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工基础》教学模式探索

2023-03-06

《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为基础, 是高职电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 它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工的基础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专业技术的各个领域;通过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获得必须的电工基础理论、电路分析计算能力及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 为后续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电工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理论教学, 二是实践教学;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 理论教学占有很大的教学比例, 但随着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高职学生的专业要求, 这种偏重于理论的教学模式很不适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电工基础》的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 是一门专业基础性很强的课程, 在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并重, 通过新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开放相结合,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理念, 注重课程教学过程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1 理论教学部分探索

1.1 在理论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

高职教学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训练为主体;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 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高职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优化教学目标, 目标的制定即要考虑到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发展的具体能力等因素, 更要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创新个性、要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化到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 要鼓励学生发表新见解、新思路。电工教学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 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 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现代教学观, 要实现使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的转变;教学要以电工知识为载体, 能力培养为目标, 在学生建构电工知识的过程中使其学科能力得到升华, 能力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实际的, 能力目标的实现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融为一体。

1.2 依据教学实际, 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职业培养的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 并依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和深度, 强调知识为专业技能服务, 并在此基础上淡化过细的理论推导过程, 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例如:在互感及耦合系数一节中, 研究两线圈的互感系数和它们的自感系数间关系推导过程过繁, 在此需要学生了解推倒过程, 掌握互感系数M决定于两线圈的自感系数L1、L2和耦合系数K的关系式。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 对知识的系统性不强的内容进行调整,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教材是将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的电路分析与功率的分析是分开进行教学的, 这样学生在学习理解中没有连续性, 在实际教学中将功率与具体电路结合在一起教学即能使学生对具体的电路特点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又对三种功率S、P、Q加深了理解, 使学生真正掌握了交流电路的特点。对于电路定理一节中的戴维定理和叠加定理可放在电压源和电流源一节后进行教学, 易于学生对知识重难点教学内容的掌握, 使学生容易接收和消化。总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并力求能熟练灵活运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

1.3 利用各种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抽象为形象, 加以教师生动的讲解, 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潜能, 有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 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 提高了课堂效率, 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传递更丰富的信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大但尝试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电工基础》涉及的概念多, 电路变化多, 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 教学中采用精讲和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培养学生掌握关键的电路, 教师要举一反三, 由浅入深, 由典型到一般, 循序渐近地讲解。例如:在RLC串联电路教学中, 串联谐振是难点, 在教学中必须掌握RL、RC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再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分析RLC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相位关系, 分析电路呈现的三种不同的性质, 导入谐振的状态, 让学生自己画状态的相量图, 总结出不同状态所满足的条件;加深了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自己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境, 无论是概念的引入, 还是对一些客观的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计算, 都需要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在教学中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中不容易理解的难点内容, 以CAI直观教学模式进行反映。如将正弦交流电的波形等制作为动画, 变抽象为形象, 有益于教师的讲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潜能, 有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 提高了课堂效率, 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 传递更丰富的信息, 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为进一步搞好理论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立体教学网络,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部分探索

2.1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能力、创新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要求实践教学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应用性、针对性, 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的比例至少应为1∶1,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2.2 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

电工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教学方式呆板, 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就分组实验来说, 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 写得面面俱到, 然而每次实验课教师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 取几个数据, 实验就算完成了。这样做实验, 收获不大, 再说, 现阶段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 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 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 得出同一结论, 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 自己就怎么做, 特别是两人合做时, 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 也不留心实验观察, 不记录有关数据, 更谈不上去思考,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这个思维障碍, 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 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2.3 加强电工实践教学的探索

电工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 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 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 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 总之, 尊重科学, 实事求是, 面对群体, 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 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 养成态度, 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 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抓好“七个正确”:其一, 选择仪器正确;其二, 安装调试实验装置正确;其三, 操作规程正确;其四, 观察方法正确;其五, 测量读数正确;其六, 处理数据正确;其七, 实验结论正确。

2.4 独立设课、单独考核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地位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都是根据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安排, 完全依附于理论课。所以, 学生对做实验普遍不重视、兴趣不大。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 我们将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课改成独立设课, 自成体系, 集中训练, 并且单独考核。实验课独立设课后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地位, 保证了教学时数, 增强了实验的系统性, 同时有利于各教学班实验课的合理安排和统一管理,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考核,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实验教学与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两个独立教学环节。单独考核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实验课独立设课后, 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改变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实验课的考核相对于理论课要复杂得多, 不仅要体现公平合理,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考核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就, 认识自己的不足。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了解考核项目、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从一开始做实验就向学生公布考核的基本要求和考核项目。考核内容采取抽签的形式确定, 考核方式采取分批或分组进行, 必要时还可采取答辩的形式, 边做、边问、边答。这样, 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教师都看得很清楚, 从而使考试成绩更加真实。关于学生成绩的评定, 我们采用的是分级制, 即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记。这种实验单独考核记成绩的做法, 可以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重要手段,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的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其发展趋势, 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使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另一方面, 可以使学生克服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病, 提高动手能力与职业素质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电工教学的核心是对理论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把握, 及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高职教学特点, 以职业岗位训练为主体, 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 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 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现代教学观, 提出教学改革一些措施和观点。

关键词:理论教学,应用能力,开放式教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周.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

[2] 王丽华.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 2004, (6) .

[3] 杜德昌, 许传清.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

上一篇: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下一篇:强化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