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学校德育比较探究论文

2022-04-28

[摘要]职业教育是近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各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具有共性,但是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和本土化特征。以一种全球性的视角,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提升德育工作的认识水平、拓展高职德育工作的视野和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绩效,有着相当重要的实践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西方学校德育比较探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西方学校德育比较探究论文 篇1:

西方礼仪在中学校园文化中的渗透研究

摘 要: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体的社会公德。而且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正在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西方礼仪;教育;自主德育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礼仪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正如意大利社会公共学家皮里亚诺所说:“社交礼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和人格展示,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被视为轻率的人际交往态度;反之,善于发现和运用社交礼仪中的每一个细节,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才能给自己提供一个难能可贵的完美形象”。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的、教育者的、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德性需要。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完善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满足受教育者的德性需要。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阵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引领学生精神世界的富有,情感世界的高尚,行为世界的知情懂理。

在中国改革开放及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方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加强西方礼仪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促进中西方了解、交流和合作,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事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的礼仪也有不少差异。在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对西方文化教育的渗透和影响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利用班会课的阵地渗透西方礼仪文化

教育是一种文化,学校德育更是展示这种文化的一个平台。班会课则是班主任老师利用这个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灵引导、行为指导的重要载体,利用班会课的实践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培养良好的修养之行的一次对话;是以西方礼仪文化为教育契机的一次交流;更是同学之间全员参与互相引导的一次旅行。学校在校本课程和课题的直营下,创造寓教于乐的教育氛围,在主题班会的育人活动中将德育工作与课题研究有效结合,产生巨大的精神引领效果。

1.1 班会课片断欣赏

近代有一则比较有名的故事,就是因为不熟知中西文化的差异而闹出了笑话。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

1.2 各抒己见,激发学生感悟

由此可见,了解中西礼仪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往大视角来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从小处来讲,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灵的发现,和内心世界的影响,在观看和小组讨论后,利用班会课时间,让同学们对西方礼仪与中方的不同进行对比研究,在表达中再次内化西方礼仪对自己的影响。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礼仪是一种风度,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形象,体现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在礼仪中展示文明形象,在礼仪中形成自己的良好品德。

2 通过礼仪知识的讲座感悟西方文化,做谦虚有礼的中国人

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每个孩子将来都将成为祖国的接班人而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加强初中生的礼仪知识的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礼仪知识讲座,是加强学生西方礼仪知识了解,用文明礼仪来引领自己的成长,装扮自己的青春,是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活动中的一种体现。

学校更是整合了各方面的优秀资源,利用好每一个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机会来进行中西方礼仪知识的展示和讲解。充分利用学校充分的外交资源,在聆听外教的成长经历和感受中,加强对西方文化、西方礼仪的内化和理解。聆听外教Richard Hill主题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温馨回顾:幽默风趣的Richard以“What is your favourite subject?”设问拉开序幕。Richard还向师生们介绍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中西学校教育的差异。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学习英语,不仅要学好它的语言表达和技能,更要了解它的语言背景和文化知识。通过介绍,师生们在作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引为自豪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作为中国人应该汲取西方文化的精粹,学习西方人高度的文明素养,努力去做谦虚有礼的中国人。中西学校的不同也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也对西方孩子主动探究、自立自理的精神由衷敬佩。

在现场中,同学们于外教进行充分的互动,双向交流中让同学们对西方礼仪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能帮助孩子们化解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矛盾,更有利于自己结交深厚的友谊,让同学们认识到礼仪给自己成长带来的收获,给自己带来机遇和成功,赢得友谊和尊重。讲座中同学们获益匪浅。

3 在外国的传统节日中渗透礼仪文化

礼仪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培植沃土,礼仪教育不是单向的传授,而是在一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学校从德育和教学双重教育功效出发,开展学生喜爱的德育活动,让希望礼仪教育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的沃土,并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智慧的运用中开花结果。首先充分利用课堂的阵地,在生课堂的引领下,开展西方礼仪教育,在学生能接触到的每个点滴空间和细节中打造教育,教育同学们传承中华民族的礼仪,学习西方的礼仪风采,中西结合将礼仪的魅力展示给全世界,培养每一个优秀的孩子。

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都是德育工作开展的一个契机。邀请外教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与大家同乐,当圣诞老人将带着浓厚情义的圣诞礼物发放到孩子们手中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脸上的笑颜,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声新年的祝福,一个善意的微笑,将中西的礼仪展示在孩子们的心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并健康地成才。

课堂渗透西方礼仪教育展示:课堂中通过制作三明治过程的观看、同学们亲手制作、与老师和同学分享等环节,他们开心地品尝着亲手制作的三明治,脸上乐得笑开了花。用节日文化丰富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学会感恩,感谢父母、师长、朋友……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感谢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这样的活动活动不仅培养了师生的文化意识,而且提升了英语教学的情感目标,也使我们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

4 利用社会实践的阵地,采访外国友人,参观外国企业加强礼仪的渗透和影响

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探索,它改变了学习方式,丰富了学习资源,拓宽了发展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增进了生活体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到社区,走进企业、走进邻里中心,孩子们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开展环保宣传,礼仪教育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与社区群众、外企员工、外国企业接触,是一个很好的进行自主德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继续探究的愿望。将礼仪教育渗透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意识,形成对祖国美好明天的热爱和对不同风俗习惯的包容。走进园区中新生态科技城、走近中法企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环保意识浸润到同学们思想中、体现到同学们的行动里。

社会实践经历回放:2014年1月23日,青剑湖学校中学部全体师生来到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通过参观企业,聆听工程师的精辟讲解,并和法国有人亲密接触,深刻地感受到环保和污泥再利用的重要价值。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污泥到资源”变废为宝的先行者,在专业领域享有盛誉。一踏进公司,墙壁上醒目地写着标志企业文化的文字:企业的价值观:求实、创新、合作、共赢;企业的使命:致力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承诺:积极推进环保事业,把公众责任和社会礼仪置于首位。同学们从企业文化上体验到了企业自主承担的社会责任,颇受启发。七(1)班的张弛同学感慨地说:“从来没有想到污泥也可以成为再利用的资源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我将来很想选择和环保相关的专业来学习,能够为社会做点贡献。”整个的讲解和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地聆听,自信地观察,感受到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和社会使命。

“有一种语言充满神奇,它的热情能使冰山融化!有一种行为充满魅力,它像纽带使沟壑变虹桥!——这就是文明礼仪”。在自主德育的土壤里,礼仪的种子在每个学子心间生根发芽,礼仪之花正悄然开放。将怀着“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这一信念,向自己的中国梦而迈进。深入持久地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在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系列教育活动,让礼仪之花绽放在学生心田。

经历就是财富,通过系列的自主德育活动,西方礼仪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起到了推动作用,孩子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展示了自我,增强了自信。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在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拥有“世界视野、中国灵魂”的优秀学子。

(责任编辑 舒丹丹)

作者:石春秀 殷晓宇

中西方学校德育比较探究论文 篇2:

比较视角中的高职德育之共性研究

[摘 要]职业教育是近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各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具有共性,但是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和本土化特征。以一种全球性的视角,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提升德育工作的认识水平、拓展高职德育工作的视野和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绩效,有着相当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等职业 教育 德育 比较研究 共性

[作者简介]赵炜,徐州建筑学院思政部副教授(江苏徐州 221008)

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其培养目标一般侧重于职业性和技术性能力方面。分析西方国家高职教育德育工作,对于我国高职学校德育工作无疑会提供一种参照,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对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偏见,拓展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德育具有普适性和意识形态性

学校德育是社会文明的反映。文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以一定的民族、社会制度为载体、具有历史性特征的社会范畴。学校德育是文明得以沿袭的重要方式,它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使文明保持其历史感、民族感、国家感。泛化文明的内涵、忽视文明的社会历史边界,往往意味着群体记忆的瓦解与丧失,也就意味着文明的解体。迈克尔•卡门指出:“没有记忆的文明不再是文明。没有历史的文明不再具有特征。没有特征就没有目的;没有目的,文明就将枯萎。”①德育具有传播意识形态的功能,它使教育这种文明与制度的传承方式带有鲜明而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尽管意识形态性不是教育的唯一特性,但是,意识形态教育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性质的国家、任何性质的统治者,都需要在教育中强化自身的阶级意志,以维护其统治地位的稳定,并通过教育完成社会记忆的代际遗传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生态的再生。

任何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要在学校开展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即便是现代西方国家亦不例外。所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具有相当强的渗透性和隐蔽性。在我国称之为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东西,西方学者将之定义为“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并称之为“‘政治社会化’过程”。西方所标榜的自由、平等、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同时也具有社会历史性与意识形态性,其边界需要在意识形态的框架内才可以做出准确的界定。任何在主观想象的前提下抽象、泛化地解释、定义,不仅是不理性的,同时是极其危险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近现代社会的成功,很大意义上恰恰是依赖于“政治社会化”的成功,这使其统治理念能够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信仰。对此,西方国家的认知却是清醒而深刻的。比如,美国在其历史课程的国家标准中特别强调:没有历史,一个社会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的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②另据统计,导致美国高校教师失聘的原因中,“政治思想有危险倾向”的居首位,因此而失聘的教师占31%,相比之下,因“学术水平低”失聘的仅占19%。③这一事例形象地说明,教育不是抽象的,而是将人教育成为历史的、民族的、阶级的、国家的、现实的、社会的人的过程。教育的民族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也是其必然的内在要求,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社会适应良好的人,一个具体的英国人、美国人或者中国人。而这一切恰恰依赖于所接受的潜在思想,代代相传的感知、思考与生活标准,是人们在思维上成为根本的英国人、美国人或中国人。通过教育而完成的社会遗传(比如一个民族的全部传统和文物制度)对于个人心智和结构、对于个体与社会记忆的建构,无疑会产生根本而深远的影响。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或者地区,都不存在“政治淡化”的事实。④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似乎是完全相同的”,甚至“美国学校政治教育的总量比苏联要大些”。⑤尤其是美国社会在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道德教育的荒凉时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震撼了世界许多国家的一系列经济、政治丑闻之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普遍的怀旧情绪,强烈呼吁恢复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而各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都加强了德育。⑥各国教育体制中的公民教育、法律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民族振兴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历史地理教育等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德育的内在要求,以显性课程或者隐性教育的方式成为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所以,无论古今、无论中西,教育的目的都不只在于培养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也不是把人打造成经济发展的工具,而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成为伦理的人、经济的人、政治的人,成为一个具有民族性、历史性相互建构的具体的、现实的人,而非虚无的、抽象的人。现代国家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对公民施加政治影响,它可以形成国民一定的政治素质而实现政治社会化,而学校教育是政治社会化中最系统和最有力的手段。同样,通过职业教育活动,把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传递、输入到教育的主体中,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个符合一定的社会标准价值的人,⑦这同样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目标和责任,也是职业教育普适性的特点。

二、德育理念:兼容于职业道德教育之中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动因。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职业性、实用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比如,作为“美国的独创”的社区学院堪称是美国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⑧其培养目标是“半专业的职业技术人员和相当于本科生前二年学术水平的副学士”。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代表了世界职业教育最高水平,其培养目标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专业教育阶段”而非“大学的初级阶段”而独立存在的,直接突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性。⑩在日本,高等专科学校在功能上被定性为“单科学校”,是一种“以深入教授专门学艺,育成职业上所必要的能力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高职教育同样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品质的培养,以期塑造出人格完善、具有清醒的政治理性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A•N•Whitehead)在其1929年出版的著作《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论述“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文化教育的关系”时指出:进行技术教育的教师掌握着国家的命运,因为他们开拓学生的精神生活,控制学生活动的气氛,为他们热爱将要从事的劳动创造条件;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对立是荒谬的。这个论断历经实践检验,证明它对于当代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现实指导价值。因为,“普通的文化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门类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这一观点是可取的,因为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其重点更多地应当在养成和发展,不仅要培养技术精湛的劳动者,更要培养具有当代文化底蕴的完整的人”。B11

事实证明,只片面地强调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同时,极端的职业化课程和能力培养也极易导致过时性,直接使受教育者失去职业应变能力、流动能力和竞争能力而不能适应剧烈的职业竞争。B12在西方,其教育经历了“道德教育的荒凉时期”后重新重视德育,其意义绝不仅仅体现在一种理性的回归。这一认识很可能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走向而具有实践性的价值。它提醒我们,在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关注德国的职教模式的社会背景下,不能只片面地看到“工学结合”,看到职业教育的“职教”特性。事实上,“从19世纪以来,德国传统大学主要开设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几乎没有应用技术方面的课程;而60年代末期出现的高等专科学校也主要开设使用技术方面的课程,以培养专门职业技术人才为主。到90年代,两类院校的课程出现相互交融的趋势,即在传统大学开设理工课程,在专门高等学校中开设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B13德国推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其课程体系中,除专业课以外学校要开设宗教、德语、社会学、体育等课程,传授政治、语文、体育、外语等课程。B14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其他几种典型模式中,实用科学和人文科学融合的趋势也较为显著。在美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选修课已占到整个课程的30%左右,其意在于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在加拿大社区学院,其专科层次的职业文凭教育就包括社会服务、文化艺术等课程。在澳大利亚,其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TAFE)下的培养目标则包括了“文化理解的能力”等关键能力。在英国,许多技术学院普遍开设有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不仅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专业,在毕业后能立即投入工作,而且通过职业品质的塑造来实施人格教育。

需要澄清的是,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取代全面的德育,兼容于职业教育的德育理念不能简单化为职业道德教育。就根本性而言,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依旧是培养合格或者优秀的职业技能,培养一个技术的人,并面向职业而培养所谓“敬业”、“精业”精神,而非面向心灵、面向他人、面向文化、面向历史与社会。也就是说,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个体用其技能来干什么,这是一个超越于职业本身的价值估量及价值定位,是职业道德所不能承担的。在各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道德教育首先凸显的是它的职业性,但是没有、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一般性的道德教育。

三、德育生态:高职德育途径的共同性

实践证明,通过“课程进行教育和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实践过程中学习,是国外大学德育中最主要的两种途径”。B15前者是一种直接的、注入式的显性教育,后者是一种间接的、渗透式的隐性教育。两种方式在不同的国家或者有主、有次,或者相互结合,建构一种全方位的德育生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是不同国家高职德育的共性。

通过专门课程的开设来进行显性的德育教育,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高等教育通常采取的一种办法。在美国,其社区学院由于有着双重的培养目标,因而普遍开设了“普通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历史、政治、社会学等)、心理学和人文学科(包括西方文化、哲学、世界文学、名著选读以及其他的一般人文课程)。除此而外,有些社区学院还设置了有关当代问题的课程,比如种族关系、吸毒与酗酒问题、生态学与环境、对社会争论问题的评价和世界和平等。B16美国加州社区学院的学生,要在2年的学习中修满60个学分,其中历史学等社会科学需修满9个学分,艺术、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也有9个学分,文化课至少也要修满3个学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大学教育十分注意通过专业教育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它们的专业教育中,任何一门充实的专业课程学习,都要对三个问题做出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B17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这种做法尤其值得我国学习。将德育课程渗透于专业课程之中,凸显专业课程的伦理意义和德育价值,虽然不是系统的德目教育,但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效结合,也极有成效地提高了德育的职业针对性。我国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中十分匮乏德育功能。同时,往往由于专业课教师对于其自身课程伦理价值的忽视、对于道德教育的错误认知,从而弱化了德育绩效。

在德国,其高等职业教育往往通过整体性教育,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工作方法、个人能力及社会能力。它们注重学生的就业准备教育,其课程更加偏重应用技术。在德国,其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实施综合能力教育,在有关法规中明文规定学生要具备以下几项意识和“关键能力”,即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决策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质量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等。表面上看,德国高职教育奉行的是工具理性。事实上,从其培养的大量受各界欢迎的人才来看,在工具理性中塑造个体的价值理性,反而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在日本,它们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是以专业为核心、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的。其高等专科学校的最低学分为177学分,其中一般基础课程(包含文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思想史等科目)学分为85学分。根据《高等专门学校设置基准》规定,一般教养科目的必修学分要达到75个。在授课方式上,其往往采取讲授演习相互结合的讲座制方式进行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讲授一般理论的基础上,要注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和传统研究方法,采取小论文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

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在德育方法不仅注重正面的、德目式的灌输教育,还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开展教育,寓德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学生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隐性教育。学校的整体环境是学校重要的德育资源,包括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全校工作人员的思想品行,各种规章制度,学校里举办的各种活动等,这些都是德育的“软环境”。而优美的环境、设施在无形中也能起到教育功能,它们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硬件”,对学生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B18

在美国大学,隐性的教育往往是通过生活指导、社区活动、宗教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的。在社区学院,课外活动主要有学生社团和被视为“必修课”的课外活动。早在20世纪2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初级学院,曾经成立了70个各种学生俱乐部,其中以体育、文学、音乐、宗教和讨论伦理道德等组织最受学生欢迎。目前,虽然参加各种俱乐部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一些社区学院,它们会采取积极措施在学生中培养能够组织领导课外活动和俱乐部的人才,通过学生组织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自我教育。比如,美国规模最大的社区学院——洛杉矶社区学院,其学生组织有学生会、系俱乐部(以探讨研究学业为目的)、兴趣俱乐部、服务俱乐部(以服务为目的,比如对残疾学生的服务)、荣誉俱乐部(学业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等。B19

在美国高校,它们的学生工作采取法制化的校纪管理,因而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其法制特点“不仅在于规范化,而且有极高的透明度和严格的程序”,从而“使得校纪管理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B20并在服务工作中坚持“学生是上帝”的服务工作理念和作风。B21这些工作要依靠专家的非学术评议咨询,由专门的机构和专家完成,也可以通过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他们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归口管理。美国社区学院有专职的咨询工作人员。在规模较小的社区学院,1名咨询人员可以负责500人的学生咨询工作,而规模较大的社区学院1名咨询工作人员可以负责300名学生。咨询人员的工作包括帮助学生进行专业定位、专业指导并与心理课程配合进行,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和可以发挥的潜力等情况,使之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咨询和指导是为学生服务的中心工作,学生在选择系科和课程以及确定自己学习目标和将来的就业等方面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而且在情感、与人交往、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方面也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按照相关规定,他们还要给予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以经济资助和贷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工作构成了良好的德育软环境,在对学生的关注、体谅中,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的效果。

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给予学生以熏陶,是日本大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它们在德育方法上常常采取隐性教育的方法,但是其德育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比如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自豪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等。在日本大学,学生在宿舍中听音乐、看电视现象比较普遍。据统计,东京的大学生平均每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为106分钟,听收音机(主要是听音乐)73分钟。在日本国民中,大学生的电视收视率是比较高的,这种丰富而有成效的第二课堂活动是日本隐性德育的重要方式。日本学生课外活动组织都搞得生气勃勃、灵活多样,平均每个大学有81个左右的课外活动小组,大致有人文、体育、专业研究、文艺等组织,有75%的学生参与,可见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B23

四、结语

通过对各主要国家德育工作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各国德育基本上都是灌输教育、疏导教育、长善救失教育相互结合,师长教育、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相互渗透,说理教育、实践教育和管理教育相互促进,寓教育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学生活动中。教育、管理、服务“全员育人”的德育模式已经在各国成为主流。

在德育方法上,我国更加注重正面的、德目式的教育,而欧美注重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教育。日本站在中西方的结合点上,在其教育理念中既能看到儒教对其延续至今的巨大影响,也能看到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在现实教育中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全员育人”的德育模式相对完美,但是这种类型的德育模式对学校的要求非常高,在具体实践中有很大困难,B24一旦组织不周,就可能走向放任自流。

在各国,其德育、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是否科学、合理、有效,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大学德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选修科目太杂而且不太连贯,如果众多科目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就会失去中心,成为大杂烩。B25我国高职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都开设了大量的人文选修课,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同时,高职德育及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在授课模式上大都采取“大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不少课程的开设,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只是学分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协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是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过于强调工具理性,就会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显然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但是,在职业教育中泛化价值理性,一切以培养全面的人为目的,忽略人才教育的层次性内在要求,淡化其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其道德教育便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因为大量的基础素质课程占用了过多的课时,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技术”质量。因此,如何突出职业特色来进行高职德育工作,仍旧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待解决。

注释:

①迈克尔•卡门.美国文化的起源——自相矛盾的民族[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2.

②梁柱.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M].人民出版社,2006:54.

③④⑥B17B20B21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4,前言,22,102,110,108.

⑤卡扎米亚斯,马西亚拉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95.

⑦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64.

⑧杨汉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19.

⑨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教程[M].原子能出版社,1990:59.

⑩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02.

B11石伟平,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70.

B12B13吕育康.职业教育新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9,51.

B14邓泽民.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110.

B15马集庸.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236.

B16B19B22毛澹然.美国社区学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93,277,113-116.

B18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140.

B23张琦.日本现代高等教育[M].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168-170.

B24钟启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8.

B25袁仲孚.今日美国高等教育[M].上海翻译公司出版社,1988:133.

(责任编辑:袁海军)

作者:赵 炜

中西方学校德育比较探究论文 篇3:

中西方节日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及策略分析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年青一代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一部好教材。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好传统节日文化这部优秀的教材。然而,随着国家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在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尤其是外语类高校学生越来越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对中华传统节日却疏离和淡漠,缺乏对其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据此,总结分析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碰撞与共存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并探索其应对策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节日文化;外语类高校;思政教育;影响及应对策略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而节日文化作为最容易被人接受、也最易于展示的一种文化形式,成了中外文化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是参与国家文化生活的重要主体,而节日作为一种文化标签,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意义非凡。而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大学生的节日文化生活中呈现出了“西盛东衰”的现象,主要表現为大学生过西方节日的频次明显高于中国传统节日,但是实际上他们对于西方节日文化的认识却比较肤浅。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追求时尚的从众心理,加之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和商家的肆意炒作,最终导致了部分学生更倾向于过西方节日。当然,西方节日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拓展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的确立。而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标识,是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的长期积淀,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撑,对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加强教育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西方节日文化,如何推动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的繁荣,使其能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完善中华节日文化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的历史使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重塑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尤其是外语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坚实地位,已经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当代中国大学生节日文化生活现状

在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中,西方节日备受追捧,中华传统节日无人问津,由此导致的文化认知偏差无疑会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影响。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中西方节日文化到底是如何认识的、部分学生热衷过西方节日的原因究竟何在、中西节日文化的共存和碰撞对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哪些具体影响?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分析这些问题,本文选取了浙江外国语学院500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其所学专业覆盖文科、理科、艺术类,同时也包括了外语专业。本次问卷调研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放,调研问题涉及大学生对中西节日文化的了解程度、喜爱的中西方节日、原因以及庆祝方式等,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77份,有效回收率为95.4%。

1.1 大学生西方节日生活现状、成因及影响分析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过西方节日的意愿总体来说还是偏高。有62%的学生表示每年都过圣诞节,有43%和45%的学生表示每年都过母亲节和父亲节。在众多的西方节日中,最受大学生喜爱的节日分别是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和感恩节。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许多学生喜欢过圣诞节,但是其中有74%的学生表示对该节日的宗教背景并不了解或者没有深入了解探究的意愿,只有1.24%的学生比较熟悉西方节日的来历和仪式。另据调查显示,72%的学生会在节日当天互送礼物或外出聚餐。

由此可见,西方节日文化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内涵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而且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深入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意愿,对于某些节日中蕴含的宗教背景并不在意,仅仅把西方节日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来丰富大学生活,对其包容度较高。同时,他们也希望借助某些西方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来表达平时不善表达的爱意,增进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长期信仰基督教,许多节日都与宗教故事、重要的宗教人物和事件有关。在允许大学生欢度西方节日,追求个体的自由和欢乐的同时,也应该警惕节日背后的宗教思想对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唯物主义的正确认同。此外,西方节日的娱乐消费色彩越来越浓,很多商家会利用节日大肆宣传产品,通过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而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加上大部分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自制力不足,容易陷入商家的消费陷阱。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消费倾向,自觉抵制其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鼓励大学生坚持理性消费,把握好消费的“度”,反对奢侈、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倾向,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

1.2 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生活现状、成因及影响分析

调查显示,有52.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在被问到“你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时, 56.3%的学生表示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部分学生则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活动过于繁琐”,“过节就是放一个小长假”。此外,有923%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富,应当大力宣扬和保护。但同时也发现还有16.2%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持抵触的态度。在他们看来,传统节日文化是历史的糟粕,不值得进行传承。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都为中华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精粹和悠远历史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由于大部分传统节日的庆祝仅局限在家庭范围内进行,气氛庄重肃穆,礼节繁多,对于“个性张扬”和追求自由的大学生来说,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也使得他们缺乏了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此外,由于大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是建立在农耕时代的文化体系上的,这也使得没有生活体验的当代大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和真正接纳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

这种现状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随着时代的更迭,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也应该与当代的精神文化价值观结合起来,挖掘自己的新时代内涵。例如,清明节的生命教育,端午节的爱国教育,中秋节的和谐教育,以及重阳节的友善教育,这些节日背后都有着丰富而伟大的民族哲学,它们对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2 传统节日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对北京大学的考察中提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面对西方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以及其中夹杂着的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影响,如何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来积极应对西方节日文化的渗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近年来,浙江外国语学院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讲话作为理论指导,以调查研究结果为基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和育人功能,将其融入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2.1 以生为本,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营造传统节日文化氛围

浙江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语为特色的综合性本科学院,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提高思想品德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极配合思政教育工作者实现教育目标,按照要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并自觉地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如学校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开展“大家的节日”“传统节日——从美食走向美感”等德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使传统节日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了大学生的思想中。

同时,浙江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特色,将文化、艺术、语言结合起来,通过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互动,在大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如鼓励艺术专业的学生通过歌剧的形式,再现中华传统节日故事,品味节日的艺术之美。引导外语专业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向留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和大家一起分享 “如何看待不同国家的民俗节日文化”等丰富有趣的文化大餐,让留学生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国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学生则用诗词歌赋来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2.2 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融入

习近平同志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是一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各种形式来解说传统节日背后的历史故事,并对其精神内涵进行深层阐释,让学生深入了解节日的文化意义和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浙江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思政课堂教育改革,强化“内容渗透”,重视传统节日文化因素在思政教育课堂中的巧妙融入。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思考寒食节爱国、重阳节尊老等道德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哲学思想与清明的踏青习俗联系起来,探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这样的探索与改革,原本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得充实和丰富起来了,大大提高了德育教学实效,建设起了一批深受大学生喜欢的高校思想政治精品理论课程。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加入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做一个好老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学识”。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了提高学校教师德育实践水平和增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专门举办了学校德育品牌创建主题培训活动,脚踏实地,扎实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政宣教工作。同时,学校还大力加强校外合作,发挥戏曲等非遗项目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载体作用,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专题讲座,邀请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进课堂。例如,学校于2020年11月26日邀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地方戏曲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之一的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进校演出,在全校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学校还设立了浙江(本土)民族民间艺术综合实验室音乐类非遗实验分室,这是一项获得浙江省财政支持的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音乐类非遗实验室除了承担教育部、省社科联,教育厅、文化厅等课题立项外,还收录了清代昆曲,京剧、曲艺、音乐等手抄本300余册,民国戏服近百件,皮影头茬,古代乐器数十件,浙南地方戏曲夹缬两万余片、戏曲花板等藏品。同时实验室为学生开设中国民歌教唱、中国戏曲教唱、民俗与音乐、戏曲文物等相关课程。学生通过选修这些课程,接触到了非遗项目,体验了“杭剧”“昆曲”等唱腔的经典片段习练,切身体验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魅力。

2.4 强化文化自信教育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注重中西结合

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而节日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浙江外国语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一方面开设专题讲座,请专家学者讲解传统节日的历史人文背景,一方面通过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使传统节日变得更加鲜活和立体,赋予了传统节日新时代的内涵。教师以传统节日为德育载体,着力培养大学生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然而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宣扬“求同存异、兼容并蓄”,浙外又是一所外语类高校,在各国语言百花齐放的环境下,各国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交流在所难免。因此,学校在借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能“一成不变”,应当合理地吸收借鉴西方节日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和方式来进行创新和发展。

3 结语

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剧的今天,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随之而来的碰撞也在所难免。西方节日文化拓宽了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却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念的确立。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第一线的高校,应充分利用好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一德育资源,通过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改变校园中的中华传统节日冷冷清清、西方节日大受追捧的现状。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下,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坚定其文化自信,促使其追求文化自强。

參考文献

[1]陈曦喜,桑建全.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9):22-30.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3]彭波.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N].人民日报,2014-9-10.

[4]时啸鸽.文化自信视阈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2):90-95.

[5]王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理论政治课的探索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9):70.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作者简介:郑凝(2000—),女,汉族,四川广安人,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在读学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化研究;劳灵珊(1986—),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化、教育教学(通讯作者)。

作者:郑凝 劳灵珊

上一篇:关于监督管理的建筑机械论文下一篇: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