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岗位的教学模式探索

2022-09-11

当今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社会所青睐的人才不再是以文凭为主要凭据的理论人才, 而是能用、实用的技术型人才。作为一所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 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竞争力, 才有出路。

在《关于进一步提高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一文中教育部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如今教育部教高16号文再次强调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地位出发, 确定其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 形成有别于学科型、工程型的技术复合型人才。我院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定位是小学英语教师。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 在这样的定位需求下, 如何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1 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结构化决定了课

程知识的教学模块化, 从而形成基于工作岗位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我院采用“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道德”三模块结构的培养模式来构建教育教学培养体系。以全院必修的课程为基础, 同时结合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认证, 嵌入相应的资格认证考试,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更新。

(1) 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操作”三大部分, 坚持“淡化理论, 强化能力, 体现创新, 灵活多用”的教学方式, 以强化能力为出发点, 对每一项教学技能进行认真研究, 摆脱本科教育模式, 重组技能型课程模式。以培养和锻炼能力为前提, 针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制定不同的活动和教学方法。

(2) 根据“教学法”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基于任务”的特点, 考虑到学生们的需求, 依照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采用了反思性合作教学模式 (Reflective Cooperative Approach) 。教材采用的是任务型反思编排模式, 书中的任务型活动一般由学生自己课前完成, 并且附有反馈评述。这一特点对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推行“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作为主线来展开, 把相关的知识点溶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 层层推进。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或功能扩充, 来拓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 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比如分项训练学生的各种教学技能和方法, 教态、板书、简笔画、儿童歌谣、游戏等这些项目大多采用教师课中提出学习的要点, 学生课后自主练习完成, 采用的是检查式和分散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文歌曲, 每次上课的前5分钟要求文娱委员带唱一首英文儿童歌曲, 然后抽取一组成员用T P R的方式表演一首歌曲。又如每组学生每次派一个代表在自己的小黑板上用规范、正确的英文写一段粉笔字然后放在教室的周围供老师检查和其他同学评价。

(4) 多维和多层次的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手段方面, 除了教材外, 更多的是观摩教学与教学实训。如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举些教学案例, 并把这些案例放在公共邮箱上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参考。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和搜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 和有关小学生心理的书籍;建议学生平时利用家教的机会或者到小学去见习和观摩, 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多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为他们以后的实习和就业掌握更充分的信息。在教学层次上, 在课堂教学、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中, 要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 比如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 体现课程主要内容;第二个层次略为扩充, 体现一定的技巧;第三个层次就是要求学生的教学设计无论从教态、教法及教学风格都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要求每一个层次的同学都要达到最低的标准并向高一级标准努力。

(5) 课程考试借鉴多元智力理论的成果采用形成性考核模式, 考核的内容除知识点外, 还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学生完成课程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在学期末的时候举办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技能比赛以检测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中包括:粉笔字书写, 板书设计, 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案设计和授课等等。实训采取答辩形式进行考核, 考核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把握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上。

2 强力构建实践实训平台

实施微型模拟授课训练, 每个学生至少要上讲台一次来进行模拟授课。要求学生集体备课, 然后选出其中一个成员来授课, 并让班上其他同学充当小学生配合该学生模拟实际课堂进行教学演示。授课后让学生相互评课, 在实操中让学生学会备课、授课和评课等教学技能。集体备课既可提高学生的授课质量, 也可相互学习和监督, 同时降低学生对上讲台的紧张感和焦虑感。

我院加大与本地中小学的联系, 建立了若干实训实习基地,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去到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观摩、见习甚至顶岗实习, 把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教学能力及理念。

3 结语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我院《小学英语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实施了近三年, 从学生的评价、学生实习学校的反馈来看, 取得了不错的改革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育还在不断地完善和革新, 我们的课程改革与更新也应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的脉搏, 才能保证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会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 才能保持恒久的生命力。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经验, 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材教法》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模块结构化,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作岗位要求去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 让学生做到学中用, 用中学, 学用结合, 最终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岗位要求的无缝接轨, 学生就业实现零适应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模块结构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

[4]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

上一篇:不同方法检验沙门菌对比试验下一篇:浅谈在会计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