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史第一章教案

2024-04-21

社会发展史第一章教案(通用4篇)

篇1:社会发展史第一章教案

社会性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每个人出生时都带有明显的自然属性,比如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比如,本章开头提出来的,小宝宝出生后饿了就哭,小便时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等,都是出于本能进行的生命活动过程,其行为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或者是民族特性,文化背景的影响,完全是自然属性的自然流露。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扩大交往活动的范围,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与他周围的人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时候,儿童就会逐渐感到关爱、约束和控制,并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他的社会性也就发展了起来。这个实验再一次表明了社会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且说明,社会性的发展会因为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人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情感,都是通过自我意识来产生的。

婴儿基本上是物我不分的。1岁以后,婴儿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眼睛、鼻子、嘴、手、脚等器官的名称,也开始感觉到手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游戏。2岁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自己的符号,称呼自己的名字如同称呼其他的物体,不能分清主客体,;2岁半到3岁之间,婴儿开始逐渐使用“我”来取代自称名字,使其自我意识的一大飞跃。然后,孩子们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几岁了,自己有什么要求和感受,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与父母及其周围的关系等,并逐渐形成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意识,到5岁左右,幼儿形成比较明确的性别角色意识。

社会认知,对他人的认知,比如对同伴意见、成人意见的理解和采纳能力等,对家庭,幼儿院,社区等环境的认识、评价等

社会情感;婴儿很早就开始表现出兴趣、悲伤、厌恶、惊讶、害怕等原始情感反应,他们对妈妈欢乐的面孔反应更积极,对有快乐的面孔注视时间更长,表现得更高兴。大约在3个月左右,婴儿人际交往中开始出现对人的偏爱现象,出现依恋的萌芽.5、6个月后开始出现认生现象,出现较为稳定的母子依恋.;1岁左右,部分婴儿或有明显的嫉妒行为。但是幼儿能够表达和谈论自己的感受时,一般要到3岁以后。

社会行为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参加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交往的技能,非言语交往技能,合作、解决冲突等技能。

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能够逐渐学会接受新环境,适应矛盾冲突情境的能力。

个性,有其独特的稳定性,它构成了一个人的存在,是人格特性的表现。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例如,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常常获得成功,自信心就会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进而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而活泼开朗的性格又能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遗传素质的影响

遗传可以为个体发展提供必需的生理基础。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遗传素质对于儿童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的影响,但其实遗传因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幼儿天生的气质类型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意抑郁质为主要气质类型的幼儿能够在活动中都积极主动地展示自我虽然,教育者要通过各种影响培养她活泼开朗的性格,但不可否认的事,他更加适应独自安静的活动方式。

还有的孤独症有二,造成特们不能与周围环境的人相互交往的原因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了对胎儿神经系统不良影响的药物。狼孩虽然在狼群中长大,但一旦回到人类社会,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人的心理与行为,就是由于它是人类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在依恋范围上,幼儿依恋突破早期的亲子关系,建立更为复杂得多重依恋,即不仅对家庭主要照看者产生一脸,而且对幼儿园教师产生一连,这种多重依恋直接影响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质量,有其影响着幼儿情绪生活的健康。如果,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不能摆脱对家庭找看者的依附,迅速建立起新型的依恋关系,那么就会导致适应困难。可以说,多重依恋关系的建立是幼儿情感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和情绪和谐的主要保证。

角色是戏剧中借用的一个概念,个体生来就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就儿童扮演的角色而言,首先是先赋角色,其后,不断获取后继角色,最后形成“角色群”,即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于是儿童的社会关系不断复杂化。正是个体角色从单一性发展到复合性,儿童的角色社会化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物质环境

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风俗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起社会性因此也带有地理因素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深深印记.例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人们能歌善舞,大胆泼辣;而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就更加内敛一些,含蓄一些;南方人多精明、细腻;北方人多淳朴粗犷,这与其生活环境中的地理、气候不无关系,生活在其中的幼儿也因此形成带有一定地域特征的社会行为特征、交往态度和方式等.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最初场所.个体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与此形成的社会性特征,都受到家庭极大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过程和质量,影响幼儿的社会认知,并将长期影响幼儿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挂你,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母亲的态度、情感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作用是关键性的。母亲是宽容的、民主的,孩子多是合作的、独立的顺从的人际关系比较好的;母亲如果专制,冷漠,孩子多是攻击的、依赖的、情绪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困难的.母亲是干涉的支配的,孩子多是胆小的、幼稚的神经质的、被动的.父亲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认知.为了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仅仅有幼儿园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好家园工作.社区环境和大众传媒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社区文化,对人的社会性发展,对儿童的社会行为方式等也表现出明显差异.比如,长期居住在单元楼的幼儿,其中很多人的交往能力比”四合院”长大的幼儿逊色.居住在学校附近和居住在商业区周围的幼儿,对读书和从商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说明国人早已认识到社区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近年来,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视类电子传媒的普及,使电子传媒成为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环境因素.据调查,家庭中的小宝宝从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幼儿期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些不足周岁的幼儿甚至出现只要醒着就得看电视的”行为”问题,比如一部分幼儿明显表现出语言交流困难,攻击性强退缩行为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怒睡眠不足等行为问题,有专家把称之为高楼综合症或者是电视综合症.培养幼儿良好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儿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变的过程,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行为经验,从而相应的习得该角色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人一生中扮演着种种角色,就家庭而言,有构成家庭的家庭角色,如:爸爸、妈妈、儿子或女儿;就社会而言,有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角色,如:农民、工人、医生、警察、教师、军人等;就个体发展过程来看,出生后在家做子女,入学后当学生,参加工作后有了职业角色,有了子女后为人父母等等,每一种角色的相应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学习。

因此,只有培养幼儿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才能让幼儿认知自己身边的各种角色,理解各角色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扮演好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让幼儿多做角色游戏,加深幼儿对角色的体验

1、角色游戏是幼儿认知社会角色,理解社会角色关系的主要途径。在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培养前,要让孩子们走进生活,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孩子只有多接触社会,多接触生活,才能增加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感性认识,注意引导孩子观察人们在干什么,人们之间的分工和关系如何,等等。如经常带孩子去参观超市,就要让孩子认识“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了解他们的工作;参观工厂时,要引导孩子认识“工人”的角色及工作情况;乘公共汽车时,让孩子认识“售票员”、“司机和乘客”角色,了解他们各自的职责等等。不管何种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角色行为、角色规范及相关联的社会关系,而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幼儿先去了解他们职业的性质,有了一定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后再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扮演某一个角色,从而理解该角色。例如:当前由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几个方面的原因,多数幼儿普遍活泼好动,做事缺乏信心,怕吃苦、畏难,要改变孩子们的这些不良行为,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活动区的教育作用,例如:我们带孩子们到消防大队参观了哨兵站岗,通过实地的观察,孩子们了解了哨兵站岗的姿势,了解了哨兵的职责,于是,我们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幼儿在表演区中扮演“哨兵”,并引导幼儿比一比看看谁是个好“哨兵”,在扮演的过程中,孩子们与无意之间习得了“哨兵”所具有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也许孩子以后会慢慢淡忘扮“哨兵”这个游戏,但是通过这种反复的角色扮演训练而内化在儿童身上的良好品质却会永远保留在孩子身上,使他终身受益。

2、充分发挥好教师、父母的榜样和指导作用。

教师及父母扮演的社会角色对孩子起着榜样的作用,因此,教师、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由于受理解水平、动作水平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幼儿在选定游戏主题、分配好游戏角色,开始游戏时,往往因为主题多,情节复杂而违反规则,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有效介入。如:组织幼儿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时,由于故事中的角色多,孩子们在分配角色时发生了争吵,这时我们介入到了孩子们中间,指导孩子们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加之故事情节复杂,孩子们在表演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游戏时常中断,于是,我们以特殊的游戏伙伴身份参与到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当中,进行了游戏的指导工作,使游戏顺利地开展了下去。

对于孩子们在活动区扮演的角色,非常有必要延伸到家庭当中,可以让孩子把未尽的兴趣在家庭区角中获得延伸,这就需要家长同样担负起参与指导幼儿游戏的的工作。这样才不至于使幼儿的游戏半途而废或降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水平和体验程度。

任何儿童在1岁以前,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的交往 中(游戏是最主要形式),就可观察到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关系。如为抢夺玩具而呈现的攻击性动作,因失去玩具而放声大哭等,这可算是儿童道德行为的最初形态。随着儿童依呀学语,逐渐掌握语言后,道德行为就同时在成人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强化。如当儿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时,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乖”等词语给予正刺激,或负刺激。这个过程,就可促使儿童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会十分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此同时,儿童很自然地会认定成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是好的行为,而被成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这就是婴幼儿的最初的道德判断。只是这种最初的道德判断,仅仅只有“好”、“不好”两大类而已。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二、对学龄前孩子明确提出要求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事物已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评价,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各种道德感的明显表现,如:大些的孩子乐于照顾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谦让玩具等。然而,学前儿童的道德感以及被这些情感激发出来的行为虽然多是真诚的,但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需要成人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学前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有实验证明,学前儿童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还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多数学前儿童常把英雄与解放军混为一谈。还不能将“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则上来加以评价。因此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让孩子有实际的道德体验。对良好行为进行练习是这个时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说教绝难奏效。同时,鉴于学龄前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的特点,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要孩子做到的,家长一 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对学龄期孩子要规范其行为,强化道德意识 学龄初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正式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了他们负有责任的主导活动,并且是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真正开端。有研究确认: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逐步 开始形成的。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情感。学前儿童已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反应。可以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同时,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结合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的结果,而注意行为的动机,仅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学前晚期儿童,开始注重行为的动机、意图。比如,小朋友A把玩具乱扔打碎了一个盘子,小朋友B帮妈妈刷碗打碎了一打盘子。让儿童来评价哪个小朋友好一些时,学前早期的儿童会说A好,因为他只打碎了1个盘子;而学龄晚期的儿童会说B好,因为他是在帮妈妈干活。

到学前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渐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不客观、正确,儿童往往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在整个学前期,甚至学前晚期,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较差的,成人的态度对儿童的评自我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任何过高、过低或其它不恰当的评价都是有害的。例如,如果成人对儿童说:“你永远也学不会”,“你总是不会安静”,“你老是爱打人”等等,儿童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毫无希望的人,变得没有信心。

案例二:孩子为了逃避写作业而撒谎怎么办?

事由:李木(化名),7岁,上小学一年级。上学之前,他是一个不大合群的孩子,妈妈总是鼓励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上了小学之后,因为他住的地方离学校非常近,妈妈在接送他上下学一段时间后,就让他自己走了。—刚开始的时候,妈妈认为还不错,李木能自己上下学,回家之后就先写作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发现李木开始撒谎了。如果老师留了三项作业,他回家只说留了一项。多出来的时间,他就是不停地玩,老师发现他总不按时完成作业,就告诉了李木的妈妈。李木的妈妈非常生气,狠狠训斥了孩子。但李木并没有改正这一错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在外边玩,他依旧编造谎言。李木的爸爸为此打了他好几次,但李木就是改不了这个坏习惯。李木的妈妈有些无计

可施了,不知道怎样做才好。

分析:在心理学上,自我控制是指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自我控制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克服冲动、忍受挫折、抵制诱惑、遵守规则,学习时不分心,为了将来而牺牲眼前利益的一种能力和行为。对于儿童而言,自我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些品质的形成无法离

开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如此看来,李木的行为应该是较为典型的自我控制水平不高的一种表现了。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李木这种行为的成因。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模式与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水平与父母的要求以及提要求的性质都有关系。具体到李木,在他入小学之前,妈妈认为他是一个不太合群的孩子,总是鼓励他和别的孩子一起玩。那么,妈妈的判断是否准确呢?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全面平衡的过程,表现在儿童总是先用他已有的个性特征面对环境中的学习与交往。如果此时他遭遇了困难与障碍,他必然要主动地修正自己个性中使自己受挫的那部分东西,积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李木妈妈主观的判断与“改造”极有可能使他丧失了改变的主动性与可能性。事实上,父母若以专断、限制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控制,那么他很有可能有情绪压抑或有盲目顺从的倾向。对策:让我们试着给李木的爸爸、妈妈一些建议吧!

1、力戒粗暴。儿童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之过急恐怕没什么用处。对待李木,打骂与训斥只会适得其反。

2、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具体而言,孩子都喜欢游戏活动,我们不妨利用他喜欢的游戏提高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可以让他扮演自己崇拜的英雄的行为限制与规范自己。

3、倾听孩子的想法。对待李木不喜欢写作业的行为,我们还应该认真地听一听他的想法,给他倾诉的机会,他就很可能会说出一些我们不了解的理由。如我不喜欢某个老师,我不喜欢上某些课等等。通常情况下,孩子对自己没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学习活动一般都不那么感兴趣。

4、帮孩子“搭梯子”。对待儿童不爱学习的情况,父母要给予具体的帮助。必要的时候要“搭梯子”,进行适当的辅导,降低课堂中学习的难度。

5.提供与同龄儿童交往的机会。我们不可小视儿童彼此之间的学习,在儿童彼此的交往过程中,他们能够根据别人的情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他发现别的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校,那么他就会在心里认真地琢磨,我怎么和人家不一样呢?事实上,很多父母往往在孩子还没有反省的时候就开始唠

叨了。

总之,当孩子为逃避写作业而撒谎时,父母首先要寻找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案例四:孩子撒谎、说大话怎么办?

事由:星期天,小明(化名)跟着妈妈到她的同事林阿姨家做客。林阿姨家有个比小明大一岁的男孩叫强强(化名)。两个孩子玩得很开心。强强有很多拼插玩具,两个人在一起拼着各种不同的物体。每当小明发现一种他喜欢的模型,都会告诉强强:“这个我们家也有。” 而且他还告诉强强,他们家还有最新出的“哈利·波特”的拼插玩具,强强非常羡慕。

吃午饭的时候,强强忽然对妈妈说:“妈妈,咱们去小明家玩好不好?我想看看他们家新的‘哈利·波特’玩具。”小明的妈妈说:“我们家没有这玩具呀!”小明的脸红了,他着急地说:“我是说爸爸要给我买的。” 强强不乐意了:“你是说你们家有的。” 小明则说“我没那么说。”两个妈妈赶紧平

息了他们的争吵。

回家的路上,小明的妈妈说:“小明,你怎么说大话呀?没有的东西为什么要说有呢?”小明回答不出,只好沉默了。小明的妈妈不明白:孩子是出

于什么心理要撒这种谎?

分析:说大话这种情况在少年儿童当中并不罕见。当别人说自己拥有什么名牌产品的时候,自己明明没有,也要编出一个来吹吹牛;当别人说自己见过什么奇特的东西时,自己也不甘示弱,胡诌一个,以为这样能让自己脸上有光。不少家长也问过和小明的妈妈同样的问题:“孩子出于什么心理要撒这种

谎?” 这种现象的确反映了孩子的复杂心理活动,家长千万不要简单地下结论,匆忙地生硬处理。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孩子发展中的一种心理需求——

维护和发展。

自尊,也就是维护和发展自我价值。这种维护自尊的需求是合理的,家长不但应该支持,还应该不断地去激发。但是另一方面,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不会正确地实现自己的自尊需要,有时维护的不是真正的价值,有时甚至是不择手段。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常常是还没有想好答案,就急忙举手,站起来之后张口结舌;有些调皮的学生,为了引起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竟然会采取恶作剧、破坏纪律等不恰当的方法。

小明的说大话,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我价值,但是追求了错误的内容,采取了不当的手段。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既要维护和发展他的自尊心,又要引导他追求正确的内容,采取恰当的手段,切忌“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

掉”。

对策:我的具体建议是:

1、发挥家长的榜样、引导作用。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难度比较大。因为小明维护自尊采取的是一种追求虚荣心的手段,这种做法在成人那里也是司空见惯。所谓虚荣,就是追求表面的光彩。这是一种表面的、虚伪的自我价值。有一位经济困难的父亲,他的孩子不努力学习,而是好吃讲穿,他十分苦恼。但是交谈之后,我发现这个家长竟亲自给孩子买了鳄鱼皮带。别人好奇地问:“您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为什么还给孩子买这么昂贵的东西?”他回答道:“我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得有。”

2、和孩子共同分析,抵制社会不良影响。家长的虚荣心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孩子了。即使家长自己没有这种做法,当前的社会心理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攀比,讲排场,好面子等不良风气,实际影响着每个人的隐性认识。因此家长还应该经常针对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带头和孩子共同

分析,从心灵深处提高认识。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在座的家长们感受如何,实际上,上面所讲的内容也是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感悟出来的。我在生活中常常也这样做,可由于工作原因,有时我很少陪孩子,这也是很多家长共同面对的问题,不过我要坚持一点,我只要有时间我绝不放过和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坏毛病,不过成长的道路本来就是艰辛的,需要老师、家长一路好好陪伴,像一棵小树苗一样,从小就让他长直了,不然等他长

大了,想把它掰直可难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

色。

一、案例故事

某小学五年级学生赵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工人,母亲身体不好。

赵涛从小就养成了自主自立品格,独立走路、吃饭、穿衣、搬凳子、开关门窗等,什么事都想“让我来做”;上学以后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和校外活动,很少让父母操心。小学三年级以后他更希望老师、家长不要把他作为小孩看待。他在班级担任管理生活的班干部,处处起带头作用,每天放学后还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劳动。人们都夸赵涛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和赵涛同班的另一个儿童叫王宏亮,与赵涛大不一样。王宏亮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从小就享受到了“421”家庭小皇帝般的呵护,上学以后学习成绩还好,但是独立自主意识很差,对成人、父母、教师过分地依赖,对参加学校和班级各项活动不自信,不积极,适应性差,在没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就害怕发生危险和遭受失败。显然需要父母和教师重视对王宏亮的独立自主性的培养,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具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

二、教育建议

自主性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个性成熟的一个标志。没有独立自主性,也就没有责任感,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在适当和安全的范围内逐渐允许儿童得到某些自由,给予他们信任。没有足够的信任感,儿童在主动去做某种事情时,就会犹豫不决。当然,在放手让他们去做事时,要根据他们现有的水平,适当加以指导,而不是放任自流。

其次,对儿童的自由应有所控制和约束。必要的控制和约束,可以减少儿童的失败,养成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习惯,对于有规律的生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任何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中,自由都是相对的,应与纪律统一起来。只有遵守必要的纪律,才能得到更多的自由。青少年和成人间的冲突,常常是因青少年的独立自主要求与成人的监护、约束的矛盾引起的。正确地处理这个矛盾,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面对儿童、青少年不合理的独立自主要求,父母和教师不应该是“暴君”、“独裁者”,而应该是通情达理、慈祥善意的。不是用强制和压服,而是用婉言规劝,使他们心悦诚服。这既有利于他们接受正确的意见,又不会压抑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

几乎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都给孩子们上过《拔萝卜》这一课。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让儿童想一想,如果让他一个人拔萝卜,没有别人帮忙,该怎么办呢?

这个异议提得好,好就好在它触及到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上的认识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教育中的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问题。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行为的独特的综合。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必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所谓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让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性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人要掌握与该社会相适应的行为体系。一个社会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对它的社会成员提出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提出社会化的目标。一个人是社会的人,他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发展。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与其他人接触、交往,个体一方面接受社会各种环境刺激影响,另一方面又依照社会各种行为方式产生许多反应,经历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就是实行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也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但是,以往我们的教育实践并未按照正确的教育理论思想运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对人提共同的要求,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不需要有个性,也不允许有个性。这种情形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教育发展史考察,在某种社会形态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的思想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想意识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礼”或“礼治。”“礼”的内容是等级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最集中的表现是维护忠孝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它要求个人“克已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系统,培养封建治世人材为目的,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并同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自我--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自我,往往是行为举止的一面镜子,让人具有省思、洞察与改变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曾拥有过真正的自我,只接受被别人的关爱、只愿意听赞美和肯定的语言,而将所有负面的感受,归咎为外界的迫害、轻视、恶行这样的行为特质。这种人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或有错,一旦碰到了生活的压力、冲击或人际关系的不顺,往往就会推卸责任,极度空虚与彷徨,甚至出现自虐、自杀或杀人等毁火性行为,借此报复那些迫害、欺负自己的“坏人”。

篇2:社会发展史第一章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概括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

3.了解当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具有争议的几个理论问题。4.理解并学会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几种类型。5.明确认识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儿童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什么是发展与儿童发展

发展的含义: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发展包含三个要素:发展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连续稳定的;发展最后导致结构性改变。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心理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一是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二是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一般的解释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首先,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例如,当你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空间位置和房间里的家什肯定地变化了,但你本人并没有得到发展。因为空间变化纯粹是外部的。即使是非空间变化,凡属于外部的关系也不够成发展。例如,当儿童入学后,他们的父母成了学生家长。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家长发展了。

其次,也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称为发展。例如,当你从明处走入暗处,视网膜上的光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使视觉感受性大大提高了,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走入明处,才会发生过程相反的明适应。这种内部变化是为了重建机体的正常平衡,其最终结果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类似的情况还有女性的经期生理变化等。这些也不能称之为发展,尽管它是内部变化过程。

以上我们列举的空间变化、非空间变化和周期性变化虽然具有可逆性,但都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明,即使是内部的、稳定的、持久的变化,也不能一概称为发展。例如,一个三岁儿童会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这并不说明这孩子懂得了数的序列。一个四岁儿童会背乘法口诀,也并不说明这孩子懂得了数的组成。所有这些内部的、持久的、稳定的变化,只是靠模仿和强化,一种机械的学习积累,并没有进入意义的理解水平。只有当儿童把所学习的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起来,才能说这种变化导致了结构变化,才可称的上是发展。例如,当儿童懂得了数的序列和组成的法则,就会懂得3的前面是什么数,3的后面是什么数,懂得3就是1+1+1,而9则是3+3+3,并且懂得9/3=3等等关系。儿童从数学的结构上理解了这些关系,懂得了要素之间的基本规则后,表明了他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发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可以说成“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儿童发展 :是研究儿童心理与生理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1.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有很多分支学科。如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生理心理学(揭示心理现象与生理过程的规律与关系);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及社会行为)等。目前心理学的分支达100个左右。随着社会发展,会有新的分支不断出现。

2.发展心理学:

关于心理发展的问题,在心理科学中,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的。(1)心理的种系发展。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人类心理发展史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心理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准备起来的,是跟动物心理有联系的,但同时又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言语的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心理的个体发展。研究人、动物的生命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身心状态和机制的成长、变化的规律。其目的是探索生命体心理活动的一般法则。

发展心理学从个体研究的角度看:探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就是研究毕生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着重在于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探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人的学前时期的心理发展就成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科学的重要内容。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从出生到青年前期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探明其一般的心理和规律的同时,还探究学前儿童的认知、情绪、自我意识、艺术以及社会化等特殊领域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特殊领域与一般发展规律间的相互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0-----6岁)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问题: 儿童发展、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儿童发展研究的对象

对象:儿童心理与生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每一门科学都有其特有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比较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是属于前者的研究学科;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以及一般的发展心理学都是属于后者的研究学科。其中儿童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核心部分。

就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段时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统称为儿童期(这是指广义的儿童期,至于狭义的儿童期是指少年期以前的儿童。儿童发展心理学指的是前者)。这一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是接受教育最好的时期,因而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对于这个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构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modation)、平衡(equilibrium)来说明适应过程。

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最初是先天无条件反射)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即形成格式。格式的复杂水平直接决定了思维水平的高低。格式类似于其他学者所认为的认知结构。

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当机体的格式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格式或调整原有格式,引起格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就是顺应。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

同化与顺应的例子:从加法到乘法

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会不停地遇到外来刺激,通过同化与顺应机制,机体的格式从相对较低水平的平衡,到该平衡被打破,发展到相对较高水平平衡的建立,个体的心理水平也相应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某一水平的平衡是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平衡不是一种静止的、固定的状态,而是一个持续地追求更好状态的连续的过程。

同化与顺应———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可以归结为: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连续性:指一定时期的发展变化总是在前一时期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发生,后一阶段的发展也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变化为基础。

2、阶段性: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平稳的、细微的变化属于量的积累,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取代旧质要素而占优势的主导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为发展中的间断或跳跃现象,即阶段性。

心理活动与世界上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于是新质就代替了旧质而跃上优势地位,量变引起了质变,发展出现了连续中的中断,新的阶段开始形成。从图1-5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质中又包含着旧质,但每个阶段占优势的特质是主导该阶段的本质特性。

许多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

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作如下划分: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

(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中期(6岁—11、12岁)

(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8)青年期(18岁-30岁);(9)中年期(30岁-60岁);(10)老年期(60岁-死亡)。

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两种不同的儿童观: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是形成、控制和调节自身发展过程的积极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是被动的机体,其行为主要是由环境中的外部力量塑造。

在儿童发展理论上,无论是环境论者、遗传论者或成熟论者,都未把儿童当作一个能动的主体。儿童或者是受外部环境所驱使,或者是被内部生物学因子所规定,唯独没有儿童自我的力量。

将儿童看成是个主动的个体,就必然要尊重儿童,将儿童当成是一个有自己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探究性的独立的个体;重视鼓励和表扬;重视开发儿童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

是强调儿童稳定的心理特性的发展,还是强调环境对儿童的塑造作用? 这又归结到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孰轻孰重的问题,一些理论家强调稳定性——儿童们天资有高有低(如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会能力),而天资是终生不变的。这些理论家格外强调遗传的作用。如果他们视环境为关键,那么通常会认为早年经历是建立人类终身行为模式的基础,他们认为,早年的重大挫折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不能完全被儿童后来所经历的积极事件的影响所消除。另一些理论家则要乐观得多。他们认为只要有新的经历为其提供支持,这种变化是可能的。

早期的行为是否可以预示以后的行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时还要看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

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

一个人的特征或性格指导一个人的行为,还是情境指导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是一定情境下特有的,还是在各种场合下都会表现出来。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人和特性和情境变化都会影响行为。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这个概念是从植物学、生物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

关于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劳化兹发现鹅、鸭、雁之类动物在刚刚孵化出来后,让其接触其它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如人、木马、足球),它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跟随,结果,对自己同类“母亲”却无任何依恋。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蜡上刻上标记一样,故称“印刻”。劳伦兹还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处时机就无法再学会,因此又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

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生理与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20世纪早期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复演说 这个时期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2)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材料。

(3)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六十年代中期

(1)阐明和检验解释儿童行为的理论。(2)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3)偏爱实验室研究。3、60年代中期到现在

(1)重新发展了皮亚杰理论。皮亚杰是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建立了结构主义的儿童心理学或发生认识论。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和作为认知发展的特殊领域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成熟和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把儿童看成是积极主动的有机体,无须成人直接的指导或对环境的安排,儿童会自己去寻找刺激,组织自己的经验。他的观念改变了人们对儿童的基本看法。

(2)重新研究遗传和成熟对行为的影响。(3)试图把认知发展和社会行为联系起来。(4)将儿童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在本世界20年代,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就被介绍到我国来。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的儿童心理学也像其他学科一样有了很大发展。在教材建设方面,由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于1962年出版,这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儿童教育实际编写教科书的最初尝试。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的研究开始提到重要地位。(2)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研究增强。

第四节

儿童发展的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原则,也是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一切科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尤其在研究心理时要特别注意。因为研究与被研究的都是“人”,都有主观意识,会使材料带有主观性,以致不能反映人心理本来的面貌。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特别强调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2、实践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贯彻教育性原则,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研究工作对学前儿童心理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研究过程本身往往就是教育过程,因此研究者必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从设计研究方案、安排时间到研究者的举止行为,都必须考虑到对婴幼儿的心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曾有心理学家为研究遗传、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孤儿院找了一些儿童,使其处于与人隔离、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该研究严重影响了这些儿童的发展。虽然他的研究课题很重要,研究材料也是独一无二,但由于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而遭到了强烈的谴责。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二、研究类型

(一)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1、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横断研究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因此这种设计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目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这一设计。优点:是时间短、取样大。

其不足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依据横断研究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世代效应”(cohort effect,也称群体效应)的影响,即不同世代群体由于所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和遭遇历史事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心理发展上有差异的现象。不足:由于被试来自不同年龄的个体,不一定能确切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例如,如果测量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对摇滚音乐的兴趣,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兴趣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但事实上,这更可能与不同的社会时代对音乐的兴趣变化有关。

利用横断研究得出的数据表明,60岁以后智力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下降是年龄发展本身引起的呢,还是由于老年组被试的受教育程度不及年轻被试引起的呢?

2、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纵向研究的特点是,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从而系统、详尽地了解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纵向研究还有助于探明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对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十分有益。

纵向研究体现出周期长、费用大的不足,故被试的数量往往受到局限。研究期间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会因死亡、搬迁、厌烦而流失被试,从而有可能影响取样的代表性。

纵向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不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纵向研究:儿童行为问题

1984至1995年间,在南京开展了针对同一群体儿童的追踪调查研究。1984年初次调查了697名学前儿童,平均年龄5.7岁,其后分别于1988年(平均9.7岁)、1990年(平均11.7岁)、1994年(平均15.7岁)对这些儿童作追踪调查。调查均用父母报告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纵向研究:男孩行为问题

纵向研究:女孩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的总分值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的下降;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男女性别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提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差别只有少许,且发展到青少年期这些差异有大致消失的趋势,“行为改善”更多地见于男孩而非女孩。

纵向研究:例

瑞典心理学家马格纳森(D.Magnusson, 1993)的个体发展与适应(IDA)研究:目的是弄清楚个体与环境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以支配从童年到成人的发展;特别感兴趣的是构成社会适应不良(如酒精中毒、犯罪、心理障碍)基础的发展过程。

研究开始时的对象是3、6、8年级的学生,约有1400人。研究的资料大多是通过测验、观察、调查、访谈等从被试本人获得的信息,此外也有来自父母、教师、同伴及公共记录(如犯罪、精神病学诊断记录)等方面的信息。

在研究中,马格纳森考察了女孩生理成熟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生理发展的差异与在家里(如出走)、学校(如旷课)、业余生活(如吸毒或喝酒)中的问题行为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追踪研究发现,15岁时在这些问题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早熟女孩比晚熟女孩有更多的问题:早熟女孩饮酒行为比率更高、与成人有更多的冲突、对学校和未来职业较少感兴趣。早熟女孩对社会关系的关注比晚熟女孩大得多。

尽管15岁时这些差别很大,但到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时,许多差别明显消失了。到成年时,早熟和晚熟的被试在问题行为和社会关系方面几乎没有差别,也就是说,早熟女孩的问题行为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期。马格纳森认为,只有纵向研究才能理解个体发展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优点:心理发展连续和阶段性的资料;纵向研究可以对儿童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整体的考察,以揭露心理不同方面的关系。

缺点:在于被试的代表性问题。

为了避免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的缺点,又能取两者所长,人们设计了几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1、整体研究: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

2、分析研究:有较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1、差异研究: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的实验类型。

2、相关研究: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和一致性的研究。

3、因果研究: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

(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

1、双生子研究: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跨文化研究: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一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方法的核心内容:关键在于比较。如何使不同的文化跨文化方法,是对属于几个不同文化集团的成员进性意识、行为和心理发展的比较,从而找出人类的普遍性规律和发现各个文化集团的特殊性的研究方法。如何使不同的文化群体具有可比性?马尔帕斯和布汀格提出了三种文化等值性:机能等值:指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概念等值:指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对特定的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测量等值:从不同的文化教育中获得得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的特征呈现出一种可比较的模式。跨文化研究的好处主要能更好地形成理论的对变量能作出更全面的考虑,能扩大变量范围,有助于分清变量并确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跨文化研究的具体例子:华东师大的周念丽老师1996年以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调查了中国和日本的母亲,对自己的4-5岁的孩子在智力上的发展所持的期待及采取的行动。结果是中**亲要比日本母亲对孩子的智力期待高得多。

跨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间的交往,使心理学家日益迫切地感到,需要研究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何异同,以便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其次,心理学的研究是通过对样本的考察来对普遍结论进行推断的,但样本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如格雷厄姆(Grahm,1992)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992年前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6种重要期刊中1500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发现,前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6%,后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8%。只根据对白人研究的结果,自然不能推论解释其它人种的心理特质。

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社会文化视为恒常条件,研究其中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差异;而跨文化研究则将同一文化背景中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当作恒常,将文化模式当作变因,以研究不同文化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考察文化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明确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文化普适性和差异性。

马尔帕斯(Malpass,1986)等曾区分出三种文化等值性:一是机能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二是概念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三是测量等值,即从不同的文化中收集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方式具有可比较性。

传统上,青少年期一直被视为“狂飙期”,那么,“狂飙期”是否就是青少年的普遍心理特点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Mead)在1939年出版的著作《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生活》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少男少女烦闷的困惑,是由于青春期本身还是文明?”

米德在萨摩亚岛住了九个月,在三个毗邻的小村里研究了五十个少女。使米德感到惊奇的是,对萨摩亚的少女而言,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困难的时期。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萨摩亚社会的宁静淡泊所致。

根据米德所述,萨摩亚儿童在一个多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他们与其他人的感情关系分散而且相当淡薄。她们很早就了解生命的事实--出生、性与死亡,而且并不神秘地加以限制。此外,萨摩亚人的生活并不具有美国社会的多样选择性,因此萨摩亚的青年男女并没有紧张情绪冲突或抗拒等特征。

米德据此认为,“狂飙期”并非是青少年的典型年龄特征,我们文化中的价值多元和选择性造成了工业社会中青少年成长中的无所适从。

我国研究人员以皮亚杰学派的认知作业任务如数概念、守恒、序列、类包含、分类、比例等测查儿童,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认知表现上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并且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儿童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项守恒实验通过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

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心理学家斯蒂文森(H.W.Stevenson,1990)主持的小学儿童学校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中,中、美、日三国心理学家参与了该研究,被试样本则取自北京、台北、仙台和芝加哥。研究者们制定了统一的语文、数学标准化试题和认知作业任务,在此基础上对这四个地区儿童的语文、数学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亚洲儿童特别是中国儿童的数学成绩比美国儿童高。为了探查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者对儿童、他们的父母和教师作了有关的问卷调查和随访谈话,并进行了课堂教学的现场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文化社会的母亲对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教养态度、儿童本身的学习动机、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等都存在差异。

“青少年社会支配性的可能决定因素的比较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相同的评价量表,对随机选取的被试进行自评和他评,结果发现:

外表特征对两国青少年的社会支配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的智力因素是其社会支配性的首要决定因素,而在美国青少年中,运动能力与社会支配性的相关最高。

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主位——客位”的研究取向。主位研究(emic approach)是指站在主位的立场上思考和分析问题,使用属于某一特定文化的观念和行为解释,即运用地方性标准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框架来分析本土文化的心理问题,这是本土心理学家所倡导的,从定义上看,这不是一种跨文化的研究方法。

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是指站在外部客位的立场上对两种或几种文化进行研究,并在文化上比较各种有关行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理论上说,最好的跨文化研究方法,是由所涉及的有关文化的心理学家共同组成研究小组来展开研究工作。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方法

科学研究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研究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下面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观察法:

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于其它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考察,从而探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规律,这种方法就称为观察法。

1、实验观察法:根据研究目的对有些条件进行控制,设置一种特殊场面,让学前儿童有所表现,从而对他们的行动进行系统观察。在实验室观察法里,有两个具体方法,即场面分析法、实验性特殊场景观察法。

2、自然观察法: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场面中活动,观察他们的自然行动的方法。

①纯自然观察法 ②系统观察法 ③参与观察法 观察时应注意:

在“单盲”情况下,观察的效果才较为客观可靠。

避免观察者的偏见,即观察要客观、真实,观察者不应受儿童其它心理特征的影响。

准备观察单(checklist),并及时做好记录。

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且研究者的操作简便易行。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同时,研究人员只能被动地等待心理行为的发生,而不能主动地控制其发生。

观察法常常被用来作为发现问题的一种前期研究方法。

随着实验室实验和测量法的兴起,观察法曾长时间受到冷落。但是,近年来由于实验室实验固有的缺陷日益明显,加之习性学理论影响的不断扩大,观察法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大量运用。观察法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有五:

1、由于观察法可以提供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况,所以它回击了对心理学研究描述性不强的批评。

2、观察法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3、避免了实验室实验中实验变量的操纵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

4、现代化电子技术为观察法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手段,如录像带可以重播、慢放,可以对被观察的行为事件进行仔细、准确的编码分析等。

5、新的统计方法使研究者能够对观察所获的数据做出因果推断。

(二)实验法

是通过控制某些条件来引发某种行为,从而确定行为的影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即自变量,或称实验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即因变量。实验需要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在于排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1、实验室实验法:是通过在实验室内进行严格的条件控制以确定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希克斯实验案例)

2、教育心理实验法:是将心理学研究与一定的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研究在一定的教育因素影响下儿童心理行为所发生的变化。(奥登的实验案例)

实验法不仅能够有助于研究者揭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通过实验法可以实现心理学描述、解释、预测及控制行为等科学研究的目的。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采用一套标准化的测验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常模作比较,对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作出评定或诊断的研究方法。

现有的儿童心理测验包括动作技能测验、智力测验、语言能力测验、个性测验等等。测验大多采用纸――笔方法,也有一些采用操作或投射方法。

(四)调查法

1、调查访问法

调查法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一定的样本,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而通过对样本的分析研究来推论总体情况。

调查可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由研究人员事先拟好问卷,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回答问题。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interview method),由调查者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提问,然后随时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或反应。

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调查法的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为了进行科学的调查,得出恰当的解释,必须有经过预先检验过的问卷、有受过培训的调查者,有能够反映总体的样本,还要采用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

调查法与观察法一样,只能有助于了解事实现象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因此,还需要采用其他方法(如实验法)来弥补其不足。

2、问卷法

(五)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因此脱离幼儿的创造过程来分析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试验进行。活动产品分析法:例

1)一段30厘米长的塑料绳;2)2根一粗一细的汽水吸管;3)2张一红一黄的绉纸(18厘米*10厘米);4)4枚回形针;5)4根棉签,一把剪刀、一卷双面胶。任务是把这些材料用双面胶做成一幅剪贴画。

主题的新颖程度:图画所选的主题是否有创意,包括是否有社会意义;

材料的利用程度:材料利用的充分性、合理性,包括色彩的搭配等等;

材料利用的独创程度:有没有考虑某些材料的独特而合理的用途;

图画的精致程度:有没有注重细节加工,整体的美感如何。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往往采取综合方法。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课题,以及研究的具体条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补充阅读资料

生态学方法,是一种把学前儿童心理和发展置于现时的自然的背景中进行考察研究的方法。生态学方法的核心观点:把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置身于多种系统的有机结合的结构之中;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的;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应从宏观系统到微观系统的自然生态的环境中进行。

篇3:第一章社会保障体系

1.1社会保障的特征和理念基础

1.1.1社会保障的内涵和外延

1.社会保障的内涵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定义(P1)

中国:社会保障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安全项目以及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社会保障的内涵:其一,宗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保持社会稳定;其二,以社会共同责任为本位,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其三,主要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提供各类保障。其四,一般通过立法而确立。

2.社会保障的外延界定

(1)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是广义福利的一个组成部分。福利国家的两大支柱——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两个重要措施——住房补助和教育。

(2)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涉及的范围更广泛。

1.1.2社会保障的制度特征

1.国家主导性:社会保障是政府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政府对社会保障财务负有最后的(并非完全的)责任。

2.法制性:社会保障通过立法建立。

3.社会性:实施对象具有社会性、保障责任和义务社会化、社会化管理。

4具有非营利性质。第三,社会保障是国家社会政策的核心支柱。

5.人道性:人道主义精神是社会保障的。

1.1.3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基础:以个人为自立点,帮助个人抵御生活和劳动风险是社会和政府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个人的权利。

1.2社会保障制度结构

1.2.1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的总体框架

①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②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工资后仍能维持基本生活;③社会福利:高层次社会保障;④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

1.2.2社会保障制度的项目

1.社会保险: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的人提供收入的保险计划。

2.社会救助:主旨是反贫困。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城乡贫困救助、扶贫等。

3.社会福利:本教材论述的是狭义的:第一,公共福利事业;第二,局部性福利措施;第三,员工福利;第四,特殊社会福利(养老院、孤儿院、福利工厂等

4.社会优抚:

1.2.3两类不同性质保障项目的界定及分类管理

1.社会保险类项目和转移支付类项目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保险是保险类项目,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是转移支付类项目。共同点:都是国家和社会对生存困难者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工具 区别:(1)社会保险的再分配属于横向再分配,发生了风险与没有发生风险的人之间转移。(2)社会保险的贡献与收益呈对称性,投保人的权利和义务在缴费上体现对等。1

2.社会保险类项目与转移支付类项目的分类管理

(1)社会保险主要是为社会成员承担最基本的风险,而不是出于财富转移的目的。

(2)将转移支付类项目捆绑在社会保险项目中,也会降低双方的效率。

1.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1.3.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都能防范和转移风险。但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不能混同。

*1.3.2社会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的异同分析

商业保险的产生先于社会保险。各行其道,各司其职,并行不悖。

1.二者的类同:(1)都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2)都具有化解社会风险、维

持经济繁荣的功能。(3)很多术语和计算方法、预测方法类同。

2.二者的区别:

(1)性质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属于政府行为,实质是政府与劳动者的关系;商业保险是商业行为,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

(2)目标取向不同。社会保险是以社会价值为目标,是社会政策,非经济政策

(3)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劳动上体现为对等,丧失劳动能力的被保险人永久获得社会保险的权利。商业保险以自然人为保险对象,权利义务关系建立在商业契约上,等价交换,契约终止,保险责任自行终止。

(4)资金来源不同。(5)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

(6)二者补偿水平及保障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水平要随物价上升调整。

(7)可承保风险的范围不同。商业保险对社会性风险无能为力。

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具有的潜在优势有:

第一,政府有权征税以实现对社会性风险的保险。第二,政府能够使几代人共担风险。第三,政府可以对社会保障支出进行指数化调整。

第四,精算原则和财务方面的约束机制不同。社保各项目精算准确度没有商业保险高。

1.4社会保障的制度主体

社会保障主体的三个大类:国家、单位和社会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要求制度设计上保持“动力结构与激励结构相对称”、“信息结构与决策结构相对称”

1.4.1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国家:具有第一责任人的地位

政府主体是指中央决策机构和政府职能机构,前者是最高权力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会或其他立法代表机构;后者包括①专门负责社会保障的职能部门;②财政部门;③综合调控部门;④代表执行机构的有关部级机构

国家在财政支出方面的责任包括:

第一,社会保险基金正常运行时,财政补贴只发挥辅助性作用,扮演“最后出台”的角

色;当社会保障基金收不抵支时,由国家财政给予补贴。

第二,让税、让利等优惠政策。

第三,当制度转轨或政策变更时,国家出资消化转轨成本。

第四,当地方政府遇到自身难以克服困难,中央政府有责任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第五,国家承担公务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第六,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转移支付类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

1.4.2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义务:按规定缴纳社保费,为职工办理参保手续。

权利:政策咨询;就有关争议提出诉讼或仲裁;监督社保机构及工作人员工作。

1.4.3社会成员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主要动力。

权利:享有依法向社保机构申领社会救助、享受社会保险及其他待遇的权利;享有要求

提供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及其他服务的权利;享有监督权利。

义务:缴纳社保费。工会是劳动者利益的代表。在社保决策中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

1.5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性

社保水平:常以某一时期社会保障支出占该国GDP的百分比来衡量。

1.5.1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内涵

所谓“社会适当”,从西方福利国家:一是低标准目标:最低限度收入,基本医疗,一定年限义务教育,住房补助;另一是高标准目标:“从摇篮到墓地”的一揽子高标准保障。

1.5.2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约束机制

社会保障水平的约束机制分为:需求导向和供给导向两方面 影响社会保障需求水平的因素有:享受社保待遇的人口总量与构成,社保项目的多少及待遇标准的高低。影响社保供给水平的因素:GDP、居民收入与储蓄水平、财政收入、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和社保管理机构的行政和业务支出等。

社会保障供求平衡的主要矛盾经常是需求大于供给,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制度设计的先天性缺陷;二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面临诸如人口老化、生活费指数提高、金融风险等因素;三是,社会保障水平较多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四是,社会保障水平本身具有刚性,易升不易降,起点过高会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

1.5.3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

1.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出发点

一是立足解决“需求大于供给”的主要矛盾;二要坚持从远期平衡来测定近期社会保障水平;三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为主要目标。

2.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原则

(1)保护与激励统一。

(2)社会保障水平与生产力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须有“三个低于”: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工资增长速度。

(3)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稳中求妥,采取渐进方式。

1.6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1.6.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涵与权责划分

社会保障的管理是指:对社保事业进行的决策、计划、指挥、监督、调节等行政性活动,以及对社保基金进行的筹集、管理、支付、运营等业务性活动。

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既包括立法制度,也包括在社会保障管理职责权限方面的的有关制度、方式和形式。

2.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权力和职责界定

政策制定与领导属于政府的责任。有关机构遵循“立法、行政、监督”三分离,社保基金“征、管、用”三分离,“政、企、事”三分离的原则进行管理。

社保决策和管理机构设置体现“三方性”原则:由政府代表、雇主代表、雇员代表组

成。三方代表人员须是常设的,都有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

3.管理人员的地位:要求专业化管理,专业管理。国家指导与参与。

1933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老年保险公约(第35号公约)规定社保机构与公共政权相联系,但强调基金单独管理,基金管理机构属于事业机构,职员不依赖于行政部门。

4.分权管理的程度

上、中、下三个层次或上、下两个层次。地方分权同中央机构的关系可分为两类:一是高度集权;二是权力分散。前者不利于结合实际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后者不利于中央与地方在制度上和工作上的协调

1.6.2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组织机构

国外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大致有四种类型:

(1)在政府内成立专门的管理社会保障的部门,统一管理全国的社会保障工作。

(2)由各有关部门以及半独立性质的或民间的各种协会来管理各种社会保障业务。

(3)由政府的几个有关部门分工管理与监督一种或几种社会保障项目。

(4)由工会组织管理职工的社会保障业务,并受到国家的直接监督。

管理机构的设置一般按照任务与责任的性质进行组合:

(1)包括注册登记、保险费征缴、个人账户、保险费的分配和支付等技术性业务;

(2)评估残疾状况的医疗业务;(3)行政管理业务;(4)财务、会计和出纳业务。

1.7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定位与功能

1.7.1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选择的结果

社会经济运行往往处于非均衡状态,包括有诸多不协调、不稳定的风险性因素。

1.7.2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构件

社会经济运行中有三种系统:动力系统、稳定系统、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的载体是市场,内在机制是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平均利润率机制、风险机制等,其功能是激励。控制系统的载体是政府,内在机制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预测等,其功能是整合。社会稳定系统的载体主要是社会保障,内在机制是社会公平机制、收入调节机制等。

1.7.3社会保障制度的复合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收入补偿、支出补偿以及互助互济,使受到创伤的社会机体和个人机体得以恢复,并重新投入运行,调节市场竞争机制、效率机制、动力机制与社会公平机制、均衡机制、稳定机制之间的矛盾。经济萧条时期,失业增加,社保基金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增加居民购买力,刺激和推动经济复苏。经济繁荣时,就业增,贫困人减少,社保基金积累收大于支,相对抑制需求。

社会保障在刺激需求方面的作用比其减少需求的作用要大。

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与所得税、农产品支持制度被誉为调节经济波动的三大手段。*1.7.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保障的作用从“安全网”、“减震器”提升到增强社会凝聚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具体化为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首当其冲的是建立健全以“底线公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

“底线公平”不是就保障水平高低而言,而是就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意义而言的。实现“底线公平”的措施: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②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制度。

1.8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

1.8.1社会保障法律的本质、体系结构与调整对象

社会保障法的本质是:对公民的生存权进行强制性保护。

1.社会保障法的体系与结构

(1)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纵向结构:宪法——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社会保障法规,法律效力由高到低。(P26图1.3)

(2)社会保障法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①宪法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条款。宪法具最高法律效力,由人大常委会制定。

②社会保障法:是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依据宪法制定,由全国人大起草审议、通过和发布。

③社会保障单行法规和实施细则。以宪法和社会保障法为依据,由国务院制定、批准和颁布,效力仅次于宪法和社会保障法。

④地方性社会保障法规和行政规章。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据社会保障法制定。法律效力范围仅适用于本地区。

⑤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

(3)有关社会保障的国际公约与建议书。

国际劳工组织(LLO)先后通过40余项社会保障专项公约和建议书。1952年制定《社会保险的最低标准公约》(第102号公约),我国政府已参加的多边条约有《制定最低工资确定办法公约》《本国工人与外国工人关于事故赔偿的同等待遇公约》《各种矿场井下劳动使用妇女公约》等。

2.社会保障法调整的对象:社保职能机构之间及内部有关职责划分、财务管理、资金分配等方面关系;社保资金筹资关系;社会保障项目、标准的确立关系;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管理、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因执行社会保障政策而引起争议的各方面的关系;监督社会保障执行的有关方面的关系等。

3.社会保障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社会保障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不属于公法,也不属于私法,是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是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第三法域。是社会法的核心法。

社会法与经济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并列,同属于宪法之下的第二层次的部门法。社会法与各类相关法律在功能上互补,不能互相取代。

1.8.2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及实施机制

1.社会保障立法

(1)社会保障立法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我国1954年公布的第一部宪法中确认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社会保障立法及其与有关政策目标的兼容。

减少或消除贫困;按每个人在职期间缴纳保险费的情况支付保险金;社会保障不完全取代个人的自我保障。

(3)社会保障法的立法模式。

第一,分散立法模式。针对不同经济活动人口群体设置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特点:多部社会保障的单行法律、法规并行不悖,互不隶属,互不取代,缺乏统一性。经济活动人口大致分四类:①政府公职人员;②工商企业人员;③农业劳动者;④个体劳动者。

第二,综合立法模式。国家统一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律作为基本法,再按层次递进原则制定若干具体的单行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司法、争议解决的仲裁活动、法律监督等

程序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第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及业务机构的违法行为,包括其对保障对象拒绝办理保障手续,侵犯了被保障人权利;擅自扩大或缩小用人单位和被保险人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或随意减免或者增加用人单位应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延期支付或少发、不发以及随意增发社会保障津贴;违反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使用制度而擅自挪用、挤占社会保障基金并造成损失的行为;违反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有关规定投资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违反社会保障法规定的职责范围,滥用职权侵害社会成员或企事业单位权益的行为等。

第二,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包括欠缴、拒付社会保障费,或劳动者因要求参加社会保障而遭到用人单位的歧视或者解雇的行为等。

篇4: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第1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

一、导入明标(2分钟)

【课前导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示地球上山川、河流、江海、湖泊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请同学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思考下列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哪些生物?那么,什么是生物呢?通过同学们的预习和本节课的探究,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 【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生物的名称。(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列举周围的生物,养成关爱生物的情感。【强调重点难点】

为达到这些目标,本节课我们探究和展示的内容要抓住以下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难点:分析生物生命现象的实例属于哪一生命现象。

二、探究交流(7分钟)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和预习学案完成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教师深入学生,了解、指导、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汇总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疑点、难点问题。

3、各学习小组的疑点难点问题,可由组长写在黑板上。

三、教师精讲点拔(13分钟)

1、针对学生预习学案及探究交流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2、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1)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植物约为30多万种,动物约为150多万种。细菌(大肠杆菌)、病毒(流感病毒)和许多真菌(酵母菌)的个体比较微小,不易用肉眼观察到,但是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数量十分庞大。(2)生物的生命现象,即生物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的生存必须寄生在其他细胞里,获取营养并繁殖后代 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例如,一粒种子可以发育成参天大树。钟乳石虽然能由小长大,但它不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也不能产生自己的后代,因而不能说它是生物。③生物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也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如通过落叶的方式。

④生物体能够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每一种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例如,“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儿打地洞”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一娘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⑤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例如,含羞草的叶受到刺激后就会合起来。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否

上一篇:的背后半命题作文下一篇:华中系统数控铣床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