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探索

2024-05-21

教学模式探索(共8篇)

篇1:教学模式探索

〈探索规律〉教学探索

晋江磁灶张林中心小学

张秀霞

2012年3月28日,有幸能再次聆听以前的老同事阿育老师的一节〈探索规律〉,感触颇深,感动的是阿育老师现在虽然身为校长,却还是雄风依旧,依然把课堂教学作为第一生命线。整节课时间安排紧凑,节奏分明,目标明确。

在这节课中,有几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1、教师平时的潜心浇灌:作为一节有一定难度的复习课,从孩子们精彩的互 动中可以看出它们清晰的思路,这和孩子们扎实的基础是分不开的,它都 扎根于老师平时的有效教学。

2、老师备课中心有学生:由于是一节难度较大的复习课,学生的基础怎么

样?怎么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老师经过精心到舍,制定出了比较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而不是纯粹为了哗众取宠。在这个基础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3、教师课堂上精心引导:老师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规律:如1、4、9、16等这一列数的规律。同时,我也觉得有几点还可以这样做的:

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本节课中的“青蛙的只数与眼睛、嘴、腿的关系”以及“猜数游戏”两个环节都可以删掉:一是前者前面早就学过,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没提升,二是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占用了宝贵的时间; 后者与本节课的关系不大,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

2、数学方法的提炼和数学模型的建构:在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的规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规律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提炼和建构探索规律的数学模型,并能应用它去探索新的规律。

3、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定位要合理: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4、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引导要有序: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和思考,如先从横的角度观察有什么发现,谁有不同的发现,让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再进行其它方面的观察。

5、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有所取舍:由于复习课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繁多与教学时间的矛盾,设计时应该选择比较重点的内容,并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有序地观察、探索。

课无定法,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设计,不同的班级,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在教学的生成又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在教学的路上让我们一路探索,不断成长。

篇2:教学模式探索

合作性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后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富有创意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我国最早的教育名著《学记》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1】,即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以人教人教成好学的人,以人化人化成好学的人”的主张【2】,两者均强调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定义

我国学者王坦在2002年的《教育研究》中将合作学习进一步表述为:“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合作学习定义,它较为全面的涵盖了合作学习中小组构建目标达成奖励原则等要素,同时又强调了合作学习的系统性及合作性学习中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3】

二、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区别

在合作性学习兴起后的几十年里,该教学模式在欧美部分国家传播,并被应用到众多行业领域,究其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不难发现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甚至可以称之为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现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简要比较:

1、教学方式不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传授专业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里,老师站着上课,学生坐着听课,表面上看体现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特点,实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地位始终坐着,而学生是跪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里老师变成教学主体,知识成了权威,学生是刻板接受知识的机器,课堂学习枯燥乏味。

合作性学习教学是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事先给学生布置设计好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可能发生任何学习困难的环境下互帮互助,共同担当。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反应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二、教学关系不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却成为学术的权威和知识的象征。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以求超过同事,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以竞争升学、工作等优质社会资源,导致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缺乏团队意识,在教学研究上固步自封,同时每个学生也是孤立地学习.不免通过考试产生恶性竞争。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之间通力合作共同探讨课程内容,设计研讨问题,易于形成团体意识和教学研究意识。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是“顾问”或“辅导者”,指导学生的小组学习工作,帮助学生形成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帮助配合,“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合作共事品质。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个体化学习而言,合作性学习教学更能促进学生才能的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观念,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业成功、更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更好的心理调节。【5】 3.教学组织形式不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依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步骤,单向向学生传授知识,直到完成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机械被动学习,只顾记笔记,考前背诵笔记,对教师教学内容一味接纳吸收,缺乏学习主动性、思考力和创新力,是一种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合作性学习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集中对学生介绍重点理论和主要知识点,其次安排学生分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在该教学里,教材不是教学中心,只是参考书籍.教学以各类问题为中心。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在主动学习中锻炼各项综合能力,让学生习得独立学习的习惯,学生终生学习。4.教学评价方式不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并据此将学生分为“好学生”与“差学生”。学生考试分数、能否达到毕业标准、能否找到好工作等成为学生、教师、学校所追求的主流评价标准。这种“挑选和淘汰”的培养、选拔人才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不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学生综合能力程度。新教学模式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也是多元化的,包括教师、同学或学生自己。教学评价方式呈现多样化,包含试卷测试、课外学习、课堂讨论发言、总结汇报情况、研究报告、PPT制作情况等。这种能力导向的评价方式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优点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交往、表现、求援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由此,我们不难归纳出合作方式的优点在于:

第一、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技能。学习经历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也会受到社会和情感因素影响。合作性学习教学强化了学生的创造性。今天的学生面临不同于以往的挑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去学习社会生存和工作所要求的沟通技能、领导能力、创造性和以团队合作能力等等。这些技能往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难以获得。

第二、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学习方式等,因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学习中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搭建互相学习的平台。【6】

第三、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人际关系。合作性学习通过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合作中,小组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互帮互助、同舟共济,加深了彼此间感情。教师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里地位与学生平等, 学生们能够与教师讨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讨论如何解决教师布置的作业 , 并能够彼此提供帮助、支持和鼓励,整个合作学习中师生、生生关系和睦,学习气氛融洽。【7】

第四、在合作性学习教学中,学生借助集体的力量,分工协作,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广泛查阅书籍、网上搜寻、咨询专家等,拓宽了获取知识渠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已经成为教师们日常教学的重要方式,但这种教学模式不等于简单的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目前,很多中小学开展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停留在传统的“小组议论”的层面上,大致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教师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一下学习结果就算完成任务。由此不难看出,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实质,没有意识到仅仅让学生在距离上靠近,不能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变化,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达到适用合作学习教学的最初目的。

2、教师缺乏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总体设计师、是主要组织者。教师的工作在于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然后根据事先编排好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在实际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只给予及时、适度的组织和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是监控者。但在实际实践中,有的教师苛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整个课堂仍在教师的布控安排下进行,学生失去主动性;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参与,不问问题合适与否,就让学生合作讨论;有的教师则经常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很少考虑每个小组各成员的学习、能力、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均衡搭配;还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形式,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教师就要求结束等等。以上所述,都无法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相互配合,什么是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合作表面上轰轰烈烈,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实际上只是东拉西扯,甚至嬉闹说笑,缺乏实效。

3、教师的评价没有走出选拔甄别的误区

教师是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主要制定者,建立多元化合作学习评价方式是为了不断调整小组成员的各种行为,引导学生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在现实中,不少教师对合作学习评价采用的是团体目标评价法,即根据预定的目标,对每个小组的总结发言或作业(调查报告、小论文等)打上一个团体分数。团体目标评价主体单一,且只着眼于小组整体,没有关注学生个人付出。这种“团体目标评价”把优秀的成绩给予某个合作学习小组,也是少数部分学生,从而使得评价“穿新鞋、走老路”,又成了选拔甄别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成为失败者。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1、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程度不均衡。

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程度是不均衡的。个别学生频频发言,大部分学生默默无闻、一声不响,成为“多余人”,这种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的合作学习,根本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也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探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一下几方面:①部分学生性格、能力、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等因素不能很好的与别人交流,有较强的胆怯,羞涩心理而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②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私心理严重,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机会。③学生的个人职责不明确。④有些学生不愿意当众暴露自己的思想。

2、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技能技巧。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养成了学生被动式学习的习惯,在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时,大多数学生很少涉及合作学习,教师缺少对对学生进行适当合作学习的培训,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不知道如何正确清晰地与其他成员交流、如何解决冲突等等。这时学生相互之间就显得生疏,他们不会意识到合作学习将带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结果导致合作学习低效。

3、学生缺乏自制力,不专心,易受干扰。

中小学学生正值身心发展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同时在学习中也表现出自制力不强,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干扰,爱做小动作等特征。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自制力,能够主动、自觉与合作伙伴分工合作,如果无法专心学习,难免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五、提高合作性学习效果的对策

1、变革评价体制,实施多元评价方式

合作性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能力。因此,应当变革以分数做为评价学业的唯一标准,实施多元化过程评价机制。评价的主体不仅局限于教师,还可以是学生、小组等。评价的目的在于关注和激励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而不仅仅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习活动的评价可以采用个人 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主体评价评价的形式,还可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组与组间的评价等。【8】

2、教师加强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合作

学生能否在合作中有效学习对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因此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

首先,让每个学生懂得倾听,在讨论中每个学生要倾听他人意见并适当表达自己看法,避免个别学生独占表达交流的时间。其次,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学习伙伴之间的意见、冲突,提高合作实效性。最后,帮助学生形成团结的团体,建立完善的学习分工组织,帮扶团体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全组成员进行积极探究,在强有力的领导下,学习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合作学习教学才能顺利开展。

3、全面关注学生,实时消除学习困惑

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智力、能力,同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学的快,有的学生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才能学会。合作学习对学生能力、智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学习。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间的差异进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时刻对学生学习讨论情况进行监控,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问题解决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9】

4、扩展合作范围,营造合作学习情境

我国中小学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背景下,学生习惯于被动听从老师教授的知识、布置任务,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讨论和辩论的结合,削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培养学生勇于畅叙己见,敢于提出新颖性、创造性的问题。另外,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了解学习小组的作用,通过与外班合作鼓励学生跨班合作,扩展合作学习范围,增加合作。【10】

参考文献:

篇3:教学模式探索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协作,探索,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教学活动依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 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即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 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集中体现[1]。

以凯洛夫的五段法教学模式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 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模式, 一直以来在各级各类学校常见。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由教师通过讲授, 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整个过程教师是主宰,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可想而知, 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将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笔者所在的团队正在进行的网络环境下“自主、协作、探索”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它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使学生在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中, 通过自我协作和他人协作、主动思考、主动搜集和分析相关资料, 从而使知识与技能得以形成、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构建网络环境下“自主、协作、探索”数学教学模式

2002 年12 月自本课题开题实验以来, 学校课题组对本教学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已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精神为目的、以自主探索为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加以整合的网络环境下“自主、协作、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而且能唤起他们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而互联网集文字、图形、动画、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 使呈现的内容充实、形象、生动, 对小学生极具吸引力。所以在新知识教学前, 利用互联网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 为学生营造出绚丽多彩、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 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顺利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教学。当然, 有时也可通过学生的活动、游戏来创设真实的情境加以引导。

(二) 发现问题, 明确目标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该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的学习有被动接受和主动发现两种方式。在被动接受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结论的形式直接给出, 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主动发现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给出,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虽然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 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去发现的, 那么对小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 而这样的发现能使学生终身难忘[2]。

发现问题后, 教师仍不要急于讲解, 应当让学生亲自体验, 明确要解决问题的目标, 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 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立即去攻克难题的决心, 从而达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飞跃。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时, 可创设这样的情境:组织全班同学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有三个实践基地可以选择, 然后在网页上出示地图及这三个实践基地详尽资料, 让学生对这三个实践基地的方位和特点有初步认识, 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后, 让学生思考提问, 比如:实践基地离学校有多远, 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前往?要花多长时间?教师再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达到这节课要学习的目标。

(三) 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教学中, 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都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充分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和困难, 而通过学习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及创新成果。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单只是知识的传递, 而更应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3]。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以网络多媒体方式呈现学习内容, 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网上资源提供者, 起到组织、调控、纠正学生学习行为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四) 协作交流, 解难释疑

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后, 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同学互相交流, 共享自主探究的喜悦。对在研究中存在的疑问也可充分进行讨论并协同解决。在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流中, 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从而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互动, 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 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

(五) 知识拓展, 提高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再次运用多媒体网络环境, 为学生提供有趣的动画、影像、音乐、图片等多媒体素材, 创设问题, 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练习、检测, 教师再利用网络的便捷进行反馈和评价的过程。这样学生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 再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不但所学知识得到了拓展, 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例如在上完《行程问题》这课后, 教师布置学生做一份“外出实践活动计划”, 要求利用所学的行程知识解决。接受问题后, 同学们纷纷上相关网站, 通过查看电子地图, 查询相关网站, 了解实践基地的距离, 策划使用何种交通工具, 计算需要的时间和费用, 比较不同的行进路线的优劣等, 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 拓展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 学以致用。

二、网络环境下“自主、协作、探索”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一天的时间”是一个十分生活化的题材,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平时的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24 时计时法”是交通等部门常采用的计时制, 并讲解“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比较和换算。这种教学方法只是突出以教师为主, 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 对学生的发展不利。本节课试图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功能,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二) 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

1. 教学方法选择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 采用网络环境下“自主、协作、探索”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并利用网络课件辅助教学。这个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 使学生在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中, 通过自主探索、相互协作、主动思考、主动搜集和分析相关资料, 从而形成知识和能力。

2. 学生特征分析及学法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 遇到问题善于思考, 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水平, 利用网络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并能协作交流讨论。但由于三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不是很好, 所以制作的网络课件界面力求简单明了, 便于学生操作。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观看“小刚、小明两人相约去跑步”的动画片断, 因为“约者的原意是下午6 点, 而听者误以为是上午6 点, 导致相约未能成功”, 而对这一误会, 使学生出自内心感到“二十四时计时法”产生的必要性, 激起内在的学习动机。

这里应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 配以图像和声音, 避免了教师生硬的讲述, 创设了新奇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接着教师板题:24 时计时法, 学生看课题提出问题, 自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

2.自主探索, 理解问题

(1) 让学生登入网站。

(2) 学生通过上网自主学习, 观看教学片段, 通过学生相互质疑解惑, 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解决。

(3)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让学生举实例:

A、学生可能举出如电子表、电脑、手机……等具有24 时计时法的物件。

B、让学生登录互联网浏览相关的网页。例如:火车、航班、电视节目时刻表等。

3. 合作交流, 解难释疑

(1) 把生活中收集到的登机牌、火车票、准考证、汽车票等物件展示给学生看, 指导学生搜集、分析和处理与今天课程有关的信息, 提出问题, 以巩固普通计时法和24 计时法的转换问题。

(2) 再出示本班级的课程表, 由学生抽出有关时间的信息, 通过让学生算出自己上午、下午及一天在校的时间是多少, 巩固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

4. 开放练习, 拓展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出题考大家。出题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 (例如:大风车节目几时几分播出?它采用什么计时法?怎样把它转化为另一种计时法?这个节目大概要播放多长时间?……) , 这样使练习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层次分明。

整堂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经过观察、操作、思考和相互讨论, 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掌握知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自主学习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案例评析与思考

《一天的时间》课例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协作、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它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探究学习的情境, 让学生在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中,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这节课依据三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 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 循序渐进,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同时,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制作了一套多媒体网络课件, 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以用来研究的探索型信息源, 让学生借助这种信息源学习知识, 进行加工、内化、联想、创造性地再认识, 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根据自身的特点, 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 之后, 老师和学生协作交流, 检验学习效果。学生完全是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新知。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 一) 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 创设教学情境, 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尊重, 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二) 实现师生互动和多向反馈

网络环境下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 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 把学生的个体和群体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多方位的互动学习。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 学生能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 全方位和谐互动。这样, 教师能快捷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也能互相了解之间学习状况, 取长补短, 提高学习效率。

(三) 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本节课中运用信息技术营造出和谐的多媒体网络环境,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知识和动画、影像、图片等多媒体素材, 学生通过在网上的学习、检测和反馈评价, 主动获取知识。同时, 学生利用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我拓展, 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因此,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有很大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 构建网络环境下“自主、协作、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它给学生开设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让他们自主协作、创新开拓地学习, 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郭家恒.对构建教学模式的思考.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中教研究) .

[2] (美) 布鲁纳.认知生长之研究, 1966.

篇4:“探索规律”之教学思考与探索

“探索规律”重在规律的探索过程,而不是规律的应用。在“探索规律”的教学中,应着力于让学生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计算、操作等方式发现规律,学会思考。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虽然绝大多数教师会将“探索规律”的核心目标如上述定位,但由于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会更加关注于学生找到了什么样的规律,而且还在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上大做文章,致使教学目标无形中偏向于借助规律的应用来认识理解规律,背离了“探索规律”教学的实质。笔者结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5页“找规律”的教学,就如何帮助学生亲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编排意图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由“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发端,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图形覆盖次数的规律。

例题从游戏活动开始,把1~10这10个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成一个数表。让学生用红框在数表中框数。第一次框两个数,第二次框3个数,第三次框更多的数(4个数、5个数)。在每次框数的游戏活动中,都提出问题“一共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和?”让学生解决。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逐层提高,同时在平移上做足文章,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平移的次数上来。最后通过列表比较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探索图形覆盖的规律。

教材中的题例,为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二、提供合理性的素材,组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由于探索规律主要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在例证上就要更具说服力。因此给学生提供的素材也必须更具合理性。让学生在探究规律的同时,感受不完全归纳法的合理性。而且,在推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论证,全面体验探究方法的过程,再者,对规律的探索也不是让学生毫无章法地 “摸索”,而应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鉴于此,我在教学时把教材中的例题改编为:下表的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能平移多少次?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在改编中,我将表中的数1~10改成了1~5,并增加了“能平移多少次?”这一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操作和思考的着力点放在平移的次数上,蕴涵着“平移的次数”与“不同的和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独立完成并解决问题后,我再次出示问题:“如果表中是1~7这7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通过平移找到答案吗?如果表中的数换成1~10呢?”让学生分组研究,然后全班共同将数据汇成下表:

通过观察、比较上表中的数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与猜想。引导学生归纳在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相同的情况下,表中数的总个数与平移的次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平移的次数与得到的不同的和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实现规律的探索与发现。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规律更合理,我又组织了以下教学活动:“这样的‘规律’是不是带有普遍性呢?你觉得还需要怎样研究下去?”

有学生提出:如果每次框出的数不是两个,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这是我预料之中的)

“你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我们不妨假设每次框出3个、4个、5个来研究。同学们还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一定要通過操作或者画图来研究呢?”我适时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考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学生分组研究后,我摘录学生交流的一些数据汇表,并让学生说出答案是怎样获得的。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平移的情境,或者先借助于刚才发现的“规律”获得答案,再通过平移进行验证等,而不必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进行平移操作,从而提升思维的价值和效率。

学生经历了多次不同形式的探索体验,逐步积累了素材,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分层抽象出图形覆盖规律。由于素材的不断刺激,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不间断地展开数学思考,使探索成为一种自身的内在需要,为规律的获得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完成了上面的探索活动后,我又抛出了一个更富有探究性的问题:为什么平移的次数等于表中的数的个数减去每次框的个数呢?不同的和的个数为什么会比平移的次数多1呢?你是怎样理解的?一句话又把学生带入了数学思考的情境之中。

学生在探索规律时,也经历了数学建模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操作、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活动,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抽象出图形覆盖的变化规律,体验到了“提出问题—明确方法—发现规律—验证规律—探究原因”的建模过程,从而使思维和推理的水平逐步提高。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主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徐宏臻.学生找规律,教师找什么[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

篇5:探索教学模式设计案例

从国外的教学实践看,这种模式是许多中小学数字课堂与网络学校开展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策略是整个教学的关键。

基于网络的探索式教学的应用案例

设计过程分为:情景创设、任务活动设计、提出问题、寻找资源、得出结论、反思和分享交流阶段。案例的主题:如何在沙漠中生存? 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一、创设情景:根据主题创设的情景是:你同团队驱车做穿越沙漠的旅行,突然汽车嘎然而止,你们被困在沙漠中,面对此情景束手无策,虽已发出求救信号,但救援队伍在7天后才能到达,在救援队伍到达前,你如何生存?(通过网络提供与问题有关的真实情境)。

二、任务活动设计:

1、两人或三人一组一起合作。在小组合作工作中,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分别扮演记录者、调查研究组织者和设计者。

2、选择沙漠:Hot-Kalari,Mojave,Cold-Gobi,Great basin,Namib,Terkestain,South west USA Deserts

3、完成个人作业:  画出HOT-KALAHARY沙漠白天、晚上的气温曲线图,与你所围困的沙漠信息进行比较对照,解释 这些信息如何影响你的日常安排。 保留一份日常活动日志. 绘制一张地图,要求包括以下元素:沙漠所在的洲、你在沙漠中的位置。

 解释你所围困的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4、为小组设计一种如何在这7天内存活下来的方案。

 选择你车里的10个事物,解释为什么对你的生存来说,他们是很重要的。

 制作幻灯片演示说明你如何在这7天内幸存。 对你的日常安排作一生动的陈述。

 对在沙漠中的7天按 时间线顺序作出流程安排。

三、提出问题阶段

可以设计多种问题,例如:

沙漠中的那些部分给你带来了威胁?沙漠中的那些地方有助于你生存?选择沙漠中的一种或多种动物,找出它们是如何适应沙漠生活的?把你发现的规律运用到你遇到的情景下。选择一种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分析他是如何在恶劣的沙漠气候中生存的?在沙漠中的居住环境生存特征是什么(如温度、风景、植物、动物)?气候是怎样影响你在沙漠中的幸存的?

四、提供资源

这一阶段可以给出帮助找到关于沙漠信息的相关站点。让学生在这些站点发现与主题相关的一些信息。如提供以下的相关站点:  沙漠是什么样的?

 有关世界上许多沙漠的事实;  在沙漠中的一天;  沙漠中的幸存者  沙漠中生活指南;

五、得出结论:通过以上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探索研究结果初步得出结论。

六、反思阶段:反思主要建立在以下问题上:

 反思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用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人力资源、书本教材资源等),是否能获取、评价、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作品质量?

 作为小组成员,反思你学到了那些团体协作技能?那些方 面还有待于提高?还有解决此问题的其他方法吗?下次应该怎样做?能否找到解决此问题更简便的方法?通过解决该问题学到了什么?反思是对问题的解决过程抽象与重新深入思考的过程。

篇6: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关键词]语文 教学模式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教学理念与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课标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这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苏教版教材特点,尝试使用了比较教学法。

本地选用的苏教版教材,在文本的编排上采用主题单元编排法,对每一主题用两至三个板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主题的人文内涵,纵横联系较多。这就为我们进行比较教学提供了便利。

比较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这一特点,既可进行主题单元的横向比较,又可进行不同单元的纵向比较。授课时从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构思、技巧手法、语言风格等不同角度,有所侧重地把一篇或一个单元的课文与以前学过或接触过的文本进行对照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鉴赏,概括归纳它们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对新旧文本的理解与对新旧知识的巩固,温故知新。也可由教材文本生发出去,联系古今中外内容、形式等方面与教材相关的文本素材,进行比较,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在学习必修五《直面人生》这一单元时,不妨联系《我与地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进行相似主题的比较,使学生更能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与考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对死生大事的感慨、对人生长短的认识则可结合苏轼《赤壁赋》、曹操《短歌行》、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作主题情感的比较鉴赏,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有限的人生中如何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去探寻生存的意义与个体生命的价值。

学习辛弃疾名篇《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时,可针对其用典这一手法,联系《滕王阁序》《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进行比较,分析典故使用在抒情言志上的作用。这样既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典故的使用方法、诗词的表现技巧及作用,又可帮助学生及时回头巩固名篇名句。

讲到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可向前联系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回头联系冯延巳《鹊踏枝》“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读本五中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还可拓展到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楚辞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么多芊芊芳草,从战国到现在都如别情愁绪绵绵不绝。这些纵横比较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了“草”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蕴,加深了对课本名句的印象与理解,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也可将同一文本进行多角度比较。如讲授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可与古典诗歌中诗人们的登高情结联系,比较其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登高》、王之涣《登鹳雀楼》等作品情理的异同;炼字艺术,“江涵秋影雁初飞”中“涵”字可与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的“护”字进行比较;写景角度的变化可与苏轼《后赤壁赋》“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教学法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课堂教学中还可从文本的语言风格、水平高下等多个角度进行纵横联系、比较,以期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比较鉴赏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探究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提倡的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

篇7: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物理学中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学习的,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物理学习所具备的素质以及能力。

在分析了实验教学对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究了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方式

物理是一门由理论课和实验课共同构成的科学课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因为在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通过自身的探究去学习知识,这和新课改所提倡的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要求也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这更突显出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进行自主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他们自己动手实践来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

一、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物理课堂以老师授课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课业成绩只是机械地增加作业与练习题的难度。

最终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应付考试,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偏低。

而物理学的实验教学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应用这一教学方式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以及可操作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兴趣,拥有学习的乐趣,这样就能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2.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度

高中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其知识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对于很多物理课本上的概念并不能完全理解,只能机械地记忆,他们很难通过课本上的描述与教师的教授领悟到所讲知识点的精髓。

而实验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通过自身实践去学习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还能够让学生对于物理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原理有一定深入的理解,这为学生掌握知识以及日后的运用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因此,在高中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应用实验教学对重点、难点等进行一定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设计具有一定理解性的实验,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去认知物理学知识点,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较为抽象的物理学概念。

3.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新课改以来,高中物理教学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要求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因此,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而高中课堂的实验教学恰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其能够引导学生从事物理学的探究过程。

教师在物理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尽可能大的自由,让学生去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并自身进行操作,最终总结最后的实验结果。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与探究能力,从而培养起其基本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讲授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在给学生讲述了知识的由来以后应该组织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实际模拟实验。

例如,可利用教学楼的高度模拟比萨斜塔实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这样不只是让学生看到模拟实验或者课本上的知识点,而是由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取了知识,

这种知识获得的探索过程对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也是应用物理实验教学所具备的最大优势。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行实验教学的创新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实验教学,本质上一直贯穿在高中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例如,课本上所见的演示实验以及物理实验课上所讲授的实验内容。

但整体上来看,物理的实验教学与物理教学整体的融合度还不高,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因此,笔者认为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点应该在于使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且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

笔者认为要做到物理教学实验的创新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设立良好的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

新课改以来,我们整个教学过程更多地倾向于以学生作为实际授课的主体,这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物理实验教学必须以学生需求为准,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评判,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

再结合我们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准备,从而使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存在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自发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就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更加具备科学性。

例如,笔者在教授高一物理第六章第五节的“圆周运动”这一部分内容之前,就要在课下首先了解学生关于圆的知识掌握到了什么程度,需不需要在课堂上加以复习,需不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简单讲授。

在应用问题教学这一授课方法时就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设问,最终发现学生对于圆心角和弧长的关系还有弧度部分的知识遗忘严重,在授课的过程中,笔者就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引导,

然后结合这一部分的知识设计了一些涉及圆周运动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去验证所补上的知识,从而使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使其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这样物理实验教学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2.改变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习惯

学习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在物理教学实际应用实验教学法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教学过程的延续性,在这个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索,从而教给学生如何去运用物理思维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这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能力,这对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物理也是很有帮助的。

3.改进课程设计,提高授课的效率

我们在把握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对于我们所要讲授的内容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为了使实验教学更加有效,我们应该遵从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只有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学习到知识。

例如,笔者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就采用了翻转课堂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是,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给学生准备了一定量的视频进行实验的课程演示,

并揭示这一实验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这样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所要做的实验原理、操作和意义都有一定清楚的把握,这就能使我们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增加。

另外,笔者认为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高度重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受到启发,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态度。

物理是一门探究的学科,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想办法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改进课程的设计,应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最后再就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教学反思,

针对物理的实验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这样就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达到较好的效果,为学生探索物理世界插上一双翅膀。

参考文献:

[1]周鹏.“问题生成”实验教学模式: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实验课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12).

[2]张开洋.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教师,2012(34).

篇8:教学模式探索

家园健康生态

不仅是家园内的景观绿化, 而是关注、珍惜、尊重家园基地内部的地形、地貌与地物, 不破坏原有自然地势状态和原生的树木植被和水系。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做到互为补充。明日家园首先要选择适宜健康居住的地段, 远离污染, 保证基地内空气和水的清洁, 避免噪声、眩光、电磁波等不良因素的污染;其次对周边的山林、河流、绿丛等生态因子, 以及城镇的公共绿地、河岸等重要景点, 在规划中优先将它们纳入家园的绿色视线通廊, 或把家园适度开放, 形成一体;再次, 对基地的自然地形地貌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 不作无谓的挖掘和填埋, 特别是山坡地, 不要过分的平整, 避免山体变形、水土流失的失衡现象发生。对基地的大树、成木和溪流水系, 应尽量保留形成原生态植物群落和景观水体。对文物建筑单体和群体, 规划应从传承遗风故俗、史迹文物、市井文化、街巷肌理等要素出发进行整合, 使居民品尝城镇渊源历史、建筑文化印记、居住环境脉络、地理景观风貌等等, 从而提升居住文化品质。总之要使居住者尽情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优越资源, 从而达到人、家园、自然三者和谐共生。

家园节能环保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气候复杂、污染较重, 因此建设家园必须遵守节能环保的国策。

节能从规划方面可采用: (1) 正确选择建筑朝向。目的是使冬季得到更多日照, 夏日避免强烈光照, 一般以正南、或南偏东、南偏西较小的角度朝向为好, 以保证冬暖夏凉自然良好的居住状态。 (2) 顺应风流环境。选择夏日主导风向为开敞口, 使家园内夏季风流通畅, 降低气温, 冬季能控制西北风的侵袭, 使家园气候温和, 避免寒风刺骨。 (3) 适度绿化和水景。它们能改善家园微小气候, 其作用调节气温、增加湿润、遮阳蔽荫。绿化应合理配置植物, 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阔叶树冠和冬季落叶的树种, 切忌异地移植名木和古树。水景应从地域水资源条件考虑, 面积不宜过大, 以免减少活动场地, 应积极采用中水、雨水作为景观水源, 并应保证水质水量, 控制维护经费。节能从设计方面可采用:

1.合理的平面布置。首先要确定每个功能空间的合理面积和开间进深, 其次关注相互关系的紧凑性, 应避免与功能不匹配的空间尺度和出现过多的交通面积, 还应尽可能多地布置主要居住空间于南向, 并形成空气对流。

2.合理的体形系数。规范规定了不同气候区的体形系数标准用以控制外围护结构的面积值, 进而减少建筑采暖制冷的能源消耗, 因此建筑设计要特别注意因追求立面造型上的阴影或凹凸变化所造成过大的体形系数。

3.合理的窗墙面积比。应从地区、朝向和房间功能出发, 选择窗户面积的大小, 窗面积大并不反映建筑现代化, 应强调东西南北开窗有别, 不应到处都设落地窗、飘窗、多角窗、低窗台等。

4.科学的建筑构造。维护结构是节能的关键部位。北方保温, 住宅的外墙、屋面、地面、外门窗均应重视其合理构造, 特别要注意不同部位连接处的节点构造, 如外门窗与墙体、阳台与房间、女儿墙或挑檐与屋面等连接部位的构造, 避免出现热桥。南方隔热还需重视遮阳, 不同朝向应采用不同遮阳构造, 遮阳百页或遮阳窗帘应设在外部。

环境保护要求家园人居环境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的规定, 使家园内的原生态得到保护, 家园的“三废”得以控制, 减少废物、废水、废气的排放量, 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 使废弃物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还应大量应用绿色可再生资源, 使家园建设成为可持续性。具体措施有:

1.生活污水的治理与回用。生活废污水包括排便、洗浴、洗涤等污染程度不同的废水以及雨水。一般采用分流后处理, 雨水以收集、沉淀后再用或直接渗透回灌大地, 污水需生化处理后作浇灌、喷洒和景观水源等之用。

2.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再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有浅层或深层填埋、烧、生化等, 但处理前应进行分类收集, 运输过程密闭, 做到减量、再生和循环使用。

3.清洁能源的利用。清洁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等, 风能地域性较强且成本较高, 地热源有浅层和深层之分, 后者效率高但投资大, 太阳能目前应用普遍的为水热源, 但应做到与建筑一体化。

4.噪声的防治。家园内噪声来自生活、娱乐、健身、交通等活动, 以楼板传声和交通噪声最为普遍, 需要积极采取措施。

住家面积适宜

在住房福利分配时代, 住房面积受计划经济制约, 不能随意增减, 当时人们都盼望能分到一套住得下、住得久的住房就心满意足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 国家变得富裕, 人民生活逐渐提升, 住房制度改革使不少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住宅面积也在增加, 很多家庭住进二室一套或三室一套的住宅, 住房消费观念也开始起了变化, 一些青年家庭通过按揭贷款购房, 一家2~3口人住进了100多平方米的住宅, 房子宽敞了不少, 但带来的问题是自己成了房奴, 每月要归还相当数额的房贷, 同时为维护家庭整洁花掉很多精力, 这样在经济、体力两方面都成了负担。由此, 住宅面积不是愈大愈好, 愈大愈合适。其实从心理感受来讲, 空旷的住宅也会觉得大而无用, 适度面积的住宅更能体现居住温馨、亲切和舒适感。当然我们绝不是苦行僧, 住宅面积应从国家资源、家庭经济、家庭成员结构等因素出发综合考虑, 应该说未来一段时间内平均一套住宅建筑面积约90~100平方米比较适宜。一是从住房建造到维护所投入的资源不致造成过多耗费;二是从购房能力一般都是以套的总价来考量, 据最近有关资料报道, 京沪一带一套100平方米的普通住房的总价已达20~30倍的家庭户均年收入, 一般家庭很难具备这么高的经济支付能力。而国际上认为, 一套房总价约合家庭户均年收入的5~7倍比较恰当;三是从家庭结构来看, 当今家庭小型化是发展趋势, 过多面积的住房也会形成浪费。

住家品质优良

住家品质是指室内使用功能和环境性能的质量。我们的住宅曾从功能不全、功能紊乱走来, 现在面积增加了就要讲究功能的合理, 也就是要做到室内公私、洁污、动静分区明确、清晰。功能空间应该齐全, 要有起居活动空间, 炊事备餐进餐空间, 洗、便溺、洗浴空间, 睡眠空间, 还希望有书房工作室, 家务室、储藏室等。功能空间多了需要将关系密切的房间集中或相邻布置, 做到使用方便, 当然它们之间交通路线要短捷, 活动路线不相干扰, 互不穿行。此外, 功能空间面积要适当, 能满足该空间的主要家具、设备、设施的大小与人体活动所占面积等因素, 并进行有机组合, 保证空间面积紧凑合理, 使用得当。

环境性能指的是室内声、光、热和空气环境质量, 如果这些环境能达到优良等级, 提高居住舒适度和健康性就有了保证, 明日之家就应在这方面狠下功夫。住宅室内声环境要求室内没有噪声干扰, 保持安宁平静状态, 主要指分户墙与楼板空气声隔声、楼板撞击声的隔音效果, 当前重点要解决楼板撞击的隔音技术, 如可采用浮筑隔声层。光环境要求室内有充足的天然光照, 不阴暗, 却明亮, 具体指房间能得到天然采光标准值, 一般通过开窗而获得;而房间开窗大小需符合窗地面积比值, 但应该注意窗面积并不是愈大愈好, 过大会带来能耗大、私密性差, 甚至不安全的负面效果。热环境要求室内夏天不闷热、冬天不寒冷, 具体指房间保温隔热的效果, 不同地区需要强调不同重点和采取不同措施。空气环境要求室内空气清闲, 无污染, 关键是保证室内空气对流, 形成良好通风。

住家技术集成

建造住家, 技术众多。过去传统生产方式大都是采用手工作业, 造成材料费, 工效低, 质量差。改变这种落后状态, 必须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 也就是将住宅构成的构件、配件部件等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安装的方式, 进而把分类技术综合集成为系统和体系, 最终使住家的质量和性能有显著提高。其实技术集成的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推进工业化住宅体系的时期已经开始, 但当时的技术不够先进和丰富, 只能算处于萌芽状态。以后, 建设部提出实施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 将它作为载体以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 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把先进适用的成套技术加以集成,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面建设质量。康居住宅示范工程的成套技术体系包括:建筑与结构技术、节能及新能源利用技术、厨卫技术、管线技术、环境及其保障技术、智能化技术以及施工建造技术等, 这些成套技术体系没有具体规定应用内容, 可以因地制宜选用, 但示范工程的品质确实有了很大提高。近期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应用技术集成的示范工程, 名叫北京合金公寓, 提出了集合住宅工业化集成技术系统, 包括外部主体的集成技术系统, 即结构体的集成化技术系统和围护体的集成化技术系统;内部辅助的集成技术系统, 即内间体的集成化技术和设备体的集成化技术系统, 尽管这个工程尚属试点, 但指出了明日之家的建造技术需要走集成化道路。

住家装修简洁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徐文锋下一篇:远去的背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