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4-04-27

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通用9篇)

篇1: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学明

当前,我校正热烈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其目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搞好下一步工作,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结合这次讨论,针对校区后勤现状对目前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做一点肤浅的探讨。

1、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本质的认识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各校根据实际采取“小机关、大实体”,“小机关、多实体”模式进行改革,所谓小机关就是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能,而实体则按企业化模式运营。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市场取向本身没有错,但人们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一是认为后勤社会化就是学校不要后勤,这种认识逐渐得以纠正;二是认为市场化就是独立核算,就从学校和师生身上获取利润,后勤靠利润养活自己,而与学校无关。后勤改革如何改?目的是什么?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1号文件指出: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方向,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并遵循教育规律。改革要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 发展的稳定。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学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所需的物力、人力、财力,应主要通过对现有高等学校后勤资源优化配置、重组和改制来实现。根据上级精神,个人认为高校后勤改革的本质有二个方面:

(1)、按市场化要求调整学校后勤资源、分配资源,这个问题主要是学校决策层面的具体操作。

(2)、按市场化要求,组织后勤管理服务。这体现在后勤运行机制上。

2、后勤服务的定位

大学后勤是学校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支撑,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基础性、先导性,公用性的管理、保障和服务,它直接服务对象是师生员工。而高等学校的公益性,决定了大学不是营利机构,同样,一个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师生员工满意的后勤服务市场在主体上也就不能是营利市场,大学后勤服务管理机构就不能是营利组织。试想,一个营学校之利、营师生之利的后勤,会提供让 1

学校让师生满意的公益性服务吗?因此,后勤服务必须定位为非营利性服务。

3、后勤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

(1)从目前校区后勤实际来看,近十年来已未进新职工,将来也不会进。随着在编职工的自然减少,后勤队伍将不断萎缩。目前的后勤工作已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后勤了,像学生食堂,已无一个在职职工在一线工作了,维修专业人员已所剩无几,小型维修、管网改造甚至绿化等都由外来队伍或人员承担,服务队伍的主体已不再是在编职工。根据实际,现有机构就要适当合并或压缩,将来除教培中心、幼儿园、卫生所具有自己独立的职能部门外,校园管理中心(能源、物业、维修、绿化等)和饮食服务中心,就能满足校区后勤保障的要求。就这两个中心也不再是现在意义上的服务实体,而必然向监管职能过渡,成为后勤服务监管组织。

(2)将来的后勤机构会逐步过渡为监管机构。主要职责是对社会服务采购和依法对社会服务质量、价格及效益的监管。这就需要:⑴如何按有关政策法规探索和制定后勤服务监管标准和监管方式、方法;⑵加快培养监管队伍,这只队伍应该是能将后勤实际和有关法规结合,以懂业务、会监管的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为主要骨干,这支队伍的建设应纳入学校人才工程的高度来考虑,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监管。

(3)、监管的内容

⑴价格监管。这是监管的核心,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是矛盾的,但也是可以统一的,如何寻找最佳结合点,既能保证社会服务的合理收入,又能让师生员工满意,就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和有效监管。

⑵市场出入监管。后勤不仅要保障服务,还要保证学校工作正常、师生生活稳定,具有连续稳定的特点,决定了服务机构不能随意进入,特别是不能随意退出、中断服务。必须有市场准入与退出的规定和相应的监管办法。

⑶质量监管。包括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的监管。

⑷运行安全监管,安全运行是后勤监管的首要任务,应监管服务机构制定安全运行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包括服务机构人员的管理。

⑸竞争秩序监管。后勤服务市场化改革,最终会形成多种行业、多家机构在校区并存的局面,同一业务领域的竞争是必然的,所以对竞争秩序的监管是重要的,主要防止破坏性竞争,制约不正常的竞争等。

(4)监管工作的监督

服务队伍与人员工作监督,日常由后勤负责,但其最终的评价,应由服务对象说话,要建立业绩考核制度,后勤管理水平如何和服务质量如何,应由业绩说话,让服务对象评价。一是校区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后勤管理工作委员会,具体指导和监督后勤服务管理机构的工作,二是建立由教师学生为主体的考核制度,服务队伍和服务质量让服务对象考核,避免服务队伍只对后勤监管负责,而应是对全体服务对象负责。

以上是对后勤工作未来发展的肤浅认识,后勤健康发展,不仅是后勤工作的进步,更关系和影响到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生活。应该从学校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保证学校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后勤工作,来研究后勤工作,来做好后勤工作。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一日

篇2: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顺应新形势,继续深化改革,不断谋划新的发展思路,促使后勤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理清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管理、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总方针。练好内功、强化职工素质是我们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树立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是改变人们对后勤固有看法的必然要求;加强管理是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争创一流是后勤队伍追求的永恒主题。

二、明确工作目标

首先,后勤服务要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基本趋势,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地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后勤队伍的现状出发,从服务对象对后勤的较高期盼出发,我们的管理和服务都有很大的差距。而要较快地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最经济最便捷而且也是最明智的途径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这是后勤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其次,后勤管理要企业化。后勤是资源密集程度较高的单位,由此派生的经费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我们手里使用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为机关当家理财的自觉意识。所以在工作中要按市场原则办事,效率优先,切实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要进一步强化后勤的管理职能,还管理之本源,还服务以纯粹。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机关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第三,后勤保障要规范化。服务也好,管理也好,都要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制度保证。原有的制度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缺失的和不足的要加以补充和建立健全,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好的制度体系,以此来保证后勤保障的高效和到位。后勤保障工作一定要努力做到避免随意性和人为因素。要积极探索后勤工作的规律性,形成共同遵循的制度规范。

第四,后勤队伍要专业化。“业贵其专”,后勤干部职工只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我们希望,后勤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真正成为本职工作中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使后勤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努力提升我们的管理技能和服务本领。

三、基本工作要求

一要树立服务意识。思想是先导,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境界是不可能做好服务工作的。作为后勤服务部的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要强化能力建设。一是学习能力。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带头抓好学习。要不断完善学习制度,进一步营造崇尚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二是调研能力。这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也是衡量我们领导班子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三是协调能力。要形成一种合作共事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推动工作。四是干事能力。后勤工作不尚空谈,更不能夸夸其谈,其落脚点是做事情,想干事,干成事。

三要处理好各方关系。一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后勤工作要服务服从于机关工作这个大局,要善于把后勤工作放到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思考、去布局。二要处理好务虚和务实的关系。务虚不是“空谈”,不是“坐而论道”,而是针对后勤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的积极思考,是为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不思考就理不出头绪,不思考就会没有目标、缺乏理论武装。三是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服务是目的,但管理是达到优质服务的桥梁和手段。我们要不断强化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意识,努力做到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管理要到位,服务要点对点,坚持原则,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要用管理促服务,用服务检验管理。

篇3: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高校后勤档案的重要性

1. 档案是高校后勤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

高校后勤档案是后勤管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及后勤活动的直接记录和信息资料来源。如水电工程的线路铺设布置, 如果没有保存原始的档案材料, 一旦出现故障就难以维修与维护, 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同时影响教学科研及师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 档案是制定后勤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后勤工作环环相扣, 下设各个职能部门, 各司其职, 每个部门的档案都对日后的工作有参考与借鉴价值。特别是后勤领导干部的换届, 如果不借助于之前搜集整理归档的档案资料, 就无法全面了解历年来后勤的发展状况, 就无法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决策。

二高校后勤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档案存在的必要性是不可或缺的, 它为高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起到辅助作用。

1. 领导不够重视, 档案意识淡薄

高校后勤档案建设在高校各项档案建设中最容易被忽视, 领导一般着重抓其他教学科研的档案建设, 对后勤档案疏忽管理。认为学校教学科研占第一位, 后勤为后方基地, 从而导致档案保管意识更加淡薄。同时, 基层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注重后勤的经济效益, 认为档案可有可无, 殊不知, 常常逢领导换届之时档案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

2. 兼职档案员未受过系统化的档案业务培训

一般高校后勤档案自行管理, 下属中心设有兼职档案管理员, 但他们都未经过系统的专业档案培训, 使档案工作存在漏洞, 部分该存档的材料流失, 未及时归档;兼职档案员往往为临聘人员, 因流动性较大又疏于学习, 造成了兼职档案管理员对档案这一概念模糊不清, 对哪些文件材料应当归档较为盲目, 无法保证归档的规范、整齐和美观。

3. 收集材料归档难

一方面, 现行的高校后勤模式为甲方乙方, 学校立项维修工程等下属中心上报至甲方, 之后立项维修的相关材料直接在甲方归档保存, 作为乙方的后勤集团无法拿到第一手资料进行留档,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以后相关资料的查找、追溯。另一方面, 档案管理员未注意对遗漏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某些档案材料的价值因不被认识而遗漏;或未对工程档案材料进行及时收集, 从而导致档案不完整。

三如何加强后勤档案工作

1. 建立奖惩机制, 强化意识

首先, 将档案归档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或是职责范围中去;其次, 在集团内部通过年终考评或是服务质量考核中增加关于档案建设归档的一项, 根据完成质量评比, 进行奖惩, 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管理, 保证档案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 努力强化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 使其认识到档案的潜在价值和长远作用。

2. 定期培训, 交叉检查

第一, 组织下属部门档案兼管员定期培训交流, 规范整理档案的方式方法。由于高校后勤流动性大的特殊性, 后勤部门应定期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使新进的档案兼管员熟悉业务、老档案兼管员更加精通业务。培训内容包括档案整理的基本标准、档案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收集整理范围等。

第二, 组织档案兼管员交叉检查, 通过相互学习借鉴, 提高档案兼管员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整理的基本标准是一致的, 但在日积月累的收集资料与整理档案过程中, 个别档案兼管员摸索出一些档案收集与整理的新方法, 如:装订夹的节约法、整理大事件档案的归总法等。通过交叉检查, 现场查看, 学习借鉴别人的好方式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提高档案兼管员对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3. 明确归档范围, 及时收集整理

篇4: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1-0171-02

引言

高校档案详实的记载着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以及各项科研活动的真实资料,是一所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后期查找和使用相关资料,进行校史教育、传统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学校后勤管理体制,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高校后勤档案管理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真正认识到高校后勤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正确面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解决好,促进我国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高校后勤档案管理的内容

高校档案主要涉及到师生个人档案、重要纸质材料以及数字化材料等,高校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是高校后勤保障工作中最为繁杂的工作之一。总体说来,高校后勤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后勤档案的整理与分类。高校后勤档案的整理与分类是档案管理的最基本的内容,不管是高校在招生方面,还是在教学科研方面,抑或是在教学管理活动方面,只要是对以后学校的发展有价值的信息,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整理与分类,可按照图像、文字、声音等不同载体来分类,也可以按照教师、学生、职工等不同的主体来分类。不管是按照何种标准进行整理与分类,都需要从一而终,避免混乱使用,导致以后查找的混乱。

(二)高校后勤档案的归档与保存。档案的归档保管是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员的日常职责,为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高校应当设置专门的专柜进行档案资料的归档保管,并由专门的档案管理员定期检查与管理,同时要做好档案的防火、防盗、防潮等工作,避免档案损坏,影响以后的使用。

(三)高校后勤档案的运用。分类管理与归档保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档案的运用,只有积极地将档案运用起来,才能够凸显出档案管理的生命力。在实际的高校档案管理活动中,高校后勤部门要积极为档案使用者提供详实的可查资料,以体现出档案的活力。

二、我国高校后勤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制度方面。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就没有一定的章法可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容易导致管理工作的混乱。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领导不注重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整理和保存的初级阶段,更不用说充分利用了。

(二)档案管理人员方面。在实际的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包括领导都存在着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单纯的整理资料和保管资料,甚至觉得这项工作可有可无,这种轻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思想必然导致在日常工作中形成懈怠懒散的状态。

另外,很多高校档案管理员都是高校领导、教师的家属担任的,很多在岗的档案管理员并没有经过正规的档案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导致一些档案管理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够,档案整理的具体流程操作不规范,甚至还有的高校后勤人手不够,临时抽调学时不多的教师担任档案管理工作,兼职式的工作状态必然影响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我国高校后勤档案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高校后勤保障工作的最基础的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工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高校必须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首先,高校后勤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其次,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科学合理,符合高校的实际管理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要有实际操作性,使用起来简单实用。

(二)定期培训,制定奖励制度。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枯燥繁琐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需要认认真真的工作态度才能够完成好。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长期在一个工作岗位上重复着相同的劳动,往往会出现职业倦怠。这时,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种激励方式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挑选后勤部门学习能力强的员工加强档案管理的培训与学习,实行轮岗制度,以工作的新鲜感使档案管理员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三)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手段,实现数字化管理。如今,高新科技高速发展,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纸张、录音带等为存储介质的传统高校档案管理工已经难以适应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了,高校档案管理也要在传统手工劳作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运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只有适应了社会趋势,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目、档案登記、档案管理、档案使用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可通过扫描、转化、压缩等技术手段将原始档案资料转换成便于用户使用和传递的图像资料,形成数字化档案库。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员还可根据用户需求与高校的要求,将部分常用档案资料发布到校内局域网上,方便用户存储、检索、传递、下载和使用。

四、结束语

综上,档案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的最好见证,是具有保存价值和参考价值的资料信息,档案管理作为高校后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后勤管理的成效。就现阶段而言,我国高校后勤档案管理的制度、人员以及方法等方面尽管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只要积极健全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调整好管理方式,就一定能够促进我国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鹏.学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07)

[2]马建媛.“以人为本”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文化建设与科学发展[J],才智,2014(24)

篇5: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根本宗旨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本文结合吴忠市图书馆实际情况,主要探讨了读者服务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和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69-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通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环境、内容与服务手段都发生了变革。如何运用现代化手段,全方位、高效益地为读者服务,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成为目前图书馆工作探求的主要课题。本文结合吴忠市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现况,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使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公共图书馆深层次、多方位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为读者服务。

一、优化公共图书馆基础服务设施

吴忠市图书馆成立于1956年,2009年重新扩建,是市内惟一一家公共图书馆。全馆占地面积9024平方米,年接待读者42万人次,藏书总量76万册,现有各种书刊文献、声像资料34万册(件),新馆实现了藏、借、阅、查询一体化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了宽敞明亮、人性化的读书空间。馆内设有地方文献及参考咨询部、期刊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共享工程技术服务部、自学室、社会辅导部、多功能报告厅等,并设有读者休闲区、无障碍设施等。在自动化管理方面,使用了DLIBS集群数字图书馆系统,读者办证、借阅、检索均使用计算机操作;新建网站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界面优美,更新速度快,与业务自动化系统对接,同时还可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查询服务,实现了与自治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链接,读者可以直接在线阅读资源。

为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近年来,吴忠市图书馆在服务育人、优质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创新,特别是在为读者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出多项服务措施。各部门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不断强化“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办馆理念,始终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宗旨,通过开展图书宣传周、读者征文比赛、少儿书法大赛、送书下乡和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吴忠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方便读者,为读者提供充分的借阅、自修时间和空间,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使馆藏文献得以充分利用,吴忠市图书馆坚持每天早9点到晚9点开馆,每周开馆70小时,极大程度地方便了读者。为了让读者及时了解到馆新书,吴忠市图书馆还开辟了新书通报专栏,并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了查询窗口。同时还设立了读者信箱,读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为图书馆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实施以上举措,图书馆得到了大量读者反馈的信息,这对推动今后继续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引导功能,优化完善已有服务项目的服务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做好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馆员业务素质高低是读者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们选择文献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图书馆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社会挑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最优质的服务吸引读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而要创新读者服务工作就必须实现服务意识现代化、服务功能多元化、服务方式个性化和服务环境人性化。

列宁曾经说过:“图书馆员是读者工作的灵魂。”读者服务工作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读者服务工作的好坏。他们身居窗口,直接接触各类读者,是联系图书与读者的纽带,是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的关键。创建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就会直接影响读者服务的质量。

目前,吴忠市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现状是馆员学历和职称低,缺乏受过正规化、专业化教育的专门人才,整个队伍知识层次不高,大多数人没有参加过脱产岗位技术培训,具体的读者服务工作完全靠平时的勤劳和经验来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及时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因此,需要加强对窗口服务人员的轮训工作,使一线工作人员都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努力适应图书馆深层次、多方位为社会和读者服务的要求,使读者服务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二)优质高效地为读者服务,推进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

当前,由于图书馆的体制决定其经费来源完全靠政府,服务质量流通量高低、读者多少与图书管理员的收入没有太大关系,多干并没有多得,少干也不会少拿。工作中被动服务、对读者多感到厌烦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更新问题,树立全新的读者服务观念。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服务观念被动问题,真正认识到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前提,图书馆只有在为读者服务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读者展开,没有读者图书馆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自于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图书馆工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劣,而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劣取决于服务者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准,以及服务手段先进与否。

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首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倡导职业道德风尚,树立先进典型示范,鞭策和激励图书馆工作者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同时,要建立、健全图书馆服务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服务用语,督促图书馆服务工作者文明服务。其次,对现有人员进行充电,更新补充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电脑操作及图书馆管理,以适应信息社会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是否拥有先进的服务手段,也是保障读者服务工作优质高效的客观条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使用,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服务手段,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利用率。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使读者及时、快速得知本馆收藏有哪些文献,在何室典藏,使读者通过相联的网络,查询所需信息,为优质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三)拓宽服务领域,寻求更大突破

首先,要开展针对性服务,满足各类读者的科研、学习、需求。可以通过专门采购、馆际互借等形式,尽可能收集有关文献、信息,实行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等,着重强化信息教育、娱乐和公益四个功能。馆藏文献要由单一的印刷型文献发展为综合型、电子型的复合文献,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传播、检索等模式为读者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努力实现服务功能多元化。其次,要由单纯的馆内读者服务转变为向社区、企业、部队、学校家庭等各业延伸,建立多处服务网定,定期进行馆藏文献的宣传,真正达到“藏以致用”的目的。

(四)发挥公共图书馆特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者服务工作

特色服务是一个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用于稳定读者、吸引读者的重要举措。特色服务就要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利用馆藏文献和网络收集各类信息,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服务。

网络化服务也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方向,它为读者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务手段,读者利用终端可以任意检索网内的各种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为市民提供社区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发挥自己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服务方向。图书馆要建成以总馆为中心。以流通站和集体外借用户为网点的借阅流通服务网络。目前,吴忠市图书馆在馆外已建立了社区图书室36个,军民共建5个,每年举办专业知识培训讲座5期。

(五)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的竞争来源于服务质量,没有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就没有生命力,就会失去读者,无法生存。所以,必须要走读者路线,转换工作视角,增强服务意识。从馆长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经常和读者交流,了解读者用书需求和借阅倾向,举办新书新刊展览、专题讲座、书刊讲评、学术报告等,要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把读者最需要的文献资料及时展现在他们面前。图书馆办得成功与否并不在于藏书多少,关键在于图书利用率的高低,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开放式办馆理念,由“重藏轻用”观念转变为“藏以致用”,这才真正发挥了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六)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

图书馆书架高大冗长,给人以沉闷压抑之感,与人们的审美观相去甚远。找书时要昂头伸脖,十分疲劳。阅览桌椅可选择形态各异的造型,书架应以四层为宜,给人一目了然之感,书架之间应保持一定的空间,在读者使用频率高的类目书架间可设置阅览桌椅、电脑,方便读者就近阅读使用图书,同时点缀一些绿色盆景,能给人优雅舒适、赏心悦目的感觉。

21世纪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将向现代化、社会化、多元化、智能化、特色化、休闲化等方向发展,只有坚持以“为读者服务”为宗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创新的精神和发展的眼光做好读者工作,才能不断顺应时代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篇6: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企业文化座谈会上,省行提出了今年企业文化建设“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即找准一个定位、理顺一个体系、明确一个主题、完善一个机制、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一支团队。其中的“一个主题”就是大张旗鼓地抓好服务文化建设。对于服务型行业来说,服务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着竞争的成败。尤其对于银行这样一个产品相对同质化的企业来说,服务更是赢得客户信赖,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当前,从全省系统看,XX、XX等行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而且我认为,它们将凭借长期积淀的基础在较长时期内继续领跑,落后的行也知耻而后勇,正在采取措施奋力追赶。如XX行召开了服务文化推进大会,组织示范网点的全体员工到先进行学习考察,他们的做法得到了省行领导的肯定。从全市同业看,各行都普遍加大了工作力度。特别是农行和中行。今年2月23日,中行举行了“服务优化工程”新闻发布会。去年9月2日,农行召开了“优质服务工程启动大会”,组建了优质服务办公室,配备优质服务专职人员16人,在全市83个营业网点,360多名一线柜员实行统一的服务标准。对违反服务规范的员工,当场开具罚款单,第一次扣罚100元,第二次扣罚200元,第三次一律下岗。与系统内比,与当地同业比,我行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加强和改进服务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一、学习一个方法。即以学习推广“XX工作法”为重点,营造快乐服务的良好氛围。学习推广“XX工作法”已列入总行、省行今年企业文化工作要点。3月7日,市分行邀请XX来行做了专题报告,各单位也结合实际采取了观看报告会录像、座谈讨论、演讲比赛、征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何晓工作法”不仅总结出了工作流程、工作方法,更是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和工作态度,体现着乐于奉献、善于创新、敬业爱岗、快乐工作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理念。健康的心态是一切工作的启动机,没有端正的服务态度,优质服务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要通过持续的推广学习,使“何晓工作法”深入人心,并且转换为服务客户的动力。

2、推行一个办法。即以推行《服务积分管理暂行办法》为重点,建立服务考核考评机制,确保各项服务措施执行到位。《服务积分管理暂行办法》是省分行探索建立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的有益尝试,是省分行考核我行服务工作的文件依据,涵盖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每名员工。作为我行来说,今年应严格坚持“分级管理、正向激励、全员参与、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丰富和完善考评体系。应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确保办法的顺利推进。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解决员工对服务积分的认知程度不高的问题。二是明确分工,解决管理条线不清的问题。办公室、渠道部、对公业务部、个人金融部等部门要各负其责,认真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核,及时提供必要的数据。三是合理运用积分结果,把服务积分作为全行基础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与经营单位无形资本配置和管理人员绩效挂钩,解决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对服务积分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3、对照一面“镜子”。即以外部公司反馈意见为重点,举一反三,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去年底,省行通过公开招标,聘请了XX公司对全行的客户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由于他们采取专业化的操作方法,而且在调查客户时采取第三方的视角,因此,调查结果比较全面客观,反映了我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省行领导要求,要把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正视自我、认知对手的一面“镜子”、改进服务、强化管理的一把“尺子”、不断改进和持续提高的一架“梯子”。建议我行以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的形式,听取外部公司对我行XXXX客户满意度调查情况进行具体反馈。有关单位应端正态度,既要对症下药,解决发现的问题,更要举一反三,主动查找并解决服务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4、突破一个瓶颈。以提升服务效率为重点,促进全行工作效率的提升。当前,效率已成为制约服务的瓶颈问题。今年是省行确定的“效率提升年”,提升服务效率是全行效率提升的重要内容。从外部公司反馈调查结果看,我行服务效率低是客户(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集中反映的问题,也是客户流失的重要原因。首先,应真正实现从 “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从

按时与企业对账、中午增加营业窗口数量等细节入手,尽最大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其次应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业务人员要熟知各种产品的特性和适宜群体,增加营销的针对性;熟练掌握各类业务操作流程,缩短办理业务时间。三是配齐大堂经理,增加自助设备,通过合理引导,有效分流客户。四是优化工作流程,特别是对与客户关联度较高的流程应重点改进。五是实现“全行一盘棋”,提高整体联动和响应能力,形成“全行为客户”的良好格局。

5、办好一份内刊。即以创办企业文化手册为重点,提升我行形象和美誉度。一份高水平的内刊是企业鲜活的名片,是向外界和客户展示实力和风采的窗口,是与客户联系沟通的桥梁。企业内刊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建议创办企业内刊,作为营销产品、服务和品牌,营销感情、知识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可设置行内动态、员工风采、理财知识、好书推荐、产品介绍等栏目,重点发至各网点,向重要客户赠阅。

6、树立一个标杆。即以创建省分行级企业文化示范点为重点,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今年,无棣支行被确认为省分级企业文化示范点,应按照有关的要求,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健全组织,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与品牌建设、文化长廊建设等工作相结合,确保顺利通过省行的考察验收。同时,应对滨城、博兴、邹平、黄三等四个市分级企业文化示范点实行动态管理。

篇7: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点思考

摘要: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事关执政之基,人心向背,是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课题综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党建观点,列举当前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表现,剖析其原因,同时提出解决当前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突出问题的对策。

以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为标志,一场党员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在全国展开。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超标准公务用车、公务用房等情况得到有效解决,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得到转变,服务态度有所好转。然而,面上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容易,触及到思想和利益问题,解决起来就有一定难度,出现“门好进脸好看事仍然难办”的现象。有人说“末梢堵塞”,不是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党员干部作风整顿已经进入“深水区”。

“深水区”在哪里?就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古往今来,无论做任何工作,只要把牢了“最后一公里”,就可顺利完成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否则,将会徒劳无绩,前功尽弃。本课题组深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实体事件到理论支撑进行思考,为适应社会变革、密切党群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参考。

一、深刻认识和理解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大意义

(一)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之基的迫切需要。

基层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地基。基层“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如果基层服务做得不好不细,不仅大大伤害群众感情、影响群众生活,还可能损伤整个“肌体”的健康;人的身体一旦“末梢堵塞”,就会有恙,严重的会危急生命。如果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末梢堵塞”的话,则危急的是党的肌体和执政能力。“最后一公里”走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如果基层工作不扎实,顶层设计制定得再好,都可能沦为空中楼阁、一纸空文。因此,把牢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巩固党的执政之基的迫切需要,是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顺利贯彻执行落实的关键。

(二)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现实需要。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优势是联系群众,这种联系是心灵相通、呼吸与共、肝胆相照的血肉联系。时代进步了,联系群众也应与时俱进,不仅把群众当亲人,而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设身处地去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竭力为人民谋利益。一定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把宗旨意识融入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中。

二、当前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人”的问题。

一是“不良心态”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不安现职,渴望升迁;怨天尤人,失落郁闷,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二是“动力缺乏症”逐步蔓延。对工作缺乏敬业的感情,对事业缺乏奋斗的热情,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不愿深入基层下到一线,不愿调查 ;对待群众态度生硬、口大气粗,办事推三阻

四、相互“踢球”。

三是“能力不足症”日渐凸显。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就业、社保、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解决难度越来越大,一些干部正遭遇着“能力危机”。

(二)“事”的问题

一是很多好的改革政策还没很好落地。一些关联性强的事项由于部门之间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不同步、衔接不够,相关制度措施不配套等问题,改革成效未能实现;而下放给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审批事项也没有充足时间进行系统优化和变革创新,企业感知变化不是很大;与老百姓具体办事密切相关的地方政府审批管理和简政放权工作才刚刚起步,群众感到还不够“解渴”。

二是简政放权中的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政府部门间存在着责权利纠缠、信息难共享、系统难融合以及一些互为前臵的审批环节,以致行政运行不够规范、不够透明,审批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大,手续繁、效率低。

三是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有待转变,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尚未根本改变。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和责任机制急需建立。一些部门对于取消和下放的事项未及时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在日常监管、综合监管、联动监管等方面缺乏相应规划标准、设计标准、生产标准、检测标准、环保标准等;一些部门对加强和创新监管缺乏研究,对法律、市场和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平时监管不及时、不到位,一出问题才搞突击检查。

二、当前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是体制机制弊端。认为“做不做一个数,好不好一个样”,甚至是做多了还会惹来麻烦、引来是非、招来矛盾,从而产生了对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就躲,能溜就溜的不负责任思想。

二是一些干部 “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放松了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自我改造,把“当官”视为人生第一追求,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事业发展的角度看待职务的升迁留转,从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了种种不良心态。

三是监管部门程度不同的存在“四怕”问题。“四怕”即:一是怕主要领导不支持,二怕情面过不去,三怕遭到打击报复,四怕查处案件得罪人,宁作“老好人”不做“黑包公”。

四是管理考核疲软。机关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考核制度,没有一套“奖优罚劣,褒勤贬懒”的奖惩考核体系。

五是主观思想被动。有些人长期在机关工作,过惯了按部就班的、老调重弹的稳定日子,不注重加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养成了懒惰拖拉的工作作风,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懈。

三、解决当前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突出问题的对策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用“四把钥匙”的维度去解决:干部观念的问题要用宗旨教育来转变,机关作风的问题要用党纪党规来规范,办事程序的问题要靠简政放权来简化,制度漏洞的问题要靠建章立制来完善。

一是加强宗旨教育。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需拆掉“弹簧门、玻璃门”,畅通思想认识上的“最先一公里”。什么叫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就是真正认识到服务群众是本职,疏远怠慢群众是失职渎职,不断提高联系服务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这几面镜子,党员干部唯有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严格修身、用权、律己,方能真正使党的群众路线牢牢内化于心,补足精神之“钙”,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强化宗旨意识教育,要更加突出党史教育。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要加强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的学习。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读本,全面系统地学习和认识党的成长历程、伟大成就、优良作风、方针政策等等。另一方面,要适当地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遗址、红色遗址等党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强化宗旨意识教育,要更加突出典型教育。通过树典型、评先进的方式来加强宗旨意识的引导教育。一是要充分挖掘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先进典型,让党员干部有体会、有感触有行动,从而自觉地向先进典型看齐,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各类警示教育,通过反面典型人物来警示党员干部,从而增强自身抗腐拒变的能力。

强化宗旨意识教育,要更加突出实践教育。开展实践教育是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胸怀人民群众,要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同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是强化纪律约束。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靠党章党规党纪。党纪严于国法,各级党组织要带头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自觉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臵,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衡量自己,以更严的准绳约束自己,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做到心中有敬畏、行为有规范,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强化纪律约束,党组织要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管好理想信念“总开关”,筑牢纪律规矩“防火墙”。一方面,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牢记,要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另一方面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对违纪违规行为,要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变、猛药去疴决心不减、刮骨疗毒勇气不泄、严厉惩处尺度不松,让监督如影随形,纪律规矩不折不扣地执行,避免使纪律约束成为“橡皮泥”、“稻草人”。

强化纪律约束,各级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廉洁从业各项规定,旗臶鲜明反对腐败,坚守正道、廉洁奉公,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强化程序观念,厉行工作规程,涉及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须及时向组织和上级请示汇报,不得超越权限、逾越程序办事,不搞先斩后奏、我行我素。

强化纪律约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更强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要求自己,模范遵纪,严格守规,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带头贯彻从严治党和廉洁从业要求,坚持把纪律检查抓常抓细抓长,真正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工作生活中。

三是力推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打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组合拳”: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坚决取消审批事项,给市场和市场主体“松绑”;直接面向基层、面广量大的经济社会事项,果断下放基层、转移到社会;必须保留的审批事项,应该规范程序、优化流程、公开透明、提高审批效率。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的同时,将创新监管和优化服务并重,在放权上求实效、在监管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提升,真正做到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市场主体和社会活力的“加法”“乘法”。进一步打破部门利益的藩篱,增强自我革命的责任感紧迫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基层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更加有力、更为精准地清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使改革更好地契合民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强化统筹协调,推行“三个清单”。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是制约行政权力、规范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要注重改革的整体设计、统筹实施,切实解决改革措施部门化、碎片化,部门之间、上下之间不联动、不协同、不配套、不落实等问题。

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加快清理和修订时过境迁、束缚企业创新创业的法规、文件,进一步取消或下放投资、创新、就业等领域中社会普遍关注、“含金量高”的行政审批项目,最大限度地做到“减量、提质、增效”。

通过事业单位改革和行业协会“去行政化”,切断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利益关联,发展公开透明、有序竞争的中介服务市场;加大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增强其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及承接政府转移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

推进监管机制和方式创新,着力优化政府服务。从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过程和结果监管转变,放、管措施同步出台、同步实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息披露和诚信档案制度、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同时,积极搭建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公共平台,实现服务便利化、集约化、高效化。

篇8: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 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及公众化的服务目标

可以把公众化程度的高低, 作为衡量一个档案馆工作业绩大小的标志, 把它列入到整个档案的考核指标中, 例如:档案馆服务能力的大小、民众查看档案后是否满意、手续是否简单、档案馆环境是否舒适等等, 让整个档案馆的活动在公众正确的指导下, 得到积极有效的展开。档案部门必须要树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以及全方位的理念, 把档案的利用服务用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 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民众们需要什么、缺什么, 就要立马做什么, 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与潜在的各种需求, 将档案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2 在丰富档案服务内容, 更新服务方式的同时, 提高服务层次, 扩大服务范围

档案馆应该面向全社会, 满足广大民众的需要, 实现档案服务方式从过去静态、保守向主动、动态的转变。在档案的利用方式上, 实现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达到既可以专题服务, 又可以查阅服务;既可以展览服务, 又可以信息服务;既可以网上服务, 又可以咨询服务的目的。只要符合开放、安全、保密的原则, 所有满足利用者要求的方式都可以做出尝试, 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们的需求。让档案资源保值增值, 不断发挥出档案信息的作用, 是档案利用服务的一个主要体现。档案馆除了具备传统的各项服务功能之外, 还要对原始电脑做出二到三次再加工, 档案管理的服务范围也应该由提供原始档案信息、复制、逐渐向决策参考、用户培训、预测等各种领域发展, 重塑档案馆作为咨询中心、检索中心的形象。

3 在不断完善档案馆现有资料的同时, 增强现代化的服务手段

档案馆要不断延伸自己的服务领域, 把档案馆的工作向社会各界延伸, 不断加强社会的服务功能, 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存在价值。档案馆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档案管理中心以及档案保管基地的同时, 还要适应市场注意经济提出的“大服务”“大社会”的要求, 不断增强档案馆的自身优势以及在市场的社会服务和中介服务。比如建立档案信息库、档案储存库等。现如今, 电脑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各种多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档案信息公众化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以及实现途径。相关部门必须要不断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投入, 帮助档案馆实现现代化建设, 不断完善和提高档案服务功能, 让群众们足不出户, 就可以在家轻松查阅档案馆的馆藏信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档案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够重视, 对档案的限制要求非常多, 而且手续也非常繁琐, 不知不觉就把档案神秘化, 这种自我封闭的管理模式严重与社会脱轨。现如今, 档案信息早已被作为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品, 它具备长久的市场消费, 档案的管理工作者必须转变过去保守、自闭的思想观念, 在不损害党以及个人隐私的前提之下, 不断将利用手续进行简化, 同时还应该加大开放力度, 保护民众们对档案信息的知情权, 让档案成为民众们的共享资源, 被社会所用。将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

4 要重视档案知识的保护问题, 增进国际之间的交流

档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科学的丰富遗产, 同时, 它也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都在档案中存在。对于档案的知识产权来讲, 它的重点保护对象是对著作权的保护。不断增强对档案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要做到:

4.1在对档案进行公布的时候, 要考虑到档案形成者的权利。4.2在对档案进行利用、编辑的时候, 要确定档案著作权的归属者, 要分清在档案管理受保护和不受保护的界限, 尤其是要特别注意著作权和档案开放期之间的关系, 必须保证档案在利用期严格遵循著作权法。4.3要清楚的知道知识产权档案既受档案法的制约, 又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在利用或者公布档案的同时, 坚决不允许违背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法律条约。我国的档案馆都要走出封闭的状态, 摆脱各自为政的局面, 避免档案信息孤岛的产生, 不断向分工合作以及资源共享的模式发展。面对现如今广大的档案资源利用者而言, 档案馆不但要准确及时提供出各种档案资料, 同时还要能提供出其他档案馆的资料。当前, 全世界已经有2000多个档案馆或者档案学会在网上有自己的主页和网站, 我国的很多省市级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和主页, 但是基本上都较为单一, 而且里面的档案信息又相当陈旧, 点击率也非常低。处于这种现状, 我们更有必要设计一个具有独特性, 以人为本的音频、文本、视频交融集成网站, 方便为我国以及世界各国提供中国档案信息, 和世界其他国家档案馆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广泛的交流。在此基础上, 还应该不断加强和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合作, 打破图书、情报部门、档案馆各自为政的局面, 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资源整体的效能, 创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 使得档案馆和利用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实现档案馆存在的价值。

5 结论

在档案利用中, 最关键的就是要注意它的保密性, 既要让档案信息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服务, 又要坚持保密原则。在现在这种新形势下的环境中, 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必须要适应现在的社会变化, 调整工作思路, 树立一个服务理念, 不断强化自己的意识。让档案利用服务适应网络信息时代, 要争取让档案信息管理为我国社会建设以及经济建设发挥出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敏, 王亚琦.对我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思考——基于大学生档案利用行为特点的调查研究[J].档案与建设, 2011, (12) :18-20.[1]张敏, 王亚琦.对我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思考——基于大学生档案利用行为特点的调查研究[J].档案与建设, 2011, (12) :18-20.

[2]偶晓霞.谈新时期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创新[J].兰台世界, 2012, (3) :45-46.[2]偶晓霞.谈新时期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创新[J].兰台世界, 2012, (3) :45-46.

[3]曾雪兰.谈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四方法”[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5 (18) :111-16.[3]曾雪兰.谈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四方法”[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5 (18) :111-16.

篇9:对幼儿园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

后勤工作涉及面广,管理难度较大,必须得到全体职工的支持和认同才能做好。因此,要加强对幼儿园全体职工的引导和教育,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日常的教学、饮食、卫生、活动、疾控、消防等各个方面,提高安全意识、防范意识、责任意识。首先要组织教师和后勤人员定期学习政治理论,增强为广大幼儿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组织教师和后勤人员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一切工作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用制度约束和规范每一名职工的行为;再次是领导班子带头,重视后勤管理工作,带头学习业务和法律法规,监督检查责任落实情况,作执行规章制度的表率。

二、 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落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离开制度和规范将寸步难行,也必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约束每一名职工的言行,用制度来保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用制度来促进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首先要查询和梳理各级管理部门有关幼儿园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修改和制定有关后勤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制度、规程、准则,特别要注意各种制度必须规范到后勤工作的每个细节甚至每个动作,这是确保幼儿园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其次要把每一项制度落实到具体的人,明确责任、权利明晰,并做到制度上墙、图文并茂,使每一名职工特别是后勤工作人员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应该干什么和怎样干,对照制度找差距,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使后勤工作不漏死角;再次要经常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做到褒贬结合、奖惩分明,特别是对由于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而造成后果的集体或个人一定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否则一切工作无从谈起。

三、 防患未然,严肃认真地检查后勤管理的各项工作

消防宣传的口号是: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说明隐患险于偶尔的小事故,隐患的存在往往会酿成重大的灾难。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落实制度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妥善方法予以补救,只有这样才能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做到定时检查,就是对于日常的卫生、防疫、饮食、水电、燃气、保健、保卫等工作必须做到每天检查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利用电子屏幕在本单位通报,对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给予表扬,对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及时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组织处理,以儆效尤;其次要做到定期检查,就是对教学仪器、教学设备、桌椅板凳、娱乐玩具、活动器械、消防器材、房屋结构、墙壁棚顶、玻璃门窗等一切涉及安全的设备、用具、住所、材料都要定期检查,每周例行检查一次,每月严格检查一次,每学期全面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不能解决或解决存在困难的必须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请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以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再次要做到及时总结检查情况,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检查信息。就是要做到当日检查的当日反馈信息,本周检查的本周反馈信息,本月检查的本月反馈信息,并做到每周重点总结一次后勤管理工作,每月全面总结一次后勤的各项工作,每学期召开后勤工作总结大会,表彰奖励在后勤工作中表现突出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只有及时反馈信息才能使当事人知道自己在后勤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和改正;只有及时通报情况才能进一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对照事件查找不足,便于防微杜渐;只有奖惩结合、赏罚分明才能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積极性,才能进一步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进一步促进幼儿园工作的全面提高。

四、 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做好后勤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上一篇:内蒙古游记1-2作文下一篇:法治屯留结硕果依法治理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