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22-10-06

2 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时代。随着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 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日益重要。据报载, 世界是互联网中8 5%以上的信息, 是用英文发布的。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感的“网络文化”已经形成, 中外文化交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因而,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的思想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传统英语教学是一种“应试性”的教学, 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性的记忆和漫无边际的题海, 培养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 学生下苦功夫学习的只是能“应试”而不能应用的“英语”。故英语教学必须注意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语言, 在交际中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因此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 跨文化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是英语教学中不争的共识。

1跨文化教学的内涵

跨文化教学 (Intercultural Teaching) 简单地讲, 它主要指配合语言形式教学,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生通过语句, 语篇学习外语, 同时也在习得一种思维习惯、一种世界观、一套价值观念。跨文化教学不仅是扫除那些引起语言理解困难的文化障碍, 也不等同于西方, 尤其是英美文化的导入。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 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 而必须实现心理深层的调整, 帮助学生形成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信念。因此, 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提高意识”而非“认同采纳”。在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的今天, 我们根本无法认同采纳某一钟文化而畅通无阻地与世界各民族人民进行交流, 只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是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 跨文化教学的重点是培养跨文化意识。那跨文化交际意识又是什么呢?从外语教育最根本的培养目标来看, 包括这几个方面, 一是培养学生对异文化的敏感性;其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和语言皆具合理性。决不能说这种文化好, 而那种文化不好;其三是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在跨交际中, 要跳出自己的文化视角, 以对方文化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言行, 尊重并理解别人与自己的不同。最后是要培养学生文化传播的使命感。

2深入分析文化差异

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时, 教师应该在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的同时分析其内在联系, 使学生看到二者差异的本质。举例如下:

在称赞和反应方面中西方存在的差异

(1) A:Your tie is exquisite.The color is so beautiful. (你的领带真雅致, 颜色很漂亮。)

B1:Thank you. (谢谢。)

B2:Oh, it’s very ordinary. (哪里, 这领带很普通嘛。)

(2) A:You did a good job. (你干得不错。)

B1:Thanks a lot./Thank you very much. (谢谢。)

B2:No, I haven’t done enough.The achievement i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不, 我做得还不够, 那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上两例 (B1是西方人的惯用表达, B2是中国人用英语所做的一般表达) 中, 由于中西方人的语言习惯、风俗和文化观念不同, 所做的回答也不同。 (1) 听到别人赞扬, 西方人一般表示接受, 说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而中国人通常表示受之有愧, 做得很不够或者说自己的成就不过是客观条件造成的, 等等。 (2) 显示的是文化观念的差异:西方人强调的是个人所起的作用, 中国人虽然也承认个人作用, 但往往更侧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群体的力量。教师在解释此类差异时, 不仅要让学生看到中西方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更为必要的是向学生揭示中西方文化在深层文化价值观念上的不同之处。

话题的差异。一般而言, 西方人在交谈时不涉及个人问题, 因为他们认为具体的个人问题是隐私 (privacy) 。所以, 询问西方人诸如年龄、婚姻、家庭或薪水等问题一般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他们不喜欢听到此类问题, 更不想回答。但是在某些特殊场合这一规范或准则是可以被打破的。

例如:一对英国夫妇来中国参观旅游, 在交谈中太太告诉其中国朋友她的孙子已经六岁了, 而朋友觉得她很年轻, 笑着说:“O h, really!I think you look very young for one with one six year old grandson.” (你可不像有那么大孙子的奶奶呀) 。这句话实际上就暗含着:请告诉我您多大。但其措辞很委婉, 所以英国游客对此话并不反感, 甚至会很开心地谈论这些个人问题。或许会回答:“Many people say that.” (很多人都这么说) , 或许她会很乐意地告诉对方自己的实际年龄。如此一来, 交谈就会融洽地进行下去。由此看来, 那位中国朋友不仅知道中英两种语言存在习俗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而且还熟悉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首先, 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视个人问题为个人隐私, 因而谈话中尽量回避;其次, 虽然中西方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 但由于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不同, 表达方式迥然不同: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因而中国人虽然心里不想自己老, 但是“我老了”总是挂在嘴边, 而西方人则不然, 他们绝不会说自己老, 因为在他们看来“老”这个字眼似乎总与“孤独感”有一种无形联系。

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把重点放在中西文化差异本质和语言差异有机的结合上, 否则, 即使学生知道中西文化差异的现象, 由于不理解或是一知半解其真正内涵, 再加上忽视中西两种语言上的差异, 仍会犯“文化错误/失误”。以“预约”为例, 在中国拜访他人一般而言不需要预约, 而在西方国家则相反, 西方人在拜访别人时一般会预约。一是不想打搅对方, 给对方带来不便;二是预约可以给对方留有选择的余地, 以便更好地安排时间。在讲授此类差异时, 倘若不向学生说清上述理由, 一些中国学生也许认为只要事先打电话告诉一声就是很有礼貌了, 不必征求对方是否有时间、是否同意接见。即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罗列出相应的情景和例句向学生介绍安排约会的英文表达方式, 但是由于缺乏自身实践, 在与西方人真正交际时学生出于本能还是会脱口而出类似上例中的直译句子“I’m coming to see you.”。要避免此类“文化错误”, 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语言差异及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 并尽可能创造更多的课堂情景反复操练, 培养起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

语言学习的本身十分枯燥, 它因为有了文化而生动;语言学习本身难于理解, 它因为有了文化背景而鲜活在跨文化教学中, 要让学生逐渐地意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不断增加这方面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和跨文化意识。让他们应用汉语时要懂得要遵守汉语语言规则和汉文化的交际规则, 应用英语时能遵守英语语言规则和文化规则, 进而能逐渐地实现两种规则的在一定成面上的得体转化。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只需要几秒中, 而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却要付出几年, 甚至几十年的心血。英语习语说得好“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伟业非一日之功) , 但是只要我们在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路永保热情, 上不断探索, 相信成功离我们不会太远。

摘要:中西文化都有着悠久的传统,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都曾创造过辉煌。由于历史渊源, 风俗习惯, 生存环境, 宗教信仰等等不同, 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西文化和语言存在差异, 作为文化差异的一部分, 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 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差异, 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上一篇:消费者安全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下一篇:浅谈网页设计风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