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发展旅游农家乐

2024-04-26

舒城县发展旅游农家乐(精选8篇)

篇1:舒城县发展旅游农家乐

霍城县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县农家乐旅游发展,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引导、科学规划、设定标准、达标补贴”的原则,坚持农家乐旅游发展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与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扩大就业相结合,通过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带动农家乐旅游发展,努力把农家乐旅游培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一)坚持科学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自然和人文资源环境、区位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按照保护乡村原有风貌和生态环境的理念,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发展的原则。要先规划后实施,将农家乐旅游发展纳入当地旅游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将农家乐旅游与景区开发、旅游线路编排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三)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要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

发展实践,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各镇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旅游,指导农家乐经营户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四)坚持市场运作、惠利于农的原则。指导农民从本地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遵循旅游市场经济规律,开发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农家乐旅游产品,帮助农民解决在发展农家乐旅游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文明和谐发展。

(五)坚持质量标准、规范管理的原则。按照《新疆维吾尔农家乐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品质。各地可根据农家乐旅游发展需要,探索成立农家乐旅游合作社或协会组织,加强农家乐经营户的交流合作和行业自律管理,培育一批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农家乐旅游示范户,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全县农家乐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

从2011年至2013年,全县计划扶持200个农家乐经营户,就地就近带动就业1500人以上。扶持的农家乐旅游经营户,每户吸纳就业5人以上,每户平均营业收入10万元以上。

三、发展农家乐应具备的基础条件

农家乐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地可根据实际,规划发展农家特色美食、乡村农事体验、农业科普教育、生态环境观光、乡村娱乐休闲、乡村民俗文化、乡村度假养身等类型多样的农家乐。农家乐旅游的开发建设应具备以下基础条件:

(一)乡村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或依托区域市场有一定影响的旅游景区(点);

(二)乡村历史文化、建筑风貌、民俗风情突出,特色鲜明,有一定市场吸引力;

(三)乡村区位条件优越,在重要景区(点)周边、区域中心城镇周边、交通干线周边,通达性好,进出交通安全便捷;

(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好,具备发展农家乐的优势。

四、农家乐的建设内容

(一)改善农家乐基础设施建设。要将农家乐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改善农家乐及村庄道路、饮水、用电等基础设施。

(二)改善农家乐经营环境。农家乐经营户要改造房屋和整治周边环境,对房前屋后环境进行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农家乐经营环境。

(三)改善农家乐接待服务设施。农家乐经营户要按照农家乐星级标准,对厨房、餐厅、客房、厕所及娱乐设施等

进行改造,达到安全、卫生要求,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四)完善农家乐引导标识服务系统。农家乐经营户要按照农家乐星级标准,规范设臵各种引导性指示标识牌,为游客提供完善系统的引导信息服务。

(五)改善农家乐旅游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在农家乐旅游较集中的片区,要重点改造建设道路、停车场、排污系统、垃圾处理等。要组织对农家乐经营户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五、政策扶持措施

(一)实施资金补贴。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依法办理开业登记的农家乐经营户,按照自愿申请、评估验收、达标补贴的办法,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并被评定为三星级农家乐以上的,每户给予5万元的资金补贴。

(二)实行税费减免优惠。农家乐经营户按规定享受促进就业税费减免政策。

(三)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农家乐经营户按规定享受促进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每户可以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4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在贷款期限内给予全额贴息。

(四)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农家乐经营户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享受每人12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农家乐吸纳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按规定享受

职业培训补贴。

六、实施步骤

(一)成立工作组。由县旅游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组,日常工作由县旅游局负责。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负责落实扶持政策和补贴资金,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县旅游局负责指导各镇制定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组织审核确定镇政府重点扶持的农家乐名单,制定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并组织指导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旅游局联合组织农家乐旅游就业培训。各镇也要成立相应工作组。

(二)制定扶持计划。按照本实施意见,县旅游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联合制定全县农家乐旅游促进就业扶持计划,明确政府扶持重点和工作要求,报县政府同意后,按下达农家乐扶持计划。

(三)组织审核推荐。各乡镇按本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工作措施,并按照县政府下达的农家乐扶持计划组织好申报推荐工作。由农户自愿申报,乡(镇)政府负责初审提出意见后,报县旅游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审核。

(四)指导项目建设。县旅游局联合各镇按照农家乐星级标准,对被推荐纳入政府扶持计划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为农户发展农家乐旅游提供智力和技术

服务,协调农家乐项目改造中遇到的问题,督促农户按要求及时完成任务。

(五)落实扶持资金。县财政局根据补贴对象名单,及时将补贴资金拨付给农家乐旅游经营户。

七、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有利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扩大就业门路;有利于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此,各镇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我县农家乐旅游取得更大的发展。

(二)积极发动群众。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各镇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引导和鼓励有经济实力和经营头脑的群众发展农家乐旅游,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档次。同时,要积极组织农家乐经营户、服务员、厨师参加乡村文化旅游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从业水平和接待能力。

(三)加强检查督办。县旅游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要加强指导,检查督促各项工作和补贴资金的落实情况,对补贴资金到位情况要进行抽查督办,确保资金落实到农家乐旅游经营户。

篇2:舒城县发展旅游农家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城镇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家乐休闲旅游迅速发展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更好地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健康、规范地发展,2009年,德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德兴市发展农家乐奖励及优惠政策》、《德兴市农家乐管理办法》,结合上饶市关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精神,以规划为先导,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着力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全面推动农家乐休闲旅游快速发展,从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

闲旅游项目,吸引城镇居民来休闲度假;同时鼓励乡、村开发旅游商品,重点开发新时尚的生态旅游产品、独创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和大众化的休闲度假产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由单一产品向多层次产品、高品位产品结构转变,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素质,做大做强做精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加快推进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轨。

3、加强宣传,宣传是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树立一个地方对内对外的形象,有效手段。在宣传促销中,我局向上饶市旅游局推荐明星农家乐三家,重点突出农民风俗、生态观光等农村风情,以培育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按照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现状,精心策划编制了精品休闲旅游线路,重点对外宣传推荐。通过江西新闻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努力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4、政策扶持,着力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点)建设

我市制定和出台了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各项优惠措施,简化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申报程序。对农家乐休闲旅游证照办理、税收、规费所需的费用实行减免或降低收费标准。市财政分别对已评星级的农家乐经营户进行一次性奖励。同时各乡镇也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如昄大乡在市里的奖励基础上又出台了奖励制度,各乡镇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同时帮助农家乐经营户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壮大已有的农家乐,培育和发展新的农家乐休闲旅游。

5、强化管理,为了使农家乐休闲旅游规范经营,我局按《农家乐的评定标准》,加强对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引导和规范管理。经营户必须有工商、卫生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实行岗前培训,规范服务行为,并将有关管理制度公布上墙,公开接受游客监督。为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星级经营户的评定,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3:农家乐生态旅游发展探究

一、“农家乐”发展现状与问题

当前的农家乐大多是农户以自家住宅装修自发创建的,建设的项目主要是依托附近的自然景观,缺乏整体的合理规划,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笔者总结如下:

(一)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的农家乐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部分新农村或以村为单位建立农家乐,投资所用的资金主要由个人家庭承担,政府给予相应补助。而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不菲的投入,单一的资金来源无法保障建设投入需要。

(二)“农家乐”淡旺季节明显。

“农家乐”淡旺季节相当明显,一般的农家乐都是依靠当地的自然风景地理特点,如春天里的油菜花,秋天的枫叶林。一年四季、“农家乐”依托的自然景观一般只能维持一到两季,到了旅游淡季,游客人数减少,有的甚至面临歇业,这给以固定地点经营的农家乐生态产品来说很不利。特别是有些经营规模比较大,有雇佣的员工的经营者来说更加不利。如果雇佣长期工人,那么在淡季就会难以为继;而如果想要聘请临时工,短时间内临时劳动力可能供应不足,造成无法经营的情况。

(三)农家乐的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点。

当前的农家乐多数规模较小,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同小异,缺乏参与性,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一方面比较少,另外一方面,大多都比较雷同,创新的太少。传统的娱乐休闲主要以棋牌为主,项目活动比较少另外,土特产的购物比较少。难以吸引想要出来散心休闲的城市旅游休闲人群,也形不成超量的消费。特色商品种类不多,太多雷同的。其实乡村中的有特色的东西很多,但是能真正开发出来,形成有效供给的却很少。

(四)农家设施简陋,很难满足城市消费问题的需求。

有的农户思想认识不高,本身的认识有限,亦或是投资能力有限。为了节约成本,只是是把原来的住房等基础建设装修改造加以利用,但很多修建的原有住房年岁过久,样式比较老,设施过于简陋,难以满足当代大多数城市游客的基本的吃住游需求。特别是餐饮、住宿等的供水、供电、排污等建设达不到旅游局规定的质量标准,另外,很多客房是由民用房直接简单的改造而成,达不到宾馆运营的防火要求,而且缺乏相应的消防设施;部分房屋甚至在楼道里堆满各种杂物,造成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促进“农家乐”的对策和办法

针对“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发展的因素,我们应立足各地实际,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促进“农家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转变管理经营模式。

农家乐要发展,就要突破现有的难题,具体问题逐个的突破。思想观念上要始终有一个创新的发展理念。转变经营方式,就是要按需供给,增加休闲的多样性,搞一些创新的休闲娱乐活动来吸引“回头客”。要让农家乐成为周边城市的一个经常性的消费需求,促进区域内城乡的良性互动。经营模式上,还要提高附加值,推出多样化的特色产品,还可发展一些足浴、按摩等的服务项目,提高旅游这个特殊商品的附加值。指导农户应对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增设文化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场地设施,扩大规模,丰富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档次,将有条件的“农家乐”成为“农庄乐”,搞成一个生态的系统的旅游休闲娱乐好去处。

(二)政府部门统一管理。

把“农家乐”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旅游经济和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加大对“农家乐”的投入和支持,除了资金补助外还应该加强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的建设,引导农家乐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为农民增加收入,由此带动旅游业整体快速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引导与监督并举,加强环境保护。

农村要发展,要紧紧靠近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政府部门保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以经济发展促生态改善,以环境改善促旅游,促发展。针对日前“农家乐”资量不达标、安全隐患严重的现状,应该规范相关制度,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强农家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卫生保护的监督上面去。还要加大对经营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把资源保护及其旅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监督指导经营者做好对垃圾、废水等的环保处理,做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四)宣传促销,有机整合资源。

篇4:信阳农家乐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摘要】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成熟的旅游模式,对推动新农村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鸡公山风景区、浉河港等多地农家乐进行深入调查,归纳分析了信阳开展农家乐在旅游,交通、区域、资源、政策方面的一系列优势因素,挖掘了信阳农家乐旅游发展仍存在小、乱、散以及产品种类单一、卫生条件滞后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以期对信阳农家乐的发展提供指导帮助。

【关键词】农家乐旅游;发展;策略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3.00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导致了系列问题的发生,比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精神压力等,这使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极度渴望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由于传统观光旅游面临交通拥挤、花费巨大等弊端,已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性的需求,乡村旅游俗称“农家乐”应运而生,吸引着越来越多城市游客的目光,农家乐旅游所带来的效益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一、农家乐研究背景

(一)国外学者对农家乐的研究

国外的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1],1865年意大利“全国农业和旅游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诞生。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造成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来多国营客栈”,为旅游者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2]。

对于农家乐的定义国外学者尚未达成统一意见,众说纷纭,具有代表性的是EU(欧盟)和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定义,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核心和卖点是乡村特点[3]。

(二)国内学者对农家乐的研究

相对于国外成熟的乡村旅游体系,我国的农家乐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于河南农家乐的研究,截止到2014年3月搜到的河南农家乐研究相关论文28篇,仅能为本文提供理论指导,其中关于信阳农家乐的研究论文仍属空白。

目前国内学者对农家乐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田喜洲对农家乐的概念提出广义和狭义范围,广义农家乐以农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为特色,吸引旅游者前来食、住、游、购、娱的旅游形式[4]。但这种定义已明显落后于目前农家乐的发展状态,现实中农家乐的经营者以不仅仅局限于农民还出现了投资商和城市居民。此外经营场地也从农民家庭扩展到景点景区,例如信阳南湾湖风景区利用湖中小岛开发农家绿色餐饮,吃地道南湾鱼、观南湾湖风光、亲近南湾水,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消费。笔者更倾向于农家乐即为乡村旅游的提法,强调农家乐旅游的乡村性需符合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二是必须有乡村特点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三是吸引对象为城市居民,三者缺一不可[5]。

二、信阳农家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信阳农家乐发展现状

1.区域资源优势明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被评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的信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首批公布的避暑胜地鸡公山,有“豫南明珠”之称的南湾湖,有全国唯一寺门东开、僧尼同寺的灵山寺,有久旱不干泉水终年四溢的疗养胜地汤泉池,有我国最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董寨,有风景优美产茶历史悠久的极品毛尖产地“三山两潭”,有被评为“全国花木之乡”的花卉养殖基地潢川卜塔集镇,有红色旅游胜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大别山革命老区,等等。此外,龙凤古井、百年紫薇树、千年迎客松、千亩板栗园、响水沟、长冲、关口等景点及潘家寨、黄土寨等历史古迹,都成为农家乐的绝美看点,集“山、水、茶、花、泉、寺、林、红”为一体,为农家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2.可进入性强。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交通便利,京广、京九、宁西、高速铁路交汇于此,106、107、312国道以及京珠高速公路、信叶高速公路纵贯信阳,使信阳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火车列次繁多、汽车方便安全、出租车保有量高,另外县乡还修建了村村通公路,游客出行便捷。

3.政府政策扶持。国家重视“三农”问题,而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是强有力的推手。信阳市政府在2011年将“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列入政府“双十”工程,力争把乡村旅游打造为带动老区农民增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同时出台了《信阳市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在投资、土地、税费等方面为“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营造更优越的发展环境,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

4.价格低廉。路费和景点门票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信阳农家乐地处市区周边,路途较近避免部分开销,而且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一系列餐饮、娱乐等服务,旅游者每天只需花费80元左右,就能体验到简朴的农家生活,游览最自然的田园风光,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非常实惠。

5.季节性明显。信阳地处中原,处于南北交接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享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美誉。农家乐旅游的季节性明显,旅游旺季时,会呈现旺盛的旅游需求,给经营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旅游淡季时,由于客源缺乏,农家乐的经营也随着游客的减少而出现经营困难。例如避暑胜地鸡公山每年5月至9月来山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依托鸡公山而建的农家乐食宿设施呈现出一房难求的局面。而从9月到次年4月,几乎无人登山,山中大小宾馆基本都闭门歇业,待到旅游旺季到来再开门迎宾。

(二)信阳农家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信阳农家乐旅游全面发展已有5年多的时间,虽然势头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归纳如下。

1.片面追求现代化背离农家乐内涵。由于农家乐项目开发起点低,又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于是农户纷纷开始进行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由于大部分是由当地农民自行建设,缺乏对当地地理环境、自身资源的认识,从而在设计旅游产品的时候,有些地方完全脱离了农家乐内涵。在农家庭院的建筑样式、菜肴品种和娱乐项目上几乎趋于雷同,甚至片面追求规模,将农家庭院建设的越来越像城市酒店,而恰恰相反农家乐吸引游客是农村纯朴、天然、原滋原味的生态环境,宾馆式的农家庭院脱离了农家乐的本质,变“土”为“洋”。都市酒店建筑的气派和奢华的装修,会让游客失去对农家乐的兴趣很难“回头”。endprint

2.农家乐服务成为短板。目前信阳农家乐旅游的经营主体大部分是农民,以家庭经营为主要模式。根据调查显示,在农家乐经营过程中需要招聘人员时,首先会选择自己家人,然后是本村人,最后才会考虑雇佣外地人,任人唯“亲”而非“能”致使雇佣工来源面窄,目前从事农家乐旅游的工种基本上只有三类:厨师、勤杂工、服务员,而讲解员、促销员等工种相对匮乏。这些问题表明信阳农家乐经营者本位思想较重,这就导致了从事农家乐服务的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过低,经营理念相对落后,缺乏相应专业知识。虽然部分人员接受过景区培训,但不系统、不全面,效果不理想,以致遇到大规模客流量时,显得无序且力不从心。

3. 缺乏科学管理与规划,卫生状况有待提高。农家乐大部分投资者是农民,在房屋布局规划中,依然还保留着自己的生活习惯。政府和相关部门虽然重视,但是景区以外,较偏远地区的农家乐依然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政府鞭长莫及,造成了农家乐旅游在布局上的散、乱、小,缺乏科学规划。此外很多农家乐并无规范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由于经营者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餐饮知识了解不够,因此对食品的安全意识不强,大部分农家乐都未办理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普遍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而且从业人员大多都没有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更有甚者厨房缺乏基本消毒设施,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证。

4.市场定位模糊,产品特色不鲜明。信阳农家乐目前还停留在单纯的餐饮服务上,产品经营雷同化严重,对乡土文化,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等都未能深入挖掘,缺乏参与互动性和体现农村生活方式的内容,特别对于少年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游乐项目能够满足他们,许多家长表示原本是让孩子来这里感受“农家味”,看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乡村风情,体验农家的春种秋收、田园野牧,而在此除了吃农家饭、玩溪水、登高山、看风景,缺乏多样性,这就导致了游客重游率低。

三、信阳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改良居民参与模式

目前发展完善的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参与有三种经典模式,其一是“分红利”社区参与模式,其二是“生态旅游股份合作制”社区参与模式,再者是“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社区参与模式[6]。信阳农家乐社区居民参与模式还停留在“农户+农户”的模式中,就是由农户带动其他农户参与,如南湾湖岛屿农家乐、浉河港农家乐、鸡公山农家乐。由于农户没有受过正规培训并且资金有限,所以在农家乐的建设中呈现规模小、缺乏统一规划状况,农户之间为自身利益考虑,不惜恶性竞争,互相损害,难以达到良性循环发展。根据信阳农家乐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针对性的设计一个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即采取“政府+旅行社+农户”的参与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政府整体规划农家乐项目并给予最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时进行宏观指导,旅行社负责对外宣传招揽客源,农户负责具体接待,为游客提供食宿、娱乐、购物等全方位服务,农户为生产者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客来接待、客走务农。在此模式中,政府提取一定的收益作为公益金,用来支付农民的技能培训、环境质量改善、聘请专家指导费用以及补偿间接参与的居民。旅行社按照带来客源的比例,拿取一定的佣金,剩下的利润归农户所有。这样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的最大参与程度,充分提高农民发展农家乐的积极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以旅游带动农业收入。

(二)健全农家乐管理机制

从信阳农家乐旅游目前的发展来看,农家乐大多数是农民自主开发自由建设,郊区农家乐的经营甚至没有在旅游部门备案,在这种情况下交通、水电、安全设施和配套设施无人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农家乐旅游的管理机制,对农家乐项目进行审批、立项、制定章程、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参加协会成员的行为,对不符合规定的成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农户在申请开办农家乐时必须申请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将农家乐经济作为本市经济增长的亮点来抓,有效整合当地现有的农家乐资源,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在农家乐中树立标杆作用,把农家乐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广大的游客提供安全、卫生、周到的服务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注重开发特色产品

要建设特色产品,必须大力发扬特色文化。农家乐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四农”上做文章,即农村风光、农舍民情、农家饭菜、农事活动,这才是吸引眼球的法宝。信阳是农业大市,在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农村习俗及民间文化。在开发农家乐旅游时,可以将适宜游客参与的项目开发成产品,让游客亲身体验,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更对保护这些资源做出贡献。比如,南湾湖农家乐可以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开展“垂钓型农家乐旅游”,并以一定的周期组织垂钓竞赛;有“全国花木之乡”之称的花卉养殖基地潢川卜塔集镇,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开展“观花型农家乐”,集种植、观赏、采摘、购买为一体的农家游,游客不仅能到苗圃自由观赏花卉,还能亲身体会修剪花卉的乐趣,临行时还可购买一些花卉制品。开发这些资源,让游客接受乡土文化熏陶,可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不同的文化旅游项目,差异性越大,吸引力越强。

(四)与专业机构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篇5:农家乐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农家乐”以“农”为形。“农家乐”应以家庭为单位,体现出“家”的形态,规模适度,不贪大求洋。对屋舍、庭院、厕所等设施进行改造,做到环境整洁、干净卫生、舒适温馨。

——“农家乐”以“乐”为魂。利用“三农”作文章,挖掘乡风民俗,设计参与性强的项目,如:简单的农事、农活、采摘、认种蔬菜等。

——“农家乐”以“富”为本。将农业功能转变为旅游功能,乡村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旅游市场,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增效目的。

我市“农家乐”旅游今后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各级要把“农家乐”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和建设新农村的一条有效途径,纳入到旅游发展和农村经济整体布局之中,积极制定并利用好规划、扶贫、环保、基建等专项支持政策。旅游、农业、综开办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县区要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编制“农家乐”规划,发展一批“一村一品”、“一户一物”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的发展格局。

(二)加强基础,积极创新。一是加强以改路、改水、改电、改厕、垃圾排放等基础设施建设。把“农家乐”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小额贷款用于农民旅游经营户。二是做好农家民居建设。要按照突出“农家气息”和体现“秦巴民居”特色的要求,分别对都市村庄型、景区依托型、田园风光型、湖泊水家型等类型的“农家乐”进行策划、设计,使其建筑的外观、色彩、装饰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三是吸引多元投资。鼓励集体、企业、社会资本、农户、个人一起上,逐步形成村办旅游公司型、“公司+农户”型、“公司+旅行社+农户”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建立“农家乐”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农家乐”经营户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集群发展,错位经营,多模式、多层次发展“农家乐”旅游,适应不同的消费需要。

(三)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制订出台我市“农家乐”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努力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结合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农业知识培训、食品加工技术培训、服务规范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指导农民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提高烹饪农家菜的技艺,教育从业人员掌握规范的服务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诚实守信,讲求信誉,以优质服务和独具风格的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适时成立“农家乐”旅游协会,对内加强统一服务和行业自律,对外树立品牌形象,统一参与市场竞争。

篇6:舒城县发展旅游农家乐

——对发展铜鼓农家乐旅游的思考

近年来,铜鼓县“农家乐”旅游持续升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已成为市民的一种时尚,“农家乐”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实现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提档升级显得尤为迫切。

一、发展“农家乐”旅游的比较优势

1、宜人的生态环境。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修河源头,森林覆盖率高达87.4%,拥有世界最大的原始野生红豆杉群落,年均气温16.2度,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cm,是一座典型的山水生态之城。

2、厚重的历史文化。1927年9月,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这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之后亲自领导和发动了举世闻名的秋收起义,2.8万铜鼓儿女为革命英勇牺牲,占全省在册烈士的7%,中国革命的燎原星火就此点燃;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美味独特的饮食、古朴典雅的民居、崇文尚武的民风。铜鼓,更是一承载历史文化的魅力之地。

3、优越的区位交通。铜鼓地处南昌、长沙、武汉组成三角形正中心,向三地辐射,现已通车运营的武吉高速,正在修建之 1 3

中贯穿全境的奉铜高速(2012年8月建成通车),即将动工建设的宜万铜高速,再加上规划之中的九长和咸宜井两条铁路,发达的交通网络,铜鼓至宜春45分钟、到南昌、长沙1.5小时以及到武汉两个小时车程, 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作为三地的旅游休闲后花园,铜鼓正成为一方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

二、发展“农家乐”旅游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模式单一,互动性差,水平不高。现在的农家乐大多停留在“吃饭、打牌、钓鱼”上,以用餐为主,而且菜色品种不多,菜肴特色不突出,游客可参与性还不强,体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尚未被纳入。

2、尚未形成气候,特色不鲜明,品牌意识不强。目前,大多数还是以被动经营为主, 简单复制,旅游活动项目单调乏味,缺乏对于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征的挖掘, 没有个性和品牌核心价值,缺少市场开拓意识,甚至由于同质化竞争导致亏损,很难形成游、购、娱、食、住、行一体的产业链。

3、起步晚发展慢,组织程度不高,管理亟须规范。我县农家乐大多属家族化经营,服务不规范,小农意识明显,经营行为不规范,无标准农家菜谱,无统一烹饪标准,无规范服务行为,经营场地参差不齐、档次低,政府投资和集体经济投入几乎为零。

三、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1、统一规划、加强宣传,努力扩大农家乐旅游的知名度。

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精心制定农家乐发展整体规划,科学周密做好策划,实现全县农家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一是制定整体宣传计划。将农家乐旅游纳入全县旅游宣传促销整体工作计划,制作农家乐旅游导览手册,整体包装,加强对各类农家乐特色村、点的宣传推介,扩大农家乐影响力,推动更多市民走进农家乐、享受农家乐。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手机短信等载休,借助月亮文化节、农博会、旅游推介会等平台,加大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宣传力度。二是开展主题活动。举办采摘节、油菜花节、采茶节、葡萄节、草莓节、桃花节等文化娱乐活动项目,打响知名度,同时积极组织各种农家乐行业内的活动,如旅游展示会、农家乐烹饪比赛等,叫响“休闲在农家”。通过开展书画、笔会、摄影、竞赛、团购等系列活动,进行捆绑打包,扩大铜鼓农家乐的声势。三是加大户外宣传。通过在景区、入口、广场等人流交汇处悬挂宣传标语牌、办宣传栏、制作促销标志,提升品位。特别是要重视农家乐宣传推介进机关单位、社区、社团组织的工作,突出动态互动宣传和不同季节特色游的推介,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提高宣传效果。

2、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切实提高农家乐旅游的竞争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必须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重视品牌效益,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发展格局。一是景区型农家乐,例如在天柱峰国家森

林公园和毛泽东化险福地等景区,增设配套设施,完善吃、住、游等服务项目,在周边发展农家乐;二是怀旧型农家乐,以民俗文化为依托,围绕我县客家风情,对院落、民居进行改造和包装,配臵相应的桌椅、传统农具,收集民间故事、民间服饰等发展农家乐。三是休闲型农家乐,充分利用“五小园”等农家资源,体验捣年糕、磨豆浆,垂钓、采摘、耕作、饲养小动物等农事趣味,当然,也可考虑设臵Wii、PS3、X360等电玩,融入时尚现代元素。四是文化型农家乐,通过沙龙、聚会,结合漫画、书法、摄影、美术、根雕、剪纸、刺绣等,与学校、各类协会、艺术团体联手,使有限资源无限升值。五是餐饮型农家乐,以农家特色美食,自助烧烤以及各色纯天然的野菜、野味吸引游客。六是运动型农家乐,在滚铁环、踢毽子、丢沙包、跳房子、竹竿舞等传统项目上,另设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等活动场地,着力开发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建设,如骑马、登山、漂流、游泳、攀岩、攀越障碍、攀爬绳索、CS野战、射箭、射击、汽车试驾等有利于学生和干部职工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提升农家乐档次和人气,发挥“农家乐”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开发农家乐旅游产品、文化产品、服务产品,像中草药材、花卉盆景和特色饰品等,对笋、板栗、茶叶、干水果、食用菌、干鲜果、干鲜野菜、土鸡、土鸭等等农村产品进行包装,做好部分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开发,拉长致富产业链。

3、强化培训、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农家乐旅游服务水平。目前各地都在发展农家乐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农家乐旅游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从业人员烹调、礼仪、食品卫生、消防、保安等项目的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卫生意识、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管理技能,提升农家乐乡村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二是要实行星级评定。为规范农家乐经营户管理,激励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定期对申报农家乐的经营户进行“星级达标”评定,凡验收达标的“农家乐”经营户实行挂牌管理,并及时落实农家乐的奖励政策,给予奖励和补贴。结合信用农户建设,开展农家乐经营户信用等级评定。根据信用等级,确定一定的授信额度,解决农家乐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小额信贷。三是要成立行业协会。积极培育和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合作社、行业协会、旅游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通过整合农家乐经营户的实力,对内加强统一服务和行业自律,对外树立品牌形象,统一参与市场竞争,将农家乐旅游产业向规范化转型,走精品、品牌化之路。

4、加大投入、倾力扶持,扎实推动农家乐旅游做大做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没有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扶持,终究是小打小闹,上不了规模,成不了气候,更谈不上实现品牌化、产业化。一是要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发展。充分利用再就业小额担保贷

篇7:舒城县发展旅游农家乐

农家乐休闲旅游(以下简称农家乐),是指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风情、村居民舍等乡村旅游资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田园景、品民俗情、享休闲乐”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民俗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包括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和以工商业主投资经营为主体的各种类型的休闲旅游点。为创新广东旅游扶贫方式,扩大旅游扶贫成效,特制订本暂行办法。

一、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粤发„2008‟20号)、省政府《关于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1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与全省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相结合,利用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在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重点扶持一批当地农户自主开发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以点带面推动我省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努力把乡村休闲旅游培育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推动全省旅游产品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二、总体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自然和人文资源环境、区位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按照保护乡村原有风貌和生态环境的理念,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坚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农家乐旅游发展纳入当地旅游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将农家乐旅游与景区开发、旅游线路编排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三)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在政府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旅游,指导农家乐经营户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四)坚持市场导向、惠利于农的原则。各级政府要指导农民从当地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遵循旅游市场经济规律,开发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农家乐旅游产品,帮助农民解决在发展农家乐旅游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文明和谐发展。

(五)坚持质量优先、规范管理的原则。由省旅游局制定《广东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评审标准》,根据标准完善申请评星的农家乐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品质。各地可根据当地农家乐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农家乐评审、管理工作,培育一批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全省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项目条件

申报项目应具备以下基础条件:

(一)乡村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依托区域市场有一定影响的旅游景区景点;

(二)乡村历史文化、建筑风貌、民俗风情突出,特色鲜明,有一定市场吸引力;

(三)区位条件优越,在重要景区周边、区域中心城镇周边、交通干线周边,通达性好,进出交通安全便捷;

(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好,具备发展农家乐的优势;

(五)项目必须有规范的项目名称;

(六)项目建设必须符合旅游发展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

(七)项目必须符合星级农家乐休闲旅游评审标准要求;

(八)2010年重点扶持范围为已开业进行改建、扩建和基本建成待开业的项目。

四、建设内容

(一)改善农家乐基础设施建设。将农家乐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改善农家饮水、用电等基础设施。

(二)改善农家乐经营环境。改造农家乐经营户房屋和整治周边环境,对房前屋后环境进行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农家乐经营环境。

(三)改善农家乐接待服务设施。按照农家乐星级标准,对厨房、餐厅、客房、厕所及娱乐设施等进行改造,达到安全、卫生、质量要求,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四)完善农家乐引导标识服务系统。按照农家乐星级标准,规范设置各种引导性指示标识牌,为游客提供完善系统的引导信息服务。

(五)改善农家乐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在农家乐旅游较集中的片区,重点改造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医务室、治安室、停车场、排污系统、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组织农家乐经营户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六)加强品牌宣传,制作统一的农家乐服务公约、匾牌、标识、从业人员服装,实行“四统一”(样式由省旅游局统一设计),印制宣传资料,统一宣传推介。

五、扶持办法

从旅游扶贫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在符合旅游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地区范围内扶持一批农家乐项目。由广东省旅游局制定《广东省星级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评审标准》,作为全省农家乐旅游项目的等级评定依据。各山区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农家乐项目的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服务质量和特色项目等软硬件水平,将达到标准的项目经地级以上市旅游局上报省旅游局,省旅游局会同省财政厅对上报项目审定后,列为旅游扶贫星级农家乐项目,给予一定数额资金的扶持。

六、项目评审

(一)评审程序。1.农家乐申请项目,由所在镇统一向县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递交申请材料。

2.县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接到申请材料后,根据检查情况对申请星级的农家乐项目进行初评。初评的主要内容有:审定申请资格,核实申请报告,认定消防、安全、卫生、防疫、质量、环境保护等现行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和达标情况,认定本标准的达标情况,查验违规及事故、投诉的处理情况等。

3.县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初评通过后,会县财政局上报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上报省旅游局。

4.省旅游局会同省财政厅对上报项目进行审定,列为旅游扶贫星级农家乐项目。

(二)申报资料。

1.旅游扶贫星级农家乐项目申报表(包括农家乐名称、经营业务范围、经营户姓名、地址、电话、开业时间、从业人员数量、申报时间、经营面积、床位数、餐厅座位数、资金使用计划等);

2.农家乐的建筑设施和运行管理符合消防、安全、卫生、质量、防疫、环境保护等现行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自查自评情况说明,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消防责任书等有关证照复印件;

3.其它必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包括农家乐整体、餐厅、厨房、客房、周边环境等重要组成部分的图片)。

七、监督管理

(一)资金管理。

1.资金下拨。省财政厅将专项资金经市财政局下拨至县财政局,再下发至农家乐项目实施主体。

2.资金管理。农家乐项目实施主体应在收到专项资金1个月内,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签订资金使用承诺书,并定期上报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

(二)项目管理。1.农家乐项目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由项目所在县、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省旅游局对项目进行适时抽查。

2.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违规使用专项资金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收回专项资金,并停止问题项目所在县下一年的项目申报工作。

3.省旅游局委托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项目每年复核一次。各市旅游局应于本地复核工作结束后认真总结,并向省旅游局上报检查结果。

4.凡已评定星级的农家乐,其服务水平达不到与其星级相符标准的,农家乐等级评定部门可作出如下处理: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限期整改;取消星级。

5.被取消星级的农家乐,在取消星级之日起一年内,不予恢复或重新评定星级;一年后方可重新申请星级。

八、配套政策措施

篇8:满城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关键词:满城县,乡村旅游,旅游产品

满城县距保定市有10余公里, 距离北京、天津不过150公里, 境内有1 0 7国道、保涞、保易、保阜公路穿过, 区位优越, 交通便利。满城不仅有著名的汉墓和抱阳山等景区, 而且草莓种植特色突出, 磨盘柿、蜜桃等林果业发达。山区环境优美, 民风淳朴,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自1996年以来, 满城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截至2005年, 全县有农家饭 (旅) 馆70多家, 接待床位200余张, 年接待游客2 0余万人次, 形成了龙潭峡谷、柿子沟和芝兰沟三个乡村旅游区, 北水峪村、西峪村、龙居村等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乡村旅游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推动了满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但是, 满城县还存在着一些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对此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满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发展规划。

满城的许多乡村旅游景区缺乏规划, 重复建设, 低层次开发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龙潭峡谷的渔家乐, 绝大分建在漕河边上, 有的甚至建在漕河中, 严重影响了上游龙门水库的泄洪。另外, 乡村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 如厕所、道路、停车场等还很不完善, 难以满足旅游的需要。

2. 旅游产品单一, 效益不高。

满城的各乡村景区, 目前以乡村观光和品尝农家饮食为主, 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缺乏各自的特色, 在挖掘乡村游的体验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等方面还很不够, 使得游客来了以后只是看一看, 吃顿饭而已, 难以获得较高的旅游收益。

3. 交通条件较差。

满城县的农村路网等级低, 路面破损与路基沉陷等问题突出。除陵山汉墓外, 通往柿子沟、木兰溶洞、龙潭峡谷、玉皇坨等主要乡村游景区的道路不仅狭窄, 而且路面状况也普遍较差, 使得有意至此的游客望而止步。

4. 宣传促销乏力。

目前, 满城的乡村旅游宣传不仅资金不足, 力度不够, 内容单调、形式陈旧, 而且时断时续, 缺乏经常性和长期性, 致使满城乡村旅游的形象不突出, 知名度不高, 吸引力有限。

5. 环境卫生问题突出。

由于缺乏规划和有效的管理, 满城乡村旅游的环境卫生问题十分突出。例如龙潭峡谷内没有垃圾收集设施, 各家的渔家乐产生的垃圾随意堆放, 污水直接排放到河中。农家院内的厨房和餐饮工具缺乏防蝇、防尘和消毒设施。院内的厕所多为旱厕, 卫生状况很差。

6. 旅游人才缺乏。

可以说, 满城县的乡村旅游景区大多是个人或小群体自主开发而形成, 大部分乡村旅游从业者是当地的农民, 缺少专业的旅游人才。由于缺乏旅游服务意识、经营管理知识和服务技能, 导致他们的服务质量不高, 游客满意度较低, 服务纠纷时常发生。

二、促进满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科学规划。

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对于促进满城乡村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是要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 按照“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尊重传统, 突出特色”的原则制定满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二是要指导帮助各处乡村旅游景区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 使它们各具特色, 错位竞争, 优势互补。

2.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满城各个乡村旅游景区今后的发展, 应因地制宜, 突出各自特色。如陵山应突出登陵山、访汉墓、赏国宝的优势。韩佐、杨佐、刘佐、茂山等村应立足草莓优势, 大力发展草莓采摘、田园观光等活动。龙门水库和龙潭峡谷应重点开展水上活动, 吸引游客前来游泳、划船、垂钓, 品尝农家饭。卧龙山庄可以开展高山葡萄采摘、户外探险、野外拓展等。神星柿子沟应以万亩柿树为依托, 让游客在金秋时节欣赏万山红遍的景色, 亲手采摘成熟的柿子, 体验丰收的喜悦。

3. 加强环境卫生建设与管理。

满城县应根据《保定市农家旅馆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农家 (饭) 旅馆建设标准和验收细则, 促进其软、硬条件的改善, 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建议县旅游局成立一个农家 (饭) 旅馆质量等级评定小组, 全面负责农家 (饭) 旅馆的申报和审核工作, 并加大对乡村旅游接待点的安全、卫生、环保、守法经营、诚信服务等工作的监管力度, 不断促进其经营上档次, 服务上水平。

4.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县、乡政府应将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向乡村旅游倾斜, 帮助有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乡村改善交通、通信、供电、饮水、卫生等。把乡村旅游交通纳入全县的交通建设规划, 加快通往柿子沟、龙潭峡谷等地的公路建设。除特殊山区路段可为三级路外, 其他应达到二级以上。同时交通、建设部门和有关乡镇, 要结合“村村通”和“文明生态村建设”, 对过摬的旅游公路进行绿化, 搞好沿途村镇改造, 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5. 加强宣传促销。

旅游和宣传、文化部门要密切结合, 制定满城乡村游整体促销方案, 搞好乡村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和包装。通过举办龙潭垂钓节、西部赏花节、采摘节、柿子节等一系列活动, 将乡村旅游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同时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 加大促销力度。根据来满城县的游客以京津冀居民, 尤其是以保定市民为主的特点, 促销应以京津和保定市为重点, 适当开拓周边的山西、山东等客源市场。

6. 加强乡村游人才的培训。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 农民从事旅游业, 需要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县、乡政府和县旅游局, 应积极为乡村旅游经营者创造和提供参加旅游培训的机会和条件。可以请旅游院 (系) 的老师为他们讲解乡村旅游的有关知识, 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培训, 或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等, 帮助他们转变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同时, 一些乡村旅游的重点示范村, 可以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接收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提高乡村干部的旅游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景明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 2004, (7) :36~38

[2]胡巍等: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2, (3) :58~59

上一篇:给男朋友的道歉信下一篇:厂牌工衣发放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