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论文

2022-04-28

摘要: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渐加深,各民族或国家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是将自身的文化价值传递给另一方,与此同时还会将对方的文化价值收为己用。这种文化上的复制现象就是文化的模因现象。文化的复制又体现在文化符号,即语言符号的复制上。通过语言符号的复制,两种文化达到了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论文 篇1: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

摘要:跨文化交际,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文化系统背景下,对同一事物所产生的认知行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也逐渐趋于融合,国家交际事务增多,这样就会涉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交流和沟通。而文化受到地域条件、物质条件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差异常常会影响人们交流和沟通,为了能够让人们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无障碍交际,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西文化 差异探究

社会发展与演变,其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就是文化,文化在无形中连接每个社会个体,对社会生活以及整体秩序发挥着维系、协调的作用。在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全球化,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宗教之间产生频繁碰撞,在这个不断碰撞的过程中,更多的外国文化元素会涌入我们的生活,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了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文化的研究工作必须要深入下去,改进跨文化交流显得日趋重要。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一)时间观念

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最明显的就是时间概念。首先,从西方国家来看,人们对时间的观念表示十分精准,遵守时间被视为一种美德,相反,不遵守时间的人,是会被唾弃的,他们对时间的看重,远远高于中国。这与西方国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人对时间概念很模糊,这种差异在中西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约会或者是朋友相见,西方人都会提前将事情安排妥当,并且会提前通知朋友,并按时赴约。同时西方人在拜访之前,会告之对方拜访的目的,约会的时间以及地点都会商量好,这些内容一旦定好,基本不会改变。但是中国人在这个方面不会做这些复杂的处理,中国是多向时间习惯的民族,在时间观念上比较模糊,也比较随意。拜访朋友或者约会,时间一般不会规定到几点几分,提前准备也比较简单,一般来说,都是在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时间点。这个方面的显著差异,使得中西方国家的人们相处起来十分不适应,西方人会认为中国人不守时,甚至是品德有问题,而中国人会认为西方人过于刻板,做事不够灵活。

(二)客套语

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核心文化系统,从古至今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因此,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懂得谦卑,习惯于贬低自己,并认为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并且中国人遵循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准则。在中国语言体系中,包含了大量表示谦卑、恭敬的词语,中国人与长辈交谈会使用敬语,比如“您、先生”等,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没有礼貌,没有教养。而自己受到表扬和称赞的时候,则要回以“不好意思、哪里、不敢当”等礼貌性用语,在写作或者是发表学术类论文的时候,总是会使用“浅析、浅论、偏颇之处”等词语,这些都表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谦卑、谦虚的个性。而西方国家则不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最为突出的特点,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贵与贱、高于低之分,每个人的想法都表示了他们的思维,别人是无权干涉的。每个主体都有实现自我愿望以及被尊重的权利,相反,他人的隐私以及权利也是不能侵犯的。“平等”在西方人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在他们受到称赞的时候,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谢。一般以“Thank You”礼貌性回答,但是存在谦卑的含义。他们认为自己好的就是好的,别人赞美也是非常正常的。比如,赞美对方衣着得体好看,他们会欣然接受,但是中国人则会说一些谦虚推辞。这就是中西方在客套话上存在的鲜明差异,

(三)餐饮习俗

餐饮习惯是中西方国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人情好客”是传统美德,中国人喜欢宴请亲朋好友,在菜品上也十分讲究,他们会尽自己所能为朋友准备最丰盛的食物。主人在宴请客人的时候会提前预定,还常常会说“也没准备什么”以及“招待不周”等话语,这是中国人固有的“低调、谦虚”思想决定的,在吃饭的过程中,主人往往还会为客人夹菜、倒酒,餐桌上十分热闹,在吃饭之后,主人还会询问来客是否吃饱了,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宴客之道以及餐饮习俗。在中国,餐桌也往往是交际的平台以及人情交往的媒介。但是西方国家则不同,他们的饮食习惯非常简单,宴客的时候,不会将菜品种类和数目作为衡量主人是否好客、是否尊重客人的标准。由于西方人个人意识非常强,在个人隐私方面也十分敏感,因此主人不会主动给客人夹菜,也不会主动敬酒,每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吃的菜品,氛围相对轻松、随意。吃饭过程中不会有人大声喧哗。

(四)称谓用语

称谓用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词汇之一。不同的称谓用语也体现了民族文化体系的独特。称谓用语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历史的一种反射。在中国人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对西方人的称谓常常弄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称谓上分类非常细,嫡系血亲以及旁系血亲在称谓用语上都能体现出来。而西方人在称谓用语上则不能看出这样的区别。例如,英文中的“sister”一词既有中文中“姐姐”又有“妹妹”的意思,如果不联系交流中的上下语境,中国人很难明白谈话所指对象的长幼关系。而西方人看来,姐姐妹妹都一样,都平等,没有高低之分。在中国,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在称谓上的体现是非常明显。从中国人的亲属称谓上也能够看出他们的血缘远近,中国的亲属称谓体系是以伦理观念为基础构建的,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中国人“集体意识”的生活观念。但是在西方,亲属称谓是相对模糊的,他们的称谓比较宽泛,一般只能够看出辈分,但是看不出血缘远近。比如父亲血统亲属与母亲的血统亲属是平等关系。cousin相当于中国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表妹、表妹”等8个词语,从这些内容就能看出中西方在称谓用语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为了能够更加流畅地进行文化交流,应该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自己,了解异国文化,了解文化差异

在消除跨文化中西交流冲突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弄清楚中西方的差异,针对本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思维模式以及世界观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然后客观地看待各要素在个人发展中所产生的正负影响。

(二)运用移情,增加交流的灵活性

移情是跨文化视角下,文化交流的常用手段。这是通过自己能力感知对方处境以及情感的方式,通过移情,我们仿佛置身于西方世界中,能够设身处地地看待西方文化,并通过语言交流了解对方的情感和体验,减少交流的重复,这是增加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承认差异合理性

正如刘易斯所说:“移情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话语和行为背后的含义。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互尊重,承认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容忍并接受不同的意见,善于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跨文化交流。

(四)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要想消除跨文化交际下的矛盾和冲突,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以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各种信息媒体,比如报纸、网络等,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以及习俗,让自己更加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这样在交际过程中,就能够避免很多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邓海,刘晓慧.文化·语言·外语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07).

[2]李模琴,王建武.略论外语习得中的文化导入[J].陕西工学院学报,2013(04).

[3]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试论“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定位[J].外语界,2012(01).

(作者简介:蔡婷婷,女,安康学院外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

作者:蔡婷婷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论文 篇2: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语言符号的模因现象

摘要: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渐加深,各民族或国家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是将自身的文化价值传递给另一方,与此同时还会将对方的文化价值收为己用。这种文化上的复制现象就是文化的模因现象。文化的复制又体现在文化符号,即语言符号的复制上。通过语言符号的复制,两种文化达到了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效果。

关键词: 模因论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语言符号

一、引言

当今世界,在信息化、信息化、网络化、传媒化的带动下,各国文化中的交流日渐加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和丰富。各个民族或国家在文化的互相交流过程中,不仅是将自身的文化价值传递给另一方,与此同时还会受到另一方文化价值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一种是将对方的文化价值使用“拿来主义”收为己用;或者把对方的文化价值和本土文化进行融合,形成带有异族文化特色的本土文化。这些文化上的交流常常体现在某种文化符号的使用上。而这种文化的复制现象就被称为文化符号的模因现象。

二、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最初模因(meme)这个术语在1976年Richard Dawkins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中首次出现。它指一些思想或主意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meme)这个臆造出来的单词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和词根,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因此,模因指文化基因。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传递的单位。词源上模因来自表示“模仿”的希腊语词mimema(mimema,“that which is imitated”)。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模因的定义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而《韦氏词典》则将之释义为“在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散播开来的思想、行为、格调或语用习惯”。也有学者把模因定义为个人记忆中的信息单位,它能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记忆中去。模因是一种可传染的信息模式,它通过像寄生虫病那样感染人们的大脑,改变他们的行为,引起他们着力去宣扬这种模式。这就是说,对某事物,如标语口号、时髦用语、音乐旋律、创造发明、流行时尚等,只要有个带头的,人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模仿起来,传播出去,“炒作”起来,成为“人云亦云”、“人为我为”的模因现象。

三、文化符号

1.文化符号的定义

文化符号(cultural code)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在社会心理学词典上有这样一段阐释:指能超越事物本身的形式(如事物本身的形象、声音、光亮、颜色、动作等)而代表某种意义与价值的事物的物质实体。它是具有抽象能力的人类的创造物,也是被运用它的人们赋予一定意义或象征的东西。如果某一事物作为刺激物,未经意义化,便不能作为文化符号而运用。文化符号规则的形成过程,是人们相互交往及约定成俗的过程。由此,一种文化符号的形成不仅是时间的积淀,同时还需要大多数人的认可。结构主义符号学认为:符号本身是一种诱导人作出反应准备的刺激因素,是“思想的工具”。它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两者的关系具有任意性。符号总是从属于一定的符号系统中,一方面,符号是观察者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符号又是需要解释的。

这里所谓的符号是指“总显示着某种意义的有机体能够感受到的非实在的刺激物,它是两者之间的代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传播都是建立在符号体系基础上的。文化符号是经过时间洗涤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是某种意义和理念的载体,这种理念和意义是通过一系列外在特征表现出来的。文化符号可以是客观的物质,也可以是主观的某种概念。笔者所要探讨的文化符号主要是语言方面的概念性符号。

语言符号是符号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功能最为强大的一种符号体系。语言符号是一套能指与所指系统,具有极度能产性,在指称事物过程中不具有理据性,而是约定俗成的。语言可以根据实际历史条件变化改变自身系统以适应社会现实的变化。

2.文化符号与文化的关系

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创造和传承是以符号为媒介的。符号系统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发展,符号发展适应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产生新的文明。人是符号活动的主体,各种文化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具体化。因此,通过符号活动,人与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卡西尔把符号同人的本质画上等号,甚至把符号与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联系起来。在某种意义上,对于一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对文化符号的认知来达到目的。

3.模因论与文化符号

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提出的模因作为文化传递的单位,是通过一个过程将自己从一个头脑传到另一个头脑之中(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这就概括了模因复制和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功能。而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维系的纽带。文化会因其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民族不同而各异,但是建立在人类经验知识基础上的文化,尽管经历不同的社会制度、历史及不同的宗教等,都有一些像基因那样一脉相承的现象,这也就是所谓的模因现象。如果说基因是物种传承繁衍的载体,那么模因就可以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将文化这种社会与历史的现象传承下去。无论是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我们都可以发现社会文化的传承都有其自有的一套规律。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等人的模因体在今天仍然盛行于世。根据模因论,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是模因的复制过程。如在20世纪的70年代“钉子精神”这个名词作为一种模因进入人们的视线。这个模因原本来自雷锋精神中善于钻研、善于利用时间的优点。这个模因被成功复制后,根植于人的大脑,形成了一种模因根植于人的大脑中并在人群中传播。同时随着模因的变异特性,学习中的“钉子精神”及工作中的钉子精神与大脑中的善于钻研、善于利用时间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模因复合体。

模因是一种文化信息体,像是大脑中的病毒一样在人群中传播。一个简单的模因,可能包含丰富的社会文化气息。就像是“威尼斯”这个词,它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欧洲的一个城市。威尼斯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因此,在世人的眼中,威尼斯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同时威尼斯历史悠久,是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最大中心之一,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也因此,在西方文化里,威尼斯这个名词也就等于水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初来中国的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城市或许知之甚少,所以中国苏州在他们听来不过就是一个城市的名称,一个符号。但是在文化交际中,如果告知西方人中国的苏州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那么通过威尼斯这个模因,西方人对于中国苏州这座城市就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即水城与文化之城的印象。这样,在文化的交际中,人们通过模因的作用实现了两种甚至几种文化的交流沟通。这个过程是轻而易举的。

4.模因论与语言符号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面反映文化的镜子。语言本身,以及语言的使用形式都不能超越文化独立存在。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丰富和发达的同时对于文化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何自然曾指出:“语言既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一种显著的文化现象。模因论在语言研究中大有用武之地,它在语言的社会演化和语言交际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值得我们注意。”语言本身作为一种模因,其发展的过程既是语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又是语言模因不断被选择、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人们将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模因复合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增减、变换、传递,或从一组旧的模因集合重组成新的模因集合,是语言的单个模因或模因复合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此消彼长,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地复制和传播。

模因可以是简单模因或模因复合体。简单模因就是单个模因,模因复合体就是相互结合在一起而能够同时被复制的一组模因。模因复合体的形成不是因为选择过程迫使它们必须相互结合成群,而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即为了得到复制和传播。Dawkins指出,构成模因复合体的诸模因成分,在某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要是能够以某种方式与在这种条件下占支配地位的模因结合,就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发生了著名的“水门事件”(the Watergate Event),这件政治丑闻最终导致了尼克松政府的倒台。虽然此事已成为历史,但是这次事件对美国社会政治、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却经久不衰。“水门事件”成为“政治丑闻”的代名词,包括政界要员丑闻、行贿丑闻、总统的桃色事件,甚至是影视明星们的一些丑闻。“门”(-gate)这个词缀与各种事件的组合便成为所有丑闻的代称。如Billygate,Debategate,Cattlegate等来自于“水门事件”的复制品。而这种现象不仅在美国社会大行其道,在世界的舞台上也纷纷粉墨登场。2007年世界银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承认自己曾亲自参与了和他有恋爱关系的一位世行官员获得大幅加薪和升职的过程。从而导致个人名誉受损,饱受辞职压力。而这个事件被称为“女友门”事件,也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绿色和平组织“彩虹勇士号”的沉没,被新闻界称作是一起“法国的水门事件”。诸如此类的跨文化类推现象举不胜举。

在现代汉语中,源自于“水门事件”的这个“门”字,从英语中翻译过来之后就附着在汉语中,逐步演变成了一个具有特殊语义——名人丑闻——的成分。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中,这个翻译分解出来的“门”字成为了一个依附的成分,在文化传播“模因”机制与媒体的促动下,其语义范围得到进一步外延,泛指各类具有贬义的新闻事件。广泛见于新闻语言与网络语言等。为了更好地说明,我们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到如下几条涉及“门”字事件的新闻报道:

1)德国汉学家澄清“垃圾门”事件(2006-12-21);

2)美国参议院打算传唤布什顾问,彻查“检察官门”(2007-03-19);

3)世界银行行长遭遇“女友门”(2007-05-18);

4)香港娱乐圈遭遇“艳照门”(2008);

5)澳大利亚力拓公司“间谍门”事件(2009)。

这里只是举出了几个在新闻及网络上影响比较广泛的“门”字事件。其所反映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在博客、论坛中的“门”字事件,数量更是难以统计。同美国文化中的独立后缀“-gate”的含义用法相比,汉语中的“门”字事件的用法更为广阔,语义所指更宽泛,目标对象也更多,而使用也就越频繁。

四、结语

文化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同样会有类似自然生物发展的轨迹,经历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跨文化的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通过语言的交流,了解别国的文化,同时也将自身的文化传递出去。而模因论为分析语言的模仿、复制、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具有模因的语言,其传播能力会格外地引人注意,易于被人记住,从而易于传递给别人。在全球化之风的吹拂下,中国的新闻工作者越来越看重文化复制的作用。利用文化语言符号的复制以达到不断地“调适”自己的文体风格,最大限度地追求创新,最大限度地追求与国际接轨,进而达到吸引更多的人眼球的目的。这也在另一个方面达到了深入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Dawkins,R.The Selfish Gene(The Second edition,1989)[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Blackmore,Susan.The Meme Machine[M].Oxford:OUP,1999.

[3]郑文东.文化符号域理论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

[4]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大学术讲演丛书(北大学术讲演丛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5]李清源,魏晓红.模因论视角下的美国文化渊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3.

[6]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

[7]任荣荣.从模因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

[8]刘和林.模因论下的文化进化与杂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

[9]周银新,唐德根.语言模因与文化进化[J].菏泽学院学报,2008.7.

[10]刘桂兰,李红梅.从模因论角度看xx门现象[J].外语学刊,2009,(2).

作者:潘 玲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论文 篇3: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

[摘 要]近年来,跨文化交际持续扩大,但在西文化差异常常给跨文化交际造成许多障碍。从文化迁移的角度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弄清文化负迁移带来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这对于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必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文化素养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跨国界、跨文化的经济社会交往与日俱增,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然而,面对来自陌生的文化背景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文化的明显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交往冲突,由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探求中西文化差异及其深层原因,寻求差异中的有效沟通途径,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意义重大。

(一)

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但普遍接受的概念是由十九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Taylor)在他的(原始文化)中指出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极为广阔复杂的系统。本文所述中西文化差异是指中国和西方英语国家文化间的差异。

由于中国与西方英语国家发展的历史不同,所产生的文化背景也不同,在各自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义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1.行为规范的差异。行为规范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言之,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处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即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这种。以己及人。的办法与辩证法所讲的一切以时间、条件和地点为转移的分析问题的原则是相悖的。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中西的文化中许多行为规范的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采,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2.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的思维方式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又反过来不断地影响、形成特定文化的内涵和元素。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已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如英语与汉语的句子结构也折射出英汉两种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形成了以人为中心来思索一切事物。受此影响,学生习惯用一定概念的人做主语。如“I,We”等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 西方民族采取的是客体思维方式,强调。物我分立”,力求语言客观、公正、严密。在英语中,则常用表示公正和客观的表达方式,如:“It is believed that”,“It is saidthat”等句型结构。思维方式不同,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中国文化中的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倌条。西方文化则更注重和强调理性思维,强调事物的客观性。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有时还会造成交际失误。

3.价值取向的差异。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胁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行高于众,人必毁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往往被视为个人主义而受到谴责。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不认同。

4.语言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交流的背景。文化差异常常在语宫中显现出来,通过语言的差异而折射出文化的不同。在词语方面,两种语言中会出现指称意义相同但文化涵义不同的词语。例如,在汉语中,“龙”是权利和力量的象征,代表了皇权的威严,也是中国人的骄傲,所以会有“龙子龙孙”、“龙的传人”和“龙马精神”等对“龙”进行赞美的词汇。然而,在西方,“龙(dragon)”并不是汉语的对等词汇,而是一种近乎于毒蛇的独角兽,代表的是灾难与罪恶。因此,众人所知的。亚洲四小龙。在英语中成了。four tigers in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in Asia”。不同民族对颜色的感观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文化中,红色在中国代表了喜庆、吉祥和幸福;黑色是不详之兆。而在英语中,“in the red”表示企业的亏损,经营中出现的赤字;而“in the black”却表示不欠债和赢利。同时,英语中还有许多使用色彩词形成的固定表达方式,这些词汇所表达的词义基本上和汉文化对这些词汇的内涵是相反的,例如green-eyed(红眼病)、red alert(紧急警报)、ayellow dog(可鄙的人,卑鄙的人)、once in a blue moon(千载难逢)、a white lie(善意的谎育)、to look black at someone(怒

目而视)等。所以,如果只从本民族文化角度来看待语言的内涵与引申是无法理解其中真实含义的。

(二)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常常表现为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诸多文化冲突。

1.隐私方面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个人要归属于集体,认为个人要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隐私观念比较淡薄,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西方的文化传统倡导和弘扬个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如英语中的许多禁忌语都与。privacy(隐私)”有关。大多有关个人情况如家庭、婚姻、信仰、年龄、薪水等都属于个人的隐私。在隐私问题上中西方文化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如果你见了一个来自英语国家的女士,你问她是否结婚,问她的年龄会让人非常反感,甚至造成交往的中断。笔者的一友人在西方某国作访问学者时,看见一老人上公共汽车有困难,就主动帮忙上前扶了一下。边扶边说,“You are old and let me help you.”老人一听勃然大怒,手一甩,回应道,-No,。。因为,西方人很忌讳“老”字。而在中国,尊敬老人则是传统美德。

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西方人非常珍惜时间,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时常会有不请而至的拜访,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交际习惯的冲突。一般说来,西方人直率、大方而东方人含蓄、内敛。在对待称赞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中国人谦虚,对于当面赞扬采取自谦或自我否定的态度。而西方人却是相反。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莱、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中国人向来认为谦虚是做人的美德,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同样,在西方,人际之间的称呼较为随便,不论长幼,喜欢宜呼对方其名,但这与我国崇尚礼节、要称呼对方的辈分的传统文化习惯是格格不人的。这种交际语盲上的冲突往往给中西方人交流造成许多误会。

(三)

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成效的基础。外语教学的任务是要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具有这种交际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就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还应包括文化教学。语言学习者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语盲能力(1inguisticcompetence)以及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语言能力是指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等知识的能力,而交际能力则是指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语用能力。对西方文化的掌握,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熟悉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采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加强中西文化的导人。作为从事英语语育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者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功底,还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正确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提高中西文化交际的成效,减少交往中的误解和冲突,都要求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为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条件。文化导人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内容上,要有足够的与文化相关联的信息,教师应着意挖掘语育学习中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并予以讲解,使文化导人在语言教学中发挥效用。讲解具有文化色彩的词不但需要讲解字面意思,还需努力挖掘弦外音和画外之意,即词语的隐含意义,包括词语的褒贬。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可以一方面增强语盲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与母语进行对比来体现跨文化交际教学。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引导和鼓励学生平等地、互动式地进行文化间的多层次对话,以讨论式进行双向交流,“教师要多设计语境,包括场景目的内容角色主体模式,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潜在意识,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总之,随着全球化不断的加快和中国与世界全方位接轨的进程加速,文化差异及其引发出来的文化交际冲突将会不断增多,为了有效地进行交流,就要正视中西文化差异,尽可能地减少文化冲突,为中国走向世界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田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戴 凡Stephen L.d.Smlth.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M].工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邓海,刘晓慧.文化·语言·外语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7).

[6]李模琴.略论外语习的中的文化导入[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3,(4).

[7]刘润洧.论大学英语教学[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6).

[8]谢之君.文化中的语官与语官中的文化[J].外语界,1999,(1).

[9]林汝昌.外语教学中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的三个层次[J].外语界,1996,(4).

[10]邓炎昌,刘润清.语官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1]Taylor,E.B.Primitive Culture[M],London:dohn Hurray,1871.

[12]杜瑞洧.英语教学与荚美文化[A].王福样,吴汉樱主编,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黎 峰]

作者:李雪梅 张 郁

上一篇:智能建筑中电源质量要求论文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