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连城县旅游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2022-09-12

“十二五”期间, 连城县抢抓国家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新古田会议”的后续带动效应, 依托特有的山水、人文资源, 坚持“有中生新、无中生有”的原则, 加大旅游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积极打造旅游综合品牌, 持续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 综合接待和旅游集散能力不断提升, 地域旅游特色日趋鲜明, 旅游业总体质量和旅游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1]。

一、连城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 旅游品牌创建成效显著, 新建项目快速推进

连城县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温泉之城”、福建省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十个地方、“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全国武术之乡”、“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鸭 (白鹜鸭) 之乡”、“中国客家美食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和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 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冠豸山荣膺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称号, 被评为福建省首批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成功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 入选省级智慧旅游示范景区, 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强势推进。培田古村落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入选“中国十大最美村镇”、“中国十大休闲乡村”、“省级智慧旅游示范景区”。天一温泉度假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市首家五星级旅游饭店, 喜获第二届中国温泉金汤奖“最佳星级温泉”和“五星级温泉企业”荣誉。星光生态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 松毛岭战地遗址景区成功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3,4,5]。

2016年新建旅游项目9个, 总投资97.8亿元。一是县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冠豸山引水工程、石门湖香兰亭码头改造工程、九龙湖湖心服务区及游步道工程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培田旅游公路绿化美化工程及培田夜景工程一期竣工投入使用;三是松毛岭战地遗址纪念碑及纪念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四是赖源溶洞、九龙湖水上乐园、垂钓基地等旅游业态产品投入运营。同时, 冠豸山客运索道完成设备采购挂网国际招标;九龙湖至竹安寨悬空栈道完成工程招投标;马术表演、四季花海、冠豸山旅游综合体、木屋酒店等项目正在进行招商引资洽谈, 冠豸山标准化低空热气球项目实现签约落地[6]。

(二) 旅游宣传推介效果明显, 连城地接游市场吸引力增强

在巩固省内福州和厦漳泉等核心目标市场, 广东、江西、上海等一级目标市场的基础上, 迅速把营销触角延伸到浙江、江苏等二级目标市场, 推出满足目标市场游客出游、旅行社和供应商销售的旅游产品、线路产品, 以旅行社团队带动散客市场快速成长为抓手, 着力撬动客源地旅游市场, 积极扩展和培育新的客源市场, 全面推广“精准营销、委托代理、广告支持、业绩奖励”营销策略和“专线+平台+景区”模式, 实施高铁宣传、影视媒体宣传等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 持续宣传推介“游冠豸山水、读培田民居、探赖源溶洞、沐天一温泉、品连城美食、览客家风情”旅游宣传品牌。打开了广东、江西、上海等新的组团市场, 到连城的大型旅游团队明显增多, 来连城的自驾游客人也比往年大幅度增加[7]。2016年, 接待国内游客743.5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国内旅游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23.8%。

(三) 智慧旅游建设全面启动, 便民旅游开辟新渠道

在《龙岩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指导下, 推进省级智慧旅游试点县和省级智慧景区示范项目冠豸山风景名胜区、培田古村落旅游区的建设工作, 编制《连城智慧旅游发展规划》, 制定并下发《连城县智慧景区建设指导意见》, 构建智慧旅游网络系统, 建设中心机房及智慧旅游调度服务中心、搭建旅游综合数据库、旅游政务网、游客咨询网;建成连城旅游微信公众平台, 完善连城旅游官方微博平台, 连续三年获得新浪年度非5A景区排名top10, 关注i游连城, 可免费获取电子导游、连城旅游攻略、门票预定等, 连城旅游微博粉丝量已超47万。目前, 冠豸山风景名胜区、培田古村落旅游区两景区建成电子语音导览系统, 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实现景区监控视频及WIFI全覆盖, 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全覆盖, 立体化的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已初步形成, 游客在这些景区旅游, 可以“一键查看旅游景区的实时视频、地图导览和语音介绍……”, 只要动动手指即可了解景区现状, 合理安排出游时间, 通过相关新媒体平台可获取最全面的电子化资讯及贴身的导游导览服务, 便民旅游开辟新渠道。

(四) 坚持依法治旅, 加强市场监管

深入贯彻实施《旅游法》, 强化依法治旅、质量兴旅意识, 切实加强市场监管, 严格执行行业标准。以法律手段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促进了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严密安全防范。积极贯彻全市星级饭店消防安全会议精神, 先后多次召开全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检查整改推进会、安全生产检查整改工作会议, 并陆续下发了《关于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在旅游行业开展安全管理专项检查月活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部署落实。二是严格市场监管。我县旅游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等各类检查, 检查旅行社和景区 (点) , 向涉嫌违规经营的旅行社下发行政处罚通知书, 确保了市场秩序的安全, 确保重大活动、会议和黄金周、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安全。三是严查游客投诉。坚持游客投诉“零障碍”原则, 及时受理处理游客投诉件, 有效维护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二、连城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旅游知名度不够高, 竞争力较弱

虽然连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但其知名度较低, 仍然停留在省内、赣南、粤东地区, 并无明显优势, 名扬天下的景区较少, 没有形成国内知名的旅游品牌, 未被区域外的游客所广泛了解。旅游资源知名度的提高有赖于积极的对外宣传, 而连城是地处闽西的内陆县级城市, 旅游业的广告宣传无论在力度上.还是水平上都无法与沿海及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相比, 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这直接影响了连城旅游市场的拓展。

(二) 旅游项目单一, 回头率较低

现有的旅游“套餐”不够丰盛, 大部分都是进行统一的粗放式“配餐”, 没有针对不同的旅游群体区别对待, 出现同一景区内男女老少“吃大锅饭”的现象, 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体验化的需求。同时, 冠豸山、培田古村落等主打景区主要还是以观光型旅游为主, 举办的采摘节、荷花节等乡村旅游活动创意不够, 只局限于赏季节花、摘时令果、吃农家饭等传统观光活动, 久缺休闲度假产品, 难以吸引中远程游客参与, 没有深度挖掘景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让游客体验的活动不多, 旅游结束后能带走的“余味”不够深刻, 造成“再次光临”的激情不高, “口口相传”的带动宣传力度相对苍白。

(三) 公共服务设施简陋, 舒适感不强

旅游景点只有冠豸山景区较近, 大多位居偏远乡镇, 景点间往返路途较远, 山多路弯导致部分游客无暇顾及山区特有的山清水秀和良好空气。加之开发成熟的生态型景区比较少, 景区内的星级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相对不足, 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接待能力相对薄弱, 咨询、信息发布等服务系统有待完善, 缺少宾至如归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三、连城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旅游商品提升研发, 加大政府推动力度

(1) 加强对旅游商品市场的了解和把握, 积极引资引智, 树立旅游商品体系化发展意识, 健全旅游商品研发体系, 认真遴选特色旅游商品, 推动旅游商品市场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发展, 做到“年年有创意、月月有新品”, 避免“一阵风”式的阶段性热情。对系统开发、设计、生产反映连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俗传统的特色旅游商品 (含食品、礼品、纪念品等) 的企业或个人, 经旅游局认定后推荐为对外宣传商品, 并给予一定的开发生产补助。 (2) 积极扶持和引导优质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参与规划和发展, 进一步加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 积极保护优质企业权益, 加强与工商、质监、消协等机构的联动机制,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伤害市场、伤害游客行为, 提高优质企业积极性和盈利水平, 争取借助市场力量共同推动连城旅游商品市场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对在全国、全省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一定奖励, 并推荐为对外宣传品。 (3) 政府通过引导使得优质的旅游商品通过正规渠道进入旅游商品销售市场, 让游客尽情、方便地购买、享用。对合法经营、讲究诚信、无投诉的购物商场由旅游主管部门授牌为“连城县旅游购物推荐单位”和“旅游诚信单位”, 并列入政府公益宣传推广范围。

(二)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加快智慧旅游建设

(1) 积极推进旅游交通路网建设。一是主动作为, 快速推进景区通达工作建设, 消除景区最后一公里交通瓶颈。把通往全县旅游区的标志纳入冠豸山机场、动车、高速公路等道路交通标志范畴, 完善指引、旅游符号等标志设置。开通县旅游服务中心至冠豸山、培田古村落、天一温泉度假村等景区的旅游专线。二是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地区交通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和进度, 进一步优化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高速路网。“十三五”期间,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 (修编) 》 (2008-2020年) 基础上, 结合连城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加密, 形成“一纵一横二联“高速公路网。开工建设连城至长汀高速公路 (连城段) ;推进连城至宁化高速公路的前期准备工作, 加快推进龙岩冠豸山机场扩能改造, 提高机场安全保障能力, 增辟新航线。在《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八纵十一横十五联”基础上, 加快构建连城县域“二纵二横”国省干线公路网。三是借鉴其他地区相关经验, 出台有关航线培育计划, 积极争取开辟重点客源城市航线或包机, 加密或优化既有航线航班, 积极争取更多高端、优质游客。针对冠豸山机场航线航班和赣瑞龙高铁动车沿线客源市场, 制定更加灵活更加有针对性的旅游宣传营销方案。 (2) 积极规划完善景区配备设施。一是根据《连城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进行系统的规划开发;二是增设娱乐设施, 支持创办旅游文化演出公司, 深入挖掘客家文化、民俗文化、耕读文化, 策划开发一台集中反映连城客家民俗文化精髓的大型旅游演艺节目。完善城区休闲娱乐配套设施, 尤其是旅游夜间娱乐环境设施;三是引导购物、餐饮走向集约化、特色化、休憩化的发展, 推动购物、餐饮街区化, 打造集散节点休憩环境, 形成文化深度挖掘, 推动连城向休闲度假型旅游目的地转型。规划建设购和娱于一体的丹霞古镇客家风情购物街, 继续扶持扶持培育特色农产品购物店;鼓励开发人造蓝宝石篆刻、地瓜干、白鸭、红衣花生、铁皮石斛及根雕、竹木藤制品、古玩、锡器、宣纸、工笔画、豸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 (3) 积极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紧紧围绕“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体验”发展目标, 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加快完善智慧旅游综合服务、行业监管和电子商务平台, 着力在冠豸山、培田古村落两景区推进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与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互联网+旅游”服务应用平台, 推进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整合政府、景区、酒店、旅行社、餐馆、商场、娱乐场所等资源, 搭建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建成集旅游信息咨询、酒店预订、导游服务、旅游商品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域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乐购”一站式服务。同时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平台基础上, 增强大数据挖掘能力和智慧营销能力, 提高旅游便利化水平和产业运行效率, 推进旅游服务创新发展。

(三) 推进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1) 充分利用省局有关政策和优惠条件, 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 引导旅游景区进行转型升级和优化提升, 重视景区住宿、餐饮、娱乐等有关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度假酒店、商务快捷酒店、帐篷木屋、房车营地、特色乡村旅馆、客栈民宿等建设, 策划开发城区美食一条街 (城) 项目, 扶持发展新泉美食、白鸭宴、兰花宴、石斛宴等旅游特色餐饮。提升旅游度假型产品比例, 丰富游客旅游活动, 提高游客消费意愿和逗留天数。 (2) 加强对当地旅行社的指导和监管, 积极主导优化旅游线路设计, 全面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创意、现代农业、健康养老、体育健身、休闲美食的有机融合,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着力构建“旅游+”产品体系, 通过不同类型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 有效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引导不同细分市场的游客各有所需、各有所获。 (3) 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 依托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及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品牌, 深入挖掘整合游大龙、走古事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策划建设一批文化旅游融合深度体验项目, 把旅游和美食文化、客家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有机结合, 策划建设培田文化展馆、冠豸山书院, 以及反映连城客家文化特色的大型商演节目, 丰富“过夜游”产品。开发体验型、互动型、度假型旅游产品, 创新旅游表现形式。

(四) 加强多方协作营销, 实现借力发展

加大与周边省市的协作发展力度, 尤其注重质量较高过夜游客的吸引和留定工作。 (1) 继续加强与上海和深圳、梅州、赣州等周边省份地区的协作发展, 继续完善和优化协作发展方案, 拓展省外目标市场;加强与省内旅游发达地区, 尤其是与厦门地区旅游企业的合作力度, 设立冠豸山景区厦门办事处, 全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通过优化旅游路线、优化团队游客游览时间安排等手段, 提高团队游客在连城的逗留时间, 达到双赢目的。 (2) 加强与省局相关处室、省品牌景区营销中心等机构的协作, 提升连城旅游及连城品牌景区在省一级工作安排中的分量和重要性, 积极撰写和报送连城旅游政务信息, 借助省级平台覆盖面广、能量大的优势, 主动推进连城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 (3) 主动融入上级主管部门营销推广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 (但要有针对性) 国家、省、市旅游主管部门举办或主办的海峡旅游博览会、“清新福建”全国巡回推介等各种旅游市场营销推广活动, 做好产品策划和包装工作, 围绕抓住客家、红色结合, 利用高一级平台把连城最靓的产品推向市场、吸引客源。

摘要:“十二五”期间, 连城县依托特有的山水、人文资源, “有中生新、无中生有”, 持续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 积极打造旅游综合品牌, 旅游业发展总体质量和旅游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但也存在知名度不高, 旅游项目单一, 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简陋等短板。本文通过分析, 提出加快连城县旅游业发展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蔡翠红.龙岩市新罗区旅游业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J].绿色科技, 2017, (07) :266.

[2] 戴文远, 陈娟.永安市旅游开发战略探讨[J].福建地理, 2003, 18 (3) :29-31.

[3] 吴声怡, 许慧宏, 吕琼艺.永安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J].科技和产业, 2005, 5 (8) :24-30.

[4] 王鹏.民乐县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开启智慧旅游新模式[J].中国张掖网, 2016, (8) :18-24.

[5] 潘世雨.邢台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blog.sina.com.cn, 2009.

[6] 曾燕福, 王开富.龙岩市10景区入选省级智慧景区示范项目[J].闽西新闻网, 2016, (7) :7-13.

[7] 陈建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建设广西旅游强省 (区) 而奋斗[J].当代广西, 2010, (7) :56-57.

上一篇:低渗油气田高效开发钻井技术研究与实践下一篇:试析日语文学中家园意识的表征及分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