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自然灾害地震

2022-06-24

第一篇:常见自然灾害地震

地震与地震灾害读书报告

《地震与地震灾害》读书报告

1、简述地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应用的方面。

答:地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地震的宏观调查;2.测震学,地震观测和数据处理;3.地震活动性、地震危险性评价;4.地震波传播理论,地震内部构造;5.震源理论,地震成因,震源机制,震源物理;6.模型地震学和野外试验;7.地震预测和预报。

地震学的主要应用:1.预报自然灾害:火山喷发、海啸、矿坑塌陷、天然地震。2.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地震的观测和分析、地震勘探、工程地质勘探。3.地面震动的测定:强震的地面效应、场地测振、军事侦察。

2、简述地震的主要成因假说及类型。

答:断层成因假说:

1.断层成因说:地下岩石受到长期的构造作用积累了应变能。当能量的积累超过一定限度时,地下岩层突然破裂,形成断层;或是沿已有的断层发生突然的滑动,释放能量,形成地震。多数大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板块边缘,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

2.岩浆冲击说:由于地下岩石导热性不均匀,部分融为演讲,使体积膨胀,挤压围岩,产生地震。

3.相变成因说:当地下的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岩石所含矿物的结晶状态可能发生突然的变化,从而使延时体积也发生变化,这样就可发生地震了。

按地震成因划分的类型:

1.构造地震:由于构造力的作用导致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造成的地震。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 2.火山地震:指伴随火山岛喷发而发生的地震,占天然地震的7%,主要分布在日本、印尼、南美等地。

3.诱发地震:指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二导致发生的地震。如水库蓄水、地下核试验、工业大爆破等,破坏了原来地壳构造应力相对平衡状态。

3、什么是前震、主震和余震?

答:前震:主震前发生的地震,称为前震。

主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称为主震。 余震:主震发生后发生的地震,称为余震。

4、全球有哪些主要的地震带?各地震带有何特点?

答: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上。

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的77%:80%左右浅震(h小于等于60km)、许多中深震(h大于等于60km且小于等于300km)、几乎全部深震(h大于300km)。

欧亚地震带: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条带形不鲜明,情况复杂。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窄、长、弱、浅;释放的地震能量仅占全球的6.1%而已。

5、我国的地震带主要有哪些?有何主要特点? :

答: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这五个地区:1.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3.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5.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特点:

1.数量多:二十世纪前80年中已发生:破坏性地震2600多次,其中6级以上500多次,平均每年6级以上5.4次;

2.分布广:20世纪前80年中,全国30个省、市都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吉林省有600km的深震,1926——1975,50年内台湾发生M大于等于7的地震24次,占全国的40%,活动水平最高,大路上西部地区活动水平高;

3.独特性:全球的大陆内部(板内)M>8级的巨震集中发生在我国及邻国(地缝合线);4.灾害重:古今死人最多的地震均在我国,我国地震局统计,1970——1980年间,我国地震伤亡比全球其他地区的总和还多。1556年陕西华县,有名姓的达80多万;1976年7月28日唐山,死24万。

6、地壳结构有何特点?

答:1.底面——Moho面: A.全球性;

B.深度:求地壳厚度的方法很多;随地形变化和地质构造有某种对应关系(与重力学中的均衡理论一致);

C.性质:尖锐程度在各地区不同,一般来说是比较明显的分界面,反射震相比较清晰,至多有几公里的过渡层;速度跃变:Δα≈(8.1—7.0)km/sec,Δβ≈(4.7——3.8)km/sec;一般假定是个化学界面:地壳由含长石较多的岩石组成,上地幔则是镁铁橄榄石和辉石。

2.分层——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A.主要的分界面:Conrad面;低速层;Z现象(均不是全球性的); B.轴对称横向各向同性;

C.大陆型:上层(花岗岩)α=5.80km/s,β=3.45km/s,H=20km;下层(玄武岩))α=6.50km/s,β=3.75km/s,H=15km;低速层顶部)α=8.02km/s,β=4.69km/s;海洋型(过渡地区则复杂):海水)α=1.50km/s, H=4km;沉积层)α=2.00km/s,β=1.00km/s,H=1km;地壳(玄武岩))α=6.40km/s,β=3.70km/s,H=6km。

7、简述板块边界类型,并举例说明。

答:发散边界:当两侧的板块为海洋——海洋,其地貌特征是大洋中脊,例如大西洋中脊;当两侧板块为陆地——陆地,其地貌特征是裂谷,例如东非裂谷。

汇聚边界:当两侧的板块为海洋——海洋,其地貌特征是岛弧和海沟,例如西阿留申群岛;当两侧的板块为海洋——大陆,其地貌特征是山脉和海沟,例如日本海沟;当两侧的板块为大陆——大陆,其地貌特征是造山带,例如喜马拉雅山。

转换边界:当两侧的板块为海洋——海洋,其地貌特征是错断的洋中脊,例如太平洋中脊;当两侧的板块为大陆——大陆,其地貌特征是形变小的山脉沿断层变形,例如美国圣安德烈斯断层。

8、全球体波层析成像发现地球上广泛分布着地幔柱,试简述地幔柱有何特点?

答:1.地幔柱的源头在“D”层;2.地幔柱从源头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形成地幔柱,直径约为1000km左右;3.一个地幔柱的寿命约为106——107年;4.地幔柱玄武岩浆中的氦同位素比值3He/4He大于空气中此比值的十倍以上;5.地幔柱头常造成正地形及重力高;6.地幔柱常与地震层析图中的低速异常对应。 :

9、简述海啸产生的条件及类型。

答:海啸发生的条件是深海:巨大水体;大地震:上下方向位移,且震级大于6.5;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

海啸按形成原因分类可分为地震海啸、气象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核爆海啸;按发生地理位置分类可分为远洋海啸、近海海啸。

10、简述我国防灾减灾的基本方针及主要步骤。

答:我国防灾减灾的基本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中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

1、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3、把握全局,突出重点;

4、充分发挥科技和教育在减灾中的作用;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6、加强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

防灾减灾的主要步骤包括灾害预防、灾害预报、灾害监测、救灾赈灾、灾后重建五个重要环节。 灾害预防:防患于未然。灾害预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方面,它可以大大减轻灾害的损失。 灾害预报:对潜在灾害进行预测,包括发生时间、空间范围、强度与规模等,为有效防灾做准备。

灾害监测: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监测网络的建立,可以随时监测洪水、干旱、地震、森林火灾等重大灾害的发生情况,提供客观、及时的灾情信息数据,为制定抗灾对策、控制灾害范围作出贡献。

救灾赈灾:救灾是指对发生灾害的人民生命和财产的紧急抢救。赈灾是对灾区人民救济和资助。我国的防汛指挥部及各种救灾委员会,由各级政府挂帅,形成快速高效的管理体系。

灾后重建:是一项比较长期的工作,它需要科学规划、全面协调。气候灾害的灾后重建往往需要

一、二年等,时间比较短。城市地震灾害的重建则需要几年、十几年。

11、试阐述我国地震预报的现状与前景

答:有3场地震可称为中国地震研究的拐点事件。邢台地震(1966年3月8号)开启了中国地震研究之门。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的成功预报使地震工作者欣喜若狂,认为距离准确预报地震已经不远了。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粉碎了人们的梦想。近几年来,地震预测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大陆地震活跃区地壳岩石物理参数变化的高精度测量上。5中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参量:P波速度、地面升降和倾斜、水井中氡气含量、岩石中电阻率以及地震发生频度。

12、简述滑坡产生的条件。

答:

一、地质条件。

滑坡、崩塌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其形成条件十分复杂,起主导作用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地形地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西部多高原、崇山,东部多丘陵、平原。自西向东地形高度逐级下降,大致构成三级台阶。我国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滑坡、崩塌分布较集中,形成规模大,危害也较严重。

2.地层岩性:斜坡岩、土体的性质及其结构是形成滑坡、崩塌的物质基础。一般易形成滑坡、崩塌的岩石,大都是碎屑岩、软弱的片状变质岩。岩性多为泥岩、页岩、板岩、含碳酸盐类软弱岩层、泥化层、构造破碎岩层。这些软弱岩经水的软化作用后,抗剪强度降低,容易出现软弱滑动面,形成崩滑体。在我国,粘性土滑坡在四川成都平原分布密集,在中南、闽、浙、晋西、河南等地亦较密集,在长江中下游、东北等地亦有一定分布;半成岩类粘土岩滑坡在青海、甘肃、川滇地带、山西几个断陷盆地中分布密集;黄土滑坡在黄河中游、青海等省较密集;泥岩、千枚岩、砂质板岩形成的滑坡在湖南、湖北、西藏、云南、四川、甘肃等地十分发育。

3.断裂构造:构造条件是形成滑坡、崩塌的基本条件之一。断裂带岩体破碎,并为地下水渗流创造了条件。此外,活动断裂带上易发生构造地震。因此,断裂带控制着滑坡、崩塌的发育地带的:

延伸方向、发育规模及分布密度。滑坡、崩塌体成群、成带、成线状分布的特点几乎都与断裂构造分布有关。

4.地下水活动:地下水活动也是形成滑坡崩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土质边坡或岩质边坡受地下水作用时,泥质岩层往往会泥化、软化;另外,地下水使孔隙水压增高,产生浮托力、动水压力,这些都会使岩石抗剪强度降低,容易形成软弱面。

二、影响因素

形成滑坡、崩塌的各种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它们为崩滑作用的发生提供了外动力条件或触发条件。主要考虑暴雨、地震和人为轰动三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灾害性降雨——暴雨:我国年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暴雨对滑坡、崩塌形成的影响最大。降水量多寡决定了水动力作用的强弱。降雨下渗引起地下水活动状态的变化,它可为滑坡、崩塌的直接诱发因素。因此,每到雨季,滑坡、崩塌频频发生。而且雨量丰富的南方,因灾害性降雨引起的滑坡、崩塌较北方明显增多。暴雨来势凶猛,积水不易排除,往往带来严重的地质灾害。

地震: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是滑坡、崩塌的最主要的处罚因素之一。往往在烈度为VII度(或震级为6级)以上地震活动地区,尤其在坡度大于25°的斜坡地带,地震诱发的滑坡灾害特别严重。

人为活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规模日益增大。城镇、工业、交通、矿山、水电、森林、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工程建设等活动,都与地质环境发生关系,改变了自然环境条件。修建铁路、公路,人为开挖形成边坡加载于斜坡上,造成崩塌、滑坡的现象不胜枚举。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城市发展很多。在城镇、工矿企业中,由于修建建筑物、开挖边坡及大量堆载、污水渗入坡体,都可能形成严重的城市地质灾害问题。水库库岸的滑塌现象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除人为开挖及堆载因素外,因水库运营期库水位升降,而斜坡岩、土中的水排除较慢,地下水位下降滞后于库水位下降,形成较大的动水压力,由此造成的岸边破坏比较普遍。此外,书库蓄水浸润库岸也会引起滑塌现象。

13、简述泥石流产生的条件。

答:形成泥石流的条件:一是地形陡峻,而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三是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14、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对水利工程的危害:我国许多滑坡、崩塌发生在水电工程附近。它们毁坏水渠管道,破坏大坝、水电站、变电站以及其他设施。崩塌、滑坡体落入水库中常造成水库淤积,有时甚至激起库水翻越大坝冲向下游造成伤亡和损失。有些滑坡、崩塌还可以造成水库报废。总之,滑坡、崩塌常常破坏山区水利电工程,使其不能正常运营,造成经济损失。

对铁路的危害:铁路是遭受崩塌、滑坡危害最频繁,最严重的一项工程。尤其是宝成线、陇海线的宝天段及成昆线,几乎年年遭受滑坡、崩塌的袭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铁路沿线的大中型滑坡点有一千处,崩塌点为数更多,致使铁路部门每年花费大量资金整治它们。滑坡、崩塌对铁路的危害主要表现是:破坏线路、中断行车、危害站场、砸坏站房;毁坏铁路桥梁及其他设施,错断隧道、摧毁明硐,造成车翻人亡的行车事故。

对公路的危害:山区公路也是遭受滑坡、崩塌危害最频繁的一项工程。主要危害是:掩埋公路、砸坏路基及公路桥、中断交通;造成行车事故、引起人身伤亡。

对河运及海洋工程的危害:对河运的危害主要表现是,堵江断流、中断航运交通;形成江中险滩、威胁过往船只;激起涌浪,推翻船只,引起人身伤亡。对海洋工程的危害,最常见的是海底地基发生滑坡。引起海上钻进平台的下沉、滑移和倾倒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对房屋建筑的危害:滑坡对房屋建筑无疑是有很大的危害。轻微的滑坡可使楼面出现拉裂现象。

15、简述地球存在“壳”地震学证据。 :

答:1.Mohorovicic的发现:1889年记到第一张可供分析的远震图;1899年,Oldham识别出P,S;1904年,Lamb计算半空间,表面源,表面记录的理论图;1910年,Mohorovicic发现库尔帕山谷的地震在Δ:39~2405km的29个台上记录到成对的P震相。其走时曲线如图所示。推想存在首波。按首波理论,估计出地壳厚度为35~165公里。此后,世界各地均观测到Pn,Sn。称上面的一层介质为“地壳”。

2.理论证明(早年有Jeffrey的推导) 3.实验

第二篇:地震灾害预案

王什小学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为切实避免和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特制定本预案。

一、各班都要进行地震预防演练。班主任在讲台上发出预报,学生进行演练,由学校领导进行验收。

二、教育学生不轻信地震谣言,地震发生后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作出敏捷的反应。

三、地震发生时,若在上课时,各班要在任课教师的组织下迅速作出反应,不要盲目地向外跑,要迅速钻到桌下,等待第一次地震后迅速打开教室门有秩序地撤离教学楼,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若在室外活动或课间休息,要迅速跑到空旷地带,远离围墙、电杆、篮球架等。

四、地震后,学校按照应急小组分工,各负其责,作好学生的疏散、撤离工作。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宣讲,稳定情绪,组织学生疏散。

五、应急分工:

学校成立灾情查看、学生疏散、信息报送、广播宣传、后勤保障5个小组,由校长任总指挥兼预警员,各小组各负其责,震后迅速开展自救及疏散工作。灾情查看组负责到各班教室查看,有无困在教室内的学生,信息报送组负责将灾情及有关数据及时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广播宣传组负责迅速将广播设备移至室外,对学生进行宣讲,稳定情绪,学生疏散组负责疏散学生到楼外空旷的安全地带,不要乱动,后勤保障组负责震后的后勤保障工作。

总指挥:郑栋云(兼预警员)

灾情查看组:张明德 郑栋云

学生疏散组:朱希朝朱希贵马爱玲

信息报送组:王玉莲

广播宣传组:陈新德 孙勤盘

后勤保障组:王 珍 王振权

六、震后值班

震后按学校安全值班名单进行值班,24小时不离岗,直至地震预报解除。

第三篇: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XX县卫生系统地震应急预案

一、 总则

(一) 编制目的 发生地震时,全面提高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和救灾防病能力,使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和救灾防病工作能够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职责明确、工作高效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预防灾后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 工作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当地震发生时,在当地人民政府启动了相关地震救灾应急专项预案后,卫生行政部门启动本预案。

(三)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 救灾防病指挥机构

在各级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救治防病工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成立地震灾害救灾防病领导组织,领导组织负责人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负责贯彻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部的救治防病工作,使卫生系统的救灾防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县卫生行政部门地震灾害救灾防病指挥机构的职责:

1、在当地政府有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辖区内卫生系统救灾防病工作,以及组织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2、制定、修订救灾防病预案和工作方案,检查预案和方案的贯彻落实情况。

3、组织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有关救灾防病工作。

4、研究确定救灾防病经费和物资保障。

5、成立医疗救援队、防疫工作队、督查工作队等,组织动员广大医疗、公共卫生人员投入救灾防病工作。

(二)地震灾害救灾防病专业技术机构的职责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救灾防病工作的专业技术机构。地震灾害发生后,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调度和安排,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1、医疗机构:

深入灾区开展现场驻点或巡回医疗救治工作,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工作。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指导灾区做好饮水消毒和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组织开展环境消毒消杀、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负责做好疫情的监测、分析、预警工作,科学指导救灾防病

工作;负责组织对灾后发生的疫情实施防控措施。

3、卫生监督机构

在县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对灾区的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依法加强监督管理,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控措施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监测、预警与报告

1、监测 (1)疫情监测

灾区各医疗机构要加强疫情报告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受灾地区疾病监测点要强化对监测病种的监测,扩大监测范围。 (2)食品和水质监测

加强灾区的食品监测,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食物中毒实行日报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强化水源水和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增加监测频次,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

(3)受灾地区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疫情的主动监测和症状监测;必要时,设立临时疾病监测点,强化疫情的监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病监测机

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和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教育机构等。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及其他责任报告单位的有关人员。

四、预案启动和终止

(一)预案启动

1、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县人民政府启动了相关救灾应急专项预案时,县卫生行政部门启动本预案。

2、县人民政府或县卫生行政部门认为要启动本预案的,本预案启动。

(二)启动后的措施

(1)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按照《喀左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落实各项救灾防病措施。 (2)卫生行政部门

1)动员广大医疗、疾病控制人员投入救灾防病工作;成立医疗、防疫小分队,赶赴灾区进行医疗救助、疾病控制等工作。

2)及时、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和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防病、治病情况;分析灾区防病形势,做好政府参谋。

3)合理安排使用救灾防病经费;做好有关药品、器械和消毒用物资的储备、供应工作。

4)制定救灾防病工作责任制度和预防控制传染病、饮水污染等处理方案;做好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5)灾区若发生传染病疫情,要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做好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迅速扑灭疫情。 (3)医疗机构

1)在卫生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深入灾区驻点或巡回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等。

2)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疫情监测、登记和报告等工作。 3)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工作。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重点指导做好灾区饮水消毒和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开展消杀灭和防病药品的发放工作,大力开展防病知识宣传。

2)负责做好疫情的监测、分析、预测和报告工作,科学指导救灾防病工作。

3)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力求迅速把疫情控制和扑灭在初发阶段。确保灾后不发生大的疫病流行。 (5)卫生监督机构

1)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依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救灾防病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2)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救灾防病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三)预案终止

由于灾后疾病的发生具有滞后效应,在政府相关部门宣布灾情和救灾工作结束后,救灾防病工作仍需要延续一段时间,具体终止时间由地震灾害救灾防病指挥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救灾防病的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五、附则

本预案根据需要进行及时修订。由县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地震灾害科普教案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内容

世界各地的大地震,给日无数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这次活动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1、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教师小结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3、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4、 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 . 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2)、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3).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

(4).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5).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6)、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7).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

(8).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5、地震防护演习。

三、班会小结:

说说你这节班会课有哪些收获?

第五篇:地震灾害减轻策略

★视野开拓

地震灾害预防减轻策略

——写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之后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

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专业从事高考地理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

邮编054001.邮箱:zhangbingtong@tom.com

“地震是中国人民面临的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是160万,而中国是60万。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6次,其中中国有四次。”(引自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2006年7月26日对新华社记者的讲话)。进入21世纪以来,不久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人们不禁要问:“面对地震,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要想完全认识和掌握地震活动规律,彻底实现地震预报,尚不能做到。但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包括预报、预测等)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和损失。本文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总结出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措施供参考。具体如下:

一、震前——发现地震前兆,科学决策是关键

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异常现象,就叫地震前兆。掌握地震前一些地理事象的异常表现,可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和损失。现择要举例如下:

1.观测海平面的异常变化可以预报地震

海平面常成有规律的变化,涨潮升,落潮降。在一个月或一年中,海平面的高低还有周期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平均值,在一定时期内大体上也是相同的。但有时会打破常规,海平面的升降会大大超出这个平均值。平时海水不到的海岸,突然被淹没了;或者从来不出水的礁石,突然露出了水面。这极有可能是海岸一带的地壳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升降或变形,如断层垂直位移等,这是一种地震前兆。

2.地震前地下水位的会发生异常变化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壳上部土层和岩石中的水。这种水在地下有一个水面,叫做地下水位。大震前地下水位常出现异常变化。如天大旱时地下水位猛涨、多雨季节地下水位猛降、没有水井(或有枯水井)的地方水大量涌出、有水井的地方水位急剧下降等。

3.地震前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会发生异常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地下水一般是无色、无味、无臭的。在强烈地震发生前,地下水突然发浑、变苦、变咸,或具有其它臭味,只要用口一尝就会察觉出来。这是因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例如,当水中硫酸镁、氯化镁的浓度增大时,水味就变涩、变苦;水里的硫化氢、硝酸根离子增多时,水味就会发臭等等。

4.强烈地震前的一些气候异常现象

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气象异常变化与大地震活动的研究目前尚处在探索和研究之中,一般认为在强烈地震前,由于地应力(岩体在天然条件下产生的内部应力)的积累加强和集中释放,导致地球内部释放出大量粒子流和热电流。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后,可附着于大气微粒(如水汽)之上,并成为大气中水汽的凝结核心。它们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运动,从而使震中区及其周围的天气发生异常变化。在实际中,必须把震前气象异常和正常的气象发展过程区别开来。

五、地声、地光可以用来预报地震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

1等多种多样。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快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我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地光异常报告,都在震前几秒钟至1分钟左右。如海城地震,澜沧、耿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类似的报告。

八、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在我国震区,人们在长期的地震实践中总结出一些顺口溜,如“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当然,引起动物异常的因素很多,例如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疾病、动物生理活动、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变等等。对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比如万里冰封之时,群蛇出动无疑是一种震前异常,而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群蛇出动就是正常现象了。

九、震前植物的异常反应

在我国丰富的地震史料中,就记载了大地震前自然界中的某些植物一反常态,不适时令的出现了开花、结果等异常现象。例如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之前,在1975年10月唐山附近一带梨树及其它多种植物都提前开花两次。在国外大地震前,也有竹子开花等等类似例子。

植物对温度的反映是很敏感的。有专家认为,地震前植物异常开花结果,与地应力的强烈活动,能量转化为热量,地壳表层及其周围大气温度的增高密切相关。这种热异常引起的植物异常反应,往往受活动构造带(断裂带)控制,多在震前几天到几十天,集中成带状或片状分布,虽然群花怒放,枝叶繁茂,但“短命”的比较多,花开得快,谢得也快,这些都是能和正常开花区别开来的。也有的专家认为地震引起的电磁现象和生物效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不过到目前为止,上述说法还处在探索阶段。

此外,在气象活动中出现的热异常,也可以引起植物不适时令地异常开花。因此,植物异常不一定都是地震前兆。如果遇到植物异常开花,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区分出是大气环流变异致使气温偏高,还是震前地下热异常引起的植物异常反应。

二、震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生命安全

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是由于建筑物造成的,因此,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反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紧急避险。如:

1.身处平房遇到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坚固的家具旁。

2.身处楼房遇到地震时,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小的空间避难,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4.正在室内活动时(上课、工作、游乐等),应迅速抱头,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桌下等地方躲避。

5.正在室外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头部,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6.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跑。

7.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总之,地震时每个人处的环境不同,因此,究竟采取何种措施,也是因人因地而不同的。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努力保存自己,科学救助他人。

三、震后——立即行动起来进行自救和互救

据唐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载:“唐山地震救灾的实例证明,社区在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唐山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人员,多数是家庭成员和邻居互救出来的。”,因此震后的自救和有组织的互救十分重要。在自救、互救中,应掌握必要的救助常识。如在本人身体遇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以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持体力,并应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定的重物以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如在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一般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部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从废墟中救助出来的人员,如果是伤者、病者,应及时紧急治疗,尽快使他们脱离危险期,无病无伤,因埋压过久,也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流血者要及时止血,骨折者要作简单包扎。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要用物品遮住眼睛以避免强光的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喂给过多食物,一般先给予部分饮水,再根据情况给少量食物等。总之科学的自救和互救在减少地震伤亡中作用重大。

【综合演练】

材料11755年的葡萄牙是个海洋大国,首都里斯本当时人口有25万,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11月1日,强烈的地震以及随后而来的海啸袭击了里斯本。幸存者对地震这样描述:首先城市强烈震颤,高高的房顶“像麦浪在微风中波动”。接着是较强的晃动,许多大建筑物的门面瀑布似的落到街上,留下荒芜的碎石成为被坠落瓦砾击死者的坟墓。接着,海水几次急冲进城,淹死毫无准备的百姓,淹没了城市的低洼部分。随后教堂和私人住宅起火,许多分散的火灾逐渐汇成一个特大火灾,大火肆虐三天,大部分建筑物被毁,大量珍贵文物被全城大火烧毁。

材料2下图为1755年袭击里斯本的地震、海啸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完成14~20题。

25 分16 分78 分

1.根据材料1的描述,此次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2.居民看到“高高的房顶‘像麦浪在微风中波动’”和“接着是较强的晃动,许多大建筑物的门面瀑布似的落到街上,„„”分别是地震产生的()

A.纵波、横波B.横波、纵波C.长波、短波D.短波、长波

3.下图中能正确解释此次地震成因的是()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A.甲B.乙C.丙D.丁

4..影响伊比利亚半岛上等震线出现图中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距震中的距离C.震级大小D.距海远近

5.仅从海啸波高和地震烈度大小两方面分析,此次灾害造成的破坏程度()

A.海啸造成的破坏程度:①>②>③>④

B.海啸造成的破坏程度:②>③>①>④

C.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④>③,①、②相当

D.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④、③相当,①>②

6.当地震发生时,最佳的逃生方式是()

①若身处平房,可迅速跑到室外②若正处在行驶的车辆中,应加速行驶,离开危险区域③若身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④若身处街道上,应护住头部,远离楼房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④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快,故海啸可以提前预警

②.发生在海洋中的地震均会引发海啸

③.海啸来临时,赶快跑到高地上

④.在海边如遇海水大规模倒退到正常低潮线以下,应抓住难得机遇下海捡贝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海啸、火灾2.A3.B4.A5.C6.D7.B

上一篇:成立委员会申请书下一篇:出口退税相关单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