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2024-04-1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通用10篇)

篇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琉寺中学(六年级6班)董琳琳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首先我借用作家冰心女士的一句话来开始我今天的演讲:“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对于班主任工作,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应该能达成共识,那就是班主任都应该非常重视班集体建设。那么什么样的班集体才能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我认为,在我国积极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和谐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

一个班级,既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如果其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帮助,这个班级便是和谐的,温馨的。以下是我在创建和谐班级中的几点粗浅的认识,今天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民主平等是班级和谐发展的基础

在我刚开始当班主任的时候,总是喜欢高高在上,命令学生,训斥学生,唯恐震慑不了学生,极力维护着所谓的师道尊严。尽管也能维持班级的稳定,但是学生看见老师就如鼠见猫,能躲则躲,能跑则跑,学生有什么事也不愿向老师反映,老师的一些工作计划也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老师和学生无法进一步交流,师生关系很紧张。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后,在班级管理中我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想学生之所想,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尽量在交流中让学生把我当成一位有思想,有主见,能为他们排忧解难,能倾听他们心声的朋友。同时在日常管理中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比如让班主任老师头疼的分桌问题,在学生的建议下我们班实 1

行先分组,再分桌的办法,让小组内的同学相对集中。我们班有60个学生,分成了15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这4人又形成了“一帮一”的互助形式。座位隔一个月对换一次,这样不但人人机会均等,还有利于班级内开展小组间的竞争,进而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班风。

二、宽严并济是班级和谐发展的保证

我们面对的青少年学生都有贪玩好动、自律性差的缺点,我们要宽容并允许他们犯错误。如果班主任老师整天都虎视耽耽地注视着学生,学生一有微小的违纪就绳之以“法”,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紧张!但一味的宽容会使学生无所顾忌,甚至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认错快、犯错更快的情况。所以我们一方面既要和风细雨地耐心教育,同时也要让学生接受冲动的惩罚。我们要引导他们尽可能的少犯错误。学生犯错后要积极地引导他们主动地认识错误,并勇于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班级管理要有法可依,要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块制定合理的班规,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一视同仁,有始有终,从而在班级中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刚开学时我就和班干部共同制定了一个班规:如果学生在学校有轻微违规违纪现象(在宿舍里打闹影响同学休息、在班级里打闹影响同学学习等现象)不超过三次,就由老师教育,并且学生写下保证书;如果轻微违规违纪超过三次或者严重违规违纪(打架、吸烟、喝酒、上网等)一次的,就要通知家长,并且回家反省一周。

我们班的许冬同学是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平时也非常老实。他同村的一个孩子经常去上网,两个人在一块玩时,同村的这个孩子领着许冬去上了一次网,我知道以后非常生气,但是考虑他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就想教育他一番算了,可静下心一想,如果这样处理了,那么以后班里再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于是,我通知他的家长到学校来了一趟,并且说明了情况,对许冬进行了一番教育之后让他回家反省了。在他回家反省这一周里,我也给他家长打过几次电

话,询问他在家的表现,并让他好好学习,在他回来以后,我又跟他谈了一次,他自己也认识到了错误并保证以后绝不再犯类似错误。这件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违规违纪的现象。

三、爱心是班级和谐发展的动力

一名优秀班主任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到底应该是什么?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知道,那就是—爱!对事业的挚爱;对学生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班主任应该对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充满爱心,尤其是对待班里的“问题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家人和同学的关爱。学生身上出现问题,需要班主任去引导。班主任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对他们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班的周常荣同学,在他刚入学时,就有以前教过他的老师和其他同学告诉我,他是一个很难管理的学生,自觉性很差,爱调皮捣蛋,在了解了他的这些特点后,刚开学我就找他谈了一次话,给他讲了学校的校规校纪,让他自己心里产生一种惧怕感,然而好玩的天性使他没老实几天就又开始故伎重施。经常在班上搞个小动作,在同学面前出个洋相。于是我几乎每星期要找他谈几次话,问问他的学习情况,跟他谈谈心,主要地还是给他讲学习的重要、老师的辛苦、家长的不容易等等,并且每个星期天都要给他布置一件特殊的作业:像给自己的父母打一盆洗脸水、洗一次脚等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作业,并让他写下自己的感想,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他没有马上改掉恶习,但我能感受到他在慢慢进步,并且他每次有了进步我都及时在班级里表扬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四、做家长的朋友

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父母的希望,而做家长的往往又会把这种希望转而寄望于

孩子的老师,这无疑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增加了压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老师和家长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成人成材,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观念、方法等方面通过沟通是可以达成共识的。班主任在家长面前应放下老师的架子,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对待家长。但由于班主任工作具有特殊性,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学校的校规校纪,因此在学生的管理方面与个别家长之间可能会产生分歧。例如:部分严重违纪的学生应受到学校相关的处罚教育,但家长往往不愿接受。对此,班主任应提前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沟通,讲明其中的道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总之,和谐的社会少不了和谐的校园,和谐的校园离不开和谐的班级,和谐的班级体现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班主任老师要时刻站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从细微处入手,宽严并济,严中有爱,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让和谐留在我们的班级,让美陪伴在我们的身边!

谢谢大家!

篇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中山市北区中学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本文从师生关系处切入,探讨一些具体操作方法,试图达到与同行们交流目的。

关键字: 班级管理

和谐

师生关系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对于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正是要走过人生中最为特殊的情感敏感期,也可以说是准备度过人生最危险的时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他们安然度过这特殊的、危险的时期,更有助于将品行管理中外在的要求转化为进行自我管理的内在约束。班级管理也因而可以顺利地从班主任管理逐步过渡到班干部管理,再到学生的自我管理。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和谐师生关系,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更是能够让我们快乐工作每一天,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班主任身为班集体的管理者与组织者,如果能够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摆正在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和行为,就可以有效避免在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只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有助于尽快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合作的和谐师生关。

一、班级管理初期,为和谐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1、尊重差异,以发展观看待每位学生。

这是新课程理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树立的学生观。我们应该学 会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多一些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青春期的孩子们有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

我们可以在各类活动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更加针对性地激励他们。班上小滔平时言语不文明、讲粗口,找他谈话发现他个性倔强,表现粗野、傲慢,实在不讨人喜欢。可是学校组织的象棋大赛中,他表现得沉着冷静,一举夺得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让同学、老师都对他“另眼相看”了。默默无闻的小静同学在学校文化艺术节徽志设计比赛中,以独特的构思获得了大赛的第二名。

学生的发展变化还是很大的,我们很难“一眼看到底”。说不定,将来他们就是新一代的象棋大师、设计师„„全新的时代,我们就应该把这种发展的眼光渗透于言行举止当中。

2、聆听学生的心声。

给学生一个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会让学生觉得得到了尊重。这也符合他们自我意识形成期被尊重被认可的心理需要。在传统理念中,学生就理所当然地要听老师的,尤其是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很可能并不注意学生的想法。其实,越是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时,我们越应该耐心听取他们的想法。调查清楚原由后,才做出合理适当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听听学生本人有什么处理意见,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程度,让学生也勇于承担责任,心理上完完全全地接纳处理结果。这有利于开展之后的思想教育工作。

3、多与学生协商。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上来看,这一阶段他们有很强烈的被认同的需求。遇事多与他们商量,一方面让他们有被尊重、被认可的心理满足感;另一方面对班级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从学生提供的各种意见中能获得启迪,可以更好地优化班级管理。可以说这一做法益处多多。

二、班级管理成长期,发展和谐师生关系

班级管理成长时期,正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师生彼此了解、情感逐步加深的阶段。这正是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关键时期。

1、重视与学生的个别交流

在班级管理的成长时期,纪律约束还没能完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行为。在学生表现相对稳定之后,对他们的个别交流显得很重要。

我们班级管理终极目标应该是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的提升。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分清是非、善恶,并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这一时期,我们可以通过个别教育的方式强化思想教育。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让学生感觉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所寄予的希望,鼓励学生奋发图强、超越自我,应该说这么做还是很有效果。

2、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理解他们。

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老师、理解父母。其实,我们身为老师、班主任也应该将这一心理学范畴的“角色体验”法,借用到工作中,学会从学生角度思虑问题,理解学生、体谅学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达到与学生互谅互解的效果。

3、别怕说“对不起”。

虽身为老师,我们也只是普通人,有时候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笔者觉得,与学生相处,老师高高在上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做得不妥时说一声“对不起”没什么了不起。

记得有一次,班上一位男同学,因为犯了错,我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他。事后才得知,是我错怪他了。当我当着大家的面向他道歉时,看到他的眼睛湿润了并且连连说“老师,没关系!没关系!”那一刻更让我坚定信念:我们应该这样做。

三、班级管理成熟期,维护好和谐师生关系

1、宽容地对待每个学生。

宽容,不只是一种处事的方式与方法,更是一种精神。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学生的错误,我们还是得指出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从心理上,应该接纳这些还不够完美的、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们。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学生小苏总是迟到,好声好气地和他谈多次,总是改不了。我心里开始烦他,尤其看到他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被学校公布在迟到学生名单中,更是烦透他了:心想:“他怎么总拖累集体、给我惹麻烦?他要是那一天不归我管就好了”。正是因为心里有着这样自私、狭隘的想法,可以说与小苏同学的谈话总是不愉快,说不上两句话,我就火了,他就沉默了„„结果可想而知——到初三毕业,他迟到的坏习惯也没能彻底改掉。

事后反思失败的原因,我想问题还是出在我这边了:面对问题学生时,只考虑到我自己的感受,而没能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没能从情感上 接纳出现问题的学生,而一味地埋怨他拖累集体、给我惹麻烦!带着这样的情绪怎么能够做好思想工作呢?

真是无巧不成书。新接一个班,又有一个“迟到大王”。校门口值班人员告诉我,他每天都迟到两次。要是哪一天不迟到,还有一点奇怪了呢。这一次我认真总结在小苏身上失败的教训,尝试着敞开胸怀接纳这位“迟到大王”——先了解他迟到的原因着手„„

原来,他迟到就是因为习惯的问题,没有什么其它特殊原因。和他的谈话也很顺利,他很爽快地表态要改。观察一周,迟到了两次。要是在过去也许我会觉得,他不应该答应了改还出现迟到现象。这一次,我想相比他的过去,他已经进步很大了。所以,马上肯定他的进步,还特意在班会课上向大家求情,看在他进步大的分上免掉他倒垃圾的任务(按照班规迟到扣分者劳动补过)。

之后,他真的改掉了经常迟到的毛病,偶尔也会迟到一次,他都很自觉完成劳动补过的任务。

两个案例,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让我深深体会到我们真的应该宽容地对待学生,尤其对于那些出现问题的学生。

2、关注每个学生的前途。

中学阶段成人意识逐步形成,正式地和他谈前途、谈未来,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这样有助于与学生建立起较为平等的沟通平台。尤其对于那些家长素质偏低的学生,教师能够关注他们的未来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家庭教育的不足,也有助于形成他们的责任意识。

3、热爱生活,提高个人修养。现实中,老师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大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学会调整心态,学会排解压力,热爱生活,让自己活得心情舒畅。只有个人生活顺畅,我们才能有更多的耐心面对学生。

我们还应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让自己能够有能力沉着、冷静应对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应该就是老师首先转变过去老师就是“权威”的观念,从细节上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我们在工作中还可能探索更多的方法,将这一关系工程构建得更快、更好、更稳固。

2009-1-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2、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专题讲座《老师专业成长之误与成长之路》(2008年5月)

3、《心理学》 主编:莫雷

篇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一、树立生本管理理念

生本理念,也就是以生为本的理念,它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作为管理活动的根本,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管理服务学生。班级管理活动归根到底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因此,管理目标的设置、管理环节的规划、管理行动的采取都必须紧扣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此,班级管理活动才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强化管理效能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第二,管理依靠学生。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之所以会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或者学生惧怕教师的情形,和教师过多地介入班级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举例而言,教师每天亲自检查学生的眼保健操情形,会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疏离师生关系。对此,教师需要依靠学生自主管理,比如,设置完善的班干部体系以及其他管理岗位,让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在减少师生冲突的同时,活跃班级氛围。

二、采用柔性管理制度

制度构建是班级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提升班级管理效能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多为硬性制度,即制度规定了什么,学生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稍有不足,便会受到相应的惩戒。比如,班级制度规定早晨7点半必须到课堂早读,学生哪怕是晚一分钟,都要受罚等。此种管理制度虽然有助于令行禁止,但对和谐课堂的营造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都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制度,所谓柔性管理制度,指在突出制度执行力、公正力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柔性的内容,它包括以下两点内容:首先,柔性管理制度注重制度内容的弹性空间,尽可能避免使用刚性化的管理标准,比如,学生每天早晨7点20至7点40到校早读。其次,柔性管理制度注重制度执行中的特殊性。学生违反制度内容大部分是无意为之,比如,交通拥堵导致的迟到、身体不舒服引发的课堂无精打采等,教师要先探究学生违法制度的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教师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价值取向、行为过程等直接决定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效果,这除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外,还需要教师做好个人道德修养的强化工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成长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造成极大的示范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及校园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在仪表上,教师要注意庄重、得体,不能过于轻佻,如此,才能给小学生一种稳重感和可信任感;其次,在言语上,教师要注意文明用语,无论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学生的私下交流中,教师都需要注意文明用语,语言要柔和,不能过于犀利,如此才会产生亲和力;最后,在知识上,教师要努力拓展自身的认知视野,加大知识储量,以应对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四、介入学生日常活动

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现状的准确把握,这取决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及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并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需要主动放下身段,多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就学生喜欢的话题进行讨论,如卡通片、英雄人物等,消除师生间的隔膜。此外,教师还需要介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步转变学生对教师身份的认知,成为学生的朋友。比如,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非常喜欢玩游戏,对此,教师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在课后游戏老鹰抓小鸡中,老师扮演保护小鸡的大母鸡,这对师生关系的和谐与深化效果显著。

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以及学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变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而言,尽管管理效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管理过死、管理过严等弊端,影响了师生关系,对此,教师需要从理念、制度、形象等多个角度出发,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摘要:师生关系的和谐化,或者说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未来师生关系发展的重点,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影响深远。基于此,就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树立生本管理理念、采用柔性管理制度、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介入学生日常活动等。

关键词:小学班级,师生关系,道德修养,日常活动

参考文献

[1]翟艳春.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师生关系的构建[J].人才资源开发,2015(24):56.

[2]罗凤玲.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构建和谐关系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24.

篇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本文试从班主任在处理与学生关系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分析,找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途径。

误区一:“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左右着班主任的管理

现在,教师还总是习惯于扮演权威的角色,整天板着面孔,表情淡漠。一旦学生犯了错误,就缺乏耐心,要么简单粗暴,草率以体罚处之;要么把家长请来。学生迫于教师的压力,当面是沉寂的、守纪的,背后则依然故我。时间一长,学生便敬而远之,师生关系逐渐疏远,师生感情逐渐淡化。这种“猫和老鼠”式的师生关系,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师生关系的疏远也会导致班主任耳目失聪,对班级情况难于洞察。

误区二:对待学生的错误采取“有错必究”的教育方式

“严师出高徒”在班主任工作当中被曲解。他们主张对学生采取有错必究的教育方式,哪怕学生犯一个“小小的错误”。都要处处受到批评。有些班主任在区分学生的错误方面太笼统,太片面,甚至过于偏激。比如,有些错误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而导致的行为,应予以理解。却被认为是思想和道德问题,而加以批评和惩罚;有些错误是学生天性和潜能的自然表现,应予以引导,却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和胡作非为而加以阻止和压抑;有些错误明明是偶发的失误,应予以教育和宽容,却被认为是恶习不改,上纲上线,加以指责。过度地防错、避错,缺乏对差错的欣赏与容纳,大大减少了学生扩展认知范围和接触新发现的机会,使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大胆尝试的探索意识被压抑乃至被扼杀,导致学生形成一种谨小慎微、害怕出错的个性特征。或者产生逆反心理、对抗情绪。更有甚者,导致师生冲突,影响教育的效果,更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误区三:教师对待自己的错误“知错不认错”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但人非圣贤,孰又能无过?班主任在工作中不可能做到事事正确,但有些班主任心中知道自己做错了,却不愿也不敢在学生面前公开认错。他们顾虑重重,认为向学生承认自己有错会“丢身份”,失去做教师的尊严。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每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诚实,光明磊落,有高尚的品德,但一旦自己有错的时候,就躲躲闪闪,知错不认错,学生会因此而鄙视班主任。班主任失去了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又怎么能教育好学生?

班主任的工作过程,是师生精神交往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班主任掌握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的艺术十分重要。教育的艺术、教育的智慧,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以便走出误区,实现“育人”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正确认识中职班主任的威信

由于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中职班主任相对小学、初中班主任而言,拥有更多的班级领导自主权,班级的中心角色地位更加明显。因此,中职班主任更应当注意树立和维护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威信,发挥威信的心理影响作用。但威信不是所谓的“师道尊严”。不是对学生的大喊大叫。大喊大叫,并不能收到预期的结果,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消极反抗、厌恶。有时候使学生觉得教师无能。

班主任要树立威信,首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要由“管人”转变到“育人”。同样的学生,观念转变后,会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会有意识地表扬他们的点滴提高和进步,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其次,班主任要理性对待自己的错误。教师教育学生要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到呢?一个虚怀若谷的教师,应该能闻过则喜,知错改错。一方面,教师的认错,可以消除紧张,以示平等,这也是完善自己心理品质的科学态度,是民主和谐施教的表现;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在教师主动认错的行为中,学会宽容和大度,学会承担责任。

第二,充分认识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生往往被认为是“双差生”即“智力差”、“品质差”,不是学习的材料,顶多混张毕业证。作为一个有十几年教龄的班主任。笔者对中职生有自己的认识。中职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处在“心理上的断乳期”,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完成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起点低、差异大,表现为认识上模糊,行为上盲目,心理上脆弱等。所以班主任在遇到学生做错事的时候,更应冷静思考,从多方面寻找原因,包括自身的因素。区分学生错误的性质。努力克制自己,讲究说话态度,把握语言的分寸和方式,让做错事的学生平心静气地倾听教师的每一句话。

第三,构建班级管理的人本模式

人本主义教育的学生观认为,应当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

首先,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尊重源于平等,没有真正的平等,就没有真正的尊重。如果教师不想平等地聆听学生的解释,不想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一切要求当中的合理因素,只一味地提要求甚至指责,教育也就无法使学生心动。因为学生自己心中的“理由”没有被重视、被理解,他会抵触、会固执、会“屡教不改”。作为教师,每天在与学生接触交流中,不管是谈话还是教育都应传递着友情、关怀和欣赏。当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时,就会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倾吐自己的观点、看法、疑惑、忧心、欢乐,从而使学生在一次次看似“不经意”中得到了教育。

其次,人性化的管理,把握好宽严尺度。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管理手段过于原则化,一切照章办事,不注重管理个体的特性,一味“严”字当头,就会把人心管“冷”。可是,如果在管理中,没有一定的纪律约束,班级管理无章可循,一切从“宽”,也往往会把人心管“散”。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力求达到“严”而不苛,“宽”而不乱的管理效果。

篇5: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郑湃丰(广东省揭阳空港经济区登岗中学 广东揭阳 515558)

摘 要: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从各种不同阶段中,学校生活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人格的养成,知识的获得,处世之道都可在学校中学得;因而老师也自然地与我们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当「经师」外,更应是位「人师」。在这个多元化变迁迅速的社会里,师生关系也起了些变化,教师并非学生知识唯一的来源;在教学情境中,不只教师评估学生,学生也同样地在评量教师。师生间的互动多了,因此师生间的沟通就显得更加地重要了!若有个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教育上必会事半功倍。本文主要探讨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征以及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教师;学生;师生关系;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在这个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质性,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这种关系对我们的一切教育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不论是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班级管理都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目标的完成。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管理实效的一个必备因素。

一、师生关系表现形式

系。心理关系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这种关系能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师生心理关系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客观而基本的师生关系,它受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影响。由于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以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贯穿于师生关系的全过程。师生心理关系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是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心理背景,并制约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以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甚至会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优化师生心理关系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进、共同提高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及其教育目的,才能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学生,使自己的知识和教育能得以发挥和发展;学生只有了解教师和教师职业特点,才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获得自己的知识,促进智能和品德的发展。所以,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教学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通过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管理实效

良好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 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良好关系”的内涵,对教育过程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简单粗暴,草草了事,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

1.关系转型,重塑师生观念

在师生关系上,也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把握好现代教师的多重角色。他必须是知识的传授者;严格而民主的管理者;心理调节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变传统型的“师道尊严”为现代型的“良师益友”,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与平等的立场上建立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正如多尔所言,教师“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在发挥着作用,而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求知者。一次偶然的机会,要求学生写出“我心目中的老师的形象”,从收上来的答卷看,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前五个项目依次为:很幽默,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很民主,不过分要求学生;教法新,有创造性;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一视同仁,不偏心。这反映出学生对教育民主、师生关系有更强烈的追求。很多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上课是老师,下课是朋友”。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国家现在开展

的新课程改革,目的就是要教师们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来适应社会进步。

首先,师生关系应向“相互作用型”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学生作为了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或工具,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应具有的“民主平等”观念,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而新课程中提倡的“探究式”学习,则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方法,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师生关系向着“相互作用型”转变。

其次,师生关系应向“合作型”转变。合作是现代人在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师生合作为学生自我完善注入活力,逐步培养并形成各种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品质。这也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将学习过程和发展过程有机的协调统一起来。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把立足点放到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教学活动中更不能将学生区分出“优生”与“差生”而区别对待,否则教育教学的结果只能形成畸形的师生关系,并且对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学生在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老师还要教会学生做人,中小学阶段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人的一生影响极大。我们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做到育人教学齐头并进。

3.注重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正如我上面所述的良好师生关系应是一种互动互助,教学相长的教学关系。我在与学生们的亲密接触中,我尝到了做教师的乐趣,学生们的坦诚也感染了我,使我的心灵变得更加纯净。同时我只有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疑惑,才能知不足而后勇,主动“充电”“补氧”,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使个人逐渐成熟起来。

4.加强业务知识,提高思想水平和师德修养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对其所授的课程产生兴趣和基础,教师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授课艺术和技巧就是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关键,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关键方面。特别是当今社会提倡创新教育,这也给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我们每位教师不断自我加压,增强自身的“危机感”,不断 “充电”,转变观念、增长知识,才不至于在现代教学中落伍。

5.用爱感化,用心包容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学生取得成绩时,往往希望得到表扬肯定;犯错误时,内心感到内疚总希望得到谅解。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学生。学生的成长过程便是一个犯错误过程,在错误中成长需要教师宽容,需要一个答错的空间,无论学生由于何种原因犯错,宽容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批评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而且宽容比批评更有教育效果。学生只是学生,犯了错误是正常的;不要因

为一些小错误就动怒发脾气。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怎么能保证不粗心大意或者一时糊涂做错事呢?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犯了错,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为什么不能多给学生一点宽容呢?对待学生的过失,一味地采取批评、惩罚的手段,往往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有过失的时候也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候,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宽容了学生的过失,甚至自责自己教育得不够才导致学生犯错,甚至为学生的过失保密,可能会使学生刻骨铭心。

总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是突破口;调动学生积极因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关键;坚持理解和尊重原则是保障,以一颗包容的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管理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篇6: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文/张小丽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基础。班主任怎样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最渴求的需要就是被尊重的需要,他们希望班主任、学校、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尊重学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理应成为班主任教育的起点。班主任尊重学生,就意味着对于学生的自尊心,应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对待新生儿那样小心翼翼地加以呵护;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当“人”看,让他们发现“真我”的感觉;尊重学生,就要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走进一个不同于成人的心灵世界;尊重学生,就要学会“蹲下来”说话,而不必让学生“仰着头”回话;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只有这样,师生交往才会充满温馨和人情。我很少体罚学生,而是采取适当批评和个别谈心的方法。即使学生有时犯了错误,我也能原谅他们。有一次,班上有个调皮的男同学上课时不小心把墨水甩到了我的浅色裤子上,我并没有发火,下课后,我对那个男同学说:“老师知道是你弄的,但你别害怕,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是吗?”那个男同学感到很内疚,我说:“没有关系。”,以后这个男同学对我特别的尊重。

第二,班主任要信任学生。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人的重要需求,学生喜欢班主任坦诚地对待自己,讨厌班主任动不动就怀疑学生。只有信任,才能坦诚。信任能增生爱,能培养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一个人如果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就会增强前进的信心,获得前进的动力,从而自觉地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班主任相信自己的学生渴望新知、天天向上的要求,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信任学生是班主任对学生应有的态度,是一个班主任所必须具备的心态。我班上有个叫曹志的学生,他是个既聪明又顽皮的学生。有一次,我叫他到黑板听写词语时,发现他写的粉笔字还不错,于我就利用他的这个优点安排他和宣传委员一起出班级黑板报,为他创设显示才能的机会,激励他的自信心。经过半年的努力,语文期末考试成绩由开学初的50多分上升到70多分,令大家刮目相看。同时我又利用他学习上的点滴成功,引导他学会在行为上自我控制和完善。使其优点不断巩固发展,最后在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

第三,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要求班主任把学生当人来对待,而不仅仅是教育对象。只有忘记了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才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倾诉心中的秘密。要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尽力使自己与学生心灵相通。理解学生要求班主任经常与学生展开对话,并善待学生的选择。班主任要注意分析学生做出各种选择的原因和背景。要想理解学生,就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懂得学生。我班上有一部分男同学喜欢上网,他们还建了一个班级qq群。我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批评他们,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课,组织同学们讨论“中学生上网的利和弊”.我说:“老师并不反对你们学生上网,但是你们要把握好尺度,要利用网络做一些与学习有关的事情,比如在网上查找资料、建立博客、网上投稿等,而不要上网玩游戏、聊天浪费时间,更不能看一些内容不健康的东西。因为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对我们中学生既有利也有弊,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上网。”学生们都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从此上网的同学人数渐渐减少,他们还邀请老师加入他们的qq群。因为他们觉得老师能够理解他们,于是把老师当作他们的良师益友。

第四,班主任还要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心理。包括他们的日常交往、生活习惯和心理活动等。班主任要从内心深处关心学生,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使其勇敢自信地学习和生活。我班有一个叫晓婷的女学生,她父母亲离异,寄托在奶奶家,没有人管她。她性格很内向,不爱和同学们说话,经常上课迟到,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很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训斥她,并主动帮她补课,激发她渴望进步的学习情感,使她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语文成绩由60多分上升到80多分。她对老师非常感激,每到逢年过节时给老师发短信,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尊重、信任、理解、关心是相互联系的,班主任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和学生建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7:搞好师生关系 建设和谐班级

摘要:学校要追求高质量,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实现的途径涉及诸多方面,而其中,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一条是和谐师生关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搞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从事教育,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教过书的人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道理。这些都足以说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何等的重要。那么,班主任怎样搞好和学生的关系呢?我也没有更多的经验,但却有不少体验,下面我就结合我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不太成熟的看法。

国家要构筑和谐社会,学校要建设和谐校园,班级要构建和谐集体。班级的和谐包括多个方面:

1、学生之间的和谐

2、师生之间的和谐

3、教师与家长的和谐

4、任课教师之间的和谐

5、班级小集体与学校大集体的和谐

我要谈的就是师生和谐中的班主任与学生和谐相处。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学校落实班级工作的执行者,在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要和学生打交道,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关系是否和谐是班级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班主任必须搞好和学生的关系。师生之间只有具备协调、融洽的良好氛围,教育教学的过程和目标才能顺利进行和完成。第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朋友

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统上,师生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学生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安排。这种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较为紧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教师是班级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一方面教师具有专业知识,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的楷模;另一方面,教师把握有对学生进行奖惩的权力,可以通过批评和表扬来影响和控制学生们的行为。

而现代社会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间在人格上和行为上应具有可逆性。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所以,改善师生关系,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营造一个友好的班级气氛,教师们首先必须认识班上所有的同学,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的喜好、需求与困扰等等,必要时予以支持和疏导。

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必须诚恳、正直、随和、愉快、思想开放、有激情并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有时,笔者很随意地跟一些同学谈及他们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发现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往往始于对该科任老师的喜爱。他们称一些老师改变了他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他们终身的良师益友。

第二、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班主任要能理解学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师生间就可能有隔膜,教育就无从下手。要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理解他们的合理的心理要求;理解他们的思想、态度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有反复是正常的;理解每个学生独特个性,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等

理解是心灵沟通的纽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该进行心理换位,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心理。只要班主任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被关心了,从而增强对班主任的信任感,班主任讲道理学生就容易接受。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理解学生,才能使学生理解自己。

每个班主任都期盼能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但许多学生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班主任关起情感的大门。显而易见,班主任如不能了解、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所以必须努力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和学生多沟通、交流。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摆正师生的位置,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而不能带有丝毫勉强,正所谓“良师诤友”。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愁、所疑、所盼,才能真正把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唯有如此,学生才会觉得自己的班主任可亲、可信;也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向班主任敞开情感的大门,师生关系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

第三、善待学生,处事力求平等。

班主任应确立平等观念,做一个公正严明的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在同一班级的学生中,可能客观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家庭的经济条件的好与坏、学习成绩的优与劣等。但是,这些差异应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不该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的依据。作为班主任,如果对经济条件不一样、家庭社会背景不一样、学习成绩不一样的学生,给予不平等的待遇,势必极大地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降低了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对此,班主任应该向学生说明:在我心目中,每一个同学都一样,不管你的家长是谁,你的成绩如何,都同样是我的学生。比如,安排学生的座位,我会按学生个子的高矮等实际情况来安排,而不是根据其他关系;有时候我也会利用座位作为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座位地安排要根据学习态度适当调整。在执行学校和班级规定时,不论是谁,一视同仁;在批评犯错误的同学时,要注意每一个眼神、表情和手势,因为有的学生会因班主任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手势而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认为你处事不公平。总之,如果班主任不是公正的天平,就势必造成某些同学对班主任不满意,师生关系紧张。

第四、培养良好的沟通技能

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要用言语来传达各种抽象的情感、见解与观念。良好的沟通指的就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增进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要达到顺利的沟通,首先要善于移情,即,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将心比心,并且用温暖、尊重、了解的方式去沟通。其次,要有与人沟通的意愿,以一颗开放的心灵倾听,千万不要立即下结论。再次,要懂得如何保留不同的意见。有的时候,过分争执无益于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反而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对教师而言,沟通不仅意味着具有充分的词汇、合乎逻辑与清楚明确的表达方式,而且意味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在各种情境下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

结束语

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自己表演的舞台。教师的舞台是学校,班主任的舞台主要是班级。班级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师生沟通的主要基地,是评定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材料发源地。教书育人,也可以叫做是教学育人。在每堂课的教学时间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固然是对学生的智能哺乳。但是,教师们对班级的管理方式、与人相处的风格等更是对学生施加的为人、处事技巧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傅维利,2004,《教育问题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8: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班级管理

一、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

“师生关系已不是某种单一的关系形式, 而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体系。”在这个关系体系中, 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离开了这一关系层面, 其他关系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意义。而教学关系能否顺利进行, 则有待于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去协调理顺师生关系, 个人关系则是师生集体交往和关系的一种补充, 并以更为浓烈的情感色彩作用于教学关系和心理关系。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学会和学生交朋友, 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和建立, 又会构成影响教育教学进程和效果的重要的变量因素, 时刻对教师对班集体和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从三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 从教师方面看作为这个班级的课任老师同时又是班主任, 如果能和学生搞好关系, 得到学生的尊敬, 很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习热情会特别高涨。我去年带的班级就有这样的学生他开始很讨厌学习, 视老师为敌人似的, 声称要不是家长逼他早就不念了, 后来被我感化了, 不仅学习很用功, 也不在班级捣乱了。我自己很有成就感。当班主任更有信心了。相反, 如果一个班主任得不到学生的尊敬, 那么他会丧失一部分自信心, 甚至怀疑自己能否胜任教师这一职业, 从而工作没有热情, 不愿主动与学生交流, 对学生比较冷淡, 使师生关系陷入僵局, 这样班级肯定管理不好, 教学质量也上不去。

其次, 从学生方面看, 如果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爱护, 他会感到心情舒畅, 思维敏捷, 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同时他也愿意听教师的话, 努力学习, 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双方的感情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配合,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这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师生之间所产生和形成的一切, 既是师生交往的结果, 也是师生共同面对和分享的成果”。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是管理班级的保证, 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首先, 作为班主任, 一个班级的管理者, 应有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去和学生相处, 不能摆“官架子”。随着社会的发展, 世界的融合趋势越来越强, 中国要走向世界, 更需要有独立意识的中国人走向世界。因此, 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 摒弃“师道尊严”的架子, 树立民主意识, 真诚和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把学生视为朋友和同志, 用民主平等的思想和态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去参与班级管理。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及时捕捉他们思想的火花, 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教师还要“艺术地运用点拨, 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当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时, 就会感到你对他的爱和尊敬, 就会在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基础上与你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关系, 乐于接受你的教育,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自己的质疑, 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因此, 班主任老师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管理好班级作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

其次, 班主任老师要牢记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 应积极挖掘教学的艺术魅力, 才能稳住你千方百计营造的班级氛围、师生关系。因为, 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的业务活动的基础上的, “教”与“学”是师生交往的基础。师生业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 直接影响着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态度和体验。通过改进教学过程的魅力, 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师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就会提高, 对自己和对方的信心就会增加, 师生情感就将朝者积极的方向转化, 而获得教学成功, 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生从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发展, 则将进一步巩固师生之间的积极情感关系, 是学生对教师产生真正的感激和尊重之情。

再次, 教师要真情地对待学生, 完善个性, 展现人格魅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付出真情, 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公平对待学生, 多鼓励、多关怀、多帮助。同时,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 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这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为此, 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 扩展知识视野, 提高敬业精神, 提升教育艺术, 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表现自身的人格力量, 并努力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舞台。

篇9:构建师生的和谐,增强课堂的实效

【关键词】和谐 人格魅力 平等 人文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1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一轮又一轮新的课程改革,大量课改的思想不时地走进我们的视野,“和谐”、“高效”这些新的教学理论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思想,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也必须不断变化教学方式,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而又高效的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良好的兴趣,才能有利于师生共识的达成,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增强课堂的实效,结合自己的实际,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加强教师的自身素养,努力提升人格魅力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也意味着:当学生需要一杯水的时候,你要努力做到拥有一桶水。教育的本质更意味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其实都对学生有影响,人格魅力的功效甚至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机智,努力达到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知识的不断传递中,在我们教学人格魅力的不断影响下,能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领神会,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实现课堂优质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作为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作为知识传播的引导者,我们教师本身,一定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适应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魅力。作为教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在变幻,所以我们要做到:首先要博览群书,端正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其次要重视积累,勤于思考.形成独立见解,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胜任力。再次要锤炼自己的语言。通过语言,让许多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与学生做朋友,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的课改下,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我只讲授知识,你负责听课的输送工具;也不再是教师必须高高在上,学生必须服从指挥的战场,而是要师生之间努力构建和谐,更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参与自由交流,要向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们。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与学生关系非常紧张的老师,他的业务水平再高、课备的再充分、语言再生动,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课。相反,如果一个与学生关系融洽的老师,即使他的业务水平一般,学生也会积极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因素。我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学生和老师之间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的一些小知识拉近师生的距离,接近知识与现实的距离。大千世界的动物、植物,我们身边所能看得到的,能够触摸得到的生物其实有很多,都要以拿到课堂上来,与学生分享,更可以让学生讲授,这样的课堂,学生一定会喜欢,在无形当中,也一定会拉到师生之间的距离。要真正地实现平等对话,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让人文走进课堂,努力构建师生的和谐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而不是搞“语言”和“行动”上的“霸道”,要在“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中,带领学生逐步完成教学任务。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让生物课堂的学习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使我们的生物课堂更有“人情味儿”。如教学《用药》一课时,在组织学生我们身边有哪些类型的药物时,我又自备了一些身边常见的药盒,还要学生展示自己课下搜集的一些药盒,在课堂上,我就是这样把身边可见的东西,身边可用的素材拿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在轻松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生物课堂上难以理解的知识,也使他们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知识,眼中处处有科学,让人文色彩不断注入我们的教学当中。

篇10: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践行国家、上海市和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区教育局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化、特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的教育转型新思路。为了落实这“三化”的目标,首先把“师生关系”作为改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途径。

区教育局提出的“三个课堂”建设,即温馨课堂、情趣课堂和有效课堂,为师生关系的构建上积累了许多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了较高的起点。2012年5月16日,虹口教育和民进虹口区委联合举办举行的首届白玉兰教学论坛,更是把我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此次论坛的主旨,就是要让教育真正与学生个体融为一体,使教学真正的回归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作为基层学校,校领导借着“白玉兰论坛”这股东风,组织全体老师认真观摩了论坛的教育录像,组织全体教师从自身谈起,谈如何践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总结出了新型好老师的关键词:有爱、幽默、公平、创新。新型师生关系最看重:爱心。在白玉兰论坛上,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史金霞老师,一位漂亮、儒雅的高中女教师,也从而拜读了她的著作《不拘一格教语文》和《重建师生关系》。

提到老师,我们往往会和“严肃”联系在一起。说到现在的师生关系,我只能遗憾地说“惨烈”。我们的老师苦口婆心、声色俱厉,每天起早摸黑。可是我们的学生欢迎吗?喜欢吗?它需要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好好想想。史金霞老师的这本《重建师生关系》为我们开启了一盏改善师生关系的明灯。史金霞老师在书的自序部分引用了夏丏尊先生的话,给我印象深刻。他说,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书中史金霞老师用了几个关键词来阐述了如何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一个字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是在长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亲情或者就是亲情的感觉。第二个词就是“理解”,了解是理解的延伸。理解这个词,我们每天都挂在嘴上,但我们能够真正做到理解吗?很难。史金霞老师说,孩子很难理解老师,因为孩子没有老师的生活经历,即使想换位思考,也很难给自己定好位;同样地,老师也很难理解学生,因为教师经常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学生。第三个词就是“对话”,沟通是对话的第一块基石。对话指的就是第四种意义的“谈”。要对话,你就必须对他人抱着“绝对尊重”的态度,发自内心深处地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本质价值。对话有两个核心概念:即关系和理解。第四个词就是“尊重”。而尊重,就体现在爱、理解、对话„„的所有环节之中。对于这几个关键词,史老师还举了许多非常生动丰富的实践案例,大家看了以后可以借鉴和运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下面举一个我校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小刘老师每天带着希望和喜悦走进教室,可是却总有一个座位空着。课后去班主任那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叫平某的学生害怕上学而谎称肚子疼。接下去的一个月中,她断断续续来了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星期,每次来都哭着进教室,抹着眼泪上课。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她最害怕的是英语。英语课节奏快,又有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内容,她对自己没信心,更害怕老师批评她。根源找到了,就需要对症下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学得好,是英语教学的内涵。抓住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要达到学好的目的,就必须研究、理解、满足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

一、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多说”,建立“双向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师生关系是“双向型”。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在课堂中形成“双向型”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清楚哪些内容应“少讲”,确保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味地对教材上给出的教学事例和过程进行一一解释,那么这只能算是一种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教学,部分学生常常在教师的讲解、分析中处于被动和漠然的境地中。因此,在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

间内,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利用教材创设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内容少讲、对超越学习要求的知识少讲,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来获取知识、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感。

2.其次教师要清楚哪些地方应让学生多提“为什么”,多说“怎么办”

教师的“少讲”是为了让学生“多说”。教师要研究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多说”,怎样让学生“说”,才能保证教学活动过程的和谐发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说”为主线,在“精讲”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在教学的主要环节多说。教师可以在几何证明时多说,帮助学生理清几何证明的思维过程及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在展示思考过程时多说,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让生生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评价反馈环节多说,让学生针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甚至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以实现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达到建立“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关爱每一位学生

尊师爱生,这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显著特点,就是说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爱护学生,这也是建立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大量实践证明,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真情地投入,一定会得到学生真情的回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赶进度,在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时,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这些不起眼的“群众演员”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起平等、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最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的课呈现给学生

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把自己教学过程的魅力展现给学生,流畅工整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简洁明快的上课节奏,声情并茂的内容讲解,生动和谐的师生互动等等,都可能成为教师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要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经常处于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上一篇:穿越西街的心灵优美散文下一篇:小麻雀四年级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