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与全球文化

2023-01-19

第一篇:蒙古族舞蹈与全球文化

浅谈“呼吸”在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的作用与应用

【摘要】在生活中呼吸是个很小的动作,但是却与生命息息相关。舞蹈艺术中,呼吸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艺术生命密不可分。在民间舞训练中合理的运用呼吸,不仅有利于人体内部循环的平衡性,而且有助于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民间舞蹈训练与呼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间舞训练是受呼吸牵制、操纵的,只有两者达到完美的统一,整个民族民间舞表演才是成功的。本文就呼吸在民间舞蹈蒙古舞为例,详细介绍呼吸在蒙古舞中的作用和应用。

【关键字】:呼吸 舞蹈 民族舞 蒙古舞 作用 应用

一、 呼吸的含义和与蒙古舞的关系

1 呼吸的含义

1.1 生理呼吸

生理呼吸也就是广义上的呼吸,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吐故纳新,以及人体内部所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进行的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都是通过氧化体内营养物质而获得,从而从外界不断摄取氧气,同时释放体内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完成了由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环节做成的全部呼吸过程,称之为自然呼吸、生理呼吸,它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环节。呼吸能体现人的心理状态,呼吸频率的强弱快慢、轻重缓急,不同的情绪产生不同的呼吸,不同的呼吸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新平是呼吸沉稳,紧张、激动时呼吸急促,呼吸和情绪是相互的。自然呼吸使得心脏跳动,血液流通,是维持生命存在的根本。 1.2 艺术呼吸

舞蹈中的呼吸也称之为艺术呼吸。艺术呼吸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进行控制、处理、合理把握、运用呼吸,从生理的需求上升为理性的支配及其运用,使呼吸、韵律、风格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相比生理呼吸来讲,艺术呼吸就是舞蹈的“动力线”,它给予舞蹈的肢体语言以内涵,赋予舞者肢体以生命,使观者和舞者之间达到很大程度的共融。舞蹈时进行合理的呼吸,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的基

1

本恒定,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和充分发挥舞者的肌体能力,以创造出最美的舞台形象。

民间舞中的呼吸一般由吸气、提气、屏气、呼气四种形式组成。呼吸一般为“起法儿”做准备,提气是为提高人体的重心;屏气是帮助人体收紧和戛然的停止;吸气是为了换气与放松身体,为下一个动作做准备。

l、快吸、快呼。这种呼吸方法常出现在动作小而快,并带有跳跃性的动作,它所表现的情绪多为欢快、喜悦的。

2、慢吸、慢呼。这种呼吸的方法常出现在节奏较慢,上下起伏,节奏平均的动作中,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缓慢、悠长、恬静、连绵不断。

3、慢吸、快呼。这种呼吸方法常出现在慢起快落的动作中,呼吸可使动作显得流畅,有重量,脚下有根。

4、快吸、慢呼。这种呼吸的方法常出现在快起慢落的动作中。给人的轻盈、柔美、秀丽感。

2 呼吸与蒙古舞的关系

任何艺术都需要运用气息,无论它是戏剧、音乐、美术、书法、还是舞蹈。呼吸之于舞蹈, 不仅仅只局限于舞蹈的力量和协调能力,它更作用于舞蹈的姿态、 舞蹈的感觉、 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使之更加自然、更加流畅、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和艺术生命力。呼吸能够烘托舞蹈的语汇、 舞蹈的内容,使之更加充满活力、更富于激情。呼吸是舞蹈的感觉、 舞蹈表现力的支点和精髓,是舞蹈得以完善体现的原动力。通过完美的呼吸,并使之贯穿于舞蹈作品的始终, 这样舞蹈作品才能让人感动、催人奋进、使人陶醉。只有这样的舞蹈作品才能够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呼吸在舞蹈中运用的成功与否,是一个舞蹈能否成功的关键。讲究不讲究舞蹈时的呼吸,决定了舞蹈初学者的进步;能不能自觉地、完美地、有创造力、 有感染力的呼吸就决定了舞者的终身成就。由表及里、出神入化、浑然天成的舞蹈艺术表演,是由呼吸伴随着舞感和舞蹈表现力而成就的。

由此可见,呼吸是保持舞蹈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同样的针对蒙古舞也不例外。它是保持节奏的基本,一呼一吸本身就是节奏,而蒙古舞就是充斥着节奏的模式。它表现出来的起伏、张弛、动静都是由呼吸起伏张弛的节奏夸张而形成的,这样的节奏给予蒙古舞以生命,使其动作中充满了节奏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产生了不同质地、多层次的复杂变化,通过意念支配、控制的艺术呼吸,

2

从而体现出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使节拍变得有节奏性与表现力。

二、 呼吸在蒙古舞当中的作用

呼吸是民族民间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赋予民族民间舞蹈以生命,塑造了民族舞蹈的灵魂,中国的民间舞蹈追求“以心带情,以情带动”,心与呼吸紧密相连,在舞蹈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

呼吸是由节奏产生的,而节奏的起伏和张弛恰恰是通过呼吸节奏构成,这些节奏可以丰富舞蹈的生命,促使动作充满节奏感,通过轻重缓急的呼吸表现出质地各异的变化,从而赋予身体动作的节奏和层次感、产生对比度。艺术呼吸通过产生节奏的变幻,促使风格的差异能较好的表现出来。对于民族舞蹈来讲,关键是要体现出风格。

正确合理的运用呼吸,其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将是一种艺术的升华,对舞者自身所要表现的艺术内涵与思想感情将有完美的体现。 我们常可看到有些舞者在舞蹈中上身僵硬,气都弊在胸上,妨碍呼吸肌的松驰,或气喘吁吁,满面通红,这都是呼吸不加控制不会正确运用的结果。它会直接影响剑舞者的表现力,会破坏舞者所刻画人物的形象。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如果一举手一投足都没有呼吸的运用,光舞动一融虚假的外壳.谁能认为这是舞蹈?谁还能承认这是一个舞者呢?所以在民问舞训练中,只有正确的运用和把握各民族的呼吸特点,以气息的运用带动肢体的表现力,使节奏、呼吸、舞姿、技能等方面融合在各民族特定的风格和情感中。才能创造各民族更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

舞蹈是舞者们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呼吸则控制身体,来帮助四肢更完善地做出各种舞姿,使之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作品的中心思想。舞者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够把握动作的内在力量,并能解放各部位,使肌肉充分舒张、收缩,动作松驰流畅。这就要求舞者们要正确认识舞蹈中艺术呼吸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主体精神的结晶。

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的“呼吸”体现着蒙古人民的精神风貌。蒙古草原,广袤无垠,四季鲜明。历史上草原民族面对天运和人运的和谐统一,徘徊于生存的主动与被动之间,四时有序、生命无常。磨砺出蒙古族处变不惊,去留随意的心理韧性。蒙古族舞蹈中欲左先右,欲放先收,欲高先低的胸背训练,在收与放、关

3

与开的对立统一中运动进行。胸背训练以呼吸控制肌肉感觉,自然牵动胸背部的每个关节,收是那样的细腻而深沉,放是那样的苍劲有力,犹如在风雪中迎风而上的苍鹰,傲然挺立,充分显示了蒙古人作为游牧生活的主宰者那种挺拔豪迈、气壮山河、洒脱奔放的刚劲有力之美,展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它和蒙族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交相呼应。呼吸是蒙族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学习和掌握蒙族舞蹈的同时,要把握好对呼吸的控制能力,从而体现蒙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审美价值。蒙古舞也来源于民间百姓,来源于民族本身,它是舞蹈艺术的基础。是群众的文化。在表现人物思想情感中的喜、怒、哀、乐、动作上要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在舞蹈中这些都必须通过呼吸的长短、大小来一一体现。科学的呼吸能使你的舞姿优美动人,表演充满活力。

三、 呼吸在蒙古舞中的具体应用

蒙古族舞蹈节奏明快,动作刚劲有力,感情奔放,女性舞蹈欢快优美,男性舞蹈彪悍刚劲,并以抖肩、各种马步呈现其特色,充分表现了马背民族的雄姿。

舞步、肩部、手部、臂部的训练中必须有呼吸,以呼吸带动踏步、拖步的起伏,控制关节的平衡性使气力相互协调,还需要呼吸进行动作的衔接,表达感情。由于蒙古族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发展差异,形成了自己民族独有的特质。蒙古舞中后靠的姿态,横抻的动态就跟他们曾经经历过的英雄年代、“马背民族“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蒙古族舞蹈多以呼吸带动动作的起伏,以流畅自如的气息体现工作的轻重缓急,大小强弱、抑扬顿挫。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的呼吸主要是重拍慢吐气,弱拍快吸气。重拍慢吐气可以表现蒙古民族彪悍、健壮、粗犷的个性;弱拍快吸气可以表现出蒙古民族沉稳、豁达、洒脱的形象。快吸快呼如硬肩、笑肩,快吸慢呼如抖肩、柔肩、绕腕、软手、柔壁等,慢吸慢呼如单耸肩和双耸肩。

例如趟步加柔臂的训练,通过肩部的延续,出现波浪形的延伸,增强膝部的平衡能力,加快动作的移动,在动作中,呼吸下沉。趟步要求膝部掌握平稳,并步的动向移动,在动作中,手臂向下压,一节节抹,手臂都要走下沉的曲线,双膝稍弯,重心慢慢下移。到换反面上步时短暂的快吸气,以此类推,最终完成整套动作。

4

正确、合理的体会和把握呼吸,可以很好的表现蒙族舞蹈的魅力。完美的运用长吸气、慢呼气,通过这样的气息,可以更好的表现人物置身大草原的豁达心态和英雄气概。舞蹈中丰富的肩类动作也需要呼吸的支撑,使得动作在快吸快呼中交错进行,呼吸与动作交相呼应,更好的表现蒙古舞蹈的魅力。

结论

呼吸是人的“生命线”,科学的艺术呼吸又是一个人艺术生命的“生命线”,呼吸在民族舞蹈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各个民族舞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因而要很好的使民族舞蹈发展下去就要合理的运用呼吸,明确呼吸的重要性和切实的运用,希望通过对呼吸在民族舞蹈蒙古舞中的作用与应用的研究,可以为大家带来一点启示,为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扬增加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新.呼吸在民族舞蹈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08年第1期

【2】 李蓉.浅谈“呼吸”在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艺术探索.2009年第4期 【3】 周力澜. 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探析.艺术研究.2010年第3期

【4】 廖敏.试析民间舞教学中“呼吸"的重要性.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 范红艳.浅谈舞蹈与呼吸——呼吸是舞蹈的灵魂.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第二篇:《蒙古秘史》与蒙古族的酒文化

李 书

(赤峰学院 蒙古文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中央民族大学 蒙古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

摘 要: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不仅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蒙古族;酒;酒文化;《蒙古秘史》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014-03 酒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饮料之一。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好酒。蒙古族也是一个好酒、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嗜酒的民族。蒙古族把酒视为饮品之首,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饮酒,出征前要饮酒,胜利后要饮酒,婚、丧、嫁、娶要饮酒,节假日要饮酒,甚至无缘无故也要饮酒。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酒既不是苦的,也不是烈的,只是香的或甜的。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不仅是我们了解蒙古族酒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的一面镜子,因此,对《蒙古秘史》中提及酒的内容做一个全面、细致地梳理,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酒之史

蒙古族的主体部分主要生活在蓝色的蒙古高原。蒙古高原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蒙古国的全部,俄罗斯的南部和中国的北部部分地区,面积广大,一望无际,为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也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说,蒙古高原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古到今,蒙古高原同样有着令人称道的酿酒史和酒文化史。而它的缔造者之一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喜欢饮酒的民族,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以上所说的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的社会条件,自身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性格有关系。 据文献记载,蒙古族主要有3种酒:

一种是蒙古族自己用马奶酿造的马奶酒,叫忽迷思,也叫马湩(又写作马潼、马酉童)、马奶子等。《多桑蒙古史》记载:“嗜饮马乳所酿之湩,曰忽迷思。”《马可·波罗游记》也记载:“鞑靼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酒,而其味佳,其名曰忽迷思。”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忽必烈曾在宴会上用马奶酒款待过他。马奶酒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把新鲜的马奶挤入一个大皮囊中,然后用一根特制的棒用力地搅拌,再静静地放一会儿,使其发酵,就大功告成了。《黑鞑事略》对马奶酒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地记述:“马之初乳,日则听其驹之食,夜则聚之以泲,贮以革器,倾洞数宿,味微酸,始可饮,谓之马奶子。”因为马奶酒是发酵而成的,所以有一点儿酸,但不是酸酸的、涩涩的,而是酸中有甜,“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马奶酒的度数一般都比较低,适量地饮用有健脾健胃的功效,能活血补气,舒筋通络,延年益寿,男女老少皆可饮之。

蒙古族人用马奶制作马奶酒起源于一个很早的时期,有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世代所延续的传统饮食之一。作为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元代的许多文献中,都记录了马奶酒的用途。马奶酒的用途相当多。首先,主要是作为祭品出现,而且是饮料类祭品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别用于祭天、祭祖和祭神。其次,马奶酒还用于宴席上的饮料,而且是宴席上最好的饮料。蒙古族人认为酒是食品中的精华,是五谷里的结晶,在宴席上,只吃饭不饮酒,是不能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的。第三,马奶酒还可以用于疗伤。《蒙古秘史》第145节就记录了马奶酒用于疗伤的最早的例子。有一次,成吉思·合罕在一次战役中颈部受伤,生命垂危,他的部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冲入敌营为他寻找马奶酒,以救治成吉思·合罕。 另一种是黄酒(米酒)。《蒙古秘史》第281节原文作“答剌速”,旁译作“酒”。元以前,有些靠近内地的蒙古部已经掌握了酿造这种酒的技术。有元一代,黄酒不仅是蒙古族人喜爱的一种饮料,而且被内地人民所喜爱。从而该词常被汉语借入,作“打剌苏、打剌稣、打辣酥、嗒辣苏、嗒辣酥、打剌孙、答剌苏、答剌孙”等。元代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饮“答剌速”,说蒙古语。说明元代各民族间文化联系的密切以及“答剌速”对其他民族的影响。“答剌速”也是元宫廷的主要御酒之一。因此,元宫中专门设有掌管“答剌速”的官员。 还一种是葡萄酒。蒙古族人饮葡萄酒,初见于《蒙古秘史》第281节,原文作“孛儿”,旁译作“葡萄酒”。在元代,葡萄酒十分稀罕,作为宫廷饮品,只被蒙古汗、王及大臣饮用,被称作“法酒”。“法酒”与“私酒”相对而言,是按照官方规定的配方比例酿造的酒。在元代作为“法酒”,葡萄酒主要在山西太原等地酿造。

二、酒之器

与酒文化有关的还有酒器。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文化的实物载体。可以说,专门的酒器的出现,是酒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酒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典型特征。有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美器比美酒更受人青睐,形式多样、造型精美的酒器可以增加饮酒的乐趣。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自然也会有制造一些专门的酒器。 “秃速儿格”就是蒙古族人专门制造的一种酒器。《蒙古秘史》第130、

213、2

32、2

45、278节都提到了“秃速儿格”,旁译作“瓮”或“酒局”。“秃速儿格”是一种盛酒的器皿,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而且有酒量,所以,在古代蒙古,无论是汗、王,还是大臣,在宴飨时都会备有一种盛酒的器皿。这种酒器或用皮革、陶、木,或用金、银、铜、玉、石制成,其名称也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克烈部叫做“充”或“古鲁额”,蒙古部叫做“秃速儿格”。 “秃速儿格”一词,多见于《蒙古秘史》。刚开始的时候,铁木真宴飨时,所用的“秃速儿格”是一般的酒器,旁译作“瓮”。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称“汗”后,“秃速儿格”的名称和规模都扩大了,叫做“也客·秃速儿格”,旁译作“酒局”或“大酒局”。从此以后,“秃速儿格”必放在靠近账子的进门处,在特设的桌子上陈列着盛满马奶酒的“秃速儿格”和各种金银器皿,如果“秃速儿格”过大则放在桌子的旁边。“秃速儿格”的安全十分重要,一般都派有专人掌管,《蒙古秘史》第278节记载:“翰歌歹·合罕降旨,又说:‘宿卫中要派两个人经常入帐,掌管酒局!’”《蒙古秘史》第232节也记载:“成吉思·合罕又说:‘由宿卫派两个人进到宫帐里,服侍在大酒局旁。’”

《蒙古秘史》第179节还提到了一种叫做“阔阔充”的酒器,旁译作“青钟”。“青钟”是“以木为之”的“贮酒大器”,即“大桶”。忽必烈以后用木制的巨大的“大樽”或特大的“玉瓮”。

三、酒之俗

酒风酒俗也是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酒风酒俗没有实物载体可以用来体现,是一种无形的酒文化。它们虽然没有实物载体,但依然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蒙古族的酒风酒俗,体现的是蒙古族人粗犷、豪放、乐观、热情、简约的民族性格。 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视酒为知己,他们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主带来了欢乐,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凡是有客人来,他们必定热情款待,宴席上必定备上各种美酒,而且主人一定和客人开怀畅饮。在宴席上,如果客人喝醉了,或吵或吐或睡,主人不但不生气,反而还特别高兴,他们认为那是客人喝好了,尊重自己,和自己一心了,即“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

普通的客人来了,他们尚且热情款待,那么如果遇上值得庆贺的事情,他们更是载歌载舞,不亦乐乎。《蒙古秘史》第57节记载众蒙古人、泰亦赤兀惕部人在斡难河的豁儿豁纳黑·主不儿聚会,庆祝忽图剌被推举为合罕时的场面:“蒙古人欢乐地手舞足蹈,席宴享乐。„„,环绕着豁儿豁纳黑的枝叶蓬松繁茂的(大)树舞蹈。踩踏成的壕沟没肋骨,踩踏出的尘土没膝盖。”在盛大的宴会上,酒不能少,歌和舞也不能少,歌舞助酒兴,能将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这是蒙古族及其他草原民族所特有的酒俗之一。

婚娶对于蒙古族人来说,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婚娶之前,要摆许婚宴,见于《蒙古秘史》第168节,原文作“不兀札儿”,旁译作“许婚宴”。“不兀札儿”的原义是“羊的喉咙”。“羊的喉咙”的筋和肉十分坚韧。“许婚宴”上吃“不兀札儿”,表示两家的婚事不再反悔,象征着夫妻二人婚后的感情经久不变,白头到老。因此,吃“不兀札儿”,也就成了吃“许婚宴”的意思。这种风俗至今还流行于某些蒙古地区。 元代蒙古族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十分浓厚,他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神灵,而且对神灵非常虔诚,因此,“凡饮酒,必酹之,以祭天地。”萨都拉《上京即事》记载“祭天马酒洒平野”,即是说蒙古族人用马奶酒祭天。祭祀的方法,是用手指蘸了马奶酒洒向天或地,也可以倾倒。这种祭祀的方法被称为“洒祭”。在祭天仪式中,主要是用洒祭马奶酒的方式。蒙古族人除了祭天外,还祭祖。在蒙古族的祭祖礼仪中,主要使用的饮料类祭品也是马奶酒。《蒙古秘史》第70节诃额仑·兀真谴责俺巴孩·合罕的妻子斡儿伯、莎合台二人时说:“你们以为也速该·把阿秃儿已经故去,我的孩子们还幼小,就不分给我们应得的祭祀祖先的份子、胙肉、供酒。为什么不等我,让我落空呢?”蒙古族人的祭祖礼仪富有游牧文化特色,是在“也客·薛合札鲁”里举行的“烧饭祭祀”。阿尔达扎布在《新译集注〈蒙古秘史〉》中注释这一段时写到:“《草木子》卷3下,杂制篇:‘元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在祭礼中,蒙古萨满(蒙古巫觋)用蒙语呼唤历代祖先的名字来飨食,然后把祭品包括马奶酒洒入挖好的祭祀坑中。除此以外,蒙古族还有“祭敖包”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但无论什么祭祀形式,酒都是必备的物品。 蒙古族人喜欢饮酒,久而久之,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仪。当然,这主要是指宫廷饮酒。宫廷饮酒伴有固定的礼仪——进酒,蒙古语被称为“斡脱”,见于《蒙古秘史》第187节,旁译作“喝盏”。从成吉思汗到元代各位帝王,在宴飨时都进行这种仪式。

蒙古族人虽然喜欢饮酒,但也不提倡过度饮酒。过度饮酒,轻则误事伤身,重则酿祸乱,丧性命。

《蒙古秘史》第67节记载:“(归)途中,也速该·把阿秃儿在路经扯克扯儿的失剌—客额列旷野时,遇见塔塔儿百姓正在举行宴会。(因为)渴了,就下马赴宴了。那些塔塔儿人认出(他)来了,就说:‘也速该·乞颜来了!’于是,想起过去被掳掠的仇恨,暗怀报复,便使坏投毒给他喝了。途中,(速该·把阿秃儿)感觉不适。走了3昼夜回到自己家后,(更加)严重了。”也速该·把阿秃儿如果不贪杯,就不会中毒,也就不会死。 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翰歌歹在成吉思汗逝世后,继承汗位,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励精图治,深受朝野上下爱戴,但他酗酒成性,不醉不休,结果最后瘫痪于床上,一病不起,逝世时年仅56岁,终于因饮酒无度而丧命。关于过度饮酒的害处,翰歌歹也心知肚明,他在论述自己的四功四过时说“奉父汗之命坐在大位上,朕承担着统治众百姓的重任,但朕却沉湎于酒,这是朕的过错,是朕的第一件过错”,这件事在《蒙古秘史》第281节有记载。 禁止过度饮酒,这是蒙古族饮酒的禁忌之一。

综上所述,《蒙古秘史》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蒙古族的饮酒风习,较全面地表现了蒙古族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反映了当时的酿酒业的发达,同时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及借鉴意义,是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三篇:蒙古族马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一、前言

蒙古族历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驮着人类从远古走向现代,由愚昧驶向文明。世世代代在草原上过游牧生活的蒙古民族,其生产劳动、行军作战、社会生活、祭祀习俗和文学艺术中,几乎都伴随着马的踪影,听得到马蹄的声音。由此,就自然而然地在民族生活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被载入了史册。

二、什么是马文化

对“马文化”概念的界定,大多数学者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动物民俗中的一类,即本意;二是指驯马人和骑马人的民俗,即引申意。引申义指的是与马有关的人类社会行为。这一引申意的马文化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以不同文化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马文化的发展历史

古代的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使得他们只能不断地去适应自然,寻找水草肥美的地方暂时安营扎寨。马成为了他们的交通工具之后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迁徙能力和平时的劳动效率,有了马才能够了解辽阔的大草原的内涵,才能够准确挑选出下一次游牧的理想草场;有了马才能使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分散居住的游牧民得以相互来往和交流;有了马才能够在无垠的大草原上放养成群的牛、马、羊。这是马最初被人们重视的首要原因。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马的速度越来越多地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政治、经济、军事等。其中以马在军事战争中的作用最为突出。当时的骑兵,就是人与马的力量之和,这也是步兵所不及的。12世纪是蒙古草原部落战争风起云涌的时期,马的多寡壮弱对战争起着决定性作用。到了13世纪成吉思汗称雄时代,百万铁骑则成了世界征服者的象征。

现如今,蒙古草原和蒙古马更多地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提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蒙古族也逐渐过起了定居的生活,盖起了砖房甚至是楼房。随着昔日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变成了定居的生活,蒙古包也逐渐变成了固定式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方便了前来观光的游客。生活方式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蒙古文化的断裂。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草原那达慕大会上的赛马,摔跤。依然可以在我们的晚会上听到悠扬的马头琴音乐。即便不是在蒙古草原上,也可以品尝到马奶酒,并且在马文化博物馆中欣赏历史悠久的马文化。

注: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马的各种作用不是局限在某一个特定时代内的,而是在各个时代综合发展的,只不过它的某一作用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比较突出罢了。今天的蒙古草原上,仍有蒙古人的“天然”生活状态。即使不是生活在草原上你也可以看到以马作为重要运输工具的农民。 四:马文化典型举例

马作为草原文化的标志,是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代表性形象。如果说北方草原是蒙古人的摇篮,那么矫健的蒙古马就是蒙古人创造历史文化的主要工具。蒙古族的文化中有着太多关于马的节日习俗和文学艺术形象等。下面我们通过那达慕大会和马头琴来体会马文化的丰富内涵。

1、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每年

七、八月份举行庆贺牧业大丰收的传统盛会,这个季节草原上绿草茂盛,羊肥马壮,一派兴旺景象。赛马、摔跤和射箭被称为“男子三技”,是那达慕上的主要活动。每逢那达慕大会,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牧民穿着节日盛装,纷纷骑马、乘车前来参赛或观看。其实在古时候,人们在草原上举行赛马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娱乐活动,更主要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放牧时间,节省劳动力等。草原五畜中马跑得最快,一天就能跑到人徒步走路10天的路程。草原上的牧人们都希望得到几匹跑得最快的马,这样放马人聚到一起时比一比谁的马跑得最快。马的训养给草原牧民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这种选快马的活动,跟随着历史和人类生活意识的改变,逐渐变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传统娱乐活动—赛马。

除速度比赛外,骑手们还进行马背倒立、双刀劈刺、马上射击、蹬里藏身、跳马、俯身拾物等各种马术表演和比赛。马术运动是目前各种与马有关的运动中,唯一属于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的一种,而且在所有各式各样的运动中,选手都是使用某种工具,只有马术运动所使用的工具是有生命的动物,人马之间的互动,是有生理、体能、心理、技术、观念、感觉等因素,相互影响之下,使马术运动可说是世界上最困难、最具挑战性的运动。1900年的第二届奥运会上马术便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1950年10月,内蒙古首届体育大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表演了轻骑、马上斩劈、马上射击等马术内容。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马术表演。2007年10月13日,全国速度赛马锦标赛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博王府赛马场开赛,共有来自全国5个省、市、自治区的9支代表队参与5个组别的角逐。

赛马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2、马头琴

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是蒙古族音乐中体现的对马的挚爱之情,素有“蒙古族音乐的象征”的美誉。其琴首以马为标志,琴箱上包有马皮,弓弦是用马鬃、马尾做成的。能弹奏出马的嘶、鸣、叹、哀等各种声音。古时候在蒙古草原民间,每诞生一把马头琴,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仪式结束后,牧人就开始举行马头琴试奏音乐会,这说明了马头琴在草原上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割舍不断的依恋。从古到今, 马头琴的演奏始终贯穿着一个根本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也缘于其长期的游牧生活 和对马的崇拜。 马头琴的演奏中既有舒缓的抒情内容,也有活泼轻快的甚至是激昂雄伟的历史音乐体裁。2001年8月8日晚上,在呼和浩特国际青少年马头琴艺术节暨呼市昭君艺术节开幕式上,1000余名来自国内外的马头琴演奏艺术家、演奏人员和爱好者,在著名的马头琴演奏、作曲大师齐宝力高的带领下完成了一个“绝唱”。千人千把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创造了马头琴演奏规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特色。

民族音乐的制作和流传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保存方式。马头琴以其人与自然合一的审美标准不断着诠释着蒙古族的文化内涵。当今社会,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流行音乐无疑是一种不可阻挡的主流。但是,随着这种潮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猛烈冲击,我们应该会意识到他们不会在我们的记忆中停留多久。然而,那些饱含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民族音乐,他们的艺术魅力是不朽的,是永恒的,他们不会被人们遗忘,而是世世代代地传唱下去,这就是民族文化。

五、马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东西,它是这个民族得以继续存在的基础,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或者被其他的文化形式所代替,失去了民族存在基础的时候,那么即便它的人民仍旧存在,这个民族的存在和消亡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对于蒙古民族来说,马文化便是这样一种代表着民族灵魂的文化。

“民间文化不同于经史子集,它们存在于普通的民居和人们的生活起居中,是生活的文化,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 ——夏挽群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文化没有载体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们对外来的东西觉得特新鲜,把原来的东西都扔掉了。” ——冯骥才 “一个民族在文化上没有号召力,是不可能统领世界的。”——鲍威尔

我们不能为了保存传统马文化而阻止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蒙古族的住房逐渐变成砖房、楼房,交通工具逐渐被摩托车、汽车所取代,实际上也是民族进步的一种表现。历史上传统文化的稳定性事实上是通过适度的变异性来实现的。那么如何在经济的进步与传统文化的保存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便是发展马文化必须要走的道路。我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对马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1、发展马产业弘扬马文化: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以马文化为依托的马产业的发展是弘扬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最为典型的措施就是大力发展草原旅游业。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有巨大作用的同时,更有利于把马文化发扬光大。当然,产业化道路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面对越来越多的草原演变为沙地,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建立博物馆:

博物馆是保存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基地。

中国首家马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八达岭长城脚下,被称为长城脚下的"阳光山谷",其中的蒙古区展示的就是蒙古族的马文化历史。有雕花的马鞍、马头琴传说、成吉思汗等。

2006年通辽市科尔沁区开始申报筹建“科尔沁马文化博物馆”

蒙古风情园即将建成的马文化博物馆是第一家反映蒙古族马文化历史的博物馆,它将会像香港赛马博物馆、中国蝴蝶博物馆一样,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从高空俯瞰它,你会看到一个巨大的“马”字,它占地面积3750平方米,内设面积400平方米的展览厅。展览厅分序幕、蒙古马的起源、古代北方民族与马、蒙古马的辉煌时代、牧人与马和影视厅六个部分,共占地1600平方米。

3、蒙古马自然保护区:

民族民间文化的保存,通过文字音像手段记录下来,与实物一起收藏展示在博物馆里,当然是一条重要途径,然而更重要的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融入新时代、新生活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置,参与新的创造。

蒙古马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一个“活马的博物馆”,是马的毛色、特征和体型外貌的综合体现,也是国内外广大民众了解马文化的园地和龙马精神的阵地,同时是马科学家表现马科技的天地和可领略到春意盎然的人马相谐的马环境。

4、政府支持:

文化产业方面。(1)设立文化产业流动资金和贴息资金制度,对民族或地域文化特点鲜明、水平较高、有保留和推广价值的作品实行项目补贴,允许文化品牌创作和科研成果等要素参加公益分配,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扩大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和社会资本的渠道和领域,推动组建跨媒体、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文化企业集团。(2)对文化产业实行税费优惠政策

文化事业方面。(1)加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其经费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政府经常性财政支出,重点支持具有民族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2)继续增加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内蒙古提出,2003年至2010年将集中力量兴建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并按项目管理,单报单批,重点建设。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在选址、立项、征地、投入等方面给予优惠,指标优先安排,有关费用应予减免,不得随意改变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使用性质或挪作他用。

表现:2006年,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颁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包括那达慕、马头琴音乐在内的17项内蒙古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4年起,每年的八月份,内蒙古又多了一桩盛事:“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2004年,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权全面启动之后,投资55亿元的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和内蒙古博物馆两大工程成为自治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两大标志性工程。保护和弘扬草原文化,从2005年开始,自治区政府将每年的9月6日定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

5、把保护马文化的眼光投向民间:

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马文化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要意识到:马文化作为民族民间文化是从广大人民中成长起来的。蒙古民族和农村地区才是这种文化的沃壤,才有适宜马文化生存的氛围,才有利于马文化的传承。因此,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民间发展和发扬马文化,这是发展民族文化最有效的措施。

1951年,内蒙古马术队在乌兰浩特市建立,是一支少数民族为主体的传统马术运动队。他们曾多次为中央首长和外国首脑们进行专场表演,得到了高度的评价。此外,为国内外,拍电影、电视局30多部,其中有“垂帘听政”、“成吉思汗”、“马克·波罗”还有获奖影片“骑士风云”、“木棉袈裟”;内蒙古表演马术队表演项目有:马上技艺单人单马、马上拾花篮、以上技艺单马双人、马上射箭、马上技艺多人多马等。2002年,内蒙古鄂前旗昂素镇一居民曹纳木在政府及各种民间力量的支持下,组织了70多名牧民、100多匹马,成立了马文化协会。多年来,这个协会在许多乡镇举办了各种比赛和祭敖包活动,为弘扬本民族的马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只有当人们普遍认识到民族文化才是文化中的精粹的时候,民族文化才会真正得以重视,才会在真正意义上得到传承和发展。

六、总结

马文化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蒙古民族的成长史。无论是马产业的发展还是关于文化事业建设,都是渗透着我们追溯历史并继往开来的精神。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并在此基础上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生生不息,一个民族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和潜能。所以,保护并弘扬马文化是蒙古族人民薪火相传的使命。

第四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

●全球化引起了文化的焦虑。

●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了极大的考验,目前出现了一种再生,可以说是一种奇迹。

●中国文化完全能够与时俱进,跟得上现代化、全球化的步伐,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性格。

●我们向全世界学习优秀文化,同时也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包括全球化与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大国等内容。

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一致的,现代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全球化

关于全球化,我要说明一个观点,即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一致的,现代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全球化。

讲到全球化与现代化的一致性,我们能看到,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很容易被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吸收。比如说,飞机,相对来说是最迅捷也是相当安全的交通工具,可以被各个国家所吸收。一种技术,比如说电力、电脑,尤其是信息技术,会被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用不同的编码吸收,你挡不住。我们中华民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有今天的生活,从全世界吸收了多少现代的科学技术?比如说,电灯是现代技术,电脑是现代技术,我的眼镜也是现代技术等等。如果不吸收现代技术,我们就无法想象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而且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祖国。

条形码、集装箱等都是全世界一致用的东西,它使我们的产品、商品、科技成果能够交流,能够共享。如果没有全世界一致的标准,你造的电灯泡和我造的电灯泡之间互不相干,这个技术就不能够共享。数码化、电脑的发明使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速了,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实现了。数码化逼着你学英语,这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情,但也提供了很大机遇。如果你想使用电脑,不管中文软件做得多么好,仍然摆脱不了以英语形式出现的说明、菜单、可供选择的选项。这说明一个问题,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不论一个国家多有志气、有多伟大,你都不能脱离开这个进程。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势头。

全球化引起了文化的焦虑,使一些国家和地区感到自己的文化有被融化、被改变的危险

全球化引起文化的焦虑,是指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感到有一种被融化、被改变的危险。首先你会失掉自己的身份。所谓认同危机,就是学来学去都是英美的东西,主要是美国的,可是你学完了,又不是美国人。这种危机在许多国家,包括法国、中国等都存在。法国采取很多措施,限制英语的运用。我们在幻灯片上,在机场高速路牌上写上英语;电视标志“CCTV”也是英语。我们还开办英语频道,有大量英语教学节目。我无意批评这个东西,这个是必须的,甚至是很好的。中国要开放,有越来越多的各国游客来参观,虽然中文是非常伟大的文字,而且是被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应用着,但是它的国际性并不是很好。现在国际上客观上使用的就是英语——这在理论上无法讲清楚,是不是英语就最好,就科学,那不见得——但是你讲英语就能讲得通,你参加国际讨论会、生意谈判,做外交辞令,用英语能让很多人听得懂。按道理说,世界上各国语言文字都是平等的,但是英语有这么一个优势的地位。

但确实存在另一面,就是我们中文的水准,给人的感觉是现在有所降低,讲究不够。譬如说生活方式。一个圣诞节,一个情人节,市场上都有热度,相反呢,对元宵节、中秋节,开掘得就不够。在基本温饱没有解决的时候,春节吃饺子是一件大事,还有就是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现在我们很幸运,温饱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子女根本就不知道饥饿是什么,让他吃饺子,在生活中不算是太好的东西。

我们说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这个“食”是中国的强项,大部分人的口味,还是喜欢吃中国饭。可很多小孩子,比如说三岁以下的,爱吃麦当劳,爱吃肯德基,那都是外国的垃圾食品啊!现在“衣”已经不是我们的强项,“行”也不是了。“住”,也很难盖那种大屋顶式的房子了。我们是否该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有自己的一些生活方式?

在全球化过程中一个新的忧虑,就是文化越来越大众化、批量化,一些高雅的东西有被冲击的危险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新的忧虑,就是文化越来越大众化、批量化。这种大众化、批量化有很大的好处,是一种文化的民主,有利于实现文化的共享、文化的平等——你看得懂,他也看得懂。比如,电视里赵本山出来了,你学问高的人可以看,文盲也可以看。大众化,批量化,可以大量地生产,CD、VCD、DVD,还有叫EVD的,可以批量地生产。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文化中高精尖的东西,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去生产、去创造、去制作的,甚至于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看得明白的。就是毛主席讲的那种“小众”、“阳春白雪”,一些高雅的东西,感觉有被冲击的危险。

我有时候也自己跟自己闹别扭。春节联欢晚会,电视小品已经在担纲了,因为它的效果非常好,让人笑,香港叫做“搞笑”。这样的节目,我也喜欢看,但有时候会想,除了这种通俗的娱乐节目之外,我们是否还需要一些能提高文化品位、文化素质,满足智慧要求的作品。比如说维也纳金色大厅,它迎接新年的施特劳斯音乐会,也很大众化,里面也没有用特别深奥、特别难接受的曲调。施特劳斯主要是圆舞曲,是华尔兹,但其格调显得就高一点。

写作也是一样。中国人过去对写字是非常敬仰的,写起字来,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感觉。他要明窗净几,沐浴焚香,书童研墨,红袖添香,然后拿着毛笔,舔过来,舔过去。因为字本身就非常优美,写的时候,吟哦再三:“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写起来,又是对仗又是成语,又有出处。这有它不好的一点:大众读不懂,说你“戆”。本来明白的话,让你一写,人家不太明白了。但是也有好处,它非常优雅,有一种风度,有一种格调,有一种品位。相反,如果都是大白话,都用群众语言,在获得了大量的受众的同时,有没有影响它的智慧含量、文化含量的危险,影响它的深度和格调?

可是没有办法,影响、威胁这种高精尖的东西,不仅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比如说大片,要的就是先声夺人,先把你刺激够再说。你先爱看,看完之后就忘,他认为这最成功。为什么?你看完记住干什么,多累得慌,而且治失眠。

全球化带来的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

这种全球化的进程,从另一方面来说,使得精英文化越来越边缘化。不论是中国,还是像法国、德国这样一些欧洲古老的国家,我们与他们交谈当中,常常对美国的文化抱一种不屑的态度。记得有一年我在慕尼黑的歌德学院(歌德学院实际上是文化中心的意思),一位领导请我吃饭,谈起慕尼黑街上出现了麦当劳快餐店,他气得简直是浑身发抖。他说饮食是一种文化,而美国的快餐基本上就是饲养性的,是反文化的。后来我去美国,将此事传达给纽约图书馆的一个人,他也很自信,说德国的这位老师就让他骂吧,他每骂一次,我们在慕尼黑快餐店的顾客就会增加一成,我们的顾客会不断地增加,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这种全球化带来的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它都会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也使很多传统的道德和精神生活遇到了新的挑战、新的问题。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的国家。我有时候看《春秋战国》、《东周列国志》,最感动我的是那时候人们的道德观念,重义轻生。荆轲刺秦王,找到逃到燕国的秦人樊于期说:“我现在要刺秦王,秦王不信任我。”樊于期一听就明白了,说:“你要提着我的头去见秦王,秦王就会接见你。”当时一剑把自己的脑袋割下来了。你们看,这就是古人为了完成他们认为正义的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又比如说“春秋笔”的故事:晋国有一个人篡位,于是史官写“某年某月,谁谁弒其君”,王一听非常生气,就把他杀了。史官的弟弟来了,他还是写“谁谁弒其君”,又被杀了。然后又一个弟弟来了,还是写“某年某月,谁谁弒其君”。这种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一看很惊人。你再看春秋战国的师旷,他搞音乐,为了献身事业,他用锥子把自己的两个眼珠子捅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的时候,相当一段时期,道德观念是一种信仰,是形而上的,就是“义”、“忠”,这比一切都重要。

科学和技术的发达把很多东西解构了。人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美德观念,侠义、崇高、诗情,都在受到挑战

然而,科学和技术的发达把很多东西解构了。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所谓“上帝死了”的说法——就是原来对上帝的崇拜,对神的崇拜,一切行为都由神来要求,没有道理可讲,按照神的意志去办就行了,可是科学的发达,使你感觉到,在世界上找不出那样一个人格神来了,所以“上帝死了”。到了现代主义的时候,甚至出现了“人死了”。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并不是世界的中心。许多伟大的事情,你用科学技术一衡量,并不是那么伟大。譬如说月亮,月亮在多少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是一种幻想,一个永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可是美国人在20世纪60年代上去了,发现月亮是一个死寂的星球,没有吴刚,没有嫦娥,没有玉兔儿,没有桂花树,人的这些幻想没有了。

还有爱情,多少诗歌、多少文人歌颂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普希金的诗,莱蒙托夫的诗,雪莱的诗……可是自从有了弗洛伊德,什么他都做实验(检验),美国就有一种说法:“爱情属于精神病现象。”爱情中有幻视、幻听,“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不见得,比她美丽的有的是,所以你这是属于精神病。如果用纯医学的观点来看,甚至于你用兽医配种的观点来看,那么这个爱情就死了,没有爱情了。所以,人的精神生活在受到挑战,人的道德观念、美德观念、侠义、崇高、诗情,都在受到挑战。现在的人天天跟科学仪器打交道。有一次我在301医院讲,陶潜可以写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觉得非常的幽美;可是一个外科大夫就不能说“手术明灯下,悠然见病变”。所以大量的科学和技术、透视的技术,把人解构了。不管多么美丽的人,你给她做一个CT扫描,把扫描图拿出来,你不会觉得有太多的美感,不管她是王嫱、西施,还是貂蝉。

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了极大的考验,目前出现了一种再生,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发展传承下来、基本上没有断裂过的基本价值取向,基本生活方式,基本思维方式,基本社会组织方式,与基本审美特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于丧权辱国,一些先知先觉的爱国者对中国文化采取了最严厉的批判态度。我们先看看鲁迅。鲁迅说什么呢?他给青年人的意见就是不要读中国书,你什么书都可以读,不要读中国书,他说外国书读了以后让你自强,让你去奋斗,让你去斗争,读了中国的书你的心会静下来,你会不求上进,你只会忍耐,只会逆来顺受。鲁迅是左翼,右翼也是一样。吴稚晖提出“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吴稚晖是老国民党啊,但这句话是他提的。当时还有一些年轻人,也提过很激烈的口号,特别是对汉字、对中国文化的痛恨。

对汉字的痛恨,是认为汉字太难学了。中国为什么专制?就是因为汉字难学,老百姓学不到,只有很少数的精英才懂,才认字,这些人可以尽情地压迫老百姓。我年轻的时候就相信这个观点。我们知道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学者、语言学家吕叔湘教授,他认为中国实行了拼音文字就能够实行民主。毛泽东主席也是非常讨厌崇洋媚外的,但是他在文字改革上一点都不保守,他有一句名言就是“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五四”时期,钱玄同这些人走得更远,他们不但要求废除汉字,还要求废除汉语、废除中文,他们要求中国人全部从小学英文。

一个古老的民族而且是一个大国,对自己的文化持这样的态度,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我们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意义。如果“五四”时期没有这些先知先觉,没有人发出这种振聋发聩、醍醐灌顶、春雷震响般的语言,没有这样的激情,哪有我们中国的后来?说不定现在我们还停留在“子曰”、“诗云”的阶段,因为中国这个古老的文化力量太大了。至于后来的“破四旧”,就没有边了。

我们看一看,经过了这样的大难,现在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化很有价值,它消灭不了。中国文化尽管有落后、僵化、腐朽的一面,但更有它灵活的、开放的,能够吸纳、适应、自我调节、获取新的生命力的一面。譬如说汉字,汉字稍微难学一点,但并不是特别的难,它有它的规律。拼音文字就那二十几个,最多三十几个字母,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声音。而汉字的形状就包含了声音,包含了形象,包含了逻辑关系,包含了一种美的画面。尤其是汉字输入电脑的方法解决以后,要求消灭汉字的声音几乎响不起来了。我们有一些资料,讲到现在的中华文化又重新活起来了,又重新热起来了,我们中国文化显示了自己的再生能力,显示自己完全能够与时俱进,完全能够跟得上现代化、全球化的步伐,同时又保持我们自己文化的性格、特色、身份、魅力,表达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和自豪。

秉承独特的中华文化,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大国

我们应该把国家建设成文化大国。我们不能够只讲人均收入、国民收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赶不上发达国家。但是即使赶不上,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仍然对人类有我们独特的贡献,因为我们有中华文化。我们的文化还要有新的发展。我们的文化是立国之本,是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光荣。

这不光是我们的看法,撒切尔夫人,还有美国的布热津斯基都有这样的说法,认为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改革都会失败,只有中国的改革可能成功,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所以,我们说中国的文化太厉害了,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该坚持的时候,比谁都能坚持;该灵活的时候,怎么都灵活,怎么都能找到出路,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我们在文化上要有一种慎重,就是千万不要轻易否定什么东西。我们现在觉得非常可惜的,就是这几年非常迅速的建设当中,很多旧的、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被拆除了,这都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我们在文化上,要再珍重一点已有的东西。

举个例子:我一直认为过去戏曲里面男扮女、女扮男,是一种不得已,因为旧社会男女授受不亲,一个戏班子里面,三男的俩女的,这是没法活的。解放以后,也有领导说,这种落后的现象不必再搞下去了。可是我和法国的一个高级文化人谈话,他说,你们为什么不发展男人的旦角了?我说女性解放了,她们可以很方便地从事戏曲工作了。他说:“不不不,这个角色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男人模仿女人用假嗓,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这个不能够没有。”后来我觉得他讲的有点道理,有些东西你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当我们看到男的旦角,用非常美好的声音唱京戏的时候,仍然感觉到一种很大的快乐和满足。当看到一个女花脸,大喝一声再来一段铜锤的表演,我们也觉得很好。所以,我们在文化上的事情要稍微慎重一点。同时我们应该有信心,我们的文化已经随着国家的发展,对全世界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了。我们向全世界学习优秀文化,同时也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

第五篇:蒙古酒与文化

课 题 研 究

——蒙古酒与文化

班级:高一九班

学生:张雨缇

指导教师:刘小伟

1 她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她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她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她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她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她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她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她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所以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由流动的液体变成了一种流动的文化,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今天所要介绍的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来自蒙古草原的马奶酒。

马奶酒也称蒙古酒,蒙古语称“萨林阿日喀”,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民族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它的鲜美受到世人的青睐,也是蒙古人的一绝!

一、萨林阿日喀的酿制

古代,蒙古人过着“居无恒处”、“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长期驰骋于茫茫草原之上,为防饥渴,常在随身携带的羊皮袋中装些马奶。由于整天飞马颠簸,马奶的乳清和乳滓

分离开来,乳滓下沉,乳清上浮并成了具有催眠作用的奶酒。萨林

阿日喀便似腾格里(蒙古人信仰的神)神赐一般由蒙古人创造出来。

“萨林阿日喀”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奶酒”,由战争而生,才显蒙古民族的风格。

每年青草泛青时节是酿造马奶酒的好时节,酿制的时间自夏伏骒马下驹时始,至秋草干枯马驹合群,不再挤奶时止。这段时间被称为“马奶酒宴”期。一般来说并非所有地区都可以酿造的,只在养马业发达并有挤马奶习惯的草原牧区的蒙古人才能进行马奶的生产。每逢入秋,牧草枯黄,肃杀的气氛中也就停止挤奶了,所以马奶酒生产周期较短,产量也不高,大体上是边酿造边喝完。

关于萨林阿日喀,古代的制法较易,将发酵的酸马奶捣

七、八天,让白色和混浊一起沉淀,使其无色而透明,腥味消失时,就是马奶酒了。古代向大汗或宫廷赠送的马奶酒就是粗放的这种。而且史料记载当时专门负责供应酒的官吏叫太仆寺诺颜。他们要亲自过问饲养母马和挤奶诸事,制作礼仪十分严格。

马奶酒的传统酿造法是:把发酵的马奶倒人锅中,上面扣一个无底木桶。木桶内侧上端有几个铁钩,将一个小陶瓷罐挂在木桶内侧的小钩上,使其悬空吊在木桶中央。木桶口上放上冷却水的铁锅。烧火煮奶,蒸气不断上升到铁锅底部,遇冷凝聚滴入小陶罐中,成为色清亮如水的液体,这就是头锅奶酒。头锅奶酒度数不高,叫“阿尔乞如”。还可以将头锅奶酒多次蒸馏,使酒的度数逐次提高。二酿的奶酒叫“阿尔占”,三酿的奶酒叫“浩尔吉”,四酿的叫“德善舒尔”,五酿的叫“沾普舒尔”,六酿的叫“熏舒尔”。如此反复变换六次,马奶完全发酵成熟后即可饮用。但就其色、香、味而言,发酵一昼夜的味美,发酵两昼夜的味适中,其“色玉清水,味甘香”,也就是说两次发酵的马奶酒味道纯正浓厚。发酵三昼夜的酸味强烈,成为烈性马奶酒,其酒精度数达到五度左右,因此喝多了还有几分醉意。在酿酒过程中,要是左邻右舍来人,年轻的女主人一定要把新酿的佳酒慷慨相敬。

二、萨林阿日喀的祭祀及供奉作用

白食和红食是蒙古族的传统食品,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羊、马的奶制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食表示纯洁、吉祥和祟高。喜遇生日、周岁、婚礼等,老人都会端着雪白的的奶汁举行祝贺仪式,以求平安、顺利。

萨林阿日喀作为蒙古文化的一部分,于蒙古内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祭祀及供奉作用。

2 奶酒祭天应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据《蒙古秘史》记载道:一次,铁木真(成吉思汗)被莫尔格德人袭击,躲进肯特山脱了险。他抚胸告天:“我的区区性命是被博尔罕山(即肯

特山)搭救的。日后,我必当常常祭祀此山。我的子子孙孙当与我一般祭祀”。言讫,向着太阳,将腰带挂的脖子上,将帽子拿在手上,屈身拜了九拜,洒奶酒以祭之。此后,蒙古族祭

天、祭山、祭敖包都要“酹奶酒以祭”;“让天灾刘、山神与火神,口尝祭品,保佑大草原,让世代承袭苍天的福荫”。(内蒙古历史文化丛书,《内蒙古少数民族风情》)

柳贯也曾写过“旋卷木皮斟醴酩,半笼羔帽敌风砂”(《后滦水秋风词》)描写的是元代皇帝在上都郊野举行的祭天祭祖仪式。醴酩即指马奶酒。《元史·祭祀志》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四月祭天于桓州西北,依礼洒马奶酒,可见萨林阿日喀的祟高,在蒙古文化中占据着神圣的作用。

史载,蒙古族连新郎新娘举行的拜火仪式,也要往专门垒起的旺火堆里祭洒奶酒,并跪拜叩头。旁侧站立的司仪高声诵念着《火的赞词》:

圣主成吉思汗发现的火石,

河额伦母夫人保存下来的火种,

用洁白的哈达,奶酒祭祀,

民族之火从古到今。

请新郎新娘祈祷吧,

神火是你们婚配的见证!

请新郎新娘叩头吧,

佛光为你们接代传宗!

(引自《内蒙古大辞典》)

萨林阿日喀还向祖庙奉送,并用于大元朝廷的祭祀中。每年秋天听到雁声之时,在上都行宫避暑的大汗,便率领文武诸臣,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在占卜喇嘛的导引下,大汗亲自向腾格里祭酒膜拜。

祭天之酒的奶酒到了清代,不但是康熙皇帝“赐宴诸蒙古”的御用酒,而且成了敬天子的贡酒。

康熙三十五年十月,爱新觉罗·玄烨在漠南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赐宴蒙古上层贵州时曾共饮奶酒,并作诗以记:

人沾司酒群情洽,

乐合羌笳率舞同。

卉服狨裘无老幼,

欢然尽识化钧公。

(引自《康熙诗词集注》)

据大清帝国《理藩院则例》乾隆朝内府抄本“贡物”记载:乾隆元年,定“蒙古各旗扎萨克每年十二月各敬奶酒一瓶,著为定例”。《大清会典》称:锡林郭勒盟十旗(今锡盟北部)进贡的数量为“共进三九,计羊二十七只,奶酒二十七瓶,由理藩院查收,交与礼部。”其中乌珠穆沁部、浩齐特部、阿巴哈纳尔部左翼进贡,道由独石口,其余部旗由张家口。„„察哈尔牛羊群明安牧群,每年还为清廷进“贡酒”4927.8斤。(《锡林郭勒盟志》卷八第847页)

三、萨林阿日喀饮法

据陶宗仪《辍耕录·续演雅发挥》记载:“所谓八珍(指蒙古八珍),则醍醐、麈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灸、紫玉浆、玄浆也。”醍醐即黄油。鏖沆,獐之幼羔,其肉尤为鲜美。野驼蹄即骆驼蹄,极富营养,与熊掌齐名。鹿唇即犴达犴唇。驼乳糜即酸骆驼奶子,养身补品,治痞疗疾之良药。糜即糜鹿,俗称“四不象”,与黄羊并称为蒙餐佳品。天鹅灸,烤天鹅肉,类似今北京烤鸭。紫玉浆,西域葡萄酒。玄玉浆即马奶子,可酿马奶酒。

萨林阿日喀被称为玄玉浆、元玉浆,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由此位列“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饮蒙古酒风格与汉族的粮食酒迥乎相异。传统的粮食白酒清香纯静、口味醇和,但粮食白酒有很大的缺憾,它在酿造和蒸馏的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是甲醇和铅,这些毒性杂质人体摄入后轻则头痛、恶心、呕吐、重则昏迷、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而草原鲜奶杂质少,不含植物纤维,用其酿出的奶酒所含甲醇、异丁醇、异戊醇成份极低;铅、汞等重金属不足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甲醛含量几乎为零。故而奶酒饮后不上头,不伤胃,不损肝,无异象,被众多饮者誉为“豪饮不伤身”。所以江南才子暴饮者体弱,而蒙古铁骑豪饮却愈强。

奶酒不仅可以和其他的酒一样单独饮用,在现代生活中它还有无可比拟饮用方法。 奶酒可以加咖啡,成为美味的咖啡奶酒;可以加各种果汁,如:草莓汁、葡萄汁、橄榄汁等,成为果汁奶酒;可以和其他白酒加冰后一起饮用,冰凉爽口适宜夏季饮用。还可以像红酒那样加冰、可乐、雪碧和果汁,任意调配为多款鸡尾酒,因此,也被誉为“中华XO”!在品尝美酒的同时,还会感到乐趣无穷,让你体验DIY的好心情!

由于奶酒饮用方法的独特性,同时相应扩大了奶酒的应用范围,,更加适合公务、商务、礼仪、宴会等使用。在炎热的仲夏季节,喝上几碗马奶酒,确有一种神清气爽,沁人心脾的感觉。

四、萨林阿日喀药用价值

萨林阿日喀药用价值不容小视。奶酒在酿制过程中,并非破坏牛奶本身固有营养成份,而是将其精练,增加纯度,然后发酵,使所含营养充分生物活化,更易为人体吸收。

据权威部门检测,马奶酒富含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其维生素含量比牛初乳还高;B5是人乳的20余倍;钙、铁、硒等微量元素亦十分丰富;特别是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烟酸含量已达药用水平。

在博大精深的蒙药中,常将奶酒作为“药引子”来治疗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奶酒确有

祛寒回暖、健胃开脾、营养滋补、治疗风湿的显著功效。故此蒙族人民常通过奶酒来治疗肠胃病、腰腿疼、肺结核等疾病 。因此马奶疗法已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疗法之一。

·萨林阿日喀反映的蒙古文化

同蒙古刀、草原狼一样,蒙古酒也是蒙古文化辉煌的一部分。 奎曾曾述:“当我们阐述草原文化时,指的是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 4 造的带有骑马民族特点和草原生活特色的多民族文化。”“其内容是以草原和草原主人的眼光和视角,去观察、感知和认识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和现象,并通过特定的文化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

蒙古酒即是这一种特定的文化艺术形式,与宗庙内部它沟通大汗与上下近臣的关系,奖赏功臣马奶酒无疑是首选,于《元史·忽必烈传》记载了很多。在沟通蒙古朝廷与南方朝廷的关系上,马奶酒可作为供奉。马奶酒发展历史中,各个部落技术的不断融合,也反映出蒙古文化的包容性先进性。

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是“居无恒处”,到处游动,它们较之祖辈守在某块土地上老死不相往来的农业民族来说,眼界更开阔,胸襟更博大,更习惯于汇纳众长,壮大自己,尤其注意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民族的文化。拓拔鲜卑向南迁徙建立北魏王朝后,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第一次开创了使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游牧文化同中原汉族的农耕文化大碰撞、大交流、大融合的局面。蒙古文化广泛包容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所带来的异质文化成分,从而出现了元朝多元文化融合为一体的极有声势和色彩的景观。

元朝近百年间,蒙古族的草原游牧文化既是作为当时

统治集团的主体文化,必然影响逐步扩大,波及到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另一方面也吸收汉族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的因子,不断丰富和壮大自己。我们从元代许多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人描写草原生活的诗文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变化。例如元代开国名相、契丹人耶律楚材就

推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政策,他自己的诗文既长于描绘北方草原的壮丽景色和狩猎游牧生活,同时又眼界开阔同是元代开国名相兼名将的蒙古人伯颜,善诗文,存有《咏鞭》、《奉使收江南》等绝句,俱大气磅礴,表现出骑马民族的豪放英武的心理特征:“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竭,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此诗作于灭宋南征途中,既反映了它葆有草原文化的特质,也显示出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蒙古酒文化源远流长、蔚蔚大观,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世界酒文化的长河里,显现着自己独特的芬芳,请君品尝,如果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定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诚挚之情及民族孕育的自豪。

5 结题报告

一、题目:蒙古酒与文化

二、作者:张雨缇

三、课题的由来: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所以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因此,可以这样说,酒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一种线索,研究酒的历史及文化发展,可以较全面、深刻、简明的总结古代人们不同生存状态、人化状态。

四、课题的目的、意义:通过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的研究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围绕酒所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现象,从而促发不断学习与上进的乐趣。

五、方法、步骤:

1.通过阅读史籍,少数民族文化书籍等体悟酒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了解其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必然原因;

2.借助诗词研究古代酒文化的发展状况;

3.借鉴网络资源,从各种独特角度发掘其历史渊源; 4.与他人讨论交流,使所得知识丰富化。

六、研究的结果: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早已熟稔于人们的心脑,而“——草原文化”,却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概念。奎曾的论述或可作为一家之言:“当我们阐述草原文化时,指的是包括蒙古族在内的

6 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带有骑马民族特点和草原生活特色的多民族文化。”“其内容是以草原和草原主人的眼光和视角,去观察、感知和认识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和现象,并通过特定的文化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

正如奎曾所述,作为草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北方古代游牧民族观照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狂放艺术,蒙古酒应该说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祖先具有一定生活能力时就诞生了。与汉族的杜康造酒一样,蒙古酒也起源于生活。“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首保存最早的《匈奴歌》,真实地表现了游牧民族的民风民俗和思想感情,是草原生活的真实写照,堪称古代草原文学的杰作。

蒙古酒起源于战争,可以看出,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当民族间的矛盾激化,两个民族处于对立和冲突的状态时,酒作为映照现实的一种手段,就会呈现出激烈的对抗情调,来反映这种民族间的存在状态。酒盛则势强,酒稀则势弱。由此便可以看蒙古铁骑好战,斗勇,极具侵略性的民族特征。

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是“居无恒处”,到处游动,酿造酒类过程也是由于自己活动产生,而并非汉族石岩深处得猿酒亦或桑园的树洞发酵的剩饭。由此反映出他们较之祖辈守在某块土地上老死不相往来的农业民族来说,眼界更开阔,胸襟更博大,更习惯于汇纳众长,壮大自己,尤其注意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民族的文化。这正是草原文化先进性所在。

七、体会:作为草原的传承人,使草原文化发展、充实是我们的责任,马奶酒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与鲜明文化底蕴的文化寄托物,怎么可以于现代社会销声匿迹了呢?于是,经过几星期的查询、收集、整理,与同学交流融会之后,终于写出一篇介绍并论述蒙古特色文化的论文,自己感到内心的充实,精神的饱满。虽然报告完成了,我们的学习欲望却欲罢不能,好像越是深入,发现的问题就越多,看见的天地就越宽。我们这群爱上酒文化的人们,将继续耕耘在中国古代蒙古文化研究这片刚刚开发垦的土地上,为构建新文化社会增添一个美丽的音符。而我们,也将和酒文化一起成长。

八、参考文献:《锡林郭勒盟志》、《蒙古秘史》、《内蒙古少数民族风情》、《内蒙古大辞典》、《元史·祭祀志》、《试论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之关系》。

上一篇:两只小老鼠的幸福生活下一篇: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