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对道德品质培育的价值

2024-04-12

美感教育对道德品质培育的价值(精选6篇)

篇1:美感教育对道德品质培育的价值

美感教育对道德品质培育的价值

一、借助自然美对大学生的道德性情陶冶

自然景观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以其“造化钟神秀”的自然美,不仅给人以游览的审美愉悦,同时在高校教育中运用它,还给大学生以丰富的审美领悟内容,陶冶大学生的性情,净化大学生的感情,开阔大学生的心胸,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感,在大学生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中具有更高的审美教育功能。

一是欣赏自然美,可以给大学生以审美享受和熏陶,激发大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发展和增强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当大学生在学习压力增大的时候,去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游览一番,呼吸一下新鲜自然的空气,观赏自然形成的奇观,这样就给大学生以更加强烈的审美熏陶和教育,释放了很多学习带来的压力,激发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大学生和自然形成美的完美统一,也是和自然内容美的完美和谐。

二是欣赏自然美,能够给人以深刻、丰富的审美领悟内容,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大学生生活的哲理思考,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感情力量。历史岁月留下了许多痕迹和烙印在大自然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对历史遗留下的艺术品和自然景色,了解当时的历史变迁,审视美的存在,这些作品和景色激发了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陶冶了情操,在自然美的熏陶下,培养了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了责任感。

三是欣赏自然美,能够启发大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探索大自然的真谛,增强不断追求自然事物的规律性的兴趣。当大自然中的事物在遵循这自身运动变换的规律,变化形态符合美的要求,从而不断的展示自身的美,大学生就是在不断的探求这种自然的美景,促进大学生去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创造属于自己梦想中追求的生活。

二、借助社会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就是由家庭到学校最后走向社会,而大学生就是从家庭和学校最后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开始建立新的事业和家庭,全新的开始就在这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供了更的的审美空间,大学生在从事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精神产生的同时,也在按照审美活动的规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将这个审美观点去影响别人,对其进行审美教育。

由此可见,通过社会美的开展,运用社会美的理论、事物和现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美的鉴赏和创造的能力,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端正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影响大学生的李致和感情,影响大学生整个精神面貌,对于改造整个学校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学生的情感又被典型的模范形象所影响,高校通过优秀模范的事迹感染这大学生的心灵,对模范的英雄事迹的模仿极大的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规范式的教育,从而更好的为大学生塑造完美的形象和人格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借助艺术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相比,其表现是更丰富多彩的、更具有审美魅力的,艺术家通过自己制作的艺术品来展示他对生活中美的向往,来表达他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社会的感触。高校道德教育运用这些艺术作品来唤起大学生对生活的美的向往,激发他们奋斗的毅力,在艺术这个大环境熏陶中,大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能力,培养审美的意识,增强对美好事物的美的认识,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超越。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借助艺术作品即名字画、世界名著、世界名曲等作品来引导大学生欣赏其中美的元素,激发大学生自觉地去感受和体会其中的美,增强艺术细胞,塑造成具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塑造积极健康的思维,培养大学生尊师重道,团结同学,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珍惜,大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不断被艺术作品所感染,对道德教育从消极的态度逐步转向积极自觉的去遵守,由此可见,高校教育借助艺术美的教学方式是高校道德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重要途径。

篇2:美感教育对道德品质培育的价值

对高校开展大学生传统道德美感教育的探析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道德博厚凝重,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去开发、挖掘传统美德的优秀成分,赋予它时代意义,用在我们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去.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落到行动中去,人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面貌的塑造,任重道远,时不我待.

作 者:郭英 王小仙  作者单位:上饶电大,江西,上饶,334000 刊 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RADIO & TV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19(3) 分类号:B83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道德   美感教育   探析  

篇3:美感教育对道德品质培育的价值

儒家经典的“五常”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思想, 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为, “仁”指仁爱, “义”指正义, “礼”指文明, “智”指智慧, “信”指诚信。它最早由孔子提出, 孔子指出“仁、义、礼”三德, 后孟子将其延伸为“仁、义、礼、智”四德, 最后由董仲舒将其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德, 被后人称为“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 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重要的因素。

二、儒家“五常”价值观具体内容

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的儒家传统文化,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启示作用。分析了“五常”儒学价值观内涵和具体内容后, 更容易发掘出其先进的方面, 借鉴到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去,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 对“仁”的解读

“仁”, 在商周及之前主要是指爱自己的亲人, 到春秋时期特别是孔子时, “仁”便有了爱“普通人”的意义。《论语·颜渊》中云:“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可见孔子定义的“仁”对比前人已有了更广的意义。孔子主张对他人要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都是孔子提倡“仁”要爱“普通人”的表现。孟子提出“仁者爱人”, 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主张“仁者无不爱”, 表现出其认为“仁”不仅“仁民”而且要“爱物”, 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 拓宽了“仁”的范围。到唐宋以后, “仁”的范围被更加拓宽化, 变为“博爱”。如董仲舒所讲“忠信而博爱”, 唐代韩愈讲“博爱之谓仁”, 朱熹讲“公而无私便是仁”。随着朝代的更迭, 先哲的努力, “仁”已渐渐被归为一个极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二) 对“义”的解读

“义”, 多被理解为社会的整体利益。早期儒家学者一直认为应将“义”位于私利之上, 反对见利忘义的行为。《论语》中道, “义以为上”、“见利思义”, 西汉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朱熹讲“而今需要天理人欲、义利公私分辨得明白”、“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 便公, 以自家私意去处之, 便私”, 陆九渊表示认同并说“凡欲为学者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此时的“义”已不仅被认为应位于“利”之上, 更是被赋予公义、理性的含义。

(三) 对“礼”的解读

“礼”,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礼”, 泛指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是社会等级制度、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的总称, 是一种秩序。荀子讲:“礼者, 人道之极也”, 认为礼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其功能不仅在于“正身”, 而且在于“正国”。狭义的“礼”, 被界定为“恭敬之心”或“辞让之心”, 是礼仪、礼节仪式以及待人接物和处事之道。在古代社会中, “礼”被认为是道德的总称、社会文明的标志、做人的基本素质。所以孔子讲“不学礼, 无以立”, 告诫人们“克己复礼”、“约之以礼”, “礼”的功能被归结为通过讲礼和守礼, 并懂礼仪、懂礼节、懂礼貌, 形成一种文明有序、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局面。“礼”是对道德的一种志高要求, 像宋代李觏也认为, “礼统诸德, 仁义智信皆从属于礼”。

(四) 对“智”的解读

“智”, 指的是智慧和理智。孔子讲“智者不惑”, 认为拥有智慧的人才能“不惑”, 并称自己“四十而不惑”。孟子把“智”看作是判别是非善恶的一种能力, 提出“是非之心, 智也”的命题。荀子也讲“知明而行无过”, 强调智慧的作用。可见, “智”已被理解为一种理性精神, 一种才智和能力, 其不仅可以辨别是非善恶, 还可以加强自身道德理想的养成。

(五) 对“信”的解读

“信”, 是指诚实、不期瞒。其内涵被理解为三方面, 一是说话要真实, 所谓“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不可作无根之谈, 更不可说谎、造假;二是要信守诺言, 不可轻诺寡信、说话不算数, 不要“口惠而实不至”;三是要言行一致, “言顾行, 行顾言”, 不可说空话、套话, 而不办实事。《论语》中也将“信”体现在了生活的每个方面, 修身养性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交友上“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治理国家上“民无信不立”、“上好信则民不敢不用情”。可见, “信”是已被定义为道德的基础, 是人际交往和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支撑。

二、儒家“五常”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儒家“五常”价值观中的“仁”、“义”、“礼”、“智”、“信”相辅相成, 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冲刷后, 在21世纪新形势的今天, 依然闪闪发光, 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现状做出了新的解读, 给高校道德教育工作改革指明了新方向。

(一) 提高教师师德, 潜移默化授教

教师的工作始终具有示范性,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 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以至劳动态度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素都无法代替的。“仁者爱人”, 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施以仁德, 才能到达提升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 加大教育投入, 保证学生福利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在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公布2014年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已超过4%, 但整体看来仍显不足。国家大力加强对教育的投入, 保证学生的福利, 让学生在学校中可以安心享受学习生活的快乐, 没有物质困境的后顾之忧, 才有可能减少部分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见利忘义, 只看着金钱和利益, 丧失道义的行为。

(三) 规范社会行为, 创造良好氛围

为受教育者创造一个全民守“礼”的社会环境, 更有利于让其在点滴间被教化。这个环境的形成就要求全体公民共同努力来完成, 在全民知“礼”懂“礼”守“礼”的环境下, 更可以带动家庭、学校、公司里人的素质的提高, 也更加规范人的行为, 让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这样的风气同样会影响到学校, 确保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提高, 隐性之中推动了大学道德教育的进程。

(四) 加强心理辅导, 智育德育并修

当代大学生大多在家是独生子女, 平时养尊处优, 刚落地就是改革开放的盛期, 祖国繁荣的初期, 这种优越的环境使他们变得心灵脆弱、缺少社会责任感。近年来, 由于对学业、家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不满意, 导致学生跳楼、服毒等轻生行为的频频出现, 已属不新鲜。这就迫切要求高校要及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可以采取很多种。比如, 建立心理咨询室, 派研究心理学的教师, 轮流坐班, 以面对面对话的形式, 对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和疏导。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特刊, 特刊的内容包括正确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快速排除心理压力的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等, 帮助大学生掌握自我调节、消除紧张焦虑等一些常见的心理困扰。在拥有独立性和抗压性的前提下, 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学习知识, 做到智育与德育并修。

(五) 完善考试制度, 重视诚信修养

现阶段考试制度看重学生的分数, 奖学金和一些荣誉都与学生的考试分数与排名相关联, 这无形之间令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考试成绩, 而忽视考试背后对所学知识的考察, 导致在考试中多种不诚信的行为出现。学校应该出台相应措施, 例如不公开学生成绩, 或奖学金等荣誉不仅仅与考试分数相关联也与平时的道德行为表现挂钩等。再如, 考试采取分段进行的形式, 取消以期末考试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最终成绩的方法, 改为分段多次考察学生, 一方面有利于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 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学生对最终成绩的看重。学生在每次考试中, 只为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从本质上尊重诚信修养, 将会减少作弊行为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张燕婴.中华经典藏书:论语[M].中华书局, 2007.

[2]万丽华, 蓝旭.中华经典藏书:孟子[M].中华书局, 2007.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 1983.

[4]黎靖德.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 1986.

[5]吴福秀.孟旬差异与儒家教育传承方式的分化[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

篇4:美感教育对道德品质培育的价值

1. 德育课教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落实党的政策之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十八大报告也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因此, 德育课教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是落实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落实党的十八大文件精神,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空前变革,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迅速兴起的互联网、手机等传播交流方式, 开辟了学生交往和娱乐的新手段,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迅速传播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且职业学校的学生, 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自控能力有限, 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 因此在价值观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作为德育课教师, 要充分利用德育课教学, 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1. 深挖教材知识, 在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碰撞中渗透核心价值观。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陶冶道德情操、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主要途径。其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 教学中, 教师在关注课本知识的同时, 更应关注时事热点、联系现实, 结合所学内容, 让学生通过感悟, 内化所学知识, 使之变成学生的信念;让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做到知、信、行的统一。

2. 传承中华美德, 在教材知识与中华美德的结合中弘扬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 是当今时代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因此, 德育课教学中, 我们要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义务, 在教材知识与中华美德的结合中弘扬核心价值观。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习礼仪, 讲文明》的教学, 可以先组织学生搜寻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规范, 谈体会、谈感受, 同时组织学生调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缺乏礼仪的表现, 结合上述不良现象, 探讨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怎么做, 从而引导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传递正能量。再如第二单元《知荣辱, 有道德》的教学, 可以组织学生搜寻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引导学生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 这样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活动, 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

3. 拓展第二课堂, 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提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 带头学雷锋,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热诚关爱他人, 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 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因此, 德育课教师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 既要立足第一课堂, 更要拓展第二课堂, 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自觉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质。如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 “做一个文明的公民”、“知荣辱、树新风”等主题活动, 让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脊梁。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要善于探索和总结, 不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才能有所创新, 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更优化,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篇5:美感教育对道德品质培育的价值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2011年12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首次制定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 并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中明确要求各高校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切实做好学习宣传、全面落实、加强教育、改进考核、组织领导五个方面的工作。但是从两年多来的实际情形看, 无论是从各高校宣传教育、组织落实的角度, 还是从高校教师响应程度的角度, 似乎都没有产生期待的效应。有效推进《规范》的实践转化, 毫无疑问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教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实施、践行、考评、监督的主体及与此紧密相连的一整套制度的支撑, 需要包括科学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内的整套科学的社会价值观的引领。本文拟从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谈谈推进《规范》的贯彻落实、提升高校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建议。

一、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国家的发展在教育, 教育的创新在高校, 高校的根本在教师, 教师职业素质的方向在职业道德。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 颇多论述, 《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201年10月, 在教育部人事司和中国教育报联合推出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专栏中, 亦有21位专家学者进行了阐述, 自不待言。现在的问题是《规范》如何贯彻执行?

解决《规范》如何贯彻执行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其制定的背景和目的及制定后贯彻执行中的新的时代要求。关于制定的背景和目的, 《通知》这样表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并实施《规范》, 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 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自身修养, 弘扬高尚师德,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见, 制定《规范》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要求, 目的是“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自身修养, 弘扬高尚师德,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于制定后贯彻执行中的新的时代要求, 就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这一问题而言, 毋庸置疑, 一是党的十八大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规范》制定的背景和目的及制定后贯彻执行中的新的时代要求来看, 贯彻执行该《规范》, 推动高校师德建设, 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最终的落脚点在于优化高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观, 就其核心而言, 亦即构筑起当代中国高校教师的核心价值观。从这一意义上说, 以《规范》为文本基础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更有利于凸显《规范》的时代内涵, 直接指向高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建设, 促进《规范》根本目的的实现。

尽管《规范》是首次制定印发, 但高校师德建设本身不是一个新问题, 而是一个老问题, 一个常态的问题。在2011年12月23日前, 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已超过1500篇, 公开出版的相关著作已超过20部。2011年12月23日后, 虽有不少论文在继续讨论高校师德问题, 但这些论文基本上还是《规范》制定印发前的探讨方式, 很少涉及《规范》文本本身及其贯彻执行问题。譬如《教育探索》2013年第3期《高校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 力图从政治信念、敬业精神、为人师表、育人观念、严谨治学五个方面来剖析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但问题提出的依据却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而不是《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另外, 正如《通知》中所指出的:“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 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 教书育人意识淡薄, 缺乏爱心;有的学风浮躁, 治学不够严谨, 急功近利;有的要求不严, 言行不够规范, 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 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但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也就是说,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主流是好的, 问题只是支流。或许正因为如此, 虽然《通知》要求“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但实践中却遭遇了冷处理。这样, 《规范》的预期目标就因为实践的窘境而被消解。比较而言, 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则是一个新问题, 一个直指当前高校教师价值观现状的时代问题, 能够也必须大力研究、宣传和教育。

《规范》文本共六条676个字。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24个字的概括表述来看, 一方面, 有些只是涉及高等学校的职能, 而不是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另一方面, 基本上没有直接表达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区别于2008年9月1日重新修订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殊性, 这样, 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规范》贯彻执行的紧迫性。而从其具体内容来看, “676个字”, 已经是一篇不短的文章。如果只是要求高校教师把握其大意, 则这“676个字”, 大部分是老调重弹, 因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规范》贯彻执行的必要性。而如果是要求高校教师完整把握其内容, 则实践中很少有教师能实事求是地做到这一步, 于是又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规范》贯彻执行的影响度。比较而言, 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如果科学合理的话, 则必然简要、贴切、易于传播与接受。

二、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立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 凝练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至少需要明确这样一条基本原则三个基本要求。一条基本原则是:凝练的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是体现高校教师职业鲜明特点的价值观, 是易于获得广大高校教师认同接受的价值观, 是群体层面的高校教师价值观的核心。三个基本要求是:凝练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一是必须面向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并明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述为“中国梦”。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 对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 对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先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 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必须面向当前高校教师群体的整体构成。在当前高校的现实生活中, 形成、影响高校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大众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感知的, 不只是高校一线教师的言行, 还包括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高校后勤人员以及其他行业在高校兼职的人员等的言行。当大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大众与高校打交道的时候, 尤其是遭遇不快的时候, 是不会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高校后勤人员、高校兼职人员界定为非高校教师的。而且, 在现实中而不是理论上的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中, 很多时候,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与高校一线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是“服务”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不少时候, 高校一线教师去校内的行政管理部门办事, 还得看行政管理人员的脸色, 这样一种“道德的消极传递”, 反过来又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的心理。从这一意义上说, 无论是贯彻《规范》, 还是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必须明确, 面向的不只是高校一线教师, 而是包括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高校后勤人员以及其他行业在高校兼职的人员等在内的整个高校教师群体。三是必须以《规范》文本为基础。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 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在起草《规范》之前,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进行了调研, 各地各高校组织召开了122场次座谈会;起草后又于2011年10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共收到305件信件和电子邮件, 259份反馈意见表。这些, 不仅为实施《规范》, 推进高校师德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而且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凝练、构建的科学化, 优化高校教师群体价值观奠定了文本基础和实践基础。

基于以上原则和要求, 依据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高等学校四个方面的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论述, 当代中国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大众、传承文明。

(一) 育人为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这就意味着,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传承文明四者的关系上, 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 是教书育人。这是其一。其二, 在“教书”与“育人”两者之间的关系上, 落脚点是“育人”, “教书”只是教师的职业前提, 只是“育人”的途径和方式。因而, 教师的首要职业价值或职业道德, 应表述为“育人为本”。如果只是表述为“教书育人”, 不仅无法释明“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 而且无法显明人才培养工作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三个方面的工作的关系。至于“育什么样的人, 怎样育人”的问题, 则是“育人为本”内涵的下一个层次的问题。

(二) 协同创新

当前我国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相比较, 显而易见, 高等教育承担着主要责任。而要践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责任, 高校教师无疑必须先开展科学研究, 进而以科学研究推进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早在1977年7月, 邓小平就指明:“重点大学既是教育的中心, 又是办科研的中心。”[1]在同年9月14日审改《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又进一步指出:“小学、中学、大专学校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 而大专学校又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军。”[2]而且, 从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两个方面工作的关系来看, 也必须先有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 才能以新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才能更好地传承创新文化。但是, 开展科学研究, 如果是彼此孤立、相互封锁的研究, 在今天这个科学研究走向综合化、交叉化、精深化的时代, 不仅很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很难取得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正因为如此,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 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促进资源共享, 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可见, 当前关于高校教师科研道德的要求, 不只是一个秉持学术良知、弘扬科学精神的问题, 更有一个协同创新的问题, 秉持学术良知、弘扬科学精神只是科研道德的底线。

(三) 服务大众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且是占有社会公共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无疑必须服务于社会。而社会是一个抽象的主体, 服务于社会, 最终的落脚点必须也必然落实于组成该社会的具体的人。在原始的无阶级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社会中的人是一致的。但是在当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制并存并将长期并存的时代, 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社会中的人并不一定是一致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执政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服务社会, 在其价值取向上, 必须是服务大众。将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职责的道德要求明确表述为“服务大众”, 不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 而且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本质区别。

(四) 传承文明

人类社会今天的文明是在历史文明的基础上积累而成的, 未来文明的发展也必然且必须以今天的文明为基础。因而, 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先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教师, 不只是传承文化, 而且应该传承文明。《周易·贲卦·彖辞》说:“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这就是说, 以“人化”和“化人”为实质的文化, 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是文明的外在形式;作为理解人类历史进步状态的文明, 则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满足自身需要和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是文化的内在价值[3]。概而言之, 文明是焦点, 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文明。从这一意义上说, 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价值观, 在文化传承创新职责方面, 应该表述为传承文明。

三、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意识[das Bewuβ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 Sein],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这就意味着, 作为面向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突出问题的社会意识建设, 培育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必须基于当前高校教师的“现实生活过程”。

与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紧密相连的高校教师的“现实生活过程”是什么呢?概而言之, 至少包括这样三个要素:一是社会整体的价值观现状。高校教师应该比一般民众有更高的道德素质, 但是以道德素质为表现形式的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不是天生就有的, 而是在职业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支撑下孕育的。离开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优化而单独要求高校教师有完美的道德素质, 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二是高校教师现实生活状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高校教师和所有人一样, 首先需要生活, 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等学习、研究、修养的基本条件。当高校教师的吃、喝、住、穿还得不到保障的时候, 当高校教师需要为了吃、喝、住、穿去拼命的时候, 要求高校教师有完美的道德素质, 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苛责”。三是高校教师的考评方式。考评不只是对以往工作的考量, 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导向。当职称评定和工作考评的“专家”都是行政领导的时候, 当职称评定和工作考评变成“关系”的比拼的时候, 当职称评定和工作考评变成论文“数量”的考核的时候, 要求高校教师有完美的道德素质, 只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空洞的“说教”。

因此, 构建以“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大众、传承文明”为内容的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首先, 需要立足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 直面当前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流行价值观, 优化社会整体的价值导向。社会价值观主导层面, 我们一直坚持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更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 又进一步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 2009年12月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却显示, 未来10年我国可能面临的10项挑战之一, 就是“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6]。究其根源在于, 一方面,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完善, 另一方面, 资本逻辑又在全球占统治地位, 于是在社会流行价值观层面, 封建的“官本位”思想仍有极大的市场, 同时财富基本上仍“被当作最高的价值而受到赞美和崇敬”[7]。在这一背景下, 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不能只是局限于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问题本身, 而是需要寻求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变革与优化。

其次, 正如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中共教育党组2013年5月4日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一样, 着力解决高校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住房、收入、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客观地说, 无论是与居民消费指数相比较, 还是与高校教师的实际付出相比较, 抑或是与同样是基于公共资源的其他群体相比较, 当前高校教师群体特别是其中青年教师群体的地位、待遇都是偏低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建设, 应该正视这一现实, 并基于这一现实探寻解决当前“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对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部分, 在“ (五十二) 加强师德建设”前的 (五十一) 中明确提出“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 在其后又以“ (五十四) 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专条强调。

再次, 改革高校教师的考评方式。述及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通知》特别指出:“有的学风浮躁, 治学不够严谨, 急功近利”;“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 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学风浮躁”、“学术不端”, 说得直接一点, 就是近年来热烈讨论的“学术腐败”问题。而关于学术腐败的根源, 学术界基本一致的看法有:一是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属品;二是当前职称评审、课题申请和科研经费、学术成果评奖中的不合理制度。针对当前职称评审中的问题, 《光明日报》2012年8月27日至31日以“论文之殇”“职称评审患了什么病?”“学术人才, 用什么度量?”“祛痼弊、创机制、荐人才”“转变人才观念, 深化职称改革”为题在头版连续做了“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 9月12日又在第六版完成了“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让职称评定回归学术正道———职称评审三人谈”。结论是, 解决“学风浮躁”“学术不端”问题, 出路在于改革当前高校教师考评方式。

整体而言,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 有着忧国忧民的职业良心。只要职业条件具备, 可以相信, 高校教师群体能够做到“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参考文献

[1][2]冷溶, 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7:167, 201.

[3][4]陈炎.“文明”与“文化”[N].光明日报, 2011-05-3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25.

[6]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未来十年你我面临的挑战——“未来10年十大挑战”调查报告[J].人民论坛, 2009, (24) .

篇6:美感教育对道德品质培育的价值

一、道德品质与交往的理论与分析

(一) 交往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的, 而是后天形成的, 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们在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的实践中, 在一定社会的人与人的实际关系中, 先产生对于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规则 (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关系等) 的感知、理解和接受, 这种感知、理解和接受即道德认识。以这种认识为先导, 对于外界给予的某些道德影响采取接受或者排斥的态度, 并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道德修养, 在此基础上, 形成一个人的道德观念。

教育心理学指出:道德品质是指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和倾向。道德品质又叫品德, 它的形成和发展与道德一样, 都受着社会规律的制约。学生的品德主要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共财物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勇敢顽强等。

社会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性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 面对面的交流, 心灵与心灵的碰撞, 从而达到情感的交流, 结成各种群体, 使之得到发展。因此, 人的社会化是以人际交往为前提的, 尤其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的“亲自”交往的机会中, 无疑, 人际交往对于提高人们的社会化程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没有人的交往就没有人的社会化, 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人的社会化。现实以人际交往往往在经常互动或关系密切的熟人圈子中进行, 而在现实交往中在其所属社会圈子的范围内, 受到等级层次和社会界限的制约。

(二) 正常交往是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曾经指出,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交往是人际间借助于言语和非言语的媒介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认知与相互作用。学生人际交往包括两大领域, 一是与成人的交往, 包括与父母的交往和与父母以外其他成人的交往;二是与同伴的交往。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 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人际交往对其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 更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天地。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人际交往包括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可以分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正式交往通常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决定的, 不仅受到组织上的严格限制, 而且还受到角色任务的严格规定, 使学生接受社会规范。非正式交往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这种交往由于是在需要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较为接近或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 因而常常能够起到正式交往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 树立交往意识, 自觉把自己融入新的班集体之中。在新的环境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问题的提出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曾就大学生犯罪做了一顶调查, 其结果令人担忧:20世纪60年代, 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20世纪70年代, 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 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

频频出现的学生犯罪, 这个现象折射出什么呢?学生本来是天之骄子, 道德高尚, 为何会屡屡出现触犯刑律的现象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心理问题等。但是最根本的不在于此, 而在于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校。学校被称作是象牙塔, 应该是教书育人最好的地方, 应该从德智体各方面去培养学生、教育学生, 还应该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 而我们学校更多的是紧紧盯住学生的学习成绩, 道德的培养仅靠书本的学习。要知道, 一个道德败坏的高智商学生犯罪远比普通犯罪危害性大得多!而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仅仅依靠书本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正确引导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学校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

对于“马加爵事件”, 大家都已经非常了解。从这个案例, 我们可以看出交往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马加爵出身贫寒, 这个众所周知。由于家庭贫寒, 他便招来了许多异样眼光。正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 他的自卑之心因此产生了。进而抑郁过多, 害怕与人交往, 害怕自尊心受到伤害, 导致心胸狭窄, 最后连一点“开玩笑”都不能容忍。家庭贫寒, 我认为决不是他犯罪的动因, 真正导致他举起屠刀的原因应该是交往与沟通的严重缺乏, 学生与学生的交往缺乏、老师与学生的交往缺乏。由于出身贫寒, 他产生自卑心理, 导致性格内向, 与老师同学之间缺乏沟通。我们都知道, 当我们心里有郁闷时, 总想找个知己来倾诉, 只要说出一点点便会觉得心情舒畅。而马加爵却将所有的话都埋藏在心里, 不与任何人交往、交流。那种闷在心里的滋味, 大家可想而知。因为自卑, 他封闭了自我, 拒绝与他人的交往, 而学校与家庭也忽视了他的这一现状, 没有积极主动地引导他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倘若同学们昔日不对他冷嘲热讽, 用一种正常平等的心态与他交往, 他也许是一个心胸开阔、爽朗的人, 也许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倘若他的父母亲常与他沟通, 发觉他的心里问题, 及时帮他改正、解决, 也许他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倘若学校对学生的心理、人际关系有足够的重视与引导, 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 也许他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 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 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长期以来, 一些高职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单一的“专业加基础”的办学格局, 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时数一般不过总课时10%, 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各类集体活动少, 提供给学生之间和面向社会的交流活动不多。导致一部分高职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 适应社会能力低, 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不强,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以及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目前, 道德教育过程对道德教育对象考虑不足、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的现状, 既不合乎现代教育所具备的民主精神, 更不符合道德教育自身的规律, 不会产生真正的道德教育功效, 有时甚至是非道德教育或反道德教育的。以交往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为核心的交往德育过程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

三、应对策略

(一) 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良好的道德行为, 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学生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级管理, 在参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中, 使学生的交往能力在交往的实践中得到提高。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 个体与群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良好的班级风气对学生个体的行为具有约束和调节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的优良班级人际氛围, 增强学生之间的平等交往, 约束不良交往行为, 以形成优良的班级人际关系,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开展责任教育, 增强责任感。培养关心自己, 对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能够尽职尽责的人。重视交往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世界性趋势。更新道德教育理念, 吸收外国道德教育经验, 完善道德教育理论是道德教育获得发展的历史契机。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困境研究和理念创新无疑是深化道德教育研究及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有利于我们建立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合作、民主的关系, 丰富道德教育理论, 深化道德教育实践。交往道德教育理念致力于改变人们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种道德规范灌输过程的观点, 它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交往过程, 一个师生个性、主体性的发展过程, 重新认识师生关系, 建构起学生道德品质发展通向社会生活的桥梁, 从而具有生活与实践意义, 这也就从根本上克服了灌输道德教育所造成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与师生之间的疏离。总之, 交往道德教育是摆脱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困境、进行有效变革的关键, 也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现代道德教育过程应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主体交往过程。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包括培养学生的交往品质, 道德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 教育性交往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一种手段, 也是一种精神氛围。交往道德教育的真正含义在于体现着道德教育系统诸要素间辩证统一的完整联系, 其实现有赖于师生、生生“主体间性”的对立统一的实现, 而这又是建立在意义关系情境营构的基础之上的。交往道德教育即是意义关系情境化的“主体间性”道德教育, 它是诉诸师生、生生主体间意义关系的互主体生活体验和自主的、民主的、创造性的主动参与规范原则共生、共享, 并促进师生的不断自我觉解和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

(二) 把交往作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来抓。

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完整引入“交往”这一重要概念, 把交往作为一种理念运用于道德教育中, 以此来观照道德教育、认识道德教育、重建道德教育和实施道德教育;针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面临的困境, 重新审视师生关系, 进一步加深对教育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重构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理念, 把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从灌输的理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 走向与交往的互动、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互动, 以及知道与体道的互动。

有效的道德教育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的。道德教育主体间的交往是意义的交流;意义是相对性和多元性的统一, 是物质和精神发生关系的产物。意义关系的情境作为一种典型情境, 是一种适于师生交互主体性发展的自主性道德教育环境。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过程是一种价值环境或影响, 是道德教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觉解和生成的过程。学校 (或教师) 应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交往, 学生的交往是否正确, 往往通过其交往目的、交往对象、交往方式和交往方法表现出来。学生怎样选择交往对象反映了学生的交往态度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往将对学生的个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应教育学生在选择交往对象时, 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 要坚持正确的交往原则。

道德教育及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应该是环境与道德生长的统一, 价值激励、个体觉解和价值生成的统一。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是人本身。”“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道德教育的研究, 必然要归结到未来的人的问题, 即如何通过有效的道德教育, 造就千千万万具有新的生命价值和交往品质及能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人。落实到高等学校, 就是如何促进大学生的精神交往, 使之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自主的新人。

四、结语

交往道德教育过程观认为, 有效的道德教育不可能仅通过灌输去完成, 唯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交往中师生的道德觉解与生成。“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们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所面临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道德教育是一种必须注重发挥师生主体性的教育形态, 否则, 即使有效, 也是表面的、外在的, 而非深层的、内在的。在灌输道德教育中, 教师是权威, 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是指导者、控制者, 是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承接、承受者, 是客体。而交往道德教育过程则充分注重实现道德教育主体———学生的道德觉解与另一主体———教师之价值激励的统一。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不是指哪一方的, 而是双方的“双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 其关系是主体性意义关系。

道德教育, 首先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其次, 它还要在其中经由学生的自我觉解才得以内化, 凝聚成个体的德性, 并外化为个体的德行;最后, 走向与交往的互动、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互动、“知道”与“体道”的互动以此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不断发展

摘要:在高职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完整引入“交往”这一重要概念, 把交往作为一种理念运用于道德教育中, 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世界性趋势。交往道德教育理念致力于改变人们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种道德规范灌输过程的观点, 它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交往过程, 一个师生个性、主体性的发展过程, 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以此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交往,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薛居鸣.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J].教育理论探讨, 2007, (8) .

[2]李太平.学生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1999, (4) .

[3]辛肠编著.中国班主任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

[4]王承璐著.人际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上一篇:防中暑专项应急预案下一篇:越王楼楹联匾额书写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