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探究学习

2024-05-08

语文课堂探究学习(精选十篇)

语文课堂探究学习 篇1

一、创设教学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言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的开始两分钟, 由于学生刚进教室坐定, 课间嬉闹余兴未消等原因, 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教师上课伊始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唤起他们的注意。如实物演示、精心设计小故事……这样就可抓住学生的心, 钩住学生的魂。例如, 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 我准备了一篇生动有趣的解说词, 画了一幅桂林山水图。上课时, 让一个学生根据我的解说词扮演导游, 带领其他同学一起游览。我适时对学生进行饶有兴趣的点拨, 在语情、语态上也进行了渲染, 学生顿感欢乐, 兴趣盎然。这时候, 我趁机吟诵了这首诗——《醉了, 桂林》:“桂林是一窖陈酒╱不小心╱落在大地的杯中╱山醉了╱水醉了╱我也醉了……”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接着, 我唱起了韩晓的《我想去桂林》, 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产生无限神往的神情。最后, 我说:“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 老师说的唱的都好听, 下面不如跟着老师在课本中去寻觅桂林的美吧。”这样, 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二、创设融洽的情感气氛,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时刻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的方式,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学生正确的回答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地甚至错误的答案, 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切忌冷嘲热讽。要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 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一眼看出学生的错误, 最好还是用温和亲切的态度、祥和的目光、委婉的语气指出来。比如“你一开头做得很好, 只是……”、“你可能是不小心……”、“我相信你可以……”等。这样, 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 “亲其师而信其道”。总之, 要让全体学生在你的课上感觉到有希望、有信心, 爱上你的课, 和谐的教学氛围也就自然产生了。

三、打破课堂沉默,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 沉默于课堂, 成为当前课改的最大障碍。打破课堂沉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中一些可爱的形象是孩子们乐于模仿的。如, 《孔乙己》这类课文比较适合进行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有效的办法, 创设了适宜的情境, 如穿长袍、播放音乐、布置环境等, 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尤其是排铜钱、写“茴”字等情节, 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准确地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表达出来, 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如, 教学《范进中举》时, 在学生们读通课文之后, 我就和孩子们开始了尽情地表演, 他们有的当导演, 有的当演员。看他们那一副副高兴的表情和认真投入的神态就足以说明他们对这种方式的认可。这时的课堂上, 孩子们的兴致很高, 朗读表演各有特色, 读书不再是他们的负担, 他们个个是最出色的“演员”。一节课下来, 学生们不仅仅掌握了知识, 同时也开阔了思路, 培养了胆识, 融洽了课堂氛围, 学会了互助。

四、追求语言艺术, 丰富课堂色彩

作为一个教师, 其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 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 展现它的美。首先, 导入语要“异”, 即指形式和语言的标新立异, 目的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在刹那间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郑人买履》时, 我事先准备了一些绳子。在导入时, 我是这样开始的:“你们瞧, 老师带来了一些绳子。这节课,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量一量自己的脚……”顿时, 几十双眼睛同时射向了讲台, 静候新课的开始。其次是过渡语要“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 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 我的过渡语是这样的:“碧绿的菜畦, 紫红的桑葚, 让作者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真让人羡慕不已。他到了三味书屋又如何呢?……”这段过渡语, 既帮助孩子理顺了文章的脉络结构, 又使孩子在脑海中对前段文章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最后是结束语要“悬”。“悬”是指悬念, 引发别人的思索。作为语文教师, 在授课时, 不要忽视下课前的那几分钟, 要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孩子思索和回味的结束语, 让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 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当然, 结束语除“悬”外, 还要“全”。所谓“全”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整篇文章的意思, 起到言简意赅之效。

让探究性学习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篇2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准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努力走出探究性学习的误区,有效实施“探究” 策略 ,精心构建适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模式,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策略;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程总目标”里,专门设立了一个目标,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新课程标准》对常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我们要准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征,走出认识误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策略,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一、正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我们今天提出探究性学习,所主张的是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整个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既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其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鲜明地体现出“创新”和“创新学习”的本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表现为在各学科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它兼顾了两种不尽相同的学习方式。

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是在学校教育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和“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将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学习观的补充和发展。它的首要特征是探究性。主要指学习方式不是被动记忆,而是主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结论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的第二大特征是生成性和发展性。探究性学习,一方面是对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表现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便是质疑,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得出新结论;另一方面是方法和能力的生成与发展,发展能力是学习永恒的目标,而方法的发展能促成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能力的发展也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其表现在语文活动中就是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从而发现新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形成新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另一特征是开放性和实践性。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息息相关。因此,语文探究性学习必然要开放性地吸收知识,以大语文视野及开放性的思维进行知识的多角度学习,在实践活动中达成探究能力培养这一目的。探究性学习还具有基础性和整合性的特征。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探究将显得苍白,没有一定的能力积累,探究将无法进行。因此,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以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同时,探究来自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整合与拓展,没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整合与拓展,创新能力就无法表现出来。

总之,小学生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研究方式,是儿童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其目标指向是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 1

学中,我们要真正做到“六个重视”,即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重视学习的过程和体验,重视发展和提出问题,重视方法和技能培养,重视交流和合作,重视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

二、努力走出“探究性学习”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儿童无知论。由于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并以一定的能力为基础,而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比较稚嫩,因此,有人认为他们对研究策略一无所知,不宜在小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我们认为,研究不只是科学家、教育家的专利,任何人都具有研究的潜能。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研究过程的本质是一致的,一切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都是一种 “探究性学习”。我们强调“探究”,并不是强调让学生参与高深的研究,旨在提倡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检测问题,让学生由此获取知识的精髓而不是皮毛,由此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习惯。

误区之二:学科不宜论。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因而有人认为,小学语文学科不宜提倡探究性学习。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我们知道,我国的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课程的整合功能,语文学习中往往蕴含着天文、地理、历史、自然、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一些人文性较强的教材,探究其意境,品味其内涵,对于陶冶儿童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有裨益;有些科普类说明文,引导学生去探究相关的原理,假想和推测它的前因后果,对于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也是大有帮助的。

误区之三:彻底摒弃论。探究性学习是针对传统的学习弊端提出来的。传统的语文学习观认为,学习仅仅是“学而习得”,是继承性学习、识记性学习,它忽略了人的主动发展。它主张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习方式是被动接受,学习目的是应试。其优点是学习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不少人认为,探究性学习观是与传统的学习观根本对立的,应彻底摒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知道,学习的真正含义是不仅要“学而习得”,还要“得而发展”。探究性学习不仅要求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继承”,更强调对已有知识的整合、重组和发展,从而得到新的结果。我们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性学习,而创造性学习以必备的基础知识为载体,知识的获得是传统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探究性学习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而传统学习是以知识的获得为终极目标。探究性学习重意识、精神和能力的“习得”,不单纯局限于知识的传承。因此,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学习的突破与发展,我们决不能彻底摒弃传统的接收性学习。

误区之四:“高度自主”论。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离不开教学,探究性学习需要探究性教学方式。一些人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注入式的,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是给学生“完全”的自由,学生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即使探究内容与主题毫无关系也无妨,不给学生丝毫的“灌输”,不用组织学习。这实质上是对探究性学习的曲解,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教学。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应该将传统的单向被动的教学,发展为多向主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受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小学生单纯的自主学习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组织、帮助、合作是必要的。在语文学习中,一方面我们不能熄灭学生的创新火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行为,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对学生能力的引导,决不能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的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但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和调控,就可能成为盲目的无益劳动。尤其是在探究的初步阶段,决定研究方向,组织合作探究,查找资料,处理信息,交流汇报等诸多环节,均需要老师悉心指导。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加入学生的研讨、实践活动,及时掌握信息和反馈意见,适时调整探究的内容和频率。

误区之五: “解放思想”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大变革,它讲究一定的学习形式。但在一些教学中,有的人追求时尚,搞花架子,什么马蹄形、丁字形的座次排列,根本不考虑它的实用价值,使探究性学习“目的不明确,训练无突破,学生无所得”。有的观摩课评价竟把有无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当作一节课成败的标准,美其名曰“解放思想”。我们知道,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目标服务的,探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是为了确保合作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明确训练的意义,选取合适的课题,改进合作方式,精选研究材料;然后指导学生确立研究目标,制定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还要确保合作小组工作的效度和参与度,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走向成功探究的桥梁。

误区之六:重“程”轻“果”论。探究性学习的评价道德要解决价值标准问题。由于其理论在我国并无系统介绍,人们从零散的资料中很容易获得这样的印象: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搞研究那样来学习,过程重于一切,结果无关紧要。再加上杜威“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及布鲁纳的“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等类似言论的影响,致使有的研究者认为探究性学习是“过程教育”,“不太在乎知识”。在这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观点之下,探究性学习变成了重点学习探究过程的技能,至于探究的结果则变得无关紧要了。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主要是看过程,但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重过程只是比较而言,不是不要结果;不强调结果的意思是不要把结果定位太高,以免将探究性学习引向歧途。

从现代教育观来看,探究性学习并非培养天才儿童的超常教育,不同于偏重少数特长生的课外活动,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不能忽略认知的结果。事实上,即使真正的科学研究也不可能只重过程不重结果,这二者是紧密结合的。如上面所述,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传统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知识作基础或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即使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也要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许多感性知识,才能使新的学习和研究成为可能。探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高级学习,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学习。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而学生也只有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可见探究性学习也不可能轻视结果。

三、有效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要使探究性学习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必须有效采 用相关策略。

1、营造氛围策略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因此,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探究,要求给每个孩子多鼓励,让他们从中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功。首先,课堂教学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当好“生之师”、“生之友”、“生之生”,要尊重学生人格,在同一平台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其次,教师要赏识每一个学生,用信任的目光去关注,用激励的话语去赞美,引导学生去探究,组织学生去研讨,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再次,要注重学生合作精神的体现,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与他人融洽地协作学习,懂得如何对待探究中的困难、为他人提供急需的材料,懂得成全他人的计划等等。

2、唤醒需要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例如,《太阳》课始,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太阳金色的光辉洒向地球,地球上水清树绿,花艳蝶舞,人欢马叫„„紧接着,太阳消失了,地球上暗淡无光,随之屏幕上出现下列字样: “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学生齐读这句后,在脑中形成了若干问号,为什么没有太阳,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将消失呢 太阳与地球有什么关系 地球上的万物与太阳又有什么关系 此时学生兴趣盎然,急需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教师顺着这种需要,围绕以上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展开。

3、生成问题策略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生成性。所谓生成问题,指的是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维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灵活地调整教路,生成新的教学问题,使学生探究的兴趣持续下去。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生成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多思善问,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去

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生成问题呢?一是针对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疑点、惑点”,多问几个“为什么”,并试着回答;二是不要过多地顾及问题的质量档次,鼓励学生随时记下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建立问题库;三是教会学生由一个主题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各种问题,实行纵横对比,假想出各种答案;四是让学生大胆地毫无拘束地互问互答,通过辩论、演讲来提升问题档次。

4、拓展时空策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而要努力拓展“研究”时空,让学生在广阔的、开放性的时空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思考的果实。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拓展学生探究学习的时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弄清一些生疏的概念(如“再生资源”、“常量”等),增加其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二是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人类“无节制地对地球进行开采”,导致资源缺乏的种种情况,让他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调查研究,写出报告。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探究精神,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四、精心构建“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模式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探究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将语文探究性学习分为“二类” “三模式”。“二类”即“完全探究类”和“部分探究类”。所谓“完全探究”,指的是综合主题探究,即完全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它具备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所谓“部分探究”,指的是“学科课堂探究”,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就是指在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三模式”即问题探究模式、单元探究模式、学科综合探究模式。

1、问题探究模式(部分探究)

“问题探究”指的是根据教材中的疑点和惑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经验,确定问题,展开研究,最后得出某一结论或探究出某一规律。其模式的基本流程为: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明确方向,自主探究 搜集信息,小组合作交流反思,拓展延伸。操作特征为,一是围绕教材的关键问题,及时确定研究主题;二是强调独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创造性和动手的实践性。如在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两首诗时,老师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注解,初步弄清诗意,再让学生进行比较,感悟这两首诗一喜一悲的感情基调。由此而生成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情感 通过查资料,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诗的大致背景有了理解,进而体会出作者“喜、悲”的情感是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学生自己通过研究感悟,其体验比教师枯燥的说教真切得多。

2、单元探究模式(部分探究)

此模式是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或相关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研究其共性,辨别其异处,并加以验证和归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模式的基本过程为:提出问题 确立主题收集材料比较迁移 总结深化。其操作特征为,注重教材内容和事物之间的关联,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强调其概括性和综合性。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琥珀》这一单元,可围绕“展开合理的想象”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研究这些课文的相同点,进而与前面的《月光曲》等课文联系起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想象作文训练。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收集“长城”的有关资料,或查图书,或上网,或请教历史老师,假想当时劳动人民是怎样把巨大的条石和城砖搬上陡峭的山岭的,最后写成“科普论文”。

3、学科综合探究模式(完全探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我们的课程软化学科边缘,实行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渗透,发挥课程的整合功能。因此,我们的语文探究性学习也应反映这一点。在探究活动中,我们要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结合点,开展信息的整理、分析、概括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学科综合探究模式是语文学科与其他条件的协同研究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人格水平。模式的基本程序为: 寻找关联,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分配任务 综合实践,积累信息 分析归纳,形成报告。操作特征表现为语文学科的发散性、综合性和主体性。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我们结合人文环境教育,与自然课中的有关电池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收集资料,走访专家,上网查询,认识到废旧电池对人类的危害,引导学生收集废旧电池、处理废旧电池,最后写出调查研究报告。这一探究活动,历时五周,将调查、数据处理、制表能力、现场观察、论文写作等方式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的“统计”知识,进行体验性探究活动,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和途径很多,任何一种模式的本身只提供了一般的操作程序,教师应注意自我素质的提高,结合实际,组合安排,切不可生搬硬套、机械效仿。

参考文献

[1]叶平.创新教育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2]袁振国.问题与答案哪个更重要[A].优异网 ,2002-02-03.[3]郑晓萍.从“问题”到“课题” [J].上海教育科研 ,2001

[4]刘成坤,钱相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谈研究性学习进课堂[J]山东教育科研,2000

[5]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Z].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6]宋国庆 ,罗万春.创新学习误区析[J].人民教育 ,2002

[7]黄力.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初探[J].中小学数学 ,2002

语文课堂探究学习浅议 篇3

第一,教师要有探究的意识和热情。除非经过了有意识的指导和训练,否则学生在课堂中是不会想到要去探究的,“老师能给现成的答案,我干嘛要去走弯路呢?”所以,老师的探究意识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重要条件。看电视剧或经典小说,每到精彩之处,往往来个“且听下回分解”,是谓“吊胃口”。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吊胃口”的方法能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的期待,增强思维想象力,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某老师教《秋词》,其中有“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老师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古代悲秋的代表作,同学们一定背过不少的诗歌,我们能不能再找一些悲秋的诗句呢?”这样就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大家畅所欲言,争相背了许多有关“秋”的诗句,甚至到下课时还意犹未尽。

第二,语文课堂需要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平台。语文是一门无所不包的学科,其丰富的内容决定了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探究专题,科学、人生、四季、亲情、民俗风情……语文老师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努力开发与课文相匹配的探究课题,语文课堂中应该留有探究的空间,留有值得探究的问题,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实现语文学科与各门学科的大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例如《春》结尾的三个比喻,老师以此激疑说:“作者说‘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有人认为‘铁一般的’和全文委婉柔和的语调不一致,看看也满有道理,到底哪种说法正确,我也搞不清楚,同学们怎么看呢?”这样就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探究的课题了。

第三,课堂探究学习需要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江苏省特级教师黄桂林在作文教学中深有感触。有一次,他布置学生回家学煎鸡蛋,第二天叫学生写作文。由于实践在先,学生有感而发,所以学生拿起笔来,大多一挥而就,写得还真不错。只有小阳咬着笔尖,闷闷不乐,原来,他以前没有煎过鸡蛋,昨天又没有做,所以就只能闭门造车了。后来,黄老师让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但悟出了作文的写作技巧,还更加热衷于社会实践活动(《少年文艺》2007年第三期P12)。语文教学中如果也能像理、化、生等学科一样增加一点操作实验,相信其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第四,课堂探究学习需要让学生亲自去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要解决问题,唯有让学生自主思考。不要以为学生脑子笨,没有别人讲解就想不通。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无论学生成绩多差,“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比如,教学《郑人买履》,学生们要悟出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那就反复阅读原文并思考:郑人为什么要凭“度”去买履,这个“度”是生活中的什么?郑人没买到履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如果想不出,那么可以查找资料,互相讨论来解决疑难,这就是自主学习。然后再想想生活中有这样类似的例子吗?这样,即使是再差的学生也会通过思考和学习而有所悟。

当然,在思虑堵塞难以有悟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学习。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审察之,慎思之,笃行之”。这些至理名言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做和尚的要参禅悟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自然一世都成不了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我们可以参照佛教的“参禅悟道”的方法,留下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悟。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问题思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长此以往,再笨的脑子也会闪现灵光。在深思熟虑之后,灵感的火花一旦闪耀,学生就会见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的奇景,产生醍醐灌顶的顿悟。

第五,语文课堂的探究学习需要老师的帮助。讲解和提示是探究学习的必要辅助。对于悟性不是太高的孩子,要让他学有所成,是离不开老师的帮助的。讲解和提示能帮助学生理清思维线索,疏通思维渠道,让学生注意到思考的重点和方法。尽管我们不能“点石成金”,但通过提示和引导,能够触发学生的灵感。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翻译起来特别困难,比如“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当然,要是你把现成的翻译教给学生并让他记住,并不是难事。如果提示一下:“令”“毋”“斩”、“而”、“死”、“者”、“十六七”等词义是可以理解的,要是能弄懂“借”、“第”和“固”的意思不就行了吗?再比如翻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得讲解什么是互文,才能让学生触类旁通。

适当的提示和讲解能够把学生思维引导到光明的世界。然而讲解和提示是需要“度”的,常说的“点到为止”就是指提示的度。《论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一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又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就更注重给予学生自行摸索学习的空间。“道(导)而弗牵”就是只给予引导而不勉强牵着他们走;“强而弗抑”就是要求高而不滥加贬抑;“开而弗达”就是开个头但没有把问题完全解决,让学生自行解难。(《礼记·学记》的历史地位与现代意义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严宇乐)

讲解和提示对开启学生的悟性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应该防止另一倾向——以讲代读,以讲代思,以讲代练,以讲代悟。讲解是学生发展外因,应少讲精讲。要是事无巨细,样样讲通点破,那就无悟可言了。

第六,课堂探究学习需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理科的教学重在运用原理公式进行解释和计算,而语文重在用语言文字进行叙述、思辨和论证。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要探究一个大的问题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根据文本的知识点、能力点,激发学生搞一些小的探究,如探讨一些词义,探索一个规律,探讨一个人物形象,利用猜读的方法对文言词语进行归类比较,或利用辩论的方式对某个观点进行析疑等,从而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此外探究学习还要有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思考分析、综合表达等基本能力。课堂中探究的问题过大过多,则有害无益。

总之,探究学习的中心语是学习,探究归根结底是一种方式、手段,探究只是修饰语,探究应服务于学习。探究学习的目的是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

对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探究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团结精神

一、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刚刚开始实施,学生刚刚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他们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突然间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迷茫。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可用以下方法:

( 1) 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2) 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 3) 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应该是基础。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加强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1. 激发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 态度等诸方面应获得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2. 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读书离不开思考,自学更是如此。“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学就是两者的桥梁,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新指示有关的旧知停靠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

3. 质疑问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贵有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质疑问难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以调动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

三、洞察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并不高。原本以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终于有一学生道破了天机: 老师,这些问题我们不用讨论也都知道嘛! 为什么还要讨论? 原来如此,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时机,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

四、选好组织者

“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战”,选好小组长是首要条件。要让一个小组自己有板有眼地进行学习,小组长必须慎重选择。第一,小组长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要能组织好小组的每一次学习; 第二,小组长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 第三,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他才能在组织组员进行自主探索时如鱼得水,同时也才能在组员中树立威信。 当然,在一个班级中有十几个四人小组,选出的小组长不可能个个都是三者皆具备的学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必要的指点。

五、小组学习在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最有组织的学习阶段,四人小组的合作在此有了最好的体现。特别是在以下几个环节中,四人小组学习更有其优势:

1. 初读课文。在深入地剖析一篇文章之前,应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 读清楚。这时,提完要求后,便只让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在每个小组中,会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时的合作学习是为了以生帮生,以生促生,以便更快地把课文读好读通。

2. 生字的识记。在低年级中,生字的识记,是每一课的重点。而对于同一个字,不同的是学生可能就有不同的识记方法。“说说看,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但这么多的学生不可能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某些学生便会失去积极性但如果让四人小组先组织讨论,然后再派代表进行全班性的交流,这样就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发言的机会,再而且,我还发现,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在四人小组中竟然也说得不亦乐乎,时间长了,学生也敢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发言了。

3. 讨论问题。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一个问题出来,让学生单独地进行思考,那么答案可能不是那么全面。这时,“四人小组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一下子,全班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某些不爱动脑的学生也进行思考、讨论,而且集思广益,经过讨论后,学生的回答一定会更精彩。

六、小组学习在课外

小组合作学习已普遍存在于老师的课堂,但在课外,却较少见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其实,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外同样有很大的实用空间,就等待着我们大家一起再探索、研究。课堂中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相信不久以后,在课后也能感受到课堂中的学习味道。

语文课堂探究学习 篇5

龙井市东山实验小学

马薇薇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新大纲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我们也在努力朝这个方面迈进,但同时既怀疑学生的能力,又担心他们学不到知识,学生好象是一只只风筝,我们把他们放上了天,又紧紧拽着绳子,目的是不让他们乱飞。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只有放开手中的绳,让学生自由飞翔,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下面就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谈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应进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探索

第一,给学生创设一个真正学习的情境。

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是被动的,紧张的,不愉快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到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盼和希望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找到自己,激发兴趣,自主地学习。例如:上课伊始,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乌鸦和狐狸》一课,让学生分别扮演乌鸦,狐狸,读好它们之间的对话,了解乌鸦和狐狸的不同性格,还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虽然一节课时间较短,但教师也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状态之中,来进行合作条件,自主学习。如: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抓住音,形,义,词几个方面分组自学。弥补自己学习的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共同提高到效果。

第三,培养学生问题学习能力。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敢问,好问,善问的好习惯。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在复习课上,也尽量想办法,问题让学生提,答案让学生总结。

第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会学习。

首先,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不会学习的现象,表现在:家长或老师督促学习,管着学习,不

动脑思考,不动手实践等不良习惯。作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会学。用启发式点拨式的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发展他们的个性。其次,要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如: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生兴趣。像:识字中的字理演变图,小幽默,小儿歌都能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通过动感声像,美丽的图片等吸引学生,还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分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奖励法···而对于那些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课堂的学生,我则是多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学患”,把学习以外的事交给他们去做,像:取送作业本,让他们轮流检查室内外卫生,当一次小组长,来打开他厌学的心结,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受益终生,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人的许多习惯都在早年形成(也包括坏习惯),而教师要调查学生的表现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学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的培养,持续稳定地发展,比如:低年级的孩子上课要养成仔细观察,认真听课,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乐于和同学交流等习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水平的提高,到了高年级,就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乐于提问额度习惯。因此,课堂上我严格培养,帮助,指导养成这种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才会见到成效。

二、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精神是综合学习中首先要培养的,这一点无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综合性学习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不强调合作精神,不学会与别人合作,我们的学生将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将很难有立身之地。

1、集思广益合作。所谓“集思广益”就是集中每个学生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在学习人物或学习一些生活哲理时,总会问学生“他给你留下怎么样的印象?”“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让大家从各个角度去分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更积极,更深刻的记住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2、各取所长合作。“各取所长”就是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合作完成某个学习任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个性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有的学生善读,有的学生善写,而有的学生善画。有时候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我要求学生自己学习,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对课文的不同理解,他们自动组建合作小组,善画的作画,能写的撰文,字好的抄写,会说的演讲„„20分钟后,他们争先恐后上台展示。看着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海报,听到他们绘声绘色地解说,我知道,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3、优差搭配合作。有时候,我在让学生分组学习的时候,有意识地将优、中、差三类学生结合在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优生自然而然地扮演着小老师的角色,在他们的带动下,差生有了进步,而优生也更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分析能力也提高了,从而达到相得益彰,优差共进。

4、分扮角色合作。儿童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想像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爱把一些活动内容“演”出来。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禹对课本剧表演予以了充分肯定,“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像,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

在语文课中,我常常让学生分角色饰演活动中不同的角色,学生对此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上《晏子使楚》一课时,我提出让学生来表演“晏子出使楚国”的活动内容,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试一试。见每个学生都这么积极,我便跟学生商量,让他们选择合适的人选自由

组合,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表演。商量完毕,学生便分头行事,教室顿时变成了一个排练厅。不一会儿,成果就出来了。尽管有的小组效果不佳,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学生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了。

当然,“合作”不等于“合并”,“合作”应该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产生了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应鼓励他们选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集体探究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在优势互补中使得个体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感受合作共事和分享成果的愉快。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习过程不再是老师把知识强灌进学生的脑子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要学生自己找出问题,自己探讨,然后得出自己的结果,再与别人或者老师的结果比较,总中学到知识和学习方法。所以不管以何种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都必须要突出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提出的具体步骤方式有很多,但是都离不开这三个。

总之,通过开放、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学生们既体验到了学语文的乐趣,学会了怎样学语文,也体验到了竞争后成功的喜悦,更懂得了怎样去“生活”。让他们真正认识了语文,真正认识了自己!也懂得了如何去“做人”,去正确面对竞争!

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再思考 篇6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探究性学习作为补充传统语文教学的缺憾而引人,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是明显的。然而,由于对探究性学习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和局限也逐渐暴露出来。对新课程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再思考,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度,已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

一、语文探究性学习遭遇的尴尬

综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却出现了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获甚少或一无所获的情况。在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部分教师认识和理解探究性的内涵、作用、地位出现了偏差,对其适应对象和范围盲目地扩大,探究的内容过分地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组织形式和操作过程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做法。目前,实践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目标偏移。探究性学习目标的偏移,主要指对语文探究性学习目标的理解普遍存在概念化和绝对化,将目标落实简单化、笼统化,或过分扩大探究的重要性而忽略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等。例如,从宏观上看,确定每一堂语文课具体的探究学习目标时,大部分教师习惯于笼统而概念化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或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这样的目标含糊而不可测,根本无法落实。从微观上看,将语文探究目标的定位过分地接近与语文相邻的学科。如在教学《死海不死》时,设计了让学生查旅游手册资料,穿导游标志服装,记课本中的死海知识信息,解死海不死奥秘,将探究的目标定为找到拯救死海的方案,这应该是地理或科学课程的目标,这是典型的探究性目标的偏离。

其次,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内容泛化。探究性学习内容的泛化,主要指探究方向、主题、内容等出现范围扩大和一些低效或无效的探究。例如,某教师在教学《陈涉世家》时,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马上抛出了探究问题: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先是沉默,后在一阵喧闹的讨论过后,学生从历史书上找答案念给大家听……近15分钟的时间,学生谈论的是历史的东西,至于文本的研读与探究早已“忘记”了,这是探究内容泛化的典型例子。像这样的探究,再多也是无益的。

再次,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指导缺失。探究性学习指导缺失,主要指教师过分强调探究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不重视教师指导的作用,探究过程出现指导真空的现象。过程指导的缺失是由于教师过分夸大学生的探究能力,过高估计学生的潜能,把“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的观点绝对化、静态化。过程指导的缺失势必会使探究活动方向模糊、主题不清、操作无序、效率过低。

二、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面对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遭遇的尴尬,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把握语文学科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把握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条件和基本原则,让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精心组织过程指导。

其一,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语文课堂探究学习。学生在探究学习之前。需要有“独立感悟”的经历,形成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样,才能避免在探究学习时充当观众、听众角色,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往往遇到文章中耐读的地方和文中微瑕处。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彩处认真品味、思考探究,可以自读、自疑、自析:为什么用这个词?能否用其它词调换?这段文字好在哪里?从中读懂了什么?能不能比较一下和它相同、相似甚至相反的内容?在文章亮点处探究思索、重锤敲打,能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探究学习的生成有了源头活水。如《摆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导人和介绍相关背景信息后,放手让学生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这篇寓言的情节,标记一些自己认为对理解寓言有关键性意义的字词句等,也就是让学生真正自主感悟文本。只有让学生首先解读懂文本,有自己初步的独立感悟,才能为探究学习储备相关信息,也才能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其二,教师巧点妙拔引领语文课堂探究学习。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仍然需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因此,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必须把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点拨结合起来。在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学习语文的能力的基础上,同样不能缺失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应通过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达到顿悟的满足,获得启智的惊喜和审美情趣的享受,最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能。教师的精讲点拨,既可以是对具体问题的解答,也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但都必须注意方法的诱导、总结及思维的培养,并尽可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点拨的时机,既可以在思考问题前,也可以在遇到疑难时。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在学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摇篮里”这句话时,教师可以点拨,“把济南放在一个摇篮里”的比喻用得形象生动,用其他的比喻,如说“把济南放在一个铁皮桶里”就不好,进而说老舍不愧是语言大师,但我们也许有比这更精妙的比喻。让学生不相信绝对权威,敢于亮出自己观点,就是很好的探究发现。

其三。有效合作激发语文课堂探究学习。精心安排规范而有效的合作探究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要规范又要有效。小组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常用形式,但不排除个别探究、班级活动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小组合作中学生独立探究的作用。小组合作,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层次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控性,从而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可以设计一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理解:①请同学们讲一讲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②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③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根作者写诗的背景,很自然会想到,这正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并对此有坚定的信心。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没有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有效合作、思考的过程中,经历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悟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入思考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所遭遇的尴尬及其给语文课堂所带来的危害,要立足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学生自主感悟文本来建立探究学习的基础,以教师巧点妙拨来引领探究学习走向深入,以有效合作来提升探究学习的实效,从而让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正道上前进。

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探究 篇7

然而, 伴随着这一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诸多问题也一一涌现。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意识不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该如何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如何掌控, 小组合作评价方式该如何设计等等。那么, 对以上问题, 我们究竟要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应对, 在语文教学中来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有效建组策略

一般教师在课堂讨论分组时, 通常以4~6人为宜, 会采用按照座位临近的原则让同学自由组合, 这样, 他们讨论起来会因为彼此熟悉、了解, 可以敞开心扉, 畅所欲言。然而, 与此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弊端, 如:顺应座位分组的自由性, 常常让他们与和自己持同一意见的人合为一组, 从而失去了在辩驳中交流学习的机会。而且还容易造成有的组较活跃, 讨论得激烈、热火朝天, 有的组较内向, 因群龙无首冷冷清清, 收获寥寥。为避免此情况的出现, 教师应在自由分组的基础上, 考虑异质分组的方式, 让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经历、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在一组, 从而增强讨论的挑战性, 争取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与此同时, 为了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要给他们分配好角色, 如:组长、记录员、发言员、观察员等,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有人组织、分配、监督、汇总、发言, 各司其职, 分工明确, 使学习活动顺畅、有序地进行。

二、问题设计有效性策略

课堂中一直让教师们苦苦思索的问题是:我们该设计怎样的问题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呢?许多皮亚杰主义者认为, 在小组讨论中, 必将产生“认知冲突”, 最终导致小组学生对问题的高质量理解。达曼指出, 通过相互反馈和辩论, 同伴彼此消除误解并寻求更好的方案;同伴间的协作能鼓励创造性思维……所以, 教师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必须设计能产生多种观点, 且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 并且, 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此, 笔者设计了以下几种策略供大家思考。

1. 设计体现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问题。

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中, 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尤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来设计问题。如在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 讨论“是何缘故使林教头在火烧草料场中幸免于难, 最后反而手刃仇敌的?”这一类的问题有助于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促进重难点的突破, 而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 为了讨论而讨论, 故意设计一些所谓热闹的话题, 例如:“如果陆虞侯未被林冲杀死, 之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样的讨论显然毫无意义, 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无半点用处。所以, 在设计问题环节时, 教师必须首先考虑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只有针对这些来设计问题, 才会真正体现小组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2. 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答案往往是不固定的, 对于此类问题,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可以畅所欲言, 大胆地运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力。如在讲《游褒禅山记》一文时, 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一谈, 想要成功, 需要哪些条件?”通过这一开放性试题的设计, 同学们依据文本, 展开热烈的小组讨论, 各抒己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最终给出结论。通过此类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无疑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力都是很有益处的。

3. 辩论性问题

教学中, 可以设计一些有争论价值的问题, 也就是所说的辩论性问题。如讲《季氏将伐颛臾》一课, 让学生辩论“季氏是否该攻打颛臾?”小组合作学习中, 各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 切磋交流, 大胆想象, 发表见解。最终每个小组形成自己的观点, 是同意攻打, 还是不同意?持不同观点的组间开始展开辩论, 辩论中, 同学们唇枪舌剑, 据理力争, 论据充足, 论证严密。他们在辩论中交流思想, 在辩论中辨别正误, 在辩论中求同存异, 并让他们的观点更理性, 思维更缜密, 思想更成熟, 此类辩论性问题的设计, 使同学们在小组学习交流中, 学会如何辩证地思考问题, 理性地分析问题, 全面地看待问题。

4. 难易适中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 设计的问题如果太容易, 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独自解决, 便没有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如讲《琵琶行》一课, 请学生思考“本诗中最能表达作者白居易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此类问题并不难,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通读全文快速而准确地把握, 自主解决。如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不但会使学生丧失合作学习的热情, 而且也会大大浪费课堂时间, 事倍功半。反之, 如果设计一些难度很大的问题, 又会造成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 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所以, 在设计问题时, 要思考问题的难易程度, 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监控策略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教师应首先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 如何分配学习角色, 如何辅助同伴, 以及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 学会共同讨论、相互交流, 学会协调分歧、归纳要点。同时,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边观察边巡视, 适时监督每个小组对问题的把握准确与否, 是否偏离主题;整个过程进行顺畅与否, 是否遇到阻碍;每个小组成员是否实现全员参与, 是否有同学没有投入其中, 防止学生的讨论及交流出现冷场的局面, 防止某些学生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障碍和困难, 教师要及时发现, 及时引导, 及时解决, 可通过启发式的点拨、提问等方式, 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正常、有序地进行。

四、有效评价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特征是“两个结合、两个侧重”, 即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侧重于对集体的评价。这要求教师在评价时, 注意点面结合, 既注意结果, 更要关注过程;既注意个人, 更要关注集体。要兼顾整体, 面面俱到, 灵活运用生生评价, 组间评价, 师生评价, 测试评价等多种方式, 从而通过有效评价, 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其更好、更有效地进行。

初中语文课堂师生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篇8

1、非指导性教学策略

非指导性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做任何明确的指示, 让学生独立去尝试和探究问题, 从而发挥其潜能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策略。非指导性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则扮演着指导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 师生间是一种咨询关系, 是一种相互学习、坦诚交流的伙伴关系。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可按以下步骤, 运用非指导性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不做任何明确指示, 不要影响学生思维;制定自主学习主题:初步自读完课文后, 学生自己设计出本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个人设计完学习任务后在小组汇总, 经小组讨论后形成小组学习主题, 然后在讨论各小组的学习主题, 进而形成班级共性的学习主题, 期间, 教师不参与决策, 只起组织作用;研究性阅读: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阅读, 围绕学习目标, 以科学探究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对文章内容展开探究;讨论和交流:在研究性阅读结束后, 首先由各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成员互相分享自己对文章的感受, 对主题等一些问题的见解, 再互相讨论、补充, 使其完善, 之后, 各小组派出一名成员参加班级讨论, 交流研读感想;教师引导、总结。在学生充分表达后教师要做适当的补充, 在学生对文本基本认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或是给他们新的启发。

非指导性教学法并不是以否定教师的作用, 而去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一些教育者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过分轻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其实, 在教学活动中, 虽然教师只能以“顾问”的形式出现, 但这未必会完全削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起的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要求等特点, 灵活运用非指导性教学法, 像一些简单易理解的自读课文, 教师可以大胆尝试非指导性教学法, 课后, 认真分析效果, 总结经验。

2、探究式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法是初中语文课上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 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前提条件。这样的师生合作教学,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敢于质疑、与教师充分交流讨论的平台, 而且在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 并没有削弱教师的作用。在初中语文课上, 探究式的师生合作教学法是在生生互助学习法的基础上展开的, 其中以师生对文本内容解读的合作探究阶段为重点。

在传统的语文课上,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问, 学生答, 即一问一答式, 最后教师统一给出所谓答案, 学生拿笔记录。这样, 一遍精彩完整的文章被片片分割而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更加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探究式的语文课堂要求问题源于学生, 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表质疑, 这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亮点。学生能提出问题根源于他们对文本的充分了解, 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自学时间, 让他们独立主动地学习。问题提出后, 下一步便是深入解决问题, 在探究问题过程中, 教师要调动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使每一个学生对问题都有所思、有所想, 在小组讨论中, 分享彼此对问题的见解。小组讨论后, 在师生交流合作时, 教师应提供学生能力、个性展示的机会, 比如, 可以围绕讨论的议题进行一场师生间的辩论赛,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 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还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与教学要求, 创设教学情境, 对文本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升华, 从而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体现德育,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探究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语文课堂上, 要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 以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理念, 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语文课堂上师生合作学习的实践中分析, 语文课上的师生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师集体授课加之学生小组讨论, 更不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加之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这是一种认真的学习态度, 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初中语文课堂师生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使教师在吸收新知、对教学设计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从而真正达到了师生教学相长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兰《合作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2]、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

[3]、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语文课堂探究学习 篇9

笔者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找到了理论根据:“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当然, 关于“合作”, 《课程标准》其他地方也有散见, 因此,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也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现状

笔者听了不少冠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课堂”的课, 他们学习小组的建立有以下几种情形:1.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以六人一组组成学习小组。2.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 以4~6人一组组成学习小组。3.有些课改主动性不强的教师, 学生不分层次, 以自然座位为依托, 4~6人组成学习小组。课堂上就以上面这几种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授课教师为了显示“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在高效课堂中的落实, 常做的“功课”就是千方百计设计“合作学习”这一环节, 在课堂上, 常常是这样安排:从上课时段来看, 教师都安排在中期, 在字形、字音、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等边沿性问题解决之后, 教师说:下面我们集中研讨几个问题, 见学案的“课堂互动探究”部分的一、二、三……问题抛出后, 立即指令分组讨论, 并明确讨论的时间和要求, 一般3~5分钟, 要求各小组在讨论结束后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交流发言 (一般各组推荐的是每组的A类学生, 为了获得老师的加分) 。紧接这一环节后, 大组交流也很粗糙。教师一般根据时间和自己准备的充分程度随意调控各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程序, 譬如:由哪组代表发言, 究竟由几位代表交流, 交流之后怎么点评等, 都由教师掌控。但有一点是一定的, 即在掌控的时间内, 教师会根据上述各小组代表的发言进行“总结”, 这“总结”究竟有多少是从刚才学生代表回答中得来的, 则另当别论。

这样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环节常常得到听课者的好评, 但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不是“合作”学习呢?值得思考。

二、分析

分析上述课堂不难发现, 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各小组一般是这样“合作”的:多数同学找出了身边的语文教辅资料 (如《语文教材解析》) , 在上面寻找问题的答案, 极个别懒得动手的同学直接从他认为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的学案上抄写一遍, 几乎不假思索地占为己有。然后, 总是推荐一位成绩较好的同学讲出他的理解和答案, 大家皆大欢喜。偶尔也会有同学对之提出不同的或者修改的意见。

这一学习过程, “小组”是有的, 但仅是一种类似行政命令的组合或自然的组合;任务是有的, 但这些难易不一的“问题”式任务是否都有必要运用“合作学习”来完成, 教师不一定经过仔细的考量。小组内的学生几乎没有分工, 不过, 因为任务的单一, 似乎也无需有什么分工, 也因为如此, 就难以说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 所以也就很难有什么相互支持、配合和互动。语文课中这样的小组学习, 距离“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三、对策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其构成要素有:1.积极地相互配合、支持, 面对面地促进性互动;2.小组中的个体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3.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4.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基于以上“合作学习”的要素, 语文课堂的组织者, 或平等中的首席或“课堂CEO”, 应该明确学习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分工, 指导学习小组成员, 独立完成承担的任务。在此基础上, 各小组组长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 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其他小组或课堂主导者对其进行评估, 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否则一部分同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排除在“主流”学习的阵营外, 这样的语文课堂显然是不公平的课堂, 这种情况, 也不是推进高效课堂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价值思考

准确、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环节, 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 它是高效课堂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 它是语文高效课堂中每一个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再次, 它也是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机整合的重要链接。

语文课堂探究学习 篇10

一、“探究性学习”理念的理解

我们今天提出探究性学习, 所主张的是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整个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改变学习方式, 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 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 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 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创新能力。其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鲜明地体现出“创新”和“创新学习”的本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表现为在各学科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它兼顾了两种不尽相同的学习方式。

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有效实施

小学语文教学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要使探究性学习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我们必须有效采用相关策略。

1. 创造氛围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 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因此, 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探究, 要求给每个孩子多鼓励, 让他们从中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功。首先, 课堂教学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当好“生之师”、“生之友”、“生之生”, 要尊重学生人格, 在同一平台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其次, 教师要赏识每一个学生, 用信任的目光去关注, 用激励的话语去赞美, 引导学生去探究, 组织学生去研讨, 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再次, 要注重学生合作精神的体现, 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与他人融洽地协作学习, 懂得如何对待探究中的困难、为他人提供急需的材料, 懂得成全他人的计划等等。

2. 启发引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们知道, 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 二者缺一不可。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

3. 生成质疑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生成性。所谓生成问题, 指的是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维教学, 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 教师灵活地调整思路, 生成新的教学问题, 使学生探究的兴趣持续下去。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 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生成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多思善问, 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 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 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其思维实际, 更能引发其探究。

三、“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模式构建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探究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尝试将语文探究性学习分为“二类”“三模式”。“二类”即“完全探究类”和“部分探究类”。所谓“完全探究”, 指的是综合主题探究, 即完全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 它具备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所谓“部分探究”, 指的是“学科课堂探究”, 作为小学语文学科, 就是指在教学中, 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三模式”即问题探究模式、单元探究模式、学科综合探究模式。

1. 问题式探究模式

“问题探究”指的是根据教材中的疑点和惑点, 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经验, 确定问题, 展开研究, 最后得出某一结论或探究出某一规律。其模式的基本流程为: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明确方向, 自主探究, 搜集信息, 小组合作交流反思, 拓展延伸。操作特征为, 一是围绕教材的关键问题, 及时确定研究主题;二是强调独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创造性和动手的实践性。

2. 单元式探究模式

此模式是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或相关知识的特点,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研究其共性, 辨别其异处, 并加以验证和归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模式的基本过程为:提出问题, 确立主题, 收集材料, 比较迁移, 总结深化。其操作特征为, 注重教材内容和事物之间的关联, 突出重点训练项目, 强调其概括性和综合性。

3. 综合性探究模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我们的课程软化学科边缘, 实行课内外结合, 学科间渗透, 发挥课程的整合功能。因此, 我们的语文探究性学习也应反映这一点。在探究活动中, 我们要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结合点, 开展信息的整理、分析、概括的探究活动,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上一篇:温度湿度测量下一篇:工伤保险基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