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几点思考

2022-09-11

近期, 我馆档案查阅人员中, 有一部分是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查阅者, 查阅内容涉及范围广泛, 内容丰富, 主要包括解决军 (工) 龄问题、个人待遇、落实政策、立功受奖、转业退休干部移交地方、补办烈士证等各种证件、学籍、以及为寻亲访友查找墓地或烈士陵园等……这些档案记载的信息最贴近广大官兵, 与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 这些档案资料信息反映了军队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现实作用。但经查阅发现, 关于这些涉及民生方面的档案资料在我馆馆藏内非常缺失, 能为查阅者提供的资料少之又少, 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痕迹, 这种情况往往会使查阅者对军队档案馆产生怀疑和不理解。因此, 在新的历史时期, 军队档案工作如何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务民生, 为广大官兵及时排忧解难, 是我们档案工作人员值得深深思考的问题, 这也是历史赋予军队档案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一、军队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近几年, 我馆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这些发展主要表现在部分档案信息资源上, 直接展现在广大官兵身上的档案工作还很少, 就笔者所在档案馆来看, 档案工作在服务民生方面还很欠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民生档案收集意识淡薄, 档案资源馆藏缺乏民生档案资源, 服务有限。长期以来, 由于军队档案收集工作人员对民生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使一些重要的民生档案不能得到及时收集, 甚至流失。再加上历史条件限制和过去对档案资源不够重视, 许多关乎民生的档案资源在馆藏中的比例很小, 根本满足不了查阅需求。如在馆藏档案资料中, 尤其是在过去的档案资料中, 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著名人物轻普通官兵、重机关团体轻个人、重干部轻士兵。究其原因, 档案收集工作没有真正地深入民生, 深入基层, 深入广大官兵, 收集档案资料种类单一、形式老套, 质量不足。主要收集进馆的档案仅限于档案产生相对比较集中、积累比较快、职能活动比较明显的立档大单位, 而忽略了对小、散、远单位的档案资料的收集, 尤其对组织演习、野外驻训等方面的档案资料收集特别少, 另外, 还有一些产生于民间、私人和其它方面的比较零乱, 没有较好的存放条件, 不完整、不系统, 有些征收难度较大的涉及广大官兵切身利益、以及日常生活情况的民生档案则很少收集进馆。

(二) 民生档案本身内容涉及面广, 来源分散, 收集难度较大。由于部队的特殊性质, 决定了其人员的流动性大, 军队民生档案的形成比较繁杂, 归属多变化。从存放的地理位置看, 有的存放于文书档案中, 有的存放于专门档案中, 还有的存放于临时材料中, 没能及时进行整理、归档或数字化技术处理等等, 基本上各门类的档案当中或多或少都存放有一定数量的民生档案, 某个人、某事件的相关民生档案在军队不同单位和部门都有交叉存放的情况。对于已经破损的档案资料没能及时进行修裱或托补, 抢救不到位, 导致查阅不便, 服务手段落后。

(三) 民生档案法规制度滞后, 收集标准不够完善。由于军队缺乏统一的民生档案收集法规和要求, 军队各单位民生档案的收集标准、范围五花八门, 随意性大, 不利于民生档案的征集、管理和利用, 一些查阅率比较高的档案资料, 由于现行标准的制约, 没有纳入馆内永久档案保存之列, 使一些个人的切身利益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二、建立军队档案服务民生的价值体系

军队档案工作在服务民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做好军队档案工作是体现当代革命军人公平正义的手段之一, 在新的历史时期, 军队档案工作要确实着眼现实、展望未来, 时时处处为广大官兵着想, 实实在在为官兵服务, 必须加强思想认识, 要做到档案工作以人为本, 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 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 建立覆盖广大官兵的档案资源体系;要转变档案工作中, 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广大官兵个人服务的思想观念, 建立方便广大官兵的档案利用体系。

(一) 服务民生, 建立覆盖广大官兵的档案利用体系。建立档案资源利用体系, 完善档案服务功能, 为广大官兵提供便捷有利的服务, 是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于落实党的优抚政策, 维护军人合法权益, 提高官兵档案意识, 提升档案工作地位大有裨益。

首先, 要以广大官兵为主要向导, 完善馆藏档案的收集渠道, 进一步强化整合民生档案资源, 提升服务能力。从档案的收集方面来逐步完善进馆档案的种类、形式和质量。既要一如既往地大力征集和接收机关团体和典型人物的各种档案资料, 还要花大力气采取各种形式, 通过各种手段, 主动征集小、散、远单位和民间、私人以及广大官兵日常生活、文化活动、演习外训等方面的民生档案资料, 主要注重接收移交单位形成的档案资料, 如, 办公会议纪要、干部士兵名册、工资职务等级调整、评功授奖、参与重大活动人员名册、复转军人名册等, 把这些档案收集齐全, 认真管好, 进一步丰富馆藏, 加大档案资料的内容、形式和信息, 让档案资源体系能覆盖民生档案各个领域, 覆盖部队最广大官兵。

其次, 对现有的馆藏档案, 应加强涉及广大官兵民生档案资源的管理, 及时整理已经收集进馆的关于服务民生方面的档案资源, 积极抢救年代久远关乎广大官兵切身利益的档案资料, 安排专业人员及时修补破损档案资料, 及时做好转业干部名册的数字化处理, 有条件的单位, 尽量将涉及人的档案内容和信息单独作为一项服务内容充分地挖掘提炼出来, 想方设法建立便捷的民生档案体系。

再次, 积极树立“档案是第二生命”意识, 锻造奉献精神。军队档案是军队各项工作的历史记录, 军队档案工作要树立新观念, 以新视觉认识档案, 从军队记忆层面看待档案, 真正从内心深处把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三大神圣使命, 紧随新的历史形势, 履行新的历史使命, 全身心投入我军档案事业, 为实现强军目标任务努力奋斗。

(二) 服务民生, 建立方便广大官兵的档案利用体系。军队档案工作如何以现有的馆藏档案资源为基础, 不断地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为广大官兵、复退军人和曾经的老革命尽可能创造便利条件, 建立方便广大官兵的档案利用体系, 更加广泛深入地服务民生, 始终是军队档案及档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是其至高无上的宗旨和全部价值所在。

首先, 建立方便广大官兵的档案利用体系, 是军队档案工作各项业务各环节建立、健全以及不断发展的主要出发点, 也是军队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一直以来, 军队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各项业务工作的建立及开展, 其最终目标就是尽量建立一套快捷、便利、实用的档案利用体系, 都是从便于部队各立档单位及广大官兵利用档案着想的, 其各项业务和环节就是便于档案利用各项基础性工作, 因此, 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始终支配着档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全过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社会各阶层更加关注民生、服务民生, 因此, 档案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 建立有效服务体系, 为广大官兵提供档案利用, 是军队档案工作的终极目标。作为档案工作者, 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利用者需要哪些文件规定、经常利用哪些档案, 档案对个人有哪些作用等, 通过档案利用效果登记, 社会利用需要调查, 编写利用档案典型事例等, 改编被动收集, 被动服务, 及时优化官兵档案阅览室, 最大限度实现档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其次, 建立方便广大官兵的档案利用体系, 是彰显档案工作取得成效的主要标准, 军队档案工作能否建立方便广大官兵的档案利用体系, 最主要的是看它能否为广大官兵及时提供便捷、高效、实惠的档案资源, 能否利用档案为广大官兵解决实际问题, 能否得到查档人员的肯定和满意。因此, 档案利用体系的建立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利用为目标、以服务为主线。档案利用全过程都是围绕着档案服务工作展开的, 服务始终是档案工作应有的内涵和不变的主题。档案工作服务民生, 其主要内涵就是重视人、尊重人, 要切实把档案这个载体与档案服务为对象的广大官兵紧密联系起来, 在新的历史时期, 基层档案工作要与时俱进, 不断拓展服务民生的领域, 创新服务民生的体制机制, 增强服务民生的效果, 急人所急, 想人所想, 实现军队档案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最终目标。

再次, 建立方便广大官兵的档案利用体系, 是落实党的优抚政策, 拓展档案服务功能的社会价值体现。2007年国家档案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2012年, 国家档案局又召开了民生档案工作座谈会, 此举把档案工作服务民生与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放在了同等的位置, 近年来, 党的优抚政策惠及到基层部队、普通军人、离退休人员和复转军人, 档案需求不断增加, 馆藏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建立方便广大官兵的民生档案利用体系, 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积极了解党的优惠政策, 将档案工作深入民心, 最大限度发挥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功能, 把档案工作当做民生所需、服务所向的目标来抓好, 利用好, 服务好。

上一篇:企业级数据模型全域一致性的一种解决方案下一篇:如何将临摹有效引入中职美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