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教育论文

2024-04-10

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教育论文(精选9篇)

篇1: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教育论文

《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作者:秋夜雨寒

一、抓好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广阔的阅读视野的基础上的。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常常特别强调对课本上少量精品文章的精读精讲,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非常狭窄,更加可悲的是学生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这种短视的功利主义阅读也与现代语文的教学特点极不一致。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报刊和因特网上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然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就是信息量太少,一堂课的教学仅仅围绕着课文转,很少能够跳出课本,超越课本。

实践证明,要进行个性化阅读,必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做到博览和精读有机结合。不但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篇章仔细阅读、揣摩、体味,更需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勤于做读书笔记,上网阅读信息,并从中获取精神养料。为了提升阅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还要提高教学的课程意识,摆脱课堂和课本的束缚,特别要注重加大课堂内的阅读信息量。教师应尽量多翻阅一些资料,及时恰当地补充新信息,勇于跳出课本,从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使学生能充分阅读。

二、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措施

1.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教师要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时可以采用“四步四方法”。

第一步为“设置悬念法”,即每天在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设置悬念。如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上演“空城计”,学生听到精彩处,急于要知道结果,我却设置悬念,不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看书,下节课告诉老师结果。无形中学生中了教师的“圈套”,主动去找书看,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故事情节,慢慢对读名着产生了兴趣。

第二步为“扩展阅读法”,即分阶段、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由阅读节选向阅读原着,或由阅读课文向阅读相关篇目扩展。例如,学了鲁迅的《风筝》,可以让学生读他的《朝花夕拾》;学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新月集》《飞鸟集》;学了冰心的《纸船》,可以推荐学生读《繁星·春水》;学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骆驼祥子》等。阅读长篇文学名着可以“不求甚解”,随着年龄和知识阅历的增长,到了适当的时候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它对学生人文素养、生活情趣、思想品德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第三步为“情境设置法”。在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后,采用情境设置法,通过请学生上讲台讲精彩故事、评文学人物、演精彩片段等方式,再创情境,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例如,在读完《唐雎不辱使命》这个故事后,我让学生把这个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扮演唐雎和秦王,从情境表演中让学生感受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情境设置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第四步为“合作探究法”,在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读书心得、分析人物形象、赏析精彩片段等,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创新,用喜欢的方式展示阅读成果。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小组用读书笔记来展示成果,有的小组用读书卡片,还有的小组用读书手抄报。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完成了一本本内容丰富的读书笔记,制作出了一张张精美的读书手抄报作品,设计了一张张富有个性的读书卡片,甚至有的小组设计了期刊来展示本小组的阅读成果,学生们由衷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将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陶冶学生情操

现在市场上书籍良莠不齐,一些书籍充斥着暴力、色情、凶杀等思想,教师要定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给学生,既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又帮助他们把握好阅读的方向,使他们免受不良书籍的影响。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来推荐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初一学生可推荐《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等,初二学生可推荐《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初三学生可推荐《名人传》《水浒传》《简·爱》《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重要的作用。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歌颂母爱、童心、自然,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童心的纯洁、自然的美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坚强不屈的意志、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可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乐观积极,不向困难言败;《简·爱》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说话”,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汲取的不仅是知识的养料,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力量。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只有把这股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保持一种鲜活灵动的状态,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效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3.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新课程教学法中明确指出,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猜读、探究性读等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阅读,以阅读为纽带,把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提倡合作探究性阅读,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在每个星期的阅读课上,我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月阅读一本好书,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评论,对学生进行仿写创作训练,让学生从仿写开始,逐渐过渡到创新写作。将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长期坚持,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只要学会挖掘、利用好文学作品,就不愁心中没有一汪清澈的泉眼,手下的妙笔自能生花。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让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为实现语文教学神圣的终极目标——培养一个文化人而共同努力。

《语文教学的阅读训练》

作者:秋夜雨寒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近几年来,从一年级接手到现在的三年级,我一直重点实验的课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经过反复实践,现以初见成效。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是,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精讲多读,读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上“玩”出学问》

作者:Admin

【摘要】: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何让学生在玩中去快乐学习,一直是教育者们追求的目标。玩不是毫无目的的玩,而是有目的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本文主要从玩的模式,玩的概念界定,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希冀能对我们的科学课堂有些许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玩中学,学中玩

在人们眼里科学是深奥的,其实看似深奥的科学实际上都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作为一个科学课教师,要想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就要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要根据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科学。而在玩中学科学,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玩中学科学,寓学于玩,在玩中体验,在玩中思索、在玩中辨析、感悟、甚至创新。许多著名教育家也提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那么怎样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玩”出学问呢?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的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科学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个宗旨,更是应该保护好孩子玩的这一特点,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玩,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科学的思维,获取探究科学的方法。也就是说让他们在探究中“玩”,并“玩”出学问。那么如何在玩中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按什么模式玩?

二、概念的界定

“玩中学、学中玩”提出的理论假设是:认识生活中的科学是孩子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孩子最贴近学习的内容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玩蕴含着科学知识,蕴含着创造,蕴含着科学的认识过程。如果我们进行恰当的引导,把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与科学的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可以把这种纯粹的“玩”转化为对科学知识的追求。

对“玩”的理解,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生自发的无目的的“玩”,这是学生天生的纯粹的玩,但它是有意义“玩”的基础。二是学生有目的的“玩”,即有意义的“玩”,这是科学学习中所提倡的“玩”。教师要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无目的的“玩”,更要诱导学生由无目的的“玩”逐步进入有意义的“玩”。

从学习的形式上看,儿童的学习可以理解为“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

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教学方法中,“学中玩”提倡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加入“玩”的活动,“玩中学”强调的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式──有目的的“玩”。

三、如何有目的的玩,“玩”出学问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玩,“玩”出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所要探究的具体内容,从孩子身边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创设适当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教学《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时,为了让学生对杠杆有所了解,教材中用一种儿童游乐设施──跷跷板进行引入,这种游乐设施对学生理解杠杆有很大的帮助,可是身处高山的本校孩子根本没见过这种设施,更别说亲自去玩了。如果不用这个例子而选用其它例子,又找不到比这更合适的了。怎样把这个学生比较陌生的事物引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考虑再三,我决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猜一猜故事中的小个子小明能不能跷起大个子的妈妈,问题一提,学生纷纷举起小手,对结果进行猜测,探究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不清楚这个结果,所以才会对结果格外感兴趣。这个时候,及时地出示教材中的几幅玩跷跷板的图片,让学生细心观察图中的孩子们是怎样玩跷跷板的,学生就观察得格外仔细。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了小个子跷起大个子的秘密在于他们所处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孩子们没有亲自去体验玩跷跷板的乐趣,但自始至终都是“玩”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如同身临其境,仿佛亲身经历。

(二)提供材料引导学生玩,“玩”出水平。

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助手。当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探究活动设置一个可行的方案,然后用实验去验证,这就自然而然地需要一定的材料。此时,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放手让学生“玩”,学生必定会玩有所获、受益匪浅。提供材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材料是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反复的试验,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做充分的预测,进而为学生准备大量合适的材料。有时候,所准备的材料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误差,比如教学《让灯亮起来》时,教师要在课前认真检查给学生准备的电线、小电珠、电池等材料是否都完好无损,这样才便于学生从实验中得出让灯亮起来的方法;而在后一课《电路出了什么故障》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影响电路通畅的原因,思考排查电路故障的方法,则要专门给学生设置障碍,准备有问题的材料。总之,教师所准备的材料既要有利于学生研究科学现象,又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科学思维,真正让学生玩中益智,玩中发展。

(三)设置悬念激励学生玩,“玩”出新意。

探究科学的路是无止境的,一堂科学课的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因此,科学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40分钟,而应该极力向课外延伸。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了某个问题后,我们的教学不能就此嘎然而止,而要留下悬念,诱发学生继续思考,激励学生继续探索。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展现,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得以培养。在教学“学习用品”这一单元时,第一课便是对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并进行观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学生提了很多问题,大都是有关文具各部分构造、特性方面的问题。即将下课时,我问学生:“我每次批改作业时怎么都会闻到一股香味儿啊?”听我这样一问,很多同学都利用课余时间去闻、去找、去查。第二次上科学课时,不少学生都将自己的课外研究结果向我作了汇报。他们找到了散发香味儿的文具,并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到了文具中香味儿的主要成份,还认识到了这些成份对人体的危害,自然而然地对国家颁布的《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有了了解和认识,很多同学还自觉地选用了安全、规范的学习用品。试想一下,如果那堂课只满足于课堂上的质疑、研究,怎么会收到如此好的效果?很多学生即便看过相关的新闻,也只会像过眼烟云一样烟消云散,根本不会在意。正是这看似不经意的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难道不是探索精神的体现吗?

从以上论述中可知,“玩中学、学中玩”教学方法强调以“玩”为主线,让儿童经历:无意义的“玩”──体会(问题及思考)──有目的的“玩”(观察与实验)──总结(分析与交流)的科学认知过程。在“玩”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认真、仔细、全面的观察;能敢于提出各种问题和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能对观察和实验进行科学的预言;能像“科学家”一样搞一些“准实验”;能对观察、实验、交流作认真的记录;对科学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能把自己的观点完整的进行交流,与他人共享和研讨。

总之,让学生在“玩”中学科学,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学生在活泼、宽松、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把“玩”与“学”这样一对看似不可化解的矛盾有机地结合起来,获得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学到的也必将终生受益。

篇2: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教育论文

陈庄学校

提升阅读教学品质,个性化阅读是时代的呼唤。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呢?不少专家、学者和教师提出了必须立足文本的观点。笔者则认为,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在立足文本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抓好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广阔的阅读视野的基础上的。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常常特别强调对课本上少量精品文章的精读精讲,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非常狭窄,更加可悲的是学生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这种短视的功利主义阅读也与现代语文的教学特点极不一致。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报刊和因特网上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然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就是信息量太少,一堂课的教学仅仅围绕着课文转,很少能够跳出课本,超越课本。实践证明,要进行个性化阅读,必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做到博览和精读有机结合。不但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篇章仔细阅读、揣摩、体味,更需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勤于做读书笔记,上网阅读信息,并从中获取精神养料。为了提升阅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还要提高教学的课程意识,摆脱课堂和课本的束缚,特别要注重加大课堂内的阅读信息量。教师应尽量多翻阅一些资料,及时恰当地补充新信息,勇于跳出课本,从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使学生能充分阅读。

二、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措施

1.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教师要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时可以采用“四步四方法”。

第一步为“设置悬念法”,即每天在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设置悬念。如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上演“空城计”,学生听到精彩处,急于要知道结果,我却设置悬念,不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看书,下节课告诉老师结果。无形中学生中了教师的“圈套”,主动去找书看,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故事情节,慢慢对读名着产生了兴趣。

第二步为“扩展阅读法”,即分阶段、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由阅读节选向阅读原着,或由阅读课文向阅读相关篇目扩展。例如,学了鲁迅的《风筝》,可以让学生读他的《朝花夕拾》;学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新月集》《飞鸟集》;学了冰心的《纸船》,可以推荐学生读《繁星·春水》;学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骆驼祥子》等。阅读长篇文学名着可以“不求甚解”,随着年龄和知识阅历的增长,到了适当的时候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它对学生人文素养、生活情趣、思想品德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第三步为“情境设置法”。在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后,采用情境设置法,通过请学生上讲台讲精彩故事、评文学人物、演精彩片段等方式,再创情境,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例如,在读完《唐雎不辱使命》这个故事后,我让学生把这个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扮演唐雎和秦王,从情境表演中让学生感受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情境设置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第四步为“合作探究法”,在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读书心得、分析人物形象、赏析精彩片段等,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创新,用喜欢的方式展示阅读成果。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小组用读书笔记来展示成果,有的小组用读书卡片,还有的小组用读书手抄报。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完成了一本本内容丰富的读书笔记,制作出了一张张精美的读书手抄报作品,设计了一张张富有个性的读书卡片,甚至有的小组设计了期刊来展示本小组的阅读成果,学生们由衷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将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陶冶学生情操

现在市场上书籍良莠不齐,一些书籍充斥着暴力、色情、凶杀等思想,教师要定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给学生,既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又帮助他们把握好阅读的方向,使他们免受不良书籍的影响。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来推荐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初一学生可推荐《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等,初二学生可推荐《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初三学生可推荐《名人传》《水浒传》《简·爱》《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重要的作用。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歌颂母爱、童心、自然,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童心的纯洁、自然的美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坚强不屈的意志、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可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乐观积极,不向困难言败;《简·爱》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说话”,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汲取的不仅是知识的养料,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力量。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只有把这股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保持一种鲜活灵动的状态,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效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3.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篇3:谈谈如何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总走不出应试教育的圈圈, 大多教师总是机械地按照“教师用书”上提供的答案, 去分析课文, 解读课文。学生也习惯性地依照老师预设的问题去理解课文。当初, 我就是这样教学的, 施行“一言堂”模式, 总觉得这样才能达到我预期的目标。岂不知这样的阅读教学, 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 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已经深深感受到, 个性化的阅读是新时代的呼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法等, 一定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答案。因此我在课堂上,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并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不过刚开始时, 我这个度没掌握好, 主导作用没体现出来, 出现“放羊式”的局面。后来我认识到, 学生认识实物的能力还比较弱, 对文本的理解难免出现误解、曲解, 的确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例如, 苏教版有篇课文《爱如茉莉》, 讲述的是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精心照料的一件小事。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如平淡无奇的茉莉, 纯净温馨。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 说爸爸照料生病住院的妈妈, 连睡觉的时候也紧握住妈妈的手。教学时, 我问, 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对于将步入中学的少年来说, 似乎觉得神秘而朦胧, 因此他们的理解也显得可爱。课堂上他们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不同的感受:有的说, 紧握的手是告诉妈妈有我呢不要怕;有的说, 紧握的手是告诉妈妈我会给你战胜病魔的力量, 还有的说, 紧握的手是表现他们作秀呢……他们的评论有的在教参内, 有的在教参外, 这时我适时地对阅读活动加以点拨, 引导。完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整节课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提升“以读为本”的训练方法

有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 古人也曰“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重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 “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学”的训练方法确实能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这是语文学习的规律决定的。以往我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阅读课上成了讲解课。现在我明白了“以读为本”的训练方法更合理、更有效, 对学生思维的开放、语言的积累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而且学生也能从读中体会到乐趣。当然, 这种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 灵活运用多种朗读方法。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是看其指导读的过程, 是看其读的能力提高的过程。例如,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以如诗般的语言、错落有致的对称句式, 生动地描绘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凸显了“花美人更美”的主题。描写和抒情交融, 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 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因此, 教学时我采用了“教师范读激情、学生初读感知、学生品读感悟、师生齐读升情”的“四读法”, 欣赏文中美妙的语言, 去深入感受主题。结果学生情绪高涨, 课堂气氛浓烈, 教学效果颇佳。语文就是扎扎实实的读书课,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体验, 在读中熏陶, 在读中体会, 在读中内化……另外, 提升“以读为本”的训练方法, 还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我们都知道,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网上、微信中有海量的信息, 课文中的信息量显然很少, 因此, 必须跳出课本, 把学生的视野开阔到课外, 从中获取更多知识和素材。再则, 让学生制作大量的读书卡片, 把课外阅读的信息积累起来。学生兴趣很高, 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从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提升了阅读的品质, 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三、培养“以动为主”的读书习惯

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的确是读书的经验之举。古往今来, 很多有学问的人就是在边读书边动笔墨中成功的。据说,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就喜欢边读边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摘抄下来, 后来, 他模仿着写出来很多好文章。掌握了这种方法不仅能积累知识, 辅助学生写作, 还能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因此, 我在阅读教学中极力倡导这种阅读方法, 平时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圈点勾画, 做好读书笔记, 并且教给他们做笔记的方法, 随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评论写下来。这种方法我已经坚持好多年了, 学生的课本中也总是写的密密麻麻的。我认为长期坚持养成这种读书习惯,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定能提高。

篇4:深度阅读 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45-01

“深度阅读”是以提升学生学识修养、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是促使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将阅读教学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次,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也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从关注问题生成、抓住思维冲突、借助换位体验三方面来探讨如何引领学生走向深度阅读。

一、关注问题生成,走向深度阅读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关注学生问题的生成过程。因为只有在问题的生成、解决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才能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肤浅走向深刻,进而有效实现深度阅读。

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孔乙己》一课时,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便可以感知到:孔乙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还常受到别人的嘲笑。大家为什么看不起他,他为什么不能与周围的人融入到一块呢?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课堂教学时,笔者从问题入手,拓展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走向深度阅读。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句话表明了什么?”“孔乙己为什么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为什么别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识字吗,他‘不屑置辩,而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在学生提出问题以后,笔者让学生先试着通过深度阅读解决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再全体交流解决。就这样,在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更深刻地认识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也有效提高了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生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如此,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才能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肤浅走向深刻。

二、抓住思维冲突,促成深度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生对文中人物的看法往往不尽相同,很容易产生思维冲突。教师抓住学生的思维冲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实现与他人、文本的“深度交流”。

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刻地解读文本,笔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课文是喜剧还是悲剧?请阐述自己的理由。有学生认为:“课文是喜剧,因为课文中描写胡屠户打嘴巴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另外,作者这样描写主要是为了揭露当时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范进虽然疯了,但是高中以后又清醒过来了,这不就是喜剧的效果吗?”有学生认为:“课文是悲剧。你看,文中所谓的‘文化人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范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怎样才能使学生从冲突中走出来,达成共识呢?笔者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深度阅读,从而得出对文本最为恰当的见解。在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时,只要理由充分,笔者都予以肯定与鼓励。

总之,当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看法不一致时,教师要巧妙地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对文本的合理理解,引领学生走向深度阅读。

三、借助换位体验,实现深度阅读

体验是语文新课标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所谓换位体验就是指在阅读文本时变换自己的角色与位置,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人物,站在文中人物的立场上体验与思考,从而对文学作品的思考更加深入、透彻,有效实现深层阅读。

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背影》一课时,因为如今的初中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出过远门,很难体会到父亲为儿子送行的舐犊情深,因此,在课堂教学时,笔者采用了让学生换位体验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站在文中主人公的立场上思考:“假设你是作者,当看到肥胖的父亲艰难地爬月台,当看到父亲为你买橘子,当听到父亲对你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你会产生什么感受呢?”让学生通过换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

采用换位体验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使深度阅读得以实现。

语文课文就好比迷人的“风景”,进入这个“景区”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进行深度阅读,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教学设计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品质。

篇5:书香浸润心灵·阅读提升品质

——宫村镇大杨先务小学龚雪宁

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廊坊市“乡村学校公益阅读百校行”送教下乡活动于4月25日走进活动推广实验校园固安县宫村镇大杨先务小学。老师们通过对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的学习,促使我校的指导学生阅读更加科学合理。

我校自2012年新建校以来,就以打造“书香校园”为目标,提出“书香浸润心灵·阅读提升品质”的口号,不断创新促进师生读书的形式和方法。特别是在优秀图书推荐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

首先,我们为了充分利用图书室藏书,每班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低中高三个不同学段的阅读目标,结合课本,做到课内外勾连,由一节语文课到阅读一篇文章再到阅读课推广整本书阅读。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年龄段特点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根据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以绘本和浅显有寓意的儿歌、童谣为主,如《团圆》《猜猜我有多爱你》《365夜故事》《小巴掌童话》《逃家小兔》《中华歌谣100首》《声律启蒙》等。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第二阶段(三四年级)中年级学生有了初步的思考能力和对事件的逻辑思维判断力,我们在童话寓言的基础上增加了叙事性较强的小说、散文,如《皮皮鲁传》《列那狐传奇故事》《狼王梦》《一百条裙子》《金银岛》等。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高年级是学生阅读能力增长的关键期,我们推荐中外名著,如《论语》《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唐诗三百首》《昆虫记》《爱的教育》《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格列佛游记》等。六年共计59本书。完成课标基本阅读量。

第二,我们把新书推荐给学生的同时要求学生把新书推荐给家长实现亲子阅读,每周上传视频或照片,每两个月一表彰。

第三,学校推荐的书目只是保底数量,为了能促进学生大量阅读,让学生带动学生,我们采用“读书小博士”评选的方法。学期阅读50万字就可入选,并把自己阅读的图书推荐给其他同学。

我们经常对学生和家长说,读一两本书,可能看不出什么效果,但如果你坚持一年、两年……六年,由一本书、两本书……到几百本书。最终阅读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具有卓超品质的人。阅读是你起飞时振动的翅膀,在你奔向人生目标的征途中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让书香浸润我们的心灵,让阅读提升我们的品质。

篇6:均衡义务教育提升办学品质

优质办学条件全覆盖

为全面实现标准化办学条件,我区优先投入义务教育经费,先后完成了初中建设工程和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了中小学校安工程和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现已加固学校41所,新建、翻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6所;

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全面更新,数字校园建设迈上新台阶。目前,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市颁办学条件标准。

为提高农村师生幸福指数,我区将财政投入适度向农村薄弱地区倾斜,为31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采购了生活用车,升级改造农村学校食堂41个,优化公交线路2条,解决了农村师生的伙食、交通等实际困难。

优质资源全覆盖

引进市区优质校办分校。我区先后与北京市东交民巷小学、北师大附中、北京一师附小合作在平谷开办分校。东交民巷小学马坊分校和北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已于2012、2013年正式招生,北师大附中平谷第二分校和一师附小平谷分校也将于今年9月建成招生。

整合区内优质资源。一是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打造横向教育联盟。先后将平谷二中和黄松峪中学等5对学校实施“两校一长”管理模式,有效推动城区与山区、优质校与一般校的深度融合。二是探索纵向教育衔接,将东高村第一学区和平谷九中合并为东高村学校,探索九年一贯制,加强学段间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建设区域优质特色学校。2010年,建成以文化课为主、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北京绿谷小香玉艺术学校,并将其作为全区艺术教育基地和艺术教师培训基地,辐射带动区域艺术教育协调发展。

优质师资全覆盖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区教委出台了《平谷区“十二五”时期中小学干部培训工作实施意见》,重点培养优秀干部,打造骨干校长。聘请吴甡、刘永胜、吴欣萍三位市级优秀教育专家主持成立名校(园)长工作室。41名校长成为工作室成员,得到一级培训。对有志于成为教育家的校长,做到培训优先、国内外考察优先、提拔选用优先。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严格教师准入标准,通过高校招聘、社会公招、人才引进等方式,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目前,我区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和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均达到98%。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出台《平谷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开设了新教师岗前培训班、“绿色耕耘”培训班、英语教师境外培训班等面向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班,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三是加强骨干教师管理,组建了11个名师工作室和1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实施“骨干教师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素质。

优质课堂全覆盖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区域构建、重点突破、强力推进、全面提升”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思路和“同伴互助、合作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均衡提升,从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解决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问题。

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自2012年9月以来,我区校本课程门类小学从178门增加到512门,中学由54门增加到62门,一批精品校本课程逐渐发展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实施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从2014年3月起,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学生放学后,都可以免费自主选择在校参加体育、文艺、科技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为家长解决了放学后无人接管的问题。

篇7: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教育论文

第一个人经过看到了,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终日忙碌却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经过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是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再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蜘蛛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看事情不再往牛角尖里钻。

第三个人经过看到了,他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并且愿意重新面对他最害怕的挑战。

为什么三个人在观察了同一事情后,看法不一致,心理反应不一致,采取的决策不一致,最后的行动也不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推论阶梯:心智模式的反应循环

心智模式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套思维、行为的模式。“我们的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围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不同的心智模式将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通过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所总结的推论阶梯—心智反应循环,可以看到:不同的心智模式,对问题的判断会大相径庭;不同的人即使在面对同一种客观事实时,由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心理最初产生的应激反应不同,进而得出的结论不同,最后表现在行动层面上,就产生了更显现化的差异。

故事中的三个人正是由于具有不同的心智模式,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角度不同,思考问题的路径不同,所以最终采取的行动也截然不同:

心智模式与思维方式密切关联

在上述故事中,选择“什么都不做”的人,在心理假设阶段就步入了消极、逃避的`心态,最终成为一个消极避世的人;认为“只要坚韧不拔,就能够成功”的人,思维多是纵向的、逻辑性的,倾向于聚焦于某一点,坚持不懈,不断增加努力程度,重在“持之以恒”、“苦干到底”;认为“只要不断改变,就能够成功”的人,则更善于平面思维法,偏向于运用多种思路进行思考,不断探索其他方法的可能性,重在“及时转变”、“灵活巧干”。比如在一个地方打井,如果总打不出水来,按纵向思考的方法,就会认为井打得不够深,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而按平面思维法来思考,则会考虑很可能是选择打井的地方不对,或许这里根本就没有水,或许需要打得很深很深才能挖到水,所以与其在这样一个地方努力,不如另寻一个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

篇8: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教育论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而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识记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此, 语文教学归根结蒂是语言文字的教学, 而语言文字的教学则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才能最终实现其目标。这不仅因为文章是语言文字的信息载体, 而且因为文章是语言文字的意义家园。尤其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篇章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性场所, 这种意义场的信息容量是巨大的, 不但关系到某些单一词语的规范运用, 而且涉及到篇章结构的形式定型知识。因此, 语言因素不单是个别词语的意义问题, 也是篇章结构的写作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因素, 既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汉语传统中的语言因素类型

汉语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使用率高、分布范围广、典籍累积多、变异形式丰的语种, 它的传统是深厚而绵远的。如果我们运用系统语言分析法对汉语传统中的语言因素加以概括和厘定, 就能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有如下发现。

1. 宏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

我国历代诗人、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都非常重视诗文中的炼字炼意问题, 并提出了一系列精深的见解。运用现代语言分析法, 就能在宏观层次上获得汉语语言因素的分布类型。包括:语言的情趣、格调、节奏、层次、空白、造型、色彩、变异、延伸、距离、逻辑、调节等。概而言之, 这种宏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可以从格调、理趣和逻辑等三方面去规范其一般规律, 因为, 这是对汉语中普遍现象的提炼与分解。也可以说, 这些宏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更多的属于形式范畴, 既是对语言运用一般规律的提示, 也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可示范性。

2. 微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

宋人魏泰《临安隐居诗话》中说:“诗者, 述事以寄情, 事贵详, 情贵隐, 几乎感会于心, 则情见乎词, 此所以入人深也。”语言功能的实现最终是指向其所指 (意义) 的, 如果我们停留在语言的能指 (形式) 上就无法获得语言言说的信息。在现代语言分析法的解剖中, 汉语从微观层次上看, 至少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语言因素:结构形态、时间空间、视角视点、心理深度、寓意功能、情境画面、意义层次、主题归属等。概而言之, 这种微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可以从时空、感觉、意境等三方面去规范其一般规律, 因为, 这是对汉语在使用中的表达功能的分解与廓清。也可以说, 这些微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更多的属于意义范畴, 既是对语言运用手段的提示, 也在意义上具有准确的可解读性。

二、汉语语言因素在中学教材中的表现

汉语由自己的特点形成了特殊的语言之美。那就是: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一点是其他拼音文字所无法体现的, 因为表音文字的形式与意义是隔离的,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 汉语实现了自己的表达丰富性。诗人艾青在《诗的形式问题》一文中深刻地指出:“语言文字构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外表, 即所谓的形式;一个是它的含义, 即所谓内容。在这里语言文字又是工具又是材料。”汉语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得汉语同时具备语言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1. 语言的形式美——语言因素的外在表现

语言的形式美, 我国古代文论中主要把它概括为对偶和音律两方面。诗文中运用平仄声调, 读来上口易诵, 使人感受到一种音乐的旋律, 充满美感。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节奏上追求平仄交替之美, 声调上追求错综变化之妙, 讲究让语言以悦耳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 强调在音乐的氛围中陶冶性情, 这是中国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把语言的形式美归纳为: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也是指语言的形式美是通过使语言和谐达到音乐美。诗人闻一多先生则把诗歌的语言美归纳为:形式美、雕塑美、绘画美。在注重形式美的同时, 指明了语言的意境美与形象美。

其实, 语言的形式美在现代文中的表现也是非常具体而丰富的。如:对偶句与排比句的运用就是属于整齐美范畴的;语言的音步 (即停顿) 和节奏就是属于抑扬美范畴的;而宽泛的韵脚和反复的修辞在现代文中则依然是比较普遍的;象声词的运用则更是为了追求语言的音响美。这种例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俯拾即是。如《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中口语的刚劲有力、节奏明快的短句和反复等修辞的运用, 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大义凛然、嫉恶如仇的思想感情。又如《周总理, 你在哪里》 (柯岩) 一诗则运用了押韵、反复等修辞营造了回环复沓的意境, 深情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挚感情。总之, 语言形式美在本质上是一种声音的美、音乐性的美,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吟诵中体验趣味、获得美感, 以唤起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感知。

2. 语言的内容美——语言因素的内在表现

古人告诉我们, 读书当求“言外味, 声外韵, 题外意”。其实就是指语言的内容美是要悉心去领会才能明其旨归。语言的象征性含蓄就是语言的所指, 语言本身作为能指的表达功能是而且仅是手段。这种现象并非汉语言所独有, 海德格尔在《诗·语言·思》一书中也指出:“言说从非所道, 所道尽在无语。”可见, 语言的象征性含蓄在西语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语言内容的含蓄美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表现在言在此而意在彼、意象之美、意境之美等方面。如古代的咏史诗, 大多采取借古喻今、托古讽今的方式实现其曲折叙事的目的。而古代诗文中的意象之美则更是所有文人倾心追求的目标。“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的交叠使用, 所构成的雄浑旷阔的意境则是一种令人心神摇撼的境界。再如《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中“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连用九个意象从正面和侧面分别撷取带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极力渲染一种悲秋气氛, 从而非常形象地烘托了羁旅之思。这种对语言内在美的追求在我国古代诗人文中比比皆是, 教学中, 我们必须启发学生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的暗示之情、隐含之意。

三、把握语言因素, 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让我们部分语文教师形成了狭隘的以成绩代替质量的教育意识, 这不仅歪曲了对语文学科教学性质的理解, 而且进一步扭曲了教师的教育行为。一种“轻视文本解读重视要点归纳、轻视能力培养重视题目训练、轻视人文熏陶重视解题技巧”的教学现象甚嚣尘上。这种教学模式以其机械、粗暴、乏味的教学行为解构了语文作为形式美与内容美高度统一的艺术体, 并进一步损毁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言语传达情意, 文字传达观念。” (让-雅克·卢梭语) 语文教学应该是通过文本解读引领学生走进生活, 并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人文训练过程。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对话文本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1. 把握语言因素, 引导学生对话文本, 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在于以文本为平台、以信息交流为方式、以对话为手段的“知”“情”“意”相融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教学。只有真正把握汉语语言因素, 才能让学生在亲近文本、对话文本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熏陶, 从而理解汉语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养成意志品质, 并最终达成语文学习的整体目标。

“我们直觉中的语言的语言意识和言语中的语言知识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感。” (刘大为语) 语感的获得只有在语言文本的体悟与语言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体悟文本的前提条件应该包括基本的汉语言知识、一定的生活与语言积累、必要的阅读经验以及写作实践知识。这些前提条件无不与语言因素有关, 因此, 语文教学中把握语言因素是有序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基础。

2.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酝酿学生语感, 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语文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在引领学生对话文本的过程中, 让学生不断获得语文知识、情感共鸣、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当语感训练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主线得到长期思想重视与实践贯彻之际, 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不再是平面的知识交接、片面的重点归纳、机械的解题训练和乏味的微言大义, 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知识与能力、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多维互动促成的生成性语文教学。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逐渐普及的今天,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的环境和资源优势, 可以使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过程中, 整合训练内容、优化训练方法、强化反馈分析,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字是共同记忆的符号。” (博尔赫斯语) 语文教师只有把握语言因素, 通过富有创造性与针对性的教学实践, 才能带领学生在亲近文本的过程中不断识记、理解、运用语言, 并获得感知、领悟、甄别、创造生活的知识与能力, 才能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与科学正确的价值观。这样,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师生乐于参与其中的富有成长性的生活, 也才是体认共同记忆、生成共同记忆的源头活水。

综上所述, 语言因素既是阅读教学落到实处的标的, 又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必须顾及的语言载体, 我们必须正确把握语言因素, 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规范安排教学训练, 全面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诗·语言·思》

[2].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

[3].刘大为.《比喻、近喻和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

篇9:把握语言因素,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关键词:语言因素 阅读教学 品质

语言是世界在人脑中呈现的方式。“从根本上而言,语言既非表达,也非人的活动。”(海德格尔语)由此可见,语言是我们接近万物、理解事件、感悟世界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摒弃语言,那么我们不仅孤立了自己,也最终疏远了生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语言学习才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第一站。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而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识记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此,语文教学归根结蒂是语言文字的教学,而语言文字的教学则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才能最终实现其目标。这不仅因为文章是语言文字的信息载体,而且因为文章是语言文字的意义家园。尤其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篇章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性场所,这种意义场的信息容量是巨大的,不但关系到某些单一词语的规范运用,而且涉及到篇章结构的形式定型知识。因此,语言因素不单是个别词语的意义问题,也是篇章结构的写作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因素,既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汉语传统中的语言因素类型

汉语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使用率高、分布范围广、典籍累积多、变异形式丰的语种,它的传统是深厚而绵远的。如果我们运用系统语言分析法对汉语传统中的语言因素加以概括和厘定,就能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有如下发现。

1.宏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

我国历代诗人、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都非常重视诗文中的炼字炼意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精深的见解。运用现代语言分析法,就能在宏观层次上获得汉语语言因素的分布类型。包括:语言的情趣、格调、节奏、层次、空白、造型、色彩、变异、延伸、距离、逻辑、调节等。概而言之,这种宏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可以从格调、理趣和逻辑等三方面去规范其一般规律,因为,这是对汉语中普遍现象的提炼与分解。也可以说,这些宏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更多的属于形式范畴,既是对语言运用一般规律的提示,也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可示范性。

2.微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

宋人魏泰《临安隐居诗话》中说:“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几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语言功能的实现最终是指向其所指(意义)的,如果我们停留在语言的能指(形式)上就无法获得语言言说的信息。在现代语言分析法的解剖中,汉语从微观层次上看,至少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语言因素:结构形态、时间空间、视角视点、心理深度、寓意功能、情境画面、意义层次、主题归属等。概而言之,这种微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可以从时空、感觉、意境等三方面去规范其一般规律,因为,这是对汉语在使用中的表达功能的分解与廓清。也可以说,这些微观层次上的语言因素更多的属于意义范畴,既是对语言运用手段的提示,也在意义上具有准确的可解读性。

二、汉语语言因素在中学教材中的表现

汉语由自己的特点形成了特殊的语言之美。那就是: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一点是其他拼音文字所无法体现的,因为表音文字的形式与意义是隔离的,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汉语实现了自己的表达丰富性。诗人艾青在《诗的形式问题》一文中深刻地指出:“语言文字构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外表,即所谓的形式;一个是它的含义,即所谓内容。在这里语言文字又是工具又是材料。”汉语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得汉语同时具备语言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1.语言的形式美——语言因素的外在表现

语言的形式美,我国古代文论中主要把它概括为对偶和音律两方面。诗文中运用平仄声调,读来上口易诵,使人感受到一种音乐的旋律,充满美感。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节奏上追求平仄交替之美,声调上追求错综变化之妙,讲究让语言以悦耳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强调在音乐的氛围中陶冶性情,这是中国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把语言的形式美归纳为: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也是指语言的形式美是通过使语言和谐达到音乐美。诗人闻一多先生则把诗歌的语言美归纳为:形式美、雕塑美、绘画美。在注重形式美的同时,指明了语言的意境美与形象美。

其实,语言的形式美在现代文中的表现也是非常具体而丰富的。如:对偶句与排比句的运用就是属于整齐美范畴的;语言的音步(即停顿)和节奏就是属于抑扬美范畴的;而宽泛的韵脚和反复的修辞在现代文中则依然是比较普遍的;象声词的运用则更是为了追求语言的音响美。这种例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俯拾即是。如《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中口语的刚劲有力、节奏明快的短句和反复等修辞的运用,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大义凛然、嫉恶如仇的思想感情。又如《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一诗则运用了押韵、反复等修辞营造了回环复沓的意境,深情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挚感情。总之,语言形式美在本质上是一种声音的美、音乐性的美,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吟诵中体验趣味、获得美感,以唤起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感知。

2.语言的内容美——语言因素的内在表现

古人告诉我们,读书当求“言外味,声外韵,题外意”。其实就是指语言的内容美是要悉心去领会才能明其旨归。语言的象征性含蓄就是语言的所指,语言本身作为能指的表达功能是而且仅是手段。这种现象并非汉语言所独有,海德格尔在《诗·语言·思》一书中也指出:“言说从非所道,所道尽在无语。”可见,语言的象征性含蓄在西语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语言内容的含蓄美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表现在言在此而意在彼、意象之美、意境之美等方面。如古代的咏史诗,大多采取借古喻今、托古讽今的方式实现其曲折叙事的目的。而古代诗文中的意象之美则更是所有文人倾心追求的目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的交叠使用,所构成的雄浑旷阔的意境则是一种令人心神摇撼的境界。再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连用九个意象从正面和侧面分别撷取带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极力渲染一种悲秋气氛,从而非常形象地烘托了羁旅之思。这种对语言内在美的追求在我国古代诗人文中比比皆是,教学中,我们必须启发学生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的暗示之情、隐含之意。

三、把握语言因素,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让我们部分语文教师形成了狭隘的以成绩代替质量的教育意识,这不仅歪曲了对语文学科教学性质的理解,而且进一步扭曲了教师的教育行为。一种“轻视文本解读重视要点归纳、轻视能力培养重视题目训练、轻视人文熏陶重视解题技巧”的教学现象甚嚣尘上。这种教学模式以其机械、粗暴、乏味的教学行为解构了语文作为形式美与内容美高度统一的艺术体,并进一步损毁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言语传达情意,文字传达观念。”(让-雅克·卢梭语)语文教学应该是通过文本解读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并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人文训练过程。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对话文本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1.把握语言因素,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在于以文本为平台、以信息交流为方式、以对话为手段的“知”“情”“意”相融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教学。只有真正把握汉语语言因素,才能让学生在亲近文本、对话文本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熏陶,从而理解汉语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养成意志品质,并最终达成语文学习的整体目标。

“我们直觉中的语言的语言意识和言语中的语言知识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感。”(刘大为语)语感的获得只有在语言文本的体悟与语言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体悟文本的前提条件应该包括基本的汉语言知识、一定的生活与语言积累、必要的阅读经验以及写作实践知识。这些前提条件无不与语言因素有关,因此,语文教学中把握语言因素是有序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基础。

2.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酝酿学生语感,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语文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在引领学生对话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获得语文知识、情感共鸣、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当语感训练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主线得到长期思想重视与实践贯彻之际,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不再是平面的知识交接、片面的重点归纳、机械的解题训练和乏味的微言大义,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知识与能力、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多维互动促成的生成性语文教学。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逐渐普及的今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可以使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过程中,整合训练内容、优化训练方法、强化反馈分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字是共同记忆的符号。”(博尔赫斯语)语文教师只有把握语言因素,通过富有创造性与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才能带领学生在亲近文本的过程中不断识记、理解、运用语言,并获得感知、领悟、甄别、创造生活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与科学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师生乐于参与其中的富有成长性的生活,也才是体认共同记忆、生成共同记忆的源头活水。

综上所述,语言因素既是阅读教学落到实处的标的,又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必须顾及的语言载体,我们必须正确把握语言因素,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规范安排教学训练,全面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诗·语言·思》

2.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

3.刘大为.《比喻、近喻和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

4.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诗论艺》

上一篇:谈关公优秀作文下一篇:理想的风筝表格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