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

2024-05-06

自然灾害(精选8篇)

篇1:自然灾害

(一)风暴潮

成因: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危害: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多发地区: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

(二)海啸

成因: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引起海啸的海底变动常与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有关。

危害:颠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三)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自然原因:①温度高;②海域封闭;③静风、静水的环境。

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③海洋开发程度高、养殖规模扩大,饵料+养殖对象排泄物严重污染了水域;④国际交流促成赤潮传播:赤潮生物运输者。

(四)水体富营养化

危害:①海水发粘,堵塞鱼、虾、贝、蟹的呼吸器官,使其死亡;②赤潮生物死亡分解,消耗溶解氧,鱼、虾、贝、蟹等缺氧窒息死亡。③赤潮生物分泌毒素,鱼虾等中毒死亡。

拓展:

灾害起因

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引发海洋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海洋水体本身的扰动或状态骤变;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缝等。海洋自然灾害不仅威胁海上及海岸,有些还危及沿岸城乡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例如,强风暴潮所导致的海侵(即海水上陆),在我国少则几公里,多则20公里~30公里,甚至达70公里,某次海潮曾淹没多达7个县。上述海洋灾害还会在受灾地区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如:风暴潮引起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洋污染引起生物毒素灾害等。

灾害后果: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自然灾害因受海洋影响都很严重。例如,仅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台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称为飓风)引发的暴雨洪水、风暴潮、风暴巨浪,以及台风本身的大风灾害,就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生命损失的60%。台风每年造成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为全部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1/3。所以,海洋是全球自然灾害的最主要的源泉。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不平静的海洋。太平洋以其西北部台风灾害多而驰名,据统计,全球热带海洋上每年大约发生80多个台风,其中3/4左右发生在北半球的海洋上,而靠近我国的西北太平洋则占了全球台风总数的38%,居全球8个台风发生区之首。其中对我国影响严重,并经常酿成灾害的每年近20个,登陆我国的平均每年7个,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2倍、俄罗斯等国的30多倍。若登陆台风偏少,则会导致我国东部、南部地区干旱和农作物减产。然而台风偏多或那些从海上摄取了庞大能量的强台风登陆,不仅能引起海上及海岸灾害,登陆后还会酿成暴雨洪水,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台风登陆后一般可深入陆地500余公里,有时达1000多公里。因此,往往一次台风即可造成数十亿元乃至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据1931年~1977年的统计,我国发生的26次强暴雨洪水中,56%就是由台风登陆后造成的。由于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及55%的国民经济集中于东部经济地带和沿海地区。这些渊源于海洋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已经接近或超过全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总损失的一半。

篇2:自然灾害

表现: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危害:给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害

(二)森林、草原火灾

原因: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危害:烧毁大量林木、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正确应灾方法:

1.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 :

防洪准备:①听汛期天气预报;②准备救生包(药品、食品等)、预备木制家具;③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⑤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⑥学会游泳、划船。

洪水应急: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②借助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洪水中的救助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2.应对地震灾害:

平时要注意防震知识学习和防震技能训练;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在短时间内做出避险抉择;适当进行自救并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震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 :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③先救“生”,后救“人”;④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风灾: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大雾: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沙尘暴: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4.注意:

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拓展:

治理对策

生态灾害是制约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危及国家安全、企业生存和人们身心健康的瓶颈。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及生态减灾就是保护及发展生产力。

篇3:自然灾害

关键词: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防灾减灾

1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现状

自然灾害救助俗称“救灾”, 指当社会成员遭受自然灾害袭击而造成生活困难时国家和社会紧急提供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1]。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 (次) 不同程度受灾, 因灾死亡2 325人, 紧急转移安置1 499万人 (次) ;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 其中绝收面积8 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363亿元[2]。2008年才过了近半, 全国自然灾害已频发, 雨雪冰冻灾害、四川大地震、南方雨灾, 等等。尤其是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湖北、河南、贵州、山西等几省60 560人遇难, 352 290人受伤, 紧急转移安置1 438.564万人, 累计受灾人数4 550.9241万人, 汶川地区房屋80%—90%倒塌, 交通系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3]。这些灾害的发生使得1—5月份民政事业费中用于救灾的支出已高达40.1亿元。如果考虑5月份发生的汶川地震在内, 救灾支出更为巨大。截至6月23日中午12点, 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43.13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96.01亿元, 地方财政投入47.12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还安排了700亿元恢复重建资金[4]。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压力剧增, 为此, 党中央、国务院已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 (1998—2010年) 》, 2005年5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 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自然灾害救助逐渐走上了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道路, 明确了生产自救、群众互助的方式, 自然灾害救助事业日趋成熟, 管理部门的设置更加科学, 社会成员的参与更加广泛, 救助水平也逐步提高。自此, 我国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基本成形, 主要包括:组织指挥系统, 国家灾情会商机制与预警系统,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系统,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系统, 救灾物资储备与救灾装备系统, 灾害救助的社会动员系统, 全国恢复重建工作管理系统, 春荒与冬令救助管理系统, 国家减灾组织指导系统, 救灾与减灾的科技应用推广系统[5]。

2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发展至今,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已成为实施有效灾害管理、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是中国自然灾害救助管理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汶川的抗震救灾, 笔者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几个问题。

2.1 政府及民众防灾意识不强, 防灾减灾教育欠缺

四川汶川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带, 但当地的房屋建筑设计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对地震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认识, 而且在地震后才组织编写地震救灾手册, 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政府的防灾救灾意识比较薄弱。由于灾害及其防御和救助知识在社会上的普及率低, 民众对灾害的提前防御意识也比较薄弱, 主动有效的防灾减灾行为不多。防灾抗灾知识的欠缺大大限制了政府和民众对灾害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力及救灾技能, 从而影响到整个灾害防御和救助的效果。灾害现场最好、最有效的救助是自助, 但这种救助是和平时的培训、平时的演练, 包括预案、法规演练以及装备操练紧密相关的, 而这些恰恰是我们长期忽略的。

2.2 灾害救助缺乏法律依据

对在发生灾难时、在灾害救助时、在灾后重建时, 政府、公民的义务和受灾群众的权利、灾害救助的程序缺乏明确的规定。我国在自然灾害方面仅有的法律分别为1998年颁布的《防震减灾法》和2007年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出台10年来, 我国并没有发生较大地震, 该法也未得到现实的充分检验, 而经过汶川地震则暴露除了许多问题, 比如有关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灾后管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监管等许多内容, 都需要在汶川地震后重新充实和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关于灾害预警、救灾和重建制度的建立等也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但这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法律, 对于处理巨灾缺乏法律依据, 解决不了地震遭遇的大量法律问题。立法上的缺失导致司法的无序和低效, 地震局、气象部门、民政部门等各个部门从单一角度认识应对自然灾害, 以部门为界划分救助灾情。

2.3 救灾应急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的数量和素质亟待提升

从汶川地区地震救助工作就可以看出, 我国专业紧急救援人员无论数量和素质都非常缺乏。国家和相关地区对于专门的灾害救助的培训的缺失使得现阶段救援队伍的素质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我国国家地震局的专业救援人员仅200多人, 而日本的专业救援人员有1 500多人, 所以汶川地震中很多救助是靠着救援人员的双手去刨得鲜血淋漓地去救援。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专业救援队伍, 同时还要建立强大的专业救援设备, 要有更科学的搜救技术, 要提高搜救效率, 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2.4 灾害救助资金筹集运作困难, 救灾储备不足

尽管这次四川地震引起了国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国家不断增加投入和人员设施开展救援工作, 但由于汶川地区经济不发达, 群众财富积累不多, 特别是受灾户多是生活和居住条件较差的困难户, 灾民的自救能力极差。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发展滞后, 开展社会募捐活动也有较大困难, 即便是筹集到足够的救灾资金, 也会因为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去管理监督救灾资金的运作分配而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目前, 我国救灾物资储备品种较为单一, 现有10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中储备的主要是救灾帐篷, 地方储备的救灾物资也仅限于帐篷、棉衣、棉被和少量的救生装备, 难以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救助的需要。在汶川大地震中最缺乏的是基本药品, 而国家和当地物资储备库却几乎没有。在种类和数量上, 现有的物资储备库都无法适应大型自然灾害的需要。

3 日本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3.1 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经常受到强地震、强台风、暴雪和海啸的袭击, 强烈的灾害危机经历和意识使日本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灾害危机管理机制,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灾后救助和重建经验。

3.1.1 多层次的地震灾害危机管理体系

日本的国家危机管理体制大致是这样的:以法律为依托, 内阁总理大臣为最高指挥官, 内阁官房长官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 通过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以及相关省厅负责人紧急协商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 由国土厅、气象厅、防卫厅和消防厅等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在这一体制下, 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建有各自的危机管理体系, 当危机发生时, 一般是根据危机的类型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机制。

3.1.2 相对完善的灾害危机管理法制

作为重灾大国的日本是全球较早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的国家, 并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应对灾害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 日本拥有各类危机管理法律40余部, 其中涉及减轻地震灾害的法律就有10多部,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对策基本法》、《防止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法》、《活动火山对策特别措施法》、《水灾防止法》、《灾难救助法》等。针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地震灾害, 日本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和《关于地震防灾的国家财政特别措施法》等相关法律, 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应对措施、信息传递、灾后重建以及财政金融措施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3.1.3 覆盖全面的灾害管理信息网络

日本国家气象厅是主管监测地震和海啸的专门机构, 建有24小时制的监测系统, 以确保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计算出震源、规模、是否引发海啸并发出海啸警报和预报。根据《气象业务法》规定, 地震发生后要马上把有关信息传递到警察机构、地方政府、通信公司、电视媒体、海上保安厅、消防机构等, 并由此迅速传递到学校、居民家、医院和船舶。普通百姓察觉到地震, 打开电视或收音机, 就立即得知地震发生的详细情况。

3.1.4 高效先进的应急信息化建设

日本的应急信息化建设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 构筑起了高效、严密、适合实际国情的应急信息化体系。首先是严密的防灾通信网络, 还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通信网, 包括水防通信网、紧急联络通信网、警用通信网、防卫用通信网、海上保安用通信网以及气象用通信网等。日本是世界上信息通信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信息通信技术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的应用方面同样走在了国际的前列。

3.1.5 强烈的灾害预防危机意识

日本警方不断印制和更新地震宣传手册, 介绍应对地震灾害的各种知识。此外, 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全国防灾日, 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举行灾害宣传、防灾演习等活动, 其中日本首相和各重要大臣都要参加, 形成全民宣传。同时, 日本各地还有许多模拟地震、火灾等情景的防灾体验中心, 免费向市民开放。在日本等国家很注重把灾害遗址作为灾害教育基地, 同时也作为旅游胜地。日本的社区组织更是承担了对本地区居民的防灾知识教育培训普及工作。

3.2 日本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笔者认为, 借鉴日本自然灾害救助措施, 我国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3.2.1 建立、健全灾害救助法律体系和系统可行的防灾规划

目前日本共制定了防灾救灾以及紧急状态等有关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约 227 部, 而我国在灾害救助方面显然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灾害对策基本法》及《自然灾害救助法》,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灾害和灾害的不同阶段, 制定更加详细的灾害预防、应急和灾后重建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5个专项和80个部门预案, 以及大部分省级应急预案编制已基本完成, 但是防灾规划的体系仍不健全。笔者在2008年8月份参加了绵阳市的一个地震灾后重建座谈会, 与会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我国目前的灾害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不同类型灾害应急预案大同小异, 只有原则性的规定, 缺乏具体有针对性的操作措施。

3.2.2 尽快明确各部门职责, 完善灾害综合管理的组织架构

在灾害频频的趋势下, 如何理顺制度, 建立一个基于法治基础之上的、权责明晰并有专门机构负责落实的、中央与地方分工明确的巨灾防范管理体系, 是当前的重任之一。我国防灾工作主要由国务院下设的应急救灾办公室领导, 抗灾、救援分别由民政部、财政部和商务部等经济主管部门承担, 在紧急的情况下还常动用军队参与救灾。为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有必要对现行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加以完善。除建立中央级灾害应对常设机构和省市级突发事件办公室外, 还要把众多民间组织纳入到应急体系中来, 构建社会公众救灾体系, 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动员和整合资源, 弥补政府救助体系的不足。

3.2.3 建立布局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点和高效的调配体系

目前, 我国已基本形成全国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设立了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成都和西安等 10 个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代储点。但有关研究和实践表明, 现有的中央级储备点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我国至少需要设立 15—17 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大约 1 个储备库可覆盖两个省。此外, 目前的储备仅限于中央, 地方政府只是提出了应急预案, 因此, 应设立中央与地方的二级储备体系:小的灾害以地方应对为主, 大的灾害则以区域援助和中央应对措施为主。同时, 救灾物资不一定有大量的物资储备, 可采取实物储备与合同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合同储备是指由有关部门提前与提供主要救灾物资的企业签订采购供应合同, 一旦灾害发生, 供应企业可迅速提供优质低价的救灾物资, 这样既可降低物资储备的风险, 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此外, 要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灾害的预防管理, 对各个方面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系统整体评估, 然后通过系统的机制来有效应对。要建立灾害信息收集体系, 实施及时、准确的抗灾减灾信息报告制度;要健全专家咨询制度, 加强抗灾保供研究工作;要建立巨灾的风险转移机制, 比如巨灾保险;要出版防灾救灾的普及性读物, 增加百姓的防灾知识, 开发中国式的救援包, 增强百姓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等。

4 进一步健全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对策建议

综上,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结合日本较为完善的灾害救助体系, 笔者有以下思考。

4.1 灾害救助要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自然灾害紧急处置的首要任务, 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和危害是灾害救助的最基本原则。在汶川抗震救灾中, 生命被作为最高价值诠释着、实践着。“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救人仍是重中之重”、“一线希望百倍努力”,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地震刚刚发生、“黄金救援时间”已过、生命已达极限时间这三个关键时刻及时发出的最高指令, 这充分体现了灾害救助以人为本的原则。但笔者认为, 救助以人为本的原则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保障灾民的知情权, 所以政府的灾害救助政策规定、补助标准、安置模式等要公开、透明, 并充分征求灾民的意见。 (2) 保障灾民的平等参与权, 是指在制定临时过渡性和灾后重建安置方案、灾害移民预案和具体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应具有平等的参与协商、决策方案选择的权利。平等的参与权还表现在灾民在参与各种救助事务时, 其所持的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受到尊敬和理解, 不受歧视。 (3) 保障灾民的表达权, 灾民在参与救助活动时有权表达其作为一个参与者所关注的问题和对于救助工作的有关建议、意见, 灾民拥有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救助和重建过程中的问题并获得政策回复的权利, 主要包括监督权、建议权和申诉权等权利。

4.2 多元主体救助

党中央提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 并不是简单地由政府包揽一切, 而是指在党的领导下, 由政府负责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支持抗震救灾, 形成“政府主导, 全民共建”的协同作战格局。如图1所示, 通过社会捐助的慈善事业, 政府投入的公共资源及财政力量, 受灾群众的互助与当地企业的经济支撑, 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其中, 受灾群众与政府可以看作是自然灾害救助的主体, 而社会的捐助和企业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政府是公共资源的支配者, 也是重大决策的制定者, 所以面对自然灾害, 在公共资源的调配和财政投入及拨付工作上必须做到及时、公正、透明, 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 对受灾群众负责, 对整个社会负责, 调动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及最大程度地减少受灾损失。目前, 社会成员在面临危机及灾难时的公民参与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灾害救助绝不仅是受灾地区的事, 也不仅是当地政府的事, 而是所有社会成员参与并积极应对的事, 面对灾害, 不应有国家、地区、民族之别, 整个社会力量对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支持将使救灾、减灾事业拥有不竭的源泉。受灾群众尽管作为弱势群体, 但不能只顾等待他人救援, 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政府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在自力更生、重建家园中激发公民精神, 发挥创造能力, 树立战胜灾难的自信与成就感。受灾地区的企业, 必然也会受到一定损害, 但作为一个盈利组织, 不能忽视过去当地群众对于企业的潜在支持及提供给企业无形的资源, 比如稳定的环境、便利的交通等, 所以当发生自然灾害时, 当地企业必须和群众一起抵抗灾害。

因此, 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首先是一个众人参与的体系。当然, 四位一体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协调四个主体间的关系, 同时给以适当的引导、支持和监督, 否则 “主体多元化”会出现“力量分散化”的反面结果。

4.3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成熟的巨灾保障机制应分为三个层次:政府的基础应急机制、保险行业的补偿机制与慈善等民间救助。政府应急一般在快速反应层面, 补偿最大的应该是第二层的保险补偿, 民间救助只是起到补充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巨灾保障机制现状却是政府应急为先, 民间救助为主, 保险赔偿最落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巨灾保险制度, 利用保险手段分散巨灾风险的能力比较有限, 社会捐助与民政救济远不能够满足灾后重建的大量资金需求。只有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才能够建立起巨灾保险的长效机制, 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巨灾风险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冲击。在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与保险公司等机构抓紧协调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地位, 不仅是急需的, 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2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公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情况[EB/OL].http://www.m ca.gov.cn/article/zwgk/m zyw/200801/20080100009733.shtm l, 2008-01-10.

[3]民政部.截至24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60560人遇难[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24/content_8243560.htm, 2008-05-24.

[4]民政部.国内外认捐款物到账97.3%达510.78亿[EB/OL].搜狐网, http://news.sohu.com/20080624/n257690599.sht-m l, 2008-06-24.

[5]王振耀.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基本体制[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07-06.

[6]李振炎, 余琼.湖南:规范灾害应急救助体系[J].中国减灾, 2006 (7) :38-39.

[7]吴瑾冰.目观:日本、美国、土耳其自然灾害立法[J].防灾博览, 2004 (2) :7-8.

[8]刘西民.陕西渭南: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考[J].中国减灾, 2007 (2) :32-33.

[9]王振耀, 田小红.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5) :28-34.

[10]游志斌.浅析“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7 (1) :95-102.

[11]徐祖荣.非政府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7 (8) :1-7.

篇4:自然灾害教育

关键词:灾害教育;责任;地理教师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多样,加上独特的季风气候,使得中国有多样的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在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更油然而生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警钟长鸣,教育学生树立灾害危机意识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一个多月后(6月14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7.2级地震。两次地震,前者顷刻间地动山摇,建筑纷纷倒塌,几万人被压在废墟下,有6.9万多人遇难,37万多人受伤,还有近1.8万人失踪;后者只有十多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两次地震震级相差不大,但日本的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国民良好的防灾意识和地震教育。据报道,日本全国普遍设有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面对汶川地震的惨状,面对不同的地震结果,我们不得不深思: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生命显得多么脆弱,虽然我们不能制止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更理性地去应对,寻求更富于智慧的生存途径。普及灾难教育是国情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地理课堂教学应是进行灾难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起提高国民抗灾防灾意识的重任。

二、付诸行动,引导学生懂得防灾救灾知识

1.把握课堂教学主战场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有四部分内容。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注重讲解基础知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主要运用实例进行灾害阐述,“自然灾害与环境”侧重于理性的认识,而“防灾与减灾”主要的目的是要学会预防。关于内容的编写,江苏不同版本教材各有千秋。人教版必修教材关于自然灾害内容没有单独章节,湘教版中有一节内容《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选修教材,人教版选修五分为三个章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国的自然灾害和防灾与减灾;湘教版选修五分为四个章节:自然灾害概述,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和防灾与减灾。

针对人教版没有单独成体系的教学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将灾情教育进行渗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教科书中,自然灾害知识往往穿插在一些基础地理知识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本地理知识的讲解,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课本外的实际案例,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涉及气象灾害——寒潮与台风,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观看地图、电视、电影录像、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等,调动学生兴趣,对自然灾害多发区环境特点的探索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产生探索愿望的原动力,做到既能完成书面的教学任务,又能顺利做好灾情教育的渗透。

2.充分开展第二课堂

近几年,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常有发生,各种媒体平台常有报道。借助各种渠道,如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汶川地震发生后,各个学校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灾害教育活动,如国旗下讲话、绘制黑板报等。学校的教育力度是受限的。因此,校外防灾教育的渗透也非常重要。例如参观地震台、天文台,直观去感受对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监测。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的前兆。例如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形变,小地震活动等。民间关于地震的谚语: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3.组织开展模拟演练

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人心中深深的痛,为了增强防震抗震意识,了解基本的防震知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我们学校创设了灾情情境,拉起警报,身临其境,根据每班学生数量,设计楼道逃生疏导线路,训练学生在听到疏散信号后,能迅速地按照预定线路有序撤离,表现出良好的防震应急意识。同时模拟灾难现场,也培养同学们互帮互助的协调和自我调节能力。

经过训练后,全校学生能从教室的左右楼道有序撤离,在安全区内排列好一个个方队。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如何应对,以便做到沉着冷静地处置、机智灵活地应对、及时正确地自救。在自然灾难面前,生命高于一切!

近些年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为此尽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灾害危机意识,警钟长鸣,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学生懂得防灾救灾的基本常识,将可能发生的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应临斌.区域性灾害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地理教学,2015(16):40-42.

[2]陈颙,史培军.自然灾害[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10.

篇5: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常见的自然灾害,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2、知道自然灾害的可怕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3、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教学重点: 知道自然灾害的可怕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教学难点: 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可怕的大自然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常见的自然灾害,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2、知道自然灾害的可怕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图片、文字资料。

2、投影仪、录音机、展示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灾害:

1、录音播放家乡暴雨狂风等自然灾害的声音场景。

2、教师提问:听了录音,你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景?

3、教师小结:多么可怕的台风,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出示课题:可怕的大自然)

4、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家乡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它给人带来了哪些损失?

二、记者特别报道

1、教师过渡:

2、请出小记者全班介绍,自己小组收集的资料。

3、教师协助学生出示相关图片和资料,相机点出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损失。

三、自然灾害剪报

1、教师过渡:

2、教师指导学生用剪报、收集的图文资料以及课堂上的绘画、文字作品出一期“自然灾害报”

3、教师巡回指导。剪报展评。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大自然,请你息怒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的可怕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图片、资料; 收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照片。教学过程:

一、激情激趣

古时候,人们缺乏对大自然的认识,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往往只能寄希望于虚幻的神灵,甚至发生“给河伯娶媳妇”的故事。但人们从未停止过与自然灾害的斗争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们与大自然的相处将越来越和谐。

二、主动探索

1、请同学们看图,思考:在人们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做了哪些工作?

2、组织同学展开讨论。

3、过渡:

书上的内容告诉我们:家乡人民为减少和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作出的努力,我们自己能为家乡的防灾减灾做些什么事呢?

三、拓展延伸

1、家乡还有哪些事是不尊重大自然的表现,是和大自然不和谐的?

篇6:自然灾害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1.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重点:

1.了解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难点:

1.通过所学知识,惠、会分析总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ppt播放汶川大地震的图片)。这些图片是地震发生之后的场景。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危害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的自然灾害还有许多,例如上节课我们所学到的水旱灾害,洪涝灾害,台风、滑坡、泥石流等等,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那么这些自然灾害分布在那些地方呢?什么时间会发生?发生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等情况。

二、新授

1.师: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也多,分布范围也广,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气象灾害。(出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并分组讨论如下问题:

(1)我国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种分布特点是如何形成的?(2)我国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3)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为什么南方受寒潮影响较少?

(4)台风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种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四个四个一学习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问题,最后派一位学生回答)2.明确:(1)我国洪涝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江浙闽皖赣湘等地。我国的降水是由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带来的,南方地区是夏季风最先到达、最后退出的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最长,所以易发生洪涝灾害。

(2)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因为我国华北地区降水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所以容易发生干旱。

(3)寒潮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意外的大部分地区,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并且收到重重山岭的阻挡,所以受寒潮影响较少。

篇7:自然灾害

看完《后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人类面对大自然的灾害时候的无力,也认识到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我们改变不了大自然变化的规律,但我们能改变我们对于大自然的态度。

影片的故事并没有显示出多少新奇的地方,总的来说,通俗易懂。我们不论剧情的疏漏或场景的似曾相识,单看故事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是发人深思的。

在气象学家发现洋面温度异常后,立即向总统申请全国向南转移。而总统说“请不要忘了我们的经济同我们的环境一样脆弱!”。此时,总统的形象代表了典型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惟利是图,不愿浪费任何一点时间和精力在非赚钱的事物上,他甚至依然觉得,经济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直到最后。

为了缓解温室效应,国际上有着《京都议定书》,而恰恰是美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本片无疑是对美国莫大的讽刺。那些自信的美国人向来喜欢指责别人,而他们自己做的,已经很差了!

当潮水来袭,林立的高楼瞬时倒下,龙卷风中的房屋、大桥、汽车...一一被毫不留情地卷上天,被摧毁、被撕碎、被吞噬!人们甚至还来不及做出反应,那些耗费人类大量金钱、智慧、劳动力的所谓“人类文明的杰作”,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渺小而不堪一击!那些有着“良好建筑技术”、“优秀建筑材料”的人类避难所,顷刻间化为乌有!被冰封的自由女神像,只残剩出奄奄一息的头。此刻,她高举向天的手不再示意着自由,那是在质问!在指责!在控诉!

数十分钟灾难场景的连续体现,使人们坐在银幕前感受到了巨大而不可名状的恐惧与深思。

我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我们为了自己的文明不惜破换自然的平衡,最终,自然反过来向人类做了宣判,我们的一切文明,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完全可以被她轻而易举地全部摧毁!在自然面前,无知的我们凭什么自豪于自己的“杰作”!我们有征服、取代自然的资格吗?

影片中,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洋面升高,整个北半球被全部冰封。这种假设是撼人的!恰巧那段日子全球气候极为异常,如欧洲六月降雪,阿尔卑斯山大量冰川融化、雪线上升...人们不禁警惕地问“后天不会明天到来,那明天的明天呢?”

但这毕竟是商业片,不会是绝望到底的.人类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即使是在最为难的时刻也保留着“潘多拉魔盒”最后所剩--希望!正是如此,导演才在结尾让地球自行结束冰河期.没错!自然永远都是一位母亲,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她只会或重或轻地惩罚,而不会毁灭我们!(其实我倒希望地球彻底发一次怒,让人类社会就此毁灭!

篇8:自然灾害

一、危机管理中的组织体系建设

(一) 常设中央政府危机管理中枢机构

事实证明, 国家最高危机管理中枢机构在整个危机管理体系的运作和决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灾害发生前的监测、预警和预控、预防阶段, 最高中枢机构能够组织进行最科学的监测、发布最权威的信息。

(二) 加强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构建

首先, 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具有迅速而强有力的危机管理反应能力。地方政府应该具有独立处理一定级别以下的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资源。

其次, 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地区性的差异, 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强化本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领域, 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探索本地区的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制。例如, 地震高发区的县市应该强化针对地震灾害的危机管理能力, 配备必要的资源。

(三)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危机管理中比资源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管理。

第一, 要编制灾害区划, 建立自然灾害信息数据系统。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也较大, 而具体的灾害信息往往分布于各县、市、省, 或者是部、局,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的条块分割。因此, 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全国统一的自然灾害信息数据库。

第二, 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汶川大地震后, 中央及地方政府及时发布灾情信息, 有关地震的信息, 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平面媒体、手机短信等途径, 以最快的速度传递, 回应和动员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抗震救灾的热情, 有效地调动了最广泛的救援资源, 成为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新亮点和不可或缺的重大支撑。

二、危机管理的系统运行和决策机制

(一) 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监测预警

对于自然因素引发的危机, 政府的监测、预警主要是通过观测仪器、装备和技术获得有关灾害的资料数据, 来进行各种自然灾害的分析、判断、预报、统计、科研和管理。需要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灾害的前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测。

(二) 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预控预防

针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危机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一方面, 对灾害对象进行直接的防范。如对洪水的预控、防控, 就是采取加固堤坝的措施。另一方面, 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 强化了居民对灾害的防范意识, 提高普通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更重要的是, 为应对灾害带来的危机要提前编制应急预案, 甚至进行相应的资源储备。在编制应急预案时, 要分层级, 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在编制某地区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时, 要依据可能发生的地震的不同级别、地震发生时的不同季节、天气情况、时刻, 分别编制不同层级的应急预案。每一层级的应急预案又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该地区建筑的抗震级别等等, 据此推算出不同级别地震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人员伤亡和所需要的救援资源, 做好相应的救援安排计划。

(三) 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应急处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 政府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 采取应急行动。此阶段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属地管理, 统一指挥。

实行灾区统一指挥部的统一领导, 是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及时高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这种“属地管理, 统一指挥”的原则, 也来自对汶川经验的总结, 它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 加快救灾效率。

2、协调合作, 权责清晰。

在应急处理阶段, 要特别注重协调合作的原则, 实现资源整合的最大化。同时, 也要实行相应的责权机制, 从法律、行政和道德方面明确各职能部门权利和责任。

3、依法规范, 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国家危机管理的根本前提。一方面, 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能够防止危机事件可能导致的社会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 能够有效规范危机救援工作的执行程序。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了危机管理基本法律的统一规范, 提高危机管理应急立法的可操作性, 健全专业领域的危机管理法律规范, 改善危机管理法律的实施环境。

4、依靠强有力的专业救援队伍。

第一,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对外称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到汶川地震后通过国际认证, 在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危机事件救援任务中多次出色完成任务。

第二, 特种部队, 这些队伍一般都是人员精干、通讯手段先进、武器装备精良和专业化、高效能的专业部队。汶川地震救援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们勇于牺牲自我、吃苦耐劳、勇敢果断的品质和高效救援行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 地方特色救援队伍。地方特色救援队伍能够依据本地区的高发灾害的特殊领域来装备和培训自己的救援队伍, 不仅避免了地方救援队伍建设的盲目性, 节约资源, 而且在其他地区发生灾害后, 还能进行专业的跨地区救援。比如, 汶川地震后, 四川省组成了一支专业救援体系:包括有综合应急救援队, 医疗救援队, 防疫防化救援队和民兵应急突击队。在舟曲地震发生后, 四川地震救援队作为一支高效、专业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开展救援。

5、重视、规范和协调民间力量。

在灾害发生后的救援中民间志愿者队伍的潜能和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 民间志愿者队伍参与灾害救援是全民动员和参与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 设立专门的组织部门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对民间志愿者队伍进行管理和培训, 使其朝着系统化和理性化迈进, 能够促其成为救援队伍的特殊力量。例如, 在舟曲地震救援中, 西南民族大学的30名藏族学生经过专家心理培训后, 帮助救援队成功克服语言障碍。

6、运用和提高普通民众的自救互救潜力。

一方面, 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内, 居民的自救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居民自救和互救能力的提升, 也有利于居民在第一时间配合医疗队伍开展救援。

(四) 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恢复重建系统

1、编制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

要根据相关法规法规编制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 给出灾害发生后时间系列的各项措施, 包括重建原则、政策、方案、时间计划、资源等。给予灾后重建以制度上的保证和法律上的监督。

2、大力提倡和发展社会保险事业。

灾害发生后, 如何减少和补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是恢复重建的重要工作内容, 除了政府专项救灾资金补偿和社会捐助物资, 社会保险在保障受灾人民的生命财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灾后重建的心理干预不可轻视。

目前, 汶川的房屋、道路等硬件设施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 但人们心灵的复原还远远没有完成。历史经验证明, “孤独死”成了劫后余生者的最大问题。心理重建不是一个短期性的问题, 要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

三、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以人为本, 生命第一。即把保障公民生命安全作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 当自然灾害发生后, 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挽救最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

第二, 以防为主, 常备不懈。即把危机的检测、预警、预控、防控作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中心环节。

第三, 依法管理。危机状况下的社会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明晰的行为准则和法律规范, 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约束公民行为, 调集资源, 处理特殊状态下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 都需要依法行政。

对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地震、南方洪水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以及其他社会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等多重危机的应对, 严峻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 也改变了政府的危机管理的策略, 使我国进一步向完善的中国特色危机管理体制发展阶段迈进。

摘要:对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应对, 使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不断得到完善。文章总结了极具代表性的对汶川地震灾害的应对, 从组织体系构建、系统运行和决策机制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论述构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机制的重点。

上一篇:煤矿个人工作承诺书下一篇:医疗保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