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以增强文化自信所作的观察与思考

2023-01-24

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词语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但现今已深刻地影响着各个国家的文化和思想领域。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一种潮流不可阻挡,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对于推进中国特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获得经济腾飞的中国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十八大以后,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1,2]。

本文主要讨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全球化对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文化全球化的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文化全球化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但也存在较大分歧。第一,文化全球化是否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在通迅技术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文化正在突破国家这一壁垒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人类的文化发展由此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呈现出世界性、一体性的特点。另一些学者认为,文化全球化不可能成为事实,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和沉淀过程中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些长期形成的精神层面的观念不会像物质一样容易改变。第二,文化全球化的界定。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界定各派学者存在较大的分歧,一派认为文化全球化最终将发展成为文化的一元化,但对于发展成为何种同一的文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另一派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的多元化,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一个单质世界,全球化不是全球一体化,不加修饰地提全球化是不准确的,因为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但诸如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虽也有相互影响和渗透,但不可能实现全球化。第三,文化全球化的冲突。文化冲突是指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相互排斥之间的冲突。主要有文化保护与文化霸权之间的冲突、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冲突、一元化文化与多元化文化之间的冲突。

作者认为文化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上已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意识形态、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对中国统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并不会消灭传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们应看到国别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相并存,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实质,继承和传播各种文化的优秀部分,淘汰落后部分,担负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走向世界的责任。

二、文化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积极促进人类整个文明大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发达国家推行其国家意志的一个手段,文化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矛盾、冲突和摩擦,对全球各个国家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乔纳森·弗里德曼说:“全球化过程的政治条件导致了文化的异质性和多元性,反过来又和历时的政治霸权相关。文化全球化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助于提升民族主义情感,这对于国家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保存具有重要作用[3,4,5]。文化全球化有助于实现本国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通迅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使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更加便利,各种文化在传播的同时也被其他国家学习。各国可以在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促进本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文化全球化有助于实现本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和时代局限性,文化的先进性并非固定不变的,其作为一个过程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可以促使本国传统文化与外部文化互动交融,在保留自身传统文化独特价值的基础上,与世界先进文化融会贯通,从而实现本国文化的现代化。

(二)消极影响

文化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促使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促进一些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的遗弃或消失。其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和压制是主要手段之一。西方国家推行的“文化帝国主义”企图把他们的社会行为视为人类文化的标准,借助现代化技术大肆推行西方帝国主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民族传统文化如果不积极应对,容易造成被边缘化乃至消失的结果[4,5,6]。

文化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它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它的安全也关系着国家的安全。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将随之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对其进行的文化渗透。这种渗透将会对发展中国家国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造成重大冲击。如果持久下去,将会使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下降,民族文化主权的内在凝聚力、亲和力被弱化,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传播与渗透在意识形态上对发展中国家也会构成严重威胁,这是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一世纪遇到的重大挑战[4,5,6]。

三、全球化前景下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一)谨慎预防文化侵略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际上地位及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手段,不断对落后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上的渗透,进而占有这些国家的文化消费领域,从而达到塑造这些国家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社会制度的目的。中国作为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应首先系统整理和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民族民华的大熔炉里精华与糟粕并存,两者纠缠在一起往往很难使后人辨识,如何对它们的思想进行整理,去糟取精,去伪存真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它需要各学科共同参与,更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二)科学应对文化整合

文化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已成为各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时代背景。我们必须承认其他国家的文化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们学习和借鉴,在增强本国文化认知和否认西方文化万能的情况下,我们要以开放的胸襟、批判借鉴和吸纳强势文化积极的、肯定的成果,经过改造、吸取,使其成为弱势民族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西方文化的吸收,我们应如同对待食物的吸收一样中,必须经过自挤口腔的咀嚼和胃肠运动,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个部分,然后吸收其精华,排泄其糟粕,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三)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更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能否发扬光大,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乃至民族和国家的地位。中华民族要保持自身的存续和兴旺,就必须继承和发扬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创新首先应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即在文化观念和认识上的突破和超越,这是文化发展上的与时俱进。观念和思维支配着人的行为活动,只有观念和思维获得了变革和更新,才有可能促进人的行为发生质的改变。其次文化创新应以价值观的变革为根本。价值是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文化是价值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方式,价值观上的突破即是文化上的根本变革。再次,文化创新应以思想内容的创新为灵魂。即在文化所涵载和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精神价值上取得突破和变革,特别是对思想导向和精神价值的肯定与崇尚。最后,文化创新应以形式的创新作为关键点。注重文化表现方式和创作方法的创新突破与革新,探索和发现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新颖别致的传播、展现和弘扬文化的有效途径和载体[7,8,9]。

(四)积极推进儒家文化直向全世界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正是这一文化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当前世界各国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更有一大批中国人对本国的文化认知程度远远不够。一方面是与个人的文化修养与文化自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因此,在网络与通信如此发达的条件下,中国应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截止2017年,中国已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2008年9月27日,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数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在这一盛会上探讨儒家思想和当今社会的建设。各种形式的中国文化年、文化周活动都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很好的尝试。这些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增强了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别一方面也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对于西方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中华儿女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80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90年代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被广泛地引用到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几种理解:

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第二,全球化也即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第三,全球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都从各自的领域作出解释。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第四,应当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描述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新现象。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全球化的表现(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术动态课题组,《世界经济全球化研究现状》,载《人民日报》,1998年8月22日。

摘要:近年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文化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别,于是便成为某些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决定中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严峻的文化安全挑战。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开阔的眼界、有建设性地思考和应对“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中国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论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全球化的现状,探讨文化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后提出文化全球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邵芳.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冲突[A].武汉大学、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美国科研出版社.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0)[C].武汉大学、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美国科研出版社:2010,04.

[2] 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1(02):38-48.

[3] 魏海香.论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辩证关系[J].商业时代,2012(24):6-7.

[4] 韩雅楠.论文化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影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1):95-96.

[5] 刘洪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与对话[J].青年记者,2013(33):86-88.

[6] 王玲.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及应对[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91-95.

[7] 郭建宁.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8] 赵子琴.文化全球化-中国的接纳与抗拒[J].现代交际.2016(18).

[9] 尹玉.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J].中外企业家.2016(02).

上一篇:浅析农村小学生“数学小课题”实验——探索农村数学创新学习的有效途径下一篇:试析解决三类函数题的桥梁——化归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