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

2024-04-19

关于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精选6篇)

篇1:关于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入手,分析探讨了差异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并以西式餐厅及中国餐馆在非本土文化的环境中如何生存为例,提出了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差异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差异;生存发展

跨文化交际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成为了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也被涉外工作者给予了相当的注意。而作为跨文化交际重要媒介的饮食,在各国之间经济的交往中地位也得到提升。深入了解和认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不仅可以加强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更是从事对外工作者的必修课。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交际的影响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所谓跨文化交际学,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二)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重要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行为和习惯,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者如果对交际对象所在的文化背景、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而饮食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和理解不同饮食习惯和风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的话,跨文化交际也必然是失败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一)中式的艺术享受VS西式的科学实用性

中西的饮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强烈对比。中国人无论是对于食物的烹制还是消费的过程都是一个漫长的享受过程,而西方人对于饮食的态度者相对来讲比较客观而又理性。与中式的艺术享受相比,西方的饮食强调的是科学性和实用性。而这一强烈的对比集中体现于中西方对于烹饪过程、菜名选择、对食物消费的不同选择和态度上。

1、烹饪过程的差异

中式烹饪的烹饪过程中,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立体感官享受,而且非常注重根据不同的时令和不同的地方风俗对菜色和口味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求达到最大的享受效果。而对于调料的搭配也只是一宽泛的“少许”,“一勺”,或“少量”等标准来进行选材。而对于从事烹调工作的厨师来说,烹饪不像是一种职业而更接近与一种舞台艺术。想一个雕刻家精心雕刻杰出的艺术品一样,可以说享受贯穿了整个制作的过程,从烹制到消

费。

相比而言西式的烹饪,则更像是一项简单机械而又要求严格的实验。《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见他们整个的烹饪过程,其实就是一串数子的机械组合,从时间,数量到程序和排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量的要求更是达到以克为标准的苛刻境地。同时他们往往因为过于注重营养的保持而忽视了饮食的可享受性。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

2、菜名选择的差异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菜名的选择上都坚持了本土的思想。中国人讲究美感和享受,而西方则再次强调了他们文化中实用主义的精髓:实用,科学。

以下是一些名菜的中英文名称:

宫保鸡丁 Fried Chicken w/Dried Chilli神仙豆腐 stir-fried fairy tofu 什锦菜 Mixed Vegetable黄金蒸蛋 Steam Egg

罗汉斋 Lo Han Vegetable珍珠豆腐汤 Beancurd Soup霸王别姬——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 in White Sauce

连生贵子——Lotus Nuts in Syrup

寿比南山——Steamed Chicken in Pumpkin

不难看出中国的菜名蕴含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文化信息。例如,“过桥米线”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绵绵情意,霸王别姬讲述了楚霸王项羽与虞姬凄美的爱情故事,而连生贵子、寿比南山等则反映了中华民族美好的祝福,“蚂蚁上树”、“孔雀开屏”则描绘了中国画般的意境。同时中国的菜名还强调了给人充分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例如黄金蒸蛋,光是听了菜名,食者便能想象出其炫耀夺目,光彩耀人的样子,顿时食欲也大增。而从这些中国名菜的英文名来看,不仅简单而且非常实用。首先它们大多将各类菜肴所需之主料直接放入菜名当中,其次菜肴的烹饪方式也涵盖其中,可以说每一个英文菜名就是一份简易的食谱。每一个英文菜名似乎都清楚而生动的将烹饪的整个过程记录了下来。

3、消费态度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最大差异便是他们各自对待饮食的态度。中国人的饮食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有着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即融绘画、雕塑、装饰、园林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如中国各种食具考究的摆放,食雕的精美无不反映了中国饮食中丰富的艺术内涵。又如陶制炊器的器形从实用需要设计出发,本意为放置平稳,受热均匀,但却给人以对称、均衡美的感受。陶器、铜器、铁器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对工艺、性能方面的改进,还包含着追求形式美的意图。

而西方人眼中的饮食不过是能量及营养摄取的一种方式,饮食中的艺术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望尘莫及的。与中国人相比他们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保持和搭配,强调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同时饮食在西方宴会上充当的角色是交际的附属物,往往重视交际而忽略饮食,而中国人是绝对不会将一种艺术单纯的用以交际的。

(二)、中式的和合思想VS西式的改造自然思想

跨文化交际中中国饮食和西方饮食的差异从文化层次上来讲展现了两种文明和两种文化的冲突和对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中国饮食无论是食物的烹制、搭配、摆放,还是消费都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阴阳协调”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首先对于食物的烹制中国人讲究因时因地做出对应的调整,春食酸,夏食苦,秋食辛,冬食咸,已达到阴阳协调.而西方人对于食物的烹制、搭配、摆放则体现了西方人对于自然科学及理想思想的崇尚。首先,西方的食物烹制是强调营养的保持和搭配,以自然科学为出发点,以纯理性的观点对待饮食,以求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而西方人食物的摆放是基于分餐制而逐渐形成的。每人一副餐具,一份食物这不仅符合西方科学健康的标准,同时给人一种,绿林好汉独霸一方的感觉。而西方的餐具,刀叉勺的搭配又对开发自然的无限欲望,同时也是西方人崇尚自然科学的另一佐证。

(三)、族群观念VS个人主义

中西饮食文化的另一差异在于,在消费过程中伴随而来的交际现象是基于何种思想产生的。从这一点考虑,中式的交流是基于族群意识而达成的,而西式的交流则是基于个人主义的思想而形成的。

中国人无人是在大型的社交场合还是相对私密的个人场所,他们的交流对象往往是一个群体和家族。也就是说中国人的交流非常强调家族之间和朋友之间情感的进一步加深,他们的交流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互相劝酒,夹菜,各餐桌之间的相互走动在加强联系的过程中也就必不可少了。与西式的交流相比,中式的饮食文化家族色彩(或者说是族群色彩)也就浓厚的多了。

西方人的交际相对来讲,交际圈就小多了。因为西方人历来他主张个性的独立和解

放,而对中式的族群观念并不做太多的考虑,所以在宴会上他们也就更加强调个性思想的表达和交流的独立性。因此我们从各类电影中可以看到,在西式的宴会上,宾客们大多是各自拿着一个酒杯四处走动与他人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而对于亲友的交流似乎并未得到很多的体现。与中式的交流来讲,他们的交际圈就要小得多啦。

三、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的处理(以肯德基为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中西方的许多文化内涵和精神在不断地交流中不断地相互渗透,完全纯净的文化已经不复存在,跨文化交际的困难也日益突出。而如何处理日益复杂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涉外餐饮业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又一重要主体,其生存和发展备受瞩目。下面以涉外餐饮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例,探索一下如何正确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种种问题。

(一)肯德基的进入:1985年,时任肯德基总经理的迈耶在做出开发中国市场这个决策时就认识到了想要在这个古老新大陆取得发展首先要克服的困难就是熟悉和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于是他首先选择了新加坡作为进军中国市场前的试点,选择新加坡的原因是其国民说普通话,生活习惯与中国最为接近。1986年的4月,眼看时机成熟,迈耶立即采取行动,改组肯德基东南亚地区办公室,并任命具有中国成长背景,又有国外求学经验的中层管理人员王大东出任肯德基东南亚地区副总经理。通过一年在新加坡的练兵,肯德基对跨文化管理、尤其是对东方人的管理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积累了熟悉中国特点的运营人才,保障了进入中国之后能够迅速地融合并做到游刃有余,1987的11月12日肯德基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正式启动了中国区战略的第一步。

(二)肯德基的中西交融:为了更好的迎合中国顾客的口味,以占领更大的市场,肯德基采取了菜单本土化,开发了长短期系列产品:老北京鸡肉卷、十全如意沙拉、玉米沙拉、营养早餐(香菇鸡肉粥、海鲜蛋花粥、枸杞南瓜粥、鸡蛋肉松卷,猪柳蛋堡)等。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之更好的融合,肯德基还采取了原料采购本土化的做法,它基于中国的饮食文化所作的相关调整已经取得了极大地成功。同样的在经营模式上它也采取了本土化的做法,1、在店面方面,肯德基大大领先,它的店面数如今已是竞争麦当劳所无法比拟的;

2、在公司总部的地理位置方面,肯德基将亚洲区的总部设在上海,因其地缘和对消费者研究的接近,所以市场反应的速度也更加灵敏。

3、在单店的经营形式上,1993年,肯德基就首先把特许经营模式引进中国并加以改良,由此肯德基的扩张开始提速,奠定了自己的优势。

(三)肯德基的成功:肯德基中国市场本土化其实就是在它为立足“取之于中国,用之于中国”,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它的成功是跨文化的饮食文化交流成功的一大亮点,它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饮食文化在彼此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摩擦出了令人欣喜的火花,为另一国的顾客带来了更多的食物选择,丰富了跨文化饮食文化差异交流内涵,这是相当的令人欣慰的。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中西饮食文化的表现及其本质(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探索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处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有效措施,并以肯德基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为例,形象生动的提出了应对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诸多问题的办法。

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是可以通过交际方自身的调整与改进来减少摩擦的。首先,要吸收当地的饮食文化理念,使自身的文化内涵与当地的人文色彩相符合;其次,要加入了自身固有的特点,开发出更具有特色的新产品,产生一些好的经营理念,从而使两种文化更好的向前发展,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饮食这个方面出发,许多本来看似不可解决的问题便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认真对待、处理和从新认识跨文化交际中的包括饮食在内的各种文化差异,饮食文化交际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差异不可能会被消除,但是在交际中人们会得到很多尝试新食品的机会,人们也能感受到这其中文化交流的氛围,差异不会是阻碍交流的物质,相反的,它可以让交流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刘琪.论中式菜名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2]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3]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0-92.[5]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N].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

期,279-282.[6]陈歆.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J].职业圈,2007年第20期

篇2:关于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这里从关注重点、烹调准则和文化特征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营养”和“美味”的关注重点不同

(一)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使是在饮食文化与我们比较相似的法国,涉及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法国烹调虽然也追求美味,但同时还坚持“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的做法是他们不赞成的。

不可否认,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他们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再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生吃则避免丢失,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因为习惯使然,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二)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会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老头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深受卡尔文教派影响的荷兰人连自己都说过“如果说法国人是为吃而活着,我们荷兰人则是为活着而吃”,这也就不难理解 “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是当烹饪变成一个精确而艰巨的实验时,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他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谁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的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比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著名菜肴炒“杂烩”,更是把这种随意性发挥到极致,凡是能吃者皆能入菜。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泾渭分明。所谓“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我们称夫妇成婚为“合卺”,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这意味着我们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属于跨文化交际范畴,是一种非语言行为。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2).

[5]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6]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篇3: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差异

一、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有其文化根源。西方文化中的语言文字与东方文化中的和谐大同在他们各自对创世的解释中可以得到说明。西方人认为万物神造, 强调的是人;而东方人认为自然生万物, 强调的是精神和自然。西方文化对语言是高度信任的。在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的第一节说道:“太初有道, 道与神同在, 道就是神。万物是借着他造的, 凡被造的, 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希伯来旧约第一篇《创世纪》也说道:“上帝说, 要有光, 于是就有了光。”上帝说出了一个词, 就有了一个事物。是先有词后有物。在西方人眼里, 语言就像上帝一样全知全能, 世上没有用语言表示不了的东西。于是就有了西方人精神生活方面的告解传统。相反的, 中国的大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中说道:“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意思是道是独一无二的, 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 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还有“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意思是道, 能用言语表述的, 就不是永恒的道, “名”, 能用名称界定的, 就不是永恒的“名”。否定了语言的终极表达功能。“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否定了语言是知识的来源。而儒家强调说话者本人的道德修养, 文字向内凝缩, 意义向外扩张, 强调“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传统文化对语言不信任就导致了精神生活方面的内省传统。

RobertKaplan提出了文化思维对话语模式的影响, 认为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 而东方人的思维是螺旋型的。中国人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 把思想发散出去了还要收回来, 让它落在原来的起点上。这样的圆形思维导致了汉语的螺旋式结构, 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种问题加以展开, 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 讲究起、承、转、合的八股文章就是典型的例子。而西方文化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 一切都在向前发展变化。所以直线型思维的人认为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就一定要直接表达, 避免用无关的信息掩盖真实的观点。因此, 英语语篇一般按直线展开, 通常是主题句直接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 再分几点对主题进行阐述, 最后得出结论。这种话语模式的巨大差异必然会产生语言交际的差异。

二、语言的文化差异现象

1. 语言使用的差异

由于生活的环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各个国家的语言习惯是千差万别的, 在这里, 我们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在中国, 学生对老师的称呼常常是姓+老师, 如, 张老师、李老师等等, 因此, 中国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英语就学习和使用这样的语句:“Goodmorning, Teacher.”而Teacher (老师) 这个职业在英语里是不能用作称呼的, 这是西方文化与汉语文化的一种差异。还有在问候语上, 我们中国人在见面时常常会问:“吃了吗?去哪儿啊?”等等。但是在跟外国人打招呼时如果说:“Have 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就会很不得体, 并不适合英语国家的习俗。“去哪儿啊?”是汉语里常用到的问候语, 询问者并不想明确了解实情, 对方可以含糊的回答, 问候人不会介意。但在英语里, “Wherearegoing?”是一个特殊疑问句, 是要求对方给予明确回答的, 所以在西方人看来, 这种问候是侵犯了他们隐私的行为。同样的, “吃了吗?”在汉语里恐怕是最常用的问候语了, 而在英语里, 这只是一个一般疑问句, 需要Yes或No来回答, 并不能作为问候语。如果回答是否定的, 那么问话人可能会进一步提出建议, 进而邀请对方共同进餐。所以, 当外国人听到这句话时, 可能会以为你要请他吃饭。

在交谈完毕分手告别时, 也会出现语用失误, 在汉文化里, 当两个人交谈完分手道别时, 社会身份地位低的人或年轻人一般会向社会地位高的人或年长者说:“浪费您的时间了。我该走了, 您一定累了。”但是这些道别的话在英美文化中是非常不得体的, 会引起西方人的误解。“Youmustbe tired”这种话只有在知道对方正在生病时才可以用, 否则对于一向想有年轻、健康形象的英美人来说, 这简直不能忍受。中国人视尊老爱幼为一种美德, 处处表现对他们的热情关心, 但如果对西方人直言他老, 这是一种冒犯。因为在英美文化里, 老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无用、无能的含义。

2. 交谈话题的差异

在日常交往中, 人们总会找一些合适的话题来谈论, 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达到交往的目的。但是由于文化习俗不同, 彼此不熟悉的人之间谈论的话题也会不同, 有时无意中询问或谈论了错误的话题就会使对方反感, 导致误会的产生。那么, 在和西方人交流时哪些话题是可以谈及, 哪些话题是应该避免的呢?

首先, 我们可以用询问他们在闲暇时间喜欢做的事情来展开话题。人们总是对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这样方便人们对个人爱好进行讨论。如果正巧发现彼此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双方不仅谈话投机, 还有可能建立长期友谊。

在中国, 问别人的年龄是十分常见的, 但是在西方, 这是个人隐私, 问这个问题是不礼貌的, 尤其是女士的年龄。但是, 问小孩子的年龄就没有关系, 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他们自认为自己很年轻的时候是很乐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的。然而, 直接问“Howoldareyou”还是不礼貌的, 如果一个上了岁数的人想要谈论他们的年龄, 别人又适时的恭维他看起来很年轻, 他自己就会提起这个话题, 并让其他人猜猜自己的年龄。他们往往喜欢别人说自己年轻, 不喜欢别人说他们看起来很老。

同样的, 在中国还会常听到问别人挣多少钱的问题。但在西方这是非常个人和隐私的话题, 甚至在同一个家庭里, 人们都可能不知道彼此之间的具体收入。这更表明了家庭成员间也应该有相对的隐私和独立性。

总之, 我们应该明白, 西方人是强调个人主义的, 他们想问题是以“我”为中心的, 而中国人是以“我们”为中心的集体主义。西方人强调做事, 而中国人强调做人。因此, 任何有关个人隐私的话题都要避免。

3. 中西方对沉默的不同意义

沉默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它同样可以表达多种含义。通常东方文化往往把沉默看得比言语还重要, 而西方文化相反, 他们更强调语言的作用, 沉默会使交流中断。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 鲜矣仁。”儒家崇尚质朴, 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 说到做到, 先做后说, 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 只说不做, 停留在口头上。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 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在东方文化中, 认为言语和辞令在特征上是相同的, 词语是交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西方人看来, 沉默意味着停顿、间隙、安静或交流上的空白。当沉默延续时, 对话会变得困难。而在东方文化中, 沉默是有价值的并不是可怕的。两个朋友可以坐在一起几个小时不交谈, 下级可能会对上级的教训长时间的保持沉默。西方人对他们所知道的事情不光满足于知道, 更重要的是说出来。而东方人的想法是尽管我知道, 但是我不说。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沉默是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基石, 在交际中语言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基础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 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又会导致语言使用上的不同。这往往会影响交际, 导致交流失败。我们应该从文化入手, 了解对方和自己的文化差异, 和由此导致的语言差异, 从而避免失误, 使交际顺利进行。

摘要:语言是交际的重要手段, 但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交际双方所处文化背景不同, 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不相同。不同文化之间又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去推测对方, 这往往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上的误差。我们应从文化入手, 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语言差异, 从而避免失误。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语言差异,根源,现象

参考文献

[1]WILLIAM B.Gudykunst.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李学爱.跨文化交流:中西方交往的习俗和语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关于非言语交际的跨文化差异分析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跨文化;差异

非言语交际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一种交际形式,人们提到“交际”一词时往往直接联想到言语沟通与交流,但事实上,非言语交际在人类实际交流过程中的比重远超言语交际。国外学者曾经对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在人们日常沟通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言语交际的比重仅占35%,其余65%的沟通都通过非言语交际实现。非言语交际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其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同一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含义常常并不相同,且不同时间地点下同一个非言语交际符号也常常发生变化。非言语交际作为不发声的“语言”较发声的语言更为含蓄和隐晦,人们在非言语交际过程中往往并不刻意为之,而是不自觉和下意识的,因此非言语交际相比言语交际不存在时间限制,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一、非言语交际的内容

非言语交际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肢体言语、客体言语、副言语、环境言语等。肢体言语作为非言语交际中最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最常被人们使用的一种非言语交际形式,肢体言语的使用相对主动和明显,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人们都习惯以点头表示同意、接受、明白等意思,以摇头表示反对、拒绝、不明白等意思。而在指示地点或方向的时候,人们常常伸出食指指向目标地点方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有以手肘或脚轻击身旁说话的人以示警告,阻止他人继续说话的非言语交际方式。

客体言语则包括人们的服装、配饰、个人用品、交通工具等相对隐晦的非言语交际内容,比如西方国家的人们将戒指佩戴在左手无名指表示已婚,印度女性则在结婚后将头顶中分部位的头发涂上红色染料表示已婚;欧美的女性认为皮肤黝黑、嘴大且唇厚为性感、美丽,东亚女性则相反,更喜爱白皙的肌肤和小巧的嘴唇。

副言语又称伴随言语或类言语,通常以单章节的发声及语调变化传达交际的信息。例如欧美国家人士常常发出“嗯哼”的音节表示“知道了、对、是、同意”等含义;中国人习惯以平声的“嗯、哦”表示“明白、清楚、了解”,而以尾音上扬的“嗯?哦?”表示疑问、质询等意思。也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习惯用刻意的咳嗽声表示提醒“有人来了”或者警告“不要再说了”等意思。环境言语主要指人们交际中以时间或空间传递出的交际信息。

二、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的关系

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是互为辅助和补充的关系,非言语交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不同文化间言语交际的缺陷。不同文化间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言语交际的错误理解,此时以非言语交际相配合就能避免产生歧义。例如中俄边贸刚刚启动时,俄罗斯商人到中国商铺购买服装等日用品时,双方言语不通很难交流。俄罗斯人需要购买大尺码的服装,但中国商人听不懂,俄罗斯人于是鼓起两腮,双臂张开形成一个圆弧形,意为体型肥胖的人,中国商人立即明白了俄罗斯人的意思,拿出最大号的服装供俄罗斯商人挑选。这就是典型的以非言语交际弥补跨文化交际中双方言语交际易发生的缺陷问题。

三、非言语交际在跨文中的差异

(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差异的表现

以微笑这种最普通的非言语交际符号为例,尽管世界绝大多数地区人们都以微笑作为友好的表示,但在特定场合下,即使是这种最具普遍性的非言语交际符号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有相当显著的差异表现。比如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多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商务人士一般认为微笑是充满诚意、友好的表示,因此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始终面带微笑,但日本人视商务谈判为严肃、慎重、重要的大事,不宜微笑,甚至认为在商务谈判桌上微笑是一种恶意的表示,因此谈判全程基本面无表情或保持肃穆,只在最后谈判结束签署合同时才面露微笑,对合作成功表示满意。

(二)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差异原因

之所以连微笑这种最习以为常的表情在不同场合下的非言语交际中都会因跨文化交际出现显著差异,其中根本原因仍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习俗等的根本性差异。对欧美等西方国家而言,人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及其天性相对外向、开放、张扬,而东方国家受传统教育影响深刻,人们比较内敛、克制、含蓄,情感不外露,这种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决定了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的差异。

(三)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差异的影响

在不同情境中的影响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的差异易导致交际双方误解对方的意思或者使交际中断,特殊情境中的影响则可能极其严重。例如曾在伊拉克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当时一辆伊拉克人驾驶的汽车靠近一处美军控制的检查站,美军示意该车停下接受检查,士兵使用了非言语交际中的肢体言语——抬起手臂伸直,五指并拢,手掌掌心朝向行驶的车辆,在多数国家和地区这一手势表达“阻止、停止”的意思,然而在当地却并非如此,此处的伊拉克人常用此手势代表“欢迎”,于是伊拉克人驾驶汽车继续前进。最终的结果是车辆被美军射击超过一百发子弹,车内人尽数死亡。

四、解决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学习,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非言语交际的产生总是与丰富的传统文化、习俗相关联,加强学习、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是解决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产生误解和歧义的关键。交际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了解异域文化与习俗中的非言语交际特点,如果有异域交际的目标国家和地区还应当强化对目标区域文化习俗的重要学习,比如书籍、影视剧、报刊杂志、音视频资料等。将日韩影视剧与欧美影视剧相对比就可以发现一个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中较显著的差异:比如乘坐轿车,日韩地区男女各自拉开车门,欧美国家却常常是男士为女士开车门;下车亦是如此,欧美男士先下车,然后为女士拉开车门。再如聚餐,若席间有女士暂时离开,日韩影视剧中的男士往往坐着不动,欧美影视剧中则经常出现女士起身时,男士立即起立,女士离开后重新就座的场景。加强对异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交际者熟悉非言语交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最大程度避免对非言语交际的误解。

(二)对含义模糊的非言语交际进行确认,避免引起歧义

对不能明确真实含义的非言语交际进行二次确认,正如之前提到的发生在伊拉克的真实案例,如果开车的伊拉克人能够停车与美国士兵进行二次确认,就能够避免出现因对非言语交际的不明确产生致命误解。在一些相对极端的情境中,若交际对方出现了含义模糊的非言语交际符号,已方应尽可能以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进行二次确认,以保证交际的正确性。

五、结束语

非言语交际是言语交际的重要且必须的补充,但在跨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由于其隐晦和不确定性容易产生交际歧义和误解。因此,在参与有异域文化背景的交际时,交际者应注意加强对非言语交际特点的观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异域文化与习俗,尽量熟悉非言语交际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在交际过程中降低出现误解和歧义的频率。

参考文献:

[1]李元胜.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112-116.

[2]庄恩平,杨盈.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外语教学的盲点[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02:14-19.

篇5:跨文化交际中性别差异的文化透视

跨文化交际中性别差异的文化透视

本文从男女在会话、话语的解释框架以及行为、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归纳分析,从性别思维定势、性别角色意识形态、文化变迁、个体经验等一些文化因素出发,多角度探讨性别差异的文化成因,从而揭示文化在性别差异跨文化研究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作 者:陈艳清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刊 名: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卷(期): “”(6) 分类号:G04 关键词:性别差异   解释框架   性别定型   性别角色意识形态   文化归因  

篇6:关于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

生命科学学院08生物科学张婷婷20080831

41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不同民族创造性的体现。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观念、饮食的侧重点、饮食习惯、餐桌礼仪、饮食制作、饮食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化跨文化交际研究。1“泛食主义”VS“食(实)用主义”

孔子在《礼记》中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与孟子处于同时代的告子也曾说过“食色性也”。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要算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中国人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往往是吃,或为吃做准备。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件不关于饮食。孩子出生要吃,满月要吃,周岁要吃,结婚要吃。人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庆祝一番,甚至去世也要吃,叫做“红白喜事”;客人来了要吃,称之“接风洗尘”;客人出门要吃,谓之“饯行”;乔迁要吃;晋职要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甚至感情上的**也往往借助于酒菜来平息。吃的形式后面蕴涵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吃也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已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

在西方,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是菜,其余不过是陪衬。平时宴请,饭菜更为简单。在美国,有时朋友聚餐会采取大家作贡献的手法,称之为“Pot—luck”,即每人都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还有一种聚会,称之为“Party”,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可见,他们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吃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摆阔气、讲排场。正是受这一观念的影响,西方的宴会并不重吃,而重宴会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主人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客人们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饮食的侧重点不同讲排场”VS“简单、随意”

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宴会观念上也存在着根本区别。中国人请客吃饭重视饭菜本身,讲究排场,酒菜要丰盛,一般的正式宴请至少要上七八道菜,这还不包括之前上的冷盘、小吃,中间上的甜点以及最后上的主食(面条、米饭等)。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且饭菜一般要大大超过主人和客人所能消耗的量,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这大概源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持家要俭,待客要丰”正是由于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使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讲究排场,重视饭菜的质量和数量,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清朝出现的“满汉全席”。

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

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著名的需求定律中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在此之上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从文化的意义上看,在西方国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的层面上,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更为重要的“使命”,更谈不上是“众礼之源”。饮食结构的不同

我们知道,中西方饮食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的饮食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即饭是主食,菜是为了下饭;而西方的饮食则是以肉、奶为主,谷物为辅的。这种不同的饮食结构与其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甚至于是近现代历史时期,农业一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历朝历代政府都会颁布各种各样的举措去鼓励农业发展,因而农业所占比例较大,其他行业发展受到抑制。相应的,农作物就成为了主要的食物来源。人们的生活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的营养提供,果类食物也起到辅助的作用,肉类食物只能算是罕有的点缀了。4 饮食制作的不同

4.1烹制准则的不同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随意”与“规范”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其烹制过程体现了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烹制过程中,西方人会完全依照菜谱,为了达到准确无误,他们甚至会动用天平、液体量杯、刻度锅等。因此西方人制作菜肴往往比较机械,缺乏新意,毫无特色可言。相反,中国烹饪却崇尚随意性。中国烹饪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也还讲求各大菜系之间交叉融合。同一道菜,由于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在操作上可作不同的处理,从而其色、香、味变化多端。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

4.2 烹制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它有极强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氽、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而且中国烹饪还极重刀工、火候,菜的形状可以切得五花八门:块、片、丝、条、丁、冷雕等;不同的刀工或不同的蔬菜烹制的火候也是不同的,这就使得菜肴的滋味以及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都存在差异。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他们只追求食物的营养,只求吃饱吃好,而不重视饮食带来的乐趣。他们的菜肴以煎、炒、蒸、冷拼为主,蔬菜通常切成大块儿或大片儿的,然后入锅,直到全熟能够食用为止。5 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

5.1 餐桌气氛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5.2 餐桌举止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中,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违背。比如就餐时的衣着,要远比过去随意多了,可着中山装、夹克或西服等,这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汇,相互发生正迁移作用最好的例证。当今许多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不喜欢吸烟或喝酒,许多人也不喜欢别人在他们的住处吸烟喝酒。而在当今的中国,许多人既吸烟又喝酒,有一种社会怪现象似乎是“不吸烟不喝酒”就无以社交。所以在中国的餐桌上依旧存在吞云吐雾、烂醉如泥的“陋习”,尽管他们知道这有伤风范,但依旧不能禁绝之。想必这就是文化迁移和发展的不完全性、不彻底性的表现,我们有必要在正确理解和认识文化现象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人文文化的发展,提高民族人文素质。

5.3 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对于餐桌的规矩,西方人进餐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当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规矩。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因此,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对比研究过程中,各自的优、缺点显而易见。这种研究有利于文化的正迁移作用,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促进本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发展。饮食习惯的不同

6.1 饮食餐具的不同

在饮食餐具方面,中西方差异甚为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体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方文化以及不同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面貌,造就了东西方特有的感觉和感情。

6.2 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每次就餐时全家人或一群熟人围坐在餐桌前,举筷夹食同一盘菜,甚至其中某位用自己的筷子为他人夹取食物以表示关爱,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大家边吃边谈,其乐融融。这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西方的饮食方式讲究的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一般待大家坐定后逐个传递食物,用公勺夹取到自己的餐盘中再分享。同时。西方人进餐过程中强调相互之间的交流,关注同餐人尤其不熟悉的人;进餐时主要看人,偶尔看菜。这与他们崇尚自由、平等、随意的个人主义取向有关。结束语

上一篇:花的学校课堂教学课件下一篇:根系真的“与世无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