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和谐平安发展

2024-05-01

让班级和谐平安发展(精选9篇)

篇1:让班级和谐平安发展

共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校园不仅是我们每个学生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我们要为创建和谐校园作出一份贡献。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美好乐章。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实现和谐,是自古以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句老师好,也许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老师的一句关心话语,也许会让你体会到从未曾有的温馨。与老师的谈心,让我们对老师有了另一种理解,彼此更加信任!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不要因为一时的激动,去顶撞老师,凡是皆可好商量!在上课时也要尊重老师,不要在底下窃窃私语,和接话,尊重也是一种美德!我喜欢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懂得倾听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修养!”师生互敬互爱,从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不要出现打架现象,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本来是件小事却将成为一件大事!凡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高中生!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无论在哪里,都要记得你是南洋的一份子,校园内外,甚至公交车上文明礼貌,都会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的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我们要提倡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才”。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老师同学,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茫茫学海中,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的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

让我们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篇2:让班级和谐平安发展

第一条:班级管理采用量化管理办法,基础分为100分。

第二条:扣分情况:

(一)班内有抽烟、喝酒、打扑克、集伙下饭馆的扣5分。

(二)损坏学校公物的每人次扣1分,情节严重的扣2分,并赔偿。

(三)衣着不整洁、穿拖鞋、戴佩饰,男生留长发、剃光头,女生化妆、涂指甲、染发烫发、穿高跟鞋分别扣1分。

(四)乱扔纸屑、果核、瓜子皮,随地吐痰等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在前院倒脏水、宿舍门前倒剩饭剩菜的每人次扣2分,乱撒尿者扣3分。

(五)骂人、打架(包括打闹)各扣1分,情节严重、聚众打架的扣10分。欺负同学、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喊绰号的扣1分。

(六)不请假私自出校门的扣2分。

(七)故意扰乱课堂纪律的扣1分,情节严重的扣2分。

(八)晚休、午休在规定时间内不回宿舍的扣1分,夜12点后宿舍缺一人次扣5分(请假回家的除外)。

(九)过早起床在校园吵闹、乱跑的每人次扣1分。

(十)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违反一条扣1分。

第三条:加分情况:

(一)上课间操有随班老师的记2分。

(二)主动做好事、拾金不昧、关心同学的事情况加分。

(三)参加省、市、联校各种竞赛并获奖的,分别加5分、3分、1分。

(四)主动揭露不良现象者加2分。

(五)主动向报社投稿被采用者加3分。

(六)随手拾校园杂物、垃圾者加1分。

(七)卫生方面参照卫生考核制度。

第四条:班级量化管理的计分、统分工作由政教处负责,每周公布一次。

篇3:把握细节,让班级散发和谐芬芳

一、用慧眼捕捉细节, 培育班级向阳蓓蕾

教师研究细节, 是为了发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细小问题, 是为了发现学生细小的亮点, 细小的疑惑。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深入思考, 才能想出对策。只有关注学生的细节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小H是我班上的一个男孩, 个儿高高大大, 长得有模有样, 可是他的不爱说话一直是家长、老师最头疼的事。为了这事, 他妈妈都难为情地不太愿意跟我来交流他的事情。有一次QQ上, 她妈妈非常兴奋地对我说:这几天孩子学习的劲头特别足, 在家经常提起我表扬了他。她的话让我回想起了课上的那一幕:在教学“发人深省”这个词语时, 我问道, 谁能准确地读好这个词语。没想到一向不吭声的小H举手了, 越过十几双高举的小手, 我请了他来回答。他自信满满地读道:发人深省 (shěng) 。听了他的回答, 我心里一愣, 想:好不容易他肯举手, 可不能挫伤他的自尊心哪。于是对他大大表扬:看哪, “省”是个生字, 他能读准后鼻音。但也是个多音字, 在这个词语中读 (xǐng) 。虽然他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回答, 但是我捕捉到了小H高举的小手, 捕捉到了他自信满满的一面, 捕捉到了他对于我的表扬那微微一笑。这一小小的细节, 激发了他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不放过学生一个小小的亮点, 也不忽略学生一个小小的疑问。用慧眼捕捉细节, 班级中52朵小花苞会饱满、和谐。

二、用智慧感化细节, 绽放班级七彩花朵

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牵条小狗进了一个不准狗入内的公园, 一位老看守慢慢走过去, 抚摸了几下小狗的头, 说道:“多么可爱的小狗, 它叫什么?”“Mary.”小女孩高兴地说。“噢, Mary,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跑到公园里来了?”小女孩一听, 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红着脸把小狗带出了公园。

这位老看守用他的睿智巧妙地引领着小女孩, 在不伤感情的前提下让女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样委婉而有艺术的教育方式, 闪烁着智慧的灵动, 暗含着一种关怀。

作为一个塑造灵魂的工程师, 每天面对着一颗颗稚嫩的心, 有时过激的讽刺、批评只会在这些心灵上留下丑陋的伤疤, 相反, 如果在批评上加点艺术, 拐个弯, 可能就会绽放美丽。

我们班学生发言时有个特点, 如果细细地观察, 还真姿态万千:站起来身子左右摇晃像不倒翁的;嘴里发出“嗯嗯”声的……每看到这一情景, 再好的心情都被蒙上了一层灰。每次的批评像是一次性试剂, 一次有用不保下次, 批评过后还是老样。

有次上课, 他们还是我行我素, 我有点生气, 但又转念一想, 便说:“××发言时的姿势最神气, 老师想请他来回答。”其他学生得到了启示, 纷纷效仿小榜样做得有模有样。

这样的点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自己的缺点, 并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在批评时加上一些“新鲜剂”, 巧妙地“拐个弯儿”, 我们的忠言一定会深入人心。

三、用行动引领细节, 散发班级和谐芬芳

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 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 既要做学生知识的领路人, 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因此, 作为班主任, 一定要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榜样,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老师, 这不是我的垃圾!”“老师, 他们把垃圾踢到我们这里来了。”放学后让学生拣垃圾时, 类似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件小小的事情, 折射出孩子的心境, 却是千差万别。只要一个弯腰就能做到的事情, 在许多学生的眼中成了不以为然, 成了熟视无睹, 有的更是踢掉了垃圾, 也丢掉了道德。

整洁文明的校园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去营造。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一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结果。在家吃的好, 穿的好的孩子们, 做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 东西掉了有人帮助拣, 房间乱了有人帮助整理, 他们设有形成做力所能及的事的行为习惯, 在他们的意识里, 一直存在着有人帮助收拾的依赖心理。致使他们在拣垃圾的时候, 因为不肯多拣一个而清楚地记得这个垃圾是不是自己的。二是由于学生的卫生意识不强烈。校园是所有学生共同的家, 她需要大家的共同呵护, 只有这样才能还我们美丽校园以本来面目。

这是我班上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我班的孩子讲卫生, 有集体意识, 我带头弯弯腰, 伸手拣一拣, 只有我们比学生先做、先行, 学生才会跟着老师的步伐前进, 而且, 我们不但要做, 而且还要持之以恒, 让学生争相模仿, 让这些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变成他们自觉遵守的行为习惯, 变成他们有意识的自觉行动。

篇4:共情,让班级更和谐

班上有不少孩子要参加各种校级培训队,如果迟到或者缺席,会受到负责老师的批评,然后班主任也会被通报批评。

有一天早上我进教室,看到本该参加合唱队的男孩Ewen(马来西亚籍)居然留在教室里,手里翻着一本语文书。他的母语是英语,家里只说英语,所以他学中文很辛苦。

我问他:“是不是今天上午有语文默写,你还想复习一下,所以不打算去参加合唱队训练?”

他流露出一种被理解的感动:“是的。这一次的词语比较多,我还没完全掌握。我怕等会儿写不出。”

我提醒他:“但是,如果你今天早上不去合唱队训练,负责老师会批评你的。”

他看起来内心有无限挣扎,迟疑了一会儿回答:“我知道。可是我这会儿还是想复习语文。傍晚我会去训练的。”

我说:“我能够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认为你应该先去合唱团找老师请个假,说明情况。凡事要主动跟人沟通才比较合适。”

等他请假回来,我叮嘱他:“以后每天晚上都要注意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R·罗杰斯提出过“共情理解”。他指出,作为心理治疗师,“不但能对当事人已经很明了的内容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来,还能把当事人一些‘心中所有、口中所无的体验的意义也表达出来”。

其实,只要把这段话里的“心理治疗师”换成教师,把“当事人”换成学生,这个场景就是我们熟悉的教育现场。因此,教师要感受他们的愤怒、惧怕或迷惑就好像感受的是自己的情绪,然而自己的愤怒、惧怕或迷惑并没有被牵涉进去。

能够被他人共情理解,会让自己心灵自在乃至愉悦。同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共情力,这样可以跟他人相处和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共情力,让班级之间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更和谐。

一、教师要成为具备共情力的范本

要培养学生的共情力,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眼里具备共情力的范本。说一句“我能理解你”这样的话当然容易,但孩子的心永远是最聪慧的,如果是没有温度与诚意的表达,孩子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教师的冷漠和虚假,从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当孩子们来找教师投诉“某某弄疼我”的时候,教师要第一时间与他们共情:描述教师所看到的——“你受伤了”,说出学生的感受——“你一定很疼”,并及时处理或提出建议——帮着揉一揉或者“去医务室” “让爸爸妈妈带着去医院”。学生的感受得到充分的共情,他们的疼痛或者委屈可能会在刹那间烟消云散。而如果教师不善于共情,只是忙着当“警察”去论断谁是谁非,导致师生彼此浪费无谓的口舌,或是轻描淡写说一句:“看不出伤啊,你也太娇气了!”这会让学生抑郁或者生气。

教师真诚地接纳学生,并给予无条件的关注、关心,在他们面对各种状况,产生恐惧、挫败、焦虑等情绪时都予以共情,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最重要的前提。

二、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共情力

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孩子能够通过事情本身去自我习得,有的孩子需要借助相关事情并在他人指导下获得。培养学生的共情力,也需要教师在相关事件中及时肯定某些孩子并指出他们值得所有孩子学习的地方。

一次午餐时,有孩子告诉我:“沈老师,罗同学跟王同学打起来了!”因为跟“肇事”孩子的餐桌隔了3张餐桌,我居然没能发觉这一情况。等我快速走到他们餐桌旁时,看到吴同学刚站起来,对王同学说:“我跟你换一下座位吧,你坐我左边。”就这样,吴同学坐在了“肇事”的罗同学与王同学中间,把他们隔离开了。因为是午餐时间,我不想影响孩子们的进餐情绪,所以简单地说:“大家都好好吃饭,吃完饭我们再讨论。”

午饭后,我跟所有孩子交流:“今天我要表扬吴同学。他在看到两个同学打架的时候,主动站起来换位置,把打架的两个同学隔开了。我想,他一定意识到他们继续坐在一起有可能导致矛盾更加激化。这说明吴同学能理解其他同学的情绪,并且做出了非常好的安排。大家要向他学习。下次你如果遇到有人跟同学闹别扭,也要去理解他们的情绪。你可以说,不要计较了,跟我出去玩吧。或者说,不要生气了,我们换个地方玩吧。大家都要学会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化解矛盾,增进友谊。”

学校不仅仅是学生来学习文化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学习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教师肯定个别孩子良好的共情力,是一种对学生具体明确的指引。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共情力

美国儿童创伤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布鲁斯·佩里博士在著作《爱的教养》中指出:“世上最好的教养结果,不是成绩有多好、不是运动有多棒,而是让孩子拥有感受爱、付出爱的能力。这就是爱的教养,这种能力就是共情力。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冷漠的孩子,他们其实就是缺乏共情力的孩子。”可见,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共情力的培养。

有一天午休时间,马同学与郑同学吵架了。两个人情绪都很激动,互相指责。当时我正忙着改作业,但是依然尊重处于激动状态的他们,不用“你们肯定都有错”这样的结论来打发他们。他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情绪,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

我找出两张稿纸,要求他们用数字标好序号,用“他……”的句式,写下自己对对方的意见与不满。这两个平时惧怕作文的小家伙,下笔如有神,一会儿各自交给我一张写得满满的稿纸,彼此的“罪状”都有十条以上。可爱的是,这些“罪状”其实非常雷同——这是在让他们表达自己。然后,我让他们交换“诉状”,用“因为我……”的句式批阅每一条“罪状”。那些批语措辞不同,但是情绪的变化曲线却非常相似,都是从生气、不服气到渐渐心平气和,甚至有解释的成分——这是在让他们理解对方。接着,我要求他们换回写满了“罪状”与“批语”的稿纸,请他们阅读对方的“批语”——这是在帮助他们再次去体察对方。

最后,我说:“你们现在都知道对方当时为什么那么生气了吧?你们两个现在还没有完全消气,所以你们先不要在一起玩,免得又出现一方认为自己在开玩笑,一方认为对方故意让自己不舒服,导致产生矛盾的情况。你们什么时候彼此真正理解对方并互相原谅了,来告诉我一声,然后才可以一起玩。”

原谅别人,成年人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不要求学生立刻原谅他的同学。那种在教师安排下的“握手言欢”,很多时候是勉为其难,恰恰也是对孩子的不共情。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过滤自己的情绪,真正去反思自己、体察对方,才会真正去原谅对方。经历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获取共情力。

著名未来学家、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指出:“未来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唯有拥有右脑时代的6大全新思维能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即‘三感三力,才能决胜于未来。”

为了培养优秀的未来人才,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共情力,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们的情感和需要。同时,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共情力,让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篇5:“爱”让班级和谐

——浅谈班集体建设

赵明

“望子成龙”也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材。也是作为教师对学生,对家长的一种责任。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意到班集体的建设尤其重要。良好班风的确立,班级小主人的培养,对学生的关爱等是我们班主任工作所要全面涉及到的。关键词:互爱和谐厚爱、严爱、多爱学生

曾经有人这样给我解释过家的含义:有爱的地方叫做家.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班主任工作,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我认为爱是一切的基础,当爱充满整个班级的时候那么这个集体将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因此我把班级当成一个大家庭,爱是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为井然有序、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优秀班集体的基础,下面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爱”的保障——建立班规

当我们初接班级时,首先想到的是班级管理规范,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必须有自己的“家规”,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这也是我们付出爱、得到爱的保障。因此,我以中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作为依据,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若干学习、卫生、课堂常规等可行的条例与规定,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习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二)和谐、互爱

在一个大家庭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不协调不和谐的情况。而一个班级要真正发展,靠的是强大的凝聚力,所以我认识到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爱我们的家庭,懂得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在这个家庭的位置和作用,认清自己对“家”的责任和义务,以“家”为豪。当他们真正爱这个“家庭”时,才能自觉地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并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还要注意倡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团结友爱,同时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学生的爱心、热心、善心、责任心。互相爱护和谐共处,创造一个温馨如家的班集体。如在我班级中的一位女生,在 1

原班级中时常受同学欺负,没有同学愿意和她交往。为了改善她的处境,学校把她调到了我的班级。刚开始,班级里的同学同样排斥她,任何活动都不让她参加,把她孤立起来。对此,我私下了解到同学们排斥她的原因是因为她不爱干净。针对这种情况,我找到她以谈心的方式,让她对自身要有爱护。并让班干部主动与她交往,帮助她,也让班级的同学了解到她已经成为我们班级的一员,就应该让她也成为我们的骄傲。渐渐的她重拾了自信,获得了尊重,成为我在班级管理中的得力助手,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

当然要建设和谐的“家庭”,不仅仅要依靠每个成员的努力,而且要与科任老师建立和谐的关系。科任老师是建设和谐“家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大家长”一定要配合科任老师搞好教学,调动、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该学科的积极性。

(三)“小管家”的培养

要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必须有一个坚强的班级核心——一支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得力的班干部队伍,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建设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因此,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使之形成坚强的集体核心,是班集体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互爱的保证。知人善用,是我选拔班干部的原则。当我确定班级核心后,就会给他们一定的信任,大胆的放手让他们对班级事务进行 负责。例如每当学校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等,我会先把班干部召集起来,让他们活动的组织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方案,周密布置,仔细分工,让班干部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然而这个大家庭是每一个人的,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创造机会让每个成员参与管理,为集体服务。几年以来,我按照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在班级内实行“分级管理制”。层层负责,分层管理,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让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级的小主人,使他们更爱这个大家庭。也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生。

(四)爱的展现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和谐的。

爱是一个谈腻了的话题,但又是不得不谈的话题。其实“师爱”已经包含在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之中了,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关爱学生,不但是要关心他们的思想、纪律、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生活上遇到了困难,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遇到了烦心事,要及时谈心,帮助排除;学生病了,要及时送医院治疗。对康复后的学生,要真心问候,千万不要认为这样的工作没有必要做,恰是这样的问候,会让学生感到温暖。

当然我们在关爱学生时,也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要体现不同的关爱。

1、“厚爱”后进生

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等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对那些经常违纪的学生,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另一方面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班主任的耐心还体现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对待后进生要多鼓励、多帮助,给他们进步的时间,因为进步是非常难的。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我所教的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而且与校外闲杂人员交往,但在班级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因此我加强了对他的注视,经过观察、分析,根据原因对他进行多次耐心教育,向他提出在生活、学习上的具体要求,当他比以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让他当小组长,以激发他的上进心;并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的体育委员,大胆让他参与班级管理,让他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班级中的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就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还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因为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

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只要对他们抱以希望,只要对他们给予关注,他们就会展现自信的笑容,为班级的整体实力带来生机和活力。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2、严爱优等生。

所谓优生,是与一般学生相对而言的,通常是指那些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都走在大多数学生之前或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他们往往有远大的理想、良好的习惯,有较高的期望值和优越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成绩。但在思想品质,素质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却存在某些问题的一部分学生。因为这些“优生”学习成绩好,他们经常会受到学校的重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拥护、家长们的呵护,正因为有这样的优待,他们常常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以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使得他们身上的缺点被忽视和掩盖了,由弱点发展成了缺点,缺点又转为缺陷。一旦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十分严重。对这类学生,班主任更不能宠坏他们,也不能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3、多爱中等生

中等生就像家中平庸的孩子,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拥有和享受老师的爱,是每个学生的渴望,更是每一个中等生的渴望。

可是事实上,老师由于把更多的心思化在优秀生和学困生上,中等生无意中冷落了,使中等生的精神欲求无法得到满足,使最具可塑性的大多数中等生得不到切实的关心和培养。老师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兴趣上引导他们,学习上启发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方方面面上都在意他们:在课内,多给他们回答问题、做演员的机会;课外多与他们交流、谈心,沟通思想,进行心理疏导,批改作业时,多看一眼,多写一点批语。当他们有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于表扬、鼓励。也许就是那几句激励的话,或许是一个赞许的目光,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就会

倍增,他们的潜能就很快地被挖掘出来。老师有目的、有分寸地对中等生的爱护,可以说是促进他们进步的催化剂。

当然,我们在班级管理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我们只要用心去做,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我们一定会收获一片真情。以心换心,爱能让你排除一切困难。

参考文献: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篇6:让班级和谐平安发展

和谐的班级,是我们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方面。因为只有和谐的.班级,才会团结、才会互助。也就是说,个体成绩再好,没有一个和谐而团结的班级,同样没有用途。假设你的成绩并不是那么好,但是你有一个团结协作的班级,我相信你的成绩会在同学的帮助下成为顶尖的。

大家都知道,只有好的管理和层次划分,才可能有一个互帮互助的团结班集体:

1、我们要制定一个良好的互助计划,这样既可以提高比较弱的同学的成绩,还能让同学们更默契,更团结。

2、多一些互动。比如下课时一起讨论问题,一起玩,不再独来独往。

3、我想恳请班干部们不要在气势逼人的训斥大家,因为这样会伤及一些无辜的同学。大家对你不满,甚至对班干部都产生一种厌恶感。这样的话,不仅班级不和谐,还会导致同学们出现更深的隔阂,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4、规矩一定要死!不能出现通融同学的情况,因为纸包不住火,终究会有同学知道的,同学心理不平衡,甚至开始打击报复,整个班级就别谈什么和谐了。

和谐的班级就像一片汪洋大海,平静而没有暗流。但是,这大海又何尝不是千万个小水滴,千万颗心凝聚在一起的样子呢?想要融入这片大海,就应该放下自己冷酷的外壳,成为一颗炽热而团结的心融入进去。不然的话,即使你进入了大海,也照样是一个孤独的水滴,周围的海水也只是冰冷。

篇7:让班级和谐平安发展

学校安全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学校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上莲中心校历来坚持“安全为天”的原则,强化学校安全工作,严格按照“三化”、“三建设”工作部署,结合教育局印发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汇编》,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责任分解,有效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全校师生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下面就我校在注重学校安全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做一极不成文的经验总结。

一、注重日常安全行为教育

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行为教育,每周一上午二节课后,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在国旗下举行一次大型安全教育活动,由寄小校长侯跃飞结合学生在校活动期间、或者是走读生在上下学的路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新闻上透露的某地区发生的安全事件等向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严禁学生在课间活动中追逐、打闹。各班班主任每周给学生上一节安全教育课,每节安全课都有教案、有课题、有记录。学校每周五进行一次安全总结,对一周内在各项活动中安全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在安全方面有违规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并再三强调全体师生务必做到安全警钟长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二、实行课间安全无缝隙全覆盖管理

为了保证师生在校安全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我中心校全天实

行课间安全无缝隙全覆盖管理,学校门卫全天24小时值班,严禁陌生人和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外来人员进校要办理登记手续,学生出校门必须有班主任签名的字据方可。值星教师按照安全工作一日监管流程值星,每天有一名领导带班,另有三名教师组成值星小组,负责全天24小时校园安全和课间活动巡查及学生一日三餐食堂秩序;生活老师负责宿舍管理,具体负责孩子们午、晚间休息,随时督查学生宿舍卫生工作,随时观察学生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班主任和学校领导汇报;班主任除负责本班学生正常学习、活动时间的纪律和秩序外,每天中午和晚上学生入寝前还要深入宿舍进行督查。随时检查宿舍卫生,随时搜集学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和校长取得联系,尽量避免一切不该发生的问题,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良好氛围。以保障学生平安住宿、舒心生活,快乐学习。

三、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努力提高饭食水平与服务质量

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努力提高饭食水平与服务质量,是开展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保障,也是安全工作中至为重要的一环。为此,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上,寄小食堂成立了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了寄小校长侯跃飞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配备了武晓岗、侯学龙两名食品安全管理员,寄小食堂由学校统一管理,责成专人负责。在学生饮食方面坚持做到餐食符合学生的需求,精心为学生制定营养方案,所有饭菜的制作严格按照《食堂饮食安全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执行。首先保证了炊事员持证上岗;其次实行“定点采购、索票索证、规范操作、绿色健康”,严把质量关;再则,做好 “三防”工作,确保饮食卫生,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四、强化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为了让学生懂得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我中心校一学期举办一次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漫画竞赛;开展一次小学生交通教育管理短文评选活动;开展一次“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并向学生家长印发了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和家长签订了交通安全责任书。与此同时,各班班主任还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作为每天晨会的必讲内容,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为了保证学生上下学安全,我校节假日学生回家和来校,都由家长亲自接送,并让家长在接送表上签名,学生中途离校,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彻底杜绝学生乘坐无证驾驶车辆和私家车的现象

五、建章立制,严格考核奖惩

1、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寄小校长侯跃飞亲自负责,将学校安全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中,严格进行考核,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2、层层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各班主任,各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还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建立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

私自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凡涉及学校安全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学校建立以周连荣、侯跃飞为组长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组,制定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重特大火灾事故、重特大食物中毒事故、洪水灾害事故、重特大交通事故、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重大疫情、以及发生恶性治安事故等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预案。真正做到安全工作防范于未然,确保学校一切工作井然有序开展。

学校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今后我们将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把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篇8:创建和谐班级, 让学生健康成长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 这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由于家庭的组成较为复杂, 父母双方的知识涵养, 文化背景, 脾气秉性和职业类别参差不齐, 所以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是万能的, 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可能适合甲家庭但是未必就是适合乙家庭。因此, 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 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

1. 面对有教养的家长, 要尽可能地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一告知, 并主动地邀请他们参与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方案和措施, 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并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建议。当然, 在此时要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 同心协力, 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2. 为了能够吸引放任不管类型的家长主动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 要采用多报喜, 少报忧的态度的方式方法, 这样能使得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 从而激发了这一类型家长对孩子的爱和关怀, 改变了以往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 不再不闻不问。与此同时, 要指出对孩子放任不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让家长明白, 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这样的做法能够让孩子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呵护。让孩子和父母有更多的沟通机会, 为学生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3. 对待后进生的家长时, 要做的就是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作为教师, 我们不能单凭学习成绩去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异与否, 要看到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对于后进生, 我们就是要让家长要看到孩子的特长, 看到孩子的进步, 从而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面对孩子的缺点, 不能不说, 但是也不能一次就全说完, 更不能言过其实, 不能说“孩子太笨了”之类的词句。当说到孩子的事, 要热情, 有力度, 既不夸大其实, 又不吝赞美之词。只有这双向的结合才能使得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 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 配合老师的工作。

二、注意沟通技巧

教师与家长约见谈话, 通常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的。

1. 做好准备工作。在约谈前, 教师要汇集、查阅这个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的材料。进行分析, 提取有用的事例。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材料夹, 用于存放教师平时观察记录的材料及孩子的作品等, 可供约谈前挑选、查看与使用。

2. 营造宽松的气氛。有些家长, 对约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 所以, 教 师要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

3. 避免使用专用术语。采用日常使用的普通语言与家长交谈, 家长听 得懂。在介绍孩子发展情况时, 不要说得过于笼统, 而要具体一些。

4. 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要尊重家长, 多倾听家长的话。教师 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 宜采用商量的口吻, 征求家长的意见。

5. 涉及孩子的缺点, 要注意方式方法。在对孩子评价的时候, 一定要客观地表述, 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在谈及孩子的缺点时, 如果和孩子的家长较为熟悉, 可以直言不讳, 不用顾忌得太多。而面对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家长时, 则要语气委婉些, 因为他们常常会把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 故会感到有压力。所以, 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说话的方式, 千万不要“迟钝”“调皮”等字眼来形容孩子, 以免家长听了不舒服。

6. 不要对孩子进行比较。在与家长交流时, 切忌不要随意地与家长谈及别的孩子, 更不要对两个孩子进行比较, 说三道四, 这样既有失身份又会让家长质疑老师, 不知老师在别人面前怎样说自己的孩子。

7. 交谈完了要肯定约谈收获, 还要加强对孩子的了解, 以便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更有利于开展工作。对来进行约谈的家长表示谢意, 鼓励家长多参考学校的活动, 有利于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 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 来构建和谐班级体。班级和谐的主要表现, 就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学生和老师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互相配合; 学生与学生互相帮助, 团结友爱。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老师, 是学校的代表。师生关系的和谐, 主要体现为学生和班主任关系的和谐, 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 来赢得学生的支持和信任。

现在的社会问题也日渐严重, 不安全隐患越来越多, 对学生身心造成危害。如有的学生贪小便宜, 或嫉妒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没有, 养成了小偷小摸; 模仿影视剧中的不良形象, 欺负弱小, 或以“借”钱为名的拿钱不还, 或强行向弱小同学拿钱、搜身, 若是不肯, 就用打来解决, 这对于他们自己和被他们欺辱的学生来讲, 身心都极为不利, 造成了有的学生怕出门, 怕到校又不敢跟大人讲, 怕再挨打, 或者效仿、崇拜他们。

这样长期以往, 学生就形成了不健康的心里, 造成破罐子破摔, 脾气古怪, 性格暴躁, 并以自我为中心等对其一生都不利的行为。当这些现象出现的时候, 社会舆论的第一反应就是指责: “德育工作怎么失灵了? 继而要求大大加强思想工作, 加强德育教育, 加强学校纪律。”

综上所述, 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不良品行, 就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下的产物, 于是大家才真正意识到: “粗暴、压抑、禁锢”, 只能适得其反, 只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才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健康的发展。

任何教师, 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 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 但只要用心去做, 问心无愧就好。师爱是一种艺术, 一种充满诱惑的艺术; 师爱是一种力量, 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无穷的吸引力, 就构建起人情化的班级; 师爱也是一种接力传递, 我们把爱给予学生, 学生又会将真爱奉献给周围的人。播种爱心, 收获真情, 师爱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摘要:春风是和谐的, 她使坚冰融化, 万物复苏;春雨是和谐的, 她“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和谐, 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和谐班级体应该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体。但在实际中, 由于每个学生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的差别, 使得不和谐的行为时有发生, 影响了班级团结, 更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呢?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班主任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 这样才能达成共识。

关键词:和谐班级,沟通技巧,学生,班主任

参考文献

[1]何坤列.中学班主任构建和谐班级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04) .

[2]张彦平.做好班级管理“文章”让学生尽享童年生活[J].中小学管理, 2011, (05) .

[3]田键, 陈志雄.构建和谐班级, 提升学生素养[J].职业, 2011, (17) .

[4]郜艳霞.浅谈创建和谐班级问题[J].文理导航, 2011, (02) .

[5]陈翠萍.对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探究[J].考试周刊, 2010, (51) .

篇9:合作 让班级更和谐

【关键词】幼儿;合作;培养

合作能力是当今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让幼儿学会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升入大班后,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较好地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有了群体意识,逐渐学会了关注、理解他人,有规则意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所以我们萌发了加强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想法,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实践证明,我们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

一、理解合作,培养意识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幼儿普遍认为合作就是“大家一起玩”、“轮流玩”、“不争抢,好好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更多地把合作等同于“平行游戏”或“协作游戏”,而对合作的本质特征即“共同目标”“相互配合与协调”则认识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精心挑选了故事书《大家一起来——让孩子学会合作的故事》,首先我们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很快被故事里的角色吸引了:想尽办法要管住自己坏脾气的狮子里欧、满脑子都是好主意的小仓鼠、在苹果树下坚守梦想的兔子塔塔、半夜里逃出游乐园的木马米尼等等可爱生动的形象成了幼儿津津乐道的话题。接着我们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动物是怎样“一起玩”的?它们有什么“一起玩”的好办法值得我们学习?最后还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促使幼儿理解合作的正确含义,学习合作的方法、技巧。为下一步在实际活动中,学会合作,提高合作能力奠定基础。

二、尝试合作,学会合作

1.尝试合作、加强团队精神

一开始我们让幼儿自由组合,为了降低难度先3人一组进行活动。第一次活动是小组合作作画,我们要求幼儿共同商量绘画的主题,并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活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小组成员或意见不统一活动无法进行,或能力强的幼儿包办代替,能力弱的幼儿无所事事,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等等,最终有些小组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幼儿感到十分沮丧。

我们发现关键的问题还是出在了对“合作”的理解上。通过思考,我们将重点放在帮助幼儿建立合作意识和小团体概念上。只有让幼儿意识到合作的小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个体都是不可或缺的,幼儿才能主动融入、参与合作活动;只有建立起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小组成员才能摒弃自我中心,统一意见,通力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为此,我们接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在“陶艺区”,刚开始由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如杯子展览会、漂亮的瓷盘等,活动开始前我们先抛给幼儿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制作出美观的杯子或盘子。通过引导幼儿坐到一起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分工合作。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很快地进行分工,三名幼儿负责设计、三名幼儿负责制作,两名幼儿负责装饰,最后都能比较好地完成共同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放手,让幼儿自己商定主题,自己协商分工完成任务。

2.深入合作、提高活动效率

为了便于管理和合作活动的开展,我们以原有的小组为单位,即坐同一张桌子的6个幼儿为一组,因为组员与组员之间在往日的相处过程中已经相互了解并达到一定程度的默契。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虽然我们没有指定谁当“小组长”,但无形中每一组都会出现一个“领导者”,充当“领导者”的大部分是能力强或性格外向的幼儿,活动中他们自然而然处于主导地位,控制着整个局面,而其他幼儿则起配合、协助的作用。通常,“领导者”会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但不能事先制定计划,并且成员间缺少沟通。例如:在结构游戏《桥》中,A和B、C负责搭桥面,其他3名幼儿搭桥墩和栏杆。当桥面搭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能力强的A突然把桥面拆开,换另外一种材料搭,如此反复了三次,这中间A没有主动和B、C沟通,B、C则因为不明白A的搭建意图而无从配合、协助A。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幼儿活动中的表现拍下来,活动后给幼儿看,并请幼儿讨论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们的激烈讨论,我们订下了三个要求:(1)共同商量,事先制定好计划。(2)把任务具体化,分配到每个成员头上。(3)有问题马上提出来,小组成员一起想办法。这样做的结果是所有的成员都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

三、体验合作乐趣,强化合作行为

如何巩固和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把与人合作“习惯化”?我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幼儿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感受到1+1>2的力量。而要让幼儿体验合作的乐趣,那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体育活动中的“竞赛”了,《纲要》也指出应“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例如:体育游戏“蚂蚁搬豆”,幼儿5人为一组,其中一名幼儿躲在用纸皮做的大环形里(类似蛋糕盒去掉底和盖后的样子)当豆子,2名幼儿在前面拉,2名幼儿在后面推。当“豆子”的幼儿的行进速度与外面推拉的幼儿的行进速度之间要配合好才能取得胜利。推拉的幼儿要尽可能做到又快又稳地匀速前进,而“豆子”要根据其他幼儿的速度进行移动,尽可能地减少助力。游戏结束后,获胜小组的成员激动得紧紧拥抱在一起,而落后的小组通过反思、借鉴其他小组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调整改进,并要求再次竞赛,二次、三次竞赛后,各小组成员间配合得越来越默契,从中充分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长达一个学期的渗透、培养,我们逐渐发现孩子们变了。争吵减少了,讨论、交流增多了;争抢减少了,谦让、友爱增多了……我们的班级因为合作而变得更和谐了,我们为有这样的变化感到由衷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沈婕,刘琳娜.论幼儿合作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4,(5).

上一篇:文明礼仪国旗下讲话稿内容下一篇:全省作风建设会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