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刘邦凡教授的专著《逻辑、认知与认知逻辑》是我国本世纪以来认知逻辑研究的重要著作,甚至是我国逻辑学认知归向的开创性著作之一,其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书对认知逻辑研究进行了学科性规范;二是该书对认知逻辑溯源的研究;三是该书提出诸多创新性观点和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逻辑学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逻辑学发展研究论文 篇1:

探讨计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人类已经正式迈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作为信息传播、接收的载体-计算机,在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探究计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另外,有关于计算机科学的具体发展趋势也会有所涉及。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分析现状来对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进行总结以及对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预测。最后,主要是笔者对于将来计算机科学发展越来越好的心愿寄托。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应用范围;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计算机科学在许多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于计算机的实际运用,使科学工作者的办公效率也通过计算机科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可是,计算机的相关科学技术的开发与使用速度十分快,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其中一个部分,它所需的相关设备以及科学技术要求也非常高。所以,怎样合理运用计算机科学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升实操效果,已经成为了众多专家和科学工作者们需要进行研究的重大课题。多年以来,计算机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子产品,不同职业的人依据自身对于计算机科学的不同需求,开发了很多不同的软件以及应用程序。由此可见,计算机科学应该依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只有如此才可以提升计算机科学的实际运用效果。

一、计算机科学的使用现状

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原因,使得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因为受教育程度低下而使得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步十分晚。一些发达国家在历经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业时代。在那时我国依旧处在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时代。当那些发达国家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时,我国的工业发展才刚开始,所以我国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相关技术几乎都是发达国家的科技工作者研发的。近年来,鉴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出台的一些有利于发展的优惠政策,有效激励了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因而促进了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根据最近的调研数据可知,我国的网名数量在逐年上涨。据此可发现,我国的计算机个人用户和企业客户都有庞大的使用群体,这是因为计算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这对于企业客户减少时间成本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开发和广泛使用也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为更好发挥计算机科学的使用价值,一些企业基于各种原因,甚至推行了无纸化办公,他们相形,这种理念能够让办公更高效。然而,我国计算机使用历史不长,因而对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也少,在使用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影响计算机使用的总体效果。

二、计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

1.计算机科学在逻辑学中的应用

19世纪末期,作为现代逻辑学的分支的数理逻辑学,这一边缘学科不但与数学息息相关,而且与计算机科学、哲学、伦理学、语言学、心理发展学、经济学,世界法学等学科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它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作为传统的形式逻辑发展的产物,数理逻辑是基础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于计算机科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计算机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计算机科学直接或间接为数理逻辑学的根本性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思维方式和探究工具,正像是外国科学会议在题为“计算机科学对于逻辑学的重要影响”的议题中所论述的:“计算机科学在近年来对于数理逻辑学的影响作用远远超出了逻辑学在过去的历史中逻辑学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影响。事实上,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在现代逻辑学领域中拥有重要地位,所以,计算机科学被称作是‘数理逻辑学的计算工具’。计算机科学对逻辑学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从人工智能技术到软件工程。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不但为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且还对其模式构建和计算运用提供了良好的计算平台。

2.计算机科学对于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在这个科学技术如同草长莺飞般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人们已经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科学的使用。计算机科学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快速有效地提供信息资源、技术资料及其支持。此外,世界各国在不断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寻找经济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点。我国的应用计算机科学现在已经对于经济的发展有了技术上的革新,它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一定会有着很大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入计算机科学应用时代,让生活更加便利、人性化,比如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②有助于增强传统商业交易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如提供密码安全保护设置等措施;③有助于我国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让现代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④有助于我国企业相关机构组织进行人才培养,在互联网络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

3.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计算机科学对其发展的影响有着不可动摇的主导作用,在计算机科学的所有基础理论课程里,离散数学是一门十分关键的学科。计算机科学当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和思维方式及其计算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离散数学理论运用,进而使计算机科学领域和离散数学领域的联系更多,两个领域也都因此得到了学科发展。离散数学主要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研究对象基本上都是有限的、可数的元素.这也是和我们之前探究的连续数学有着相似之处.离散数学是伴随计算机科学应用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往往和数据模型、逻辑构建、系统梳理、操作过程等等课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计算机科学对于离散数学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函数相关关系、集合论、高等数学计算、代数分析、图论等这多个内容.理解计算机科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对数学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具有长远意义。

三、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

1. 人工智能化的超级计算机

超级高速度计算机运用平行处理科学改良计算机内部构造,促使计算机的运算程序同时进行多条指令操作分析或者同时对许多数据进行处理,进而逐步提升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超级计算机一般都是由成百上千甚至是更多的计算机处理器(机)构成的,能完成一般处理器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量计算任务。从超级计算机获取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研发,能够有效促进各个领域高尖端课题的研究与推进,并且方便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

2. 新型高性能计算机问世

硅芯片技术高速发展应用的同时,也代表着硅材料的实际应用越来越接近其物理性质的极限。所以,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正在加快研究开发新型计算机,希望计算机的体系构造与相关技术的应用都会产生一次量变与质变。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都会在二十一世纪进入我们的生产生活,遍布各个研究领域。

四、结语

計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而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应用,它的发展趋势也会因此而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里,笔者将会怀着对计算机科学发展越来越好的美好祝愿,希望计算机科学能够带动整个科技领域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02).

[2] 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10).

作者:高峰

逻辑学发展研究论文 篇2:

一部逻辑学认知归向的开创性著作

摘 要:刘邦凡教授的专著《逻辑、认知与认知逻辑》是我国本世纪以来认知逻辑研究的重要著作,甚至是我国逻辑学认知归向的开创性著作之一,其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书对认知逻辑研究进行了学科性规范;二是该书对认知逻辑溯源的研究;三是该书提出诸多创新性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逻辑学;认知归向;认知逻辑学;知识;逻辑;认知逻辑

作者简介:冯颜利(1963-),男,湖南临湘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等研究。

逻辑与逻辑学研究都有很强的认知归向,尤其在本世纪来,逻辑学总体上有转向认知科学需要的价值认同趋势。燕山大学刘邦凡教授近十多年对逻辑的认知转向研究,成果丰硕,先后发表了10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古典归纳逻辑研究的价值取向”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7期,“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归纳逻辑研究述评”发表在《逻辑学研究》2014年第1期上,“科学、哲学与认知融合视域下的因果陈述逻辑”发表在《哲学研究》2013年第12期上,“面向不足与复杂认知的当代归纳逻辑研究”发表在《哲学动态》2012年第1期上,《“当今三大发展中逻辑的交叉及其认知归省”发表在《哲学动态》2008年第6期上,“A simple review of research on artificial life”一文在国外SCI期刊发表并被SCI收录,“On the service as a logical thing”、“On cognitive application of generalized computer logic”、“On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logic in the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三篇论文会议发表后被EI收录,另外还有“论古典归纳逻辑的科学认知功”、“论现代归纳逻辑的科学认知功能”、“论勃克斯逻辑与科学认知”、“广义计算机逻辑的认知归省”和“试论逻辑与社会认知”、“论概率、概率逻辑与知识进步”、“一个知识表示的广义模态逻辑方案”、“一个‘知识’定义的逻辑解释”和“描述教学世界的一个模态公理系统”等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基于这些前期成果,刘邦凡教授奋力研究,成就他最近出版的专著《逻辑、认知与认知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这部著作包括七章,即:第1章,逻辑与逻辑学;第2章,知识、知识学与知识表示的逻辑;第3章,经典认知逻辑概述;第4章,概率认知逻辑的两个系統;第5章,信息认知的逻辑,包括信息搜索技术概述;第6章,知识进化的逻辑;第7章,模糊知识的逻辑,包括模糊逻辑概论。

这部著作是我国本世纪以来认知逻辑研究的重要著作,甚至是我国逻辑学认知归向的开创性著作之一,其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该书对认知逻辑研究进行了学科性规范。认知逻辑研究由来已久,但从学科角度看,认知逻辑研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也很少看见对认知逻辑研究进行学科性分类。《逻辑、认知与认知逻辑》一书将认知逻辑学科领域总体上归类为五个部分,即经典认知逻辑、概率认知逻辑、信息认知逻辑、知识进化的逻辑和模糊知识的逻辑,这五个部分也概括了当代认知逻辑研究的重点领域,这一分类是可取的。

二是该书对认知逻辑溯源的研究。《逻辑、认知与认知逻辑》一书对认知逻辑研究所涉及的诸多概念,例如逻辑、知识、认知、知识学、模糊逻辑、信息逻辑、知识进化、人工智能逻辑等,进行了文化诠释与历史分析,这从一个角度呈现了作者对认知逻辑溯源性思考,为今后认知逻辑理论研究做出基础性工作。

三是该书提出诸多创新性观点和方法。该书提出了知识表示的一个逻辑方案,应用狭义模态逻辑系统的构造性和扩张性,从知识的七个方面去刻画知识的逻辑体系或逻辑蕴含,这一研究思路不仅理论上有创新,而且在方法上也对认知逻辑研究具有启迪作用。该书提出了“信息认知的逻辑”的概念并进行了学科性理论内容建构,这在国内外是没有的,具有开创性的价值。该书对知识进化的逻辑、模糊知识的逻辑等领域做了多方面的扩展,丰富和深化了进化逻辑和模糊逻辑的理论与方法。

总之,正如本书所论述的那样:在我们这个大变革时代,需要的是对逻辑理性的认同和回归,需要的是发挥逻辑的创新功能,需要的是逻辑的应用。这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正是呼唤逻辑理性、弘扬逻辑精神的伟大新时代。逻辑不仅要维护其阳春白雪的清高(理论研究),还要兼顾下里巴人的日常生活(应用研究),只有当逻辑的创新功能充分发挥之时,只有当全社会都在学逻辑、用逻辑、讲道理的时候,“德先生”和“赛先生”昭示的社会发展和理论创新才会实现;只有当逻辑精神深入人心、蔚然成风之时,我们的社会制度创新和科学理论发展才有可能。

[ 参 考 文 献 ]

[1]刘邦凡,史悦.古今中外类逻辑思维的起源与发展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11):5-9.

[2]刘邦凡,何向东.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归纳逻辑研究述评[J].逻辑学研究,2014,7(01):100-117.

[3]刘邦凡,王磊.科学、哲学与认知融合视域下的因果陈述逻辑[J].哲学研究,2013(12):114-118.

[4]刘邦凡,何向东.面向不足与复杂认知的当代归纳逻辑研究[J].哲学动态,2012(01):91-96.

作者:冯颜利 陈妍

逻辑学发展研究论文 篇3:

对“一流大学”概念不同认知的逻辑学困境与展望

摘要:对“一流大学”概念的认知,目前大体上有三种不同模式: 整体比较型、同类比较型和同学科比较型。无论哪种认知样式,都有其逻辑学上的困境:“整体比较型”一流大学是所有大学集合中的第一等级要素,但不能反映其内涵的全部与特质;“同类比较型”一流大学,是在同类(同行业、同专业、同层次等)大学集合中,实力第一个等级的大学集合,其概念困境是“临近属概念”(大学)发生了质变,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学科比较型”一流大学是在所有大学中某个学科实力具有绝对优势的第一个等级的大学集合,但其概念的逻辑学困境是颠覆了逻辑定义的“外延相称”原则,定义域集合与陪域集合之间是偏函数。要量化其边界和统一其标准非常艰难,多元认知及其标准选择将不可避免,使用“前若干名大学”替代“一流大学”概念应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一流大学;认知;逻辑学;困境

“一流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不少高校追逐的目标。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无论是一流大学的内涵,还是外延都是不确定的,具有模糊性。对世界一流这个概念至今还没有一致的解释,关于如何建立一所世界水平的大学,定义是主观的。从逻辑学角度来讲,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由内涵与外延组成,包括名称、定义、特征、水平、实例,定义的逻辑方法是被定义项=种差(特有属性)+邻近属概念。“一流”是形容事物的等级和类别,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第一等”(first-class / first-rate/top-notch)。因此,可以认为“一流大学”就是“第一个等级大学”的集合。但是,由于对“一流大学”的“种差”和“临近属概念”的认知差异,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模式。在可资比较的范围内(如师资、科研、人才培养、学术声誉等),目前人们对一流大学的认知大致有以下三种样式,每种样式似乎都有逻辑学上的困境,乃至悖论。

一、“整体比较型”一流大学认知

“整体比较型”一流大学认知:“一流大学”是在所有大学集合中,整体实力第一个等级的大学。例如,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评价标准正是基于整体比较认知。2009年,该中心首次提出了“中国一流大学”的概念和标准,并且在当年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首次公布了“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评选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一流学者、一流学科、一流成果、一流效益、一流管理。从2009到2014年,其评价的一流大学数量由20所增加到26所,见表1。

有人认为,美国的前124个综合性大学和100名文理学院都是美国一流大学;也有人认为,能进前50名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名校;还有人认为,根据“取法乎上”原则,综合实力排名世界前100位、有15个以上的学科进入ESI、有10位左右具有重大原创性成果的顶尖专家、教师年人均产出的SCI(含SSCI)论文在1篇以上就是“世界一流大学”。

按此认知遴选的大学,其综合实力名列世界(国家或区域)前茅,具有绝对比较优势,社会公认度较高,是绝对意义上“一流大学”,如哈佛、麻省理工是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北大、清华是被公认的国内

表1武大版2009-2014“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变动情况

年份 数量(个) 对“一流大学”的认知及选择原则

2009

2010 20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8年招生数据(普通高等院校1924所),选取前1%的学校作为中国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必须是研究型重点大学,根据2009年重点大学排名结果,再评出综合排名前20所重点大学为“中国一流大学”; 2010年评价标准及数量结果与上年相同。

2011 25 在2011年大学评价中,共有125所重点大学,选取前20%的大学,即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前25所大学作为中国一流大学

2012 从2012到2014年,在全国2410所高等院校中,选取重点大学131所,按照前20%的比例(即前26所)的重点大学为中国一流大学。

2013 26

2014

资料来源:根据武大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9-2014年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一流大学一样。按此认知,“一流大学”应不加任何定语,与类别、层次、类型等无关,且比较的是学科整体加总实力,不强调大学特色。在此视域下,“一流大学”是所有大学集合中的要素,是一个“下位概念”,假若称之为P集合,则有P={A∣A∈A}。但是,由于不考虑大学种类和学科特色,某些学科一流的大学或特色院校就不可能入列;同时,个别学校也许没有一流的学科,但按综合实力排名也许会跻身一流大学行列。这好比某个单项第一的运动员就不能被称作一流运动员,而评选了一个五项全能运动员,其单项指标又不是一流的情况一样。从逻辑学上来讲,主观给予的定义域集合与客观理解的陪域集合就会形成单射函数,但其值域f(x)只是上域的一个子集,不能反映内涵的全部,出现“非满射”现象,在被定义项(X)与定义项(Y)之间形成差集:X-Y={x|x∈X,且x∈Y }。

按此认知模式,假如人为规定了一流大学定义的“种差”标准x——无论是绝对的(如选择大学集合中的前x等)或是相对的(如选择大学集合中的前x%等),则会有对应的f(x)个元素存在,“一流大学”的数量就可表示为: 。由于“种差”取值缺乏统一的标准(是一个变数x),就会犯逻辑学上的“标准混乱”错误,选取结果也会多种多样。这种认知结果,势必会导致大学的综合化趋同。

二、“同类比较型”一流大学认知

“同类比较型”一流大学认知:“一流大学”是在同类(同行业、同层次、同类型等)大学集合中,实力第一个等级的大学集合。这类一流大学在同类大学中具有相对较强的比较优势,但其本质上是“一流××大学”,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流大学”。例如,中国校友会网对一流大学的认知与评价正是基于这一模式。从2010到2014年,在该网评价遴选的中国五星级以上的一流大学名单中,仅大陆的学校就由24所增加到了66所,特别是2014年在其不同的版本中还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详见表2。再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瑞典农业大学等是“一流农大”,在以“农”冠名的大学集合内是一流大学,但在世界所有大学集合中,却不能称作“一流大学”;再如某些军事、体育、艺术等类型的大学,也有类似的情况。但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又很普遍,譬如说“一流运动员”实际上是“一流××专业的运动员”,“××”通常被省略。

“同类比较型”一流大学,实际上是一个辩证“复合概念”,是通过概念限定得到的,除了具体性和抽象性外,还具可变性与相对性等特征,此视域的“一流大学”社会公认度低,甚至不认可。在称谓中,可能常常会省掉“××二字”定语,与绝对意义上的“一流大学”概念混为一谈。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来讲,这样的分类本身就是对“一流大学”概念的恣意歪曲。如按此种认知,“一流大学”的数量表达式就为 , 是任意行业、层次或学校类型,xj则是每类任取的不同实数。

表2 2010-2014年中国校友会网 中国大陆大学5星级以上排名变动情况

年份 中国大陆五星级一流大学以上的数量 中国大陆六星顶尖级大学名称

2010 24所,其中:“六星级大学”有7(2+5)所,五星级大学”有17(10+7)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

2011 36所,其中:六星顶尖级7(2+5)所,五星级一流29(22+7)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2012 42所:六星顶尖7(2+5)个,五星一流35所(28+7)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等为六星级

2013 46所,其中:六星顶尖8(3+5)所,五星一流38所(研究型)(未计11所“2013中国一流大学名单(专业型大学) 、“中国一流独立学院”(应用型8所)和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应用型10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2014 49所,其中:六星顶尖9所,五星一流40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

2014 66所,其中:中国一流大学(27所)+中国一流行业特色型大学(8所)+中国一流特色专业型大学(9所)+中国一流独立学院(10所)+中国一流民办大学(12所)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2010-2014年公布数据整理而成,2014-12-30。

“同类比较型”一流大学实际上是由绝对的“单称命题”,变成了相对的“特称命题”,临近属概念“大学”发生了质变;不是全体“大学”集合,而是“××大学”的集合。这实际上也是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通过改变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形式,从而得出结论的推理。这里的“一流大学”其实也是个复合上位(属)概念,而“同类中最佳的大学”变成了下位(种)概念,概念的限制不当,使得外延变窄,颠覆了逻辑定义的“外延相称”原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假若将所有“大学集合”称P集合,将“同类型的大学”集合称之为Q集合,则有Q={A∣A¢A}。现在的问题是:Q∈P,还是Q∈Q?若Q∈P,那么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Q,但是Q中任何集合都有A¢A的性质,因为Q∈Q,所以Q¢Q,引出矛盾。若Q∈Q,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P,而显然P∩Q=Φ,所以Q¢Q,还是矛盾,这实际上就是“罗素悖论”(Russell’s paradox)在“一流大学”认知上的体现。

三、“学科比较型”一流大学认知

“学科比较型”一流大学认知:在所有大学集合中,某个学科实力具有绝对优势(第一个等级)的大学。例如,在2008年之前,武书连等在《中国大学评价》中,就发布了学科比较型的国内一流大学名单。其评价以学科为核心,在任意一个学科门类中排名第1的学科或是农、理、医、管、工前2-6名的学科,每年共选出15或16所国内一流大学。然而,从2009年起,对一流大学的认知发生了根本转变,其选择标准转向了“整体比较型”,数量也从15所增加到了19所,见表3。事实上,在QS、台湾大学、上海交大等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除了整体排名外,也都区分了学科类型。

学科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故按学科评价的大学等级易得到具有同学科大学或学者的认可,但却不一定受全社会公认和所有大学认可。例如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其特色学科(农科)是世界一流的(已有13个涉农相关学科进入世界ESI前1%),但总体实力在世界150名之后,故其是绝对的“世界一流涉农大学”,但很难成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因为社会对一流大学的期望是整体实力应当是第一个等级。因此,不管类型如何,也不管学科实力有多强,要真正进入“学科比较型”一流大学行列,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总体实力。在我国,目前不少高水平的行业特色性院校都将自己的发展定位描述为“世界一流××大学”,但其参照标杆却是××学科领域最强且综合实力相对靠前的综合性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学校为例,大多将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及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为标杆,这类学校要么是由具有优势学科的行业性院校转变或合并为综合性大学的(如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由瓦赫宁根农业大学改名而成),要么本来就是以某类学科为其优势或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农学是其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

这里的“一流大学”同样也是通过概念合取(逻辑加)获得的,“一流大学”概念发生了质变,变成了一个“复合上位概念”(属概念),是具有一流××学科的大学,如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实际上是一所具有“世界一流农科的大学”,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按此方法确定的一流大学的数学表达式是: , 是任意学科,xj则是每个学科任意所取的不同实数。

“学科比较型”一流大学认知同样颠覆了逻辑定义的“外延相称”原则,概念的限制不当,使得外延变窄。如果“一流大学”的输入集合是X,输出集合是Y,也同样存在:X∈Y,还是Y∈Y的逻辑学悖论问题。如果既要强调学科优势,又要强调整体实力,这里的“一流大学”实际上是P集合(所有大学)和Q集合(相同学科大学)的交集P∩Q。再从逻辑学角度来看,概念划分的规则之一就是“子项排斥”,划分后子项的外延必须互相排斥,否则就会犯“子项重叠”的错误。如果既要进行大学学科分类考察,又要结合整体实力,就会存在逻辑学上的“子项重叠”考察现象。在此情况下,f是多对一的,但非完全;定义域集合X中的有些元素与陪域集合Y中的有些元素不相关,Y中的元素也会与X中的元素不相关。定义域集合与陪域集合之间是偏函数,而不是函数关系。

表32002-2014年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国内一流大学评价结果及指标说明

年分 数量 入选的国内一流大学名称与变动情况 入选依据及标准变动情况说明

2002 15 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在任意一个学科门类中排名第1的学科或是理学前3名、工学前6名、农学前2名、医学前3名),共选出15所国内一流大学。

2003 15 与2002年相比,增加: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减少: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2003年,对《2002中国大学评价》中提出的一流大学标准作了部分修改:1、删除了原来的“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100人”的条件;2、在中国一流大学项下增加了“必须是研究型大学”。

2004 15 与2003年相比,增加:天津大学;

去除:武汉大学 “1、在中国大学评价中,获得工学前6名、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前3名、农学、经济学、法学前2名、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第1名的大学。2、必须是中国研究型大学。”

2005 15 与2004年相比,没有变化 标准与2004年相同

2006 15 与2005年相比,没有变化 2006年农学第2名是南京农业大学,但因南农的科研成果总量没有达到研究型大学的标准而没有进入中国一流大学。

2007 16 与2006年相比,增加: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去除: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标准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研究1型大学为中国一流大学。

2008 16 与2007年相比,没有变化 标准与上年度相同

2009 15 与2008年相比,去除:中国农业大学 2008年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1924所,选取前1%的学校作为中国一流大学:研究型重点大学,入选研究1型大学(前30名),综合排名前20。

2010 15 与2009年相比,没有变化 标准与上年度相同

2011 15 与2010年相比,没有变化 标准与上年度相同

2012 19 与2010年相比,增加: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减少:华中科技大学 在中国大学评价中,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大学:1、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居全国大学前25名。2、教师绩效居全国大学前25名。3、本科毕业生质量居全国大学前25名。

2013 19 与2012年相比,增加:华南理工大学;去除华东理工大学 标准与上年度相同

2014 19 与2013年相比,增加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去除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标准与上年度相同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武书连等2002-2014年《中国大学评价》国内一流大学评价结果及入选依据整理而成。

四、小结与展望

由以上的讨论可知,对“一流大学”定义的认知,目前大体上有三种模式,无论哪种模式对一流大学定义的“种差”都没有确定的量化边界;对“邻近属概念”的认知,也有很大差异,见表4。

表4不同“一流大学”认知模式比较

认知类型 同类比较型 同学科比较型 整体比较型

认知表达 在同类大学中整体一流 在所有大学中某学科一流 在所有大学中整体一流

一流等级 相对一流 比较一流 绝对一流

公认程度 低 中等 高

概念困境 定义过窄 外延变窄 单射函数

可能的效应 交叉融合不足 非均衡发展 综合化趋同

无论哪种模式的认知,似乎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都有其逻辑学上的不足,甚至悖论。严格意义上的“一流大学”,不考虑专业特性等因素,但又不能反映其内涵的全部与特质;宽泛意义上的“一流大学”,增加定义限制,则会使概念限制不当,使得外延变窄,颠覆逻辑定义的“外延相称”等原则;如两维考察(总体实力与行业特色或学科优势相集合),则会出现子项重叠,违背“子项排斥”原则。因此,无论如何给“一流大学”下定义,都会出现逻辑学上的困境乃至悖论。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对概念“种差”的不同认知,则会在被定义项(X)与定义项(Y)之间形成差集:X-Y={x|x∈X,x∈Y或及xY}。总之,“一流大学”概念的模糊性使得无论哪种认知均存在“种差”量化边界及“临近属”限定问题,多元认知与多标准现象将不可避免。正如John Vaugh(2010)所说,“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认定要看你的目的何在,也许既有一个比较严格的定义,也有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的话比较好”。这种说法既反映出对“一流大学”定义限定的无奈,同时也预示着对其标准选择的多元化。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大学排名”和10多个“世界大学排名”,在这些国家与世界级的大学排名中,大多采用了“TOP 50”、“TOP 100”等绝对量化值。这说明,在实际操作中,“一流大学”的概念是常常是被“前(TOP)X名大学”术语替代的,这些大学实际上就是绝对意义上的“一流大学”。可以分学科等进行比较,但大多都有具体的“TOP X”量化值,且标明是某某学科领域内的前若干名的大学,即TOP X University in Y subjects,这些大学应是相对或比较意义上的“一流大学”。

参考文献:

[1]百利天下教育集团,2014:《什么是美国一流大学?》,http://usa.bailitop.com/topics/20121011/ 14721.htmltopics/20121011/14721.html。[Bailitop Education Consulting Co.,Ltd.,2014,“What is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http://usa.bailitop.com/topics/20121011/14721.html.]

[2]刘承波,2001:《试论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模糊性问题》,《教育发展研究》第1期。[Liu Chengbo,2001,“A Brief Study on Concepp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 Education Development.No.1.]

[3]刘志民、刘川宁,2015:《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的国际标杆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5期。[Liu Zhimin and Liu Chuanning,2015,“On the World Benchmark of the High-level Universities with Clear-cu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No.1.]

[4]韩立文、程栋显、欧冬舒,2006:《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10期。[Henry H.Levin,Dong Wook Jeong and Dongshu Ou,2006,“What is World Class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isty Education Review. No.4.]

[5]王晓阳、刘宝存、李婧,2010:《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评价与研究:美国大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约翰·冯(John Vaugh)访谈录》,《比较教育研究》第1期。[Wang Xiaoyang,Liu Baocun and Li Jing,2010,“Definition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of World Class University: an Interview with Dr. John Vaugh, the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AAU”,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No.1.]

[6]维基百科,2014 :《大学排名》,http://zh.wikipedia.org/zh-tw/ Talk:%E5%A4%A7%E5%AD%B8%E6%8E%92%E5%90%8D/。[Wikipedia,2014,“University Ranking.Retrived”,http://zh.wikipedia.org/zh-tw/Talk.]

[7]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14:《2002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http://edu.china.com/zh_cn/1055/20020509/10257355_1.html 2014/07/16。[Wu Shulian,Lv Jia and Guo Shilin,2014,“ 2002 annual list of China’s top universities”http://edu.china.com/ zh_cn/1055/20020509/10257355_1.html.]

[8]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14:《2002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http://edu.china.com/zh_cn/1055/20020509/10257355_1.html 2014/07/16。[Wu Shulian,Lv Jia and Guo Shilin,2014,“ 2002 annual list of China’s top universities”http://edu.china.com/ zh_cn/1055/20020509/10257355_1.html.]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Dictionary editorial office of Languag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2005,“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5th Edition”,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0]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2014 :《中国一流大学名单?》。[China’s University Alumni Network Research Team,2014,“China’s top universities list.in”.]

[11]周光礼,2014:《世界一流大学的量化指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63cce70100jm99.html.[Zhou Guangli,2014,“Quantitative indicators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63cce70100jm99.html.]

The Logic Dilemma and Outlook for the Different Cognition of the Concept “First-Class University”

Liu Zhimi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责任编辑汪晓清

作者:刘志民

上一篇:行政立法权控制论文下一篇:房地产居间合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