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2024-05-05

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共9篇)

篇1: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种层次的学校都可以参与到这个工程中来,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者的金字塔.因而,在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中,高职院校不可否认地成为其重要的阵地之一.

作 者:高存艳  作者单位: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49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高职   技术创新   人才   培养  

篇2: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医学高职院校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护理理念, 掌握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从事临床护理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并能胜任护理岗位工作 (任务) 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专业理论,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固然重要, 人文素质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为, 我们培养的人才, 最终是要为人服务, 最终是要对人的生命负责。而这些仅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具有听、说、读、写的工具性能与价值, 同时具备求真、审美、向善的人文性价值。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大学语文进一步延伸和升华了语文的功能与价值。这一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语文》对专业素质的促进作用

在大学语文课中, 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的语文运用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 促进专业素质的提高。

古人说:“读书必先识字。”又说:“通经以识字为先。”医学上有很多常用的但生活中不常用的字, 不是小学到高中的文字积累能做到的。这些字极易误读错读, 给学生学习带来障碍, 有针对性地学习、识记这些字, 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扫清障碍。比如:川芎 (xiāng) ;皴裂 (cūn) ;白术 (zhū) ;荨麻 (qián) ;癫痫 (xián) 等, 举不胜举。扫除了这些文字上的障碍, 才能更好地学习医学专业知识, 学习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医学文化遗产。

医学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护理人才, 那么人际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更要讲究技巧,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有效的医患沟通, 会起到疗心的作用。而这些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积累。这也是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之一。

应用写作更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实用工具。从日常的护理日志到医学文献的查找、医学论文的写作都离不开这一实用工具。这是将来工作、科研的必备工具。所以, 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运用, 会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进而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语文》对健全人格的塑造作用

人格是做人的资格, 就是人之成为人的品格和起码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自尊、自爱、自强、勤奋、谦虚、平凡意识是保障个性发展和独善其身的个性品格。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乐于助人等是个体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品格, 一个人的社会品格只有有益于社会进步, 个体品格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作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首先要具备健康的身体, 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达到, 健全的人格则要通感化心灵来塑造。无疑大学语文是滋养学生的心灵鸡汤。

大学语文中精选的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情节, 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哲理深厚的经典美文, 滋养学生的身心, 感受到至真、至善、至美。季羡林和陈省身先生的《序两篇》让我们看到大师们对人与自然, 东方与西方, 古人与今人的博大胸襟和远见卓识, 《楚辞渔父》中的屈原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理想, 追求真理榜样, 而渔父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人生借鉴。孔子、孟子、庄子更是用他们的大智大慧, 为学生揭示了人生的至理名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著名演讲《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 以坚定的信念、执著的精神, 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在任何艰难困苦中, 都决不放弃的光辉榜样。著名学者、教育家胡适的名篇《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更是为临近毕业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开出了三味良药:问题丹、兴趣散和信心汤, 给了大学生们三个防身的锦囊妙计, 也给他们未来的人生提出了警醒。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会束手无策。《大学语文》教材中这些优秀的作品体现的高尚的理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思考、讨论与辨析, 可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增强他们对理想的信念, 对未来的信心。大学生将这种使命感责任感同自己所学的专业联系起来, 有利于树立远大的理想, 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标准, 有利于学生战胜困难, 有利于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可以说, 大学语文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重要功能, 帮助学生重新塑造他们的理想、道德、人生、价值, 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大学语文》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作用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这两者对医学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尤其重要。

医学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护理人才, 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呵护生命, 救助生命, 他们更切实的承担着生命守护者的使命。他们更应具备大医精诚, 大爱无疆的博爱精神。而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 更是义不容辞地承担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义务。这是每个大学生共同的使命。大学语文在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广阔性和丰富性, 决定了它本身就蕴蓄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内涵, 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 真挚的思想感情, 智慧理性和审美情趣, 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情操以及人格等, 教会学生如何认识人、尊重人、宽容人、关爱人,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做一个守护生命的人。

四、《大学语文》对职业道德的提升作用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的改变, 随着更多医院从公益事业向盈利事业的转变, 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变为服务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病人的权利意识及在医患关系中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病人对护士的职责和义务有了明确的认定。他们的关注焦点已不仅仅停留在护士的护理水平上, 而是对其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赢得患者对护士的信赖和尊重, 已成为摆在每一个护理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这就提醒我们要想让医护学生在将来担负起保护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神圣使命, 实践“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誓言, 成为既有精湛的医护技术, 又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 就必须在对医护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修养。在这方面大学语文也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文以载道”, 文学从它产生起就担负着道德教化的责任。大学语文教材中给学生展示的是真、是善、是美, 这种真情、善意、美感的熏陶, 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久而久之会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标准, 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些都可以提升学生未来的职业道德。

篇3: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重要意义

艺术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和普通专业的高职学生相比,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不仅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专业素养,还要求其能够快速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文试图从美术功底、优越的教学环境以及对口的就业企业三个方面来论述高职院校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美术功底

1.扎实的美术功底离不开高职院校的训练与培养

扎实的美术功底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根基,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绘画是传达其设计理念的窗口,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的必要条件。纵观众多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是这种基础仅仅停留在对基本线条的控制以及对美术的热爱上,并未接受系统的美术知识,因此,对相关的美术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实现这一初衷的有效途径。

在课程设置上,每一所高职院校会根据自身的教学特色以及教学理念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基础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将美术基础的训练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时装画基础》、《时装画技巧》以及《设计基础》等基本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学生除了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以外,亦可以自学成才。但是,就目前的招生现状来看,艺术类专业在录取的时候分数较低,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自制能力较差,因此散漫的自由式学习会使学习效率事倍功半。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适当调整教学策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时打下基础。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以及具备专业技能的教师团队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以及色彩搭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下,要求高职院校根据专业的特色调整教学模式,从而探索一条适用于本专业的发展道路。就服装设计专业而言,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注重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前提下,能够动手操作、设计受大众喜爱的服装,因此,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方式向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转变具有现实意义。诸多高职院校不仅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是高职院校现代教育的特色。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拘囿于教科书上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现行示范、言传身教,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技能的传授和掌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是集美术、设计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针对服装设计行业的从事人员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具有独特的造型能力以及色彩搭配能力,能够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大众的审美进行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因此,要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实战的经验。高职院校能够根据专业的需求与企业进行合作,这种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与色彩搭配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优越的教学环境

一所高职院校具备完善而系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宗旨,有着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等等,都为服装设计专业等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教学质量,进而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能力的高低,因此良好的师德以及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任教的教师都是相应专业的精英人才,在该领域有一定的成绩和研究,因此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此外,在课堂教学之外,专业教师不断补充日新月异的专业新知识,不断积累、充电,进修学习和展开学术研讨,丰富了专业知识面和能力,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不断更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与时俱进的知识点。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各种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讲座,聘请校外的专家教授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范围。

除此之外,先进的教学设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服装设计专业相比其他专业而言,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进而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服装设计专业是融入了创新理念以及跟随时代潮流的全新专业,注重将创新点、艺术以及技术融为一体,因此,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为学生提供操作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职院校为了培养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跟着时代潮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就服装设计专业而言,高职院校具备相关的教学设备,例如服装设计室、服装成衣工艺实训室、服装CAD室、服装营销室以及服装摄影实训室、手工艺术实验室等等,从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良好的就业前景

在文章的前面笔者已经述及服装设计专业等艺术类专业注重与企业合作,采取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的企业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过程中,也是为企业储备专业人才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就业平台。此外,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适时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以及课程设置,从而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诚然,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根据调查显示,企业在招聘高职院校的学生过程中,主要看重学生的办事灵活程度、良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前景。

本文主要从扎实的美术功底、优越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就业前景这几个方面做了简短的介绍和分析,高职院校系统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多样化教学能够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美术功底,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都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就业环境。当然,高职院校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毋庸置疑,不管是从专业技能角度而言,还是从实践平台来看,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模式都使高职院校具备核心竞争力,对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倩倩,提升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措施探析.科技致富向导,2013(09):第107+73页.

篇4: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一) 高职院校音乐素质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有着巨大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大学生作为民族发展的力量不仅应具有慎密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还应具有联系实际加以思考事物的习惯。音乐素质教育使人的左、右脑更好平衡与协调, 是突破单向思维的最佳途径。音乐形象的“模糊性”特点, 是普通音乐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突破口。由于这种“模糊性”使得大学生在音乐审美及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通过对音乐中所包含的自由、不受强制的创造精神进行感受和实践, 有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提高。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把他们在音乐教育中所获得的创造性想象力, 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创造素质并进一步引导他们与自己的所学专业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想象;这种运用迁移来发散思维的方法, 可以训练大学生创造思维中的求异性和联系性, 便于他们将音乐的人文精神与所学专业的创意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想象。

(二) 音乐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构建活力和和谐校园的催化剂

音乐教育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大学校园的一项具体体现。人际关系和谐即是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 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 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就是指大学生与大学生、大学生与老师、大学生与集体 (班级、学校、社团等) 之间相处融洽, 既要平等和谐相处, 又能展示不同的个性差异。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学生是时代的佼佼者, 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当他们相处时会自然形成一种特有的自我封闭的独尊意识, 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而通过音乐教育、开展的多种形式的音乐比赛、音乐服务活动, 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 结交乐友, 形成一种高尚的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 音乐活动对培养人的协作统一的团队精神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为大多数的音乐活动通常是集体活动, 尤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 合唱、合奏、集体舞是最常见的活动之一, 通过这些集体活动, 可以有效打造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 音乐素质教育是培养高职院校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根本性质是素质教育, 是面向所有大学生、敞开大门的艺术教育;是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塑造灵魂的音乐文化教育;是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在充分发挥每个大学生艺术潜在能力的同时, 塑造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的教育。它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特别是在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整个国民高等教育中的普通音乐教育。培养人的问题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是教育过程中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美育与诸“育”之间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又各有自己的性质、内容、目的和任务。智育求“真”, 德育求“善”, 体育求“健”, 美育则求“美”。音乐通过对情感的调节, 使大学生的精神气质表现出高度的文化修养与高尚的精神境界, 从而造就出有品位的人格, 进而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肩负着各项事业建设的重任。他们的行为模式将成为社会的主导趋势, 能影响更多的人, 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音乐素质教育不是单纯消遣, 不能只停留在生理感知与情感体验的阶段。高校尤其是职业类高校应该对音乐素质教育的作用提高认识, 积极利用有利条件, 使公共音乐素质教育规范化、层次化, 真正促进音乐与科学技术的相互贯通, 实现共同发展。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重视不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加强高职类院校音乐素质的培养, 对于促进高职类院校校园的和谐发展, 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就业竞争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素质,培养,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英.浅谈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3

[2]何颖.浅谈音乐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现代教育科学, 2006.5

篇5: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摘要】运动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比赛任务重,学习时间少的学训矛盾一直是困扰教师与学生的难题。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加入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原有基础出发,注重学生新旧知识“桥梁”的搭建,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开设一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选修课程,作为基础数学课程的补充的想法就油然而生了,该课程从兴趣开始,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 运动员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63-01

运动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光要参加专业训练、在赛场上竞技拼搏,为国争光,还要参加文化课程的学习。与普通学校的全身心投入的学生相比,运动员学生只有很少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比赛任务重,学习时间少的学训矛盾一直是困扰教师与学生的难题。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呢?

做运动员的数学教育工作已经十几个年头,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为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上加入一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效果非常好,学生兴趣提高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开设一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选修课程,作为基础数学课程的补充的想法就油然而生了。

一、何为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按照思维活动的总体规律数学思维通常可分为:数学直觉思维、数学形象思维、数学逻辑思维。

数学逻辑思维是借助于已知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进行的一系列的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过程,其中对比、抽象、分析、概括、综合、归纳、演绎等为思维过程中的主要数学方法,并要求运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来反应数学问题的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它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

二、为什么要为高职院校运动员学生开设《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课程?

1.高职阶段运动员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

高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初中时期发展迅速,慢慢占据相对优势的地位,这一时期是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打好基础的阶段,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批判性、发散性以及深刻性都会有显著地提高,训练方法得当的话,会有质的飞跃。

2.高职阶段运动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障碍

高职数学比较抽象费解,具有“量大,内容广,难度深,变化多,时间紧”的特点,要求学生要学会“由表及里、由外及内”,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而运动员学生训练任务重,学习时间少,数学基础都相对薄弱,一下子进入高难度的高职阶段,很多学生被挡在了门外,不知从何下手。

训练任务重、学习时间少、基础薄弱、知识的高难度等等因素阻碍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培养运动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从遇到新问题开始的,此时学生会首先从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搜寻最有效的途径来解决它,这之间要寻找到新旧知识的“桥梁”。这个“桥梁”的搭建过程就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个“桥梁”的搭建,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原有基础,只是一味地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填鸭式教学,那么教师所做的工作基本等同于无效,这种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就会加剧学生思维障碍的形成。

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兴趣开始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最好的伙伴。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探究知识,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原有基础出发,进行切合实际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注重训练的过程。

训练要由易到难,逐步进行,并兼顾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课程资源

我把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课程里,由易到难,逐渐加深难度,分阶段对运动员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标准、教学进度表、讲义、教案、教学课件、练习册、试题库。

愿为更多的运动员学生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小华.高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

[2]赵取花.试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4).

[3]周超.形成学生高水平数学思维的策略[J].数学教育学報,2012.

[4]靳峰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J].才智,2014,(8).

[5]王小艳.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2).

篇6: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一、新媒介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介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强烈吸引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高职生, 让他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高职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对很多信息还缺乏正确的分辨能力, 网络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对他们的价值观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首先, 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着新媒介的最新技术, 掌握着网络信息传播的主动权。他们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西方价值观在经过华丽的包装后, 对我国进行无形的渗透, 与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形成冲突, 多元化的价值观容易使高职生迷惑, 在进行判断时迷失方向。

其次, 商业化的不良信息泛滥。新媒介以谋取商业利益为核心, 这决定了其传播内容必然以制造新闻噱头、追求新闻效应、炒作热点信息为主。这就为各种低俗、具有煽动性等不良信息的存在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和平台, 对高职生的思想进行侵蚀, 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再次, 新媒介的发展也对高职生的意志品质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学习上、就业上、创业上遇到困难就顺理成章地到网络上去寻找答案, 以至于使得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折扣, 克服困难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得到锻炼提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反映和择取时, 就很容易被各种不确定因素动摇他们的意志, 不能沿着思想政治教育设定的目标向前发展。

最后,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分离, 使得高职生的自我道德约束能力降低, 一些立场不够坚定的学生容易成为传播不良信息的主体。他们过分追求个人的自由, 在虚拟世界中寻找个人价值, 一旦在现实世界中碰壁就容易表现出极端行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育人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阻力。

二、新媒介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措施

1、充分利用新媒介新阵地, 满足高职生多样化的需求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多元文化的存在, 媒体等方面对价值观的错误引导和宣传, 使得少数学生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妄想一夜成名等的错误思想, 对于他们的这些不良思想要及时进行疏导, 将他们的不合理需要及时扼杀在摇篮中。现在的相亲节目、选秀节目异常火爆, 它们在满足高职生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 教育者也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引导高职生对这些现象进行客观辩证看待, 对于其中的极端言论、不恰当价值观能够分辨清楚, 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需要观, 追求更加健康的精神需求。

新媒介对高职生来说已经成为形影不离的工具, 他们可以随时从网络上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 关注主流时事自由发表见解。因此, 教育者也必须追随时代潮流, 不仅需要做到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与高职生进行对话交流, 更需要能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可以与他们随时沟通,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心理状态, 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交往等不同方面的问题, 满足他们的多样需要。

2、充分利用新媒介新阵地, 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引领作用

网络意见领袖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 能够充分利用社区、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平台, 将它们作为传播思想、表达观点、影响大众的平台;在一些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出质疑、批判现实, 通过与网民和媒体互动而产生影响。

在“表哥”杨达才突发公共事件中, 网络意见领袖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作用。他们或因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第一现场率先发布信息 (杨达才微笑照片) , 引起事件发生。他们或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 (确定官员身份, 佩戴名表价值) , 推动事件发展。他们或是持续关注事件发展不断发现新问题, 推动事件进入另一个高潮。其中“花总丢了金箍棒”接受央视媒体采访, 刘艳峰与政府进行对话要求公开工资, 他们的作用已经不逊于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有时也需要借助网络意见领袖的力量。

为降低非主流言论的消极影响, 应注意培养大批立场坚定、掌握网络语言、了解传播技术与传播技巧的网络意见领袖, 积极引导网络舆情的正确方向。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采用实名制, 在公共事件发生时, 能够及时与他们展开对话, 澄清事实和真相, 引导公众情绪得到合理宣泄, 避免事件的嬗变和扩大。

3、充分利用微博新阵地, 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职生微博交往是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 其动机主要有转发分享、关注热点以获有用信息, 维护已有人际关系, 扩大人际交往圈子,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高职生微博交往行为较为理性。微博式交往不仅改变了师生们的行为模式, 甚至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师生间的交往法则, 师生互动效果明显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功能弱化了, 隐性功能增强了。为此, 通过关注高职生微博用户, 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自然而然地就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了思想引导和教育。如果能够有效地关注高职生微博用户当中富有影响力的几个代表, 那么, 通过他们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渗透、扩大、蔓延到更大范围, 从而起到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高职生微博用户中设立微博互动群, 以互动群为平台对高职生关心的各种问题进行正面引导、回应。高职生微博互动群所发表的言论必须客观、公正,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以起到引领社会舆论、服务社会发展导向的目的。高职生微博互动群须在众多的社会舆论中比较和鉴别, 选取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态度端正、风格高尚、思想正确的话语体系, 以构建正确、系统、完备的舆论导向体系, 使高职生们信服, 实现育人功能。

4、充分利用新媒介新阵地, 培养“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1) 主动学习掌握传播学知识、技巧

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 为了有效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这在传播学活动中, 就叫传播技巧。所以,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政治过程中, 要学会灵活运用传播学的一般原理、规律、方法,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提高驾驭新媒介的能力, 理论指导实践。让技巧为传播内容和策略服务。传播者政治素养的高低、经验的丰富和贫弱主要看传播技巧, 它是传播理论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强的社会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能否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传播学的技巧和方法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介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想要充分发挥新媒介的思想政治功能, 就要学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学会合理运用传播技巧, “此时无声胜有声”,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做“巧”, 做“妙”, 向“专家型”靠近, 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2) 不断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

新媒介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作为先导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载体作用, 熟悉并掌握它的各种功能。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 充分利用新媒介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的现代化转变, 实现人们的利益诉求。其次, 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介时代为教育工作带来的紧迫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能够从容面对新媒介的各项挑战, 熟悉新媒介的特点, 掌握传播知识和技术, 要与时俱进, 不断的转变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 与时代同步。

三、结语

新媒介的出现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个新阵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消解其弊端, 以对学生进行意识引领, 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因此,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充分发挥当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重大。

摘要:新媒介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强烈吸引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高职生, 网络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对他们的价值观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通过这个新阵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消解其弊端, 以对学生进行意识引领,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新媒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参考文献

[1]沈蓉蓉.新媒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J].文教资料, 2012 (14) .

[2]刘香娟.新媒介对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J].华章, 2013 (2) .

[3]闫丹.论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科技信息, 2013 (9) .

篇7: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代社会里,职业素养受到了高度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被重视,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重点之一。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过程中,存在重教轻学的问题,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高职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向社会培养更出色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一、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才的综合反映,职业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职业行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专业性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社会人才的重要地方,必须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就应该告诉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强语文教育,能使学生了解和感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理想人格。可以陶冶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对语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一直偏向于学科理论知识的教育,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发挥学科优势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做得不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到教学要求中去,提高教职工对职业素养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开展职业培养工作。另外,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在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细节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不断成长。

(二)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

首先,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管理,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争取学生的主动配合。在传输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争取学生父母的帮助,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另外,作为学生,更要意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积极主动参加学生提供的各种活动,让自身在活动中得到成长[1]。

(三)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之,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就必须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为高院校语文教育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首先,学校必须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其次,加强教师队伍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意识。作为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不断学习,进而为教学服务[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把教师自己的职业素养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实际行动感染感召学生,告诉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环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着重大影响,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环境的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成长,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和能力。根据高职院校培养对象的专业特点,打造有专业特色的硬件设施、校园文化大环境。具体到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结合所讲授班级的专业特点,将专业职业素养的内容穿插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互动,采用一种友好、平等的态度,对学生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老师要多与学生走动,建立良好和谐的朋友似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营造语文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

(五)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找准语文课程与职业素养提升之间的结合点和契合点,在提升语文课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的基本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为学生举办语文知识竞赛、辩论赛、职业素养相关的心理剧、舞台剧等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另一方面,院校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结合学生的专业,增加企业和在校学生间互动,将教学课堂延伸到企业,通过请企业优秀员工到学校做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或实训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职业素养的内涵魅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在现代教育中,职业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将职业素养培养植入到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而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淑芬.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建构与培养[J].职教论坛,2013(32).

[2]洪惠敏,王永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及建设[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李桂红.浅谈高职院校法学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作者简介:张小娟,女,1983年生,云南宜良人,本科,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篇8: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一、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才的综合反映,职业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职业行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专业性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社会人才的重要地方,必须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就应该告诉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强语文教育,能使学生了解和感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理想人格。可以陶冶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对语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一直偏向于学科理论知识的教育,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发挥学科优势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做得不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到教学要求中去,提高教职工对职业素养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开展职业培养工作。另外,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在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细节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不断成长。

(二)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

首先,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管理,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争取学生的主动配合。在传输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争取学生父母的帮助,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另外,作为学生,更要意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积极主动参加学生提供的各种活动,让自身在活动中得到成长[1]。

(三)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之,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就必须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为高院校语文教育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首先,学校必须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其次,加强教师队伍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意识。作为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不断学习,进而为教学服务[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把教师自己的职业素养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实际行动感染感召学生,告诉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环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着重大影响,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环境的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成长,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和能力。根据高职院校培养对象的专业特点,打造有专业特色的硬件设施、校园文化大环境。具体到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结合所讲授班级的专业特点,将专业职业素养的内容穿插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互动,采用一种友好、平等的态度,对学生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老师要多与学生走动,建立良好和谐的朋友似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营造语文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

(五)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找准语文课程与职业素养提升之间的结合点和契合点,在提升语文课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的基本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为学生举办语文知识竞赛、辩论赛、职业素养相关的心理剧、舞台剧等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另一方面,院校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结合学生的专业,增加企业和在校学生间互动,将教学课堂延伸到企业,通过请企业优秀员工到学校做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或实训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职业素养的内涵魅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在现代教育中,职业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将职业素养培养植入到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而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淑芬.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建构与培养[J].职教论坛,2013(32).

[2]洪惠敏,王永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及建设[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篇9:高职院校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高职院校;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92-03

From Talents Evaluation Importance of Archives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Liu Meiping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s evaluation is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occupation college undertakes macroscopically managing, monitoring and guidance of the important initiatives,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archives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talent level evaluation bas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alents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archives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fered specific opinion.

Key words talent evalu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ile management

Author’s address Baotou Light Indu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aotou, Inner Mongolia, China 014035

为了促进高职高专的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起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11月接受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下简称“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这与学院的档案工作密不可分。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体系中,每个指标都需要大量的佐证材料予以论证,而这些佐证材料大多是由原始档案或以原始档案为基础进行加工过的二次文献组成。因此,完整、准确、系统地收集高校档案是搞好评估工作的基础。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档案作为史料最具有说服力,只有档案材料完整、齐全,才能帮助评估专家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否则评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 档案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档案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高校各项活动中历史面貌的真实记录,它原样地保留了形成者的亲笔手稿、领导签署、机关和个人的印章,以及当时形成的照片、录像或原声录音,是形成者的原稿、原作、原声、原貌,是高校的宝贵信息资源。这些历史记录可以作为历史真迹的证明,作为考查、争辩和处理问题的依据,为评估专家组了解过去、研究问题、预测未来、科学决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客观的估价。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专家组对学校的了解信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查阅由学校提供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信息的原始材料;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听取汇报、个别访谈等形式收集有关的信息。但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对一所学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主要还是要依赖于查阅档案信息资料。因此,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资料是搞好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基础。无论评估工作程序、组织机构、指标体系如何确定,最终都要凭借大量的档案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

2 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发现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多数高职院校成立的时间都不是太长,档案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不仅是对档案的利用,也是对档案工作的一次检查。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大多都能提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材料和学院校级管理方面文件,但要提供教学和其他方面的文件材料可能就会有些困难。因为,高职院校大多采用《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进行档案管理,划分为永久和长期保管的档案资料才移交学院档案室保管,而划分为短期保管的档案资料归形成部门保管。如教师的授课计划、任课安排、工作量核算、课堂教学材料、课程进度表、学生实习工作计划、实习报告、社会调查及总结、期末考试试卷及成绩分析等,这些资料均由系或教务处保存,不向学院档案部门移交。而从评估工作来看,这些档案正是学院教学活动的重要记录,在评估资料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少院校的这部分档案管理却长期疏于控制和检查。

从教学管理部门看,对这些档案的前身——教学文件的形成有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很多教学文件的规范性很差,不仅文件的格式、项目和内容未做到统一规定,而且对工作情况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后来形成的档案不规范、不完整;从档案部门看,多年来,由于这些档案不需要向学校档案部门归档,而高职院校的档案部门通常只是院办公室的办事窗口,没有权力去监督和检查别的部门的档案工作情况,加之档案部门人手少,更缺少对部门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而从实际负责归档的人员看,各系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系部教务日常工作中,兼职档案员只是挂着一个虚名,其实无暇整理档案,而且他们中不少人缺乏档案工作知识,所以档案整理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实际上在很多高职院校这部分档案是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这部分教学档案资料是重要的评估佐证材料。

3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密不可分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体现在学校迎评的整个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在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3.1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推动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高职院校档案来源广泛、门类众多,是反映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重要背景资料,是实施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能够获取的最基本、最准确、最真实的信息。以档案为依据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既依赖于档案的完整、系统、准确,同时又推动档案工作的建设。通过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可以发现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如果未达到标准或标准不健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完善档案的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方面都有规范化的要求,从而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3.2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化了校级档案,完善了系级档案的建设

按照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学档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档案部门归档范围进行适当调整,扩大系、部二级档案归档内容,建立系、部二级档案保管单位,形成以学院档案室为一级,各系、部档案为二级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学院档案部门要做好系、部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有能力的学校还可以定期对系、部档案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奖优罚劣,促进系、部二级档案管理工作,为教育部每五年一轮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加快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进程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对高职院校全方位的检查,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向评估专家提供大量的关于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凭证材料。受评学校如果还是使用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就不能进行快捷高效的检索和及时调阅各类档案,这将影响评估专家的正常工作。因此,高职院校档案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跟上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步伐,把档案管理从实物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使档案承载的信息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使高职院校档案部门的服务方式从封闭、被动向开放、主动转变;使档案信息的产生、传递、存储与利用形成一个全面、完整、合理的网络信息结构,加快实现高职院校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效率,促进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提前做好准备。

4 解决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与利用问题的途径

4.1 强化档案意识,规范档案管理

每位教职工都必须按照《档案法》的要求,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从而使并校前散存于各部门或个人手中的一些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及时归档。同时,要针对并校前各校档案管理方式、方法不尽相同的问题,及时调研,确定整齐划一的档案管理方法,便于档案的集中保管、利用,以形成档案工作的良性循环。

4.2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作有序,有据可依,保证档案工作逐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档案“见证历史”的作用。完善档案的保管、利用、借阅、保密、归档、鉴别制度,及时收集、补充、更新和完善人事档案材料,对收集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练,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真正地反映事实。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加资金投入,严格执行现代化管理标准,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唯一性,做到划分准确、排列有序、条目清楚、查找便捷。

4.3 合理配备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忠诚事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档案工作队伍,是档案工作摆脱困境的重要保障。为此,首先要建设好档案馆(室)队伍,确保一定数量的专职档案人员,并力求这支专职档案工作队伍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比较合理,便于发挥整体效应;其次要整体推进,大力加强档案网络建设,发挥各部门兼职档案领导和兼职档案员的作用。实践证明,档案工作涉及学校各个方面,仅靠档案部门单枪匹马,无疑是杯水车薪。只有建立稳定的校区档案工作网络,同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兼职档案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增强档案工作的向心力。

4.4 确定档案工作目标,使档案工作开展有的放矢

确定档案工作目标,是由于合并高校层次较前相对提高,并校后应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制定新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战略,使档案工作围绕新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这里之所以强调合并高校档案工作要实现目标化,一方面是明确了档案工作目标,即明确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总方向,一则可以根据总目标,不断消除偏离目标的因素,二则可以通过局部优化,使日常具体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明确了档案工作目标,便于加强日常管理,有利于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增强竞争性。为此,合并高校要根据确定的新目标,完善各种配套管理措施,并要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并完善档案工作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促进档案工作的开展。当今机遇和挑战并存,若不能及时把握机遇,发展的希望便会失之交臂。因此,合并高校档案工作应面对改革的新形势,立足并校后的现实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档案工作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刘淑霞.浅谈合并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J].浙江档案,2004(1):30.

[3]国家教委办公厅.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S].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沈蕾.教学评估工作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影响[J].北京档案,2006(12).

[5]陈蓉,罗迎芬.从学历学位清查中谈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利用问题与对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2):235-236.

[6]张晓莉;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EB/OL].http://www.ccclw.cn/szkj/class/?322.html.

上一篇:中国金银纪念币下一篇:我的就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