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

2024-05-04

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精选9篇)

篇1: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

如何将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山西省和顺县职业中学 冯文清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一方面,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课堂上,这为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提供了时间保证;另一方面,各学科都有丰富的德育内容,这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提供了素材支撑。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为学生接受、领悟和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此,我们应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挖掘寓于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做到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形成教学特色。如何将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确立观念,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念具有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践行,才能使教师的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起来,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如果学校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而屈服于“目中无人”的“以升学率论英雄”的畸形教育,那么学校发展所积淀下来的就只有单调的升学人数和考试分数,就不可能形成丰厚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应当逐步探索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从纯粹的抓教学质量的“应试教育”向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转变。

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每节课都是德育阵地”的意识。无论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是德育活动,都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同时,抓提高认识,注重制度、网络建设,保证使课堂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并转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体系,充分挖掘教材中明显的思想资源、教材暗含的价值取向、学科知识及其背景,还有其中蕴涵的思想和方法及其背后的动人故事和学科发展中所形成的学科文化。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内容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德育融

注于知识载体之中,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里。不同学科渗透德育有其共性:都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但由于中学各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也就有自身特点。这要求我们根据学科个性,发挥优势,把握重点,分清主次,准确发掘教材内蕴含的德育因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讲究渗透艺术,使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要贴近教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课堂上的德育应依据教材内容去进行,绝不能牵强附会,“为德育而德育”。教师应切实使学科德育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而不能使之成为“两张皮”。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自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蹲下来,以真诚、热情、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努力建构学生喜爱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体贴关怀学生,在课堂上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要降低教师的控制欲,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要在尊重学生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师生不断的交互活动中重新认识学生和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教育素养也在提升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和情感的交融。这种交融对进行德育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情明理,达到内化的实效。

四、运用电教,研究教法,增强德育效果。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选取那些意义重大、说服力和感染力强、具有时代气息、学生普遍关心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渗透的切入点;要正面引导、透彻说理、因势利导,避免盲目性;要把明理、激情、导行结合起来,创造条件,指导学生把所领悟的观点、方法变为实际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比如:教育学生站在惜时守信的高度认识上课迟到的问题,站在诚信的角度认识考试违纪违规现象,站在“今天作业好的学生,就是明天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后天服务态度

好的公民”的角度来认识作业质量问题等,这些都是学科德育的切入点。

德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绝非是“为德育而德育”,而是结合学科内容或学科教学的情景,因势利导,由感而教。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具有教师的人格魅力。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学生长期与教师相处,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诚恳正直、胸怀坦荡、宽厚谦和的人格魅力都对学生品德形成起着示范、引领作用。事实上,当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展示自身人格魅力的同时,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篇2: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

近年来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过分强调升学率,使得不少任课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高中数学作为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将德育教育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是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现谈谈个人一些作法与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都在细心观察,有意无意地加以仿效。因此教师的品德、精神、举止都应不愧为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交相呼应,起到强化其效果的作用,激励学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

二、充分利用数学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介绍一些数学史,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敢于争先,为国争光。例如:关于二项式定理,公元1261年,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形”,比法国数学家巴期卡(1623—1662)在1653年才开始使用这个“三角形”早四百多年„„,苏步青教授是从放牛娃到著名数学家,他在微分几何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在国际上有威望,他写的《一般空间微分几何》一书,获得国家科学奖。又比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晚上9点10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

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养成深挖掘、勤思考、多联系的好习惯,数学教学中其实有很多题材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废品,体育不好是次品。作为教育工作者观念要创新,树立新的人才观。要培养理想抱负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诚实信用,善于自律,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学业进取心,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不但能勇于接受挑战、参与竞争,而且能关心他人、与人共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专业知识与思想品德、身心素质、能充分发展、和谐统一。

五、利用诸如编拟数学题组等教学手段,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利用诸如编拟数学题组等教学手段,适时地将社会变革中敏感的市场经济变化中最显著的内容补充进去,融汇

进教学中,诸如增长率、物价、造价、利润、储蓄、规划、生态平衡、我国发射的神州三号运载火箭的运行轨迹方程等等。数学教学才会具有生命力,才会促使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育工作者应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数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以正确的眼光观之,所拥有的不止是真理。而且是至高无上的美。”当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论 朱春玲

2011/1/11

篇3: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学高为人师, 身正为人范”,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 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也是直接的。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都在细心观察, 有意无意地加以仿效。因此教师的品德、精神、举止都应不愧为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 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交相呼应, 起到强化其效果的作用, 激励学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

二、充分利用数学史,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 不失时机地介绍一些数学史, 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激励他们刻苦学习, 敢于争先, 为国争光。例如:关于二项式定理, 公元1261年, 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形”, 比法国数学家巴期卡 (1623—1662) 在1653年才开始使用这个“三角形”早四百多年……, 苏步青教授是从放牛娃到著名数学家, 他在微分几何方面有很高的水平, 在国际上有威望, 他写的《一般空间微分几何》一书, 获得国家科学奖。又比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 我先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晚上9点10分, 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 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这样, 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实践证明,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养成深挖掘、勤思考、多联系的好习惯, 数学教学中其实有很多题材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 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解决一个数学问题, 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 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 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 智育不好是废品, 体育不好是次品。作为教育工作者观念要创新, 树立新的人才观。要培养具有理想抱负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诚实信用, 善于自律, 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学业进取心, 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不但能勇于接受挑战、参与竞争, 而且能关心他人、与人共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专业知识与思想品德、身心素质、能充分发展、和谐统一。

五、利用诸如编拟数学题组等教学手段, 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 利用诸如编拟数学题组等教学手段, 适时地将社会变革中敏感的市场经济变化中最显著的内容补充进去, 融汇进教学中, 诸如增长率、物价、造价、利润、储蓄、规划、生态平衡、我国发射的神州三号运载火箭的运行轨迹方程等等。数学教学才会具有生命力, 才会促使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如何将德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

关键词:德育教育 教育目标 教学思路 教学效果

笔者曾经去听了一个有关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讲座,有人这样问:当今社会,作为教师,我们应把学生教成狼,还是教成羊。听到这样的问题我非常疑惑,既然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我们培养的当然是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目标和宗旨永远不变,立志要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理清教学思路,确立德育目标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们不单是学习基础不牢固,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存在自卑心理,如何帮助和引导这些学生成了现在中职教育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也给我们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并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取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二、以德育教育为手段,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可想而知一个人的德行是多么重要。那作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如何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呢?

(一)在“教知识、教技能”中“教做人”的教学思路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做人”永远比“学知识、学技能”更重要,只有学会“做人”了,才能更好地去“做事”。专业课教师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中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而非学生“管理者”,然而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易与“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相较而言,他们从心理上更易于接受“非管理者”的专业课教师,愿意听他们的话。因此专业课教师应以教学生做人入手,顺理成章地传授专业知识,让学生心服口服,学起技能来主动积极,这样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高涨了。如教学《出纳岗位实务》中“点钞”这一课题时,学生很有兴趣,而且在点钞时又可以摸到“钱”,他们就更兴奋,于是我引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出纳人,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按章办事,应严格遵守财经法规。”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在校期间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同学之间应和睦相处,做人做事应当多考虑、多总结等做一个分析,学生也乐意接受我的意见,获得的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二)创设和谐的德育氛围,将德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有的教师天天强调德育,学生一犯错就搬出一堆大道理,长篇大论地说教,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大可不必如此。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性格差异;要以身作则,营造宽松、愉悦、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会自尊、自信与相互欣赏和相互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长的架子,以朋友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热爱、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不能因某个学生回答错误而嘲笑批评他,而要微笑着面对他们,并耐心地反复讲解,鼓励他,称赞他,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我不会因为某个学生上课玩手机或打瞌睡而厉声斥责他,而是会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或者向他的同桌提问题,并及时请他就同桌的回答做一下评价,这样做的效果比直接批评他好很多,学生会意识到教师给了他面子,会觉得不好意思。中职学生虽然叛逆,但“可教性”“可塑性”也是他们的基本特点。教师的接纳、尊重、信任和鼓励,使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们会认为:即使学习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困难,教师仍然喜欢我,重视我,上课时也会很有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所以只要我们教师坚持“四心”和“四以”,即要有“爱心,耐心,恒心和信心”,并在方法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

(三)用积极向上的歌曲激发学生

歌曲是非常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一首好的歌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蕴含着高尚的情操和积极的人生趣味。如果教师能利用好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不但可以起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的功效,更能挖掘学生情感的内在因素,学生只有在情感上认可了教师,才会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热情。如2011年的“快乐女生”全国比赛,比赛的主题歌《武装》吸引了我,歌词铿锵有力,真实地演绎了快乐女生们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中要全副武装,既使跌跌撞撞也要迎难而上。我从网下载了这首歌,花了几天的时间学唱,而且用心研究了一下歌词,觉得这首歌很励志,所以我在课堂用五至分钟的时间教学生唱,之后将这首歌蕴涵的意义给大家分享,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敏锐的情感体验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上树立信心,要不怕挫折,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利用歌曲辅助教学起到的效果非常好,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课堂气氛很活跃,他们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热情高涨。

很显然,当教师把德育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时,就会发现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有生命了。

总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素质、价值为重心,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提高学生的素质,完善学生的意志和品格,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詹万生.德育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08(3).

篇5:将传统节日融入小学德育教育中来

(湖北省广水市八一学校 谭雪莲 ***)

每周一的七点半,我们学校的广播都要准时响起一首气势磅礴的歌,《国歌》。操场上整整齐齐的队伍,齐刷刷的小手高高的举过头顶,胸前的红领巾映红了他们的小脸蛋,高年级的学生跟老师一起和着音乐唱着,低年级的孩子呀呀的跟着,眼睛里满是严肃的神情,升旗仪式完毕,接下来是教师进行国旗下的讲话,都是浅显易懂的爱国主义题材。每周的这一幕,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其实我国的传统节日都蕴含深刻的意义,众所周之的几个大的节日五一、六

一、中秋、国庆、元旦、春节对于学生来说都比较了解,可是还有一些节日学生们并不关注,我觉得作为教师很有必要将这些节日以及节日背后的意义告诉给他们,比如农历的9月初9是重阳节,1

也是中国的老人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鼓励学生把尊老助老的风尚带到社会,为邻居的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坐公交车主动为老人让座,搀扶老人安全地过马路,到敬老院慰问老人……,让学生在学习、领会和实践中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其身上继承和发扬。

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日,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更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11月9日是消防安全日,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组织防火演练;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应该开展“远离‘三无’食品,确保自身健康”,除以举实例、讲道理等方法广泛宣传食用“三无”小食品的害处外,还应该向全体家长致一封公开信,联合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拒绝食用流动摊点的食品,拒绝 “三无”食品,拒绝带零食到校;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应请家长一起“珍爱生命,拒绝违章”,为了安全,共同遵守交通规则……

又如端午节,除了应该让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还可以开展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

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篇6: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作者]安阳中心学校 焦晓瑜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关键字] 生活语文 语文学习“终身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化的课外活动。[正文] 陶行知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的确,生活如源泉,教育不能离开生活,语文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这个源泉,因为生活为语文学习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课堂教学,要切实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

一、引导学生确立语文学习“终身化”的理念。

众所周知,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工作、生活的基础知识,但是一个人在学校毕业后,还要继续学习,不断增长和完善所学知识,才能适应今天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语文是我们的国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更应该终身学习。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终身学习——使用语文,这应该是终身的任务。要帮助学生树立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也能学语文也要学语文的理念,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文。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高尚的生活理想,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这样语文学习才有基础,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而这积累来源于对生活每一件小事的记录。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有心人。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做这样的有心人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具体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主题观察活动、调查研究活动、采访身边的名人、出游、实验等,然后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观察日记、实验日记、采访记录;同时要求学生随身携带记录本;还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并利用班级信息库,发行自己的报纸、杂志或文集,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观察生活并随时积累的习惯。

三、提倡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要体现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要实施语文口语训练“生活化”。新教材构造的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口语训练的“生活化”,就是做 到训练应面对生活的实践,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说的内容、说的方法,给学生以充分说的机会,给学生创设语文“生活化”的情境。例如进行语文课堂内的各种朗读和表演实践,可以结合课文中诗歌、散文、剧本、小说的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音乐化、故事化,从而达到对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姿态等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训练。另外,要尽量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营造日常生活的真实场面,不能为练习而练习,要为实际运用而练习。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作用,引导学生评论发生在身边、周围的人和事,或评论校园生活。

2、实施作文训练“生活化”的方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对生活的高度概述。强化作文训练“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作文要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要求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写实感。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口语交际,先让学生亲自观察或亲身体验,然后再进行写作。比如,写某一处景,可让学生亲临现场,边观察,边口述;写一件事,可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或再现当时情景,然后再作文;写一个人,我提倡写身边熟悉的人,可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再构思整理成文。所以,我认为作文不一定要在教室里上,教师指导作文也不一定用讲解法,作文课堂也不一定教师说学生听,可以成为舞台、座谈会场等。

3、从教材中理解生活,体验生活。可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和教材之间的反差,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教学《桂花雨》这一课,安阳没有桂花,更不会知道桂花成“雨”的情景,可以引导学生由本地的花谈起,进而使他们想去了解桂花雨,了解家乡以外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自己到了开满桂花的地方会怎样,会思念家乡吗?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主题,同时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此外,还可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就可联系学生自己所处的农村环境,不仅可帮助理解课文,还可进行爱家乡的教育,一举两得。

四、组织语文化的课外活动。实施课外活动“语文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语文”,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以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但要注意,课外活动,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或是课文内容延伸,或是提高语文能力,或是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且一定要有明确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比如五(3)班举办过的语文趣味活动就设计的非常好,有看动作猜句子,有故事,有笑话,有诗歌朗诵、有词语接龙等,学生兴趣盎然,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运用能力。

篇7: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这句话明确地说明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不能脱离实际,语文学习也不例外。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已经脱离了生活,失去了她的魅力。

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现实生活的注入,没有富有情趣的欣赏,没有深入内质的思考,没有自由平等的对话,没有教师的创意,没有学生的创造,只有违心无奈的曲从,何来活泼的形式、美好的情感和动人的效果!

“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将一个人人格心灵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而语文以它的独特性成为人文精神重要的载体之一。语文课大量的是形象鲜活、感情强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需要现实生活的植入。

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可以这样说,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

一、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

当代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而特殊的环境中,在课文学习中,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正反典型,明辨是非曲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此乃寓思想教育于现实生活 的恰当联系中。教材中有些议论文的论点、有些小说的主题,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不足,受认识水平的局限,一时还难以有比较清晰、透彻的理解,这时候讲思想教育自然不会有预期的效果,如果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则能让学生通过思考生活现象,理解教材中蕴含的道理,自然地接受思想教育。一旦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这样的道理就变得通俗、浅显了,易于接受了。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人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把握这些切人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生活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即安的小农意 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由此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以引导,他们是善于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在作文教学中,我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章即生活。作家的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大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久远,那么,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读时文,多读同龄人的文章;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个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发现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不要把学生当成作家,凡是来源于生活的文章,有情有理,即使语言表现力差一点,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肯定(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我们太偏重形式,忽略了文章的“情”和“理”)。

文章即艺术。如果我们把生活当作文章的源头,不断的去发现,艺术的去表现,才能够写出“以情感人,以景动人”的文章,才能达到“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四、将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请进课堂

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学生的“运用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习,他们的“理解”和“运用技能”才能获得与形成,才能逐渐积累、丰富语言。从生活中学习,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那么,该怎样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呢?

(一)利用好生活中的网络资源。

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 中可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可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信息技术既可丰富视听感受,也可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恰当使用这一资源,可拓展学生对生活接触、了解的狭小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自己的课更富有吸引力。

(二)利用好生活中的电视资源。

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口头交流和沟通。这就有必要利用好生活中电视这个资源。电视有好多语言类的节目,其语言的风趣、幽默、睿智,其现场的应急变化能力,令人叹服。诸如“实话实说”、“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栏目,就大容量、高规格地给我们的学生注入了生活,丰富了学生的头脑。

(三)利用好生活中的街头资源。

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奔向”十字街头,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语文的田园。看街头招牌,看广告语。各大型考试卷中不就常常出现广告题吗?让学生放宽视野,体会到语文的丰富性,领略到语文的魅力。

篇8: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

一、欣赏优秀作品, 激发爱国情怀

语文教材蕴含着感人的情境美、华丽的语言美, 也孕育着无穷的情感美、教化之美。我们引导学生欣赏美丽佳作, 丰富学生想象, 领悟语言之灿烂, 体味故事的感人之情。使学生在欣赏佳作时,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引导学生欣赏《三峡》一文, 从网络上把三峡两岸美丽的风光剪辑下来制成课件, 紧紧围绕课文中浓墨重彩描写江水的四季变化和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 用配乐配音在课堂上呈现出来,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三峡的四季风光:春冬清荣峻茂, 夏季水流湍急, 秋季空灵肃杀。使学生沉浸在美轮美奂的三峡美丽的风光中, 品味文章优美隽永、遣词造句的精炼, 使学生陶醉于祖国锦绣的大好河山中, 心灵受到深深的熏陶、情感受到震撼, 由衷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使学生更加热爱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祖国情怀, 自然融合德育因素了。

二、融入教学情境, 促发情感升华

语文教学是一门魅力无穷的艺术, 充满着灵和情。教材中一些动人、感人的故事往往能使人油然产生情感交融, 升华人的情感, 洗礼人的思想, 净化人的灵魂。例如语文老师给我们上朱自清的《背影》一课, 老师为了感化、感染学生, 别出心裁地设置教学情境, 把朱自清在火车站送别时的那段描写用多媒体播出, 用饱含深情的普通话朗读, 配着低沉的音乐。当学生听到父亲外貌描写时:带着黑布毡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袄, 蹒跚地走过铁道, 慢慢探身下去……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月台, 就不容易了。读到这里的时候, 教室里已经安静, 全神贯注地听, 我发现有的学生脸已经潮红了, 说明已经被感染了。当朗读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腿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它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留下来了, 这时教室里又看到了有的女孩子的抽泣声, 说明学生已经与作者产生心灵感应, 形成共鸣。当声情并茂朗读到: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他也把抱着朱红的橘往回走……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将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流下来了。我作为语文老师也被深深地感染, 情不自禁两行热泪流下来了。这时我看许多女孩子用手捂住脸哭出声来, 即使平时淘气的孩子眼眶也红红的。这篇流淌真情实感的散文, 使学生产生对自己父母的联想, 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父子依依惜别的拳拳之情, 油然产生自己对父母亲的愧疚, 隐隐萌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珍惜亲情。

三、情境感化, 净化学生的心灵

有一条情境化的公益广告非常有教育意义, 一个稚嫩的孩子看到他的妈妈端了一盆水为他的姥姥洗脚的场景, 他受其启发, 自己也端来一盆水为妈妈洗脚, 我的老婆看到这种画面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对她心灵促动很大, 因此他三天两头去看看老人, 嘘寒问暖, 力所能及为老人做一些生活不便的事。我在作文课上, 就放映了这条公益广告片, 学生反响很大, 我要求以这个素材写一篇作文, 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对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血浓于水的亲情写出来, 使学生在思想收到了无形的洗礼, 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还有一次作文课我以两首歌曲为素材, 一首是陈红的《常回家看看》, 另一首是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有意创设情境, 在教室用多媒体播放这两首歌曲的MTV, 学生一起热情高涨唱起来, 之后我进行点拨, 这两首歌都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寓意着我们做晚辈的无论工作怎么忙, 时间多么紧, 在外路途多么远, 学生都应该抽出一些时间去慰藉一下焦心、挂念自己的父母, 个个为之感动, 每人都写出了极富深情的文章来, 使学生心灵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洗礼, 净化。

四、捕捉教材美好内涵, 陶冶人的情操

语文教学中, 我们在欣赏美丽佳作时, 有时也会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教育人要疏财仗义, 要高风亮节, 要坦坦荡荡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不要见利忘义, 忘恩负义, 要与人为善, 要有善心, 要有同情弱者的怜悯之心, 要有担当、责任心, 甚至为正义事业舍身取义, 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事。我们有许多优秀的作品有明志教化作用, 例如, 《爱莲说》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 折射出人要保持自己的高洁。还有《岳阳楼记》里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表现出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识;还有《屈原》不随其波、扬其流的做人准则, 无不渗透德育, 陶冶人的情操。

总之, 语文德育渗透无处不在, 每堂语文课对学生德育的洗礼都是无声胜有声, 教育中学生要谦恭礼让、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宠辱不惊、弘毅坚韧, 让语文教学不仅获得丰硕的文化知识, 也开放精彩的德育之花。

参考文献

[1]王永存.在语文教学中自然融入人文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16) .

篇9: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

当今社会常常出现情感冷漠、道德失范等现象,作为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和健全思想。本文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将德育融人高中政治教学的方法。

一、言传身教

1.从言谈举止上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先律己再育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每一个手势、每一句话……都有教育意义。教师要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真诚待人。

例如,笔者在教学“实现人生的价值”这部分内容时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这样一方面让学生真切理解了人生价值的含义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从知识素养上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知识素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础。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除了要讲解政治理论知识外,教师还要适当谈及化学公式、物理现象、中国古诗词、电影观后感等多方面的知识,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产生钦佩之情,提升自己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二、结合生活

1.将教材与热点新闻有机结合。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然而要想将德育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将教材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其中,将教材与热点新闻有机结合是有效方法。

例如,笔者在教学“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这部分知识时,将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思想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相关热点新闻,分析教材知识。这一方面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真切的感受和体会,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关注国家大事。

2.将教材与社会现象有机结合。

社会现象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高中政治教学素材,它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笔者常常在德育过程中将社会现象作为教学案例,结合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例如,笔者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部分知识时,向学生介绍了“月光族”、“金钱至上”等社会现象,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贴近学生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在高中,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关注自己道德素养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虽然很困难,但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学的最高目标之一。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常教给学生一些富有深意的思想,如“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做人的底线是不要对他人造成伤害”“人生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鼓励学生对自己负责,关注自己思想的发展,从而让学生主动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2.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然而这种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当今的教学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上一篇:热爱祖国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妙语警句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