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

2024-04-12

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精选5篇)

篇1: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习成功的根本保障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国旗下讲话题目是《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习成功的根本保障》。

同学们!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天在场的各位同学中有弱智或脑残的吗?我想没有!既然大家都是智力正常的学生,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学习成绩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昨天我看了高三入学考试的成绩我感到很震惊,有的学生考了540多分,有的学生只考了200多分。是考的差的学生大脑有问题吗?不是!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案例。2004年五月份的一个课间操,我陪着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的会长冯恩洪先生在中加双语学校看学生列队准备做操时,他突然对我说:“小许你知道哪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吗?”我摇了摇头困惑的看着队伍,他用手一指说:“这个班、这个班、这个班成绩好,你去问问看”,一问果然如此。我惊讶的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他回答到“一个连队伍都站不齐的班级,它的班风一定很差,一个连两分钟都站不住的学生,他是不可能上课45分钟能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紧张学习的”

同学们!学习不是一场智力上的竞争,而是一场学习品质的竞争!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成功公式。在这个公式里爱因斯坦揭示的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学习品质!在人类的历史上许多象方仲永一样的天才儿童,自恃比别人聪明,不去历练学习品质,结果落得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让人耻笑的下场!我说一个人很多同学可能都认识,他在上大学时英语四级总是考不过,后来他发疯学习,随时随地大声说英语,结果他不仅英语学好了,还自创了一套英语学习的方法。他的成功不是他突然脑子进化变得聪明了,而是他勤奋了,自信了,执着了,敢于直面困难永不退缩了!

同学们新的学期面对新的目标,新的攀登,要想实现我们人生的理想,达到光辉的顶点,从现在开始,就要历练我们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早操列队时,抬头、挺胸,站直了,不说话,认真做,训练自己坚定、自信、一丝不苟、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课堂上,端庄坐正,目不斜视,积极思考,认真作业,不懂就问培养自己高度的自控能力,不畏困难,不屈不挠的毅力和择善从师,不耻下问的学习观,做到克勤克己,今日事今日毕,养成果敢干练,雷厉风行的学习作风!在生活上让礼仪、守纪、理解、宽容、合作、阳光之风吹遍各个角落。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四个学部就来比一比看哪个学部出操好,看哪个学部课堂规范好,看哪个学部就餐纪律好,看哪个学部四清、作业好,看哪个学部卫生、纪律总分第一,比一比哪个学部的文明学生多,文明寝室多。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在这场比赛中获胜吗?

篇2: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历史、着眼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最直接最深刻的回答,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经过长期奋斗、创造、积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国家空前活跃起来、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上个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风云变幻中,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努力中,在举办一系列大事、应对一系列难事和突发事件中,在战胜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显示了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最根本的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特色。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丢掉老祖宗,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深深植根于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创造性实践,及时回应实践创新的理论呼唤,富有既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又让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顺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体现人民共同愿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因而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指引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汇报人:xiexiebang

篇3: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

一直以来,学界围绕“笔墨”的有关争论,实际上是分别取法于中西绘画不同理论体系的学者,对于中国画的不同“解读”而引发的学理争论。往深里看,这或许也是近百年来中西文化冲突在美术界的又一次显露。如果仅从学理上分别审看,双方取法的路径各异,目的地也不尽相同,且如果皆能自圆其说,本来并无“对与错”可言。可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画发端、衍生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土壤,自古以来有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宇宙观”。中国画的文化价值在其历经千年之久的有序传承中,早已获得了应有的肯定和确立,并在历代不断获得了演生与发展。自古以来,中国画的“生命系统”一直伴随着相应的文化环境,沿着其自身的“天道轨迹”循环往复并健康演进着。然而,近一二百年来,西方文明在强大的物质基础的护卫下,以救世主的超强姿态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同化和摧毁了无数的古老文明。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中国文化也不能幸免地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中国画作为传承中华智慧的“明德之体”,其传统学理在传承中的作用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误读”和“肢解”。而回顾历史,这种“弱化”、“误读”和“肢解”的过程,又往往是伴随在西学理论对于中国画视觉满足的每一次“强调”和“解读”之后加速发生的,这种更多着眼于对视觉满足的“科学”分析,或许在局部上对于提高中国画的“造形塑造力”不无补益,然而,它却在总体上打破了中国艺术精神“境生象外”的“超越”理想、打破了中国画有关物质与精神的“生态平衡”。它不仅“肢解了”中国画独特的价值体系、“改变了”中国画的“天命之性”、最终也“弱化了”中国画存在于世界的文化意义。如今的现状是,学界已经逐步习惯于用西画的学理价值品评中国画。尽管情绪和直觉告诉我们“笔墨并不等于零”,但是,在西洋文化依然强势的今天,我们已经开始辨不清我们的学术方向了,于是“笔墨”开始成为了“问题”。

如果说,近百年来中国画的传承是在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那么,与山水、花鸟画遭到冷遇相比,人物画则更是曾经长期处在接受西学学理“科学”改良的背景下,寻求着它的生存权利。尽管近年来呼唤中国画传承、回归传统学理的呼声时有出现,对传统人物画“线描”的研究亦渐渐成为了另一种热潮。然而,我们看到的这一拨研究,其出发点大多依然停留在对所谓“绘画语言”的研究,我们还没有看到以传统学理为根基的当代拓展,成为我们谈论中国画学术话题的重要语境。

尽管如此,当我们回顾近百年的中国画演变历程时,我们还可以十分骄傲地看到,近现代的陈师曾、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一批老一代“知行合一”的学者型画家,他们在面对时代变迁时仍然表现出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信心和自豪、对于中国画学理文脉的维护与坚持,正是今日我们探求中国画学理价值、寻求中国画当代拓展所应推崇的榜样、所应传承的品格。陈师曾以生命之热情守护与弘扬传统中国文化和对花鸟画中和之美的挖掘;黄宾虹以修养之深厚对传统学理的维护和对祖国山川雄浑之美的勾勒及秀润之韵的表达;齐白石以艺术之真率对生命根性的发掘和万物之象的把握;潘天寿以君子之品操对民族艺术的守护和担当并使花鸟画在他的手下开放得更加刚强与大度,等等,都已成为中国画百年演进的经典案例,值得我们再再回味。尤其是黄宾虹先生,其超然的学术思想和超越的精神境界更是值得我们敬佩与继承,特别是在面对当时十分纷繁复杂和极端追功逐利的学术环境时,他仍然能以自由的心灵和超拔的思想,固守中国画的价值取向,并且以独立的视角使中国智慧在其有关中国画的法、理、道的研究和阐释中,不断得以生发和现显,使之获得历久而弥新的精神力量。历史既无情又有情,尽管时间过去不久,我们已经可以看得十分清楚,百年的中国画史将不可能遗漏陈师曾、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这四位大师的芳名。而且,他们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是我们今日重思中国画学理价值和寻求中国画当代拓展的精神向导和学术基础。

在面对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整个20世纪,中国画为了救亡图存而经历的长时间坎坷与磨难、心酸与尴尬,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扭曲和“肢体”伤痛。如今,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中国画必将在未来的旅途中,一方面通过打通自身的学理“经络”,实现与传统智慧的重新对接;另一方面通过克服特殊年代所遗留的思维惯性,恢复中国文化有关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心态,以便在面对“图像时代”的种种诱惑时,仍能以“澄怀观道”之心,努力复现中华文化的“本体之明”。百年的思维惯性和知识断层或许需要用足够的智慧和耐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超越,但寻求超越与尝试修复的努力本身或许就是中国文化生命力的另一种体现。

在当代背景下,我们尤其不能设想的是,当一个个体的生命之躯,在遭到外部力量的长时间“肢解”之后,当它已经经络不畅、肢体移位、身心搬家之时,我们还在指望它保有健康的体魄,还在指望它能尽健康生命的一份责任,指望它能显现健康生命的同等价值。同样,当中国画的“综合之体”仍然面临时代变迁的考验之时,在它的价值系统尚未完全获得康复之际,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使它立定根本,做“固其本、复其性”的努力,使之避免夭折。接着,才能希望它以完整、健康的生命之躯,迎接未来自然之力“四时生杀”的种种考验,实现它作为一个健康的生命之体,由小变大、由幼变老的生命演化。

“新与旧”、“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当这些词汇以学术的名义幻化为无形的魔咒,紧紧地缠绕着人们的思考系统,成为横亘在文化进路面前的价值标的时,我们将无暇回望我们的传统,无缘获得中华先哲智慧之光的照耀,因而也就无法传承中国画超越万象的本体动能。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特定年代里,如果我们不修持理性的金刚之剑和智慧之心作为护卫,我们将很容易陷入钱穆先生所批评的“浅薄的进化观”思维惯性之中。使我们全然忘却了自己的“天命之性”,忘却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规律,而迷失在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之中,在色相迷离的欲望之海里尽情满足人们的饕餮之心。而这一切都是与中国画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的。所以,本文认为“夫欲壮其枝叶,必先固其根本”,国画形态的当代拓展之路必须从回归传统学理起步。

篇4:医疗云,当代人心中的乌托邦?

医疗云能解决什么问题?攻克癌症?不能!控制流行病?可以!

医疗云的核心在于建设一个覆盖范围广大的医疗信息平台,能够让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的医疗数据互通互联,能够促进医疗资源在全社会共享,能够为医疗大数据提供一个基础平台。所以,医疗云不是让医疗水平变得更高,而是让医疗资源覆盖更广,为民众和患者带来切身的利益。

医疗云解决了医疗卫生行业应用存在两大的浪费,一是医疗资源利用率低,二是系统重复开发。这个很好理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的医院硬件条件差异巨大,医疗设备利用率不高,更多需要这些资源的人无法享受这些服务;另一方面,医院之间的信息闭塞导致系统开发质量参差不齐,而且面对相同的需求重复开发。通过医疗云对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但是,现有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不等于医疗云。现在,HIS(医院信息系统)和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两个主要方面。对于医院来说,实施到这一步是可喜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仅实施到这一步尚不能形成合力。目前,电子病历还是业界谈论的热点,而云计算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单个产品或者解决方案的层面。

现状:分散的系统和孤立的信息

实现医疗云的宏伟目标,首先要走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但实际看来,目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系统复杂,用户分散,标准不统一,专业人才匮乏。

过去,绝大部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还是闭门造车、各自为政。尽管实施了先进的电子病历、PACS,但这些数据仅限医院自己使用,医院和医院之间无法做到数据共享。如果说不同医院选用的系统不同,相互没有通用的数据接口,不具备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我们尚可理解,但更为最糟糕的是,有的医院由于软硬件配套不到位,连院内的共享都有问题。

私有云的建设能解决内部信息互通的问题,却无法改变对外的情况。医院之间的信息互通那么难吗?其实不然,对于目前的IT系统来说,硬件已经不是问题,主要还是软件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医疗云平台建设无标准可依。

鉴于这些现象,有的专家认为医疗信息化差异性太大,信息化过程太复杂,云计算无法支撑大医院的核心业务,而信息化水平偏低的小医院和乡村医院更无从顾及。

产业链上,服务商也仅仅处在尝试阶段,并没有可以普遍推广的模式。产业链的问题在于,不少所谓的医疗云解决方案,实质上依然是一套云计算IT基础设施,并没有触及医疗云的内涵。

医疗云是消除信息孤岛的有力武器,但目前最大问题是缺少顶层设计。

契机:“十二五”确立新医改信息化要求

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提到了新医改信息化的要求:互联互通、保障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并且要求建立数据中心以及三级平台等。新医改提出来要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给医疗云的建设带来一线曙光。然而,系统性的设计依然没有落地,比如各项标准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尽管国家拨出大笔资金投资促进新医改,但在全国范围看却是杯水车薪。

不管怎样,现在进行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会首先考虑信息共享的问题了。尽管医院的信息系统具备特殊性和复杂性,包括业务的复杂性,流程的复杂性,而且系统的规模也非常大——这些问题远远超出我们原来的设想,好在这些技术问题的攻关是服务商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只是过去并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去做。

实践:国家引导建设医疗云产业链

实践中,顶层设计应该由国家来引导实施。比如国家3521工程的两个应用,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是由国家卫生部做引导,建立一个数据结构标准,搭建一个数据平台。标准建立之后,后续开发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软件系统都要符合这个结构标准,这样就从一开始保证了互联互通。可以说,国家3521工程为医疗云大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目前在一些试点城市比如厦门,医院之间初步建立了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共享。但是更多的人还无法享受这一便利,比如北京虽然基本普及了电子病历,但电子病历的共享还未实现。只要政府出面引导和推动,这个问题也很快会解决。

医疗云无法脱离医院的业务来建设,当前数字化医院的发展已经有章可循。从病人到医院就诊,电子病历就发挥核心作用。这个时候私有云的作用显现出来,所有的就诊流程均在医院的统一平台上进行操作。伴随就诊的过程,药物、医疗耗材等消耗都会在这个过程里进行自动采集,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的传输过程。同时,费用信息流伴随着病人的整个诊疗过程,自动记录,可以使用一卡通支付,甚至全程都不用现金。总体来说,医院内部的系统已经比较成熟。

医院之间形成的“信息孤岛”,主要还是指电子病历信息和医院诊疗信息不公开。出于对利益的考虑,有的医院不愿意共享这些信息,有的医院又迫切希望共享这些信息。所以大系统上需要国家的引导,医院来配合。现在走得比较靠前的医保工作是一个榜样,异地医保已经实现。当然,这其中有个关键问题要解决,就是如何保证医院的利益。

医疗云的顶层设计需要国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来做。医疗信息化从上往下把控全局,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只有开放,医疗云才能够建立完整的生态产业链,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医疗云关系每一个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以中国来看,这个系统起码要满足十三亿人潜在的需求,涉及到成本投入,比如数据存储、数据流动的成本,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以地区为单位,参考户籍管理的模式,区分静态和动态的数据,找到一种可行的方案,这就是产业链要完成的工作。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也很重要,比如数据的安全,是否可以借鉴银行业务网的模式?

总体来说,医疗云依然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只是它面向所有的医院,并且这个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完善。解决了平台搭建的问题,“乌托邦”也能有建成的一天。

篇5: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论依据

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长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并业已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现如今, 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 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作为推动中国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强大动力, 同样需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找寻理论依据, 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在理论层面以及其真理性方面指导实践。

首先,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使再先进的文化也属于上层建筑之一,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并为这个经济基础所决定。这也表明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限制性。即使当前的资本主义文化有其种种弊端, 但这在远古时代也是不可想象的。对此,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中曾说, 文化不能解释自己本身, 它的产生、存在和性质都“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 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3) 。

其次, 文化发展同物质生产具有不平衡性, 这是生产力水平与文化发展关系之间的一种特殊情况。对此, 马克思认为, “关于艺术, 大家知道, 它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3) 马克思曾以古希腊为例来解释其中的不平衡性。古希腊并没有很高的生产力水平, 但与此同时其创造出的文化的灿烂程度与世共睹, 而随着古希腊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其神话与史诗却趋于停滞, 并未随生产力的发展而继续发展。这进而又产生另一个矛盾, 即处于生产力发展高级阶段的人们如何看待生产力发展较落后时期产生的优于生产力发展高级阶段的灿烂文化。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 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 儿童的天真不使成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吗?” (3) 这也就是说, 我们作为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即使面对有种种弊端的资本主义文化, 我们也应采取继承与发展的态度。至少, 我们看到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 即落后国家是有可能发展先进文化的, 这也就表明了我们当前在处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提升中国的竞争力在理论上是具有可行性的。

再次, 文化的大众性、开放性、跨越性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前进方向。第一, 大众性。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 其文化观也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4) 。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具有大众性, 强调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文化的最大载体。这要求“以人为本”理念要同样融合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之中。第二, 开放性。从内部来看,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根源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但同时也受政治、文化传统等上层建筑因素的直接影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表明了发展因素的多元化, 因而开放的精神是必要的。从外部来看, 整个世界正在朝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世界历史”转变, 曾经狭隘的地域性文化逐渐被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体化趋势所代替。因而,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必然要继续坚持“引进来, 走出去”方针, 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局面。第三, 跨越性。也正是因为文化跨越性的存在, 才使得文化的继承性得以实现, 即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学习的可能性确实存在, 才使得文化在不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整体文化才得以延续。正如恩格斯所言,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 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5) 这表明单纯的经济发展并不会直接造成文化的繁荣,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

我们一度走出一条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导的强国道路, 成绩是巨大的, 但背后隐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进一步发展的后续动力开始显现不足。而当前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恰好反映出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具体表现为:

首先, 物质生产大打折扣。一方面, 就物质生产的效益来看, 其整体效益远不如人意。我们用上了电灯电话, 坐上了汽车飞机, 但山不再绿、水不再清也是事实。原环保总局副局长曾指出:“中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2011年中国GDP为47万亿多, 据此折算, 环境污染造成损失将超过2万亿元”。另一方面, 从哲学角度来看, 物质生产不应只具有经济效益的单一维度, 它还内在地包涵了社会生产、人自身生产等内容。但目前的物质生产状况具有滑向生产主义拜物教的趋势, 经济高速繁荣的背后蕴藏着更大的危机。对此, 温家宝曾指出, 2012年GDP增长降为7.5%, 不是说GDP增长速度对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不再重要, 而是“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这表明我们在利用商品经济时缺乏必要的文化监管, 使得“看不见的手”往往在引发各方面无法缓和的冲突和灾难之后才进行疗治。

其次, 人的生产单向度倾向严重。按照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对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分期来看, 人的发展一般经过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商品经济的生发直接铲除的是“单子式”的依赖“血缘关系”的主体存在, 改变了人作为“一定的狭隘的人群的附属物”, 但是, 这种进步也隐含着弊端, 因为它直接培养的是对“物”的依赖的“异化”的人而不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换言之, 缺少情感、意志、审美等更为深层次的领域, 纵然人们处于物质生产高度发展之中, 终究也只是抽象的、片面的人。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不均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商品经济在我国还会持久、大范围地存在下去, 由此在现实中出现了物欲横流的人、个人主义的人, 不仅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对抗, 也导致了个体身心的不和谐。因而, 借用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利优势来弥补人的片面生产的不足, 已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亟需解决的课题。

再次, 精神生产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产是一个标志着人类活动的整体性范畴, 物质生产是基础, 但同时还包括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由于原先生产力较低,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未分开, 精神生产潜在于物质生产之中, 其作用并未显现。但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精神生产从依赖于物质生产逐渐成为物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 使科学技术发展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此外, 精神生产还满足了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社会越是现代化, 人们越会不满足于物质欲望, 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也表明了精神生产的日趋重要。但当前出现的精神生产问题也有很多。一方面是与物质生产严重失衡, 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与严重滞后的精神生产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体现在精神产品的水准差强人意, 低水平、三俗文化充斥视野。盲目追求“发行量”、“上座率”的行为, 势必会造成人们的精神追求停留在词语概念上, 实质还是囤于物质生活的享受, 导致对美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理想信念的向往等等这些严重后天发展不足, 最终还是会阻碍人们实现精神层面的自由和解放。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诠释

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文化方面的阐述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最新纲领性指导, 我们应在四点具体要求的基础上, 将社会主义文化与我国的社会发展相结合, 不仅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同时还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进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一, 突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 注重发展文化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需要有它的丰富的物质基础, 或者, 起码要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 这样才能使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获得合法性根基。当前, 我国为摆脱现实困境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但同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质不同, 我们要发挥自身先进文化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 不仅要追求生产力的量, 更要强调其质, 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规避商品经济的消极影响。唯有如此, 才能彰显出社会主义较资本主义在本质上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二, 建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文化体制。一直以来, 我国的文化体制处于政治体制的领导, 注重政治和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缺乏活力。为此, 就要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以推动文化体制创新。一方面应加快政府文化经营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分离, 政企分开, 管办分离, 合理划分各部门职责和权限, 朝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目标转变。进而区分公益性文化产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 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 引入市场机制, 拓宽社会资本融合渠道, 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引导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共同投资文化产业, 形成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格局。另一方面, 着眼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 生产出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性的文化产品, 以需求带发展, 因为文化生产力不同于物质生产力, 它要通过物化的文化产品才能揭示实际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进而找出差距, 取长补短。

第三, 加快调整文化结构, 转变文化增长方式。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因此, 要彻底摒弃过去单纯追求经济的片面发展模式。一是要调整文化结构。一方面要提高层次, 不能将着力点仅仅放在物的层面, 要更多关注社会特别是人的精神层面。另一方面统筹区域、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改变区域封锁、条块分割现状, 促进文化资源、产品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合理流动, 形成区域、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二是要转变文化增长方式。要实现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相融合, 以科技创新带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并以此对接世界优秀文化, 提升文化发展的活力与空间, 增强全民族文化发展的创造活力, 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号召力和感召力。

注释

1新华网.十八大报告[EB/01].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012-11-19.

2列宁.列宁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上一篇:高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医院)下一篇:2017—2018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