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后勤人员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4-04-12

对加强后勤人员管理的几点思考(精选6篇)

篇1:对加强后勤人员管理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后勤人员管理的几点思考

强化基础管理,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我们做的工作很多。从对后勤条线实际情况分析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抓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应当看到,与建行前台人员和业务部门人员相比,后勤岗位的员工在综合素质上是有一定差距的。一是体现在思想观念转变上。有的员工至今没有走出当初改革的阴影,不能正确的面对现实,心理不平衡,缺乏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还有的盲目乐观,抱有幻想,缺乏危机感。二是体现在能力素质上。有的技术不精,业务专长单一。有的文化水平低,知识面窄, 跟不上日益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有的自身压力不大,缺乏好学上进心,敬业爱岗意识和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三是缺乏团队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当单位遇到问题时,有的员工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形成这种状况,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后勤服务人员相对建行主业人员,就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和银行主营知识技能而言,可谓是弱势群体。后勤单位在体制、人员构成和员工思想状况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员工素质教育也应适应这些来进行。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却研究探索不够。

解决员工素质问题,关键是要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及时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使员工认清形势,鼓舞士气,树立信心。二是进行理念教育。帮助员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在员工中强化团队意识,牢固树立“建行兴我富我荣,建行衰我穷我耻”的理念;强化危机意识,牢固树立“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理念;强化成本意识, 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强化执行意识,牢固树立“执行不打折,落实不走样”的理念;强化竞争意识,牢固树立“逆

1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理念。三是进行敬业爱岗教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技能比武竟赛,树立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工作氛围,增强员工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四是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增强员工组织纪律性和执行力。要养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找任何借口,想尽办法完成工作任务。要从干部和骨干做起,积极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构建有执行力的团队。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积极的谈话氛围,努力开展全方位的交流。还要构建以执行力为重点的奖罚制度,做到奖罚分明。五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谈心交心和送温暖等活动,多做聚心合力的工作,认真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给员工创造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努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统一。要通过理念宣传、精神和物质奖励等方式,鼓舞员工的精神,激励士气,使员工持续保持阳光心态。

二、抓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服务工作,关系到建设银行业务发展,也是我们抓好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意识不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还没有真正的树立起来,没有真正贯穿到服务工作的实践中,没有得到客户的真正认可和验证。二是服务质量不高。主要是工作效率低,办事拖拉,流程不清,缺乏计划性和长远打算。由于服务态度不够好,计划不周,技术不精,协调不利,速度不快,从而影响了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三是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陈旧、单调,缺乏新意,与新形势、新任务和客户新的需求不相适应。分析起来,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固然有着客观因素,但主要是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到位造成的。不难看出,我们在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方式,破解服务难题等方面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提升服务,总的要求就是要“精、细、实”;标准就是客户、员工满意。具体工作中,要突出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一是通过举办讲座、走出去、请进来、以会代训的方法,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培训可以区分不同专题、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实际效果。还要鼓励和支持员工参加地方有关部门组织的对口专业技能学习培训,为大家提供学习机会和便利。二是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竞赛活动。

2、提升服务意识。要强化客户意识。要使员工认识到:客户和我们是根和树、水和船的关系,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因此,要以“客户至上”、“客户永远是正确的”、“在意和尊重每一位客户”、“客户永远没有错,我们永远有不足”这些服务理念来指导规范和约束我们的言行。我们服务的对象就是建行这个大客户,要处处为客户着想,把麻烦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客户。通过我们体贴入微的服务,真正让客户体验到“上帝和主人”的感受,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诚心服务建行的每一位员工,让领导放心,让员工满意。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技能,尤其从事餐饮和物业的员工,要加强礼仪培训,做到站姿挺拔、行姿稳重、坐姿端正,以大方的举止、文雅的谈吐展示建行员工的良好素质。

3、加强服务创新。认真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增强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最高行为准则,真正站在客户角度创新服务,努力构建竞争优势。要以传统物业、餐饮、车辆服务为龙头,大力开展其它服务业务。要树立长期服务的思想,对现有服务项目进行梳理整合,细化服务标准,实现服务流程再造,减少内部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使服务更加贴近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要建立服务信息渠道,加强沟通,理顺和巩固服务关系。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提高标准,使服务工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

三、抓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

从了解客户反映和自身检查情况看,后勤服务工作有个普遍的弱项就是“滞后”。服务滞后,反映了服务工作的计划性、主动性不强。由于时间观念不强,工作节奏慢,执行力不够,形成疲沓作风,从而使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作为管理层,主要是在对服务工作的检查督导和日常管理上抓落实不够。就员工而言,反映出对个人职责、目标任务、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对客户情况、基层需求、业务知识技能不够熟悉。办事效率低,一方面反映出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还反映出管理人员在工作方法、履职能力和模范带头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工作作风关系到建行的形象,工作效率影响到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服务水平关系到建行的发展和前景。因此,我们不得不正视和认真解决这一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按照深、细、实要求,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对服务工作的检查、监督、指导和日常管理,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到“三清、三熟”,即:个人职责清,目标任务清,工作思路清;熟悉客户情况,熟悉基层需求,熟悉业务技能。二是要规范管理,提高办事效率。树立“严、准、快、实”的工作作风。即:作风严谨,情况准确,节奏快捷,工作务实。对基层和客户反映的问题,能答复和解决的要立即答复和解决,解决起来有困难的要想方设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向基层和客户解释清楚。需要请示领导和多头合作的,要及时请示,搞好协调,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凡是能当天办理的事项,不拖至第二天;能亲自办理的不让别人代劳。坚持多下基层,多跑客户,少蹲机关;多为基层和客户办好事,不给客户和基层添麻烦。三是要培养健康向上的管理文化,让精细化管理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要培育员工脚踏

实地的工作作风。做到“脑勤、口勤、腿勤”,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懂得“简单是金,小的是美好的”道理,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的理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踏踏实实地控制好每一个工作环节,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力争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业绩,向建行交上合格的答卷。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持续改进,基础管理水平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2:对加强后勤人员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办本科院校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陈世文

来源:《海峡科学》2011年第07期

[摘要]新办本科院校各项工作在不断的探索中迅速发展,抓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将为学校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文章分析总结新建本科院校后勤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后勤管理存在问题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对新办本科院校来说,特别需要加强和提升学校内涵的建设,即学校整体人文环境的孕育。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后勤工作在实现本身服务功能同时,在育人功能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健康稳定。高校的不断扩招对学校的后勤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办本科院校正处于不断摸索和扩张中,如何能够切实有效地将管理思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效益,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有力的保障,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课题。

1新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机制薄弱。近年来,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不断改革,但是改革不到位,高校依然没有摆脱办后勤的负担和办企业的风险,优质资源难以在高校后勤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后勤管理工作中,“平均主义”、“大锅饭”等现象依然存在。首先,后勤管理工作缺乏竞争意识,不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后勤管理工作缺乏激励措施,或者激励措施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后勤管理工作监督不够,缺乏详细到位的评价体系。

1.2 管理队伍建设不到位。新办本科院校为了提升学校的实力和知名度,工作的重心全部放在了教学和科研,严重忽视了后勤管理工作,尤其是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关键,没有从战略高度来部署人力资源的管理。目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大部分员工的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参与社会竞争能力差,缺乏风险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管理工作,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整体发展。

1.3 服务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师生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对高校后勤的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后勤服务过程中,普遍存在服务范围偏窄、品种单

一、交易手段落后、价格偏高、质量较差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更新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危机意识,后勤的发展空间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失去市场。

2新办本科院校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具体途径

2.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原则。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维护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之所想,急之所急,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不断满足学校与师生员工的各种合理需求。二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按照学校的总体布局,提出后勤管理工作的总体构思和设想,从全局出发来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三是要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理清理顺后勤内外效益关系,做到责权利平衡,营造公平、合理、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着力解决影响师生员工日常学习生活的突发问题。四是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后勤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方向,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真正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保障。

2.2 提高思想认识是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领导重视是关键。首先,学校主要领导人应十分重视对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应选派有敬业精神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其次,学校领导者应把后勤人员的职称、考级问题等纳入学校正常考核工作的范围,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有充分关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再次,要重视增强后勤群体的凝聚力。一方面要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尊重后勤人员劳动的舆论倾向,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后勤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后勤人员与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后勤系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优质服务职能的必要条件。

2.3 加强队伍建设是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关键措施

后勤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打造一支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备高度责任心和组织协调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梯队,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方式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加入行列,为队伍建设做好人才保障。要合理安排人才队伍进行有关学习、交流和培训活动,使整个人才队伍能够开拓创新,成为知识与能力复合、智商与情商复合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努力提高后勤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职工素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要针对后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如定期组织后勤职工外出参观学习,利用报刊橱窗进行有关方面的宣传,开展有关法律、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讲座,既提高文化素质,又达到教育的目的。二是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告诉我们,仅仅看到学校后勤的服务性保障作用远远不够,还要看到后勤工作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性,因此我们应当高度认识后勤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中“育人”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窗口”工作的职工中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2.4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

首先,实行竞争上岗用人机制。竞争上岗要把握个人素质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原则,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了解,根据知识结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做到量才使用,人职匹配,各尽所长,各尽其能。人员配置还要从全局考虑优势互补,在人员组合能够充分发挥集体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促进整体人力资源综合效益的提高。通过竞争上岗,增强员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激励员工的进取心和事业心,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人才的能量,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了组织的高效运行。其次,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是考察和评价个人或团队业绩的一种制度,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措施。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要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分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细则,按照指标定量化的标准,通过考察工作效益和效率、工作质量和数量等多方面内容,评定客观公正的结果。结果既注重绝对标准,又注重相对标准,既考评个人业绩,又考评团队业绩,为合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2.5 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是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有力机制

学校后勤工作的“一体化”服务应体现在到每一个被服务者的身上。服务质量的评定是通过多次服务给出的,它由各个不同内容的具体服务所构成。如果说我们对每一对象提供服务的总和为一产品,则每次服务的个体效益就是这个产品的组成部分。这种“整体效应”的特殊性,就要求每位职工必须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以整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服从全局,否则会“一步走错,全盘皆输”。而后勤职工要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就必须不断树立信心实现自我加压,在工作中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这是服务艺术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总务后勤优质服务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总之,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和师生对后勤工作要求会越来越高。后勤管理工作的好坏体现着学校的整体形象。为此,必须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后勤管理队伍,要以文明礼貌、敬业爱岗、周到服务、科学管理以及服务育人、管理育人高尚的情操和过硬的思想政治水平,去赢得教师、学生和社会的赞誉,使后勤管理工作面向学校师生,走向社会,全面推动学校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3:对加强后勤人员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高校后勤档案的重要性

1. 档案是高校后勤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

高校后勤档案是后勤管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及后勤活动的直接记录和信息资料来源。如水电工程的线路铺设布置, 如果没有保存原始的档案材料, 一旦出现故障就难以维修与维护, 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同时影响教学科研及师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 档案是制定后勤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后勤工作环环相扣, 下设各个职能部门, 各司其职, 每个部门的档案都对日后的工作有参考与借鉴价值。特别是后勤领导干部的换届, 如果不借助于之前搜集整理归档的档案资料, 就无法全面了解历年来后勤的发展状况, 就无法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决策。

二高校后勤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档案存在的必要性是不可或缺的, 它为高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起到辅助作用。

1. 领导不够重视, 档案意识淡薄

高校后勤档案建设在高校各项档案建设中最容易被忽视, 领导一般着重抓其他教学科研的档案建设, 对后勤档案疏忽管理。认为学校教学科研占第一位, 后勤为后方基地, 从而导致档案保管意识更加淡薄。同时, 基层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注重后勤的经济效益, 认为档案可有可无, 殊不知, 常常逢领导换届之时档案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

2. 兼职档案员未受过系统化的档案业务培训

一般高校后勤档案自行管理, 下属中心设有兼职档案管理员, 但他们都未经过系统的专业档案培训, 使档案工作存在漏洞, 部分该存档的材料流失, 未及时归档;兼职档案员往往为临聘人员, 因流动性较大又疏于学习, 造成了兼职档案管理员对档案这一概念模糊不清, 对哪些文件材料应当归档较为盲目, 无法保证归档的规范、整齐和美观。

3. 收集材料归档难

一方面, 现行的高校后勤模式为甲方乙方, 学校立项维修工程等下属中心上报至甲方, 之后立项维修的相关材料直接在甲方归档保存, 作为乙方的后勤集团无法拿到第一手资料进行留档,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以后相关资料的查找、追溯。另一方面, 档案管理员未注意对遗漏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某些档案材料的价值因不被认识而遗漏;或未对工程档案材料进行及时收集, 从而导致档案不完整。

三如何加强后勤档案工作

1. 建立奖惩机制, 强化意识

首先, 将档案归档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或是职责范围中去;其次, 在集团内部通过年终考评或是服务质量考核中增加关于档案建设归档的一项, 根据完成质量评比, 进行奖惩, 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管理, 保证档案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 努力强化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 使其认识到档案的潜在价值和长远作用。

2. 定期培训, 交叉检查

第一, 组织下属部门档案兼管员定期培训交流, 规范整理档案的方式方法。由于高校后勤流动性大的特殊性, 后勤部门应定期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使新进的档案兼管员熟悉业务、老档案兼管员更加精通业务。培训内容包括档案整理的基本标准、档案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收集整理范围等。

第二, 组织档案兼管员交叉检查, 通过相互学习借鉴, 提高档案兼管员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整理的基本标准是一致的, 但在日积月累的收集资料与整理档案过程中, 个别档案兼管员摸索出一些档案收集与整理的新方法, 如:装订夹的节约法、整理大事件档案的归总法等。通过交叉检查, 现场查看, 学习借鉴别人的好方式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提高档案兼管员对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3. 明确归档范围, 及时收集整理

篇4:对幼儿园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

后勤工作涉及面广,管理难度较大,必须得到全体职工的支持和认同才能做好。因此,要加强对幼儿园全体职工的引导和教育,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日常的教学、饮食、卫生、活动、疾控、消防等各个方面,提高安全意识、防范意识、责任意识。首先要组织教师和后勤人员定期学习政治理论,增强为广大幼儿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组织教师和后勤人员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一切工作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用制度约束和规范每一名职工的行为;再次是领导班子带头,重视后勤管理工作,带头学习业务和法律法规,监督检查责任落实情况,作执行规章制度的表率。

二、 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落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离开制度和规范将寸步难行,也必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约束每一名职工的言行,用制度来保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用制度来促进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首先要查询和梳理各级管理部门有关幼儿园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修改和制定有关后勤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制度、规程、准则,特别要注意各种制度必须规范到后勤工作的每个细节甚至每个动作,这是确保幼儿园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其次要把每一项制度落实到具体的人,明确责任、权利明晰,并做到制度上墙、图文并茂,使每一名职工特别是后勤工作人员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应该干什么和怎样干,对照制度找差距,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使后勤工作不漏死角;再次要经常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做到褒贬结合、奖惩分明,特别是对由于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而造成后果的集体或个人一定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否则一切工作无从谈起。

三、 防患未然,严肃认真地检查后勤管理的各项工作

消防宣传的口号是: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说明隐患险于偶尔的小事故,隐患的存在往往会酿成重大的灾难。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落实制度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妥善方法予以补救,只有这样才能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做到定时检查,就是对于日常的卫生、防疫、饮食、水电、燃气、保健、保卫等工作必须做到每天检查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利用电子屏幕在本单位通报,对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给予表扬,对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及时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组织处理,以儆效尤;其次要做到定期检查,就是对教学仪器、教学设备、桌椅板凳、娱乐玩具、活动器械、消防器材、房屋结构、墙壁棚顶、玻璃门窗等一切涉及安全的设备、用具、住所、材料都要定期检查,每周例行检查一次,每月严格检查一次,每学期全面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不能解决或解决存在困难的必须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请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以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再次要做到及时总结检查情况,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检查信息。就是要做到当日检查的当日反馈信息,本周检查的本周反馈信息,本月检查的本月反馈信息,并做到每周重点总结一次后勤管理工作,每月全面总结一次后勤的各项工作,每学期召开后勤工作总结大会,表彰奖励在后勤工作中表现突出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只有及时反馈信息才能使当事人知道自己在后勤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和改正;只有及时通报情况才能进一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对照事件查找不足,便于防微杜渐;只有奖惩结合、赏罚分明才能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積极性,才能进一步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进一步促进幼儿园工作的全面提高。

四、 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做好后勤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篇5:对加强林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 要】近年来,国家在林业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大,这使得林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林业财务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财务管理;整体素质;预算管理

我国林场众多,分布广泛,且各个林场地理位置和资源状况各不相同。传统的林场管理模式都是以生产管理为核心,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林场所扮演的角色在逐步发生转变,对于林场财务方面的管理力度变得越来越强。加强林业企业财务管理,确立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整个林业行业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下面文章就“对加强林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一题展开具体论述:

一、林场管理现状(以国有林场为例)

在国家加快发展林业相关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国有林场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有些林场已经实现盈利、有些林场则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总之,大范围而言,林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随着林业的发展,经济方面的问题与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加强林业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核算、风险预测、资金优化分配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林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些难点

1.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起点不同,急需提高

目前,绝大部分林业企业的财务人员都是从事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缺乏参与经营预测分析的素养,很难满足新环境下林业事业发展的需要。

2.很多林业事业单位在成本控制上都存在费用严重超标现象

由于成本预算、核算等环节不够精准,实施过程中没能很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成本费用超标,浪费严重。

3.少数财会人员不够称职,没有切实履行好职能

实际中,总有少数人不自觉,在工作中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比如做假账、为取得考核的好成绩,制造虚假利润等。

三、加强林业财务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1.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林业事业单位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此,需要强化单位领导与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逐步加强财务管理职能,应该把它从传统的单纯核算转变为核算与管理并重,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2.合理利用、分配资金

合理利用资金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强储备资金的管理,制定各项材料消耗定额与储备定额,搞好材料的发放保管工作;

二、压缩不合理资金占用比重,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好每一分钱的功效;

三、严格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减少非计划性支出,积极搞好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避免盲目的计划与投入,争取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实处;

四、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编制,杜绝拿钱不干活现象,严格控制管理费用的开销。

3.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

林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切实履行各项财经发纪法规。在执行接待费审批制度时,不能走过场,需要落到实处,取消饭店签单、及时结算,避免接待费超支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对财经法规的学习,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避免或者减少工作中出现违纪违规现象。

4.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从源头上预防、纠正林业资金管理使用问题。比如目前修订和完善了《支出申报审批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务检查制度》等规章制度。

5.完善成本管理,适应林业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成本费用指标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好坏的重要综合指标,它直接体现了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不必要的各种消耗、减少浪费是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因此,需要林场相关职能部门及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来控制成本。

6.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搞好林场财务管理

财会人员素质非常重要,在财务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使财会人员自身素质过硬。财会部门在工作时,应取得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履行好各项会计职能,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当好参谋和助手,并积极参与到林场各项经济事务中,搞好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7.加强监督力度,定期全面进行排查整改

要求林业部门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方面的专项监督,同时自觉接受内部员工的监督,积极公开政务;除此之外,定期在林业系统集中开展排查整改工作:

一、检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资金使用是否规范;

二、检查辖区内的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以及其他林业事业费用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三、检查资金收支、审批事项以及财务会计日常管理情况;

四、对查出的问题,要坚决予以必要的处罚。

8.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电子化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林业财务办公进行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将所有的资金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因素分析、差额分析、图表分析等,能够加强对财务的高效控制,更大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益。

四、总结

林业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搞好林业事业管理工作是每一个林业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本文通过简单分析林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显示出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是林业事业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财务管理是一种管理的手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并发展财务管理,促进林业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英.对林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武晶伟,赵洪江.加强林业财务管理 实行集中核算会计模式的建议[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3年4月25日

[3]张吉丽.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林业财务会计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7期

篇6:对加强后勤人员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国家对于社保基金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加大,使得地方的社保基金数额逐年增加,这就给社保基金的监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目前,虽然国家监管部门对于社保基金的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监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本文在此背景下,详细分析了社保基金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保基金 监督管理 问题 思考

近年来,我国社保基金的收入逐年增长,据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总支出为9677亿元,同比增长12.8%。在这样庞大的社保基金总量下,必然存在大量的工作环节和工作步骤,使得社保基金的使用和保管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增加了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难度。同时我国时常发生的社保基金挪用案件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社保基金监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国家应该从各个地方抓起,切实做好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保证社保基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下面笔者从社保基金监管的必要性入手,详细分析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对于社保基金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以来,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保工作起步较晚,监管工作也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容易出现各种管理问题。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监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加强和提高社保基金监管工作水平迫在眉睫。下面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分析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必要性。

(一)完善社保基金运作的需要

首先,财政拨款仍然是社保基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受到社会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当经济不景气时社保基金的收入将大大降低,影响到社保基金的征缴;其次,社保基金的征缴率也不是很高,这增加了社保基金征缴的不确定性,使征缴基数与实际基数存在较大偏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到了社保基金的正常运作,因此需要加大对于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同时,我国对于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也比较封闭,透明度不高,导致非法挪用、违规投资、虚报冒领的现象层出不穷,产生较多的基金流失,因此,要完善社保基金的运作流程,就必须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其使用效率。

(二)规范社保基金使用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其有效运行需要社保基金的协调配合,因此,必须要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并实现其保值增值。社保基金监管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社保基金的使用风险,提高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于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进行规范化,保障社保基金的高效运行,实现社会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二、我国社保基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

众所周知,有效的监管工作要以一定的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为依据,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也不例外,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不可违抗性,监管工作如果能得到相关法律的支持,将会使工作更加有章可循;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也响应了依法治国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针对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法律规范还不是很完善,使得在进行社保基金监管时无法以法律为准绳,降低了监管的力度和权威性。

(二)社保基金的监管缺乏透明性

目前,我国对于社保基金监管信息的披露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对监管部门造成较大的压力,使得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出现信息不透明或者不对称的现象。一些监管部门中的个别工作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出现隐瞒重要信息,虚报基金数额等违法行为,这都使得社保基金监管工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存在较大的监管风险,不利于我国社保基金的高效运行,从而也不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三)市场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阶段的社保基金监管工作主要是行政监管,这种监管方法覆盖面较广,但是不够精细,使得社保基金往往在细节上出问题。目前,社保基金的使用主要有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由于这些运作方式具有较大的市场性,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市场自发性的优势,建立市场监督机制,提高对于社保基金细节处的监管力度,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提高社保基金的监管效率。

(四)社保基金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有待提高

社保基金的快速增长要求监管部门能够快速及时的对其问题作出准确反映,发现其运作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但是我国很多地方社保基金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工作时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缺乏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逐渐增加的社保基金造成一定的限制。

三、关于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法规

严密的法律制度是进行监管工作的基础,可以使得监管工作更加具有条理,同时增强其权威性。在制定相关法律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为根本目的,切实提高社保基金的监管水平,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同时,政府也应该完善社保基金监管制度,使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比如可以建立关于税收和社保基金相联系的征缴制度和法律规范,为社保基金的征缴提供可靠来源,保证社保基金的充足性。

(二)提高监管信息的透明度

社保基金监管信息的低透明性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为了提高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就必须完善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监管信息的公开性。首先,应该健全相关法律为监管信息披露提供法律基础,提高信息披露的合法性和强制性,对于信息披露的各种程序进行规范化和具体化,使各个岗位的工作能够有法可依,对于违规现象要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降低各种违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其次,要保证信息披露制度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尽量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某些部门找准法律空子做出有损社会效益的行为。

(三)加强社保基金的市场监管力度

应该建立第三方的市场监管体系,增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灵活性。首先,应该引入更加专业的资深人士成立第三方监督管理小组,对于市场上涉及到社保基金运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各个环节的细节问题,提高社保基金的监管水平;其次,市场监管部门也应该强化社保基金的披露制度,可以对社保基金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资产收益状况,现金流量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公众公开,对于可能发生风险的投资项目要及时发表公告。

(四)提高社保基金的信息化程度

针对社保基金快速增长的问题,如何组建一支融合财会,金融,管理,法律和计算机各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成为社保基金监管部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原有的基金监管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应该加大基金监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做到科学管理。首先,监管部门应该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凭借各种现代化手段和计算机系统,结合各专业知识,实现对于社保基金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其次,应该完善社保基金运作的数据库,对于基金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和动态监督,及时发现基金运作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保基金面临的风险;再次,应该加强社保基金相关数据的维护力度,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避免随意更改数据和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保基金对于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对社保基金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有用性,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充分发挥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意义,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航.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财政监督,2016

[2]陆江华.浅议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与管理工作[J].新财经,2012

上一篇:《芙蓉镇》个人观后感500字下一篇:小学教师演讲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