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2024-04-2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共6篇)

篇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王佳

提纲:

1、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管理模式

2、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方向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了现行教育行政管的优缺点,进而对目前我国教育行政管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为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即改革要从职能改革,管理模式改革以及社会化办学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目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管理模式

目前在我国,不管对哪一类教育哪一类学校的管理,基本上是集中统一管理模式:政事不分,事权分离;包得过多,统得过死。

1、这一管理模式的优势:

a、在我国沉重的教育负担情况下,需要用政府的行政力量,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的问题,我国基本扫除了文盲,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5%以上,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也达到7%左右,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如果没有政府的行政力量,集中管理,要解决这个问题,那是很困难的。b、由于有了集中统一管理,各类教育,各类学校,都能够健康、有序、规范地发展。基本的教育秩序、教育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2、这一管理模式的缺陷:

a、从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看:由于政事不分,政府包揽了学校大量事务,该管的没有精力管,也没管好,不该管的管不好也管不了,容易造成事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由于大权在握,弄不好还会产生腐败现象。由于政府包得太多,学校缺乏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能奉命行事,学校缺乏生机和活力。由于一个标准办学,学校千篇一律,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成长。

b、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由于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也不利于形成多元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影响和制约了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

鉴于此,教育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改革。

二、目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体制僵化

虽然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但是由于长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使得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呈现统制划一的特征,比如统一的行政管理模式,统一的教育政策和措施,统一的教育大纲、课程设置标准,统一的考试和评价,正是由于这样划一的僵化的官僚的行政管理造成政教不分、政事不分、教育机构臃肿等弊端。另外这样僵化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容易使下级管理部门或者学校层面深受权力的影响,使其或是依附于权力部门,或是屈服于行政压力而敢怒不敢言。

2、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及职能不清

在机构设置方面,存在机构庞杂和职能划分不清的状况。有的职能部门“名不符实”,或者不同部门职能方面有交叉,容易造成权力分配不当,责任不清的现象。目前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还不是很合理,而且各部门的权责和功能还不是十分相匹配,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以实现功能和责任的一致性。

3、行政方式方法单一

行政机关的职能要靠一定的具体的活动、手段、程序等行政行为来实现。但目前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形式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通过开会,制定公文,检查评比等方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文山会海”十分严重,另外所发的文件中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性的文件比较少,更多的是关于指导、检查等内容。

4、法制建设不健全

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规章制度比较多,各个部门都会制定相关自己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但是缺少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并且落实情况不理想。有些制度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删减或补充。

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政策比较多,但是行之有效的良策并不多。对存在已久的问题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是从根本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对于行政部门下发的一些红头文件经常带有“坚决杜绝”、“全面禁止”等字样,却没有真正的起到实际效果,风头一过,依然如此,或变换一个形式依然我行我素。

5、监督评价机构缺乏透明公正

各级行政部门更重视纵向即从上而下,忽视反方向从下而上以及横向的比较评价。另外督导部门是与教育行政机关评级的单位,但是由于其代管的性质,没有独立教育行政部门之外,使得她对本身机构的监督缺乏权威性和公正性,并且由于不能轻易向社会公布,缺乏来自社会的监督与评价。

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构建起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当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面对新形势,政府如何管理教育,涉及到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的转变,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所以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是,按照宏观管住、微观分开的原则,实现职能转变;以调控和服务为重要手段,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1、职能转变:

转变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职能转变的关键是宏观管住,微观放开。要从“越位”(微观)的地方退出,在“缺位”的地方补上。这就是宏观管理,微观放开的含义。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面对学校的管理。在与学校的关系上,要政事分离,简政放权。划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职责和权限,该学校的职责和权限坚决放给学校,使学校面对社会依法自主办学。(1)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主要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决策,指挥,组织和协调权,以及与此相关的人、财、物的支配权。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学校以下权力:

教育教学工作的决策指挥权:a、学校应具在贯彻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学制,教育计划和课程设计的同时,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设计作一定的调整。b、学校有权选用任经审定正式出版的不同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有权采用教师个人编写的教材,实现“一纲多本”的格局。c、学校有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规定各年级,各门学科与教学进度。有权拒绝名目繁多的统考、统测,将命题考试权真正还给学校。d、对来自各方面的各项竞赛评比活动,学校有权选择参加。

人事聘用权:a、学校有对校内副校长及以下各行政干部的任免、考核和奖励的权力。副校长的任免,经校内审议机构通过后,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副校长以下各行政干部的任免,由学校自定,不须备案。b、学校有权在校外招聘专职或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酬金由学校核定和支付。c、学校有权对已评有职称的教师实行“高评低聘”或“低评高聘”,其待遇差额由学校定。

经费支配权:a、学校有权对定额、专项经费自主使用,节约归学校,缺额不追加。b、学校有权在合理合法范围内自由筹集办学经费。c、学校有权对学校的创收金额决定分配比例和使用办法

教育仪器设备购置权:a、学校有权决定仪器设备的购置和报废。b、学校有使用校产的权力。

(2)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宏观管理。基础教育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有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应该划分清楚。本文只对地县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作一阐述。对地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什么呢?概括起来讲主要是三个方面:统筹规划、协调服务、评价调控。

统筹规划:各类教育的比例、结构、布局、规模,各类教育的发展的规划,等等,都要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管理;

协调服务:协调教育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支持教育发展;贯彻和制订政策法规,为教育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为学校提供资金、信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和指导,等等;

评估调控:对各类教育各类学校的办学状况进行评估;用经济政策、法规等手段进行调控。

职能转换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角色,由过去“父亲”的角色转向“服务员”的角色,由过去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转向“裁判员”的角色。

2、管理方式的转变

规则服务型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用领导意志和行政命令方式进行管理,人治为主,管的过宽过细过死,这称为行政控制型的管理。职能转变后,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一定要改变这种管理模式,要以经济、政策、法规、信息等手段进行调控服务和指导,这种管理模式可称为规则服务型管理。也就是说,管理方式由直接的行政管理向依法间接管理转化。

适当市场调节。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所以不能全部推向市场,按市场规律动作。但是,近几年来改革的深化,使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社会投资,民办教育;另外,即使公办学校也存在二个市场,一是招生市场,一是就业市场;还有教办企业的问题。因此,在这些教育与市场关系密切的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执行和制订市场准入与市场运行准则,规范市场运作,发挥市场对教育的适度调节作用。

社会参与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运行中的社会参与主要通过政府的计划安排实现的,缺乏社会参与的体制基础。政府职能转变后,为社会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增加了现实的需求。原先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将逐步转向由社会中介机构承担。社会参与成了教育新体制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沟通和连接政府、市场和学校的纽带和桥梁。政府把一部分职能转变为由社会中职机构负责,如教育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经费拨款审议机构、考试服务机构、办学评估机构等。这些机构大多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以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但不受管理部门意志左右,独立地行使职能。

3、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政府职能转变后,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扩大了,学校能否办好责任完全在学校。为了把学校办好,学校要创新办学体制。只有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和

社会广泛参与的前提下,学校才能真正依法自主办学。学校自主办学能不能变为现实,将取决于学校内部的运行是否能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并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新机制,这种机制需要一整套组织、制度以及运作系统与程序,这是学校自主办学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构建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是体制创新的主要内涵。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管理者,负有全面管理好学校的责任。校长负责制早在80年代的《义务教育法》中就明确了,但是没有全面执行,原因很多,主要是政府职能没有转变,校长无权实施管理者的职责。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与此相关的人、财、物方面将有更大的自由度。因此,对校长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校长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开拓创新的意识;敏锐的分析决策能力;精明的管理协调能力。实行校长负责制,校内如何管理?这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校长负责制并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要形成科学决策,贯彻执行和民主监督的新体制。这就是实际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我们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多,这里提供国外一种较流行的“校本管理模式”供大家参考借鉴。

校本管理的思想,其含义是教育主管部门将其权力逐渐下放给学校,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主决策的空间,使学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具体状况来决定资源的分配、学校的财务预算,课程与设置,教科书的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改革措施,从而达到变革学校已有的管理体制,优化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目的。

校本管理强调管理重心下移,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思想和模式。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简称“SBM”),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端于美国而后波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场国际性学校管理改革运动。

校本管理也强调校长的作用,不同的是它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而校长只是学校的一部分,重视学校有关成员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在西方国家公办学校里有校务委员会,有校长、教职工甚至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对学校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也可称为决策机构。行政控制型校本管理,最后由校长拍板,民

主控制型校本管理按校务委员会少数服从多数拍板。它称一级委员会,其下还有若干委员会或小组,称为二级委员会,分别就学校的某一方面工作提出咨询和意见。一级和二级委员会都有章程,规定了权力和义务,以及工作职责和规范。这些机构绝非形同虚设,反而非常活跃,并具有一定权限,比如一旦某一方面的工作作出了决策,他们还监督执行。

在西方国家,校本管理试验已有20多年的历史,对西方各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并引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这是因为这种学校管理模式的确有着传统管理模式的不具备的优点。例如通过权力下放,学校获得了较大的管理自主权,有利于制订清晰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通过共同决策,可以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员工对学校目标和政策的认同,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执行决策的主动性积极性,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校本管理”经验时,由于国情不同,不能照搬照抄,可联系我们国家学校的实际,灵活地加以运用。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方案,使方案具有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根据目标分阶段实施,逐步达到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孙绵涛.教育行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摘要: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行政体制的改革的重视日益加强,经过六次行政体制改革之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对我国行政体制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接着着力论述了我国现行行政体制尚不完善之处,最后就我国行政体制的发展前景也发表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行政体制;现状;问题;前景

一、我国行政体制的现状

1.行政伦理

当前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情况下,行政伦理也成为服务型政府构建、政府职能转型的新的需要。行政道德对于公共管理的开展,对于逐步实现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合法化和规划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行政伦理有助于中国政府转型,引导着我国政府逐步由“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逐步达到善治的要求,即“合法、法治、透明、回应、负责”,充分实现公民与政府“权、责、利”的有效补充和配合。

2.行政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与深入和对公共行政规律的探求与掌握,加之公共行政人员的素质的逐渐提高,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政府公共行政的有效性和效率在逐步提高中。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提出,行政学者们的目光开始转向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实现电子政务和政府绩效评估。因此,我国政府公共行政效率的效度和信度都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3.行政监督

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于新中国成立时期,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制,该体制是由内部行政监督和外部行政监督构成的,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呈网络格局的行政监督体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内部行政监督和外部行政监督的有效结合,提高了我国行政监督的整体效益。但由于整个监督体系杂乱而庞大,以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行政监督体制也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4.行政决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决策层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变化。其一,决策观念有了转变。其二,决策制度逐步完善。决策制度的完善既包括建立健全属于决策体制内部的具体制度,也包括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决策的大环境。其三,决策辅助机构开始建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普遍恢复或建立了政策研究机构和信息处理中心,为决策层提供信息收集、咨询建议以及方案论证等,以此来辅助决策,决策手段也走向现代化。

二、我国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职能定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政府职能重新定位的复杂工程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受我国传统的行为主义和功利主义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在缺乏对政府职能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广泛和深人研究的情况下,就迅速进入了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取舍的实践。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宪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的界定过于简单、笼统且强调纵向职能多,涉及横向职能少。这就使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缺乏基本的法律指引规范和强制性。另一方面,在政府纵向职能的定位上,行政权力上下级之间的权力分配基本上沿用传统的选择顺序和原则。最终使得我国目前政府纵向职能界定难以取得成效。

2.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为止,虽然我国已经进行了六次行政体制改革,但是政府机构似乎还是逃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这个现象足以说明,我国的行政权力配置仍然有不科学的地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政不分的现象依然突出。其次,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分权不明,职责不清。再次,内部层次结构重叠。最后,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可能会引发中央统一的宏观调控失效。

3.运行规则存在的问题

运行规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运行所要遵行的基本规则。行政权力的运行规则应当主要是以一系列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包括法律原则、法律精神等为内容的规则。然而目前,传统的权力运行规则在逐渐解体,而新的权力运行规则又尚没有完全建立,因而导致许多违背法治精神的“潜规则”的出现,如“跑部钱进”、“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大量“潜规则”的存在使行政权力运行偏离正常轨道,背离设置行政权力的初衷。

4.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的依法行政工作体制与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依法行政意识树立的不够牢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强,违法行政问题突出等问题层出不穷。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能法定”原则,同时也缺乏对权力配置和运行的法律规范和监督,以致“潜规则”等制度性腐败就盛行。

三、行政体制的前景

1.行政体制的不断调整适应将有力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过程中,行政体制是十分重要的促进力量。对政府职能进行新的定位,进一步划分政府与市场的产权边界和利益分界,并探索科学有效的调节和监管方式,从而大力加强政府在经济运行、市场监管中的调控能力,用政府调节和监管这只“有形的手”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同时,政府顺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形势,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化趋势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比如通过调整权力配置减少权限冲突、改革政府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后监管等措施,提高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能力和水平,也为企业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行政体制的不断调整适应将大力推进服务型公共行政的有效开展

行政体制的不断发展,加快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变的步伐。在此过程中,现代行政权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家行政机关已不是惟一的行使行政权的主体,其行政权也部分地归还于社会主体。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等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之中,这是市场机制所带来的必然后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公共行政的有效开展,要求对公权力进行重新调整和配置,以发挥社会自治的力量、保障公众在社会事务管理中的参与权利;灵活、高效、务实的行政体制将改革公权力的行使方式,积极引入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理念的管理和服务手段,促进社会各部门的合理分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推进公共服务行政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孟旭彤.浅谈我国政府公共行政效率现状及其改观对策.中国知网

[2] 廖昆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国家行政学欢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北,2009 [3] 朱陆民.试论现阶段中国政府职能的定位问题.南华大学学院报.湖南,永州

[4] 邱霈恩.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 009年第5期

篇3:农电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措施探讨

农电管理在不断改革, 虽然有效改善了管理体制,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现状来看, 管理体制中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 对建立和谐农村电力造成一定影响。因此, 必须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农电实况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 才能够推进和谐农村电力的构建。

1 改革管理体制对建立和谐农村电力的具体作用

要分析改革农电的管理体制, 建设和谐的农村电力, 就必须要明白改革的重要性, 必须要明白改革对建设和谐农村电力所发挥的作用。总而言之, 改革管理体制具有如下作用:

1) 深化改革是根本保证;在构建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电网属于重要的物质基础,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农电队伍素质, 要完成这项要求都需要管理体制作为基础, 也只有具备了高效管理才能够得到保障;

2) 是实现电网协调发展之重要途径;只有农村电网过硬, 为构建和谐的农村电力提供物质保障, 失去了可靠的电网, 也就不可能构建和谐的农村电力。加之我国的农村电网线长、网点多以及地域广, 并且回报率低投资大, 从经营现状来看管理水平比较低, 因此必须要深化改革管理体制, 才能够增强农网的自我发展及投资能力, 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村电网和电网协调发展;

3) 是构建和谐农村电力必要的手段;一直以来,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电企业肩负着重要担子, 因此要构建出和谐的农电企业, 就一定要加强企业的管理, 改变服务理念。现在很多县级供电企业中的管理水平不高, 经营能力也比较差, 而且农电企业中也缺乏经营意识、供电服务以及人员观念都不能适应市场发展所需。所以要建立和谐农村电力, 就必须要深化改革管理体制。

2 深化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农村电力

要想深化改革, 还必须要从管理体制现状中查询才存在的问题, 只有在改善问题基础上深化改革, 才具有改革的意义。

2.1 农电管理体制现状

从农电管理体制现状来看, 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总而言之, 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符;现在很多地方管理模式均依照国家对该行业要求, 由当地政府委托当地电力公司代管所属县级的供电企业, 主要是为了加强管理、政企分开, 才能够控制企业中的人员数量, 减少管理成本, 对供电市场进行规范。但是这种模式具有行政色彩, 根本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所需, 也不能够满足建立和谐农电所需;

2) 资产产权混淆不清;在农网改造中, 由上一级电力公司贷款并且将还贷改造资金不断投入进代管县级供电企业中, 事实上在农网改造中所产生资产和地方公司的电网资产合并在一起, 造成两者之间存在资产纽带关系, 造成了产权混淆不清, 影响到了农电企业可持续发展, 也影响到了构建和谐的农村电力;

3) 管理上不规范;新农村建设中, 农电企业中管理不规范问题较多, 在实际操作中投资方和电力企业之间债责关系混淆不清, 影响和谐农村电力的建设。比如投资是由市级电力管理部门, 但是确实当地电力企业进行管理和收取电费, 而电费同时也投入到建设中, 弄的账目不清, 搞不清楚究竟是谁投资谁管理;

4) 过去电管站存在一些债务问题;在改革之前, 许多乡镇上的电管站经营管理与财务工作不规范, 存在一定额度的不良债务, 并且极难处理。比如过去因为管理和审计都相对落后, 在许多农村里偷电现象比较严重, 而一些管理者没有妥善处理总计量和下面分计量的差距, 导致接二连三发生亏损现象, 而这笔账务一直拖到改革, 要想从用户手中收取是不可能的, 因此就成为一些死账。所以, 对于债务问题还要继续体制改革妥善解决。

3.2深化改革农电管理体制措施

1) 加强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意识;在电力系统中农电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然农电工作也属于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内容。深化改革是加强农电事业发展动力, 强化管理更是对改革成功的巩固。因此就要获取各级政府支持, 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和改革相配套的电价政策、财税政策, 尽快实现城乡之间的用电同价工作。还要高度重视经营管理、安全生产以及优质服务几个中心任务, 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综合实力。代管部门要切实做好代管职责, 实施规范管理, 有效提升代管企业的管理水平, 给改革管理体制打下基础;

2) 加强促进电力企业股份制的改革;其一对于条件供电企业应该积极在该地方推行股份制改革, 有效解决供电企业中股权设置以及遗留下来的债务以及担保等各种问题;其二短时间内不能够采取股份制的县供电企业, 应该由上级主管部门加强代管, 必须要明确责权关系、明确代管职责, 当地政府要尽可能支持, 共同发展、互利互惠, 从而实现共赢局面。

如果已经实施股份制改革的供电企业, 其一深入调查影响与制约公司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弄清楚省、市以及县的管理模式, 弄清楚影响管理模式及组织结构等存在的障碍, 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其二对电力企业的组织制度与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 对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逐渐朝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科学以及政企分开的现代制度要求靠近;其三要多考虑农电工的待遇问题, 要给合理劳动报酬, 办理相关的保险, 进行科学管理与考核, 增强工作效率, 有效激发电工积极、主动性;

3) 整合资源, 对低压电网的资产要妥善处理;其一要对供电所进行整合;要对地域以及配电网的结构和用电密度进行综合考虑, 对乡镇的供电所进行整合, 加强供电所的自动化、规范化、集约化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其二要处理好农村的低压电网资产;如果农村电力资产已经上划, 县供电企业就应该加强资产运行、检修、维护以及管理, 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管理好资产;

4) 完善农电有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出合理的用工配套政策;要尽快将农电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 提升农电法律地位, 加快发展农电的机制、体制以及电力设施等各种配套的法律法规, 让农电的发展能够有法可依。在现实中许多农电员不要说保险之类的福利待遇, 就是能够按时将工资拿到手都不错了, 因此必须要加强法律法规, 确保他们应该得到的福利待遇;

5) 构建合理电价形成机制;电力行业的服务性是公共管理中重要职责, 属于非盈利性的政府行为。而且农电事业自身就具有普遍服务的性质, 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更是要国家出台政策进行扶持。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 才能够真正解决经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才能够解决与电力企业相关的问题;

3结论

要想构建和谐农村电力, 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 就需要从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 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的改革, 才具有真正的使用价值, 才能够为构建和谐农村电力奠定基础, 才能够真正构建和谐农村电力。

摘要:随着农电改造不断推进, 给电力企业带来新任务与新要求。要想满足新的要求, 除了做好电力供应之外, 还必须要深入改革农电的管理体制, 为快速发展农电保驾护航。但分析其管理体制现状, 发现还存在各种急需改进与完善的问题, 对建立和谐的农村电力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阐述了改革农电管理体制的重要意义, 分析管理体制现状中存在的一些影响因素, 结合实况提出改革措施, 确保和谐农村电力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电力,农电管理体制,和谐

参考文献

[1]陈立斌, 蒋莉萍, 王抒祥.国外农电发展政策及其借鉴意义[J].国际电力, 2009 (4) .

[2]成立, 闰巍, 王振宇.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农电网无功优化规划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10 (4) .

[3]张永利.我国农电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1 (10) .

篇4: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在全世界都十分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也的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更加重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重要性,对于改革的组织结构优化也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论证与分析。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1.行政体制的改革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高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据现实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盲目性较大,对于改革缺乏足够的预见性,常常出现有什么问题改什么问题,而不能进行预见性的改革,避免问题的出现,导致改革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做指导。另外,改革还带有明显的缺乏系统性。在过去的多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部门的设置随意性较大,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做支撑。在很多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中,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特设机构、事业单位等的设置没有科学的、合理的分配标准,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这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混乱直接影响了改革的效果与发展,使其不能充分改变现在的状况,是改革仅仅停留在形式主义,不能真正解决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后续改革的进行。

2.新旧体制间存在冲突,冲击改革效果。在行政管理体制的高个中有许多的政策与规定是与以前的体系相违背的,在改革的背景下,就的体系在短期内会给新的改革让路,但改革的浪潮一过,旧的体系仍将发挥原有的作用,使其取代或影响改革的效果。同时,由于许多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是要求精简部门,这就使政府的部门在改革的一定时间内进行了整合,但当改革的大势一去,原先的部门机构又将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恢复到机构庞大、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巨大的现状,这种新旧体制对撞的难题是改革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执法缺乏规范性。有力的执法是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改革成功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前进,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也日渐增多,许多需要法律或其他部门来协调管理的事物都需政府来处理,这就大大增加了行政管理的难度与业务量。由于市场的不断开放与发展,经济活动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适应市场改革的需求,不断满足市场的需要,用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保证经济、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

4.在改革中,服务性政府的理念还没有得到真正贯彻。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的发展需要改革来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推进,政府的角色也在不断的转变。有统治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转变,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会由管理型向服务性政府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的规律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这就需要在改革时,充分贯彻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不能以王者自居,企图管理所有人。在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中,要逐步提升服务能力,使服务型政府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与标语。

二、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1.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各项要素建设。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要素是保证改革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改革中,首先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决策系统。正确的决策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只有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才能使改革有意义。有力的决策系统一旦建立就要制定科学的决策程序,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良好的反馈系统也是保证改革顺利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才能给决策者实时准确的决策所需信息,这对于决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改革都离不开监督机制,没有监督的改革是不会有成果的。完善的监督机制能够保证改革的各项措施得到认真地执行与贯彻,良好的监督机制还可以奖惩分明,使正确的导向得到深入弘扬,起到引领发展的作用。

2.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规范化管理。规范的管理是指在进行改革中规范改革内容,加大改革的执法力度,加强改革的理念建设等,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顺利的进行。坚持政企分开是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充分转变政府职能,使其不参加经济利益的划分,规范经济活动行为。其次,要加快市场化的建设,逐步引入竞争机制,使改革增加动力,重点建设生产、销售的系统性机制,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3.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来保证实施。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改革创新的动力,是改革高效率的基础。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首先要加强人才引进的管理机制,确保优秀的人才得到重用,选拔的原则也应是择优录取。

三、小结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还存在还多的不足,这是在改革当中不可避免的,因此,面对这些问题与不足,应该选择科学、正确的道路去引领改革的发展,保证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1]郑国,王慧.中国城市开发区研究进展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5(8).

[2]杨军剑.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探析[J].学习论坛,2011(4).

篇5: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

【关 键 词】行政监督/行政权力/制约/法制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行政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体制对提高行政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作初步的思考和探索。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于新中国成立时期,四十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建设,现已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系。该体制是由行政组织的外部异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内部自体监督有机组合构成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来自行政机关以外的权力主体为保证行政工作的合法性、正确性及社会效益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主要有:第一,政党监督。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它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包括国家行政首脑在内的担任国家行政公职的所有党员的行为实施监督制约。其主要形式是日常性监督和党的各级纪委的专门监督。此外,政党监督还包括各民主党派对政府的监督。

第二,权力机关的监督,即立法监督。主要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在内容上可分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前者是指人大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审查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合乎宪法与法律;后者指人大监督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包括计划、财政预算、人事任免监督及总体工作监督等。

第三,司法监督。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的监督。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主要通过行政法律监督权对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法纪监督,目的是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活动,使其严格地遵纪守法。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监督行政机关,督促其活动严格依法办事。

第四,社会及舆论监督。主要指社会各界即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等,以及新闻媒体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这种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国家行政管理上的具体表现。

与外部监督相并列,我国行政组织内部也建立起了系统的自我监督机制。这种监督主要以提高行政效率为中心任务。主要形式有:(1)一般监督,即各行政机关按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所产

生的直线监督或纵向垂直监督。(2)职能监督,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其他有关部门实行监督。如财政部、计委、人事部的监督等。(3)专职监督,主要是政府专设的监督机构对其他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我国的国家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有权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进行监察。(4)特种监督,指除专职监督以外的普遍适用的专业性行政监督,如审计监督、物价监督等。这是一种以特定领域为对象的监督。

(行政监督所取得的成就)上述表明,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较为完整的呈网络格局的行政监督体制。该体制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和优点:第一,监督主体多元化。行政监督的主体不仅是行政组织自身,还有政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公民及社会舆论。监督主体多,充分体现了我国监督的人民主权原则。第二,监督内容广泛。由于监督主体多,监督的机构和渠道就多,从而使行政监督纵横交错,幅射面广,各种监督客体都处在一定程度的监督之下,基本消除了监督的“空白地”。从监督客体活动的领域来看,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权力的行使都受到广泛监督。第三,监督具有统一性。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对政府实行监督,同时,它作为监督的领导核心,统一组织各种监督力量,相互协调,行动统一,有利于提高监督效能。第四,自体监督和异体监督有机结合。行政监督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张皮,它们依靠国家法律制度的内在联系,互相衔接,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行政监督制度的整体。实践证明,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较强功效的体制。四十多年来,它为保障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督促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预防和纠正工作的失误和偏颇,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并完善这一制度,没有必要照搬西方式的行政监督体制的模式。

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的监督体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全面、系统、有效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已经完美无缺了。实事求是地说,这一体制尚不完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多元化的监督力量缺乏有力度的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我国的行政监督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和渠道

多,这是一个优点。但如果不把各种监督整合好,这种优越性也难以发挥出来。从实际情况看,各种监督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理顺,前列各类监督主体都有监督权,但各自如何分工不甚明确、不甚合理,以至于越权行事,滥用权力,互争管辖或互相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各类监督机构都有监督权,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结果造成“漏监”,甚至使腐败分子逍遥法外。这严重影响了行政监督的实效性。

2、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监督弹性大。行政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的前提和保证。监督主体执行监督职能,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律为准绳,如果缺乏行政监督立法,就会造成监督机关无法可依,行使监督缺乏标准和依据,易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产生负向功能。我国目前行政监督的有关法律比较少,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立法的滞后给行政监督带来了消极影响,如是与非、罪与非罪、合法与不合法的界限有的没有法律规定,有的规定不清,这在监督上易引起混乱。同时,又使得监督机构对腐败现象的监督或惩处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制手段,这大大影响着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

3、行政监督偏重于事后的追惩性监督,忽视了事前预防性监督及事中的过程性监督。行政监督活动是一项经常性、连续性的活动,凡是有行政管理活动,就应伴随着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根据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的不同发展阶段,行政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行政监督应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地进行,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纠偏于既遂”上,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忽略了行政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行政行为过程中的控制。应该说,这是一种“马后炮”式的监督,由于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不完善,以致造成行政偏差出现过多,行政监督机构整天忙于应付“查错纠偏”,陷入被动消极的不利局面。预防为主应是行政监督工作的根本目标,应以“防患于未然”为主,同时加强过程中的控制,加大“马后炮”的力度,建立起全方位的监控机制。

4、在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下,专职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必要的独立性。在当前的内部行政监督机制中,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这些部门受双重领导,既受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又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在双重领导体制下,专职监督机构受到的控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不是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就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监督机构一般都是从同级行政部门那里领取活动经费、事业费、工资和奖金,从而在经济上受制于人。这种监督体制严重影响了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使监督人员在心理上有顾虑,他们害怕滥用权力的人用多种办法对其工作设置障碍,干扰甚至打击报复。监督人员背着这个思想包袱,难以毫无畏惧地展开工作,难以独立行使监督权。表现在办案上,往往是先由党政首长内定性质,然后交监督部门去履行法律手续,监督人员只能被动地接受长官意志。更有甚者有的官员受人情之托,用领导身份干扰办案,影响司法独立公正。

5、在各种行政监督中,权力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在我国,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来源,作为人民代表的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应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一切国家机关实施监督。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人大一年一次会议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有限,缺乏经常性的监督,监督的力度也不够,难以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所应有的监督权。在社会监督上,公民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有名无实,压制群众,甚至打击报复群众的现象比较严重。各种群众团体、社会舆论的监督由于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监督没有权威,实效性较低。

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改革行政监督的双重领导体制,建立起行政监督的垂直领导体制。行政监督机关保持独立,这已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项原则,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监督的实效性。我国的内部监督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实践证明,这种内部监督由于体系不独立,地位不高,容易受人情关系的影响,因而监督大打折扣。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外部监督体系,外部监督不同于内部监督的优点是,外部监督地位独立,自成体系,无关系网的影响,不用担心打击报复,比较容易做到大胆地秉公执法,严格依法办事。中国历史上,自秦汉开始设立的御史台(都察院)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其重要的原因是做到监督权相对独立,位高权重。当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实行了监察权独立,产生了良好的监督效果,如新加坡、泰国、瑞典、中国的香港等腐败现象很少发生,就与监督权独立有关,我们应借鉴这些成功例子。那么怎样建立独立的外部行政监察体系呢?具体设想如下:首先在组织上使现行的监督监察部门从行政机关独立出来,不再隶属于行政部门领导,并提升其地位,使其与同级行政部门地位平等,赋予其相应的职权,监督同级行政部门和行政首长。独立出来的监察机关自上而下成垂直领导体制,下级监察部门只受上级监察部门的领导监督,干部的任免由上级进行,并只对上级负责,不受行政部门的约

束。按照我国国体的要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最高监察机关隶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对其负责。与组织上独立相适应,经济上也要独立,监察部门应有自己独立的经济预算,下级监察部门从本系统的上级领取经费。这样使监察机关在经济上不再依赖同级行政机关,从而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地去进行监督。

建立相对独立监督机构后,也可进一步考虑,把该机构作为整合整个行政监督力量的统一领导机构,由它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和指挥全国的各种行政监督力量。这样就可以避免监督主体多,政出多门,各行其事,力量分散的缺点,形成一股强大的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整体效应。

2、重视和加强行政监督立法,实行行政监督的法制化。行政监督立法是依法实行行政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各种行政监督法规,才能为积极有效的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行政立法不足,会造成监督机关无法可依,使监督缺乏标准和依据,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长期以来我国监督立法工作薄弱,尽管这几年也制定了一些法规条例,但从总体上讲,仍不能满足当前行政监督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行政监督立法亟待加强。行政监督的立法既需要制定基本法规,还要制定各类行政监督机关组织法,既要制定实体法规,还要制定行政监督程序法。当前最需要的是加快制定一部《监督法》,其中应明确规定以下内容:监督的主体,如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权,国家各个机关负责人的监督权,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新闻舆论的监督权等,都要详细规定。监督的内容及重点:要明确规定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守法监督三项内容,并把执法监督和守法监督作为重点。监督的方式:如公开监督与秘密监督结合,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教育与处罚结合等方式。监督的具体手段:如群众举报、暗中盯梢、秘密跟踪、公开曝光等。

3、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强化社会及新闻媒体的外部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行政机关活动的范围虽不及计划经济下的范围,但仍然拥有诸如对进入市场的主客体的资格审查,税收、信贷政策的制定执行,发展公益事业,举办公共工程,管理国有资产等权限。这客观上就存在着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不规范行为的可能性。防止这些可能性出现的重要措施是加强监督制约,但加强监督的前提条件是政府行为公开和透明,只有政务公开,才能了解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言行,从而展开监督;只有政务公开,才能杜绝各种幕后交易,搞不正之风的人才易败露。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谈到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时指出: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应该说,当前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地实施了政务公开,但这种公开的程度

不够,而且政务公开还没有上升为法律,缺乏法律约束力。因此我们应尽快采用法律形式健全公开办事制度。为此,应尽快制定《国家公务员活动公开法》,对公务员活动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效力,公开的内容,公民在公务活动公开中的权力(如知情权)等作详细明确规定,以作为公开的法律依据。有了公开办事制度,社会各界的群众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制度,积极参与行政监督活动,通过不同的渠道直接监督政府行为,使其依法行政,帮助政府纠正工作失误,预防失职、擅权、腐败现象。在强化社会监督作用的同时,应加大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在行政监督中起着独特的监督作用,它以其信息传递上的公开、迅速、广泛,对监督客体产生巨大的政治压力和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舆论在监督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从近年来媒体所揭露出有关问题(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所揭问题)后,有关部门及时予以处理的实就可证明这一点。今后应继续强化这种形式的监督。

4、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为政在人”,行政监督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广大监督人员的工作来实现,提高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成了完成行政监督职能任务的重要保障。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作风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文化智能素质等,必须在这诸方面全面提高。当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事求是,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关心群众,有较强的业务技术素质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工作人员及时选拔充实到各级监督队伍中来,发挥其骨干作用。二是针对目前有的监督人员理论和业务水平距离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的情况,应十分注意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行政监督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等基本素质。其三,加强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自我素质修养,要养成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习惯;要勇于实践,刻苦锻炼;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有了高素质的监督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基础。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道德素质的力量在行政监督中的作用,把正确行使权力完全寄托于干部的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精神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我们要学习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所提倡的“教之以礼,裁之以法”恩威并重的监督思想。做到既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养,又要进一步完善法制,使自律和他律有效结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篇6: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研究文献述评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进展

从总体上讲,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各地的改革也极不平衡。1999 年9 月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要坚持“ 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即“ 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授权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经营国有资产”,“ 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由于实践上尚未找到成熟的管理模式,所以“ 允许和鼓励地方试点,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方式”。从目前进展情况看,除了中央政府管理的国有资产,国务院有了较大动作外,地方政府管理的国有资产,主要是上海、深圳等少数地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他大部分地区1998 年之后由于面临机构改革总体上基本处于滞后的状态。

1、中央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探索。为了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中央政府在最近几年连续出台了几项力度较大的改革措施。

一是国务院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撤消了主管工业企业的十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为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同时转变职能,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将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改为按投入资本享受所有者权益的资产纽带关系。

二是采取坚决措施,停止军队系统、中央公检法系统的一切经商活动,同时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及管理的直属企业坚决脱钩。到1998 年底,原属52 个中央党政机关的530 个国有企业和企业集团,全部解除了行政隶属关系。

三是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组建一批特大型的企业集团公司,进行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即集团公司对国家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并相应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2、以深圳、上海为代表的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探索。在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上海和深圳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头。以上海为例,从1993 年7 月起,上海市便着手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经过六年多的探索,目前基本形成颇具特色的“ 两级管理、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所谓“ 两级管理”,即通过市对区县的综合授权,市、区县两级政府对所属企业中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职能;所谓“ 三个层次”,即经过改革,两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均

构造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专司机构—— 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及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资产为纽带的独资公司、控股公司和参股公司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体系。通过构建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体系,初步实现了“ 三个分离”。

二、关于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弊端的研究

学者们认为存在以下弊端:

1、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

从理论上看国有资产的最终产权主体是明确的,是全体人民;但人人所有也就是无所有者,产权的统一所有导致出资人缺位和责任主体缺位。有学者认为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是”五龙治水”,即计委管立项,经贸委管日常运转,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管劳动与工资,财政部门管资产登记和处理,组织人事部门和大型企业工委管理经营者任免。

也有学者认为是“七龙治水”,即财政部、人事部、组织部、经贸委管大型企业,计委管国企项目,财政部门管资产,工委管人事。

2、政企职责不分,政资机构不分

政府往往将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混为一谈,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管理者,政企之间仍然保持着行政隶属关系,使政府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的努力大打折扣,出现“鞭打快牛”、“拉郎配现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独立运作,影响了国有资产效率的提高。

3、条块分割,流通不畅

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按照行政分权的格局建立的,各个地方或部门不可避免地依据各自利益使用国有资产,重复建设、重复生产、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十分严重,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使得国有资产失去了在资本市场上追求利润最大化、获得资本增殖的机会,而且不能及时从劣势产业转向优势产业,加大了国有经济升级换代的难度,也影响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有效发挥。

4、企业法人财产权不落实,政府承担着无限责任

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企业并未按照现代企业缺席的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企业仍未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企业吃国家“ 大锅饭”,敢于大胆借债,低水平重复投资,甚至炒房地产、贷款炒股,而借贷则由国家担保,一旦亏损或出现不良债务都由政府或国有银行来承担。、“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

有学者具体归纳了国企内部人控制问题的8 大表现,并进而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1.在目前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的情况下,政府同企业的关系不是以资本为纽带的出资人同企业的产权关系,而是一种行政授权的关系。其结果是一方面政府对企业在行政上的表现为“超强控制”,另一方面表现为产权上的“超弱控制”。经理人员同政府对博弈的结果是一部分经理利用政府对产权的“ 超弱控制”形成了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同时又利用政府行政上的“超强控制”推脱责任;2.我国国有资产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不一致。一方面没有剩余索取的刺激,内部人员的工作不努力,导致损失严重;另一方面,内部人员利用控制权损害所有者和相关者的利益。

6、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弱化了制衡机构

有学者认为,由于国有资产缺乏人格化代表,股东没有动力来监督和激励公司经理。在规范的公司治理中,董事会拥有聘任、监督公司经理人员的权利,有权对经理人员作出奖罚决定,甚至可以解除其职务。但事实上,我国国有公司的董事大多是内部董事,许多公司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董事会无法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督,导致的后果是董事会成员同经理人员合谋私权。[ 34] 还有学者认为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1.仍把董事会、经理层、监视会视为传统的企业领导班子,强调集体负责,成员不愿发表意见;2.认为企业非有一把手不可,于是让董事长手握重权,使本应有董事会依法决定的事也由“ 一把手”决定;3.公司治理中讲究“ 官阶”,监事会除主席外,其他监事被定位于中层干部,形同虚设;4.实行分工职责制,董事无法分工便去兼任副总经理,造成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5.只对上级负责,只要有上级授权,什么违纪的事情都敢做。

主要参考文献:

1.庄序莹.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2)期

2.陈俊雄.借鉴西方国有资产管理经验深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南京经济,2002(2)期

3.李至信,苏瑞翩.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河北学刊,2002(1)期

4.李健.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论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1)期

5.唐宗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关系问题.中国集体经济,2003(1)期

6.唐立群.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广西经贸,2003(1)期

7.余佳群.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5)期

8.金成晓.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问题再探讨— 兼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财经问题研究,2002(6)期

9.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上海三联书店,1998

10.何诚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式的比较与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0(3)期

上一篇:植树节作文二年级250字优秀下一篇:如何查看IE浏览器版本?在线检测IE版本号电脑新手办公/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