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品质

2024-05-05

思维品质(精选十篇)

思维品质 篇1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给学生以心灵的安全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 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 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 让学生摆脱教师是知识的权威的精神枷锁, 放飞自己思想的翅膀。首先, 教师要改变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以课堂为中心, 书本为中心,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师生平等地讨论问题。提起创新思维, 我们就会想到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以及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特性及思维方式, 但要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品质, 首先要让学生“敢”想, “敢”说, “敢”做。而要让生敢想敢说敢做,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愉快的氛围, 让师生平等地互动。其次, 在教学中, 教师应多多赞美肯定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信心, 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不怕失败挫折的精神。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敢于提出不同的解题思维, 敢于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发表了错误的意见时要注意批评纠正的方法方式, 不要轻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以及敢于质疑是一个人具有创新潜力的重要标志, 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 从解疑入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也是缘于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时产生的疑惑:苹果为什么是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质疑是创新的开始, 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石。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一个问。”爱恩斯坦也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无疑则不进。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让“问为什么”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就会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就会更加高效。在教学过程中, 容易回答的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解答, 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树立自信;难度较大的问题, 则可组织学生讨论解决, 在讨论中启迪思维;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 可让学生进行争辩, 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只有学生学会地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 学生才能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专家指出, 创新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 即极强烈的兴趣和大胆的质疑、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及独特的与活跃的灵感。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最强大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 创新思维是在强烈的兴趣驱使下, 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新建构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 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 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向导, 而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活动作为一种内驱力, 继而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与探究欲望, 并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有利因素, 充分挖掘蕴藏于数学中的美育因素, 展示数学有趣的一面, 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 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阅读品味决定思维品质 篇2

——以“育德”问题的思考为例 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严华银

5月20日下午

东吴饭店

德育为首,在强大的德育攻势下,孩子们的品德有没有养成?道德品质究竟怎么样?实在不敢恭维,我们的育德为什么是失败的?在今天中国的教师读书吗?最近在读什么呢?就以阅读为思考谈谈我们德育。

我们提供给孩子什么样的课程,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阅读决定什么样的人的思想内涵和行为修养。主要内容:

1、引言、教师读书的思考

2、中国现实教育、德育关照

3、育德问题成因梳理

4、呼唤高尚师德的复归 教师读书问题的思考 国民阅读

——2012年中国人均阅读4、3本书。

——网络、快餐、信息等的“阅读”成为主流。教师阅读:

——在中国最应该读书的人却不读书。

——“三本书老师”——教科书,教师用书,教辅资料。教师读书问题的思考:

教师阅读——某市高端教师(校长)读书交流现场见闻; 阅读内容:单

一、刻板; 介绍方式:陈述、搬用;

感悟思路:认同、赞美。(专家讲的都是真理)难怪中国的教育搞成这个模样。教师(校长)读书问题的思考: 教师需要阅读吗?教师为什么要阅读?

(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善于跟着自己的思维走,而不是跟着别人走。阅读而是为了引发思考,而不是跟着别人的思维走。如果你的思考到达一定的高度,那就多思考。)

——阅读是为了充实、更新知识,特别是学科专业知识; ——学习、提升素养特别是教育教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理论)

——修炼精神,特别是人文素养精神。

老师的两大素养:

1、教的本领;(能把自身的知识教给学生,好的作家并不一定是个好的语文教师。)

2、人文素养(一个人的德行素养)教师已成为不是可爱的人。重塑“师道尊严”,我们是平地、低谷,甚至是一道深深地峡谷,“师道”何在?“尊严”何在?

例:重点高中教了孩子们半学期的老师,孩子们竟然不知道他的姓名,叫学科老师。老师地位之低,令人扼腕。《让学校安静》中国的教育不安静,中国的教育太失败。在中国没有人因为教育而开心。在中国,只要有一个孩子入了学,这个家庭就打开了一扇门,那就是“灾难”。因为孩子的作业,我们一个家庭还有什么天伦之乐,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改善思维特别是理性思维。

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的今天,提升每一个老师(教师)的思维品质比什么都重要。教师需要怎样的阅读?

——宽口径阅读(中小学教师阅读与社会人阅读、学生阅读、大学教师阅读的相同和不同)

——专题指向性阅读(教学需要、发展需要、研究需要)——思索性(批判、质疑、求异)阅读。

这样的阅读才能培养出自由、独立的个性、思想和精神,这样的老师和校长才可能熏陶渐染出富于创新意和精神的学生。求真、向善、审美,教育的灵魂。专题性阅读三要素:

1、针对问题

2、伴随思维

3、致力解决。例:旅游提示:

不乱扔垃圾,保护文物,不乱刻、不乱划。提出的背景:南京学生在埃及金字塔乱画。国庆11万人观察天安门升国旗仪式后,满地垃圾,5吨左右。有学者提出:“应景的文明提醒,失败的教育提醒。”为何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没有落地?

例2:南通大学教授研究表明:学校、家庭两重天,呈现出种撕裂人格。在家里就能出门与父母主动招呼的占30,在学校与老师同学招呼的占80以上;在家里主动帮助父母干活的占35,在学校则85。例

3、现实中极端事件。

9月14日,江西抚州临川二中学校高三学生刺死班主任老师的血案对于教育、学校和教室的警示和深度思索?

9月23日,山东枣庄42中一王姓老师上班途中被该校三年级休学学生刺死。

教育不安全。中国的教育不可持续。中国现实教育观照:

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如果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资中筠

中国的教育表面上重视教育,实际上还是分数至上。学生精神上的教育长期受到忽视,使得中国社会道德水平出现了整体的滑坡,学生们不懂得尊重别人。

——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江苏某教育局长语:

各位校长,作为一个行政官员,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做好一件事,如何让中国教育不再坏下去。(教育必须改革)北京大学郑也夫言:

中国的孩子只要在中国接受过基础教育,哪怕他今后去哈弗等世界一流学校,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获得自然科学奖。因为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把所有孩子的创新力都修理光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强化体育课和课文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体育精神就是一个民族精神。中国的体育是用整个国家的体制培养出的个别体育精英。中国是体育大国而不是强国。

例:在硅谷的六七万精英中国人,比例最高,但却很少成为企业的精英和核心层,替西方人打工。

在德的课程上,中国的德育包含:品德和政治。

中国式德育和育人问题集成因梳理:

问题一:什么是育人?育人与育德?(教书、育人。教书是育人的手段和方法。)

——“教育”是什么? ——“育人”是什么?

“人”:全人,重点或者说主要是有德之人,育人不仅仅是“育德”还包括个性发展,精神成长,心理健全等因素。(全人教育,育人:育全面发展之人)“育德”只是育人中的一部分,更多强调全人中的道德品质的因素。问题二:“育人”为何不叫“教人”,“教”和“育”是不同的? 历来对“德育”的理解:1982年,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994年,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受教育者各方面的教育。

2001年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2004年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品质,自由人对自由道德学习主体自由成长的自由促进。

2010年,依据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品德发展 学校育德行为:

——架构,体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策略和方法(宣讲、教诲)

孩子的头脑也进入电脑时代,中国孩子不可忽悠,形式主义走不远。例:兰州大学黄少华副教授的研究表明: 1、20.8的老和尚强调的道德教育虽已在校园列为正规课程,但形式老套。

首先教好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怎么去教别人的孩子,不应该牺牲自己的孩子。2、46.4的老师虽能深入浅出,但“光说不练” 问题之三:什么事德育课程?

例:怎样让学生真的爱国,一老师教学生记住5个要点,但是是不是孩子们都爱国了呢?

——现实学校中的德育课程与德育相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标准以及这些课程实施的现状; ——知识的课程还是实践的课程;

——需要作为一门学科那样进行系统的测试评价吗?

——什么是“德”?这能够通过一般的考试来发现其有无和高低吗? 问题四:什么是课程育德?

——学科课程该不该又怎么担当“育德”之责? ——三维目标究竟是谁的目标?是每一节课的目标吗?

加强思维训练提升思维品质 篇3

关键词:思维动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思维品质

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力求让课堂成为思维训练的力场。特级教师张齐华在《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中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学生思维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等心理特点,给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的有效情境,从而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进行思维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课始,张老师以寻找最帅的儿子为切入点,在出示了一系列的照片后,学生哗然,无法确定哪一个是张老师的儿子。接着,教者给出一组数对(4,2),学生们在激烈探讨后,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有先从上到下,再从左至右数第4行第2列的;有先从上到下,再从右至左数第4行第2列的;有先从左至右,再从上到下数第4列第2行的;先从右至左,再从上到下数第4列第2行的。最终锁定4个头像,教者调侃:没有这么多儿子,这里只有一个是我的。质疑:到底哪一个是真的呢?问题出现在哪里?一语惊醒梦中人,生齐:老师,你没说清楚?(4,2)中哪个指的是行,哪个指的是列?是从哪边(即从什么方向)开始数的?

创设情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真正的思维活动。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张齐华老师的有效有意导入,使得学生们兴趣盎然,快乐地踏上了思维之旅。

二、主动探索,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是否找出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创设情境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变教师的“教”为“导”、学生的“学”为“探”,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1.沟通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能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因此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手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张老师对于学生的疑问,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说:“我儿子最铁的哥们的位置是(2,1)。”(在屏幕上圈出头像)此时学生思绪万千,想说的话特别多。张老师趁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恰到好处。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张老师适时抛出:“现在你能找着我儿子了吗?”生齐:“能!”

“哪一个?”

“第4列第2行。”

“帅吗?”

“帅!”学生开心地大笑。

“说说你是怎么找着的?”

生1:那个最铁的哥们的位置(2,1),就是左数第2列最下面第1行。所以,(4,2)就是第4列第2行。

“还有不同意见吗?你们都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恭喜你,答对了。”微笑示意其坐下。“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用数对确定位置’。”

接着给出几个数对判断位置。

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时,若遇到学生一筹莫展,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张老师没有通过直接的传授,而是借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巧妙的疏导、殷勤的期待、热情的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2.开拓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学生思路开阔,能灵活变换某种因素,调整思路,从一个思路到另一个思路,从新角度去思考,善于巧妙地转变思维方向,随机应变,产生适合时宜的办法。

照片中的数对迎刃而解之后,张老师联系实际:“你觉得你在教室里所处的位置,能用数对来表示吗?”

生点头大声应允:“可以。”

“第1列第1行在哪里?”(学生举手示意)

有两位学生同时举手。(师皱眉)

启发引导,师生明确:应站在讲台的角度来看,第1列第1行的位置。

请出班长、副班长、体育委员,分别说出其所处的位置。

跟同桌说说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记住自己的位置,进行听数对起立的游戏。

游戏步骤:

①师依次由慢渐快地报出:(3,1),(3,2),(3,3),(3,4),(3,5),(3,6),听到自己数对的学生一一起立,学生站成一列。

②请学生报数对,听到自己数对的同学起立。(学生依照教者的形式报出数对)

(1,1),(2,1),(3,1),(4,1),(5,1),…,学生站成一行;

(1,1),(2,2),(3,3),(4,4),(5,5),…,学生站成一斜排;

(1,6),(2,5),(3,4),(4,3),(5,2),…,学生又站成另一斜排。

③师:都这样说成一行一列,已没什么新鲜感,下面谁来挑战:报一个数对就能站一列或一行或斜排?

生1报(2,0),没人站。

nlc202309031137

生2报(1,1-7),师含笑:打包出售了。没人理。

生3报(1,),师:这是数对吗?众生摇头。

生4报(3,x),师相机板书。(3,1),(3,2),(3,3)…位置的学生,依次在其他学生提醒声中缓缓起立。

师面对他们一一询问:你是(3,x)吗?第一位学生摇头,师示意其坐下,继而整列学生都被这一问题一一轰坐下。紧接着,师又面向他们一一再询问:x可以代表1吗?可以代表2吗?……刚刚被轰坐下的学生又一一站起。整个课堂充溢着快乐的思辨,学生的思路逐渐开阔起来,从具体的数字到用字母来代替数字,这不正是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体现吗?

3.提倡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个体独立思考创造出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智力品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活动的独立创造水平。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即善于探求新的途径和寻找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学中要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探究求新,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以“调整、改组和充实”,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洁的解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用字母表示数,把学生的思维又推向了另一个高起点。

张老师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

①平面图中位置出格了,怎么办?

②给定三角形,你能用数对表示顶点的位置吗?为什么不能?

利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来开阔学生思路,引起思维变通,延伸思维。注重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提问,培养学生“立体思维”模式。徐利治教授曾指出: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在这一训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

三、总结深化,提升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发展,应指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以达到对事物全面的认识的水平。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前问题趋于解决后,由此及彼,系统地研究相关的问题,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

张老师在小结提升环节引出:(1)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2)真的都需要两个数吗?这两个问题将学生在确定位置时所要面临的一维线性空间、二维的平面空间、三维的立体空间、多维的无限空间进行巧妙的沟通、联系、梳理、铺垫。我们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确定教学目标的生长点与发展点,用心唱好“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懂得从孩子一生的经历来教学,开拓学生的思路,总结深化,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从张老师简明扼要的总结中,我们深深领会到:数学确实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学习数学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能够看到数学的有趣、有用、真实的另一面。从而能够做到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迅速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核心,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抓住学生思维的起始点、转折点以及新的生长点、发展点,启发引导,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这样才能使绚丽的思维波澜飞溅起更高的思维浪花……

重视思维教学 优化思维品质 篇4

一、克服数学思维障碍, 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活动要受到心理、生理、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尤其对小学生的影响大。

主观因素指: (1) 抽象性超出学生原有心理水平, 导致思维受阻。教师教学中要注重借助直观、原型引入, 设疑激趣。例如, 求几何体的表面积, 若离开具体生动的图象, 小学生就难以理解, 这是因为超出了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 受到具体思维的束缚。 (2) 新知识与经验相脱离, 致使思维不能沟通。它要求教师做好新旧知识间的铺垫, 能让学生把新知识有效地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中。 (3) 知识的断层导致思维无法畅通, 如不补充知识, 学生就会造成思维障碍, 因为已有知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

客观因素主要指:抽象难懂的书面语言与枯燥乏味的讲解语言以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干扰着解题思路, 引起思维中断, 如果在思维过程中不能集中精力, 问题就很难解决。比如, 小学生有意注意能力较低, 时间较短, 自律性较差, 受老师与学生的语言、动作、态度以及声、光、色等的影响, 诸如其他学生的小动作和教室外面的喧哗等, 这些都易使学生自己注意力发生转移, 导致思路中断。

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形象直观, 构建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桥梁, 填补学生知识上的缺漏, 把生活经验嫁接迁移到数学学习中, 注意讲解的生动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保持优良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思维障碍的成因和心理的个别差异对症下药, 优化疏导,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流畅。

二、结合数学知识系统性强的特点, 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所谓逻辑思维是指: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是一种有条理、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 是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

小学阶段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 首先,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到充分的感性材料, 并组织好他们对感性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 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其次, 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 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 再获得新的判断, 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还要强化训练指导, 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 还要及时总结复习, 分类整理所学知识, 使之形成一定的结构, 注重一题多解, 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 做到温故而知新,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较快发展。

三、创设思维情境, 注重思维诱导, 以培养思维的探索性

所谓思维的探索性, 主要指学生敢于独立思考。老师应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注重启发诱导, 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交给学生,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 可以先让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余地, 对学生经思考后回答的问题, 正确的及时肯定和鼓励, 回答不正确的要引导学生再想一想, 力争把问题解决得更完善、更准确。同时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想象, 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使学生敢于思维, 探索思考。

四、加强对比联想, 克服思维定势, 注重多向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 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化繁为简, 事半功倍, 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结合教材内容, 联系旧知识, 重视习题教学, 从纵向与横向、正向与逆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 尤其是几何题的多种证明方法更能凸显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五、在强化“双基”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性

所谓创新性思维, 它是指在优化整合各种优良思维品质的基础上, 以发散思维、探索思维以及灵活的逆向思维等为主要形式, 对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未知知识联想、类比和想象去认识和发现问题, 挖掘潜在的隐含条件, 从更深、更新的角度去巧妙地解决新问题, 它是一种超前思维,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首先, 要注重“双基”训练, 夯实学生基础。基本知识是新知识产生的源泉, 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方有可能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其次, 在解题教学中, 要注重强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难题巧解”等类型的教学,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发散性和深刻性, 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培养他们务实的作风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再次, 在编制开放型问题中, 应打破题设条件和结论的确定性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作用, 改变条件定量为变量, 使结论由“唯一”到“多样”, 使问题由“封闭”到“开放”, 引导学生主动求解, 多维论证, 大胆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开拓精神。

创设教学情境,升华思维品质 篇5

创设教学情境,升华思维品质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中 万永良 213172

教学情境是教师和学生展开对话、进行思想和心灵交换的场域,是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的生长点,更是教材走向心理、思维不断升华的载体。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好比是一点鲜活的跳动着智慧之焰的星星之火,它将点燃整个45分钟的课堂生命,点燃学生对学习的满腔热情。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既回应了《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学应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要求,同时又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升华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思维的主动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尽量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拓展其思维的主动性,增强其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认识百万分之一》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百万分之一的大小,教材上有这样一个例子“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米2,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的百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我认为:对于绝大数学生来说,没有到过天安门,对44万米2根本没有概念,对它的百万分之一也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我觉得教材的这一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至少是不符合我们学生的实际,对感受百万分之一意义不大。为此,我将它换成了另一个情境:“同学们,我们教室面积的百万分之一有多大呢?有三位同学是这样说的,甲说:大约能容下一只老鼠;乙说:大约能容下一只蜜蜂;丙说:不,大概只能容下一只蚂蚁;你赞成谁的观点呢?”学生刚开始争论不休,但基本是赞同乙或丙的观点,这说明学生是有直观的数感,然后,我就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用目测、步测的估测方法并结合适当计算,得出教室面积的百万分之一大约是六十几平方毫米,这时,我再问学生,六十几平方毫米相当于我们手上哪一部分的面积呢?大概是小指指甲的面积,所以只能容下一只蜜蜂。由于这一情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学生比较容易接纳,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想:也许下次你问学生百万分之一有多大的时候?他会想到百万分之一大约是手指指甲与教室面积的比。

二、创设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形成思维的张力。

有句话说得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它一语道破了天机:学生的学习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学得会、学得好。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致于许多学生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创设一种环境,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悟和体验,进而上升为智慧,形成思维的张力,逐步养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摸到红球的概率》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你想中传统中国体育彩票的特等奖吗?”学生都很兴奋地齐答:“想”!于是我就介绍摇奖规则,接着发下自制的彩票让学生投注,(随机写一个七位数),写好后同桌交换公正,接着多媒体播放实录,开出中奖号码,中了奖的当然欣喜若狂,没中奖的也很沮丧,但大家都很兴奋。最后我问:“有没有中特等奖的?”“没有”“那么你能结合电视摇奖过程,计算投一注就中特等奖的概率吗?”分小组讨论后,学生从两种角度进行了回答:(1)依次摇出的七个数字,每一位上都有可能是0―9十种情况,最小的数字是0000000,最大的数是9999999,一共10000000种情况,特等奖号码只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它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2)有一些尖子生尤其是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想到了利用乘法原理计算:摇奖分七步进行,每一步是从0―9十个数字中随机取一个,所以每一步对的概率是十分之一,因此中特等奖的概率是十分之一的7次方,千万分之一。最后,使学生意识到,想靠买彩票发财是不可取的,而应以平常的心对待买彩票,当然为社会体育事业做一份贡献也未尝不可。这一情境的设计一方面模拟摇奖过程,贴近生活,使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启迪数学思考,有利于学生用概率去解释生活中的不确定的事件,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型体育彩票摇奖过程实质上是摸球的概率模型,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小组讨论,学生还能从“数字计算”(一千万种情况中的一种)和“摸球概率”(十个球中摸一个,相同的概率是十分之一,连续7次,十分之一的7次方)两个角度计算出的概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从而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上,达到了扩张其思维能力,实现其思维飞跃的目的。

三、创设开放情境,形成认知冲突,促成创造性思维品质。

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正是现代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它的开发取决于人们的开放性思维。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给学生创设追求创新、发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种开放的教学情境,对其心理智力产生刺激,形成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例如:在《众数、中位数》的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

某车间为了改变管理松散的状况,准备采取每天任务定额,超产有奖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该车间15名工人过去一天中各自装备机器的数量(单位:台)6、7、7、8、8、8、8、9、10、10、13、14、16、16、17,管理者应确定每人标准日产量为多少台最好?

首先我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提出用什么数来确定比较好呢?

S1:我觉得用平均数来确定。

T:你计算的平均数是多少?

S1:10.5。用10.5确定的话,可以使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管理者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T:如果大家都是工人,你们愿意干吗?

S2:不愿意,因为用10.5作标准,那么只有5个工人能够完成任务,绝大多数工人是不能完成的,这样会影响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我认为应该用众数8来制订标准,这样,尽管只有3个工人不能完成任务,但他们只要努力一点还是可以完成的。

S3:不好,这样的话,作为管理者肯定不高兴的;制订的标准太低,效率就提不上去。

T:用平均数,工人不高兴;用众数,管理者不高兴。怎样做到两全其美呢?

S4:用中位数9比较好,这个标准不高不低,既能促进生产,又能保护大多数工人的积极性。

T: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用什么数比较好呢?

S:中位数。

实践表明,利用这一情境,不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扎实、牢固,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并且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在问题解决的同时,思维得到了创新,获得了发展,促成其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四、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材料要新颖,并且要能够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围绕材料设计的问题应由浅入深,由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的问题出发,逐步向深广度迁移,要富有启发性。

3、在教学时,往往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情绪处于高昂状态,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

在思维碰撞中提升思维品质 篇6

【关键词】 评价性教学;历史教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54-02

【作者简介】李娜,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高中历史学习中,经常会涉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问题。学生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知道对评价性问题要客观、辩证地来分析。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如果仍局限于这样的学习思路,思维的视野就显得不够开阔。思维品质的提升有许多渠道,但作为历史教师,应当注重引领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进行思维碰撞,使得学生能够具备更加全面深刻的历史价值观,形成更立体、灵活、批判的思维品质。下面笔者将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的教学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比较全面的评价思维谈一些实践性认识。

一、巧用史料图片,掌握历史背景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节课的内容较多,因此在处理上需要花些心思和技巧。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围绕“引领学生全面地评价雅典民主”这一目标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对内容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回避面面俱到。

首先笔者采用四幅图片打开学生思路,分别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古印度的泰姬陵以及中国长城。启发学生认识到古代大河流域往往孕育着灿烂的文明,如: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创造了闻名于世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代表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印度代表了恒河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长江黄河创造了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国文明。由此,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到古希腊人创造了先进的海洋文明,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讲解第一子目“希腊文明的摇篮”时,笔者采用古希腊3D地图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古希腊的自然环境特点。环境特点决定古希腊个人和个体家庭的农业生产劳动具有较多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反映到古希腊政治生活中就会体现出一种强调个人价值的独立、平等的政治理念。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古希腊人的经济生活方式又为古希腊民主政治培育了必要的民主精神。同时,城邦国家都处于小国寡民状态,城邦空间的狭小为希腊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地理上的前提条件。在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思维碰撞问题:如何理解自然环境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

二、挖掘重点内容,点拨学生思路

在讲解第二子目“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如果面面俱到,单是三次改革内容就足够一节课的容量,因此必须有所取舍。几番思量之后,笔者采用的方法是用一张表格让学生对比找出三次改革的内容,紧接着分别介绍三次改革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项措施,引导学生思考三次改革的措施有何特点。笔者提供了以下三段资料。

【材料一】梭伦废除贵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而代之以财产法定资格。他在法律中规定雅典公民分为富农、骑士、中农、贫农四级,全部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

【材料二】

【材料三】伯利克里颁布了陪审员津贴。在进入法院大厦之前授给每位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贴两个欧布尔……另一有报酬的公职是议事会,每人每日津贴一个德拉克玛(可供五口之家比较过得去的生活)。

通过阅读与思考,学生得出雅典民主的权力不断扩大和民主不断创新完善的认识。

三、集中思维碰撞,提升思维品质

在教学设计时,这一部分最能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因此在设计时紧紧围绕思维碰撞,力争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开阔的境界。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雅典公民是指哪些人。接着提供两段取自教材的材料。

【材料四】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于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材料五】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通过这两段表达意思看起来是矛盾的材料,学生认识到雅典民主的主体是公民,但公民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雅典民主是一件“奢侈品”,它既需要大量的金钱,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理解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就是建立在大量奴隶艰辛劳动的基础上的。

接下来,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在雅典,只有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等行政机构,因此它是公民主权的典型代表。那么公民如何行使主权呢?笔者提供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六】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在一起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通过抽签,任何一个公民一生至少有一次在议事会占有一席……在任何机构投票时,不论身份所有公民均为一票。

【材料七】(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王室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由此执政官们至今依然要这样起誓。

通过阅读思考,学生感受到雅典公民内部是平等的,雅典公民是认可法律至上的。同时,雅典民主也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由此引导学生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让学生讨论:你认为雅典民主完美吗?并请举例说明。经过短暂讨论,学生多认为雅典民主是不完美的:一名学生讲了苏格拉底被判有罪流放的例子;另一名学生想起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中女性说的话既使是正确的也没人听,最终导致战争的失败……学生的思维已经活跃起来,此时正是升华的最佳时机,笔者趁热打铁,展示了两则材料。

【材料八】20世纪30年代,卫城北坡的一口井里出土了191片陶片,陶片上全写着地米斯托克利,分属14个人的笔迹。显然这些陶片是预先准备好,打算说服群众反对地米斯托克利之后,发给他们使用。

【材料九】那些主席官也没有到,但在他们迟迟到来之后,你难以想象他们会怎样,一拥而至,你碰我撞,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至于讲和的事,他们全不放在心上。……

材料反映的是民主泛滥的一些表现。笔者及时地引导学生,引申出雅典民主存在的局限,借助这些材料学生的认识更客观,学习效果更好。

高中历史教学要抛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因为比背书更重要的,是历史课堂承担的育人责任。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先生说,人文学科既要治学,又要育人。在高中阶段,学生思维的提升和眼界的开阔是治学的重要内容。各位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顾准.希腊城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篇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呢?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

一、克服思维的狭隘性,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又称为思维的发散性,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的思维品质。其反面是思维的狭隘性,表现为席位的封闭状态。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和熟练的技能,这是发展思维广阔性的基础。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养成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加强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练习与实际应用,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对“尽可能多地写出表示等于1的式子”的练习,有的学生只能写出:等几种,而有的学生能写出二三十种,而有的学生甚至能写出数百种之多。

例如:“求”的练习,有的学生仅能就题解题,有的就能分别通过变换解出下列各题:

若x>0,证明:;若x<0,求的最大值;若a>1,证明,等等。

以上的差别,体现了学生在思维广阔性上的差异。

二、克服思维的懒惰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能深入地钻研与思考问题,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把握住本质,而不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其反面为思维的懒惰性。

很多数学概念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与错觉,不能明确概念的本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对比中鉴别它们各自的特点与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克服其懒惰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正数和非负数,负数和非正数;空集Ф和集合{0};映射和一一映射;锐角和第一象限的角;arcsin (sinx)和sin (arcsinx)等典型概念进行对比。

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进行对比,可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外延之间有没有交叉。对比清楚了,学生才能对概念理解得深刻,从而才能达成思维的深刻。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三、克服思维的盲从性,形成思维的批判性

所谓思维的批判性,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辨别是非,评价优劣的一种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中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效果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习中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反思问题,以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思维批判性的反面是盲从性。学生常常表现为轻易相信结论,不善于或不会找出自己解题中的错。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听某位数学教师上课,其中有这么一段:

一位学生举手,说有不同解法并板书道:将原方程化为

由后式得:

由于出现了不同结论,许多学生认为老师的解法一定不会有问题,但也有少数学生认为老师的解法不对,于是争论起来,到底哪种解法是对的呢?哪种解法是错的呢?错在何处?经过辩论,最后大家统一认识到:解法一是不对的,这种解法的错在何处?这个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而是一个超越方程,正弦符号后有未知数,所以不能用△≥0。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提倡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老师,凡是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有分析地接受,有分析地批判,这对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无疑大有益处。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出现了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甚至课内外发生所谓“强词夺理”时,教师不应加以嘲笑、斥责,相反应注意及时鼓励、引导、启发,因为这是发展思维批判性的反映。

四、克服思维的呆板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对所学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公式的恒等变形,定义的充分必要性来克服学生的单向思维定势。教师可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更加灵活。

例如:余弦的倍角公式教学中,我告诉学生:

同时,我又配备了一组练习题和例题,还要求学生掌握其变形形式:

如果我不及时向学生指出余弦的倍角公式的实质和作用,那么学生是很难熟悉这五个数学公式的。我在讲解和训练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余弦的倍角公式及变形,其实质就是改变角的倍半关系,同时实现余弦和正弦函数的相互转化且实现函数式的升幂和降次的效果。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基本公式应用的实质。

又如:两个视力健全的人有一个盲人弟弟,但是这个盲人弟弟没有视力健全的哥哥。这是怎么回事?

第一句话说的好像只是兄弟关系,而事实上视力健全的原来是姐姐。要是思维仍停留在平常的习惯上,此题的解是不可能找到的。

五、克服思维的紊乱性,培养思维的组织性

思维的组织性,就是将所学知识归纳整理、进行总结,使之有条理、有层次、系统化的一种思维品质。往往较多的学生依赖于教师的复习总结,归纳整理,但这对学生在灵活应用上不利。如果学生在上完一章节时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则既能复习旧知又能加深巩固。

例如,《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中公式较多,较难记忆,学生在做作业、考试时经常因记忆公式不牢而失分。其实,如学生能将这些公式间的相互联系理清楚,借助于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这些公式是不难记忆的。而其中的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又是最基本的公式,因为由它可推导出其余公式。

六、克服思维的保守性,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表现为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地提出新见解和采用新方法的思维品质。思维的创造性是人才的主要特征,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活动的高级表现。任何创造、发明、革新、发现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应当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在解题中则应当要求学生独立起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多思善问,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鉴别。

这六个方面的思维品质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与补充。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多元的思维品质教育,把思维品质教育渗透到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测试评析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摘要:本文提出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引领学生变式思维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篇8

一、通过设计变式习题提高学生变式思维的深度

设计变式习题就是借鉴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思想方法和数学问题的编拟手法, 对数学习题作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究,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 从“不变”中探求规律, 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提高学生的洞察力, 增强变式思维能力。数学教学改革专家顾泠沅创立的青浦四条经验中的“组织好课堂层次序列, 进行变式教学”, 就强调了变式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运用设计的变式习题进行训练可以提高数学题目的利用率, 提高教学有效性, 起到综合运用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充分理解数学本质属性的作用, 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培养学生的变式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 也必须通过练习, 因为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变式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做练习来实现, 那么设计好变式习题就成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变式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 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变式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 课本中的练习题很难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1. 设计变式习题要有针对性, 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

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清楚程度, 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 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变式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如要做出正确判断, 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 学生就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 什么叫做质数, 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 它的约数只有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 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2. 设计形式多变的变式习题。

通过对多种变式习题的练习, 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变式思维的灵活性,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例如:讲过乘法分配律, 除了像课本中的练习题, 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 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 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 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 让学生判断哪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 写成两个式子, 如: (○+△) ×□和○×□+□×△, 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 并说明根据。

3. 设计一些有不同解法和有多个答案的变式习题。

有不同解法和有多个答案的变式习题, 对于发展学生变式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益处。但是, 做有不同解法的练习题时, 不宜让学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数量, 而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路, 或运用不同的知识去解决, 并且要找出简便的解法。

4. 设计的变式习题的难度要适当。

设计的变式习题应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解答出来的。在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思维, 往往出一些超过大纲课本范围的题目, 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 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也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的灵活性。

二、以求同与求异为导向, 引领学生变式思维

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 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 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变式思维的发展。

1. 对同一知识进行变式比较, 即求同。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 将平行四边形变换不同的位置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比较, 学生认识到几种图形尽管摆放的位置不同, 但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 即“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因此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2. 对易混知识不同点的比较, 即求异。

例如: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 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 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 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 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 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 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 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讲坛艺术

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造性思维的闪现, 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显然, 通过运用求同与求异的变式思维方法, 学生不仅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而且也发展了多极化的思维方法, 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

三、学生变式思维水平的提升与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密不可分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就是说, 人们的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心理学家认为, 通过语言表达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 使之逐步完善。在数学教学中, 要提升学生变式思维的水平, 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而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些思维活动的情况, 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 结果学生思维能力有较快的提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为了使学生都有用语言表达自己思维的训练机会, 可以把指名发言、集体讨论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教师还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困生, 鼓励学困生发言, 推动他们积极思维, 以使他们的数学成绩和变式思维水平均有较大的提升。

巧用“留白”提升阅读思维品质 篇9

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的基础上的。留白, 可以留于文章的行文中。初中语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按“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的情节行文, 文章父亲让若瑟夫付钱, 一家人改乘圣玛洛船巧妙地避开了已经沦为穷光蛋的于勒。文中“见于勒”情节便是“中间留白”的范例———“我一直盯着父亲, 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教师此时便可加以引导:同学们, 假如老于勒在船上认出了家人, 结局如何?发挥你的联想、想象, 扩写一段文字。事后批阅学生的扩写, 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体会到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于勒低着头专注的撬着牡蛎。‘麻烦你来三个牡蛎!’父亲彬彬有礼的说道。撬牡蛎人闻声微抬了头, 此时我看见一张满是皱纹、被愁容完全占领的脸。突然撬牡蛎人专注在牡蛎上的眼睛像两束白而亮的灯光一样照射在父亲身上, 从上往下端详着。‘你是菲利普!’撬牡蛎人放下了手头的活, 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你是……’父亲试探着说, 一边才注意到眼前的牡蛎人。‘奇怪了!这人怎么这么像我的弟弟于勒?不对, 绝对不可能, 于勒在美洲做着大生意, 不是出去作长途旅行了吗?别乱想了, 让孩子们听到, 可要惹出大乱子来。’父亲立刻强作镇定:‘不……你……认错……人了……’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小作者就很好的在文章行文的留白处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把菲利普和于勒海轮上相见的情景加以具体描绘, 让文章情节更完整, 于勒的衰老、穷苦, 菲利普的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形象更深入学生内心。因此, 教师教学中巧用文中的留白,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思维, 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二.结尾留白——讨论品悟, 讨论品悟中理解课文

课文中的留白, 有时也会出现在篇末。《孔乙己》一文, 最后结尾处写道:“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大约、的确”两个词细究一番, 即给人无尽的猜测、推想的空间。自然, 留出这样的“白”, 比将结论直接“填充式”要好很多。此时教师便可抛出一问:“同学们, 文章结尾处的‘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语矛盾吗?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在即将完篇时, 再讨论此处留白处, 效果出乎我的意料。有学生说:“孔乙己已经被丁举人打折了腿, 是‘坐’着走来的, 钱是‘摸’出来的, 生活境况和其好喝懒做的本性决定了他的必然命运———死亡。用‘的确’一词恰当。”有学生立即补充:“前文酒客、掌柜、丁举人的残忍, 甚至是我的表现, 突出了当时社会人心冷漠的现实, 没人相助, 也是孔乙己悲惨死去的原因之一。另外, ‘我’以后再也没见过孔乙己, 他的死虽是必然, 但也是‘我’的猜测, 所以前面先用‘大约’一词。‘大约’和‘的确’各有含义, 并不矛盾。”“孔乙己悲惨死去的具体原因大家都说了, 我觉得孔乙己必然死去的根源是在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上。”

一处留白的讨论, 既联系到对文中精彩动词的赏析, 又涉及人物形象的概括, 有具体原因的剖析, 又有根本原因的揭示。由此可见, 巧用结尾留白, 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跃性的讨论中, 更深入地感悟文章, 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三.创作留白———想象续写, 训练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留创作的白, 彰显着的是教学的艺术与教学的独特魅力。有的课文文章虽已完篇, 但读者对文章的结局仍充满进一步的期待, 这样的创作留白教师可让学生“狗尾续貂”。

《皇帝的新装》在孩子揭穿骗子的骗局后, 皇帝坚持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文章到此已经结束。但读到此处学生似乎意犹未尽, 接下去还会发生些什么呢?于是我便顺水推舟:“故事到此并未结束, 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写一篇《皇帝的新装》续篇。”

批阅结束后, 我才真正发现学生思维的丰富。有的学生写及:皇帝回宫后, 全城通缉骗子, 骗子被绳之以法, 诚实的小孩获得嘉奖, 说谎的大臣被撤职, 皇帝为自己的愚蠢表现向国民致歉———一位迷途知返的国君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有的则写道:皇帝回宫后, 把说真话的孩子给杀了, 从此再也没人敢说真话了———一位昏庸愚蠢、残暴的君王形象又呼之欲出。有学生竟写及:皇帝回宫后, 重金奖赏了骗子, 因为是他们让他明白了国君应以治理国家为重, 爱慕虚荣、自私只会让自己上当受骗。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品质 篇10

创设问题情境

1. 创设反映概念、原理实质与内涵的新情境问题。从学生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化学现象中挖掘出富于批判性的新情境问题: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2. 创造活化知识的新情境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僵化地接受并死记课本知识, 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 是因为学生对化学概念、化学理论理解不深刻所致。创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新奇问题”,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意识到, 从本质上去认清化学现象的重要性。

3. 创设一些开放性的新情境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 学生对所得结果进行审查与判断, 又使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得到锻炼。

4. 创造“跳一跳”的新情境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所谓“跳一跳”的新情境问题, 是指先介绍一些背景材料, 也就事先给予一定的新信息, 然后要求依据所给信息, 并联系已有知识来解决一些新奇问题。这是高考及竞赛题中所普遍采用的主题型。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 就是学生多方面能力, 特别是创造能力得到考查、训练的过程。

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情境问题的作用

1.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内涵与实质的浅层掌握是不能提出有价值的新情境问题的根源。要想新情境问题能源源不断地产生, 并真正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 关键不在知识面, 而在于对学科知识所蕴含的规律、蕴含的能力的深层次理解, 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在此下大力气。

2.发挥情感的增益效应。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极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以使“新情境问题”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具体地讲, 教师在提出“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 要注意克服两种不良的倾向:⑴对自己提出的“新情境问题”津津乐道、哗众取宠;⑵居高临下, 冷漠生硬地提出“新情境问题”。

3.调控“新情境问题”提出的频率。“新情境”是相对的, 如果所有的问题都是新奇的, 问题便不再新奇, 因此调控好“新问题情境”提出的频率, 才能有效地启动学生的思维列车, 同时控制学生信息、摄入的速度、信息处理的节奏;并进一步设计学生的活动, 使其能获得规律迅速内化, 形成能力。

上一篇:http网络服务器下一篇:分红保险成为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