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2024-05-01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通用8篇)

篇1: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

●全球化引起了文化的焦虑。

●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了极大的考验,目前出现了一种再生,可以说是一种奇迹。

●中国文化完全能够与时俱进,跟得上现代化、全球化的步伐,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性格。

●我们向全世界学习优秀文化,同时也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包括全球化与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大国等内容。

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一致的,现代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全球化

关于全球化,我要说明一个观点,即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一致的,现代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全球化。

讲到全球化与现代化的一致性,我们能看到,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很容易被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吸收。比如说,飞机,相对来说是最迅捷也是相当安全的交通工具,可以被各个国家所吸收。一种技术,比如说电力、电脑,尤其是信息技术,会被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用不同的编码吸收,你挡不住。我们中华民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有今天的生活,从全世界吸收了多少现代的科学技术?比如说,电灯是现代技术,电脑是现代技术,我的眼镜也是现代技术等等。如果不吸收现代技术,我们就无法想象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而且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祖国。

条形码、集装箱等都是全世界一致用的东西,它使我们的产品、商品、科技成果能够交流,能够共享。如果没有全世界一致的标准,你造的电灯泡和我造的电灯泡之间互不相干,这个技术就不能够共享。数码化、电脑的发明使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速了,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实现了。数码化逼着你学英语,这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情,但也提供了很大机遇。如果你想使用电脑,不管中文软件做得多么好,仍然摆脱不了以英语形式出现的说明、菜单、可供选择的选项。这说明一个问题,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不论一个国家多有志气、有多伟大,你都不能脱离开这个进程。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势头。

全球化引起了文化的焦虑,使一些国家和地区感到自己的文化有被融化、被改变的危险

全球化引起文化的焦虑,是指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感到有一种被融化、被改变的危险。首先你会失掉自己的身份。所谓认同危机,就是学来学去都是英美的东西,主要是美国的,可是你学完了,又不是美国人。这种危机在许多国家,包括法国、中国等都存在。法国采取很多措施,限制英语的运用。我们在幻灯片上,在机场高速路牌上写上英语;电视标志“CCTV”也是英语。我们还开办英语频道,有大量英语教学节目。我无意批评这个东西,这个是必须的,甚至是很好的。中国要开放,有越来越多的各国游客来参观,虽然中文是非常伟大的文字,而且是被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应用着,但是它的国际性并不是很好。现在国际上客观上使用的就是英语——这在理论上无法讲清楚,是不是英语就最好,就科学,那不见得——但是你讲英语就能讲得通,你参加国际讨论会、生意谈判,做外交辞令,用英语能让很多人听得懂。按道理说,世界上各国语言文字都是平等的,但是英语有这么一个优势的地位。

但确实存在另一面,就是我们中文的水准,给人的感觉是现在有所降低,讲究不够。譬如说生活方式。一个圣诞节,一个情人节,市场上都有热度,相反呢,对元宵节、中秋节,开掘得就不够。在基本温饱没有解决的时候,春节吃饺子是一件大事,还有就是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现在我们很幸运,温饱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子女根本就不知道饥饿是什么,让他吃饺子,在生活中不算是太好的东西。

我们说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这个“食”是中国的强项,大部分人的口味,还是喜欢吃中国饭。可很多小孩子,比如说三岁以下的,爱吃麦当劳,爱吃肯德基,那都是外国的垃圾食品啊!现在“衣”已经不是我们的强项,“行”也不是了。“住”,也很难盖那种大屋顶式的房子了。我们是否该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有自己的一些生活方式?

在全球化过程中一个新的忧虑,就是文化越来越大众化、批量化,一些高雅的东西有被冲击的危险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新的忧虑,就是文化越来越大众化、批量化。这种大众化、批量化有很大的好处,是一种文化的民主,有利于实现文化的共享、文化的平等——你看得懂,他也看得懂。比如,电视里赵本山出来了,你学问高的人可以看,文盲也可以看。大众化,批量化,可以大量地生产,CD、VCD、DVD,还有叫EVD的,可以批量地生产。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文化中高精尖的东西,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去生产、去创造、去制作的,甚至于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看得明白的。就是毛主席讲的那种“小众”、“阳春白雪”,一些高雅的东西,感觉有被冲击的危险。

我有时候也自己跟自己闹别扭。春节联欢晚会,电视小品已经在担纲了,因为它的效果非常好,让人笑,香港叫做“搞笑”。这样的节目,我也喜欢看,但有时候会想,除了这种通俗的娱乐节目之外,我们是否还需要一些能提高文化品位、文化素质,满足智慧要求的作品。比如说维也纳金色大厅,它迎接新年的施特劳斯音乐会,也很大众化,里面也没有用特别深奥、特别难接受的曲调。施特劳斯主要是圆舞曲,是华尔兹,但其格调显得就高一点。

写作也是一样。中国人过去对写字是非常敬仰的,写起字来,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感觉。他要明窗净几,沐浴焚香,书童研墨,红袖添香,然后拿着毛笔,舔过来,舔过去。因为字本身就非常优美,写的时候,吟哦再三:“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写起来,又是对仗又是成语,又有出处。这有它不好的一点:大众读不懂,说你“戆”。本来明白的话,让你一写,人家不太明白了。但是也有好处,它非常优雅,有一种风度,有一种格调,有一种品位。相反,如果都是大白话,都用群众语言,在获得了大量的受众的同时,有没有影响它的智慧含量、文化含量的危险,影响它的深度和格调?

可是没有办法,影响、威胁这种高精尖的东西,不仅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比如说大片,要的就是先声夺人,先把你刺激够再说。你先爱看,看完之后就忘,他认为这最成功。为什么?你看完记住干什么,多累得慌,而且治失眠。

全球化带来的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

这种全球化的进程,从另一方面来说,使得精英文化越来越边缘化。不论是中国,还是像法国、德国这样一些欧洲古老的国家,我们与他们交谈当中,常常对美国的文化抱一种不屑的态度。记得有一年我在慕尼黑的歌德学院(歌德学院实际上是文化中心的意思),一位领导请我吃饭,谈起慕尼黑街上出现了麦当劳快餐店,他气得简直是浑身发抖。他说饮食是一种文化,而美国的快餐基本上就是饲养性的,是反文化的。后来我去美国,将此事传达给纽约图书馆的一个人,他也很自信,说德国的这位老师就让他骂吧,他每骂一次,我们在慕尼黑快餐店的顾客就会增加一成,我们的顾客会不断地增加,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这种全球化带来的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它都会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也使很多传统的道德和精神生活遇到了新的挑战、新的问题。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的国家。我有时候看《春秋战国》、《东周列国志》,最感动我的是那时候人们的道德观念,重义轻生。荆轲刺秦王,找到逃到燕国的秦人樊于期说:“我现在要刺秦王,秦王不信任我。”樊于期一听就明白了,说:“你要提着我的头去见秦王,秦王就会接见你。”当时一剑把自己的脑袋割下来了。你们看,这就是古人为了完成他们认为正义的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又比如说“春秋笔”的故事:晋国有一个人篡位,于是史官写“某年某月,谁谁弒其君”,王一听非常生气,就把他杀了。史官的弟弟来了,他还是写“谁谁弒其君”,又被杀了。然后又一个弟弟来了,还是写“某年某月,谁谁弒其君”。这种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一看很惊人。你再看春秋战国的师旷,他搞音乐,为了献身事业,他用锥子把自己的两个眼珠子捅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的时候,相当一段时期,道德观念是一种信仰,是形而上的,就是“义”、“忠”,这比一切都重要。

科学和技术的发达把很多东西解构了。人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美德观念,侠义、崇高、诗情,都在受到挑战

然而,科学和技术的发达把很多东西解构了。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所谓“上帝死了”的说法——就是原来对上帝的崇拜,对神的崇拜,一切行为都由神来要求,没有道理可讲,按照神的意志去办就行了,可是科学的发达,使你感觉到,在世界上找不出那样一个人格神来了,所以“上帝死了”。到了现代主义的时候,甚至出现了“人死了”。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并不是世界的中心。许多伟大的事情,你用科学技术一衡量,并不是那么伟大。譬如说月亮,月亮在多少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是一种幻想,一个永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可是美国人在20世纪60年代上去了,发现月亮是一个死寂的星球,没有吴刚,没有嫦娥,没有玉兔儿,没有桂花树,人的这些幻想没有了。

还有爱情,多少诗歌、多少文人歌颂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普希金的诗,莱蒙托夫的诗,雪莱的诗……可是自从有了弗洛伊德,什么他都做实验(检验),美国就有一种说法:“爱情属于精神病现象。”爱情中有幻视、幻听,“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不见得,比她美丽的有的是,所以你这是属于精神病。如果用纯医学的观点来看,甚至于你用兽医配种的观点来看,那么这个爱情就死了,没有爱情了。所以,人的精神生活在受到挑战,人的道德观念、美德观念、侠义、崇高、诗情,都在受到挑战。现在的人天天跟科学仪器打交道。有一次我在301医院讲,陶潜可以写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觉得非常的幽美;可是一个外科大夫就不能说“手术明灯下,悠然见病变”。所以大量的科学和技术、透视的技术,把人解构了。不管多么美丽的人,你给她做一个CT扫描,把扫描图拿出来,你不会觉得有太多的美感,不管她是王嫱、西施,还是貂蝉。

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了极大的考验,目前出现了一种再生,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发展传承下来、基本上没有断裂过的基本价值取向,基本生活方式,基本思维方式,基本社会组织方式,与基本审美特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于丧权辱国,一些先知先觉的爱国者对中国文化采取了最严厉的批判态度。我们先看看鲁迅。鲁迅说什么呢?他给青年人的意见就是不要读中国书,你什么书都可以读,不要读中国书,他说外国书读了以后让你自强,让你去奋斗,让你去斗争,读了中国的书你的心会静下来,你会不求上进,你只会忍耐,只会逆来顺受。鲁迅是左翼,右翼也是一样。吴稚晖提出“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吴稚晖是老国民党啊,但这句话是他提的。当时还有一些年轻人,也提过很激烈的口号,特别是对汉字、对中国文化的痛恨。

对汉字的痛恨,是认为汉字太难学了。中国为什么专制?就是因为汉字难学,老百姓学不到,只有很少数的精英才懂,才认字,这些人可以尽情地压迫老百姓。我年轻的时候就相信这个观点。我们知道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学者、语言学家吕叔湘教授,他认为中国实行了拼音文字就能够实行民主。毛泽东主席也是非常讨厌崇洋媚外的,但是他在文字改革上一点都不保守,他有一句名言就是“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五四”时期,钱玄同这些人走得更远,他们不但要求废除汉字,还要求废除汉语、废除中文,他们要求中国人全部从小学英文。

一个古老的民族而且是一个大国,对自己的文化持这样的态度,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我们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意义。如果“五四”时期没有这些先知先觉,没有人发出这种振聋发聩、醍醐灌顶、春雷震响般的语言,没有这样的激情,哪有我们中国的后来?说不定现在我们还停留在“子曰”、“诗云”的阶段,因为中国这个古老的文化力量太大了。至于后来的“破四旧”,就没有边了。

我们看一看,经过了这样的大难,现在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化很有价值,它消灭不了。中国文化尽管有落后、僵化、腐朽的一面,但更有它灵活的、开放的,能够吸纳、适应、自我调节、获取新的生命力的一面。譬如说汉字,汉字稍微难学一点,但并不是特别的难,它有它的规律。拼音文字就那二十几个,最多三十几个字母,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声音。而汉字的形状就包含了声音,包含了形象,包含了逻辑关系,包含了一种美的画面。尤其是汉字输入电脑的方法解决以后,要求消灭汉字的声音几乎响不起来了。我们有一些资料,讲到现在的中华文化又重新活起来了,又重新热起来了,我们中国文化显示了自己的再生能力,显示自己完全能够与时俱进,完全能够跟得上现代化、全球化的步伐,同时又保持我们自己文化的性格、特色、身份、魅力,表达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和自豪。

秉承独特的中华文化,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大国

我们应该把国家建设成文化大国。我们不能够只讲人均收入、国民收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赶不上发达国家。但是即使赶不上,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仍然对人类有我们独特的贡献,因为我们有中华文化。我们的文化还要有新的发展。我们的文化是立国之本,是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光荣。

这不光是我们的看法,撒切尔夫人,还有美国的布热津斯基都有这样的说法,认为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改革都会失败,只有中国的改革可能成功,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所以,我们说中国的文化太厉害了,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该坚持的时候,比谁都能坚持;该灵活的时候,怎么都灵活,怎么都能找到出路,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我们在文化上要有一种慎重,就是千万不要轻易否定什么东西。我们现在觉得非常可惜的,就是这几年非常迅速的建设当中,很多旧的、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被拆除了,这都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我们在文化上,要再珍重一点已有的东西。

举个例子:我一直认为过去戏曲里面男扮女、女扮男,是一种不得已,因为旧社会男女授受不亲,一个戏班子里面,三男的俩女的,这是没法活的。解放以后,也有领导说,这种落后的现象不必再搞下去了。可是我和法国的一个高级文化人谈话,他说,你们为什么不发展男人的旦角了?我说女性解放了,她们可以很方便地从事戏曲工作了。他说:“不不不,这个角色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男人模仿女人用假嗓,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这个不能够没有。”后来我觉得他讲的有点道理,有些东西你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当我们看到男的旦角,用非常美好的声音唱京戏的时候,仍然感觉到一种很大的快乐和满足。当看到一个女花脸,大喝一声再来一段铜锤的表演,我们也觉得很好。所以,我们在文化上的事情要稍微慎重一点。同时我们应该有信心,我们的文化已经随着国家的发展,对全世界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了。我们向全世界学习优秀文化,同时也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

篇2: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全球化的进程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提供了一个革故鼎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得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多种政治文化并存、公民政治心理多元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统合作用,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从树立全球意识、创新政治思维、完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创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作 者:许峰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江苏,苏州,215021 刊 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2) 分类号:G02 C912 关键词:全球化   政治文化   创建  

篇3:浅谈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政治文化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指的是中国所特有的, 在继承过去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经历了当代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在政治生活中有影响的东西, 是存在于中国民众心理上的政治价值与习惯取向, 是中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动作的观念依据。我国当代政治文化又分为主流政治文化和非主流政治文化。我国的主流政治文化是涵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 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邓小平理论,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地位, 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基本要素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集体主义和权威主义。

受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影响, 中国当代政治文化伴随并适应整个社会转型而发生着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政治价值观实现着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 公民的民主、参与、平等、权利、竞争等现代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 政治敏感性高, 这是长期的国家政治熏陶培养的结果, 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活动影响到各个阶层民众的切实利益的结果。

中国当代政治文化存在的一个缺点是民众的政治知识差。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治文化本身始终处在转变之中, 严格的、科学的政治知识正在培育。另一方面在于中国政治社会化程度低。表现为民众对政治权力、政治体制、政治规范, 政治功能等的认知水平低。

二、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 市场经济对主体意识、生活满意度、人际信任感和参与意识等的影响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人们违约的成本和代价, 如合同法, 产品质量法等的实施保障了人们对他人的信任, 使得人们对人际间信任感的期望值得到了提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市场主体通过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形成一种有效的双方都自愿遵守的原则和规范, 这是形成人类社会共同感的根本前提, 这有利于统一的法律体系的形成和有效执行法律的实现, 有利于建立人际信任感。同时政府自身的透明度提高, 允许公民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他们的政策偏好和不满, 并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向公民负责。这种对政治制度本身的信心也可以增强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信息流动的增强提高了失信的成本, 如银行通过建立诚信帐户, 共享恶意欠债客户的黑名单等信息, 减少了恶意欠债现象的发生。

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流动、改变了社会结构, 它通过发展城市化, 大众教育, 专业化来提高人们的收入和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动能力, 但人们的生活满意感, 并没有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尤其是在全球化过程中, 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 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引起了中国民众对生活的满意度有所下降。

政治合法性对任何政治制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对民主制度更是至关重要, 因为权威性政治制度可以通过高压政治来维持它的政治统治, 但民主制度必须是公民心目中的合法的政治制度。根据中国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 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中国社会由两个阶级, 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转变为十个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 在这些阶层中, 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 并且不断扩大, 其中掌握或运作经济资源的私营企业与经理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对于这个阶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充分承认, 对于他们在政治和法律方面的正当的利益要求应给与关注, 应该适度扩大他们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渠道。

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和自由原则所提倡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弱肉强食的竞争主义对我国民众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 特别是青少年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它使人的生存意义在“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条件下出现异化, 将追逐金钱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 因而摒弃人的价值理性而专注于目的理性。中国是一个文化取向的社会, 儒家文化的许多东西都积淀成了中华民族的潜意识、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儒家的价值观具有二重性, 其重义轻利, 包含有不利于发展商品经济和偏重道德作用, 轻视物质利益的弊病。

(二) 跨国公司对个体意识和国家认同的影响

跨国公司不仅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性的配置, 其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还削弱了民族国家管理经济的功能, 在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单位是同时兼负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全职能型的社会组织。国家将强制性的行政权力和交换性的财产权力集于一身, 通过对单位组织的资源分配和权利授予, 拥有了直接控制单位主旨的权力。在单位组织的内部, 上下级关系深深地打上了角色规范的儒家文化的烙印, 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本人的级别、政治面貌、工龄和教育水平, 形成了僵硬的保守的身份体制。这种社会资源的集权型分配形式, 源于中国政治文化中对人性和人权的忽视, 导致人们没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

在全球化时期, 跨国公司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民众个体自我意识发展,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首先, 跨国公司是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管理的经济组织。这突出表现在:跨国公司采用风格管理体制。网络管理允许人力资源、信息等在跨国公司母公司及其在全球的子公司网络内跨国界、跨行业自由流动。它没有中心, 处在网络中的每一管理层甚至每一个管理者都可说是中心, 彼此之间进行辐射, 形成一种交叉复合的关系网络, 形成信息的开发和共享;跨国公司的新型水平式的组织结构, 与传统的垂直式功能化管理组织模式不同, 跨国公司以项目为核心组织人员, 并以项目为目标, 让团体充分自我管理, 减少监督, 发扬合作精神;跨国公司提倡新观念, 如环保, 柔性管理, 订单驱动, 以销定产等等。

其次, 与传统的单位组织不同, 跨国公司不再是个体和政府发生关系的桥梁, 在政治文化认同上, 跨国公司使得政治文化取向变为拒不效忠于任何民族国家, 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利润, 它们即不代表其母国也不代表其东道国, 而是仅仅代表公司自身的利益。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 传统的价值取向是劳模, 讲的是为人民服务。而在跨国公司这样超国家的经济组织中, 人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 产生了政治上的认同问题。

再次, 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取海外利润, 利用其在科技、管理和资金方面的优势,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一种经济掠夺。跨国公司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先头兵”, 并不只是民族资本在全球范围内从一个国家流到另一个国家, 而是一种有机的超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 必然带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西方文化是一种以科学技术见长的工具性文化, 他促进了西方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创造了历史上无可比拟的巨大的物质文明。

(三) 网络对民众政治信息的获得和政治参与能力的影响

传播技术的发展是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因特网经历了可能是全球范围最高速度的增长, 一直保持年均以上的扩展速度, 数字化技术的普及, 为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风格和通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风格没有地理位置的距离远近之分, 也擦不掉国家主权的边界线的限制。人们阅读到一份外国报纸的速度和阅读到一份当地报纸的速度一样快, 这将大大增加人们获得的信息的种类和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报告发现网络使用者把网络看作是发表政治言论的场所以及获取政治信息的来源。

网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开放性。用户只要付了费, 就可以在相应的使用权限内到不同的服务器去索取信息。

在网络社会中, 公民通过网络可以访问议员或官员, 甚至可以登录国家和地方政府领导人的个人主页, 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支持, 或批评与揭露。选举和投票是当今各国最重要、也是规模最广泛的政治参与形式。网络的发展将提高公民对选举和投票的兴趣, 不受时空阻碍和政治控制的网络信息传递, 使人们在感知与介入世界方面获得前所未有的痛快淋漓的感觉, 因而它将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

如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由于经济文化落后, 公民政治素质偏低, 公民政治参与采取有节制的政策制度在政治体系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他们大多对本国把公民的政治参与与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 对自发的政治参与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然而网络扩张有可能打乱这种进程的步骤, 从而动摇政治体系的稳定。网络天然具有自由的特性, 容易助长公民的绝对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极端民主化倾向。有些人可能为了某种政治目的, 采用非正当的手段, 利用网络空间的自由言论权制造假信息, 随意在互联网上传播, 从而使网上信息真假难辨。更有一些政客和特殊利益集团有可能利用网络作为影响政府、控制政治的便利工具。

在网络扩大人们的政治视野的同时, 还引起了群体极化的问题, 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国家凝聚力的降低。利用网络查询资料是非常方便的, 但由于网络的理性选择具有非人性的特点, 网络的一个特点就是“协同过滤”。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政治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主流政治文化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 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在另一方面, 一部分人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缺失, 一部分人政治热情高涨, 但理性参与的成分不足, 如80年代的学潮和罢工, 中美的网上黑客大战。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变和发展对中国政治发展和现代化既提供了机遇, 同时又也提出了挑战。

摘要: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 中国深受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阶层化, 社会流动性增强, 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 人们的独立意识、市场意识提高, 人们对政治、对国家、对政府、对政治事件的认知和态度也今非昔比。人们政治心理的变化, 最终会影响到中国的政治文化, 影响到中国的改革开放, 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政治文化

参考文献

[1]高峰.社会发展导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丁志刚.全球化研究综述.理论月刊2002 (4)

[4]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社会科学.200111)

篇4: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问题

挥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在全球

化范围内进行的一次产业结构的调整。

或者,经济全球化是;商品和服务贸易

扩展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

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乃大势

所趋已成为世人之共识。在当前经济全

球化浪潮的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着新

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文化在冲突与融合

的交互中走向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

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必然出现的一种客观

现象和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

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的世界市场才得

以形成;生产力发展使资本积累空前剧

增,那些拥有相对过剩资本的国家便可

以向全球资本短缺的国家输出资本。生

产力发展使得运输成本降低,那些具有

经济和技术巨大优势的国家,便可以充

分利用外国的资源优势、国际分工优

势,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地

生产,就地销售或全球销售。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世

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

家,不管其是否愿意,都要自觉不自觉

地融入其中,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

间。而一定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

水平相联系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会给全

球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各种文化都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巨大推动力的作用下

发生变化。

中国进入了WTO后,正以崭新的姿

态逐步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

方面,大大激活了人们的创造力,使得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普

遍得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

强;另—方面,外来(主要是西方)的

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乃至

思维方式也同时大量进入我国,深刻地

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

广大青少年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当

然,西方文化并不都是不好的,像人类

创造的任何文化形态一样,西方文化中

的理性、科学、人道、民主等观念也是

人类共同追求的,符合文明“普适性”

标准的价值目标。但是,文明的标准除

“普适性”外,还有其特殊性——这就

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中国的具体国情。

“文明的普适性(文明标准)和特殊性

(中国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其中也包括某些冲突方面。如何取舍,

如何妥协?我们的现代智慧面临着上述

基本考验。”

现在的问题是文明与文化的“普适

性”甚至并非“普适性”的因素正在淹

没甚至取代文明的“特殊性”即中国文

化的传统和国情。如麦当劳、肯德基、

汉堡包、比萨饼等风行中国的大小城市

乃至乡村;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

愚人节也成为中国大小城市乃至乡村社

会风俗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一些理论

家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成为主流

文化,其价值观念支配了国际政治秩

序,它就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

位,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同

意识形态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就是有力的

进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西方利用

一切手段大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一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近乎强制

的方式强加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

西方打着全球化的幌子,在经济全

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激烈的人才争夺。一

些“有远见”的西方政治家提出,要着

眼于“在中国培养一批有实力的中间阶

层、社会精英”,并力图以西方价值观、

政治观、民主观乃至思维方式、生活方

式影响、征服和控制他们。其主要方式

有;

1、利用教育优势,不断从中国的

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优秀学生出国留

学。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杰

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

的代理人,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科

技人才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将会变得频

繁和广泛,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向发

达国家的流动。据统计,在美国硅谷的

2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中国人占了近

三分之一;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涉及

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82%去了美国,北

京大学相应数字为76%。

2、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网

罗高技术人才,培养和形成美国价值标

准的所谓“白领文化”。使其逐渐融入

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成为一

种时尚文化。

3、基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

的全球性流动,更直接促进西方文化对

中国文化的渗透。1993年,美国克林顿

政府发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

其目的就在利用全球化的网络信息传播

开辟“思想战场”,用自由、民主、人

权的价值观念去占领世界、统治世界,

最终实现思想的征服。

4、商品化的倾向同样对国人的思

想、文化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市场经济

的自发性有很强的向其它领域的扩张

性,当前在我国的突出表现是:第一,

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从交换价值的角度

刺激、迫使人们的功能很强,而从人的

全面发展的角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的功能则受到抑制,造成人的全

面发展倾向有所增强,拜金主义、极端

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日益泛

化。第二,由此引发劳动者的主人翁地

位以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受到巨大冲

击和消解。第三,要求文化遵循“市场

经济规律”的观点在相当范围内存在,

文化本身在商品经济的侵蚀下日益失去

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有逐步蜕变为

一般商品的危险。

5、西方宗教在中国的影响。正如

一位论者所说的那样: “当代对于中国

文化最强有力的影响者和竞争者,无疑

是基督教文化。”作为全球性的主导性

文明,基督教尤其是其中的新教伦理与

当代世界主流的政治、经济、文化秋序

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关系。就基督教而

言,据海外教会赴中国传教人员的统

计,中国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已达8000万

之众,且每天以20000人的速度递增,

已形成一股重要的文化力量。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我们并不反对

“国际接轨”,也不反对吸收外宋文化中

的有益成分,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容

许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失落。因此,我们

必须依据经济全球化以及其全球化的影

响来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1、充分利用体制文化的混合时机,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中

国更好的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前提条

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

发展,由市场经济派生出来的与其相适

应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文化要素逐

步得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观

念、法制观念、时间观念、分配观念、

用人观念等都会在人们思想中占据越来

越重要的地位,进而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文化。而中国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形成的一些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没

有过时,甚至两者是相通的,是相辅相

成的,如重视社会公平的理念、大公无

私的胸怀等,不仅不能被抛弃,还应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予以发扬光大。在经

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我们在制定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时,首先就是要将这

两种体制文化有机地进行整和,将市场

经济的优秀理念与计划经济的优秀理念

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形成“自由与控

制”有机统一的新型文化。

2、注重文化的时代主体与民族主

题相统一的发展。在文化上,各国都拥

有积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但是与

现代文化和世界文化相对照,往往有旧

与新、狭义与广义之别,不仅要借鉴,

甚至要“拿来”,推进本土文化的升华,

特别是在各种与新技术、新知识相联系

的部门。我们承认与当代先进文化存在

很大差距,有必要抓住文化全球化的机

遇,发展自己的文化、利学、教育等事

业,为经济发展添加动力。但是我们在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

国家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反映社会

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

的同时,也要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

中吸取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和当代

价值的成分:一是自强不息、兼容并

蓄、高度融合的粕神;二是务实求真的

粘衬;三是伦理精神。

3、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努力建

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目前的国家文化秩

序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牢牢

地主导着国际文化秩序。一部文学作

品,一部电影,甚至一篇文章要想得到

国际范围的认同和承认,必须拿着西方

人的尺子来量一量看是否合格,完全取

决于西方社会的认可,取决于西方价值

观念的判断。这种旧的国际文化秩序阻

碍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发展,削弱

了它们文化发展的自信心,不利于丰富

多彩的全球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国是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

蕴,应该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

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应该积极参与国

际文化事务的管理和国际文化规则的制

定,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

与合作,联合举办一些高规格的文化活

动,设立文化奖项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都

将在与他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吸收他族文

化的精神来优化自己民族的文化,进而

又会出现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趋势,中

国文化也将会在冲突与融合的交互中走

向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阶段。江泽

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中指出: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

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

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

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

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

展。”这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出

发点和归宿,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

篇5: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翻译与研究:文化全球化视域下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从古到今的.人文状况.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外译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评析,进而对处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进行了展望.

作 者:杨国强 Yang Guoqiang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学院外国语系,山东・枣庄,277160刊 名:鸡西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年,卷(期):8(2)分类号:H059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翻译与研究 文化全球化

篇6: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各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必须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作 者:王东星 李文孝 Wang Dongxing Li Wenxiao  作者单位:王东星,Wang Dongxing(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李文孝,Li Wenxiao(齐齐哈尔第四十二中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刊 名:理论观察 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G0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 中国传统节日经典美文

★ 中国元宵节传承意义

★ 中国8个传统节日及风俗

★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

★ 中国传统节日过年作文

★ 描述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作文

★ 母亲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篇7:关于全球化中的中国文化

论文关键词:文化多元化 文化安全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领域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国,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时,世界在经过冷战、霸权主义之后,在21世纪的今天也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我们赢了!”的欢呼声伴随着“申奥”成功响彻长空时,更加验证了“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这一事实。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dream”更加深化了这一内涵。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文化多元化的呈现,除了关注经济发展外,文化这个“软实力”成为了另一种竞争的因素,它的重要性越来越有所提高。而且朝着两种趋势并存的方向发展,即:文化多元化—各国文化并存共同发展;保持并发扬本国文化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一、文化多元化

文化具有多样性。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的民族文化。”其含义就是支持文化多样性。“我们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小组认为,人类已经达到了多样化的极限,缺乏整合,实际上会任意把某种一致性强加于人,从而损害多样性。没有整合就没有最深远意义上的生长、进化和发展。统一性不是同一性,而是在多样性基础上的飞跃。正如日本宇野重昭教授所指出的,每种文化在保持自我的同时要面向全人类,使自己的特殊性更加普遍化。普遍化不能像西方列强所作的,以实力把自己的特殊性作为人类的普遍性,也不能强加于人,似乎承担什么天定使命。各种文化一定在解决人类共同课题中不断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最后形成普遍性。各国都应确立追求普遍性的共同意识,抓住文化自我更新的机遇。文化的多样性,尽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过强势文化试图以自己为标准改造弱势文化的挑战,而且对弱势文化来说,这种挑战在当代来势迅猛的全球化大潮下显得更为严峻,但任何将自己的文化定于一尊的说法都与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相悖,必将受到抵制而无法发展。除非西方国家对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主体采取灭绝性的屠杀,否则只要那些受非西方文化熏陶的群体依然在社会上居于主导地位,他们必然会顽强的固定着自己从先辈那里接受过来的文化传统,并且使之在应对外部强势文化的挑战中获得复兴,在传统中融人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中国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处于守势地位。从西洋节目与传统节目在青年人中的感召力的对比,到教育界对英语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汉语教学的重视,从大学生们中文水平的严重退化到高等教育文史哲学科的萎缩,从充斥的外来影视节目到民间传统艺术的衰落,从个人主义的盛行到传统美德与礼仪的失落,从中式建筑,如胡同,四合院被西式楼房所代替,到西方学术话语在中国学术界的主宰地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被传播,人们有理由担心,如果不努力提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扬,到我们终于在物质上实现了现代化的时候,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特殊印记的东西可能就已经所剩无几了。

中国处于这种文化弱势地位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第一:从政治角度看,中国由于长期处于内外冲击和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在文化价值观的提倡上出现了相当的混乱,不仅影响国内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也损害了对外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自从鸦片战争中西方用炮舰轰开中国的大门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文化争议和救亡图存的斗争纽结在一起,使得中国人难以平心静气地思考文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尊崇和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接近,为中国的文化认识涂上了新的底色。十年浩劫中“反对封资修”,_造成了极端的文化虚无主义和愚昧主义,贻害难以枯计,至今遗毒未消。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全面融人世界体系,世界上所有文化蜂拥而至,人们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如此短的历史时期内,文化潮流变化如此之多、之快,波及面如此之广,举世罕见,使得中国的文化出现了断层现象。尤其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由于本国实力雄厚,出现了文化上的“强势”。第二:从意识形态看,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曲折成长且远未成熟的社会主义及其意识形态的生命力与仍不断爆发活力的资本主义及其意识形态的生命力相比,并不具优势。马克思是种外来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根性”并未确立。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原发性”,经历四百余年的锤炼已经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三: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核心价值观与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在靠天吃饭的时代里,所遇到的变化是极少的,大家的行为都有成规成矩可循,人们创造的动机是发挥不起来的,这些实际的情况都培养了中国人保守的心性,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和传播。其次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人们从骨子里有一种优越感,觉得我们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祖宗传下的东西是辉煌灿烂的,这种天生的优越感使得人们抗拒文化的变革与创新,也很难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再者从文化创新的意识形态看,我国政治体制中的“苏联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这种执政模式下的文化活动完全依附于政治活动,因而文化难以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发展,意识形态与政权的相关性完全转变为依附性。这种依附性使得意识形态创新极富脆弱性,最终会导致意识形态创新的不稳定和不完整。

中国处于这种文化弱势地位与中国文化传播力分不开的。首先,从意识形态传播力来看,当前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及思想舆论和文化上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国家政权来推动和保障的,主渠道,主旋律,主流媒体,党的喉舌等概念直视的反应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情况。但随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思想观念呈现出空前的多元态势,信息来源与传播途径纷繁复杂,主流的传播力在今天大打折扣。其次,当今世界,随着网络全球化、普及化,平民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通过无界网络传播生存观念和生活信息,已成为现代各民族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主要方式。与此高科技形态相反的是,我国大量传统文化精华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限制,被封存,被搁置的现象十分严重。再次,文化强势需要实力支撑,全球化增强了文化互动力,商品、娱乐、旅游都是传播文化的手段,更不用提各种媒体和文化产业,时时刻刻的传播着文化价值观。中国在价值观的继承、发展和传播上出现了混乱和断裂,是世界上十分少见的现象。

中国要想在世界上发展强大,文化上的创新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多样性没有提供判断和区分的标准,应当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准,判断哪些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精华,哪些是必需批判、抛弃的糟粕,判断的标准不是西方或是东方,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而是文化的先进性和落后性。

世界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各民族、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会要求发展其自身文化,因而经济全球化将会使文化更加走向多元化,有的学者将这个多元化结局归纳为几大文化区,即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欧美文化区,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区,以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文化区和以伊斯兰文化为中心的中东与北非文化区。

二、文化本土化

综上所述,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是指各国文化共同存在、发展。不会以某个国家的强加意志而受影响,但是在共存的这个“地球文化村”里,各国的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有强有弱,文化永远在竞争中演变,以往历史上,曾有许多支文化被淘汰。那么积极发展和传播本国的文化,由文化“弱势”变成文化中的“强势”,在“文化村”里能占到多大的席位,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成为各国发展的焦点。文化的竞争同经济竞争一样,被提到了国家安全及战略层面上来。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中“文化”是指与不同民族、国家和制度相对应的“个性文化”,这大体上可分为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两个层次。在这种国家文化利益的博弈中,决定国家安全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国际文化环境,二是国家文化实力,三是国家文化战略。上面已经提到了前两种因素。现今,国家文化战略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战略。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对全球的无形影响和渗透,文化领域的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逐渐形成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本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免受异质文化的渗透、控制、同化和侵犯,保持本民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以及本国意识形态的自主性。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美国有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中国并力图瓦解中国人民意志与价值观的战略图谋。仅从美中央情报局对华《十条戒令》的部分内容就可见一斑。该戒令提出美国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的刻苦耐劳的精神。”(《十条戒令》第一条)“一定要用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决定,衣、住、行、娱乐和教育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十条戒令》第二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头足,一言一笑,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十条戒令第九条)。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单凭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拼斗,已经难以赢得各国尊重。独创的、传统的、与自然协调的人文力量将受到世界各国青睐。对任何国家来说,文化传统不仅对一国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塑造出了与其它民族国家区别开来的最基本特征。琼斯认为,一国战略文化具有三层次:它的基本因素来源于地理,民族文化和历史变量;社会的经济特征;以及政治文化,这些变量的互动产生了一国的战略文化。

日本内阁所属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最近发表了一份《推进日本品牌战略》的研究报告,呼吁国民要大力向世界介绍日本的魅力,通过增强日本在世界的“软实力”来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日本借助动漫,游戏,生鱼片等在世界的影响力增强“软实力”。在由委内瑞拉,乌拉圭,古巴等拉美国家共同组建的南方电台的播出打破了美国的新闻垄断,使本地的思想得以推广。法语已经成为“国策”。近年来,由于英语的人侵,法语在世界上的阵地逐年丧失。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法国采取了国家干预的方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法语保卫战”。尽管法国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捉襟见肘,但在推销法语方面却舍得花钱。

中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首先在汉语传播方面,随着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的召开,目前海外约有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汉语热正茬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汉语离世界上的强势语言已不远。而且我国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开设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韦政通教授曾经说过,一种文化,它的辐射弧线愈广愈远,它的辐射力愈强愈久,可以证明这支文化的品质愈高、潜力愈厚。中国文化在唐代,西方文化在近代,都是很好的例证。要想使中国的文化继续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不倒,就要改革中国的文化,发展创新民族文化,科学应对时代变迁。整合中国的文化,使文化也具有现代化。中国国家文化整合传播是在应对文化冲突和文化霸权,展现真实自我和树立和平形象,加人国际组织和溶人国际社会,建构新的国际秩序等现实需要和历史使命的推动下展开的,而这些现实需要的满足和历史使命的实现则需要中国在国际社会建立积极的国际认同,形成国际影响,形成全球范围的“软实力”作为支撑。

篇8: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我们认为, 文化在人类时间交流过程中实际上是一种包容的异质性。这种包容的异质性包括“尊重不同文化、强调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对话以及强调世界的多元性”。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国民一时间从以往的单一文化认同之路走向了多元文化之路, 在不断的追求包容中逐渐陷入了深度的迷茫。

从文化交融来看, 西方始终以优越的姿态、话语的执著和霸权来强调文化关照。西方话语体系的形成本身就是西方社会市民阶段构建起的生活结构、行为方式、经济组织的直接回应。所以, 西方的话语体系无时无刻都要对“非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强压和制约, 把自己的特殊性“文化认同机制”强加给其他国家。这种文化霸权体现了西方市民阶级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认同和认可。我们在许多方面吸收借鉴了西方思想界的成果, 也更多地成为西方话语的“传声筒”。我们始终不停地追求被认可, 却丧失了自省与辨识, 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价值。

其次,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经济化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的文化生产与消费。随着后工业文明的到来, 现代科技迅猛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产, 文化产业应运而生。而新媒体时代, 多元文化载体的出现也让我国的文化认同遭到威胁。网络文化、女性文化、后人类文化、亚文化、都市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在这样的俱乐部里, 人们固有的文化秩序被打破, 传统文化因为其自身传播途径的限制, 受众的接受壁垒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而文化的消费心理、娱乐至上心理的蔓延更是威胁到我国的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

总的来说, 在全球化时代, 中国所处的文化认同下的深度迷茫包含着文化的压迫与妥协、文化的丧失、文化的破坏以及文化的断裂。

二、中国的文化之旅

鲁迅曾说:“中国人或把外国人当鬼, 或把外国人当神, 很少有视之为同类者。”一句话, 说透了一个对自己地位没有清楚认识的民族, 一个对文化没有认同归属感的民族的纠葛情绪。在晚清民国, 人们对于外国人的描述更接近于“妖怪”或者“非人类说”, 这个时代的自我认同充满了孤芳自赏的意味。随着国门打开, 对外国的成见依然根深蒂固。这个时期失去自信的国人开始学习西方, 但学习的过程伴随着否定。他们认为自己对文化的自信不过是被洋枪利炮这样的物质所威胁, 文化的维护只不过需要一些技术处理。随着开放程度的加大, 中国陷入了十分自卑的境地。这个阶段有人提出了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外洋繁华已极的论调, 国人开始正视差距, 由此陷入全盘西化的误区。

事实上从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到打开国门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到盲目崇拜, 在不信与迷信之间, 在恐惧与向往之间, 中国人从来都没有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0年, 对于实现现代化的梦想,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我们时刻耿耿于怀, 时刻不忘记我们自身的责任和任务。但是, 回过头来, 我们发现改革开放的成就虽然是伟大的, 但是这个伟大也使我们付出了一些代价, 即文化的自我定位、自我承传、自我更生、自我强大的问题。我们虽然生活好了, 在经济上迈出了非常可喜的一大步, 但本质上的自我价值问题却悬置起来, 我们无法对我们自己的身份和幸福感进行确定和认同。

三、在诱惑与恐惧中寻求自处之道

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并不意味着自我意识、本土意识的泯灭。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认为, 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并非是一种终极状态, 而是一种暂时的发展中的过渡状态。因此危机过后, 人生会确立一种更为积极的全新的文化价值。而这种全新的价值就是我们目前已知在努力寻找、探求的。

我们应该跳出“特殊性”, 回归“普遍性”。放弃自身主体的总体性就是放弃自身价值体系的正当性, 就是放弃整个生活世界的价值依据和历史远景。因此中国文化的自我认同不在于如何勘定同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边界, 而在于如何为界定普遍性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斗争注入新的因素。我们不能成为一个西方话语中的“他者”, 或者不自觉地自甘为“他者”, 我们不能将历史作为负担, 而要在历史中寻求中国特色。

上一篇:实践基地下一篇:双碑中学隆重举行中考百日誓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