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企业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近几年发生的几次特大自然灾害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应急减灾对政府有效应对自然灾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驱动因素,论证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必然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经济、政治、伦理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论文 篇1:

广东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摘要:一些传统的、可以被预见或者在理论体系和实践处理机制已经较为完善和成熟的社会公共性问题、管理问题等不再是困扰和阻碍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的关键,对引起公共危机的突发事件的及时、正确的处理才是目前、今后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则以台风“山竹”作为典型研究案例,結合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此次自然灾害事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结合公共危机管理、“4R”危机管理理论,构建和完善广东省应急管理模式的新路径,旨在能够为广东省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应急管理;“4R”危机管理;自然灾害;“山竹”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导致广东省14个市66个县(市、区)共458个乡镇受灾,致广东4人死亡,经济损失42.49亿元。像“山竹”这样的自然因素导致的公共危机事件对社会秩序的危害不容忽视[1],从广东省对台风“山竹”的现有应急处理机制来看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以形成更加成熟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因此,本研究的问题是: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哪些方式方法能够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在应急管理是的支撑以处理危机事件。广东省对此做出的一系列反应和应急处理的这一案例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应急管理可以及时控制危机的蔓延,最大限度减轻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以保证社会安定[2]。

二、广东省台风“山竹”应急管理案例呈现

(一)事件回放

台风“山竹”是近年来广东省公共危机事件中特别是自然灾害事件中极为典型的案例。台风“山竹”给广东、福建等地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影响广泛,云系庞大,号称“风王”。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于 2018年9月14日在广东省江门登录,台风登陆前及过境后各种不同灾情叠加,全省受灾情况复杂,台风“山竹”导致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6亿元。

1.台风“山竹”应急管理过程

(1)事前阶段

a.明确相关责任人 广东省在应对台风时,调动了广东省消防总队、省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省公安厅、省民政厅、卫生部门等行动主体。

b.构建防风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防风应急救援保障水平包括组织救援能力和物资保障能力。

c.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 广东省政府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采取应对措施。成立了由领导班子统一领导和协调相关领域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d.发布预警 广东省政府通过电话、网络、广播、短信、微信、微博等途径发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防御工作的紧急动员令》。

e.人员转移 在发布紧急动员令后,广东省政府在多市实施应急措施。

(2)事中阶段

台风“山竹”来袭后,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按照不同职能部门的职责,建立了各自的应急指挥体系等。省委省政府批准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所要执行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同时,由广东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来统一指挥协调抢险救灾工作,发挥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制度优势,根据上级指示抓紧落实。

(3)事后阶段

事后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恢复相关设施及相关社会运行工作,对受灾居民的临时安置以及医疗救援等。

三、台风“山竹”应急管理阶段分析

(一)基于应急管理模型的分析

根据“4R”危机管理理论[3]可知,应急管理案例从其发生及应对的整个过程来看,可以分为减缓阶段、准备阶段、相应阶段以及恢复阶段,本节将从每个阶段入手,对台风“山竹”应急案例的过程进行分析。

1.减缓阶段

在应对此次山竹“台风”减缓阶段过程中,广东省已经制定了《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是当前广东省应对危机事件的主要依据。

2.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广东省前期已经对多处隐患进行了排除,这些隐患的排除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应对能力。

3.响应阶段

台风“山竹”发生后,有10余位省领导带队深入各个地市进行抗灾救灾工作,武警和解放军官兵共出动12多万人次。

4.恢复阶段

在恢复阶段,主要任务包括评估灾害损失,排水、供电、供水以及通讯设施恢复等。

四、应急管理对策

(一)完善应急管理预案建设

1.提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预案制作应贯彻分级分类的总体原则,省级应立足全省灾情种类编制类型预案,部门应按照职能分工分别设置类型预案和重大危险源专项预案。

2.体现应急预案的规范和法治 预案中必须明确启动程序和响应等级,启动条件应避免根据首长意志,而是应该严格根据灾害规模启动相应的等级。所有部门的行为和所做实际工作均应记录在案,任何失职渎职都要在事后严格问责。

3.完善应急预案的修订逻辑 预案的修订应分为年度修订和案例修订。一般情况下每年修订一次,保证预案中人员、装备、岗位等重要信息的准确性。

(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在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方面,要以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和省应急管理厅为牵头单位,明确应急管理厅成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导实体。

(三)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1.完善预警监测机制 构建危机管理信息监测系统,定期搜集和分析数据,最大化的保证信息的畅通沟通,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减少预案启动所需时间。

2.强化联动机制 要明确领导核心和指挥中心,要坚决落实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避免各自为战,令出多门,要建立信息化的统一指挥体系,形成救援合力。

3.建立健全行动协作机制 建立联络员工作制度,各联动单位各确定2名以上联络员,确保任务指令能够第一时间传达到位。

4.加大科技保障 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一体化的资源共享中心,做到数据在一定权限内共享,同时做好数据保密。

(四)完善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进一步跟进本地的管理办法,保证广东省在遭受危机事件时能够享有相应的权力,同时,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来考核每一位参与者,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干部身上,这样才能够提高公共组织在应对危机事件时的处理能力和面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本刊综合.适应新形势 探索新机制——从“山竹”应对看应急管理部如何探索应急管理新机制[J].中国应急管理,2018(08):4-7.

[2]马振兴.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探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2):175.

[3]吴涛,周佳雯,奚洁人.大城市社会危机处理比较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8,19(05):10-17.

作者简介:卢森远(1996-),男,仡佬族,贵州遵义,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管理与创新管理。

作者:卢森远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论文 篇2: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企业社会责任动因浅析

【摘要】企业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近几年发生的几次特大自然灾害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应急减灾对政府有效应对自然灾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驱动因素,论证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必然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经济、政治、伦理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应急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动因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近几年屡屡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给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应对自然灾害,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动员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业参与其中。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应该成为政府应急管理的左膀右臂,只有借助企业的力量政府才能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1.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经济动因

1.1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表面上看额外增加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竟争力,其实不然。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中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5.12汶川地震企业捐赠公众调查报告”显示:85%的公众正面评价企业捐赠的动机;79%的消费者会优先选择公益企业的产品;70%的受访者考虑购买公益企业的股票;67.4%的消费者谴责不捐赠的企业;65%的受访者考虑抛售吝啬企业的股票。另据国外一项调查显示,76%的消费者认为,在价格和品质没有明显区别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一个支持慈善事业,热心公益活动的公司产品。可见企业在自然灾害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慈善捐助行为不仅不会增加企业负担和成本,反而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长期业绩。根究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发生之前要经过需求、认识、喜爱、偏好、确信、购买等六个前后相继又相互重叠的阶段。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广告等营销形式达到提升效果,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宣传上也必须遵循差异化营销的策略,而参与自然灾害救助就是很好的实现形式。因为企业在灾难中的慈善行为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统计数字也表明,在产品没有明显区别的前提下消费者会优先选择支持慈善事业的企业产品。

第二,有助于提高企业声誉。企业积极参与自然灾害的救助有助于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当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企业“是否负责任”、“是否关注社会问题”、“是否有信誉”等问题属于企业的内部消息,消费者并不掌握,只能通过媒体等媒介来了解。企业参与自然灾害的救助就可以为企业赢得积极的正面评价,从而建立起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企业与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改善。企业声誉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声誉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销售业绩。例如,在汶川地震中,加多宝集团(王老吉)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得到很高的社会赞誉,产品销售额屡创新高。而万科集团捐款200万元的“吝啬”表现遭到了公众的指责和质疑,尽管公司追加了1亿捐款,但对企业公信力所造成的损失却一时难以彻底挽回。由此看来,企业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竟争力尤其是“软实力”。

1.2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企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是不明智的,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支持政府的行为才是企业的应有之举。在自然灾害中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因而变成对企业有益的一种投资行为。因为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得到政府政策支持,政府为了鼓励和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政策中就规定,企业招用当地因地震灾害失去工作的城镇职工,可以获得一定的费税减免。可见企业在促进就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会得到纳税上的好处,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在这个问题上,此前政府相关政策比较缺乏,但随着我国政府的日益重视以及税法的健全与社会意识的兴起,让捐赠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2.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政治动因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愈来愈成为社会的中心。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企业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全世界范围以及发展趋势看,企业的经济实力会越来越强大,社会财富越来越向企业集中。企业左右着市场上的商品、服务以及资本市场的变化行情,人们的吃、穿、住、用、行都与其息息相关,毫不夸张地说,企业左右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尽管 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但常言说,树无根不久,水无源不长。作为“社会细胞”,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向其提供最基本的元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当然企业在从社会汲取发展养分的同时,也不源源不断的向社会排放着废气、废水、废渣。众所周知,近年来发生的雨雪、冰冻、干旱等自然灾害与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着密切联系。自然灾害的损失往往是惨重的,与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相比,企业所纳之税微不足道。由此看来,企业对社会享受的权利和企业对社会的履行义务之间不平衡,权责不对等。基于“企业公民”的责任,企业也应以适当的方式“反哺”社会。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指出:“利润和企业社会责任不是博弈关系。一般情况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企业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但同时,企业承担着必要的社会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构成了企业理念的基础”。可见,企业的经济力量本身应该被理解为蕴含着社会义务。另外,政府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大力支持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可见企业在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上能够大有可为,这无疑也给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利己利民,何乐而不为。

综上可知,社会公众的要求和政府的推动必然给企业一定的压力,促使其积极投身到减灾救灾中。根据2007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4586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作为企业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因”,排在首位的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为71.3%。其他被选项目按照比重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38.9%)、“获得政府认同”(37.7%)、“建立持续竞争优势”(33.4%)、“树立企业家个人形象”(29.1%)等。而“获得政府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治推动力。

3.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伦理动力

伦理顾名思义就是符合社会的一般规范,是社会的潜规则,违背这种潜规则就会遭到社会的唾弃。

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许多中国的企业也把这种“兼济天下”的思想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并慢慢内化为企业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道德标杆。也许并非每个企业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但只要企业存在于社会中,就必然要遵守伦理的相应约束,尽管这种约束不带有强制性。

社会是由单个的群体构成的,企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而企业又是由一个个员工所组成的。从外部来说,企业的行为要受社会伦理规范的约束,特别是在重大自然灾害等能给人以巨大心灵撞击的时候,社会特别需要企业能以一定的行为方式来尽到“良心”义务,企业此时必须积极参与减灾救灾。如果企业此时不参与救灾甚至救灾不积极,企业就会背上“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的骂名,这对企业社会声誉肯定会造成负面影响,对企业长远发展也不利。从内部来说,企业的行为除了要符合社会意识的约束外,也要顾及企业内部员工的态度。中国自古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做事往往讲究“仁义”。一旦发生灾害,每个员工的内心肯定会有伸援手、献爱心的自发愿望。再以汶川地震为例,灾害发生后,几乎每个企业的员工都自发组织捐款、捐物,甚至有的还组成志愿者队伍冒着生命危险亲赴一线参与救灾。企业员工的这些行为都是出于个人的“良心”,并非外力的逼迫。如果此时企业的行为表现不尽人意,达不到员工所认为应当达到的理想高度,也会招致员工的不满,进而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万科集团曾在汶川地震期间作出“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的决定,遭到了万科员工的强烈谴责,也直接造成万科公信力大幅下降。

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下转第86页)(上接第75页)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孟子也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大灾面前有大爱,灾难所造成的苦难总会唤起人们内心的“恻隐之心”。作为企业同样应有恻隐之心,在充分自由表达企业自身意志的的同时,也应顾及社会的整体意志,不能不顾社会意识的批判。正是在这种伦理压力下,企业在应急减灾中履行社会责任即是一种自然地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学举.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中国行政管理. 2004,(8).

[2]李双龙.浅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经济体制改革.2005,(4).

[3]张春花.汶川大地震考验企业社会责任.WTO经济导刊.2008,(8).

[4]刘凤军,王锡莹.略论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影响力.市场营销导刊.2007,(2).

[5]杨富贵.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集团经济研究,2006,(7).

[6]刘思华.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思考.市场论坛.2009,(2).

[7]朱金瑞.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历史演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尹吉亭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论文 篇3:

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编者按: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惊人。目前我国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如何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各级执政部门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为此,本刊组织编发有关部门干部和学者的相关论述。进一步倾听他们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

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都呈急速上升趋势。灾害管理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各国都根据本国的行政体制建立灾害管理体制机制。本文以2008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为例,就我国目前建立的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协调机制谈一点认识。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1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常年年均需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近1000万人次,需救助冬春生活困难受灾群众近70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达2000亿元。大灾之年救灾任务则更加繁重。例如,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就造成浙江、江苏、安徽、江两、河南、湖北、湖南等19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含铁路、公路滞留需救助66.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27万公顷;倒塌和损坏房屋108.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同年5月的四川汶川地震,波及1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共造成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贵州等省(市)417个县(市、区)受灾,69197人死亡,18340人失踪。37.41万人受伤,紧急转移安置1510多万人,796.09万间房屋倒塌,2448.70万间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523.09亿元。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如下特点: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

我国现有的救灾体制和机制

我国现阶段减灾救灾管理的基本领导体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注重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专业救援队伍的重要作用,注重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的作用。我国政府的救灾工作方针为“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强调了政府在救灾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仅从中央层面看,设有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和国务院应急办公室等6个机构。国家减灾委员会由34个涉灾成员单位构成,办公室设在民政部,下设专家委员会,是为国家灾害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的专家咨询机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指导、组织全国的防汛抗旱工作。有17个部委局和武警部队领导作为成员,办事机构设在水利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灾害应急工作,共有28个部委及武警部队领导作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地震局;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和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工作,有16个部委和武警部队领导作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国家林业局;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民政部,负责抗灾救灾的组织协调工作;国务院应急办公室设在国务院办公厅。

我国还建立了一整套自然灾害管理机制,包括灾情信息报告机制、灾情信息会商机制、灾害预警预报机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救灾资金投入機制、救灾物资储备机制、灾区恢复重建机制和救灾社会动员机制等8个方面。2007年,我国政府发布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确定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灾害管理领域的应用。目前,空间技术、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科研成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已经初步建成覆盖所有灾种的预警、预报体系,遥感监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现代通讯系统等已经在灾害预警预报、灾害响应、灾情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国政府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法规30余部,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大大提升了中国灾害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急管理协调机制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在国家层面没有一个统一的自然灾害协调机制。上面提到的6个机构都是协调机构,都是由国务院领导出任主任,成员单位都有重叠,职能也有重叠和交叉。除了在紧急协调灾害救助方面以及在灾情发展过程中召开几次协调会议之外,多数机构只是召开一些年度会议或研究有关政策的会议。既带来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又出现缺位的情况,同时客观上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在大灾来临时,原有的协调机制常常没有足够的力度进行协调,又需要成立新的更高级别抗灾指挥部作为临时协调机构。

第二,各部门在灾害管理中的职责不够明确,缺少一部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以赋予各部门包括军队在减灾防灾救灾中的法定职责。当灾害发生成立临时协调机构时,会出现脱离部门的原有职能而赋予其新的救灾职能或任务的情况,造成工作脱节,影响工作成效。例如,建设厅的职能在地震前不涉及灾害管理,而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却被指派评估当地的受损房屋,造成技术力量的不足。此外,由于法律的缺失,政府和民间社会在灾害管理中的职责不十分明确。一些地方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

第三,各部门间和各协调机制间的沟通不够,接口不够顺畅。其结果是在灾害信息收集、灾情发布、灾害响应、救援队伍调动、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救灾资金拨付、灾后恢复重建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低效率、高成本的情况。

第四,各部门、各层级制定救灾应急预案间的协调不够。依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纷纷制定自己的灾害应急预案。全国的预案共计240多万个。但是,同层级不同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之间缺乏沟通,分级的标准和启动的标准也不够统一,其中不少预案之间存在冲突,预案数量虽多但可操作性不强,使预案成为一种摆设。另外,预案的宣传和定期演练也不够。

完善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的几点建议

第一,有必要制定一部国家综合灾害管理法律,明确我国灾害管理体制,从减灾、备灾、救灾、恢复重建等灾害管理的各个方面,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利,公安、武警部队和军队的作用以及企事业单位和民众在灾害管理中的权责做出明确规定,使我国的减灾防灾有法可依。

第二,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灾害管理协调机制进行整合。建议强化国家减灾委的协调职能和协调力度,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指挥能力的机构。而不仅仅局限于协调,下设各灾种专项办公室,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规程。在地方各级相应建立强有力的综合灾害管理协调部门,使其有足够的权力对所有致灾因子和灾害实施全面管理。

第三,充分利用各涉灾部门已建立的信息中心资源,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共享与信息合作协调机制,发挥各信息中心的优势作用,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

第四,加强各层级各部门救灾应急预案的统筹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对各类预案进行可行性评估,确定预案启动和实施的程序,权责到人,赋予调动本级一切资源与相关力量的权力,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预案做好各项抗灾救灾工作。此外。应加强预案的社会宣传工作,预案的制定中应该吸收当地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并明确他们的职责,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作者:柴 梅

上一篇:学生写作兴趣研究论文下一篇:词语语言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