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育自然灾害论文

2022-04-16

[摘要]通过在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中,应用花盆效应、边缘效应、限定因子定律、耐度定律等基本生态学原理,探寻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虚拟校本教研;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及推进“教师网联”计划;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建立合理的评价及激励机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加强教育自然灾害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加强教育自然灾害论文 篇1:

高校教育成本管理与控制制度的创新探析

摘 要:在我国日益趋于竞争的高校办学环境下,高校加强教育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但现行的高校成本核算方法在成本核算范围、成本项目划分方式、成本计算方法等方面都还欠缺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在成本控制制度建设上也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针对以上问题,文章在高校支出分类、成本项目划分、成本计算方法上进行了创新探析,也为高校成本控制提出新的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 教育成本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一、引言

高校教育成本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教育成本包括高校耗费教育资源用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成本、学生在校期间用于学习和生活的个人消费的个人成本、学校公共资源用于教育而损失的其他收益及学生将时间用于求学而放弃就业的机会成本。狭义教育成本是指高校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中可以用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的价值。本文所述的高校教育成本是指狭义教育成本。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执行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1997年由财政部颁布的,对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内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等没有明确规定。2005年出台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虽已将高校教育成本纳入政府的监管范围,但其所指的成本只是一种统计成本。现行制度并没有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提供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近几年,关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研究对高校成本核算原则、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作了初步确认和改进,但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范围和项目划分方式上还欠缺科学性和准确性,成本核算方法也不够简易合理。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创新地对高校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作出进一步探讨。

三、开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新思路

(一)明确高校会计基本前提

区别于企业会计,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之前要重新确认会计主体和会计分期。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对象,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应将整个学校作为会计主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会计分期应采用学生培养周期制,传统教育周期是按照学年(当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划分的,但现在高校每年的招生工作从7月份就开始了,结合高校特定的运作规律,高校会计期间应确认为从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二)强调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原则

1.权责发生制。当前高校会计核算多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业务除外)。收付实现制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标准,这种方式虽然记账简单,但由于不考虑款项取得和支付的归属期间,收入和支出不需要配比,重大的会计事项(大型设备购置、固定资产折旧等)不能合理地进入成本核算范围,不能准确反映高校财务状况。而权责发生制则能解决以上问题,它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确定各期的收入和支出,即属于当期的收支计入当期,不论款项是否已在当期收付。权责发生制强调配比原则,在核算过程中将支出与收益联系在一起(涉及折旧和摊销费用等),这样可以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2.配比原则。进行高校成本核算时,要同时在项目上和时间上进行配比,即行为主体对自己的会计行为负责,谁受益,费用归谁负担,同时,还要明确成本费用的归属期间,以便反映高校各部门各期间的财务状况。

3.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凡支出的产生的效益仅在当期实现的,应记作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教育成本;凡支出的效益需在多个会计期间内实现,则记作资本性支出,成本分摊计入多个会计期间。

总之,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相辅相成,是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必须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

(三)高校支出分类与教育成本项目的重新确定

现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将教育成本简单地划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和科研支出五部分,教育成本界定方法缺少科学性和准确性。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虽然在制度上有所规定,但应当将哪些支出计入教育成本,实践上还不科学、准确和明晰。针对高校成本项目确定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然后按照是否与培养学生相关这一标准将高校总支出划分为三类:全额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部分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不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

1.全额计入教育成本的高校支出。包括教学支出、教学相关支出、学生事务支出。教学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教职工的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各种福利和社会保障费等;公用支出:公务费、业务费、项目管理费等;教学用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缮费:教学楼、教学设备等。

教学相关支出包括教学辅助支出:图书馆、实验中心、体育中心等部门费用;行政管理支出: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费用。学生事务支出:学生贷款贴息、学生医疗补贴、学生会活动费等。

2.部分计入教育成本的高校支出。包括科研支出、后勤支出。科研支出中与培养学生有关的计入教育成本,例如校内教育教改科研项目等;与培养学生无关的不计入教育成本,例如高校承接的纵向、横向课题等。后勤支出中学生不单独付费的计入教育成本,例如校园绿化、学生用水用电等;学生要单独付费的不计入教育成本,例如校园超市、理发店等。

3.不计入教育成本的高校支出。包括高校各种非独立核算单位的经营性支出、校办产业支出、拨出经费、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向上级上缴支出、结转自筹基建、离退休人员经费、高校捐赠、赔偿费、自然灾害事故损失等。

(四)高校教育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将总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或劳务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每一种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1.对高校在产品和完工产品进行界定。高校会计期间采用学生培养周期制,只需每年计算一次成本。与企业单件小批的生产情况类似,应将产品的生产周期作为成本核算期,因此期末不区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2.高校培养对象的多样化,决定了教育成本核算计量的难度。如果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分别设置成本核算子系统,对于规模较小的高校来说,也许可行;但对于专业过多、层次繁复的高校来说,会大大增加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加大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成本。笔者认为,可以按照教育成本是否与特定的专业或年级相关这一标准,将总的教育成本划分为专属教育成本和共同教育成本。将专属教育成本记入按专业、年级设置的成本明细账,将共同成本按一定的分配标准记入按专业、年级设置的成本明细账,最后计算出生均教育成本。

专属教育成本包括:教学支出。

共同教育成本包括:教学相关支出、学生事务支出、计入教育成本的科研支出、计入教育成本的后勤支出。

(1)专属教育成本分配方式:笔者认为,一切教学支出的发生都与课时有关,都可以和学生学年课时数的多少联系在一起,所以应选择课时分配法。

专属教育成本分配率=专属教育费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学年课时数总和。

生均专属教育成本=专属教育成本分配率×学生学年课时数(课时数为折合数)

(2)共同教育成本分配方式:共同教育成本与特定的专业或年级无关,可以采用比例法对其进行分配。比例法是将共同费用按照学生人数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学生人数计算公式为:学校平均在校生数=该年各月末在校学生总数/12(人数均为折合数)。

生均共同教育成本=共同教育费用总额÷学年平均在校学生总人数

(3)高校生均教育成本=生均专属教育成本+生均共同教育成本

四、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制度分析及政策建议

高校应根据预先设定的成本管理目标,对教育成本的预算和办学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资源耗费进行控制,对影响教育成本的因素采取的相应的预防和调节措施,以达到成本管理目标。高校成本控制的目标制定应以“开源节流”为基本原则,即在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时,提高办学效益。科学地组织实施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可以大大提高高校综合素质,使其在日益趋于竞争趋势的高校办学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一)强化高校外部对教育成本控制的引导和监管

首先,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对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监督。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快高校会计制度建设,财政部应颁布统一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规范高校的会计行为。另一方面,政府应对高校的教育成本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加强政府的监督和激励作用。其次,国家审计部门应定期对高校开展审计工作,客观真实地出具审计报告,并向高校管理层提供管理建议书,改进高校的内控导向。虽然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原则上不对外公开,但高校应该向社会群体披露教育成本的核算原则、核算范围和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等信息,起到高校外部对高校教育成本的监督作用,促使高校加大教育成本的控制力度。

(二)完善高校内部教育成本控制制度

1.设立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心,加强教育成本管理。首先,高校应根据现实状况和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计划成本标准,对高校办学进行成本预测。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高校各部门以具体的教学或管理任务编制出部门预算计划,高校财务处再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各部门预算计划加以综合调整,编制出总的高校教育成本预算方案。然后,以对成本费用负责的高校各院系或职能部门各自建立成本管理中心,各成本管理中心分别对教育成本进行控制。最后,高校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成本考核制度,定期对各成本管理中心的成本控制绩效进行评价,奖励成本控制绩效好的部门,督促成本控制绩效差的部门调整其行为误差,进而完善高校内部成本控制制度。

2.完善高校成本控制内部评级体系和激励机制。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成效如何,高校管理层应该以成本控制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标准来评价考核,在评价考核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加强高校内部成本控制。同时,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激励机制是必要的,它可以提高教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调动广大教职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将自己的工作业绩和成本控制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制度的作用。

3.教育成本控制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缩减行政管理人员,控制行政管理费用,限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实行校有资源有偿使用;防止盲目扩招,应量体裁衣,根据高校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招生计划;落实专款专用原则,对于指定用途的资金不能挪作他用;高校的收支结余,应优先保证事业发展,然后再用于提取职工福利等活动;划清公私界限,应由职工自理的费用不能用公款开支,不能公车私用;杜绝大搞形式工程等。

总之,只有不断探析并改进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和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才能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嵘.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探讨.会计之友,2009

2.陈剑.会计角度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思考.会计之友,2008

3.李霞.浅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概念.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5)

4.朱荣.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6)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临汾 041000)

(责编:吕尚)

作者:刘强 王竹凤

加强教育自然灾害论文 篇2:

生态学视角下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探索

[摘要]通过在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中,应用花盆效应、边缘效应、限定因子定律、耐度定律等基本生态学原理,探寻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虚拟校本教研;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及推进“教师网联”计划;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建立合理的评价及激励机制。

[关键词]生态学;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如何应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使自身专业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环境中得到生存和发展,这是每个教师所要面临的问题。作为一门以研究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要任务的学科,生态学可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依据生态学原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一种生态现象,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学术的、人格的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进化过程。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与影响其专业发展的信息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生态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即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该系统的运行规律便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成长规律。本文试图在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中,应用花盆效应、边缘效应、限定因子定律、耐度定律等基本生态学原理,探求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二、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依据生态学原理,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种生态现象,因此,生态学可为探索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通过在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中,应用花盆效应、边缘效应、限定因子定律、耐度定律等基本生态学原理,可探寻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开展虚拟校本教研,摆脱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中又称为“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它不仅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由于是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易于导致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因此,在花盆内的个体或群体若离开此生态环境,就难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与此类似,如果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局限在传统封闭半封闭的继续教育系统中,使教师脱离现实的教学生活与实践坐而论道,也会使教师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简单依赖“学院式”培训,这样尽管可以使教师获得系统、全面的教育理论知识,但却难于满足教育实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造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并因此衍生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这要求我们应能够根据生态学的规律,重视教师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建构基于学校的、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

校本教研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学校中的教师和领导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校外研究人员的合作、指导,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为一体,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究活动。由此可见,校本教研改变以往教师专业培训从理论到理论的闭锁式循环方式,促成了教师专业发展从“人工”情境到“生态”的回归,也因而摆脱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因此,开展好校本教研是破解“花盆效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要做到这点,需要我们在开展校本教研时,应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同时。还要求学校应能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借助于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交流、共享与协作的工具,非常有利于开展校本教研。

虚拟校本教研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校本教研的一种教研方式,它是对传统教研活动的一种延伸。因此,虚拟校本教研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摆脱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使得校本教研能突破时空限制,方便校内教研人员、学科教师以及校外专家广泛地参与,因而有利于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全面普及,形成学校人人参与教研的局面,也因而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的工作。跟以往面对面的校本教研相比,在网络上开展虚拟校本教研具有以下优势:

(1)能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良好的平台。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应用Blog和wiki可以为教师自我反思搭建良好的平台。

(2)便于建立教师教学研究共同体。网络环境下,通过Blog、Wiki、QQ、BBS等工具可方便地建立教师教学研究共同体,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3)便于教师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网络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如优秀的教学案例、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电子书籍等,而且这些网络资源的知识更新速度快,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易于实现资源的共享。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开展虚拟校本教研并不是不要面对面的校本教研,相反,只有将这两种不同的教研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2 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及推进“教师网联”计划,关注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边缘效应”

生态学的边缘效应是指在某一生态系统的边缘或两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区域内,能流、物流和信息流都远远大于某一生态系统内部的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现象。这种边缘环境,一方面,能为各物种提供最丰富的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另一方面,也使它们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包括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为频繁的自然灾害。与上述的有些不同,教育生态学的边缘效应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按生态学边缘效应的含义来理解;其二,指现实中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的薄弱的、不受重视的边缘区。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也应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与生态学的边缘效应含义相同,如一个学校的教师要想在专业方面得到发展,必须要通过各种渠道与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教师及教育专家进行交流、协作和共同解决问题,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边缘环境;二是指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以致存在薄弱及荒疏的教师继续教育边缘区,存在大量的教师教育弱势群体,如在我国的许多农村及边远地区,由于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造成许多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及能力不合格,而不合格的教师又只能培养出不合格的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和推进“教师网联”计划,充分关注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边缘效应”,可加快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是来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不

同学校的教师,通过网络创设的交流与协作环境,就共同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一种学习型组织。由此可见,构建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关注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边缘效应”,是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教师的身份都是平等的,教师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分享对方的观点,相互帮助,最终促使教师专业共同发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途径比较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教育论坛,如南京大学小百合BBS的“教育论坛”、水木清华BBS的“教育论坛”等,也可通过应用聊天室、QQ聊天群等实时聊天工具来实现。

“教师网联”计划是教育部启动实施的一项重大计划,旨在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逐步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及边远地区教育的发展。通过推进“教师网联”计划,能够加强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即“人网”、“天网”及“地网”的三网融通,实现教师教育领域内的行业联合,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此外,通过推进“教师网联”计划,可以打破时空阻隔,为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教师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农村及边远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此,推进“教师网联”计划,同样是关注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边缘效应”,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 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摆脱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定因子”

生态学中的邛艮制因子定律”认为,生物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总有某一因素对其新陈代谢起着制约作用,如果这一因素缺乏,就会延缓或限制生物的生长和发展。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会成为限制因子,都会起限制性副作用,只是程度大小不同而已。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仅应该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应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领域,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如果教师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它们将共同构成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困限,制约着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可通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摆脱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定因子”,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其目的在于使每位教师都能获得教育技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自身专业发展生态困限的主动超越。根据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具体培训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此部分包括:信息工具使用能力、信息搜集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识别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信息再生创造能力及信息相关能力。(2)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及其教学适应性、多媒体组合教学的知识、教学模式的应用评价、教学媒体的优化与选择、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此部分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及方法;国内外典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项目的宗旨和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与案例。

4 建立合理的评价及激励机制。关注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耐受力”

1911年,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shelford)提出了耐度定律。所谓耐度定律,就是指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来说,都有一个耐受性范围,范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一种生物的机能在此范围内的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时发生作用,趋向这两端时就减弱,然后被抑制。换言之,生态中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与此类似,在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中,当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或多个因子,超过教师专业发展对其的耐受范围时,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系统的整体失衡,造成教师对环境的适应性障碍,严重影响教师专业的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及激励制度,对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要有适应新的教育技术能力,这些都无疑会在一段时间内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因此,如果学校没有好的评价及激励制度,不顾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不考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刻意追求学校教育信息化目标、速度或规模,就有可能加重教师的负担,使教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产生抵触心理,造成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超耐失衡和整体功能的失调,影响了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因此,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及激励机制,解决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提高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规避那些可能成为超耐的环境因子,也因而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在评价方面,首先,要树立起生态化的教师评价观,既注重教师专业综合素质的考察,也要尊重教师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价值。其次,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既要有客观评价,也应有主观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也应有定性评价;既要有教师的自评,也应有学生、其他教师、,教育管理者、家长等参与的评价。在激励机制方面,首先,可将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情况作为其绩效评估和工作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教师的薪金、升职、奖励等直接挂钩,以此来鼓励教师将信息化教学常规化,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校级课题立项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对于那些切入点较好、研究过程设计较为规范的课题,可将其列入校级科研项目,并给予一定的项目资助。最后,对那些不愿参与信息化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教师要给予适度的惩罚。奖励是为了诱导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及教学研究,而惩罚则是从鞭策的角度来驱使教师要参与到信息化教学及教学研究中。

三、总结

信息化环境下,不仅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逐渐被构建起来。因此,面对教育信息化,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有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担负起在信息社会中教书育人的重任。依据生态学原理,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种生态现象,因此,通过应用花盆效应、边缘效应、限定因子定律、耐度定律等基本生态学原理,探寻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途径包括:开展虚拟校本教研;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及推进“教师网联”计划;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建立合理的评价及激励机制等。

作者:程 志 范爱华

加强教育自然灾害论文 篇3:

扶贫路上的政策支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他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本期,我们摘录了我国近几年在扶贫方面出台的部分政策内容,从政策的角度一起回望我国精准扶贫之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個关键环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等。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投入,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退牧还草、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国家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加大农村低保省级统筹力度,低保标准较低的地区要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详实完备、动态更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儿童福利院、救助保护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社区儿童之家等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加快交通、水利、电力建设。推动国家铁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连接贫困地区的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提高国道省道技术标准,构建贫困地区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通道。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实施电商扶贫工程。

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加大贫困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力度。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出台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指导意见,加快实施重点贫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扩大革命老区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加快推进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实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综合扶贫工程,出台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的特殊政策措施。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成功解决了几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探索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决策部署,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出台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

当前,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脱贫攻坚形势复杂严峻。从贫困现状看,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下统称贫困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1%。现有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更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依靠常规举措难以摆脱贫困状况。从发展环境看,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大,地区经济发展分化对缩小贫困地区与全国发展差距带来新挑战;实现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时间特别紧迫,任务特别艰巨。

“十三五”时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重大机遇,特别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举全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障;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盼脱贫、谋发展的意愿强烈,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激发,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积极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行动,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通知》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以下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部署安排。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意见》指出,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以下简称“三区三州”),以及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补齐这些短板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策。

中央统筹,重点支持“三区三州”。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加大项目布局倾斜力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力度,加大生态扶贫支持力度,加大干部人才支持力度,加大社会帮扶力度,集中力量攻关,构建起适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的支撑保障体系。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对“三区三州”和其他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问题,予以统筹支持解决。重点解决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饮水安全、住房安全等问题,加强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政策支持和兜底保障工作,打出政策组合拳。

地方要统筹整合资源,紧盯最困难的地方,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本区域内深度贫困问题。要做实做细建档立卡,加强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实现动态管理,打牢精准基础。要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调整充实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明确工作任务,加强日常管理。要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要继续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发挥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各方面力量。坚定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加强扶贫资金监管,解决形式主义等倾向性问题,激发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确保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到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有: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贫困村全部实现通动力电,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达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全面脱贫任务。

強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全力推进就业扶贫。鼓励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友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岗位补贴、场租补贴、贷款支持等方式,扶持企业在贫困乡村发展一批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深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全面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和规范标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集中安置比例,稳妥推进分散安置并强化跟踪监管,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守贫困户住房建设面积和自筹资金底线,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确保完成剩余390万左右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加强生态扶贫。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现生态改善和脱贫双赢。推进生态保护扶贫行动。加大对贫困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支持力度。着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降低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辍学率,稳步提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质量。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扶贫医疗救助。加大医疗救助和其他保障政策的帮扶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强化综合保障性扶贫。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和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深入实施“福康工程”等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优先为贫困家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加强教育引导,开展扶志教育活动,创办脱贫攻坚“农民夜校”、“讲习所”等,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动员更多贫困群众投工投劳。


网络扶贫工作要点印发实施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加大网络扶贫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网络扶贫深度贫困地区行”活动,推动更多网络扶贫举措和项目向深度贫困县、贫困村倾斜,促进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互联网+旅游”,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资金支持等。

突出特殊贫困群体,创新网络扶贫帮扶举措。精准帮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带动贫困妇女增收脱贫,关爱贫困学生和困境儿童,加大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妇女等贫困群体的帮扶力度,开展少数民族语言语音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等。

引导网信企业持续参与网络扶贫,增强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引导网信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网络扶贫结对帮扶,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一批网络扶贫结对帮扶项目,加强帮扶项目的跟踪落实等。

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务实推进网络扶贫东西部协作。加快推进东西部网信产业合作,强化东西部劳务对接和人才支持,推动网络扶贫东西部协作项目落地等。

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推进网络扶贫工程升级版。深化拓展网络覆盖工程,加快推进电信普遍服务第四批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电商工程,深化电商扶贫频道建设,打好建制村直接通邮攻坚战,大力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大力实施网络扶智工程,實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深化宽带卫星联校试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化提升信息服务工程,推进部门间扶贫工作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比对分析等,为宏观决策和工作指导提供支撑。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务实开展网络公益工程,精准开展网络公益扶贫项目。

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做好网络扶贫与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战略衔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指导深度贫困地区全面统筹数字乡村建设,防止“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发挥网络扶贫带头人作用,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帮助贫困人口提升信息技能。

压实工作责任,巩固和提升网络扶贫成效。加强网络扶贫工作的统筹协调与督促落实,强化政策协同和资源整合,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加强监测评估,跟踪评估网络扶贫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网络媒体“脱贫攻坚地方行”活动,营造脱贫攻坚良好氛围。



上一篇: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水利渠道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