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教育

2024-04-22

品质教育(通用10篇)

篇1:品质教育

建设教育强市 共享品质教育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徐一超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杭州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蓝图,将生活品质界定为人们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包括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五大品质”,从而赋予了杭州教育新的历史责任——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提高现代人文化生活品质的基础性工程。当一个社会不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和惟一目的,而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作为生活追求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直接影响生活幸福程度,教育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和发展成功的基本途径,学习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引出“共享品质教育”这一课题。

一、品质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之魂、提升生活品质之基

建设教育强市,是杭州教育“十一五”发展目标。建设教育强市的过程实际上是打造品质教育的过程。“品质”一词由管理学领域引入华人世界教育领域,是以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教育改革大潮中“教育品质”(Quality in Education)的提出为标志,其特征在于借鉴企业界“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理念,以期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发展,确保所有民众都能享有高品质的教育。台湾学者根据美国质量管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戴明(W.E.Deming)等学者的观点,将教育品质定义为教育能持续符合众所认定及期望的目标的程度。

考察品质教育,可以从以下角度认识:从教育的目标来考察,品质教育应当是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品质具有动态性、相对性、发展性,幸福是一种感受,关乎人的精神世界。从教育的投入

来考察,居民收入的高低、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寡、教师素质、人口因素等均能反映出教育品质的高低。品质教育应当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师待遇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从教育的过程来考察,教育品质包括课程设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要素。品质教育应当是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的,能够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的,能够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的教育,是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包括学生家庭)及其构成的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教育生态关系的教育。从教育的效果来考察,教育品质包括学生学习成就表现、进步情形、学习满足感、学生未来发展等。品质教育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能够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和进步的教育。

教育在人的交往和活动中展开,人在教育活动中成长和发展。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等核心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实现个人发展、享受品质生活与体现能力、贡献社会这两股动力的良性互动,实现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方面的有机契合。这将涵盖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进程,成为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过程。共建是路径、是手段,共享是目标、是理想。一流的教育品质树教育品牌,品质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市之魂,是提升生活品质之基,必将铸就“学在杭州”城市品牌。

二、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杭州建设教育强市的宣言 尽管杭州十五年基础教育早在2001年已率先基本普及,但并不意味着已建成有品质的教育。在杭州从中等发达水平向发达水平跨越的城市化进程中,既要注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供充沛而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发挥直接服务功能,又要追求十五年基础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普及,追求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每一个孩子人生起点的公平,完善间接服务功能。鉴于此,我们提出建设教育强市、共享品质教育的目标是:至2010

年,建成总量相对充足、结构基本合理、体制富有活力、环境条件优越、内涵和谐发展,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使杭州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省领先、全国前列,达到或接近届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必须围绕“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目标,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坚持教育思想、体制、模式、手段、开放五大创新,大力推进教育优先、均衡、协调、持续、创新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整体提升教育品质,实现杭州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1.品质教育注重在“普九”基础上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普及程度。至2010年,杭州市将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十五年教育,全面保障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协调发展。其中,学前教育低龄化发展,全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六城区90%)。义务教育公平化、优质化发展,全市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75%(六城区90%);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小学、初中分别达到50%和40%(六城区80%和70%)。高中教育优质化发展,全市优质高中教育覆盖率达到80%(六城区90%);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

2.品质教育注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服务的效能。构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实施职业学校助学奖学、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骨干职业学校建设、校企合作和提升劳动力素质等六项行动计划。整合、扩大、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品质。至2010年,全市8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省规定的重点职校办学标准,创建30个省级示范专业和2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基地。

3.品质教育注重高等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推动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打造高学力人才培养高地。继续完善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新校区等4个高教园区建设,加快余杭仓前、萧山江东两个高教功能区建设,促进杭州市和浙江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强沪杭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和社会投资者来杭合作办学和投资办学。至2010年,在杭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达40万人以上;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在杭民办全日制高校达到20所,占在杭全日制高校数的40%。在市属高校中建成市级重点学科20个,重点实验室10个。

4.品质教育注重激活现代人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动力。构筑学习型社会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立和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满足城乡劳动者接受各类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求,培育学习型城市文化生态,初步形成人人皆学、时时在学、处处有学、事事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生活品质。至2010年,全市各区、县(市)均建有社区学院,各街道建立社区学校(分院);建立100个职工教育示范基地,建立40个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全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年。

5.品质教育注重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意义。以破解“好上学”和“上好学”问题为切口,既要确保弱势群体子女“好上学”,又要努力让更多的人“上好学”,促进城市化与基础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让全体市民在共创生活品质中共享品质教育。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和教育资助券制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境贫困而失学。稳妥解决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问题。确保边远农村孩子、“三残”儿童少年“好上学”,确保配套小区居民子女就近“好上学”,确保外籍人员子女和来杭创业人员子女“好上学”。大力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完善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探索学前教育“名园集团化”,加强集团管理制度建设,深化集团办学内涵,实现名

校这一优质公共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最优化,保障教育高水平均衡,整体提升基础教育品质。

三、提升学校品质,建设品质学校——打响“学在杭州”品牌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未来的“联合体”社会形态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教育既是培育人才、促进经济成长、引导社会进步、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又是开启生命发展无限可能的桥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摇篮。学校是教育系统的基本单元,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人生意义生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渠道之一。一个人受的学校教育越好,其生活品质、生命质量也就越高。当前,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积极提升学校品质,建设品质学校,是共建教育品质的基本要求,要努力使之成为共享品质教育的标杆与窗口。

1.探索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学校管理品质。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扩大品牌效应,促进品牌增值,需要实施全面校本品质管理。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机构日渐复杂特别是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情况下,学校应对自身发展需求,建立科学、规范、民主的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通过依法治校,依法完善学校内部制度和运作机制,是建设品质学校的基本保证。与学校有关的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着责任、管理、利益、教学、协作、监督等各种关系,要界定这些关系并进一步促进它们的和谐,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使各个主体围绕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学校和师生实现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各就其位、各尽其责、各展其能。

2.完善教师教育机制,提升教师资源品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当具备有共同愿景,有爱心,有创造力,自信诚实,善抓机遇,宽容尊重,经常反思,自我超越的品质特征。一流的师资是一流教育品质的保证,名师是名校最重要的品牌。好教师可以在人的内心留下痕迹,给人以心灵的滋养。课堂中教师的一

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是品位的体现。若干年后,学生可能忘记某位教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但永不磨灭的却是内化在心灵深处的文化取向。要全面实施全员聘任制,创新培养引进机制,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扩大优质师资队伍,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要激励教师拓展专业自主空间,建构团队合作模式,共同设计,协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品位,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

3.重视校园精神培育,提升学校文化品质。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品牌学校的根基和灵魂,是学校成长进步、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学校文化绝不只表现为校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应当融于师生血液之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在师生言行之中。学校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基于尊重、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培育充满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生态。要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心灵对话、科学探究、思想火花碰撞、文化熏陶、人格感召,让师生体验分享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师生心灵的交互,切实感受友谊、亲情与博爱,让校园沐浴人性的光辉。有品质的教育需要建立愿景,并将愿景化作长远持续目标,作为学校努力发展的方向。要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弘扬科学精神,促进校、师、生三重价值的共同实现,在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再造学校文化,树立学校品牌形象。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品质。青少年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全面发展,是享受品质生活、经营幸福人生的基础。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推进素质教育。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首次把素质教育写进了法律。要努力发挥好教育满足需求与引领社会的双重功能,做到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健康发展与实现升学或就业愿望的有机统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以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德育创新。要积极稳步推进小班化教育,倡导教学互动相长,倡导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实施多元智能评价和多层次选择,切实减轻中

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让能跑的孩子跑得更快,让能走的孩子走得更远。

5.加强学校环境建设,提升后勤服务品质。校舍建筑、学校场地、教育设备设施等现代化的办学硬件是品质学校的物质基础,而学校的后勤服务能否跟上更是衡量品质学校的标杆。造就一个什么样的校园及其周边环境,形成什么样的氛围,将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青少年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寄宿制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润物细无声,要与时俱进地营造温馨平安的校园环境和后勤服务氛围,让学生在学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提升校园生活的幸福感,爱校乐学。就餐文化氛围、寝室文化氛围、校园一草一木等也都会是一种陶冶。还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结合的大教育网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共建全社会和广大家长理解、支持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篇2:品质教育

道德品质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靠全体公民自觉、严格的法制意识和良好的文明行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在学生中开展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为主题的道德品质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使学校各项工作有一个新的飞跃。一.教育内容:

1.认真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有关法律知识,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明确法律法规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性,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开展人格教育,不断完善自我。能对自己的情感心态、言行举止进行检点及反省。

3.在遵纪守法、伦理道德等方面能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培养自制自律能力,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4.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有规范、整洁、端庄、优雅的仪容仪表,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5.遵守校规校纪,保持良好的秩序,遇突发情况不围观、起哄,要迅速报告,为弘扬优良校风作出应有的贡献。

6.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开小差,作业认真独立完成,杜绝抄袭别人作业的不良行为。

7.严肃考试纪律,诚实应考,杜绝考试舞弊行为。8.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做好值日卫生工作。

9.理解保持融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明确文明礼貌并非是个人生活的小节小事,而是一个民族道德素质水准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10.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正确处理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做到自重自爱。

11.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对破坏环境卫生,毁坏自然资源的行为敢于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教育,积极参加保护环境和净化、美化、绿化环境的实践活动。

12.待人接物热情友善,对人说话和气得体,不打人骂人,要懂得理解、宽容他人。与同学交际中不使用粗俗的语言,不给同学起绰号。

13.尊敬老师和长辈,听从师长的教诲,把尊师敬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14.学会在任何场合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对长辈能使用尊称,问候他人时,做到自然、大方、得体。二.实施办法:

1.期初各班召开一次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为专题的班会,出版专题黑板报。2.各班结合实际,广泛讨论,制订出《班级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公约》,并认真执行。

3.各班成立3人公约执行督查小组,班委主要干部任组长,负责督查公约的执行情况。

4.各班应建立小组评比机制,切实做好主题教育。5.各班在期末及学年末各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表彰活动优秀小组和个人。三.考评:

由学校不定期对各班开展主题教育及公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篇3:品质教育

2.两个关键概念:本真教育和人之为人。“人之为人”是本真教育在功利主义盛行时代下追求的目的, 它是把学生生命价值提升当作最终追求的教育,“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就要求学校的作用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帮助他们获得知识上, 更要把学校生活看作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就是要认识到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学生真实生活于其中的地方,是学生提升自身生命价值的场所。”本真教育和“人之为人”两个关键词的核心是灵魂( 心灵) 。

3.三个约束条件:引导向善、挖掘特质和去功利化。关于品质教育定义的论述,是在“引导向善”“挖掘特质”和“ 去功利化”这三个约束条件下进行的,这三个条件是在扬弃品德说、优质说和素质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引导学生向善”吸收了“品质” 偏“品”说中的品格教育的精髓 ,“去功利化”扬弃了“品质 ”偏“质”说中 的急功近 利思想 ,“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质”是针对“品 ”“质”兼备说中“一刀切”弊端而提出的优势智能培养方略。

篇4:实施自主教育 提升教育品质

对“自主教育”的解读

自主教育是培养学生拥有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全人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自主教育是开发受教育者的体能和智能并完善其人格,留给孩子一个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的教育。

“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一观念已经被教育界认可。学校是文化单位,教师的劳动是个性化、创新性的劳动,所面对的是具有情感、需要爱来滋润的群体。高水平的教育是针对学生弱点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教育成效的滞后性与现实评价的矛盾不可避免。内因决定论指出:需要从内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能否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变成学生的自觉的、自主的教育,这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将“自主教育”理念渗透于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中。

机制建设强化队伍自主提高业务素质意识

实现自主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师资队伍,为此,学校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队伍建设。第一,强化共同价值追求,目标引领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价值意识、档案意识、环境意识、职业意识、团队意识“五个意识”。通过“五个意识”,引领教师的价值追求,帮助教师树立共同的、利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成大家认同的价值文化,启动教师工作的内驱力,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健康发展。第二,不断地加强机制建设,激励教师健康发展。首先,加强学习、科研引领;其次,深入课堂、走动管理;再次,评价引领、民主参与;最后,团队合作、激发活力。

精细管理促进教育教学常规自主科学运行

德育管理实施自主化,有效实现育人目标 德育管理自主化就是使学生在学校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影响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模式,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文化建设,全员参与。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一种文化,借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将学习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自己的本能。强调四点抓住,即“抓活动、促养成”“抓典型、树榜样”“抓重点、求突破”“抓检查、求深化”;其次,北京精神,自主践行。深化生态文明教育,推广实施“延庆县生态环境教育”地方课程,深入推进种绿色植物、垃圾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等常规工作。

课堂教学自主化,高效提高学习质量 古罗马教育家普马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主动性,教师要重视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火种”,多做“助燃”工作,防止“火种”被浇灭。学校主要进行了如下尝试,取得了一定实效:首先,探索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学校紧紧围绕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这条主线,深入开展了课堂教学各关键环节的有效策略研究,借鉴蔡林森教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成功经验,尝试从高年级入手,开展自主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提高课堂实效。其次,强化电教、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创建学校网站、搭建师生展示平台,引领教师充分利用教师研修网、教育资源网,使教师办公电脑发挥辅助作用。借助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工程,指导学生学会并习惯使用数字化优质同步课程资源辅助学习。

总之,自主教育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课堂充满了吸引力;把班级还给了学生,让班级充满了凝聚力;把创新留给了教师,让教师充满了创造力;把民主留给了师生,让学校充满了吸引力。学校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探索研究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让学校更加健康协调发展!

篇5:《再谈品质教育》心得

中原区百花艺术小学 孙艳玲 听了吴局长的讲话《再谈品质教育》,我受益匪浅。一个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优秀的品质才能提高教育的品质。什么是品?什么是品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到:“品,众庶也。”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思是众多的人。具体到品质一词中品是品质;性质;品性;品格;德行。质是本体,本性的意思。品质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也指质量。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品质。1.胸怀理想,充满激情。

任何教师想要有很高的成就,首先必须要有高的理想。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报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作为教师来说,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这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地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2.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是自古以来人类对自己提出的一个很高的命题。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撞击成功。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多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3.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对于一个会工作的教师,他会调动千军万马来实现的教育抱负。4.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

教师爱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不断去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老师要受到学生的肯定,必须注意自己的谈吐形象。上课不随意玩手机,不讲粗话,上课谈论话题以学习为主。5.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有心的人。在教学方法上不拘泥于一种方式。6.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工艺素养。教师应该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具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同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教师需要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理解他们,从而得到他们的喜爱和信任。

篇6:浅谈幼儿教育的品质与教育

浅谈幼儿教师的品行

延陵中心幼儿园胡红芳

从事16年幼教事业的我,至今让我内心最触动的是“教师良好的品行”。我认为不管教师的学历高还是低,良好的品行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体现,也是师德的体现。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那么教育幼儿就会成为空谈,最近一些报纸媒体报道,某地教师虐待幼儿的事件,引起社会的强烈谴责。

篇7:开展“三创教育”,提升学校品质

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创绿”教育活动,是道?蛘蛭?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是道?蛘蚴迪帧八?乡节点,创新花园”目标,建设“六新小镇”,推动学校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平台。道?蛑行男⊙Э?展“创新、创业、创绿”教育活动,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绿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一、大力推进创新实践

1.拓宽学习渠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分学科、年级征集微课,建成微课资源库。资源库内容覆盖小学一至六年级所有单元知识点,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在校园网中建设微课学习的平台,向学生、家长宣传微课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家中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数学活动周,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奇思妙想七巧板、神机妙算“24点”、欢乐魔方、美丽钉插板、鲁班锁重组、百变魔尺等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与梦想课堂,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通过谈话法、书信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问卷调查法、问题辨析活动等教育教学形式研究搜集学生不同年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周、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2.开展科技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按照“全员参与、全面铺开、全程指导”的总体原则,建构科技教育师资队伍“五有”阵容,即学校有顾问团队、年段有辅导员、班级有专(兼)职教师、班组内有小助手、课外有咨询人,为学校的科技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搭建培训平台,大力支持教师参加科技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实行“一邀两设三倾斜”制度,即每年邀请一位专家或名师到校讲座;校内设立一个科技问题交流区、设立一个科技作品展览室;教师在征订书籍软件、购买制作材料、外出学习研讨给予经费倾斜。创设科普环境,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科技活动室、科技展览室等全方位多视角地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

二、组织开展创业实践

1.走进成功企业,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组织开展走进成功企业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培养小学生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一方面以课外实践活动为纽带,组织学生到本镇企业(特别是高新企业)参观,了解企业的创业经历和经营状况,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明白创业的艰辛、感受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追求享受,贪图安逸的懒惰思想。另一方面学校将邀请本土企业家或开办工厂的家长义工来校介绍创业的历程。并且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等文化建设上,广泛宣传成功创业者的创业事迹、创业方法和奋斗经历,形成人人争创造、人人争创新、人人想创业的文化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

2.创设校园集市,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校园集市是模仿市场,给予学生一个在校内进行买卖的场所。它不但能给学生一种有张有弛的良好氛围,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体验,让他们在紧张学习之余,活跃身心。并且通过这种商业最初形态,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表达、沟通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买卖中体会赚钱的艰辛,促使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博雅楼一楼大厅创设一个校园集市摊位,开展“体验营销,共筑美梦”校园集市活动。本着“您的节余,我的需要”理念,通过旧物循环利用,以物换物和以钱换物的方式,推广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的思想,让学生把家中闲置的图书、文化用品、手工制作等拿到交易市场与同学等价交换或钱物交换,从而培养孩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们体验“公平买卖”“劳动快乐”,在活动中结识更多的朋友。通过买卖交易,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市场经济,给学生创设理财平台,学会推销、购买商品,设计促销标语、广告、海报,增强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合作、动手、创新、交际等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全力开展创绿实践

1.学科渗透,让“创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

学校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和指导学校环保工作,定期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教研活动;开设有关保护环境的主题研究项目,组织一定规模的环境类兴趣小组,组织开展综合性社会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各学科教师积极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的因素,进行渗透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少先队活动课、班会课与环保教育有机地结合,开展活动。

2.搭建平台,寓“创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营造浓郁的氛围。力求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都有教育意义。利用校园网、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环境意识。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四?二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地球日开展“环保知识书画竞赛”、“环保杯”征文比赛等。植树节发动学生为班级种植小盆栽,为教室、老师办公室添绿。走进社区,扩大环境教育的成果。利用节假日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敬老院进行卫生清扫和环保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带动大家共同爱护环境,将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从小处入手,让绿色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要求每个班级坚持“一天两小扫,每周大扫除,节假日有值日生”的环境卫生制度,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等,使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环保道德行为。每学期进行班级环境布置评比,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劳动观念、净化心灵,让热爱绿色、保护环境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篇8:完善教育体制创新品质教育

一、精细整合资源, 提升教育效益

布点分散、设施落后、生源不足、教学水平不高是农村教育面临的经常性问题, 我镇也存在类似情况, 严重影响教育水平。因此, 我镇调整规划, 加大基础投入, 按照“整合教育资源, 提升教学水平”的思路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将学校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列入三年行动计划中。

过去三年, 全镇教育基础建设实施了贤明中学建设工程、松溪辅小建设工程和幼儿园六分园建设工程, 完成了镇中心小学福光校区的选址。除此之外, 还建立了富阳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在全镇形成“十校一基地”的学校格局, 努力实现农村教育城市化, 充分发挥优质教育的引领、集聚和辐射作用。

二、形成集团办学, 扩大优质效应

集团办学是规范管理、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举措。近年来, 我镇依托新登镇幼儿园和新登镇中心小学的优质资源, 按照“1+X”的模式开展集团化办学。

在学前教育方面, 按照一中心六分园的布局在全镇建立六所镇幼儿园分园, 由镇中心幼儿园统一规范管理, 实现公办幼儿园覆盖全镇各片区, 保证幼儿“就近入学”。

在小学教育方面, 依托镇中心小学的教育资源, 按照“名校+新校”的模式新建新登镇小福光校区, 实行“六统一”的均衡管理。

在初中教育方面, 建设三校合一的新登镇中学和四校合一的贤明中学, 把新登及周边乡镇的初中生集中起来, 整合教育资源, 提升教学质量。

三、创新教学体制, 激发内生动力

教师的教育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水平, 近年来, 我镇着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1. 提升教师能力, 形成争优赶超氛围

各校每年都有教师培训计划, 2013年参加培训的教师人数为780人, 培训率达92%。开展“十佳教师”和“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 强化教师考核, 加大对优秀教师的表彰力度, 在教师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2. 吸收先进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

我镇各校与杭州名校结对, 吸收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通过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优秀教师的指导, 提高我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激发工作热情

我镇实行教师校际交流制度, 根据各校教师缺盈情况, 近三年在校际交流中共调配25名教师, 完善各校教师的聘任和调配机制, 激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开展“教师信息化基本功竞赛”“青年教师现代化教学技能比武”“贤明教星”评选等活动, 更新教育理念, 提升教学能力, 旨在打造一支“脑中有观念、手中有方法、心中有学生”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四、加大保障, 改善教育环境

我镇在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法定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的基础上,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教学条件。

1. 投入教育经费, 确保落实到位

2013年我镇教育总经费投入6 924万元, 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6 444万元, 占财政预算内可作资金的63.2%。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各类款项按《富阳市关于进一步完善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规定及时拨付。

2. 计划筹措资金, 改善办学条件

推进和完善标准化学校建设, 有计划地进行基建维修和教育装备添置, 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各校投入基建维修款和教育装备经费, 镇政府按市下拨经费1:1比例进行补助, 各学校设施基本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3. 推进信息化建设, 形成现代化局面

各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 创新应用类型和管理模式, 目前全镇已初步形成教育信息数字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管理电子化的新局面。

4. 成立教育基金, 促进教育发展

2011年成立市教育基金会新登贤明教育基金, 设立教学成果奖。每学年考核奖励一次, 奖励为我镇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校长、教师、品学兼优的学生及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促进教育发展。

5. 争取倾斜政策, 留住优质人才

为提升我校的教育公共服务能力, 创造教育人才留得住、引得进的良好环境, 镇党委政府重视留住和吸引人才问题, 多次在市人代会、党代会和政协会上议案, 目前, 镇党委政府正在向市政府争取有关小城市建设的倾斜政策。

五、坚持品质办学引领师生成长

1. 创新德育形式, 关注学生健康

我镇各校围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会做人”的主题,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内涵,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培养“四有”新人, 学生逐渐养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2. 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全面发展

新登镇中崇尚“官塘印记, 尚善向上”的文化, 构建了学校院士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和官塘印记评价体系, 沿革当地文化。镇小以“书馨棋韵, 乐音射艺”为办学特色, 以“传承经典, 知礼明行”为主题, 开展国学启蒙进校园活动, 尽显“书香校园书味氤氲”的育人环境。新登镇幼儿园教育集团以“园本教研”为基点, 以“专家引领”为契机, 以“同课异构”和“一课多研”为教研模式, 促使教师在反思中进步, 在关注中提高, 在交流中成长。

六、注重学校计划助力教育发展

1. 提升教育质量, 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学校的生命线。我校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 促进教育均衡, 实现教育普惠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镇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有了明显改善, 但任务还十分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要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学校为重点, 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差距, 充分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3. 优化教师素质, 调动工作积极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继续实施名师工程, 建立校长奖励基金, 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 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4. 加强教育管理, 完善教学制度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健全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机制, 完善义务教育学业水平和身体素质监测机制;积极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 引领学校走自主发展、内涵提升之路, 增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 推进重点项目, 保证建设质量

篇9:品质再教育

在《国王、武士、祭司、情人》一书中,作者罗伯特·摩尔界定怎样的男人才算是「成熟男人」。他认为成熟男人应该沉稳、临危不惧,给人安全感、可靠感,乐于帮助别人,有使命感,并坚毅、乐观。

成熟的男人应该优雅,而这种优雅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细节中的。

1. 着装得体。着装是给人的第一印象,除了特殊情况,一个成熟而优雅的男人,应该避免穿着宽松的西装、肥腿西裤、老头皮鞋、颜色花里胡哨的T恤,而金丝眼镜、宽领带也早已经不流行了,同时要避免以运动手表搭配正装。

2. 注重个人卫生。夏天每天换不同的衬衫、T恤是对别人的基本尊重。适时使用止汗喷雾;出汗多的时候,要注意香水味不要与汗味混杂起来。

3. 热爱运动。这当然不是指热爱体育赛事,而是说要有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形象。可以跟人聊聊美国盐湖城的球馆比其他球馆球迷席倾斜度更大,从而造成山谷效应,并使观众的加油声更响亮;然后再结合美国地理和历史分析一下盐湖城这座城市的特点以及摩门教的故事。但更应该有规律地做运动,去健身跑步、做器械,或者参加一些户外运动。

4. 有自己的收藏品。现在才去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淘宝贝的话,「捡漏儿」的机会已经很少。收藏前要多做功课,无须急躁,收藏是不能急功近利的。有条件的话,可以收藏一些欧洲的葡萄酒;而各国明信片、打火机、阿拉伯水烟、肩章等小物件,不在于是否珍稀、宝贵,够多、够有特色就行。

5. 不断学习。要保持开阔的视野,多读些好书,看些有营养的电影;还可以根据自己兴趣,专注研究某一个领域。当你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对某个行业、领域如数家珍时,优雅、从容不迫的腔调就会慢慢养成。

6. 自信、自重、自爱。人际交往过程中,「不装」是个很高的境界,不装高端,也不装高富帅。自信地与人交往,给人尊重感,就是很好的自重与自爱。

7. 避免沉溺于网络名声,做生活中的领袖人物。如果因为网络上有一定知名度,而觉得自己像个「皇帝」一样「批阅奏章」了,那可能是被网络蒙蔽了。关键是要回到现实,回到与身边亲人、朋友的亲切交往中,认可的事情要在现实生活中执行下去,这样才能逐渐积累起卓越、优雅的人格魅力。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既然有能力承担起责任,就要脚踏实地做下去。

8. 优雅不是表面的儒雅,生活中乃至影视剧中,可以看到不少腹黑、变态、奸狠的人看上去都很优雅。而真正优雅的男人,能淡然地对待自己的每个角色和身份,不骄不躁、沉着稳定、不亢不卑。他们有着和谐稳定的婚姻或感情关系,拥有共荣辱同患难的朋友;能跟左邻右舍家长里短,也能跟菜市场大婶认真地砍价。而这些不是做个造型,喝杯红酒,或打打高尔夫能提升的。

篇10:优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品质

近年来,涟水县义兴中心小学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宗旨,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规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省“五严”要求,转变观念,优化教学管理方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

一、众措并施,打造新型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建设,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学校的工作才能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提高。义兴中心小学众措并施,着力打造“学习型、专业化、科研类”的教师队伍,积极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首先,强化学习。不断学习是保持教师常青的不竭动力。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活到老学到老的概念已经切实深入到各个领域,教师知识的更新才能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大举措施:要求人人订阅业务刊物,个个撰写教育教学心得,规定必读书目,腾出专门时间统一学习,汇报交流。同时,外派人员到南京光华东街小学参观学习,鼓励教师进修,丰富教师的学力,完善教师的能力结构,提高了教师的勤奋努力程度。其次,结对帮扶。专业引领是锻造优秀教师的助推器。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要靠事业立稳脚跟,靠专业行走杏林。学校积极推进“青蓝工程”,鼓励师徒结对,调动新老教师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锲而不舍地追求教学的魅力所在。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意味的和谐空间。再次,科研培训。科研型团队是优化教学管理的理论支撑。为督促教师转型,学校健全学习型小组,经常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校长每次都亲自参加。通过科研培训促进“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形成。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持续发展,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义兴中心小学一线教师40余人中,达本科学历20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县级骨干教师5人,课优教师6人。他们以三尺讲台作为展示人生才华的舞台,演绎着平凡而精彩的人生。

二、殚精竭虑,创新教学过程管理。

义兴中心小学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工作,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为了增强竞争意识、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学校领导根据新的形势对教育思想、观念、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出台了新的措施,并成立了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对教育教学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研教学管理作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推动力。“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目前,学校紧跟改革步伐,实行校内绩效工资制,以业绩与贡献主导分配,出台了一系列考评制度:建立教学环节考评制度,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两大作用;建立教学过程考评制度,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建立目标过关测评制度,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全员全过程管理。学校还同时制定了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和细则,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三、同心协力,训导学生习惯养成。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主体,每个学生的成绩上升了,无疑,学校教学质量就提高了。但是,义兴中心小学的教师群体关注的不单单是学生的文化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智商固然重要,但情商更是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智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而情商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情商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记住:“教会学生做事,首先教会学生做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学会合作。为了达到教学生学会做人的目的,学校德育处要求各班级定期更换板报,橱窗内容,充实相关内容,让学生耳濡目染,得以感染熏陶。

几年来,学校一直要求各班级在黑板右上角标出一处小方框,用于写温馨提示。其内容多为培养学生学习上进,明白做人道理的名言警句。如此做法,净化了学生的思想,规范了他们的行为,收到了良好的训诫效果。对学生这些“情商”的关注,造就了学生自强不息,乐于竞争,勇于进取的性格。校园内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校道路上讨论学习的人多了,追逐打闹的少了;主动求老师解疑的多了,不思进取的少了;上下午课前自觉学习的人多了,海阔天空的人少了。学生感受着老师的爱与奉献,浸润在温暖的、振奋的状态中,心底自然升腾起阳光。

多年来,义兴中心小学始终秉承“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提升质量。学校先后获得了“淮安

上一篇:学前幼儿活动设计教案下一篇:姿势及礼仪训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