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让课堂绽放灵性

2024-04-17

探究让课堂绽放灵性(共8篇)

篇1:探究让课堂绽放灵性

让学生在本真课堂中绽放异彩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新的学期,学校开启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课堂探究。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突破教师主导教学瓶颈,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一、奔赴焦作,学习成功经验。

学校带领实验团队到焦作沁阳永威学校学习,给参与学习教师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到焦作永威先是入班听随堂课,然后参加永威学校每天进行的赛课。不管是随堂课还是赛课,课堂上无不让人感受到“以人为本”的理念。

首先,教师关注学生习惯的培养。教师不仅仅要教知识,更要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眼中始终有学生。永威的课堂,一节课下来,教师组织教学的次数多达20多次,提醒学生注意坐姿,注意握笔姿势,注意倾听„„习惯不断强化培养,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40分钟内始终在学习状态,为高效学习铺路。组织教学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每位学生都能够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效率才能够提升,如果课堂上教师心中和眼中只有教材,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放任学生我行我素,那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不会高,更谈不上高效。

其次,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的——以学定教。教师眼中想的是后进生,教学从后进生抓起,后进生会了,才能表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了。在整个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根本不存在歧视差生的现象。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学生就是自主学习者,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永威的课堂,每一节课的教学都从后进生做起,教学效果显著。

第三,抓基础,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威学校的课堂,朴实无华,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没有华丽的形式,只有扎实的教学。导课直奔主题,节省时间,出示目标和自学提示也是那么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基础的内容让每位学生都掌握在每一节课中体现着,因为基础性的知识才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才不至于让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

永威的课没有华丽的色彩,但却慧外秀中,让人感觉实在、高效。

二、大胆尝试,再现本真课堂。

11月21日,周四,兄弟学校的一位老同学来到学校办事,正值学校语文组公开课的时间。所以我便邀请她一起参加学校第三节的公开课活动。授课教师是实验班的王老师,授课内容是《猪八戒吃西瓜》。老同学听课后说:“我第一次听到语文课这样上,真是一节‘异样的语文课’。”

是呀!异样的语文课——打破追求华而不实的授课形式,把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王老师大胆使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给每个学生学习的机会,从后进生做起。在学生读课文部分,王老师大胆放手,不怕时间不够用,让学生在课堂内充分读书,让后进生首先参与读书。虽然学生读得不

理想,但是王老师还是给他们展示读书的机会,培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读错的字音由其他同学帮助纠正。课堂上多了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声音,多了教师对学生评价、激励的语言。多了教师的组织教学,对学生坐姿、写字姿势的关注,教师眼中除了关注教材,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前的课堂,是以个别学生回答对问题为标准来结束教学任务,“优生占位”迷失了课堂的方向,教师的眼中只有教学任务,只有教教材,很少关注全体学生,认为时间花费到后进学生身上是一种浪费,因此一部分学生因为缺少关注而会越来越差,学生越来越厌学,负担越来越重。追求教育公平,教师除了把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外,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后进生感受到他(她)是受老师关注的,他们并没有被遗忘,他们的学习老师是重视的,不会的教师会给机会学会,同学会帮他们学会。只要教师愿意给后进生尝试的机会,在每一次的尝试中,锻炼了他们的胆子,给了他们纠错的机会,也就是给了他们发展提高的机会,逐步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自卑中摆脱出来。追求公平教育就从关注学困生做起。

三、自主学习,让学生绽放异彩。

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纠错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绽放异彩,实现了教育公平。

12月4日,听了实验班的一节语文课,感受到了真实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上真正的少了一些东西——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教师更

多关注现实的东西——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这节课中,教师不断组织教学,强化学生习惯培养。每一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师的眼中呈现,对于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成为其他同学的典范——无形的思想教育。对于思想稍微抛锚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提醒,整个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进入了学习状态,都在老师的引领下投入的学习。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使每个学生都认真学习是教师的责任,也是真实课堂的关键。有些老师会认为在课堂上管理个别学生浪费时间,只要大部分学生听就行了,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这节课中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内完成目标任务,并且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这就是高效。王老师一步一步引领实验班学生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天天清,效果在逐步显现。处理基础问题,检验全班学生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这样的结果与王老师关注学困生这一教学理念是分不开的。对于学困生来说,先把基础的问题弄会这就是教学的根本。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实验班中大胆尝试,学困生有了进步提高的机会,进步大,其他学生在帮助学困生纠错的同时,基础知识也会更加的牢固,学习能力在逐步提升。

在这节课堂上,王老师成了双边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单独依靠教师的语言,更要依靠课堂上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王老师在课堂上就是根据学生的做题反馈情况进行必要引导,不再重复的讲、反复的强调。把做题的权力完全放给了学生,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教师不再包办代替。学生不会的教师不再着急

讲,先学生帮助学生,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是这节课的体现。课堂上就是照着提前设计的思路走,不刻意拔高学习的难度,毕竟难的问题只有优秀生才能够解决。这样学生学习不会那么累,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习就是要学能学会的知识,量力而行,根据学生的学情,根本学不会的知识不用强加给学生。

课堂就是要实在,要真实,要出效率,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绽放异彩,在实验班的探究课中我感受到了这些。把复杂的课堂简单化,把华而不实的课堂高效化,这不就是我们实验的真正目的吗?

篇2:探究让课堂绽放灵性

【摘 要】新版英语教材特别强调了语音教学,提倡在语音教学中采用Phonics(自然拼读法)。要让这一方法取得实效,首先要对Phonics有正确的认识,继而从设计别开生面的课堂开场活动、追求教学资源及方式的多样性和组织妙趣横生的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等方面实施教学,最终打造生动、有趣、高效的语音课堂。

【关键词】Phonics 自然拼读法 语音教学

从2012年秋季开始,PEP新版英语教材开始实施。修订后的教材中最大亮点就是调整语音体系,突出了语音教学,提倡在语音教学中采用Phonics(自然拼读法)。然而改版后的三、四年级教材中的Letters and sounds和Let’s spell这两个板块却是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瓶颈。部分教师对于Phonics教学的认识依旧懵懂,在开展Phonics教学时缺乏多样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得语音教学枯燥乏味,了无生机。为打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语音课堂,笔者对如何将Phonics更好地引入语音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树立对Phonics的正确认识

所谓Phonics,《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的词条解释是:a method of teaching people to read in which they are taught to recognize the sounds that letters represent。据此,可以得出两层意思:首先Phonics 是一种教会人们阅读(朗读)的方法;其次Phonics 要教授字母所代表的发音。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理念和方法是:以Phonics(自然拼读法)为主线,在小学教育的最初四年(从学前班到三年级)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

Phonics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Phonics让学习者知道26个字母每个都有自己的Letter name(字母名字),Letter sound(字母在词汇中的发音)和Blending(字母组合的发音)。Phonics教学法的核心是建立英语字母或字母组合(Letter or letter pattern)与其发音(sound)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Phonics是阅读必备的技能。依靠Phonics进行大量阅读,进而扩大Vocabulary(词汇量)和提高Fluency(阅读流利性),最后提高Comprehension(阅读理解能力),这几个部分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个人的阅读能力。理论上说,人们掌握了这种拼读技能,将具备“见词会读,听音会写”的能力,对80%的英语单词能够见到单词就读出来,听到读音就正确地拼写出来。因此,Phonics是阅读的起点,是学生自主阅读的敲门砖,为学生后续的阅读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注重课堂开场活动的活泼性

为了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在语音课的导入与热身阶段,教师应营造一种能吸引儿童注意的外语学习氛围,或吟诵歌谣,或播放歌曲,或观看动画,或做个游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下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笔者在教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Let’s spell中关于字母o的发音时,开场时先播放了一首关于自然拼读法的国外原创歌曲My Smart Hands,视频中一位可爱的孩子通过手指模仿26个字母的形状,歌曲是关于26个字母的Letter sound(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歌曲部分内容如下:Aa sounds like [],Bb sounds like [b],Cc sounds like [k]...That’s the sounds your letters make.Now sing it one more time.学生们边跟着视频中的孩子做动作,同时在优美的旋律和欢乐的气氛中感知字母的Letter sound。

在歌曲之后,笔者立即用课件呈现投影游戏,先将PPT背景设置为黑色,再呈现快速移动的光圈,通过PPT中自定义动画的动作路径功能让光圈在黑色背景上快速移动逐个显现字母,同时让学生说出每个字母的Letter sound(字母在词汇中的发音),复习三年级下册所学字母的Letter sound,尤其是辅音字母的发音,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最后呈现三个光圈,分别聚焦于字母d,o,g(见图1),组成单词dog,引出本节课的主线动物dog(见图2)。

歌曲导入引人入胜,游戏热身吸人眼球,这样的别开生面的开场活动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充满灵性的语言学习新境界。

三、讲究教学资源及方式的多样化

尽管Phonics在英语学习中举足轻重,但目前我们所拥有的关于Phonics的教学资源却很匮乏。为了丰富自然拼读法教学的资源,教师可以借鉴一些自然拼读法教材,如Hooked on Phonics教材,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教材,Phonics Kids教材,Phonics Fun教材等。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国内外Phonics的电子材料和书籍,比如Leapfrog系列、Little fox系列、《安妮鲜花英语自然拼读》、外研社出版的《丽声拼读故事会》、北师大出版的《攀登英语阅读系列?有趣的字母》和《攀登英语阅读系列、神奇的字母组合》等分级系列绘本读物。另外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从网络上可以找到不少相关的音频、视频、动画、辨音游戏、在线阅读等资源。借助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让语音课堂更加丰富生动,更具有灵性。

在教学方式上,笔者经常开展“摆一摆,读一读”活动,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或2人一组,向学生提供26个字母的磁铁和一张磁纸或一块磁板(见图3),小组成员轮流摆出含有本节课所学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的单词,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摆出的单词进行拼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摆一摆字母,拼一拼单词,动手动脑又动口,让学生感受充满灵性的Phonics教学,体验单词拼读的规律以及合作学习的快乐。

四、创设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一)寓Phonics教学于歌谣中

歌谣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语言载体。

对于字母的Letter sound的教学,可以采用Little fox系列和台湾地区自然拼读教材Phonics kids中关于26个字母的歌谣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新版PEP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字母e的发音时,笔者就采用了Little fox系列中关于字母e的歌谣(见图4),文本如下:Ee is for elephant./e/ /e/ /e/.Ee is for egg./e/ /e/ /e/.Jet and net,hen and pen./e/ is the sound of “E”.Big E,little e,/e/ /e/ /e/.另外,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Let’s spell中字母u的发音时使用了Phonics kids DVD中的歌谣(见图5)。

对于字母组合发音的学习也可以借助歌谣。比如笔者在教学新版PEP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Let’s spell 中关于字母组合er的发音规律,也采用了Phonics kids 中的歌谣(见图6和图7)。

当我们找不到合适的歌谣材料时,也可以自编歌谣。

(二)寓Phonics教学于游戏中

小学生活泼好动,抽象的语音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枯燥的,因此教师在实施Phonics教学时要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游戏对他们进行拼读训练,比如迷宫游戏、填格游戏、打字机游戏,超越云朵游戏等,让语音学习具有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喜欢语音学习。

比如笔者教学字母o在单词中的发音时,在练习拼读环节设计了迷宫游戏(见图8),学生每次拼读出正确路线中的单词,小狗就能前进一步,从而逐步帮助小狗走出迷宫,最后找到箱子。学生通过帮助dog找box,练习拼读含有o的单词,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极高。

(三)寓Phonics教学于故事中

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要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就语境而言,我们可以合理利用绘本中的故事开展语音教学。比如笔者在教学字母a闭音节的发音规律时,选用了《攀登英语阅读系列?有趣的字母》中的英语绘本故事Frank the Rat(见图9)。故事文本如下:Frank the rat is in a bag.Frank is in a hat.Frank is in a pan.Frank is on an apple.Frank is on a bat.Oh,no!Frank is on a cat.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笔者提供故事文本的音频,要求学生进行听音模仿,并要求学生在拼读单词(如frank,rat,bag,hat,pan,apple,bat,cat)的基础上,结合图片提供的情境进行理解,同时扩大词汇量。

绘本故事为语音课增添了许多色彩,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到适合的绘本的,这就要求教师自主创设故事情境,通过给句子配图来创编故事。笔者在教学字母o的闭音节发音规律时,利用含有字母o的单词创编了一个故事(见图10),故事的灵感来自于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Let’s spell板块Listen,repeat and chant中提供的歌谣。创编故事文本如下:The dog and the log.The dog is on the log.The dog goes for a jog.See the ox.See the box.See an orange in the orange box.通过这样的故事教学,化枯燥学习为有趣学习,变单词为情境,既让学生掌握了字母的发音,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著名外语教育家张正东教授认为,如果把检验小学英语教学要基本达到的标准放宽到只剩下一条,这条标准应该是具备英语拼读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还要正确认识Phonics的含义和意义,善于创新拓展Phonics学习资源,善于灵活运用Phonics,善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善于转变学习方式,让Phonics教学充满灵性,最终打造生动、有趣、高效的语音课堂。

参考文献:

篇3:探究让课堂绽放灵性

一、重视情境创设, 激发学生浓厚的情绪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和教案的执行者, 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富有教学机智, 充满教育智慧的人。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目标的需要, 努力挖掘和充分发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心理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 使学生始终保持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篮球“体前变向运球”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CBA, NBA等球星的精彩动作画面,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篮球技术的神奇多变性和强烈的可观赏性。又如在“龙腾中华”中, 可一改以往的舞龙动作而改跑各种几何图形、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等, 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点拨作用,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去创想、去发挥, 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创造让学生多提问的情景。教师要以和蔼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使学生消除疑虑, 以激励的语言、明白的手势、适时的点头使学生放开胆子, 以及时的表扬、热心的帮助, 使学生亮开嗓子, 以情境的创设、优生的引路、差生的亮相使学生坚定信心, 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会成为学生质疑问题, 不断探究的过程。

请看一个正面双手垫球教学片段。

生:老师, 能否帮我看一下我的垫球动作?

师:当然可以, (笑) 挺不错的, 你已经过关了, 能否帮帮其他队员?

生:当然可以 (高兴地跑开了) 。

生:老师, 为什么在别人的帮助下我还是垫不好呢?

师:哦, 别着急, 跟老师一起练好吗?……不错, 挺好的。

生:唔, 老师您也会垫不到位啊?

师:老师就是因为起动太慢, 没有正面面对来球, 所以击球部位和击球点都没有把握好, 球自然垫不好了, 知道了吗?

生:哦, 原来这样。

整个活动场地看似一片混乱, 各练各的, 各说各的, 但氛围非常的融洽、自由, 学生个个也都学有所得。

二、重视与生活经验的链接, 挖掘内在动力体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 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 这是因为人的初始兴趣必然来自他的实际生活。例如, 在提高耐力跑的案例中, 教师采用民间娱乐方式“舞龙”, 通过各种盘、绕、跳、钻、游等舞龙动作来提高耐力素质。在提高快速跑的案例中, 教师没有按部就班地从摆臂开始教, 而采用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小孩玩的“抓特务”游戏, 让学生通过各自习惯的跑法摆脱对手的追逐或努力去抓对方。有时为了捉住对手像离弦之箭笔直冲去, 有时为了摆脱对手, 却又绕着很大的弯子在跑。学生是那样地兴奋那样地投入, 个个生龙活虎般地奔驰在操场上, 玩得满头大汗还不肯罢休。在提高跳跃能力的案例中, 教师采用跳绳、踢毽子、跳方格、跳竹竿等一系列地域性强的民间活动方式。在体操教学的案例中, 教师将动作新颖, 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街舞、PARA-PARA、自由搏击操等时尚运动引入课堂教学中,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重视教学内容的整合, 阐述自己的独特体验

体育课程内容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手段,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以体育课程目标为前提,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对于人的身心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所以,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依据体育课程目标, 分析各体育运动项目与身体练习的主要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将各个体育运动项目与身体练习进行整合与合并, 作为形成体育课程内容的基本素材。

例如, 在一节以发展耐力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中, 教师提出了“获得10分钟耐力”的目标, 让学生自行完成, 同时上交练习方法和手段。教师一布置完, 学生稍稍一讨论马上就进入状态, 有的沿操场跑;有的沿学校路径跑;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跳兔子舞……有个别学生直接提出:我可不可以在篮球场上往返运球上篮呢?“当然可以”。由于学生采用了各自喜欢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 因此非常高兴, 而且他们通过表达自己的看法, 得到了他人的尊重, 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真正地成了体育课的主人, 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四、引发学生的精神生活, 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学习的课堂, 应该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天地, 教师的重要任务就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放飞心灵的园地, 把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升华、个性的张扬尽可能地融于其精神活动中。

例如, 在“拱洪救灾”案例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抗洪英雄们的动人事迹及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 让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然后, 给出两个任务让各小组合作去完成: (1) 在最短的时间内,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座堤坝。 (2)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困人员有序地送到安全地点, 并配以各种求救声、呐喊声、波浪声, 尽量让每位学生感觉到身临其境……此时, 场地上异常繁忙, 有的小组讨论摆放;有的忙于合作搬运;有的奋力抛接……。当波浪再次把堤坝冲掉, 学生们是那样地团结协作;当队员被洪水冲走, 他们是那样地奋不顾身;当把所有受困人员送到安全地带时, 他们是那样地兴奋……可见, 创造自主合作探究佳境, 让学生心情愉快、心胸开阔、心灵自由、情思放飞, 在情景中体现自我, 在体验中绽放灵性, 这在课堂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

参考文献

篇4:让学生的灵性在体验中绽放

今天我们的课堂已经从高举人文旗帜转移到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等学习策略的培养上来。但是无论怎么转变,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不管是情感的熏陶,还是方法的习得都需要学生全心投入,参与实践,有所体验。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体验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情境的创设

体验是由学生主体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只有当学习者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进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我们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努力发掘和充分发挥适合语文学科,能激起学生好奇心和心理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精心创设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始终保持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

如教第一册《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诗,在课的开始,我用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雪地背景图”,加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冬天来了,天气渐渐地冷了。几阵北风呼呼地刮过,下起了鹅毛大雪。树上地上全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小朋友,你们喜欢下雪么?……”用图画再现出这样一幅美丽的雪景图来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情境,带着他们来到了白茫茫的雪地上。接着,我又把“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个生动的图片一张张出现在了这作背景图上。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他们纯真的脸上挂着笑靥,流露出喜爱之情,这是他们发自内的微笑。

根据课文情节的需要,我又把情境一环一环地持续连动下去。在理解课文难点,雪地里的小画家用什么来画画,又是怎样画成一幅一幅图时,我创设了表演情境,让学生带着头饰,手拿我课前用塑料泡沫自制的小动物模拟脚印,蘸着蓝墨水,在“雪地”上“作画”。一朵朵“梅花”,一片片“竹叶”,一个个“月牙”印在了洁净的雪地上,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难点突破了,学生恍然大悟了。

二、重视与生活经验的链接

小语课文中不乏语义丰富而又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的内涵,光靠教师讲解,学生能得到理性的理解,却难以得到感性的领悟。而以有效的方法把语言画面与生活画面结合起来,带学生走出语言画面,走进生活画面,以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画面,依靠自我体验,将语言情理化作对生活的真切感悟。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对语言内涵比较深刻的句子,可以捕捉语言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库存,凭借生活积累,从而顺利地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落花生》)这句话含义深刻,一教师这样引导:

师: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由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人?能联系实际说说你佩服哪些人,为什么佩服?

生:我佩服挑山工,别看他们衣着朴素,但是终年辛劳,挑物上山,为游客服务。没有他们的辛苦,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生:我佩服清洁工,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打扫街道,他们穿着普通,精神感人,没有他们的劳动,就没有人们舒适的环境。

师:那我们是不是不要讲究穿着呢?

生:我认为只要能为人做出有益的事,只要条件许可,讲究穿着也不是不行。比如,我们看到的那些空姐,她们穿着多么讲究,但她们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别人。因此,我认为,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他人做事上,不要片面追求外表的好看。

多么精辟的见解,没有体验,何以完成?

三、尊重对课文的多元解读

篇5:让课堂绽放简约之美

――“121简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河南新郑市新华路小学 刘 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超越于传统的诸多新课程理念:如目标多元、尊重差异、重视过程、讲求合作、关注体验等得到了老师的积极响应,也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其实,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简单,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让数学课散发出数学特有的魅力,才是数学教学应追求并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

“121简约课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下半年在我校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实践和反思,“简约教学”的理念已逐渐成为我校数学教师的共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解读与反思。

立意:“121简约课堂”教学的内涵界定

“简约”并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在去繁就简中又极其完美地保留了事物本身的经典内核。同样,我们所倡导的简约教学也不是简单、简易的教学,它是指老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丰富、深刻,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

探索:有效课堂形态:“121简约课堂”模式

一、“121简约课堂”模式

一个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两条发展主线:一是简约教师的行为,力求教学目标、内容、环节、方式、手段、语言等等达到简明、简约、简便,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还给学生;二是强调问题导学:课前弄清学生的认知起点,确定教学的现实起点;课中通过有思考价值问题的引领,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对话,质疑文化;课后通过达标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督促提升。

形成一种模式:问题导学――互助共议――交流提升――达标反馈

二、“121简约课堂”基本原则

(一)教学目标简约

不少人认为,备课时写上教学目标仅仅是个形式,因而拟定的目标往往不切实际、空话连篇。其实,教学目标既是老师规划课堂教学全程的起点,也是反思教学效果的基准。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易于达成、便于反馈”。

案例:教学“年、月、日”时,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手势演示、自主尝试等方式,会识记每月的天数,会运用多种方法计算全年的天数。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的方式,会区分大月、小月、平月。

3.通过自然常识、历史资料介绍的方式,会说出二月份的特殊性。

目标的制定既关注了目标的全面性又关注了目标的达成性,尝试用“通过方式,会(能)()”的形式来撰写教学目标,使每一条目标都具体、明晰,利教、利学、利评。

(二)教学程序简约

“121简约课堂”程序简单明了,思路清晰,没有人为的复杂化,各环节之间衔接顺滑。

案例: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1.问题导学(复习分数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2.互助共议(研究加法的算法、算理,利用迁移,自学减法)――3.交流提升(分组汇报,综合应用)――4.达标反馈(当堂达标,反馈小结)

设计这样四步的教学流程,使得整个的教学思路简洁明朗,每一环节的教学任务精当明晰。

(三)指令清晰完整

“话不在多,到位就行”数学老师的教学指令完整明晰,每个时段学生对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很明确。问题语言导向明确、过渡语言自然流畅、评价语言扼要坦诚……

案例:教学“可能性”时,如果你问“抛3次硬币,有1次正面朝上,有2次反面朝上,那么抛第4次硬币结果是什么?”不少同学都会选择“正面朝上”。,理由是: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共抛了4次,不就应该是正面和反面各2次吗?所以,第4次应该是正面朝上。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讨论,然后借用一句“硬币是没有记忆的”的数学名言对此作了点评,简明、形象、深刻地指出:每一次活动都是一个独立的随机事件,每一次抛硬币的结果都无法确定。

(四)时间结构合理

老师的讲授时间、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学习同伴互助时间、师生交流时间等,能够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在课堂时间结构上,也灵活应用,不呆板迷信。

(五)善于归纳浓缩

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一节课留给学生的是程序化、问题化、公式化、口诀化、技巧化的知识、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反思:打造“121简约课堂”教学模式的注意点

一、问题导学(导)

1.创设的情境要有效、有趣,切忌为情境而设置情境。

2.导入简明扼要,不要浪费太多时间。

3.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二、互助共议(学)

要做到四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索后仍然不会的问题。2.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让通过自主探索,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3.明确教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4.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在这个环节,要善于发现一些较好的方法,及时给予指点,让问题导学和互助共议能够更有效。

三、交流提升(评)

这一环节主要是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交流达到深化理解。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这要求我们做到:1.深入备课,充分预设。2.灵活使用教学课件。3.简约有度。4.恰当评价。

四、达标反馈(达)

这一环节是针对学习目标,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拟定的检测题要紧扣三维目标,习题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注意达标检测时间不少于5分钟。其目的是反馈,补缺,巩固所学。检测的手段和方式也要灵活多样,因课而异,因人而异。

篇6:让课堂绽放创新之花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让课堂绽放创新之花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站在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古希腊哲人普鲁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时代在呼唤创新式人才,课改将提倡创建开放式课堂!

树立开放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放式课堂教学,要促使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我在教《石钟山记》时,通过文中苏东坡探究石钟山命名原因时,黑夜驾舟寻访石钟山,大胆否定前人假说,探访自己认为的石钟山命名原因这一事;让学生感受到苏轼不拘泥于前人,永远创新探索的高尚人格,为学生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精神。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任思维纵横千里,任情感涌动激荡,发出绮丽的创新火花。

在教学《项链》一课时,我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文章,画出“玛蒂尔德”的命运曲线,上课时评比。学生主动熟悉课本,查找与课本内容有关的知识。上课时,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争先恐后到黑板上来画曲线,相互修改,积极发言,画出的曲线不仅符合教学要求,而且许多的讲解有创意让人惊喜。

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放式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在这里,老师不再是“老师”而是“朋友”,是“导演”。师生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用心灵去编织课堂,用心灵与文本对话,用心灵去感悟文本,用心灵去超越课堂,思维在对话中碰撞,智慧在对话中生成,心在对话中放飞……(手势)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我在教〈雨巷〉这首诗时,"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要提到丁香?”于是我展示了美丽素雅的丁香花图片,提供与丁香有关的诗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学生品味出丁香情结--美丽、高洁、愁怨。经过探讨,学生发现,作者原来是用丁香这个意象来表达愁情。当评析作者,即丁香先生的形象时,有一名学生说“作者对时局很失望,忧愁即是代表。”这个回答片面,当时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鼓励他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文章,让他在分析中认识错误。最后学生发现到,丁香姑娘已经消逝了,作者还在雨巷中徘徊,仍希望飘过丁香姑娘,可见作者有对理想幻灭的失望,更有地理想的执著追求。可见作者有对理想幻灭的失望,更有地理想的执著追求。这样做,不仅使他提高了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后仍敢于发表见解。

这样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的潜意识得到了开发。

创设开放性的练习。在这里,学生打破了书本的局限,发展自己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发扬敢疑、敢想的创新精神。在这里,教师变成了探险队长、突围队长,打破常规,运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课后给学生留的思考是:“主人公—别里科夫如果结婚,生活会是如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想象,佳作迭出。

在这里,课本只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会走出文本,超越文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

这样的课堂,多了一些轻松,多了几分幽默,多了一些欢声笑语,多了几许神采飞扬。拥有理想的课堂,(快)将会拥有辉煌的人生,将会享受教育的诗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永不懈怠我们的追求。我深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音要调起来)”。

最后,我用著名教育学家、创新教育的先驱者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音调要推起来)”。

篇7:让语言的魅力在课堂绽放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九小学 程英溢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更好地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作用至关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如何有效的利用语文课堂进行有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呢?这里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 词句中品味语言

词句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的训练。也是语言文字中最基本的训练,是段篇章训练的基础。因此,不管是那个年级,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上,都要十分重视词句的训练。

忽视了词句的积累实际上是一种架空的语言训练。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品词品句的训练,课文着重部分要咬文嚼字,朗读休会,进行语感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采用摘抄,列表的方法,有目的地积累优美的词句和语段。以让他们运用知识迁移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词句的能力。二朗读中品味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

在课堂上,我们要倡导“语文本色的品味”。如:《五彩池》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池边是金黄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诗一般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仿佛把孩子们带到了变幻莫测的五彩池,身临其境的感受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我在教学中加强

了朗读训练与指导后,一位同学读此段时声音由小到大再到小,速度由慢到快,声音由弱到强,读得真切感人,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明白了这里的感情变化是由感受美到特别惊奇。通过多种形式的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使学生个个参与,并将文章中的优美词句通过理解变成说话的好典范,使学生不规范的语言得到修养。由此可见,朗读对促进语言发展,提高阅读能力的确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再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施耐庵用他的一枝生花妙笔,细腻地刻划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紧紧抓住武松的言行来品味其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文中“武松打虎”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的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又一闪,再一 闪”的沉着机智以及武松打虎时的竭尽全力都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领略到大家风范,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传神。三小练笔中品味语言

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

接下来,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试着用心理描写写一个人物的小片段,大家一起评一评谁的语言文字用的最准确,不好的地方,大家一起帮他改一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知道怎么合理的用词了,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标点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篇8:探究情境让政治课堂智慧绽放

一、认知冲突, 引发情境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可以从多种途径看到每天的新闻, 政治教学中探究情境的创设可从时政中产生, 让学生在探索中遇到障碍, 创设认知冲突型教学情境, 学生产生“心欲求而不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解题障碍的强烈要求, 引起认知冲突, 这时学生精神饱满, 精力集中, 求知欲旺盛, 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例如:我在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课时, 我用了这样一个新闻: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庆祝大会在银川举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等部门发去贺电。课间再辅以新闻图片或视频, 我就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为什么自治区成立是50周年, 而不是与共和国同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条怎样的制度, 和香港、澳门的特别行政区自治制度相同吗?引导学生们通过合作查资料去探索, 一部分同学查出我国五个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和背景, 另一部分同学通过合作讨论知道民族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治程度区别, 还引出了例证。在课堂上将结果进行交流, 然后总结出结论。这一情境, 易引起同学的探究兴趣, 使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寻求答案。当然, 课堂上设置的认知冲突, 一定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实际出发, 不能故弄玄虚, 不能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盲目。

二、巧用热点, 进入情境

这是依据教材知识点, 用新鲜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引起学生的情感和研究欲望的创设方法。最新时事导入, 感染力强, 先声夺人。例如讲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用多媒体播放了视频关于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中, 从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银行破产到其他银行的相继倒下, 美国布什总统决定用7000亿美元进行扶持, 这必须要议会通过, 还需考虑美国大众即纳税人是否同意, 否则会引起社会动荡。然后要求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分组讨论, 提出问题, 学生积极性提高, 班级里研讨气氛活跃。学生根据学过或已预习过的知识点提出了许多问题:“美国雷曼兄弟的银行是私有制性质的吗?”“如果用众多纳税人的钱去救这些私人银行, 对美国大众是否公平?”“我国银行如农业银行、商业银行、建设银行是公有制的嘛?”“公有制银行比私有制银行优越在哪些方面?”“我们国家应怎样发挥公有制的优势即依靠集体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们青少年与美国的金融风暴有关吗?”“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增强风险意识?”讨论中, 同学们各抒己见, 观点新颖, 有些同学富于思辨, 表达了对一些问题独有的感悟和视角。同学们在探究式学习中, 为了表达思想, 有些同学在课后广泛地收集和整理资料, 品尝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

三、提炼生活, 导入情境

探究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 这也是教师的共识。如果学生有着亲身的体验, 就创设现实素材的思维情境, 学生经常会跃跃欲试, 教师从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例如在上初一《珍爱生命》一课, 在课前五分钟, 我让学生们模拟演练, 如果发生地震, 要紧急逃生, 在没有有序指导的情况下, 同学们从五楼的教室到下面的平地用了三分多钟的时间。课上我播放了视频, 关于中央电视台王小丫主持的《开学第一课》, 提到的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31个班的2200多名师生仅仅用了“1分36秒”成功逃生, 四川省桑枣中学创造了“桑枣奇迹”。亲身的经验, 真实的对比, 探讨:我们平时应怎样做才能在生命危急时刻保护自己?这样一导入, 由于背景素材有很浓的生活气息, 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同时让学生感知到政治来源于生活。学习政治能解决我们实际的生活问题, 做到了“学以致用”。

四、课堂游戏, 提高热情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 通过游戏, 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 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 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

课堂游戏是课堂活动的形式之一, 利用游戏活动设置探究情境, 能启迪学生智慧,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探究、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常用的课堂游戏有:表演型、竞赛型、角色型、谜语型、体验型、知识型等游戏。如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时, 教师设计了一个“课堂小擂台”游戏 (千变万化的“龙”) ,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比一比“龙”字的写法。为了找到更多的“龙”的艺术字写法, 同学们在课前就分工合作找资料、搜写法, 积极探究。游戏完教师设问:“龙”字的写法还真不少, 这说明了什么?这是以竞赛的形式开展的游戏活动, 这个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实践机会, 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苦学”为“乐学”, 知行统一, 提高了探究热情。

五、实验激趣, 融为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 缺乏认识的乐趣, 这种需求就会消失, 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消灭。”古往今来, 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学生的“这种需求提供养料”最好是进行亲身实验。实验情境教学较多地运用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 它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增强其学习兴趣, 加上教师的引领导航, 将学生引导到发现质疑和解疑上, 这种实验探究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其实政治教学中同样可以运用, 结果同样精彩。

当然, 政治课探究情境的设置方法还很多, 教师在设置情境时应围绕教学目标, 选择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创设和谐的探究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活泼地学习;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时点拨、诱导, 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政治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学识, 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

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在政治课堂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创设政治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政治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性, 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政治知识。

上一篇:对绿色妈妈公司实施循环经济的调查与思考下一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