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评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全球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以四川凉山彝族为个案

摘要:人总是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由此形成对不同群体的认同和归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同是人对自己所处的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因此,认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现实社会情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某个族群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形成两种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从理论上来看,单一民族国家不存在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问题,而在多族群国家内部,由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张力,有时甚至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在全球化的持续推动下,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族国家内部各族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紧密和频繁,在一定程度上说,人们的交往早已突破了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然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带给人们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由于其本身带来的不稳定,使人们产生了许多困惑与不安。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全球化冲击着传统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但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历史条件。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内部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处理,不仅关涉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还关乎国家的安全与民族团结。也正因为如此,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国家观的指导之下,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证考察和现实路径等几个方面,对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及其二者关系的处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为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加上绪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缘起,即在全球化冲击下,民族国家问题凸显、民族国家内部出现认同危机、以及全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等。尽可能全面地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明确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选取凉山彝族作为个案研究的缘由及数据说明等。第二部分是概念阐释和界定。分析了“认同”、“族群”、“民族”的概念,界定了本研究中相关概念的适用内涵和外延。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角度来看,族群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本身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的动态概念,其核心是族群身份的构建和认可,指的是族群成员基于共同的血缘、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等形成的对自己所属族群的归属感和责任意识,具有鲜明的族群性和文化性。而关于国家认同,则是将其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理解,指的是民族国家内部各族群对本国政治统治、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等的赞同和归属。就中国而言,国家认同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国民对国家政治统治合法性、制度、政策等的赞同和忠诚;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命运的认同和维护。第三部分是对西方国家关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的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西方国家的三种理论形态:种族主义理论、同化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结合西方国家在相应理论基础上实施的政策实践及其效果的分析,对这些理论取向进行了简要评析。指出,由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实际上很难建构出一种精细而完备的普适性理论模式。民族国家应立足于本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在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探索有效措施来协调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第四部分是实证考察和分析。详细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和总体趋向。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人口较多、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少数族群,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区。历史上,经过几次较大规模的族群迁徙,凉山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彝族,凉山彝族保留着更为完整的彝族传统社会形态、族群文化和风俗习惯,其族群认同亦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而他们的国家认同则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其本身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凉山彝族面临新的文化重组和变迁,其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亦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对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凉山彝族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事实上处于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状态,没有出现两者相冲突的情况,并且国家认同程度高于族群认同程度。这为研究中国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实证依据。第五部分是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理论分析和现实路径探索。在以上各章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关系,即二者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但国家认同在理论逻辑和实践层面上都具有至上性和优先性。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应发挥主动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发展。在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探索方面,本文立足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结合费孝通教授分析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在“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新审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表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互动关系并非是“二元对立”,相反,多族群共生、多族群互补是历史大传统,是理性实践、历史的选择,更是生存性智慧。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与此同时,中国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针对于此,为进一步促进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发展,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现实路径:一是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促进各族人民广泛的政治认同;二是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少数族群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发展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促进全国范围的文化认同;四是加强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五是持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不断强化国家认同。

关键词:全球化;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凉山彝族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族群认同研究

1.2.2 国家认同研究

1.2.3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

1.2.4 凉山彝族相关研究

1.3 研究个案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1.3.1 研究个案的选取

1.3.2 研究数据说明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2.1 关于全球化

2.2 多维视角中的认同涵义

2.3 族群与族群认同

2.3.1 族群与民族

2.3.2 族群认同及其产生

2.4 国家和国家认同

2.4.1 国家及其起源

2.4.2 国家认同

2.5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处理的理论基础

2.5.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

2.5.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2.5.3 理性选择理论与情感理论

2.6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的理论取向

2.6.1 种族主义建构取向

2.6.2 同化主义建构取向

2.6.3 多元文化主义建构取向

2.6.4 简要评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分析

3.1 凉山彝族概述

3.1.1 凉山的地理环境

3.1.2 彝族的族源、族称及凉山彝族的人口分布

3.1.3 凉山彝族的传统社会结构及社会生活

3.2 凉山彝族的族群认同分析

3.2.1 凉山彝族的家支认同及其社会功能

3.2.2 凉山彝族的族群认同

3.2.3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的层级结构体系

3.3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3.3.1 古代帝国时期凉山彝族的国家认同

3.3.2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近代转型

3.3.3 新中国成立以来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确立和巩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数据来源

4.1.2 研究的实施

4.1.3 研究方法

4.2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分析

4.2.1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体状况分析

4.2.2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状况的具体分析

4.2.3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状况的具体分析

4.2.4 凉山彝族族群与国家双重认同状况

4.3 族群差异及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主要因素

5.1.1 族群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5.1.2 国家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5.2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先赋性客观因素的影响

5.2.2 社会教育因素的影响

5.3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先赋性客观因素对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5.3.2 社会教育因素对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

6.1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关系

6.1.1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相异性

6.1.2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

6.2 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

6.2.1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促进各族人民广泛的政治认同

6.2.2 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少数族群经济社会发展

6.2.3 发展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促进全国范围的文化认同

6.2.4 加强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6.2.5 持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不断强化国家认同

6.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上一篇: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论文提纲下一篇: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