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逻辑的研究动因及意义论文

2024-05-02

多模态逻辑的研究动因及意义论文(共6篇)

篇1:多模态逻辑的研究动因及意义论文

多模态逻辑的研究动因及意义论文

传统模态逻辑多为单模态逻辑,即在同一系统内只考虑一种模态算子( 如时间、知识、程序等) ,很少尝试着在同一模态系统内同时考虑多种模态算子。而随着模态逻辑在人工智能、计算科学等领域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 是否可以在同一逻辑系统内处理必然、时间、知识、义务、程序等多种模态算子? 基于这样的考虑,逻辑学家开始尝试构造多模态逻辑系统。多模态逻辑系统是指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算子的模态逻辑系统,并且模态算子之间不可规约。本文拟从多模态逻辑的产生背景、研究动因、概念界定出发,阐明研究多模态逻辑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多模态逻辑的产生背景

模态逻辑,从狭义上讲,是研究“必然”和“可能”的逻辑。从现代意义上讲,模态逻辑为研究这些概念提供了一个框架。在形式逻辑的背景下,除了可以明确地使用模态算子对这些概念进行表述以外,还可以研究这些概念的内涵和逻辑关系。同时,在语义学( 如克里普克语义学) 背景下,可以研究这些概念的外延。模态逻辑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语言学、哲学、数理逻辑的交汇点。

从语言学的角度而言,不能简单地将模态逻辑看作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关于“可能”和“必然”的逻辑,而将其看作是关于“模态的逻辑”的研究则更为合理。从一般意义上讲,模态逻辑是关于模态概念的研究。自然语言是十分丰富的,各种模态概念的存在也使得模态逻辑的研究对象更为充盈。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有真势模态、时态模态、道义模态、认识论模态等。

鉴于在自然语言中存在着多种模态概念,模态逻辑的研究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种类的模态。不同种类的模态在不同领域内的作用也使得它们成为模态逻辑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相对于传统模态逻辑的“标准”定义而言,多模态逻辑扩展了传统模态逻辑的研究范围。对不同种类模态的研究可以构建不同的模态逻辑系统,为不同种类的模态构建一个通用的研究框架,使得各种类型的模态逻辑在这一框架下既可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可以具备统一的形式化规则,这才是模态逻辑的研究目标。对不同模态的研究可以获得不同的模态理论,如真势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知逻辑、动态逻辑等。此外,从另一角度来看,模态逻辑还是一种数学理论,可以用来表示上述不同模态理论之间共有的功能和概念。

模态逻辑已被广泛研究了许多年,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一理论的发展并不均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刘易斯( C. I. Lewis) “复兴”了模态逻辑,从此模态逻辑作为一个独立的形式逻辑的分支开始发展,由普莱尔( A. N. Prior) 、冯. 赖特( G. H. von Wright) 和辛迪卡( J. Hintikka) 分别建立的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知逻辑也随后发展起来。此后,在理论计算机科学的背景下,出现了动态逻辑及相关研究。

模态逻辑的研究工作一般基于三点: 首先,从语言和哲学的角度对模态逻辑进行讨论,在每种理论背景的讨论下,都会涉及模态算子的某些原则,而这就关系到对模态算子的解释( 时间的、道义的、认知的……) ;此外,在引入可能世界语义学对模态算子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次,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如系统的公理化、完全性、可判定性等逻辑学研究中的传统问题。最后,模态逻辑研究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动推理问题,即在该系统内能否找到自动的推理方法,以及这些推理方法的复杂性问题,而这涉及模态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实际应用。

尽管模态逻辑有些方面的研究进行得还不够充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近年来,模态逻辑研究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例如,克里普克语义学是1970 年代到1980 年代大部分逻辑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模态逻辑的复杂性及自动推理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此外,其他一些理论,如时态逻辑,通过新的算子或较为复杂的语义结构的引入,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目前,模态逻辑研究的发展状态可以概括为: 一方面,模态逻辑是一个完整的领域,同时又是数理逻辑、哲学、计算机科学的分支; 另一方面,它试图从上述各个领域来收集知识,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身理论的发展。多模态逻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多模态逻辑的研究动因

多模态逻辑作为模态逻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对传统模态逻辑的扩充和发展,有着更深层次的研究动因。

首先,模态的联合问题是多模态逻辑研究的首要动因和出发点。多种不同类型模态( 真势的、时态的、道义的、认识论的、动态的……) 的存在,导致了多种不同模态理论的产生,而这一直是1950 年代末至今模态逻辑学研究的主题。但奇怪的是,这些不同模态理论的发展都是相对独立的,即对于不同类型的模态的研究都是独立进行的。除了几个孤立的尝试外,很少有人关注在同一个逻辑框架下几种不同性质的模态的联合,即“模态联合”问题。

人们在使用自然语言或进行日常推理时,总是会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模态。例如:

皮尔士不相信P 是可能的皮尔士可能不知道P 是强制性的皮尔士不知道P 是被禁止的,他认为P 是被允许的在一个更为一般化的层面上,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 在任何实际使用模态的情况下,几乎都需要同时使用多种模态。因此,从形式化角度研究涉及多种模态算子的系统( 多模态逻辑系统) 是合乎逻辑与直觉的。其次,模态逻辑在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应用,是多模态逻辑研究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动因。模态逻辑的发展与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人工智能主要涉及的是关于“常识”的推理,亦即涉及人类“智能”的多种类型的推理。在这一点上,主要面向数学推理的经典形式逻辑很快就被证明是不够的。人工智能感兴趣的是其他可能形式的逻辑,统称为“非经典逻辑”,非经典逻辑也有助于其他逻辑理论的复兴。模态逻辑并作为一种非经典逻辑,能够为多种类型的.推理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形式化理论。

如果利用模态逻辑对自然语言进行形式化研究的话,那么,多模态逻辑对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意义就变得尤为明显。例如,在形式化过程中,对时态、事件的表述并不能孤立地进行,而是要考虑所处的系统。在所处系统的环境下表述概念,又将涉及不同情境下系统的形式化问题。对多个情境、概念的表述则涉及多种模态。此外,模态逻辑大多数可能的应用,如通信协议和分布式系统,都同时涉及( 认知、时态等) 不同类型的模态。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讲,如果模态逻辑一定要应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话,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多模态逻辑的应用,而这种应用也是通过多种模态的联合得以实现的。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模态逻辑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使得人们对多模态逻辑产生了兴趣。认知逻辑和动态逻辑可被看作是在特定的领域内,较早系统研究的具体的多模态逻辑系统。可以说,认知逻辑的“成功”恰恰是由于可以使用模态算子集,对一组理性主体或程序的知识或信念的复杂推理进行形式化。同样,动态逻辑的最大价值在于对程序集进行推理的可能性以及引进了模态的形式运算( 更多地在于后者) ,而这也是多种模态联合的具体表现形式。

模态的联合是逻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共同的兴趣所在。实际上,随着包括模态逻辑在内的非经典逻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广泛兴起,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也显示出“必然性可能性逻辑”( 传统模态逻辑) 的局限。由此指向了多模态逻辑的研究,特别是一些时态、认知系统,或同时考虑知识、信仰或其他模态概念的系统。这些系统都比较复杂,但也更加接近现实,揭示了新的概念,有些还未得到充分的探讨,这同时也证明了多模态逻辑研究工作的价值。

再者,除了上述两个多模态逻辑实际应用的研究动因之外,从逻辑和数学的角度而言,多模态逻辑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形式化工具。正如上文所言,模态逻辑为形式化提供了丰富的工具: 存在很多模态理论( 真势逻辑、时态逻辑、认知逻辑等) ,并且在每一种理论中,已确定了大量的模态逻辑系统。然而,这些理论及系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至少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尝试对这些系统进行一个统一的形式化刻画的想法是合法的,而这会为研究它们之间的真正差异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视角。另外,这些不同理论之间的联系也会使研究工作变得更为经济,而且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得到一般性的结论。

三、多模态逻辑的界定

多模态逻辑的界定是多模态逻辑研究的首要问题,对于多模态逻辑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从模态逻辑的发展历史来看,其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发展大多限于单模态逻辑的情况。大部分逻辑学家把多模态逻辑当作是单模态逻辑的扩展来研究。对于单模态逻辑而言,与之相关的很多问题,如系统的可靠性、完全性、可判定性等是可以解决的。由此强化了这样一种想法: 多模态逻辑是模态系统的简单叠加。从纯粹语形的角度而言,多模态逻辑是指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算子的模态逻辑系统,且模态算子之间不可规约。多模态逻辑最重要的特征是系统内模态的联合。根据系统内各个模态的性质,可以将多模态逻辑系统分为同质系统和异质系统。

同质系统: 在一个系统内引入多个模态算子,但仍是在同一模态理论中。例如传统的认知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包含n 个认知算子,它们分别对应n 个理性人所构成的集合,这相当于经典模态逻辑中必然性算子的n 个“复本”。这也适用于一般的时态逻辑,尽管未引入多个模态算子,但它们都具有时态的属性,故可用同一时态理论来解释其内部结构。

异质系统: 在同一系统内引入几种模态算子,并且它们从属于不同的模态性质。这意味着在这一系统内汇集了不同的模态理论,每种模态理论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和工作原理( 公理、模型类型等) ,例如时态—认知系统、道义—真势系统等。

上述两种类型的多模态逻辑系统是非常不同的,无论是各自系统内模态所具有的性质,还是可能的逻辑系统中所具有的实际的复杂度。同质系统内的逻辑原则( 即多个同质模态算子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已在一些理论背景中得到有效的研究和刻画,已有的结论基本上可以解释同质系统内的模态算子的联合问题。然而,异质系统内的模态算子的联合的情况在增长,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模态算子的联合的情况在增长。而这一点,笔者认为,到目前为止,在模态逻辑研究中仍是相对边缘化的,这也是多模态逻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通过对多模态逻辑研究的文献进行详细的考察,我们会发现,尽管不同类型模态的联合是非常贴近现实的,但相对于整个模态逻辑的研究历史而言,这仍是相对边缘化的工作。笔者认为,可将单模态逻辑看作是多模态逻辑的一个特例,对多模态逻辑的相关问题,如系统的可靠性、完全性、可判定性及相关语义等问题的研究可从单模态逻辑出发,这是符合直觉和逻辑的。但是,我们不能粗略地认为多模态逻辑只是单模态逻辑的一个简单扩展。而似乎恰恰相反,在许多方面,多模态逻辑要比单模态逻辑复杂很多。

如果真势逻辑( 研究“必然”和“可能”的逻辑) 被看作是模态逻辑的“心脏”,那么,可以采用相同方式构建一个一般性框架来研究多模态逻辑。参考已有的理论,除了采用相关符号( 如模态算子的表述) ,可从模态的交互作用的公理模式的视角出发,从一般层面上构建形式化系统去研究包含不同种类模态的逻辑系统,即构建多模态逻辑的一般系统。这些多模态逻辑的一般系统能够为构建具体的多模态逻辑系统从方法论层面提供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理论背景或具体需要,构建具体的多模态逻辑系统,从而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形式化工具。

四、多模态逻辑研究的意义

多模态逻辑作为模态逻辑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对于整个模态逻辑理论体系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对多模态逻辑理论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对多模态逻辑理论作深入研究,对于构建全面、完整的模态逻辑理论体系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多模态逻辑作为模态逻辑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多模态逻辑作为模态逻辑的一般化扩展,其研究价值是先验的。例如,在从单模态逻辑到多模态逻辑的扩展中,一些性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进行转移,等等。另一方面,如果仅局限于对单模态逻辑的研究,实际上弱化了多模态逻辑出现之前已取得的发展。这种现象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模态算子计算与二元关系的运算之间的联系,而在多模态逻辑的背景下,这一联系会得到强调。

目前对单模态逻辑的基础理论研究已非常成熟,这主要包括单模态逻辑系统的建构与完善、可判定性问题、语义解释和哲学背景研究等。而对多模态逻辑理论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逻辑应用方法论层面,即仅仅是用多模态逻辑的方法去研究其他具体问题,如用多模态逻辑去建构同时包含知识和时态算子的双模态逻辑系统或同时包含时态、知识、道义算子的三模态逻辑系统,甚至是建构同时包含多种具体模态算子的多模态逻辑系统,等等。而对多模态逻辑基础理论的研究尚不充分,这主要包括多模态逻辑一般系统的建构与完善,多模态逻辑系统的可判定性问题及其语义解释等。加强多模态逻辑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整个模态逻辑理论体系。

其次,研究多模态逻辑有助于发挥模态逻辑的工具性作用。自产生以来,模态逻辑作为经典逻辑的扩充,在哲学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工具性作用。但是,随着各种哲学问题及认知、数学领域各种问题的出现,可以发现,传统单模态逻辑的解题功能是十分有限的,因而需要更加强大的模态逻辑工具去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读。笔者认为,多模态逻辑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也在于此。深入研究多模态逻辑,分析多模态逻辑的哲学功能及其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对于人类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再者,多模态逻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模态逻辑发展的现代时期,理论计算机科学对模态逻辑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模态逻辑能够用在什么地方,以及它们将被如何应用的期望。而多模态逻辑理论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模态逻辑在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举一个直观的例子: 如果想要用一个程序来刻画一个合法理性人在特定环境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在编程之前首先要构建一个具体的逻辑系统。一个理性人在作出各种决策之前要进行推理( 如进行计算和推论) ,而在推理过程中,理性人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各种因素会在理性人的思维之中进行各种相互作用,于是在理性人的思维之中会产生多种可能的建模方案。理性人通过推理会与其他理性人交互作用,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导致自身的变化,这包括理性人的动态方面的变化,以及理性人对于其自身行为的推理和及时纠正。这时,可以假设一种因素决定一种算子,那么,在这一系统内要处理的就不止是一种模态算子。此时需要构建一个多模态逻辑系统,对这一实际决策过程进行刻画。之后可以按照多模态形式系统的要求,在遵循系统规则的前提下进行严密的逻辑演算,那么,最终的决策结果一定是在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作出的更合乎科学分析和理性判断的决策。当然,多模态逻辑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科学领域,其在博弈论、多主体认知等领域亦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功能。

篇2:多模态逻辑的研究动因及意义论文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以Halliday的功能语法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并将其三大元功能, 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延伸到除语言外的其他符号, 认为语言及其他各种符号既具相对独立性又有相互联系性。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功能为参照, Kress和van Leeuwen打破语言分析和图像分析的界限, 将功能语法拓展到包括视觉模态的多模态语篇, 从再现功能、互动功能和构图功能三个方面, 尝试用一种对语言和图像都适用的语法来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1]。

在视觉语法理论框架形成的基础下, van Leeuwen (1999) 撰写了Speech, Sound, Music《言语声响音乐》对话语、声音、音乐进行多模态阐述, 他认为在听觉环境中, 一样可以通过声音的力度强弱, 前景、中景、后景音和曲式类型等方面体现视觉环境中诸如社会关系、角度关系和情态问题等[2], 这表明, 听觉意义同样具有很广阔的研究空间。

在之后的研究和不断发展中, O’Halloran (2004) 将听觉模态通过音量、语调、节奏、音乐主题、声音角度等元素同样按照三个功能划分开来, 并与视觉图像融合, 构建出一套电影分析模式[3], 为今后更深入的分析多模态话语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理论框架。

从模态整合意义上考虑, Kress认为, 不同符号的整合共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空间构成规范, 即所有元素都共同存在于同一空间的内容, 如图画、平面广告等;二是时间构成规范, 即随着时间展现的内容, 如讲演、音乐等。而某些类型的多模态语篇两者都应用, 如动态视频、电视节目、电影等。因此,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发展势必将呈现两个比较明显的趋势:一是提高复杂程度, 从静态研究走向动态研究;二是进一步关注各模态间的相互作用[4]。

2 我国多模态话语动态意义整合的研究概述

李战子于2003年首次将多模态分析理论引入我国, 率先开展了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开启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但相对于国外而言, 我国的多模态话语研究起步还较晚, 笔者在CNKI全文数据库上以“多模态话语”为主题词进行搜索, 发现该领域的论文研究集中在2007年以后, 截至2013年, 笔者共搜索到575篇论文, 且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

在我国早期的多模态话语研究者中,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胡壮麟 (2007) 、朱永生 (2007) , 前者通过对Halliday“语言是社会符号”的理论, 讨论了多模态和多媒体的区别并对一些具体问题作出了论述;后者论述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紧密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进入2010年以后, 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 据笔者搜索发现, 有近93%的研究成果在这一期间涌现, 研究范围也涉及到了更宽广的领域, 动态语篇 (如三维的空间, 四维的电影、视频等) 由于其模态解析的复杂性引起了研究者更多的兴趣, 共有56篇论文发表。这表明, 我国的多模态话语研究正在从比较简单的静态研究向三维和四维扩展。大多数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以视觉模态研究为主, 听觉模态研究为辅的工作上来, 其中以外语教学实践和动态语篇的分析为两大主要研究方向。

2.1 外语教学研究概述

在外语教学实践方面, 张琳 (2010) 提出了如何通过协调多模态之间的关系来促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刘芹, 潘鸣威 (2010) 更是理论联系实际, 尝试开展了理工科口语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工作, 将话语分析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 具有开创意义;张德禄 (2010, 2012) 在进一步深化了各模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两个教学案例, 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各种模态是如何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他认为, 教学过程主要是运用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前者主要为老师讲 (老师发声的响亮度、调的高低、语调、节奏、重读等) 、学生听, 除此还表现在阅读PPT上的内容和动画发出的声音等;而后者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 如学生要看黑板, 看PPT上的文字、画面、动画和老师的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同学的活动等[5]。在此基础上, 黄芳, 刘芹 (2012) 通过对多模态影视英语教学进行实践探索, 揭示影视英语作为多模态语篇, 由于文字、图像、声音、动作和颜色等符号的相互作用, 可共同实现要表达的现实交际意义, 并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王春辉 (2013) 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入手, 通过实证研究, 探讨多种模态教学的优势, 得出结论:各个模态的良好互动会产生一个大于各个模态之和的意义, 英语教学只有通过多种模态的协作尤其是听觉和视觉才能取得最佳的授课效果, 避免出现影响教学的低效和排斥的现象。

2.2 动态语篇研究

在研究动态语篇方面, 李妙晴 (2009) 率先运用了O’Halloran的电影分析模式,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例, 探讨了其对于大型广场表演的应用性。她指出, 大型广场表演结合科技手段、人物造型、表演, 以视觉模态为主, 声觉模态, 动作模态、文字等模态为辅, 既能够体现其既定的仪式功能, 又能折射出独特的和谐文化[6]。洪岗, 张振 (2010) 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的视频声音和截取的图片进行意义构成的分析, 说明图像和声音在多模态语篇意义构建中的作用。苑林琳 (2010) 首先对电影语篇《乱世佳人》进行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随后从听觉上即配乐上阐明它在表达电影语篇意义中的作用以及听觉和视觉的关系。在具体表现方面, 她选取了电影中的三个片段, 分析了文字+图像, 图像+音乐, 文字+图像+音乐这三种整合方式, 虽然形式新颖, 但去并未从声音或音乐的本质来进行深入研究。张德禄、袁艳艳 (2011) 以电视天气预报多模态话语为例, 探讨了动态多模态话语之间的配合及协同的基本原则;亓玉杰 (2011) 则通过对情景喜剧中态度的多模态分析, 尝试了非语言因素如表情、手势、声音特征等在电影语篇中是如何共同作用构建态度意义的。她的突出贡献在于首次运用了对声音特征 (如音调水平和音调范围等) 的具体数值分析来表现说话人的情绪和态度, 这说明听觉特征和视觉特征一样可以在意义构建和语篇衔接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周媛 (2012, 2013) 在对电影预告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中率先将声音模态的研究可视化, 并利用视频处理软件直观分析视听模态的整合意义。

3 发展之反思

通过以上对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领域动态意义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 我国学者已经对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由此发展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在了多方领域, 然而, 在动态意义整合方面, 现阶段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Kress和van Leeuwen构建的“视觉语法”是十几年前提出的重要理论成果, 其适用对象多集中在静态语篇的分析, 如今多模态话语分析还涉及很多其他模态, 如听觉模态, 可是相对“视觉语法”来说, “听觉语法”的理论构建明显薄弱, 我国对于“听觉语法”的理论研究仅停留在李妙晴 (2010) 对van Leeuwen的《言语声响音乐》进行的概述评介, 缺少理论独创性。这些理论上的匮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多模态话语动态意义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二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让人们的交流能够通过多种模态、媒介进行, 不再局限于语言。同样的,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未来发展也需要技术的支持和保障。比如, 对音频、视频的分析, 如果通过精确的技术软件进行细化分析, 势必能降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而要做到这一点, 加大同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要对动态电影等语篇进行分析, 可以同电影学进行合作。对图像、声音的分析, 也可以同艺术学进行配合等。将来, 如果多模态分析要扩展到诸如触觉、味觉等模态的分析, 更是少不了其他学科的支持[7]。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话语分析界兴起了一种新型的语篇分析方法——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它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互联网络广泛使用的大环境下产生的。信息的传递不再是单一的文本, 取而代之的是包含了多种模态例如图像、视频、音频、三维立体动画等的复杂形态, 体现了交际的动态性。此篇综述希望从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动态意义构建的研究现状中找出规律与不足, 为今后进一步的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提供新的思路和构想。

关键词:多模态,动态意义,现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Kress G, Van Leeuwen 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 1996.

[2]Van Leeuwen T.Speech, Sound, Music[M].London:Macmillan, 1999.

[3]O’Halloran.Visual Semiosis in Film[A]//O Halloran K.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Continuum, 2004.

[4]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 2007 (5) .

[5]张德禄.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 2010 (2) .

[6]李妙晴.2008背景奥运会开幕式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艺术评论, 2009 (3) .

篇3:多模态逻辑的研究动因及意义论文

摘 要:中央电视台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海报是该片成功营销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文采用Kress和Van Leeuwen的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分析方法,研究分析这组多模态语篇海报的设计和效果,探讨多模态语篇是与其观者的互动及各模态语篇之间的互动意义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多模态语篇 互动意义 接触 社会距离 态度

一、引言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的美食类纪录片,该片以美食为窗口,多角度记录中国各地美食生态,展现中华美食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变化,反映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让观众感知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传统。

《舌尖上的中国》受众锁定为普通人,而非仅仅是喜欢美食的“吃货”们。该片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在呈现各色美食的同时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看社会,其重要主题是中国之“变”:中国饮食之变,中国传统之变,中国文化之变和中国社会之变。

对于电视台和投资方来说,大型纪录片并不是个香饽饽,其拍摄难度大,盈利困难,受关注度较低,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很少有在艺术和票房上双丰收的案例。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却是个例外,除了该片本身的故事性,人文性和艺术性外,该片的广告营销,特别是巧妙运用海报广告的多模态语篇,与受众产生互动,是该片成功的一大要素。本文采用Kress和Van Leeuwen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分析方法解析这一系列宣传海报的互动意义。

二、多模态语篇的互动意义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20世纪50年代后提出的解剖话语活动内在规律、话语活动与意识形态和认知模式间关系的理论。然而,话语分析以语言为研究对象,注重语言结构和语义结构及其与社会文化、心理认知之间的关系,忽视图像、声音、颜色等其他意义表现形式(朱永生,2007:82)。多模态语篇(multimodal discourse)融合了多种交流模态以传递信息(Kress & van Leeuwen, 2001:2),使文字、图像等构成更为统一的交际单位,传达更为完整的信息和意义。一些语言学家通过语篇分析,构建语言的资源模式,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认知语言学、社会交互学、功能符号学和语体学等视角,其中功能符号学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分析不同模态的意义构建模式,并产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其代表人物包括OToole(1994),Lemke(1995),Kress (1996),van Leeuwen(1996),Martinec(1998),OHalloran(2004),Baldry & Thibault(2006)等。

(一)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理论

多模态语篇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方法将语言看成社会符号,从社会文化情境与语言的互动关系来研究语言。Van Leeuwen & Jewitt(2001)以及Kress & Van Leeuwen(1996)建立了图像分析的社会学基础和框架。

Kress和Van Leeuwen的多模态分析方法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Halliday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依赖于语境而存在的社会符号系统(Halliday, 1978:4),这是其与其他语法相比的优势所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符号研究;第二,系统功能语法不仅关注文字本身,也关注文字设计、布局,从功能的角度解析语言结构,把语言与非语言有机联系起来;第三,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的元功能包括表征客观和内心世界的概念功能,体现语言使用者的交际参与和交际角色的人际功能和构成语篇的语篇功能。

(二)社会符号学的三大元功能

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也和语言符号一样,具有多功能性,也是意义的源泉。社会符号学家Kress & van Leeuwen(1996)把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延伸到其他符号系统,并在多模态语篇中将其分别诠释为“再现、互动和构图”。他们认为图像的人际功能即多模态语篇的互动功能,表现为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语篇功能体现为多模态语篇的布局,即语篇成分的空间顺序,也是读者对图像的整体印象。

(三)多模态语篇的互动意义研究

Kress & Van Leeuwen(1996)构建了用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符号语法和分析图像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分析图像互动意义的三个原则: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

接触指图像与观者发生作用的方式(需要受众给予回馈或仅向受众提供视觉信息);社会距离指图像与受众的距离,是邀请受众靠近图像,或是想要与其保持距离,或是拒之千里之外;态度分为水平层面及垂直层面。水平层面包括呼吁观者的参与(正面图像)或是冷漠的效果(侧面图像);垂直层面形成受众与图像主体的权力关系:存在等级差异或平等关系。

三、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分析方法对广告海报互动意义剖析

本组海报是《舌尖上的中国II》的主题海报。海报的设计从构图上来说大同小异,一目了然,使观者在看到海报的同时就能预设出该片的主题海报拉近该片与观众的距离,并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

海报以群山为底,以土黄色为衬色,黄土地象征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劳动的民族。海报的主体是代表美好未来的祥云所衬托出来的东西南北四个汉字,展示了该片所涵盖的拍摄素材的地理范围,也凸显了中华民族辛勤劳作创造的“民以食为天”的古训。祥云的正下方是用中国传统的毛笔书写的“舌尖上的中国”几个汉字以及极具特色的红印 “II”字。下方则是“A Bite of China”英文字样和CCTV-9纪录频道的台标,完美地实现了构图的平衡。

在“东、西、南、北”四张海报中,主体都是简单美观的汉字笔画和具有地域特色的食材所构成的汉字:东部地区紧邻渤海、黄海、东海,设计者巧妙地使用东部地区的特色食材海鲜(龙虾和血蚶)构成了“东”字;西部地区以面食为主,一双筷子挑起的两箸面构成了“西”字;炖汤是南部地区的特色,一个紫红色的砂锅勾勒出了“南”的轮廓;而两根直立的大白菜则完美体现了冬季北方的主要蔬菜。

四张海报采用类似的构图,不同地区的特色食材构成了四个不同的汉字,在祥云的衬托下意境非凡。本文基于以上信息,采用Kress和Van Leeuwen对图像互动意义分析遵循的三个原则,分析这组多模态语篇海报的设计和效果,探讨多模态语篇是与其观者的互动及各模态语篇之间的互动意义的实现方式。

(一)接触

图像传达意义即图像行为,通过表征参与者的凝视系统来实现(van Leeuwen,2005:120),表达的是索求,或是提供。接触是表征参与者与受众的关系,包括表征参与者需要受众的关注或只是向受众提供信息。“索求”图像中,表征参与者直接盯着受众,希望他们给予回馈;而“提供”图像中,表征参与者看向别处,这种间接的接触,旨在引发人们的思考。

在上述四张海报中,我们不能找到一个具体的人物作为表征参与者,但是在没有人物的图像中,我们可以把作为海报构图中心的这四个汉字作为表征参与者,其传达的核心信息即为其凝视系统。尽管加入各种食材,使得这几个汉字看上去并不如单纯的四个汉字直观,但是,它们却非常巧妙地把各地特色食材,甚至是烹饪方法直观地展示给了受众,直接展示了纪录片的内容要点。这一巧妙的设计使得图像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引发受众的联想和思考,同时也在对受众进行“索求”,渴望从他们身上获得回馈以达到共鸣。很明显,在接触这一功能上,四张海报异曲同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即图像中人或物所呈现出的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主要靠“取景”实现(近景、中景及远景)。近景体现表征参与者与受众私人交往的密切关系,中景体现公共场合的社交距离,远景体现非人际交往的关系。(Kress and Van Leeuwen,1996)

四张海报的背景都是群山,这种远景所代表的社交距离无形中拉开了受众与图像的距离。然而,这四张海报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海报在看似拉开受众与图像距离的同时,却用祥云若隐若现地烘托出了“东西南北”四个汉字。更为巧妙的是,无论是“东”字中的龙虾与血蚶,“西”字中的面食,还是“南”字中的砂锅和锅盖,或是“北”字中的大白菜,都是在其他黑色的笔画衬托下完成的,凸显了四个地域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不论人们来自祖国的哪个地区,都可以第一时间从海报中找到家乡饮食的特色。而这种在远景衬托下的社交距离上反衬出来的近景私人密切距离,是海报的点睛之笔。

另一方面,看似简单的“东西南北”四个汉字实际上是海报设计者的另一卓越之处。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首先关注的肯定是东部的海报,西部地区的观者肯定会在西部海报上花更多的时间,但是单字语篇的方式,却让观者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归属。海报的作用在于广而告之,同时引起共鸣。在进行纪录片宣传时,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决定了观看的视角,也直接决定了宣传效果的优劣,远比其他因素直接和高效,这是其他复杂语篇所无法企及的。

(三)态度

解析多模态语篇互动意义的另一原则是角度(水平和垂直)的选择。水平选择中,正面代表参与,侧面代表着冷漠。不同角度的垂直选择,表现出受众与图像内容间的权力关系。高处的角度表示受众优于表征参与者;水平角度体现的是平等关系;低处的设计角度表明受众的地位劣于表征参与者。

从水平层面上看,图像中的四个汉字是正面呈现在受众眼前的,表示希望观者“参与”到海报所呈现的图像中来;从垂直层面上看,海报中四个汉字凌驾于群山之上,旨在承认中国广袤大地美食特点的同时,突出各个区域美食的特色。与此同时,水平角度呈现出的平等关系,营造出了海报的互动氛围。

四、结语

文本和图像互为补充,二者共同实现信息的传递功能(Barthes,1977)。四张海报是由文字语篇和图像语篇共同构成的多模态语篇。图像和文字共同构成的语篇不同模态构成了新的语义域,呈现出大于二者之和的效果。四张海报通过两种模态的相互补充,有效地实现了其宣传效果,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体现了广告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希望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多模态的分析,能够帮助人们设计和理解身边的多模态语篇,实现复杂信息的传递。

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TD2014-08](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TD2014-08)

参考文献:

[1]Baldry,A.& P.J.Thibault.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Text Analysis[M].London: Equinox(Publishers),Press,2006.

[2]Barthes,R.Image-Music-Text.[M].London: Fontana,1977.

[3]Kress,G.& Jewitt,C.(eds.).Handbook of visual Analysis[C].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2001.

[4]Kress,G.and Van Leeuwen,T.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 Routledge.,1996.

[5]Kress,G & 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mold,2001.

[6]Lemke,J.Intertextuality and text semantics[A].In M.Gregory and P.Fries(eds.).Discourse in society: functional Perspectives[C].Norwood,N.J.:Ablex,1995.

[7]Martinec,R.Cohesion in Action.[J].Semiotics,1998,(1).

[8]OHalloran,K.L.Visual semiosis in film[A].In Kay L.OHalloran(ed).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C].2004.

[9]OToole,M.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M]Leicester: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4.

[10]Van Leeuwen,T.Introducing Social Semiotics[M].London:Routledge,2005.

[11]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篇4:多模态逻辑的研究动因及意义论文

关键词:多模态意义构建,图像,文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徽,视觉语法

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巨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人们的交际活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种交际符号, 数字化和多模态化就成了我们语篇世界发展的一大特点。“图像时代的到来, 特别是图像在媒体、教育和儿童文学中的大量运用使我们无法忽略多模态话语。” (李战子:2003) 这种语篇的大量出现使得我们在释解由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所构建的意义时需要用视、听、触等多种感觉。由于多种模态手段的广泛使用, 仅从语言或其他单模态层面进行语篇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以2011年启用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徽为例, 尝试通过运用多模态符号学和视觉语法理论, 探讨多模态语篇中文字、图像、颜色、布局等模态资源如何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共同构建语篇整体意义, 从而达到预定的交际目的。

一、多模态语篇分析及其理论基础

视觉图像分析语法是在社会符号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语言的语法描写词如何组合成小句、句子和语篇, 视觉语法将描写所描绘的人物、地点、事件等要素如何组成不同复杂程度的视觉叙事。”基于图像的社会符号性, “多模态语篇分析从系统功能语言学那里接受了语言的社会符号性以及意义潜势的观点, 认为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系统也是意义的源泉;接受了系统理论, 认为多模态语篇本身也具有系统性;接受了元功能假说, 认为多模态语篇也同时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朱永生:2007) 从而将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纯理功能思想扩展到了视觉模式, 建立了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主要内容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这种分析方法对于进一步理解语言的社会符号性特点, 对于多模态语篇的生产机制和意义理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徽多模态语篇意义的构建

“大学校徽是言 (文字) 、象 (意象) 、意 (寓意) 、颜色的结合体, 每一个校徽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多模态语篇。” (张红岩、李晓燕:201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徽主题图案为篆书“经”、“法”二字的巧妙组合体, 二者结合构思巧妙, 属性鲜明, 寓意深邃, 形象独特。经中有法, 法中有经, 代表经济与法律相生相融, 突出了学校的学科特色。此图案整体为中国古钱币外圆内方的图式, 外圆象征市场经济, 内方象征法治精神, 阴阳和谐, 疏密得宜, 端庄典雅, 醒目大方。

全图采用中国印信的形式, “经”、“法”二字的组合体处于印信的中央, 外围分别以处于上方的中文名称和处于下方的英文名称所环绕, 且字体和字号都有区别。整个图案颜色采用单色———红色, 吉祥、热情、醒目。 (见图1)

(一) 图像的再现意义

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徽图案中, 篆书“经”、“法”二字的组合体以大字号、阴阳文形式出现于整个图案的正中央, 以高饱和度的红色为背景, 使其在整个校徽图案中占据着最显著的位置, 整个校徽语篇的向量是由这一篆书组合构成, 成为叙事再现意义中行动过程的动作者。

从概念再现意义方面分析, “经”、“法”的篆体组合很好地突出了学校的学科特色, 经中有法, 法中有经, 代表着财经与法律相生相融;此外, 整个图案是一个圆形印信的形状, 中间的篆体组合是呈现方形, 这一设计也刚好契合了中国古钱币外圆内方的图式, 体现了学校的财经特色, 外圆象征市场经济, 内方象征法治精神。整个图案就是一个象征过程, 凸显强烈的象征特性。

(二) 图像的互动意义

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相对应, 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了多模态语篇中的互动意义。“图像可以造成观看者和图像之中世界间的特定关系。它们以此和观看者互动, 并提示观看者对所再现的景物应持的态度”。 (李战子:2003) 这种互动意义的建构主要由距离、接触、视点和情态等资源实现。

距离通常由通过图像所显示的框架范围来实现。它可以使观者靠近人物、地点和事件, 也可以将观者推出范围之外。根据Kress和van Leuwen对图像交流中距离的区分, 此校徽图案中篆体“经”、“法”组合得到了凸显, 属于“近距离”范畴, 表现的是“经”、“法”所代表的财经和法律和观看者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社会关系。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拥有法治的经济社会团体中, 谁都逃离不开。

接触指图像参与者通过目光的指向于潜在的观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想象中的接触关系, 它可以表达索取和提供信息或服务。根据Kress和van Leeuwen, 每一个图像都有一个图像行为, 即通过图像对观看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徽图像的抽象性与象征性, 观看者无法辨识图像参与者的目光所向。如果目光是投向观看者, 那么它传达的是一种索取, 可能是服务的索取, 意指热烈欢迎广大有志之士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求学或工作;如果目光是投向一旁, 那么它传达的是一种提供, 既可能是提供服务也可能是提供信息, 意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一所省属重点财经政法类院校, 责无旁贷地应为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服务。

(三) 图像的构图意义

对应于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意义, 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了多模态语篇的构图意义。构图意义主要由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等三种资源实现。

在校徽图像中, 篆体的“经”、“法”组合体以较大字号形式被置于图案的中心, 占据了整个印信将近一半的图面, 边缘分别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和“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字样所环绕。其中学校的中文名称置于组合体的上方, 学校的英文名称置于组合体的下方, 而且英文名称的字号比中文名称小。按照我们的文化传统, 被置于中心的信息是要被凸显的信息, 是理想的信息, 具有较高的信息值。这正是整个校徽要想观者传达的主要信息—学校以“经”、“法”为主的鲜明的学科特色。整个图像所传递的信息是这个校徽所代表的大学是一个以经管、法律学科为中心, 涵盖了文学、理学和工学等6大学科的一所综合型大学, 也喻示着学校的发展目标是立足中原, 辐射全国, 影响世界。

总之, 毛体的中文校名、篆体的“经”、“法”组合以及大写的英文校名的完美组合不仅表现出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精妙意境, 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三部分形成了一个有层次、有承载关系的结构体。

三、结语

本文首先概述了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下出现的多模态语篇现象以及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多模态语篇的不同研究侧重, 然后以在社会符号学和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指导, 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徽进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 探讨了在意义构建中图像、文字、意象、颜色等模态是如何协作、互补, 共同实现表意目的、构建大学形象、传递大学文化内涵的。

多模态语篇是多媒体时代的新的文化现象, 对大学校徽图案的多模态意义建构进行研究, 能够丰富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研究维度,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促进大众对校徽文化内涵的理解。正如朱永生 (2007) 所言:“多模态语篇分析还处于起始阶段, 还存有不足”。本文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多模态语篇, 多模态语篇的分析方法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笔者撰此拙文, 以期起到引玉之功效。

参考文献

[1]李战子.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 2003 (5) :1-8.

[2]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 2007 (5) :82-86.

[3]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7 (4) :3-12.

篇5:商务英语谈判多模态互动意义解读

一、多模态语篇

(一)多模态及多模态语篇

多模态是在交流活动中使用不同符号模态的一种混合体。多模态语篇是指人们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通过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现象。朱永生提到识别多模态语篇的两个判断标准:看涉及模态种类的多少[1]。模态就是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人类通过感官与外界互动,用单个感官进行的互动叫单模态,涉及多个感官的叫多模态。其次,判断多模态语篇还要看涉及符号系统的多少,这些符号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音乐、颜色等。

(二)系统功能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语篇分析是通过研究各种模态对意义表达和形成的作用,以揭示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中的协作与互补性。系统功能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根源是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2]。Halliday认为符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三大元功能,即概念、人际和组篇三大意义。Kress和van Leeuwen对照功能语法中的元功能思想[3],提出各种模态都履行“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成意义”的功能。其中,互动意义包括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通过对符号各子系统间关系的考查,话语分析者能够比较全面地描述并把握语篇参与者间复杂微妙的人际意义[2]。在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关注交际过程中人们如何选择并组织语言符号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并与听话人建立并保持交际关系,影响对方行为的。在多模态语篇分析中,互动意义将研究的范围扩大,我们需要关注文字成分和其他符号之间的人际互补和语气及其呈现方式[5]。

目前,从语言的元功能意义出发,关于对模态间互动产生的人际意义的研究,大多限于对图像与文字符号协同产生意义的静态研究[2]。人类交际是一个多模态化的过程,除了语言、图觉,还有声觉、感觉等多种感官模式,那么这些模式间是如何协同实现人际意义的?本文将以商务谈判培训教材中的具体语料为例,从构成互动意义的三要素———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出发,对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模态的使用及其协同关系展开分析,从而实现对国际商务谈判中多模态互动意义的解读。

二、国际商务谈判多模态互动意义解读

(一)接触

接触是指参与者通过目光的指向与观看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想象中的接触关系,包括提供和索取两种基本作用。在语言模态中,语言的人际功能主要是指人们用语言与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主要通过语气、情态等语言手段实现。根据Halliday的观点,疑问(Interrogative)起到索取信息的功能;陈述(Indicative)是关于提供信息的功能;感叹(Exclamative)是表达感慨和叹息的相应结构;祈使(Imperative)起到表达命令、要求的功能。这四种语气意义分别由四种句型体现出来: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在谈判中,一般情况下,陈述句表达陈述语气,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疑问句表达疑问语气,希望获得信息;祈使句表达建议、邀请或命令等语气,敦促采取行动。

例1:A:Before we enter into that subject, I wish to request some clarification on a minor point.Do you mind if we take a minute? (索取)

B:No, not at all.(给予)[7]

例1中,谈判者A通过疑问句的使用向对方索取信息,希望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从而在谈判开始阶段掌握主动权。该对话表明,语气系统与英语商务语篇的“索取”和“给予”作用密切相关。

在非语言模态中,谈判者之间的目光接触与交流也有助于谈判的顺利推进。在例1中,伴随着语言的表达,谈判者A同时微笑地注视他的对手,一方面是表示尊重,另一方面更坚定表达出己方的意愿,需要对方给予重视并给出肯定的答复。谈判者B在作出回应的同时,也会和A有眼神的交流接触,这样才能表明B对A的提议确实很感兴趣,愿意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

(二)社会距离

社会规则决定我们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社会距离可以揭示出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亲近的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亲近的距离约为0—18英寸,是谈判个体间的最小间隔,只有为了礼节需要,如拥抱才能用,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强烈反感,从而影响谈判氛围;个人交往或社会距离为18英寸—4英尺,谈判双方人员进行亲切握手可采用这个距离;公共距离距离约12英尺以上,由于这个距离较大,减少了说者和听者用有声语言沟通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不建议在商务谈判中使用。个人距离的使用可以制造出亲密的气氛,而社会距离表达的是一种陌生的关系。在非语言层面上,在谈判过程中,为了保证谈判双方信息交流通畅,有必要选定合适的社会距离。在语言层面上,措辞应该尽量消除彼此的距离,从而在对方心里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减少双方的陌生感。

例2:A:Let us say we have agreed on item X, and to leave item Y as an open issue for now.

B:......[7]

在例2中,谈判者A通过提出双方已达成共识的问题,缩短了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这样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也为后面其他条款的谈判埋下伏笔,从而使谈判双方获得更大的效益。

(三)态度

态度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所投入的主观情感或客观态度。主观态度表现为卷入、远离和观察者、参与者权势和平等,而客观态度体现为行动导向和知识导向。在语言表达的层面上,从整体上体现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或态度等评价意义,商务谈判应该尽量表现出“协助”而不是“对立”。因此,在语言媒介的使用中,应该注意语言措辞,让对方觉得谈判时双方合力解决问题,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例3:A:Let us put our heads together to try to find out whether we can modify your plan to meet both of our objectives.

B:If we work together, I am sure we can find a solution to satisfy both of us.[7]

在例3中,当需要对方变更提案时,用第一人称“I”,会显得说话语气生硬,主观上处于远离的观察者的位置;但是换成“we”的话,说话人表现出一种愿意卷入共同处理事件的态度,从而避免了对立。

在非语言表达层面上,当谈判对方对谈话内容持中立态度时,往往会做出抬头的动作,在行动上表达出一种观察者的意愿。通常随着谈话的继续,抬头的姿势会一直保持,只是偶尔轻轻点头,行动上表达出一种参与者权势和平等的意愿。如果对方把头部高高昂起,同时下巴向外突出,那就显示出强势、无畏或者傲慢的态度,则表达出一种不愿卷入的意愿。例3中,谈判者B在倾听A陈述的同时,轻轻点头,那么在A看来对方至少是处在观察者的角度,但是通过对B话语的理解,A不难看出B由观察者转换成参与者的角色,从而增强双方积极参与谈判达成共赢的决心。

与其他多模态语篇模式一样,商务英语谈判语篇也是由包括语言和非语言多种符号系统构成,各种符号系统相互协同共同实现意义的表达与交流。本文从Kress和van Leeuwen的系统统功能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出发,对商务英语谈判语篇的互动意义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多模态语篇分析法在商务英语谈判语篇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在商务英语谈判中要充分发挥人际功能的作用,谈判者需要清楚对方使用的各种语言及非语言符号表达出的信息,并作出恰当的回应,以实现对商务谈判中多模态互动意义的解读,从而增加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 2007, (5) .

[2][4][6]张佐成, 陈瑜敏.多模态话语分析三大理论方法述评[J].中国英语教育, 2011, (1) .

[3]Kress, G.&T.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of Visual Design (2nd Edition) [M].London:Routle-dge, 2006:41-43.

[5]杨信彰.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J].外语教学, 2009, (4) .

篇6:多模态逻辑的研究动因及意义论文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 对语言符号的研究转移到图像、声音、运动和模态的交流方式的研究, 具有代表性的是克瑞斯和范李文, 他们主张构建一个更完美的视觉形象语法框架, 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本文使用克瑞斯和范李文视觉形象理论, 分析衡水滨湖新区区徽, 讨论区徽语篇中图像、色彩、造型、印刷版式式协同构成交际意义的手段和方法。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和视觉语法

1、多模态话语分析

朱永生认为模态指的是沟通渠道和媒体, 包括语言、技术、图像、色彩等符号系统。克瑞斯和范李文认为多模态话语是一种融合的交流方式, 用声音、文字、图像等来传达信息。当代话语多模性越发明显, 多模态已成为人类共同交流内在特征。模态话语分析的目的是把由不同的模式体现了意义结合考虑, 分析它们如何一起工作创建一个完整的文本意义。

2、克瑞斯和范李文的视觉语法

克瑞斯&范李文认为图像是社会符号。功能语法有概念、交际和语篇三个功能, 所以克瑞斯&范李文将图像意义分为再现、互动和构图三种。交互的形象意义的对应功能语法交际功能。互动意义是关于图像发明者、图像本身和图像观众之间的关系, 同时包括观众对图像反应的态度。

二、衡水滨湖新区区徽交际意义的多模态构建

1、区徽模态分解及交际意义的构建

区徽是由图像 (抽象的船帆图像, 水鸟和水中倒影) 、颜色 (蓝色、白色、灰色) 、印刷版式 (中英文字体的设计) 和文字 (衡水滨湖新区和Lakeside New Area) 按照一定的方式所构成的。衡水滨湖新区徽可分解为图像模态、颜色模态、印刷版式模态。

(1) 图像模态交际意义

图像的交际功能体现为各元素的交互作用, 实现交互意义有四个主要因素:接触、社交距离、态度、情态。

观看者通过图像与图像建立一种想象和交流, 反映了图像与观看者相互关系。衡水滨湖新区区徽的主体是抽象的水鸟图像, 船帆和水中倒影, 其中最突出的是在中间的水鸟和船帆。克瑞斯和范李文把这种图片称为“提供”类型的图像, 它显示出一种期待与渴望的态度, 意义为衡水人民充满信心, 将以最美丽的和良好的状态向全国、全世界人民展示滨湖新区全新风貌。

图像与观看者的社交距离能说明其社会关系, 最主要的因素是框架镜头的大小。区徽的设使用社交远距离。我们可以看到船帆和水中倒影图像占据了大约一半的框架, 在周围的空间有水鸟和鸟群。区徽的主要图像 (船帆和倒影) 和观众之间的疏远的社会人际关系。这种社会距离的设计目的是在创造意境、吸引观众。

观众观看图像的视角反映图像的态度。平视的视角反映图像和观看者之间平等的关系。滨湖新区区徽一幅平视主观图像。观看的视线状态是水平的, 读者和图像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体现着和谐的意境。读者看后有种急切想融入, 积极参加滨湖新区建设的愿望。展开的风帆象征着滨湖新区发展势头正劲, 各项建设正在提速推进。

(2) 颜色模态交际意义

图像分析中的模态基于颜色饱和度水平,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高度感官模态图像使用自然主义高饱和的颜色;中度感官模态图像的颜色不太饱和, 如优雅水粉画;低感官模态图像只是黑色和白色。根据这一标准, 滨湖新区区徽属于中度感官情态。区徽以蓝、白、灰为主色调。渐变彩色的运用, 象征各种文化的交汇。蓝色的船帆代表衡水, 寓意和平友爱;白色诠释了理解和沟通的理念;灰色高贵、庄严、稳重的意象, 体现着“水韵田园、智慧湖城”的特色定位。简洁纯净的白色、宁静明亮的蓝色与稳重庄严的灰色相互搭配, 使整个图像色彩非常协调, 深浅有致。

(3) 印刷版式模态际意义

视觉模态的印刷版式主要指字体的设计。不同的字体设计使观者有不同心理感受, 传递着不同的交际意义。“Lakeside New Area”采用了Arial字体。圆形字体给令人亲切, 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衡水滨湖新区”采用了微软雅黑这款字体, 文字显示得平滑美观, 简洁明快, 更加人性化。这种字体的使用, 改善字体的可读性, 缩短与观者之间的距离。配合粗体的使用, 使“衡水滨湖新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字号方面, “衡水滨湖新区”比“Lakeside New Area”字体稍大, 颜色饱和度更高。在文字的编排方面, 前者位于图像的外围的凸出位置, 后者位下方的从属位置, 使“衡水滨湖新区”更容易辨认, 更吸引眼球。

2、衡水滨湖新区区徽的多模态意义

区徽是衡水滨湖新区重要的形象标识, 也是滨湖新区发展理念的形象表达。区徽图像颜色模态采用中度感官的表现手法, 结合在接触、社交距离、态度等方面恰当定位, 体现出了要表达的交际意义:滨湖新区确立了以“水韵田园、智慧湖城”为目标的为特色定位。船帆既体现滨湖新区华北绿明珠的美誉, 也寓意着新区发展势头正劲, 各项事业奋力推进;飞翔的水鸟象征生态系统的完整, 表明新区保护发展的战略核心。对印刷版式的分析表明, 该区徽设计既凸显了滨湖新区内陆淡水湖泊的特色, 也展示了以人为本, 和谐新区的精神。

结语

本文以克瑞斯和范李文视觉形象语法为基础, 探讨了衡水滨湖新区区徽的多模态会意义的建构。图像、颜色、印刷版式和字体模态, 都可以表达话语的交际意义。各种各样的模态在话语中协同、相互补充, 共同创建话语的交际意义。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 我们应该考虑到各种模态在交际功能的实现意义, 全面和准确理解话语表达的交际意义。

注:2012年度获衡水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2012069B) 。

摘要:本文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的视觉语法基础, 以衡水滨湖新区区徽为例, 分解其多模态意义, 探讨多模态区徽中图像、颜色、印刷版式、文字等各种模态如何共同作用构成交际意义。

关键词:交际意义,多模态,滨湖新区区徽

参考文献

[1]李战子:《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外语研究》, 2003, 5。

[2]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6。

[3]童艳芳:《会徽语篇人际意义的多模态构建》,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3。

上一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一篇:聋人学校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