2013年广东省镇级GDP排名最高的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803亿元,高于省内潮州(798亿元)、河源(720亿元)、汕尾(710亿元)和云浮(623亿元)四个地级市。虽然经济状况出现了极大改变,但是在在行政建制上,这些经济强镇依然处于行政序列的最底层级,导致其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对其进一步成长与扩张产生了不利影响。

首先,镇政府的职能定位难以满足经济强镇的发展需求。20世纪80年代,我国全面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镇政府管理农村事务,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征收农业税、维护农村稳定、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但是随着一些农村地区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集聚,乡村地区的人口迅速转变为城镇人口,其职能也要求做出相应转变,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等职能应当纳入经济强镇的职能,但是由于其行政建制依然面向乡村,导致了这些经济强镇无法顺利转换其职能,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小城镇财权与事权不相称。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各级政府间的财权得到了较清晰的划分,各级政府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收入来源。但是与此同时,相应的事权并没有得到清晰的界定,导致收入层层上缴,事务层层下压,乡镇政府作为行政级别的最低层级,成为矛盾的焦点。一方面,镇没有独立财权,税收大部分被中央与省市县各级政府抽走,镇政府所得财政分成极少;另一方面,镇财政支出极大。具体来说,设在镇上的职能部门如工商、税务、公安、土地、城建、房管、教育、卫生、邮电、广电等部门均由县(市)职能部门直接领导,镇政府没有权力干预,收入亦难于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广播、农机、农电、农技、种子、林业、水利、文化、兽医站等缺乏收入但是需要支出的部门全部甩给乡镇政府。缺乏收入来源以及支出庞大导致很多乡镇无力承担基本公共建设与服务。经济强镇虽然收入更多,不至于出现很多基层政府“吃饭财政”的问题,但是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建设与服务支出要求相去甚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的需求。而且有些经济并不是十分发达的县,经济强镇的税收已经成为县(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建设与社会管理资金的重要来源,直接导致了经济强镇与县(市)政府的矛盾加剧,如浙江苍南县与其下属的龙港镇、平阳县与其下属的鳌江镇之间。改革财权与事权的分配对这些经济强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缺乏经济与社会管理权与执行权。能力是政治体系能够动员资源并制定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权小能弱是我国乡镇政府面临的普遍问题。东部沿海很多经济强镇产业、人口高度集聚,相应提出了更高的经济社会管理要求,但是镇作为最低一级的政府机构,受制于行政建制,其公共资源投入受到了极大制约,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一般乡镇往往受困于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的问题,经济强镇却缺乏足够的人员参与管理。如临近狮山的容桂镇,2013年,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 1414 亿元,工商税收达到 55.41 亿元,常住人口超过了 50 万。但是由于其行政级别仍然是正科级,其公务员编制在扩权前一直不到80人[1]。乡镇政府名义上是一级政府,但是在实践中却往往被虚化,作为政府的行政许可权、处罚权以及强制权往往在上级政府,工商所、税务所、派出所、土地所等作为县级机构的派驻单位,其对上级部门负责而不对乡镇领导负责,进一步弱化了乡镇的实际权力。在近些年基层政府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乡镇政府有被进一步虚化的趋势。对很多经济实力不强,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来说,这种改革方向是正确的,精简了人员,降低了行政成本,但是对于经济强镇,这个问题则另当别论。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与管理权限,造成了经济强镇职能部门被分割、分离,呈现离散型状态,不利于经济强镇的发展。在经济强镇中普遍存在经济、社会管理混乱的问题。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作为北方的箱包名城,在20世纪90年代陷入“假冒伪劣”与“黄赌毒”问题中,与义乌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白沟仅是一个镇级单位,缺乏各种社会管理权限,对市场不能有效监管,义乌则是一个县级单位,拥有相对较高的管理权限[2]。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行制度框架下,行政等级的权力划分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权限已经出现矛盾,阻碍经济强镇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阻碍了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实现。

二、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内容与绩效

早在1986年,国务院即在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中明清提出了“镇改市”的设置标准“非农业人口6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经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市。特殊情况的镇设市时可以低于这一标准。”2004年,发改委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指出:“作为城市扩张的一个重要环节,乡改镇、镇改市、县改市(区)的改制升格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3]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乡改镇与县改市(区)的进展较快,而镇改市则几乎停滞不前,1986年福建石狮成功镇改市之后,没有一个镇能够镇改市,直到2014年6月,根据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11个部门在今年6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准备选择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工作。但是此后也仅将浙江温州龙港镇与吉林延边二道白河镇列为试点单位,其中二道白河镇显然不属于经济强镇的范畴。

虽然在中央层面对镇改市落子谨慎,但在地方层面上,由于小城镇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重大,因此一些地区尤其是沿海小城镇发达的省份,纷纷开展了“强镇扩权”、“扩权强镇”的行动,将大量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镇政府,其中尤以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最为突出。

20世纪80年代,全国推行了“市管县”改革。但是在这场“市管县”体制改革运动中,浙江根据自己中心城市较弱的实际情况,将更多的权力保留给了县,其地级市的权力明显小于其它省份,随着县域经济的崛起,浙江实行几轮“强县扩权”,使县域经济保持了发展活力。在“强县扩权”的同时,浙江也注意到了非县城的经济强镇的崛起,1994年,浙江就确定了100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小城镇的现代化建设。2000年,浙江在实施城镇化战略时选择了优先发展小城镇的战略,确定了136个中心镇,主要是推动小城镇的综合改革。2005年,浙江在绍兴县的杨汛桥镇、钱清镇等5个镇进行中心镇培育工程试点(即“强镇扩权”)。2007年5月,浙江将这一范围扩大到141个中心镇,并且实行了更大程度的放权[4]。浙江大规模的“强镇扩权”标志着浙江在经济强镇的行政体制改革中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2010年2月,温州提出了经济强镇责大权小的问题,努力将乐清柳市镇、苍南龙港镇等5 个试点强镇建设成为镇级市。该年12月,浙江省提出赋予全省 27 个先行试点的镇与县级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浙江的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除浙江以外,其它沿海地区也纷纷展开了试验。2009年,广东佛山顺德区试点放权强镇,将大部分事权向镇街下放,目前该市十个镇街均已获得县级管理权限;佛山南海区也同样启动了强镇扩权,将大部分市区的审批权限下放给镇。2010 年 9 月山东省宣布将启动镇级市试点,计划用 3—5年时间将省内 20 多个中心镇培育成小城市。

浙江“扩权强镇”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并不是一次普遍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仅是针对经济实力强、辐射力大的经济强镇所作出改革,其中心在于调整既有县镇关系,向经济强镇下放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高经济强镇的经济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具体来看,其下放的权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财政分成与投资体制。按照财权与事权一致的原则,在财政收入分成比例上向经济强镇倾斜,使经济强镇可支配财力大大增加;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允许经济强镇设立城建投资公司,筹集资金投入城市建设;改革贷款融资体制,拓宽服务领域,增加经济强镇贷款的额度与便利性,解决经济强镇贷款难的问题;加强对经济强镇的投资,省里拨专项资金用于经济强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支出等,并对经济强镇的建设项目优先立项。第二,改革经济强镇的建设用地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户籍、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是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制约条件,为此,浙江加快了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改革,逐步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方式;省里在下达用地指标时,也专门留有经济强镇的用地指标,以缓解经济强镇由于镇区面积迅速扩张带来的用地紧张问题。随着土地由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大量丧失土地的农民以及流入城镇打工的农民的身份产生了巨大转换,原有的户籍制度已经无法反映居民的实际情况,对列入改革范围的经济强镇,只要居民在居住地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与合法固定住所,即可以办理当地城镇户口,得到与当地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权利。第三,扩大经济强镇的社会管理权限与执行权。将县级政府拥有的部分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经济强镇,使这些镇不必再前往县城审批事务。对派驻在镇上的县级派出机构,在人事任免与考核上,也纳入镇的考核体系,使镇真正成为一级具有社会管理权的政府。

浙江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随着财政分成比例的提高,经济强镇的财政收入得到明显提高,如浙江绍兴钱清镇 2006 年税收达到 4.97 亿元,但可支配财政收入只有 1 亿元。强镇扩权实施后,税收达到6.5元,其中增量部分全部归镇政府,仅此一项,即使可支配财力提高一倍以上,城市建设与社会保障经费得到极大充实[4]。通过各种方式向镇政府授权,镇政府可以直接行使的权力扩大,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很多事项不必再前往县市政府审批,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很多已经准备将总部搬迁到大城市的企业放弃了搬迁打算,并且吸引了一些已经迁出企业将总部回迁。在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其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以前难于管理的问题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

三、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需讨论的问题

经济强镇扩权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共识,并且一些省份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改革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其中首要的则是如何分权的问题。

按照《宪法》规定,省、市(县)、乡镇是三级政府组织,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已经演变成为了省、(地级)市、县(县级市)、乡镇四级政府模式,而且乡镇的权力被虚化。单一制国家政府间的权力划分存在两种模式:法律化的权力划分和行政化的权力划分。我国政府的权力安排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确立的,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然停留在非制度化的层面上,政府间权力安排并没有依靠法律与制度固定下来,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往往依靠上级政府授权,镇政府的权力则来自县级政府的授权[5]。由于中国的分权依然是不稳定的,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首先依赖中央下放的权力,这就决定了越到底层权力越不稳定。

已有很多文献证实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是中国转型期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6],这也可以用于解释为何在此次“强镇扩权”的改革中,地级市政府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通过下放县级政府权力给强镇,刺激强镇经济更快的发展,可以使地级市在市域范围内受益。然而县级政府无疑是此项改革的利益受损者,无论是财权还是事权的下放,都会使县级政府的直接利益受到极大损失,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只能在很小程度上弥补县级政府的损失。这也是为何此项改革在各地的进展并不相同,甚至出现一些地方镇的权力被重新收回的问题。因此如何界县级政府下放的权力,以及如何部分弥补县级政府因财权、事权下放带来的损失也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中国的行政体制是一个“职责同构”的体系,从中央一直到乡镇的党政机构设置高度统一,造成了上级有什么样的机构,下级就有什么样的机构对应,这是中国地方政府人员膨胀,官僚主义盛行的重要原因[7]。如果继续扩张镇的权力,那么结果必然是镇真正成为一级政府,其人员配置必然出现膨胀,使精简机构与人员的构想落空。而且在目前以GDP为首要考核指标的前提下,一旦镇成为一级政府,那么其必然更加追求高速的经济扩张,而放弃其它目标的实现,甚至助长已经在县域、市域经济中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加剧地方经济的封闭性,由于镇域空间有限,封闭性必然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而且镇域空间有限还会影响到进一步成长之后的扩展空间。

因此,经济强镇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放权问题,在放权的同时有必要进行综合改革。至于此问题,由于篇幅所限,另文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林小昭.“大脚不再穿小鞋” 广东巨型镇有望改市[N].第一财经日报,2014—9—16

[2]刘秉龙,杨桂花.白沟模式研究[D]. 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1):236—238

[3]黄忠怀,周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超级大镇”设市研究[N].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4):10—13

[4]陈剩勇,张丙宣.强镇扩权:浙江省近年来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J]. 浙江学刊,2007(6):215—221

[5]张志英.扩权强镇促进新型城市化探索[J]. 农村经济,2013(11):85—87

[6]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J].经济学(季刊),2007(1):21—52

[7]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N].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101—112

篇5: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内容摘要„„„„„„„„„„„„„„„„„„„„„„„„„„2

二、正文

(一)正确定位职能,科学设置机构„„„„„„„„„„„„„„„„3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用人制度„„„„„„„„„„„„„„„4

(三)理顺财权,加强对乡镇行政权力运行中的监督„„„„„„„„„5

(四)改革乡镇领导人选举机制„„„„„„„„„„„„„„„„„„6

三、参考文献„„„„„„„„„„„„„„„„„„„„„„„„„„6

浅析新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时乡镇政府的要求是既要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又要确保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并且要组织和引导好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农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革和完善乡镇农村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探讨了新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新农村 乡镇行政管理 改革

乡镇政府要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现在很多国家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政府理念的更新是政府成功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提。因此要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首先更新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理念。

一、正确定位职能,科学设置机构

乡镇机构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定位职能,科学设置机构。机构是职能的载体,推进机构改革,必须使乡镇机构根据服务型乡镇政府职能的需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对下放的派驻机构和属干政府序列的机构实行分化重组,使乡镇组织机构更加合理、科学、高效,这是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关键所在。我们的政府应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农民的日子过好了,农村富了,我们的基层政权才会被农民拥戴,才会稳固,农村的诸多问题才能较好的解决。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想使我国农村脱离贫困,乡镇政府就必须

改革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来处理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要做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员、服务员和组织者。”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有些事情政府是管理不了,管不好的。农村有些事,要放手让农民自己做,政府与农民齐心合力共同努力创造新农村。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用人制度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新的岗位责任机制,明确机关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对每个工作岗位进行定职、定责,明确职权范围。从党委书记、镇长到主任、副主任都重新划分职责、明确任务,做到人有事干、事有人干。二是建立新的考评机制。为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对工作业绩实行定性定量考核,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定性考核的标准。三是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对因盲目决策而造成的重大失误、导致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直至引咎辞职。通过科学的管理,充分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争先恐后、干事业的良好局面。

在用人上要竞争上岗、人尽其才,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把建一流队伍、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作为目标,确立公开、平等、择优、竞争的干部任用原则。在岗位人员的产生中,要改变过去只有组织考察决定的使用办法,要打破人员身份,不看身份看能力,不看学历看素质,不看工龄看威信,按照设置的岗位申报,通过竞争上岗,择优选用。乡镇政府只负责确定每个部门的责任、权力、义务和利益

并辅之科学的评估办法,形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亏损自负的原则,从而使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群众信赖的优秀同志走上岗位。

三、理顺财权,加强对乡镇行政权力运行中的监督

现阶段乡镇政权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县乡机构的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乡镇一级财权有限而事权过多。一方面财力分配不合理,乡镇一些收入来源相对较多、比较稳定的部门都由县垂直管理。另一方面,乡镇政府以有限的资源承担着大量由县级政府下派的任务。乡镇政府忙于应付,而无法很好地行使作为一级基层政府应有的职能。改变这种状况,要按照“简政放权,理顺关系,规范分类,加强基层”的原则,乡事乡办,事权与财权相结合,打破部门利益、条块分割的局面。根据基层工作的需要,权力适当下放,实现“条块结合,以快为主”,同时可委托乡镇行使行政行为,尽量委托给乡镇。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合理确定县乡财政职能,规范县乡财力分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预算编制办法和财政收支形式,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县乡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充分调动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增强乡镇财政实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强乡镇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是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行政能力方式,优化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乡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乡镇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改革乡镇领导人选举机制

在我国各地乡镇长选举制度的改革实践中,曾涌现出了一系列不同的改革模式,从1998年起,四川、山西、广东等省市的个别乡镇 已分别尝试着对乡镇领导人的产生方式进行改革并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他们中有的试行“直选”,有的试行“公推公选”,有的试行“三票制”选举,还有的试行“两推一选”。这些选举方式的改革都是围绕着广泛参与性、公开竞争性展开的,在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蕴涵着深刻的意义。其中以“乡镇长直选”模式最具创新价值,它符合政治文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乡镇民主发展的趋势。

“乡镇长直选”改革实践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选举中存在着大众参与动力机制、制度设计不够完善等不足,尤其直选与当前我国法律相抵触,依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样背离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变了国家基层政权的架构。加之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以及广大农民民主政治素质比较低,因此,目前还不具备实现乡镇长直选的条件。

为了既充分体现民主,又避免与现行法律冲突。首先,乡镇长选举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分选区进行,由选区内的全体选民投票,以少数服从多数决定本选区的投票结果,然后由人大代表按照其所代表的选区选举结果在人大会上进行公开记名投票,因为人大代表的投票不同于其本身以公民身份的投票,他(她)对自己的投票行为应当公开以受到选民监督。其次,乡镇长候选人可以由内外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本乡镇内的候选人,另一部分可以由县(市)上一级推荐的优秀

候选人,但必须与本乡镇内的候选人一同竞选,最后由乡镇人大代表投票选出。这些候选人应当在选举进行前三个月进行公布,同时应当允许候选人进行合法的竞选活动,但候选人不得参与选举的组织活动。这样可以避免乡镇长直接由上级委任,能让更合适的人选担任乡镇长。最后,对于乡镇长职位保障和职位出现中途空缺如何递补或者补选的问题应当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应当立法规定乡镇长只能通过乡镇选举产生或罢免,不得采取中途调任等其它的方法。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调教,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道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乡村社会将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必将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l]于建噪.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36一37.[2]高战.当前政府改革面临的问题[J].中国改革,2005,(8)

[3]汪玉凯.提速政府改革[J].中国改革:综合版2005,(4)

[4]陈锡文.中国农村发展的五个问题 [J].生产力研究,2005,(3):1-4

篇6:镇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镇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确保全镇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加速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根据《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函〔〕114号)和《隆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回县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隆政办函〔2014〕96号)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隆回县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为指导,深化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强力推进自供区电网改革升级,构筑优质、安全的新型农村电网,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在底前,处理好移交前的相关历史遗留问题,搞好自供区电网资产向国网隆回供电公司移交工作;到底前,基本完成自供区农网改造工作,实现“同网同价”,依法规范供用电秩序。

三、工作步骤

全镇农村电网管理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自208月开始,到20底完成农网改造任务,分六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4年8月20日前完成)

县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西洋江镇人民政府、相关县直单位及木瓜山电站参与,对全镇自供区内供用电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重点摸清自供区电网资产、协议电价、电费欠缴及供区内供用电主要矛盾等情况。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9月22日前完成)

1.9月19日,召开全镇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参加人员为相关县直单位负责人、县镇党代表与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退休老干部代表、镇机关干部职工、木瓜山电站负责人及各村(居)固补干部。

2.9月22日前,各村(居)组织召开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动员会议。

3.各村(居)要通过横幅、标语等方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精神,及时发送《致自供区域广大用电户的一封信》,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清产核资阶段(2014年9月底前完成)

各村(居)按照电力部门要求,组织对辖区内自供区电网进行清产核资,并详细登记造册。其中,木瓜山电站自供区的清产核资由供电电站负责,镇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其他民营和集体所有电站自供区电网的清产核资工作由镇人民政府组织,供电电站具体实施。

(四)遗留问题处理阶段(2014年11月15日前完成)

1.终止原供电协议(2014年10月底前完成)。镇人民政府组织原协议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自愿终止原供电协议。原供电协议终止时,甲乙双方要签订《终止原供电协议 实行同网同价的协议》。

2.欠费清收(2014年11月10日前完成)。对农村所欠电费,以工作线为主进行清收,镇政府要组织充足力量,木瓜山电站要安排专门力量,依法依规全面做好清收工作,()相关村组要全程参与,处理好本村欠费清收矛盾。(《隆回县自供区电费清收工作方案》见附件)。

3.签订《用电承诺书》和《用电秩序整顿暨农网改造协议书》(2014年11月15日前完成)。各村支两委必须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签订《用电承诺书》,各用户户主在《用电承诺书》上签名;二是以村为单位签订《用电秩序整顿暨农网改造协议书》,村民代表在《用电秩序整顿暨农网改造协议书》上签名。

(五)资产移交阶段(2014年11月20日前完成)

以镇为单位, 11月20日前全部完成资产移交。移交程序为直供电站将电网资产移交申请报镇人民政府,由镇人民政府出具意见,报县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移交申请包括供电区域内资产情况及移交意见、原管电人员的分流安置意见和方案、债权债务状况及处理意见等内容。

(六)农网改造阶段(年底前完成)

1.国网隆回供电公司在2014年9月底之前完成全镇自供区农网改造的勘察、设计及农网改造申报工作。木瓜山电站和镇人民政府安排专门力量全力协助。

2.国网隆回供电公司于2015年底前完成自供区农村电网改造任务。

四、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实行主要领导和线长包线、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包干制度,党委书记陈爱彪包政法线,镇长王剑锋包城建线,人大主席杨定包农业线,党委副书记、武装政法委员胡颖包党群线。二是为明确职责,提高工作效率,镇政府成立西洋江镇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顾 问:陈爱彪

组 长:王剑锋

副组长:杨 定 胡 颖

成 员:廖绍楚 罗先栋 戴国成 宁顺奎 马 东 胡国斌

刘新春 刘亚明 郭 勇 贺黔梅 陈代永 唐 艳

靳 海 宁镇江 王建光 肖湘青 李 健 肖建成

邹 毅 肖社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宁顺奎兼任办公室主任,贺黔梅任副主任。

三是镇政府组织精干专门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对矛盾较多、困难较大的村(居)实行班子成员包村制度,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一套方案,从宣传发动、清查摸底、处理矛盾纠纷到终止《电价协议》,签订《同网同价协议》、《用电承诺书》、《用电秩序整顿暨农网改造协议书》,一抓到底。

(二)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和督查考核。镇政府与各村(居)委会、驻村干部签订责任状,实行包干管理,并单列绩效考核分值5分;同时,镇政府与木瓜山电站签订责任状。对在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奖励;对行动缓慢或者工作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由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约谈问责,诫免谈话;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重大责任事故、重大社会稳定事件的村支两委主要领导实行责任追究。根据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分别在10月10日、10月底、11月15日、11月底进行四次督查考核,每个阶段工作未完成的扣减相应考核分,并与工作经费挂钩。

(三)保证工作经费。镇财政为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安排适当经费,并给各村(居)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强化组织措施。要充分发挥国家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职工,县镇党代表、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基层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原籍在自供区内的国家工作人员要做好亲属工作,督促完成各项任务,必要时抽调自供区原籍干部协助改制工作。

(五)加强电力执法力度。依法开展电力执法工作,对拒交电费的依法强制收取,并按有关规定采取断电措施;对违章用电、窃电行为和破坏、阻碍执法工作的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

(六)关于过渡期的电价和用电服务及安全管理问题。自供区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开始至农网改造完成前为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现有电价和用电服务管理办法,供用电安全工作由现有供电单位负责。电网改造完成时,各用电户与国网隆回供电公司签订《供用电合同》,实行“同网同价”.

附:隆回县自供区电费清收工作方案

中共西洋江镇委员会

西洋江镇人民政府

2014年9月16日

附件:

隆回县自供区电费清收工作方案

自供区电费清收工作是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县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难点之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自供区用户所欠电费应当全额清收。为搞好电费清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欠费截止时间

本方案所指的自供区用户欠交电费,是指自供区用户2014年8月底止的欠交电费。

二、电费清收范围

全县所有自供区用户所欠电费。

三、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摸底核实阶段。2014年9月15日前,各自供电电站要摸清核准辖区内欠费情况。欠费情况要分村、组、欠费户列出花名册,并注明欠费原因,并于2014年9月15日前将《欠费花名册》报送县领导小组办公室3份。

(二)欠费清收阶段。2014年11月10日前清收到位。

四、清收办法

(一)民营或私有电站自供区用户欠交电费,由电站自行清收到位。必要时,由所在乡镇予以协助。

(二)西洋江镇组织和安排充分的清收力量,集中时间全力做好木瓜山、直供区欠费清收工作,木瓜山电站安排专门力量做好清收工作。相关村组要全程参与并处理好本村欠费清收矛盾。

五、清收措施

(一)按规定要求,向欠费户送达《电费催缴通知单》,告知欠费户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清欠费。

(二)在规定期限内未交清欠费的,按规定要求向欠费户送达《停电通知书》。

(三)按规定要求,对欠费户依法依规实施停电。

(四)停电后,对欠费户私自接电用电或越表用电行为,以窃电论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六、清收电费的管理

上一篇:【TED演讲集】 学校教育扼杀创意吗?下一篇:美好回忆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