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比较探究走进语文课堂

2024-04-29

让比较探究走进语文课堂(共8篇)

篇1:让比较探究走进语文课堂

让比较探究走进语文课堂

——我对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理解

新湾镇中学

许帅

随着课改春风的到来,各地区教材焕然一新,我们所在的益阳地区初中语文课程从2010年开始改用北师大版教材,同时也是湖南省唯一使用该教材的地区。该教材编排无论从主题上、课型上都有鲜明的特色。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今已过三年。

今年中考刚刚结束(2013年6 月23 日),红网百姓呼声益阳版上出现了一个热帖:《恳请益阳教育局退订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改为人 教版》。大意是楼主认为北师大版语文教材高难生僻,希望益阳教育局能改回人教版。不少一线语文教师纷纷跟帖,有支持也有反对,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平心而论,新北师大版在整体编排、单元设计、文体量化、深度广度高度上,较传统的人教版都有颠覆性的改变,这自然使用惯了旧版教材老师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是束手无策。但新教材真的是不好用或是不能用吗?有人曾戏谑:把北师大版教个来回,相当于中文研究生毕业。我作为益阳地区第一批完整使用改版教材的老师,研究生自是不敢当,但个中艰辛,却是比旁人能多体会几分,一些感悟或许也能与同行共勉。

北师大教材是运用比较探究这个原创性设计来安排的,比较探究贯穿整套教材的每一册的每一单元。这在人教版中是很少出现的。它打破了以往教材按文体编排单元的惯例,将题材相同、相近的数篇文章组成单元,按主题进行组合。编者选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

同体裁的作品来表现相同的主题,才显出个性的多彩、心灵的丰富、语言运用的出奇制胜,才显示经典文本的多样性,给我们提供了纵向的可比性。一个单元中的几篇阅读课文既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具有相对的“个性”。在一个单元里既可就“共性”进行比较,同中求异,也就是在同类文章里发现其不同的东西;又可就“个性”进行比较,异中求同,也就是在不同的文章中发现其相同的东西。

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争议时因为接触新版本的语文教师,大多数忽视了北师大版编者的“温馨提示”,把不同的教法统一化,都以主讲这一模式贯穿到底,忽略了比较探究在课堂上的运用,使教材完全失去了个性。

就北师大版编者提出的比较探究法,我认为它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正确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概念,提高分析鉴赏水平,从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在同一教学知识内向学生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求同寻异,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那么在如此多的教学内容中,寻找恰当的比较点是教学的关键。常见的比较法有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两种方法,针对这两种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一、比较字词句,让学生推敲文字的妙用。

为了让学生较快的领会一些关键词句的妙处,教师可以对某些字词加以“改造”,引导学生在同与不同、似与不似之间去玩味、推敲,最终探究出文字的奥妙。

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了解如何遣词造句,更能提高学生修改文章的兴趣。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教师可以故意改成“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让学生通过反复推敲,体会“敲”字的妙用。

当然,这种相似的比较,往往是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看似信手拈来的比较句,往往要花费教师的大量心血。

二、比较题材,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精彩纷呈。

不同的题材表示不同的主题,即便是题材相同,但由于作家的创作意图不同,其思想和主题也就不同。例如,同样写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流露出与友人分别的恋恋不舍;柳宗元的《江雪》又展现出一个不与世俗同污的蓑翁形象;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却借景抒情,高唱当代无产阶级英雄的赞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题材的比较,展现同一题材精彩纷呈的作品,对于学生审题立意、确定中心大有益处。

三、比较体裁,让学生感受异曲同工之妙。

同一题材,可用不同的体裁表达,这种比较是北师大版教材的鲜明特征,编者通过每一单元的同一主题,编排了不同体裁的文章,而正是这些文章,折射出本单元的主题。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斑斓春色”,编者就这一主题安排了不同体裁的文章:散文《春》,古诗《江南春》、《游园不值》,科普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现代诗《初春》等。

体裁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特色进行归纳、阅读、复习,同时也对学生写作重点的确定也有很大的启发。

四、比较人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小说和戏剧中,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将他们进行对比分析。既使学生加深印象,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在同一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进行对比,如《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和智叟进行比较,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进行对比,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和《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进行比较。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材中有如此多的比较点,因此,我们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同时,让比较法走进我们的课堂,在比较中分析,在探究中创新,这样使教学更有意义。

当然,教师在进行比较探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把比较探究课放在第二课时

因为比较探究应该是学生非常熟悉文本的情况下展开教学的,若学生不熟悉文本,又如何去比较,更谈不上探究了。

2、比较点的确定是教学的重难点

比较探究文一般来说是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如此多的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当筛选,有取舍。不管是选择字词句为比较点,还是题材、体裁、人物为比较点,都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来确定最恰当的比较点。所以说课堂的预设很重要,寻找最恰当的比较点是教学的重难点。

3、大力倡导发现性学习方式

比较探究课的课堂是开放的,活跃的,因此,在学习方式上应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发现性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循环过程。”因此,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教学过程应充满建构和生成

语文课堂要打破原有的老师问,学生答,如何突破问答方式,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教材重新组织与整合。教材只是一种静态的、潜在的资源,需要教师着意地去开发与创造,这样才能让教师、学生、文本进行有效地互动对话,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充满了建构和生成。

比较探究法作为北师大版本中的一个特色旗帜,给了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合理利用比较探究教学法,不仅可以使知识系统化,而且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让比较探究走进语文课堂,是新世纪语文教师最有价值的选择。

篇2:让比较探究走进语文课堂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准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努力走出探究性学习的误区,有效实施“探究” 策略 ,精心构建适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模式,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策略;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程总目标”里,专门设立了一个目标,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新课程标准》对常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我们要准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征,走出认识误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策略,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一、正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我们今天提出探究性学习,所主张的是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整个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既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其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鲜明地体现出“创新”和“创新学习”的本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表现为在各学科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它兼顾了两种不尽相同的学习方式。

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是在学校教育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和“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将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学习观的补充和发展。它的首要特征是探究性。主要指学习方式不是被动记忆,而是主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结论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的第二大特征是生成性和发展性。探究性学习,一方面是对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表现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便是质疑,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得出新结论;另一方面是方法和能力的生成与发展,发展能力是学习永恒的目标,而方法的发展能促成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能力的发展也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其表现在语文活动中就是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从而发现新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形成新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另一特征是开放性和实践性。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息息相关。因此,语文探究性学习必然要开放性地吸收知识,以大语文视野及开放性的思维进行知识的多角度学习,在实践活动中达成探究能力培养这一目的。探究性学习还具有基础性和整合性的特征。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探究将显得苍白,没有一定的能力积累,探究将无法进行。因此,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以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同时,探究来自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整合与拓展,没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整合与拓展,创新能力就无法表现出来。

总之,小学生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研究方式,是儿童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其目标指向是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 1

学中,我们要真正做到“六个重视”,即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重视学习的过程和体验,重视发展和提出问题,重视方法和技能培养,重视交流和合作,重视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

二、努力走出“探究性学习”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儿童无知论。由于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并以一定的能力为基础,而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比较稚嫩,因此,有人认为他们对研究策略一无所知,不宜在小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我们认为,研究不只是科学家、教育家的专利,任何人都具有研究的潜能。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研究过程的本质是一致的,一切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都是一种 “探究性学习”。我们强调“探究”,并不是强调让学生参与高深的研究,旨在提倡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检测问题,让学生由此获取知识的精髓而不是皮毛,由此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习惯。

误区之二:学科不宜论。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因而有人认为,小学语文学科不宜提倡探究性学习。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我们知道,我国的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课程的整合功能,语文学习中往往蕴含着天文、地理、历史、自然、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一些人文性较强的教材,探究其意境,品味其内涵,对于陶冶儿童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有裨益;有些科普类说明文,引导学生去探究相关的原理,假想和推测它的前因后果,对于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也是大有帮助的。

误区之三:彻底摒弃论。探究性学习是针对传统的学习弊端提出来的。传统的语文学习观认为,学习仅仅是“学而习得”,是继承性学习、识记性学习,它忽略了人的主动发展。它主张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习方式是被动接受,学习目的是应试。其优点是学习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不少人认为,探究性学习观是与传统的学习观根本对立的,应彻底摒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知道,学习的真正含义是不仅要“学而习得”,还要“得而发展”。探究性学习不仅要求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继承”,更强调对已有知识的整合、重组和发展,从而得到新的结果。我们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性学习,而创造性学习以必备的基础知识为载体,知识的获得是传统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探究性学习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而传统学习是以知识的获得为终极目标。探究性学习重意识、精神和能力的“习得”,不单纯局限于知识的传承。因此,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学习的突破与发展,我们决不能彻底摒弃传统的接收性学习。

误区之四:“高度自主”论。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离不开教学,探究性学习需要探究性教学方式。一些人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注入式的,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是给学生“完全”的自由,学生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即使探究内容与主题毫无关系也无妨,不给学生丝毫的“灌输”,不用组织学习。这实质上是对探究性学习的曲解,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教学。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应该将传统的单向被动的教学,发展为多向主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受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小学生单纯的自主学习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组织、帮助、合作是必要的。在语文学习中,一方面我们不能熄灭学生的创新火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行为,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对学生能力的引导,决不能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的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但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和调控,就可能成为盲目的无益劳动。尤其是在探究的初步阶段,决定研究方向,组织合作探究,查找资料,处理信息,交流汇报等诸多环节,均需要老师悉心指导。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加入学生的研讨、实践活动,及时掌握信息和反馈意见,适时调整探究的内容和频率。

误区之五: “解放思想”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大变革,它讲究一定的学习形式。但在一些教学中,有的人追求时尚,搞花架子,什么马蹄形、丁字形的座次排列,根本不考虑它的实用价值,使探究性学习“目的不明确,训练无突破,学生无所得”。有的观摩课评价竟把有无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当作一节课成败的标准,美其名曰“解放思想”。我们知道,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目标服务的,探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是为了确保合作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明确训练的意义,选取合适的课题,改进合作方式,精选研究材料;然后指导学生确立研究目标,制定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还要确保合作小组工作的效度和参与度,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走向成功探究的桥梁。

误区之六:重“程”轻“果”论。探究性学习的评价道德要解决价值标准问题。由于其理论在我国并无系统介绍,人们从零散的资料中很容易获得这样的印象: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搞研究那样来学习,过程重于一切,结果无关紧要。再加上杜威“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及布鲁纳的“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等类似言论的影响,致使有的研究者认为探究性学习是“过程教育”,“不太在乎知识”。在这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观点之下,探究性学习变成了重点学习探究过程的技能,至于探究的结果则变得无关紧要了。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主要是看过程,但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重过程只是比较而言,不是不要结果;不强调结果的意思是不要把结果定位太高,以免将探究性学习引向歧途。

从现代教育观来看,探究性学习并非培养天才儿童的超常教育,不同于偏重少数特长生的课外活动,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不能忽略认知的结果。事实上,即使真正的科学研究也不可能只重过程不重结果,这二者是紧密结合的。如上面所述,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传统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知识作基础或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即使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也要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许多感性知识,才能使新的学习和研究成为可能。探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高级学习,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学习。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而学生也只有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可见探究性学习也不可能轻视结果。

三、有效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要使探究性学习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必须有效采 用相关策略。

1、营造氛围策略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因此,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探究,要求给每个孩子多鼓励,让他们从中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功。首先,课堂教学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当好“生之师”、“生之友”、“生之生”,要尊重学生人格,在同一平台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其次,教师要赏识每一个学生,用信任的目光去关注,用激励的话语去赞美,引导学生去探究,组织学生去研讨,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再次,要注重学生合作精神的体现,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与他人融洽地协作学习,懂得如何对待探究中的困难、为他人提供急需的材料,懂得成全他人的计划等等。

2、唤醒需要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例如,《太阳》课始,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太阳金色的光辉洒向地球,地球上水清树绿,花艳蝶舞,人欢马叫„„紧接着,太阳消失了,地球上暗淡无光,随之屏幕上出现下列字样: “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学生齐读这句后,在脑中形成了若干问号,为什么没有太阳,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将消失呢 太阳与地球有什么关系 地球上的万物与太阳又有什么关系 此时学生兴趣盎然,急需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教师顺着这种需要,围绕以上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展开。

3、生成问题策略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生成性。所谓生成问题,指的是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维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灵活地调整教路,生成新的教学问题,使学生探究的兴趣持续下去。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生成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多思善问,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去

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生成问题呢?一是针对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疑点、惑点”,多问几个“为什么”,并试着回答;二是不要过多地顾及问题的质量档次,鼓励学生随时记下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建立问题库;三是教会学生由一个主题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各种问题,实行纵横对比,假想出各种答案;四是让学生大胆地毫无拘束地互问互答,通过辩论、演讲来提升问题档次。

4、拓展时空策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而要努力拓展“研究”时空,让学生在广阔的、开放性的时空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思考的果实。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拓展学生探究学习的时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弄清一些生疏的概念(如“再生资源”、“常量”等),增加其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二是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人类“无节制地对地球进行开采”,导致资源缺乏的种种情况,让他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调查研究,写出报告。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探究精神,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四、精心构建“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模式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探究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将语文探究性学习分为“二类” “三模式”。“二类”即“完全探究类”和“部分探究类”。所谓“完全探究”,指的是综合主题探究,即完全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它具备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所谓“部分探究”,指的是“学科课堂探究”,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就是指在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三模式”即问题探究模式、单元探究模式、学科综合探究模式。

1、问题探究模式(部分探究)

“问题探究”指的是根据教材中的疑点和惑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经验,确定问题,展开研究,最后得出某一结论或探究出某一规律。其模式的基本流程为: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明确方向,自主探究 搜集信息,小组合作交流反思,拓展延伸。操作特征为,一是围绕教材的关键问题,及时确定研究主题;二是强调独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创造性和动手的实践性。如在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两首诗时,老师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注解,初步弄清诗意,再让学生进行比较,感悟这两首诗一喜一悲的感情基调。由此而生成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情感 通过查资料,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诗的大致背景有了理解,进而体会出作者“喜、悲”的情感是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学生自己通过研究感悟,其体验比教师枯燥的说教真切得多。

2、单元探究模式(部分探究)

此模式是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或相关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研究其共性,辨别其异处,并加以验证和归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模式的基本过程为:提出问题 确立主题收集材料比较迁移 总结深化。其操作特征为,注重教材内容和事物之间的关联,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强调其概括性和综合性。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琥珀》这一单元,可围绕“展开合理的想象”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研究这些课文的相同点,进而与前面的《月光曲》等课文联系起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想象作文训练。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收集“长城”的有关资料,或查图书,或上网,或请教历史老师,假想当时劳动人民是怎样把巨大的条石和城砖搬上陡峭的山岭的,最后写成“科普论文”。

3、学科综合探究模式(完全探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我们的课程软化学科边缘,实行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渗透,发挥课程的整合功能。因此,我们的语文探究性学习也应反映这一点。在探究活动中,我们要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结合点,开展信息的整理、分析、概括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学科综合探究模式是语文学科与其他条件的协同研究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人格水平。模式的基本程序为: 寻找关联,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分配任务 综合实践,积累信息 分析归纳,形成报告。操作特征表现为语文学科的发散性、综合性和主体性。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我们结合人文环境教育,与自然课中的有关电池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收集资料,走访专家,上网查询,认识到废旧电池对人类的危害,引导学生收集废旧电池、处理废旧电池,最后写出调查研究报告。这一探究活动,历时五周,将调查、数据处理、制表能力、现场观察、论文写作等方式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的“统计”知识,进行体验性探究活动,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和途径很多,任何一种模式的本身只提供了一般的操作程序,教师应注意自我素质的提高,结合实际,组合安排,切不可生搬硬套、机械效仿。

参考文献

[1]叶平.创新教育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2]袁振国.问题与答案哪个更重要[A].优异网 ,2002-02-03.[3]郑晓萍.从“问题”到“课题” [J].上海教育科研 ,2001

[4]刘成坤,钱相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谈研究性学习进课堂[J]山东教育科研,2000

[5]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Z].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6]宋国庆 ,罗万春.创新学习误区析[J].人民教育 ,2002

[7]黄力.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初探[J].中小学数学 ,2002

篇3:让科学探究走进初中科学课堂

关键词:科学史,探究,初中科学课堂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 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制订的《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总目标中, 提出了要使学生“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分目标的四个方面中更是将“科学探究”列在首位。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在科学史中, 有着无数灿烂辉煌发现的诗篇, 无论是海王星的发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建立, 还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和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完善, 等等, 其探究过程都充满了艰巨性和创造性, 闪烁着科学的光芒, 渗透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发明发现, 对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都是宝贵的财富。教师让科学史上的探究走进科学课堂, 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领悟科学天空的方法, 了解科学基本观念的变革, 培养科学精神, 理解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引领学生走向探究的样板

对于初学科学探究的学生来说, 选择一个科学性、趣味性俱佳, 科学探究思路清晰, 基本环节完整的科学探究史实作为学习样板是最适合不过。

初中科学第一册第一章第7节“科学探究”图文并茂地再现18世纪英国医生琴纳探究预防天花的过程:当时天花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 但没有治疗天花的有效方法。第一步, 提出问题:哪些人能抵御天花?琴纳开展广泛地调查, 发现有两类人不会患天花, 一类是已经得过天花的人, 另一类是养牛场的挤奶女工。第二步, 琴纳作出科学猜想:或许得过一次天花, 人体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第三步, 琴纳对这一猜想进行理论分析:挤奶工得了一次轻微的天花, 就有了对天花的免疫力;得过天花的人也是因此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 所以他们都不会再感染天花。第四步, 琴纳做出假设: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 接种到人们身上, 使他们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 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第五步, 进行科学实验: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的牛痘脓浆, 接种到一个男孩的胳膊上, 一个月后, 这位男孩具有了抵抗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 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虽然当时的琴纳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探究, 但我们在教学中无法再次以实验为载体进行重现。教材列举这一经典的科学探究, 形象地说明科学家所进行的探究活动通常比较复杂, 但其基本过程相近, 即发现和提出问题———针对所提出的问题, 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通过思考, 建立猜测和假设———依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计划, 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事实与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 对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七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科学探究”这一名词, 尚未形成完整的概念性认识, 教师以形象的事例来表述“科学探究”而不是概念描述, 可消除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神秘感, 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在教学时, 我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这一科学故事, 感受琴纳不怕天花, 敢于探究, 遵循科学探究方法, 从而取得成功的科学情感, 共同分析琴纳取得成功的科学途径, 从而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为学生展开模仿型的科学探究提供“参照物”。

科学史上有许多探究案例具有严谨的科学探究环节, 是引领走向探究的良好样板。

二、科学史上的探究是组织学生探究学习的素材

任何科学知识的形成都曾有过曲折的探究历程。浓缩这些科学史上的探究历程, 本身就是最具说服力的学习素材, 也是学习过程的最佳路线。

第二册第二章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一个基本问题:物体不受力作用时, 将做什么运动?一个静止的物体, 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 将保持静止的状态。运动的物体, 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 是不是立即停止运动了呢?并指出:“这个问题难以直接通过实验作出回答, 因为我们很难为运动的物体创造一个‘不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条件。”这就促使我们改进通常的以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 采用新的策略, 即“实验加推测”的教学策略。

这种研究策略在科学史上也曾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历程:300多年前, 伽利略设计了“斜面实验”, 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 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后来笛卡尔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 指出:如果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 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实验”, 是无实验载体的探究。教材引用了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的设计思想, 通过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为什么最终会在水平面上停下来等问题探究和改变斜面材料猜测探究小车运动速度变化的讨论, 重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以及推测改变水平面的光滑度小车最终的运动变化, 从而大胆提出设想:假如小车在运动中不受到任何阻力, 运动情况会是怎样?

依据实验探究,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思想探究进行深化, 类似的教学活动还可以在课外让学生探究是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或是两者一样快。教师可以介绍伽利略另一著名的思想实验: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些教学活动侧重点不仅是让学生建立起科学认识, 而且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具有多种形式, 某些无法用实验来完成的探究可以转换思路, 巧妙设计和大胆推测, 甚至利用逻辑推理来完成。

三、科学史上的探究是渗透科学方法学习的载体

在科学教育中, 教师要改变“重科学结论, 轻探究过程”的模式, 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 倡导探究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依赖探究, 让他们像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那样来学习科学, 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英国学者贝尔纳在1939年就指出:“在科学教育中, 以普遍的思维指导教育过程, 重视探究和发现, 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根本途径。”

第四册第一章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以粗线条的形式介绍了从1897年发现电子, 直到1913年波尔提出现代原子结构模型, 以及当代夸克理论的研究历程。教材为什么不是直接提供现代得到公认的原子结构模型, 而是提供了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呢?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 但知道知识是怎样得来的, 知道科学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通过探究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真理的终点更重要。这一点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自主探寻、辩证地看待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认识原子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求索的历史进程。与其说提出原子结构是一个事件, 还不如说是一个历程,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原子结构理论正是通过几代科学家不断地经历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获取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等环节, 不断修正而得到发展的。通过模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学生在掌握原子结构的同时, 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科学家的求索精神, 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形成科学精神。教师要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沿着原子核发现的历史长河组织教学, 让学生了解每一阶段的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 从而对已有知识产生怀疑, 重新建立新的假设, 获取证据, 从而形成新原子模型观的。这样在模拟探究过程中, 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观。

四、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学生感悟科学本质的渠道

科学史上的探究充分说明了科学需要探究, 自然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 科学对自然现象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 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科学知识具有相对而言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 科学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理论的检验, 对自然的这一理性态度可促使人积极地去探索自然。从过程的意义来看, 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究, 是不断地追求真理, 不断地修正错误, 是不断的创新。

第二册第四章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以阅读材料的形式提供了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但由于大陆漂移学说形成及其发展在探究方法、经受的曲折都极具代表性, 因此教师需要作适当的补充介绍:19世纪大陆固定论在关于地壳构造理论中占统治地位。它认为地壳只有地槽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而没有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地台是稳定不动的) 。20世纪初, 向大陆固定论发起挑战, 首先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

有一天, 魏格纳躺在病床上, 被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所吸引, 他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线有惊人的相似性。次年他又在一本文献中看到有人根据古生物学的证据提出巴西和非洲曾有过陆地连接的观点, 这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于是他产生了大陆漂移的猜想, 并开始收集资料和配搭证据。他从古生物学、地质学、古气象学方面搜集证据:大西洋两岸存在许多生物的亲缘关系, 如有海牛、肺鱼、鸵鸟等;在非洲和南美洲发现了两亿多年前小型的爬行动物的化石;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皱褶构造有许多相似性和连续性;两极地区有过热带沙漠, 赤道地区有冰川的痕迹。最终他大胆地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在此基础上海底扩张说的板块理论建立起来。从大陆漂移的提出到板块学说的确立, 构成了一场名符其实的现代地学革命, 被认为是地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堪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媲美。

五、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学生汲取科学精神的源泉

科学史上的探究中蕴涵丰富的精神资源。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史上任何一个成功的探究都离不开科学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科学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 如海王星的发现是抽象思维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典例,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各抒已见, 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合作、交流在探究中有助于对科学过程的理解, 当今科学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 教师要培养学生关于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 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当然, 科学家通过重复他人的实验来验证其结果, 就要对问题、步骤、证据、提出的解释和对其他解释的评价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 使自己的研究能够经受更多的质疑, 也为其他科学家用这些解释来研究新问题提供机会。在科学探究学习中通过成果的交流, 学生能在归纳问题、表达、口头表达、交往、自信心、宽容心等一系列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

第六册第一章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渗透了太阳系行星的发现史介绍, 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汲取科学精神都有积极作用。

从天王星到冥王星, 其发现历程漫长曲折, 是科学力量的生动写照, 提示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科学只有不断求真的过程而没有终点的科学精神。

科学史中的探究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 开发利用教材中蕴含着科学史上的探究案例, 让这些内容丰富、情节生动、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科学探究史料激活我们的初中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项红专.科学教育新视野.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刘德华.“点击”科学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让有效探究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探究;教学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目前的探究学习效果并不显著,有效性差,甚至在部分学校的个别学科里已经成为一种空架子,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课改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保证探究学习的有效性,不断创新课堂对话模式,为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奠定基础,让有效探究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一、打破传统对话,彰显文本魅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引领小学生赏析句子是最常见的授课方法。然而,传统的赏析句子往往是遵循着由浅入深的规律,是教师用各类问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接受的,即先要引导学生理解着读,然后要求一边品味一边读,达到一定的境界后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种模式看起来并无不妥之处,且可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但这一模式在长期发展中往往变成了句子独立于文本之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摸出考试规律,忽视课文整体而重点赏析关键句子。这种教学法严重违背了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更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必须要打破这种传统的对话模式,彰显文本魅力。例如,教师在讲授《腊八粥》时,首先要做到师本互动,带领学生潜心汇文,并扩充关于“腊八”的相关材料,让学生在理解、品读的过程中发现文本的魅力。

二、确保多元对话,烘托课堂氛围

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话并不少见,但是这些对话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那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认真审视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课堂对话往往都是按照教师控制的方向发展,尽管这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必然,但却不够发散,问题的题目是教师设计好的,内容和结果也是教师掌控范围内的,你问我答,答到“点子上”为准,这样的模式往往会使部分基础相对较差、表达能力差、逻辑思考能力低的学生被排除到“探究”之外。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多元对话,烘托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讲授《青蛙给星星打电话》时,鼓励小组讨论,换位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讲讲自己想说的话,从而,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氛围也更加融洽。

三、设计深度对话,带动课堂活力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活力越来越少,教师、学生以及课本之间的对话仿佛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方法是固定的、答案是固定的,这种非渐进式、非生成式的对话方法往往导致学生形成定式思维,机械地回答教师以及课本中的问题,对学生长远发展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精心设置系统的、有层次的问题,设置深度对话,从而带动课堂活力,而不该单纯地、机械地提出一些封闭式的问题,例如“是不是”“有没有”之类的问题,还要深入挖掘,连环提问。例如,教师在讲授《曾子杀猪》这一课时,设计几个问题,如,“课文就是为了说曾子杀猪这件事吗?”“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你觉得曾子好不好,为什么?”层层提问,带动学生思维,学生自觉讨论,并说出了很多精彩的答案,极大地带动了课堂活力。

小学语文课堂往往就是阅读课堂,而制约阅读课堂效率高低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对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否打破传统对话、开展多元对话,并设计深度对话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探究的关键。热闹的课堂并不代表探究的有效性高,要想让有效探究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还需要潜心学习、不断创新。

篇5:让比较探究走进语文课堂

目前,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何谓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意识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在传统的课程理论与课堂流程中徘徊不前。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课改研究的主要目标,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是值得每个教师探究的问题。近年来,我校课改的研究与探索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多次教学实践,反思,结合卓越课堂建设活动,我镇提出了“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作为卓越课堂推进的目标。于是我们教研组教师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努力探究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双主共学”为理念,建构“问题导学、探究体验、展示交流、检测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学习兴趣。

一、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提出了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效果。数学问题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提出来,也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探索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更浓厚的兴趣,一个恰当有效的问题一经提出,就会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西师版教材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老师创设了一个“套圈游戏”的问题情境。大家先是随意站着投圈,发现这种方式很不公平,于是要求按规则站:如站成一横排,两边的同学就很“吃亏”;如站成正方形,四个顶点处的学生最不好投„„看来有的规则也不公平,最后同学们通过思考、观察发现如果站成圆形,对大家就都很公平。这时问题自然也就产生了:为什么站成圆形对大家就公平了呢?圆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圆的特征的兴趣,自然过渡到了探究新知的环节。

二、参与探究体验的过程

“探究体验”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运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探究,并在同伴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一过程包括三个学习活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教学西师版六下教材“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先请学生说一些比值是2的比,并将这些比按前项从小到大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得到初步规律:“前、后项都变了,比值不变”,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的呢?”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在这些算式任选几个作为研究对象,先独立思考,寻找其中的规律。接着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讨论,每个同学依次发言,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由小组同学共同提炼本组的意见向全班交流。这一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研究的是自己提供的学习材料,具有强烈的学习、探究的欲望,并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发现规律,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及其余分数;除法性质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充分表达意见,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展示交流的过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这一环节是在小组学习探究、合作交流后由小组同学共同提炼本组的意见向全班交流的过程。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在交流时,教师要教会学

生做到正确的角色定位:

1、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让学生懂的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并且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引导学生学会用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进行表达,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精练且重点突出。

3、要求学生要把说与听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能有所表达,有了听与说,才有对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在交流活动中,不能成为旁观者,也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了别人好的建议。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交流时,代表小组进行交流的同学,不仅要汇报自己的观点,还要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中集体的学习成果,也可以代表他们组提出疑难问题向同伴和老师请教。在交流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以便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对他们的发言提出质疑或补充他们的不足,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后交流的习惯,提高交流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四、落实应用拓展的过程

“应用拓展”是运用在探究中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拓展”,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要求学生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设计练习题时,比较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在拓展时设计一道开放题,训练学生的思维。在设计开放题时,我们的基本方法是:

1、条件开放:条件不足或多余。

2、结论开放:有多个合理的答案。

3、策略开放:有多种合理的策略。

同时要注意开放性问题的趣味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如在复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我提出了如下问题:把8个规格为16×8×4(单位:厘米)的学具盒包装成一盒,怎样包装更省保装纸?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用表面积的相关知识发现了规律:把同样多的物体包装成厂方体,长、宽、高越接近,表面积越小,包装用纸越少;物体重合的面积越大,包装用的纸月少.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就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五、完善检测反馈的过程

篇6: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

甘肃省临泽县城关小学 陈翠玲

小学语文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大纲要求的极佳载体。那么,如何开启朗读训练这扇大门,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一、范读引路,激发兴趣

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我想这“口授”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形成课文所需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进入意境,受到熏陶,感受语言的魅力所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有滋有味的朗读一定能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

1.范读

范读是最好的方法。教师通过范读,或者听录音朗读,把文中包含的深情朗读出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本。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的朗读水平就能有所提高。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他们同样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和感染的作用。

2.领读

通过范读后,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一句一句领读。这样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到的学生,他的朗读水平得到老师的肯定,喜形于色,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朗读的兴趣。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是很好的促进,大家都十分专注地跟读,因为如果表现出色,也会当选为小老师领读。

二、掌握技巧,传授方法

当大部分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时,教师要趁势交给学生读书的“金钥匙”。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传授方法时不能操之过急,起点要低,要逐步引导,循循善诱。

1.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一个“准”字",即:不读错、不添字、不漏字,发音清楚、响亮、不拖音。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重音,这非常重要,试想一下,学生如果一口气把课文读完,语调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那就谈不上是朗读了。

2.抓住关键词语朗读

读好关键词语能帮助学生体会句子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如:教学《笋芽儿》“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一句,我引导学生:“低声呼唤”时是怎样的表情?自己做一做。该怎样把它表达出来呢?学生马上意识到该轻轻

地读。“沉睡”是什么意思?你睡的很香时希望别人怎样把你叫醒?学生意识到要亲切的呼唤。通过对关键词“低声呼唤、沉睡”的点拨,学生的脸上马上出现了亲切的表情,读的语气温和。“熟能生巧”,随着朗读文本数量的积累,学生逐渐学会自己捕捉文中的关键词语,语感在悄悄地形成,这样就可放手让学生自由美读了。

3.换位联想朗读感悟

新课程的课文贴近生活,朗读训练时把自己换成文中的一个角色,试着入情入境,就能感悟出读书的语气、表情来。如:读《胖乎乎的小手》一文,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读这句话时,想一想,你自己帮妈妈干完了活,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是不是眼睛笑眯眯的,嘴巴合不拢。听了妈妈表扬你的话,心里是不是美滋滋的?想好以后,再来读这句话时,就会笑容满面的读出夸奖、喜爱的语气来。

三、反复诵读,体验快乐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引起学生朗读兴趣,带领学生感受朗读乐趣。

1.分角色朗读

即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春雨的色彩》一课,让学生戴上头饰,变成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各自朗读它们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语句,这样,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就能读得入情入境。

2.表演式朗读

表演式朗读有种:(1)分角色表演式朗读。

即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演一演。学生走进课文,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春雨的色彩》、《美丽的小路》、《丑公主》、《三个儿子》等生动有趣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体验快乐。

(2)表演再现不同角色的形象朗读

如《三个儿子》一课,对话多,可通过表演再现不同角色的形象:两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这两个妈妈的儿子是怎样表现的,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是怎样帮助妈妈的。在表演中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帮助学生理解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比赛式朗读

比赛式朗读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教学中同一篇课文我们可以进行同桌赛读、男女赛读、小组赛读、师生赛读。让朗读小能手展示自己的魅力,带领大家共同提高。

4.想象式朗读

根据课文内容,边朗读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如学生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结果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一个小孩在菜园旁边追黄蝶;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春天到了;还有一个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菜花中飞舞的蝴蝶……想象式朗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丰富的想像能力。

5.配乐朗读

朗读课文时,用合适的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新课程的课文录音带里都伴随着合适的音乐,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它利用起来。比如学习古诗,我们就可以为古诗配上合适的音乐,引导学生像古人一样吟诗,尝一尝当诗人的滋味。

篇7: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

港门中学 廖俊玲

【摘要】为了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实现合作探究学习这个新课标目的,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表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深入文本,探究文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关键词】表演 语文课堂 激发兴趣 加深 想象力 再创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却在台下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侃侃而谈等情形经常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为什么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确实是语文教师头痛、无奈和尴尬的问题。要打破这种僵局,实现高效课堂,就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吸引住学生的眼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深入文本,探究文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一、表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节精彩的课并不在于教师讲得多生动多精彩,而在于学生的参与度有多高,接受的知识有多少。语文知识本来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特别对学困生来讲,学习更是索然无味。他们对语文课本知识根本不感兴趣,当然提不起精神来听教师的课了。怎么办呢?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妨让表演走进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记得在上《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我努力把课文上得精彩有趣,可是学生并不领情,昏昏欲睡,令我非常苦恼。怎么让学生集中精神来听课呢?突然我灵机一动。把男生和女生分为两组,让他们发挥想象,把课文里面阿长为作者艰难买《山海经》的过程,通过表演再现出来。因此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认真地看课文,本来精神涣散和梦游的学生也兴致高涨,加入看课文的行列,最后推荐代表上台表演。上台表演的同学表演得绘声绘色,台下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就这样,表演使他们积极地自主学习,表演的欲望勾起了

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表演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表演的基础是理解课文内容。为了把课文的角色扮演好,必须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表演欲的驱使下,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对文本的内容更是兴趣高昂。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课本中去,认真去反复阅读课文,抓住重点字词句,分析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内容再现出来。在上《核舟记》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描写游览者苏轼、黄庭坚和佛印的片段,然后推荐学生上台把这几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表演出来。学生一听说可以表演,都认真地去阅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勾画。最后有三个女同学自告奋勇地上台演出。她们按照课文“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的内容迅速摆好了位置。东坡和鲁直的饰者正拿着一张报纸做画卷,两人两膝并靠着正专心致志地阅读手卷,把人物那种闲适生活和旷达胸怀表现了出来。而“佛印”略显羞涩,站在台上不知该如何表演。台下的同学都哈哈大笑,大叫着“佛印”要“袒胸露乳”,还要“卧右膝,诎右臂支船,竖起左膝”。要求饰者把佛印那种“不拘于世俗礼法、洒脱不群、超脱尘世”的神态表现出来。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异常兴奋,他们都深入文本,理解了课文内容。表演,让学生收获不浅。还有在上《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学生通过认真去阅读文本,探究文本,掌握了课文内容,最终精彩地再现了阿长经过千辛万苦才为作者买到《山海经》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了阿长这个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和宽厚淳朴的形象,体会到了阿长对作者的关爱之情和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喜爱之情。表演,能够让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表演能够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表演不是对文本的简单再现,而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表演的过程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他们不仅要对文本的角色进行再创造,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文本的剧本进行再创造。课文的文字是静止的,而表演是动态的,学生要怎样才能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有声有情的动态场景呢?那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上杜甫的《石壕吏》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情节和大意,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编课本剧,把课文内容场景直观形象地表演出来。这首诗内容简练,只用了120个

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那要怎样表演才能体现出官吏的横暴和百姓的痛苦呢?怎样才能体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痛灾难以及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因此,我要求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想象来刻画诗中石壕吏和老妇人的动作、语言和神态,并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从而实现对文本的再创造。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展开了独特的想象,并上台表演了一个个精彩万分的片段。只见杜甫一个人牵着一匹马来到石豪村,轻轻地敲开了一户农家的门。出来开门的是一对年迈的夫妇,他们用惊讶的眼光打量着杜甫,问他从何而来,有何意图,杜甫都一一作答,随后老夫妇把杜甫安置在一个狭小黑暗的角落里。突然,“砰砰砰„„,快开门!”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夫妇俩大惊失色。老翁快速从低矮的围墙那里越出去,老妇人颤巍巍地打开房门。一个官吏大声喝道:“老太婆,你家的男人哪去了?快去把他们叫出来!”老妇人痛苦地哭着说:“本来我有三个儿子的,他们都去邺城驻守打仗了,但是最近一个儿子刚来信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只剩下我们暂且偷生了。”官吏又喝道:“屋子里还有什么人?”老妇继续哭道:“屋里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和一个刚丧失丈夫的儿媳妇。”“那快去把你的儿媳妇叫出来,我们要把她带走”官吏面无表情地说。“不行啊,我的孙子太小了,还在吃奶呢。正是孙子太小,儿媳妇才舍不得离去啊,而且她进进出出都是穿得破破烂烂的,你就放过他吧”老妇人哀求道。“不行,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人。”“要不我去吧。虽然我年老力衰,但是我可以跟你们去,现在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士兵准备早饭呢。”官吏沉思了一下,就把老妇人带走了。一夜无语,只听见一个声音在低声地哭泣。第二天,带着黑眼圈的杜甫出来了,神情沉重地向老头儿告别,继续赶他的路。表演结束后,掌声不绝,久久地回荡在教室上空。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成功地对课文进行了再创造。

总而言之,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能够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篇8:让比较探究走进语文课堂

一、创情激趣, 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尝试合作学习的乐趣。

(一) 创设情境, 促进自主探究

创设生活情境,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有一天, 小明妈妈把一些糖果, 想分给到她家做客的同学们, 她想分给每人3块, 能分给几个人呢?结果会怎样呢?如果让你分, 怎样分呢?看看你会有什么新发现?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糖果, 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汇报中发现, 从分配的结果看, 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小组把糖果正好分完, 有的小组余1个, 有的小组余2个。这时, 有位同学说还有可能余3个或者余更多的糖果, 老师没有马上对这位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 而是让同学们继续独立思考, 想想这位同学的想法有无道理, 也可让同学间相互交流。之后, 学生反驳:“不可能余3个或更多的糖果, 因为够3个糖果就又可以分给1个人了。”在这个分糖的情境中, 学生亲自动手分配, 研究分配的结果, 自然地从感性上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而且印象深刻。

(二) 联系生活, 促进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成功时, 心情愉快、精神振奋, 创新意识增强, 学习兴趣浓厚。

例如:我在教学“三步计算应用题”时, 出示一道关于春游的题目 (大客车限坐50人, 每天租金2200元;小客车限坐30人, 每天租金1050元。五年级有学生169老师8人) , 请学生设计一份较为合理的租车方案。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算出几种方案所需租金, 几经比较, 选择出一份满意的租车方案, 学生小组学习的力量是意想不到的, 他们讨论的焦点是:大客车舒适, 花钱较多, 小客车经济, 但不舒适, 我们认为各有所长。最终趋于两种方案, 舒适型:3辆大客车, 1辆小客车, 租金7650元;经济型:6辆小客车, 租金6300元。老师趁机问到:有大客车又有小客车, 那谁愿意去坐小客车呢?话音刚落, 教室里唰地举起一大片小手, 老师感动极了, 学生在快乐的探究中学会了数学, 学会了生活, 更学会了做人。

(三) 挖掘教育资源, 促进自主探究

例如:我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 用“学雷锋故事”引入, 小美和小丽为孤寡老人做家务。小美和小丽商量好了, 从即日起, 小美家近, 每隔3天去马奶奶家义务劳动一次;小丽家远, 每隔5天去一次。小美和小丽有没有可能在马奶奶家相遇?多少天相遇一次呢?学生都很想知道她们俩会不会相遇, 诱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 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同时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 创设空间, 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实际教学中, 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 老师要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 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 老师决不暗示。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点活动的余地, 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点成功和愉快的体验。

二、小组合作, 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机制, 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发展了学生的交流、审美能力。但是, 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形式化的小组合作, 那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

(一) 小组合作学习应有合作价值

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合作学习, 如果没有任何合作价值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 那合作只是一种形式。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让课堂看似活跃而采取的一种摆设, 所以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合作的价值, 让合作学习成为最优化的有效教学策略。

(二) 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合理分工

老师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 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黄金搭档”。在合作, 中, 每个小组应有合理分工, 须有小组长、记录员等。而且, 一段时间后, 要进行角色调整, 让所有学生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 特别是给那些平时不敢说话的同学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保证了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三) 小组合作学习应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前应进行独立地学习思考, 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 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再讨论, 形成小组的集体意见。而且, 在各小组发言时, 老师或学生应及时评价各小组的意见, 还要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勇于挑战、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 学会在互相尊重的合作中去学会合作, 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解决问题, 使小组学习积极有效。

(四) 老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中去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开展合作学习时, 老师决不能袖手旁观, 不是在等待、在观望, 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 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讨论的焦点。对小组的合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只有这样, 老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 及时、灵活地调节教学环节, 使自己成为“管理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

总之, 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表现, 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摘要:要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教师须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学会创新, 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创情激趣, 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 提高学习效率,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让探究走向社会。

上一篇:淄川区北关小学下一篇:实践技能病史采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