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024-04-17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共6篇)

篇1: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谢筱勐

根据社科院报告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6:1,且还有增大趋势。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中进一步提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一、我县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党中央作出的这一重大决策,于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决定,并连续推出了系列举措。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培育“一主六优”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通过多措并举,全县上下真抓实干,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时期,于都“一主六优”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新增4个万亩柑桔基地,柑橘总面积达15.3万亩,被评为全省果业生产十强县。油茶总面积达13万亩,被列为全国高产油茶示范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44.25亩,粮食总产量年均稳定在25万吨,确保了粮食安全生产。生猪年出栏达30万头,农业总产值达24亿元,增长5%。培育农业产业化省、市级龙头企业8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启动并完成新农村建设点1400多个,占全县自然村的32.6%;受益农户达5万多户,占全县农户数的31.7%,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0座,完成水利工程5823座,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30平方公里,恢复灌溉面积4.1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3万亩。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益群众达14.5万人,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和渡改桥项目建设投资6.2亿元,修建通村水泥路1135公里,实现100%行政村通水泥路;完成渡改桥18座,30万群众告别“摆渡过河”的历史。民生工程大力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县五年累计安排民生支出46.1亿元,每年均占全市的八分之一以上,其中2010年民生投入14.2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80.6%,增长17.4%。新农保参保人数达38.8万人,参保率达81.5%,发放养老金5585万元,发放率达100%,8.1万农村60周岁以上老人提前享受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新农合参合率达97%,统筹基金使用率达88.6%。农村低保补差水平提高至每人每月75元。教育强县战略的实施,实现了城乡公立学校义务教育全免费,新改建农村中小学校舍23.9万平方米。

农村卫生事业跃上新台阶,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体系不断健全,被评为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实施了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新建移动电话通讯基站306座,电信、移动、广电等网络覆盖率达97%。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启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的实施,仅县工业园就了吸纳了2.12万农民工就业,农民素质和农民收入均大大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72元,年均增长8.5%。

于都县统筹城乡发展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度较大。“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低四点一个百分点,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年均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5元,年均增长12.6%。城乡收入比为3.36:1。我县人多地少,土地流转较为困难,农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经济效益提高难度较大。农业产业化进程还不快。二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虽然覆盖面较广,但保障水平较低。三是我县是欠发达的县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自身财力还较弱,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缺口还很大,水利设施还相当破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扶贫开发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贫困人口基数仍然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任重道远。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以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的主要问题

农村现行产权制度和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当前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体制、机制性障碍。根据现行农村产权制度,农民目前几乎同产权无缘。对承包的土地,没有产权;对宅基地,没有产权;甚至对宅基地上的住房也没有产权,连房产证都没有。由于宅基地及其上面建造的住房没有产权,只有使用权,所以他们既无法出售,也不能抵押,从而制约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这不仅不利于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严重阻碍城镇化进程。同样,现行的区分农业和非农的城乡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流动,特别是给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创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困难。

于都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我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自身财力较弱,难以承载巨大的发展建设压力。亟需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扶持。一是恳请上级有关部门在制定发展建设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和资金时尽量对于都实行倾斜;二是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多给予支持和帮助;三是请上级相关部门多来于都考察、指导改革发展和建设事业,特别是对于都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三、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思路、模式与路径探索

于都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于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总纲,以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为抓手,以培育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为重要内容,以抓好“五个统筹”为工作路径,实现于都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工作路径和模式是:

1、抓好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执行。一是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二抓好规划的执行和落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不能视规划为儿戏,规划的变更必须严格按程序审议、审批。

2、抓好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积极推动土地、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有序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针对于都人多地少的县情,要在农民自愿、并充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

3、抓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围绕我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在抓好二、三产业的同时,农业产业重点抓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奶牛、油茶、光皮树等优势产业,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着力把生猪、柑橘产业打造成于都富民强县的农业先行产业。力争将生猪产业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全省争一流”的年产值超35亿元的产业集群。柑橘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20亿元以上。

4、抓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乡配套服务功能一体化。“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基本农田水利建设,禾丰下堡河道治理,动植物检验检疫,造地增粮工程,贡江南岸城市防洪工程,应急水源建设,土地复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中型沼气建设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及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项目,农机化技术学校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新陂、黄麟、利村、葛坳等圩镇防洪工程,利村项目区崩岗治理工程,盘古山河流治理及防洪工程,梓山镇河堤除险加固工程,金溪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5、抓好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合理布局科教文卫等资源,创新社会事业融资和运营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要重点抓好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在抓好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建立鼓励优秀教师、医生到农村学校、卫生院工作的奖励、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学校、医院的教学和医疗水平。

四、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要建立健全财政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农民创业就业支撑体系、农村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及农村社会保障支撑体系等。

1、建立健全财政支撑体系,形成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建立健全金融支撑体系,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3、建立健全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包括构造丘陵、山区型特色产业体系,培育新型产业化组织,发展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农民,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实用技术培训等。

4、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

5、建立健全农民创业就业支撑体系,如出台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统一管理,完善农民工培训和转移体系,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业等。

6、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一是城乡教育服务体系,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高、中等职业教育,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二是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以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覆盖城乡。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文化人才结构,开放文化市场,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四是科技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支撑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五是城乡一体的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7、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支撑体系,一是在确保农村养老及医疗覆盖面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二是建立健全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包括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就业、土地、户籍等方面政策在内的配套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重点在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篇2: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张忠法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是对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认识的丰富和发展,对改革和转换城乡二元关系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城乡统筹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一、城乡统筹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二元结构体制,1952年我国启动工业化建设,其发展要素主要由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的差距逐渐拉大,农业落后、农村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非常突出,而且引发了许多农村社会矛盾问题。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经济基本接轨,作为负责任的经济大国的地位日益得到各国的认可和尊重,为新农村建设铺就了便利的国际化坦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确立,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新农村建设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我国劳动原始积累阶段基本结束,正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从总体上看,我国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城乡体制改革加快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一些发达地区开始迈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城乡统筹”为首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中央提出,各地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全面部署。

所谓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运用国家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多种手段,城乡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注重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变“覆盖”为“统筹”,变农民工“流动”为“留住”,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均衡、持续、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所谓统筹区域发展,就是政府从全局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以政府资源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依托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各区域在发挥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发展,合理控制区域间发展差距,帮助和扶持弱势地区发展,缓解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协调区域关系,促进各种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动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要点如下:(1)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至少要解决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要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二是帮助、扶持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形成全 国统一市场,实现各种商品和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有序流动。(2)统筹区域发展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中央政府统筹全国性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地方政府统筹局部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3)统筹区域发展应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区域划分。例如:划分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划分为保护区、控制区和发展区等。

所谓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基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关联性,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它的实质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它包含以下要点:第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全面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则包括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政治经济结构变迁以及社会文化、道德水准、意识形态的全面革新和进步。经济增长只是一种量的变化,而经济社会发展则是社会经济全面的质态演进,是一种综合因素的全面进步。第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整体发展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整体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系统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在内的系统整体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系统发展观。

所谓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当中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在于,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逐步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绿色环保、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坚持发展绿色GDP。在考评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时,不再单纯地以GDP论英雄。三是坚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生态平衡;治理污染方面,要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尽可能降低污染排放。四是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化,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所谓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不仅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不动摇,而且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经济全球化的新视野来看待发展,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展是根本,国内是基础,开放是动力,统筹是关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体制创新方面,关键是要适应国际国内竞争的需要,以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推动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第二,结构调整方面:关键是要在发展中调整,在开放中调整,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质量;第三,“引进来”与“走出去”方面:关键是要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开放空间,促进我国的发展;第四,经济安全方面:关键是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机制,提高应对国际市场竞争与变化的能力。第五,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我国自身比较优势。加强能力建设,把我国劳动力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提高吸纳新一轮产业转移能力,优化创业环境,处理好利用内资与外资的关系。第六,利用对外开放,促 2 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2007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7.23%,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而综合世界银行、中科院和环保总局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所以,我们应该对简单加工型贸易,或者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规模比较小、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外资项目,设定较高的门槛。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快改革进程,通过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调整,使资源环境成本内部化到企业成本中去。

纵观世界上有明显二元结构的一些国家,在工业化的初期都从农业中提取积累,但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经验,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1000-3000美元是各国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期,也是各种矛盾和事故多发时期,人均GDP3000-8000美元是各国建立和完善制度黄金阶段。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268美元。近几年我国的财政收入有了较快增长,2005年比2004年增加5253亿元,2006年比2005年增加7081亿元,2007年比2006年增加12544亿元,2008年比2007年增加10013亿元,达到了61316.9亿元,可以说,我国已经迎来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二元制度的弊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体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进程中,广大农村、农民对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我国基本确立了新兴市场经济大国地位,但是由于二元体制的城市偏好的制度缺陷,也有许多制度弊端,表现如下:

1、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我国户籍制度演化而成的“城乡分治,一城两策,一地两民,一事两制”,不仅限制了人身自由,同时也阻碍了社会良性运行,而且还制约了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2、不合理的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土地价格扭曲,农民不能得到合理回报,大量农民 “双失”,农民的生计得不到保障,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3、二元的城乡分割教育制度。教育的不公平集中体现在城乡的不平衡和区域的不平衡上,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造成了农村教育在起点、过程、结果的三大社会不公平。

4、二元的就业歧视制度。我国对城乡居民实行有差别的就业环境和条件,一般禁止二者之间的自由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在此基础上逐渐发育的劳动力市场也极不完善,存在着非市场的城乡分层和对农村劳动者的广泛就业歧视。

5、不公平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只保城市不保农村”的诸侯保险林立,城市用工制度的“只用青春,不养终身”,农民工工人阶级地位得不到落实。

6、分配不公的城乡医疗卫生二元制度。我国95%以上的优质卫生设备和95%的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民长期处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之中,“小病养、中病抗,大病等死”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善。

7、歧视性的资源分配制度。农村发展长期缺乏发展要素,金融剪刀差、土地价格剪刀差、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劳动力价格剪刀差,使农业成本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各项社会事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其落后。

三、新形势下我国城乡统筹困难重重

1、到2020年遏制城乡差距拉大的任务极其艰巨

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接近悬殊。1994年冲破了0.4的国际警戒 线,2008年已经接近0.5。从1992年到200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2.33∶1扩大到了3.36∶1,而且城乡差距有不断扩大之势。

2、“三农”问题突出,难以形成城乡相互促进的发展

第一,农民增收的困难和不确定风险加大。首先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很弱,农业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农业产业化带动难。其次,金融危机下,我国大批中小企业裁员、停产,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增收难。在我国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农民政策性收入大幅提高也很难。第二,农业抗灾防灾能力低,农产品竞争力低,农业科技较为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第三,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各项社会事业落后,农民购买力低,农村经济很难繁荣。

3、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农村环境日趋恶化,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第一,森林草原资源严重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破坏了城乡的生存环境。第二,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的大量使用,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第三,工业“三废”排放和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4、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大量农民“双失”

现阶段我国因征地造成30%村庄、40%的农民上访,土地补偿费大多偏低,以不稳定就业置换农民土地,造成大量农民失地、失业,农民的生计得不到保障,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5、“农民工”问题引发了新的“二元结构”现象

发达地区“一地两策”,引发了新的“二元结构”现象。集中表现为农民工看病难、住房难、子女就学难、养老难,从根本上没有解决“只卖青春,不养终身”的问题,农民工很难真正融入城市,农民市民化进程缓慢。

6、城市经济过热,拉动农村经济内需乏力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过小,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从2001年的4.16上升为2008年的6.14。城市房地产开发失控,价格暴涨。农村基础设施缺乏投资,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民购买力低。

7、城乡二元制度框架内的农民权利缺失

长时期以来,农民的权利缺失突出表现为3个方面、26种权利的缺失: a.政治地位上:少有参政议政权、自我管理权、知情权、说理权、组织权和受尊重权;b.经济地位上:少有劳动就业权、创业权、财产处置权、融贷权、公平税赋权、农业保险权、土地自主经营权和农田水利受益权 c.社会地位上:少有户籍权、安居权、迁徙权、乡村道路交通权、传统文化继承权、农业科技知识获取权、受教育权、医疗保健权、受保障权和环境保护权。

四、我国城乡统筹,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思路

(一)实施“五化带三农”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化带三农”是我国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它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带动“三农”,用信息化武装工业化,让先进的要素手段来改造农 4 业生产力状况;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通过市场化让农村经济纳入统一的市场经济轨道;通过国际化让农业融入经济全球化,促进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发挥五化的组合效应,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

建立“五化带三农”的示范县。我国大中城市带动和辐射的主要范围包含252 个县,占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数的8.81%,其中县87个,县级市95个,区70个。该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到2006年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之上,基本打牢“农业提升、村庄整治、社会发展、农民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建议国家今后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将该地区的列为“五化带三农”的示范区,不断地总结经验,以便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二)统筹城乡建立“八项带动”工程,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按照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理念,认真设计“八项带动”工程。要把这些带动工程按照国家层面、地方层面、行业层面搞好设计,要配套资金和最严格的管理措施,经专家论证后实施。

一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国民经济存量结构和增量结构,实施各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工程。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城乡政府服务结构,全面加强农村政府服务职能机构职责能力建设,实施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工程。

三是改善城乡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全面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工程。

四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国内外产业转移链条和技术辐射路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施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工程。

五是加快流通体系融入国际化的进程,改革现代流通体制,调整流通资源配置结构,实施现代流通网络向农村对接工程。

六是整合信息高速公路,积极提供农村种养加,产供销的准确信息,实施公共信息向农村共享工程。

七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调动和发掘人的才能,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进而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实施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工程。

八是努力扩大劳动成果共享,必须改变城乡日益扩大的社会保障格局,积极建立城乡民生工程,实施城市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工程。

(三)逐步破解城乡二元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建设

以城乡统筹的户籍、就业、社保、土地、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金融八大制度为突破口,建立“八大保障”,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实现“人有所为,业有所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弱有所扶、贫有所济、家有所乐”。

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逐步实现人口管理规范化。

2、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确保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

3、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解决发展成果共享问题。

4、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土地制度,使农民获得应有的土地权益。

5、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教育制度,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6、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医疗卫生制度,根本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7、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文化制度,努力弘扬城乡精神文明。

8、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金融制度,根本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

(四)城乡统筹,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

1、努力探索新型科技服务体系,解决科技服务主体单一问题。实现由单纯的农村技术推广向全面的农村科技服务转变,由自上而下的单向推广向双向互动的科技服务转变,由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向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转变。

2、努力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加强政策引导和正向激励,努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集中金融资源合成优势,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3、健全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供销服务,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4、构建动植物疫病防控服务体系,解决重大疫情难防控问题。强化公共植保功能,把公益性的病虫测报预警系统、农资连续供应服务网络、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病虫灾害保险补偿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预防重大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发生。

5、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人员素质,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实现农村信息进村入户,以及时便捷地提供农业生产、市场流通以及农业政策等信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6、构建新型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解决农民素质亟待提高问题。通过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保障服务体系;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7、构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解决农业装备落后问题。按照“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策资金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农民和社会投入,加强基层农机服务站建设,扶优扶强农机大户,大力扶持农机化服务组织发展,努力建设 “以基层农机站、农机合作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协会为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8、构建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体系,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加强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由政府统一领导,责任落实到乡镇,发挥农业、畜牧、渔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的职能职责,做好部门联动协调,构建多层次、各领域的农产品监管、监测和认证体系。

(五)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

1、城乡资金要素统筹,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抓住我国近年来财政超收的新机遇,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向农村重点倾斜的方针,建立以改善农业基础建设为中心的长效投入机制,针对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一些农村急需的工程项目。从2008年起,认真落实“五个三”的惠农政策,其中包括:“三个高于”,即国家的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要明显高于上年;“三个调整”,即调整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 6 农”,各地预算案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国家用于贫困开发重点县新安排的公益性强的基本建设项目要逐步取消配套;“三个继续加大”,即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三个提高”,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中小学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补助标准,提高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国家补助标准,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三个大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新增国债使用向“三农”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2009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

2、统筹城乡劳动力要素,构建公平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

城乡劳动力要素统筹主要指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消除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时人为设置的各种障碍,构建公平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

一是以职业介绍为“龙头”,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和企业富余人员的分配安置;三是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序化工程”,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四是加强就业和转业训练,加速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五是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确保就业局势的稳定。

3、城乡土地要素统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城乡土地要素统筹是指把城乡经济发展中所需的土地资源纳入总体规划来通盘考虑。无论是社会经济的总体规划,还是区域发展规划或其它的专业规划,都应以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协调发展为最终目标。实际上,城镇化过程中只顾城镇建设需要而不顾农业发展,随意侵占农业生产用地的行为,就是没做到统筹城乡土地要素的典型。统筹城乡土地要素,关键是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六)积极培育增长极,加快新农村跨越式发展

1、积极搞好城镇化建设,盘活国有和集体建设用地,构建合理的住房结构,健康有序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2、积极扩大选资选智选才招商,实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

3、优化新型工业化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好各类园区建设,引导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土地集约。

4、努力进行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链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产业结构调优、调大、调绿。

5、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积极推行灵活就业政策,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打造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全新平台。

7、发挥区域优势,搞好资源整合,合理开发利用各类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8、扩大信息资源共享,加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城乡信息化进程。

(七)打好宏观调控的组合拳,进一步支持农村发展

1、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将要掀起一场科技革命的新形势,按照我国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加大农村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实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好研发、创意、设计、品牌、专利、标准、推广、应用等各项技术和产品开发利用的组合拳。

2、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采取向农村倾斜发展要素的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打好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宏观调控的组合拳。

3、处理好国民经济方方面面极其复杂的关系,打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等利益关系协调的组合拳,形成合力,支持农村。

4、积极扶持大、中、小型企业进军农村市场,打好引导和鼓励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建设的组合拳,做好优选的城乡统筹工程建设的典型模式,为国家城乡统筹提供借鉴。

5、认真调整国民经济投融资结构,努力向农村倾斜,打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银行资金、外资、民资等一切可利用的各项投融资的组合拳。

6、要千方百计重视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好农业技术研究开发类、技术应用与服务类、管理与服务类、一般技能应用类等各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组合拳,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向农村集聚。

7、积极探索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行动计划,以城乡统筹工程为突破口,整合资源,打好城乡资源共享平台的组合拳。

篇3: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这被外界视为继5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度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后, 开始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下达的“攻击令”, 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及其由来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

“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 (2002) 精辟的概括了城乡二元结构它的内涵及特征。城乡二元结构是指维持城市现代工业和农村传统农业二元经济形态, 以及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即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使一国内存在着现代城市与落后农村两个不同质的相互独立运行的社会单元。以工业部门为代表、生存条件相对优越、拥有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具有现代观念的发达城市地区, 和以农业部门为代表、生存条件相对恶劣、拥有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保有传统观念的落后农村地区分别代表了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农业文明两个不同的人类文明发展水平。

我国的二元结构主要特点是我国存在“双重二元结构”, 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 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一般认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 (如农业) 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 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 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 农村人口众多等。

二元经济结构最初由荷兰经济学家伯克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 后发展成为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的广为传播却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完成的。他写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和《无限劳动供给下的二元经济发展》, 使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为一大学派。并对区域经济发展发生重大影响。这一理论的特点在于把国家的经济划分成土地和资本密集、高新技术、高生产率的发达的部门和劳动密集、传统技术、低生产率的传统部门的二元经济。经济发展需要依赖现代先进生产部门的扩张和传统落后部门的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支持。通过这种要素转移和产业部门的转换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实际上这是一种如何加速工业化发展的理论。其不足:对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未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发展中大国如巴西、印度和中国, 处于典型的二元经济状态。

2. 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是农业部原政策研究中心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课题组于1988年最早提出并详细论述的。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 是指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形成农民和市民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制度体系。这种举世罕见的城乡隔离制度, 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两个各自封闭循环的体系和市民与农民两种迥异的不同公民身份。

一言以蔽之,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它具有二元性和刚性化。

(二) 城乡二元结构的构成要素

1.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

1958年1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第1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带约束性的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 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 学校的录取证明, 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 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一规定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

2. 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

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在实行这种再分配的时候, 在城乡之间实行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比如“农村义务教育附加费”是让农村人自己掏钱办学, 而城市是由政府财政提供。

3.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 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

二元结构制度所折射的是两个圆心, 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和身价的社群。这两种社会身份在地位上的差别, 表现如: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 (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 , 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

(三) 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1. 二元意识与二元经济互动, 形成恶性循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我国经济的二元性及两类劳动者群的划分决定了我国社会意识的二元性, 从而决定了我国社会意识的二元性。尤其是传统经济部门与传统的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相当严重, 主要体现在:传统与现代, 开放与保守, 公平与效率等。

2. 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严重失衡

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 社会二元结构的本质是制度性的。我国的二元经济不仅是历史造成的, 而且是在其特定的政治文化等制度下形成的。城乡制度的具体差异概括为14个方面:户籍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

3.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就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 工业就业的增加, 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 因此, 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 (第三产业) 之间, 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却存在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由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使无法被工业部门吸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滞留在农业部门, 延缓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进程。中国的服务业只占GDP的40%, 而美国高达79%。

4. 我国统一市场体系发育不全, 生产要素流动性差, 城乡市场差距大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 城市和农村市场体系和市场载体差异较大, 全国统一的有形的市场建设还没有完全形成。一是现有的消费品市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规模小, 基础设施落后。二是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

5. 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作用弱化, 行政干预严重

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还较短, 城乡分割的市场也没有打破,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和领域还较为有限。2007年城镇化率44.94%, 离现代化要求的50%还有很大距离。

(四) 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及时代意义

城乡二元结构自古就有。翻开历史, 可以发现, 中国从宋朝以后, 就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 但是没有城乡二元体制。比如说:北宋被金兵占领了, 河南一带的人逃到了江南, 河南的城里人到了江南农村里, 你可以买地、种地、租地, 河南的农村人在城市里做工, 做学徒、开店都行。城里人可以到农村, 农村人也可以到城里。又譬如, 清朝中叶以后, 东北开禁了。山东人过海到了东北, 你一样愿意到城里到城里, 愿意到农村到农村, 迁移方面没有限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工业化战略时深受当值经济学界为工业论、唯资本论和唯计划论, 纷纷选择重工业发展战略。

建国后, 我国发展经济, 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做法, 也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于是, 我国建立了三种制度的三驾马车:一个是统购统销制度, 一个是人民公社制度, 一个是户籍制度。这样就建立了城乡二元体制。

重工业高, 就意味着吸收的劳动力少, 使用的资本多。因为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 有一个规律, 就是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农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但是减少了以后, 你发展的又是重工业, 劳动力就没有机会得到吸收, 所以都淤积在农村、农业中。那么同时呢, 因为我们有户籍制度, 有上面说到的制度的三架马车, 因此劳动力按照制度的规定, 也不能随便的转移出来的, 非农产业就业的规模也就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大, 比重仍然比较低, 从1958年起就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同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一样。

当然, 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历史意义。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较为简单, 计划经济体制无疑起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例如:它较为有效地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较好的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较为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它较有效的增加了财政收入, 迅速的制止了通货膨胀, 稳定了物价, 使广大劳动群众在很短的时间内摆脱了极端贫困的状况。以最快的速度增强了国力,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也发展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此时的城乡二元结构符合经济发展水平, 并未产生阻碍作用。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

(一) 国际背景

1. 世界现代化之规律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政府都是通过宏观调控, 大规模的向农业和农村投资, 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如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开始向农业和农村投资大规模投资, 1961年又通过了农业基本法, 更是加大了向农业和农村投资投资。韩国在1960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 到1995年就达1万美元, 并且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他们是世界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最成功的国家。

2. 世界一体化之趋势

有人说, 美国经济打喷嚏, 世界金融要感冒。去年, 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中国也深受影响。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中国经济一直是骑在自行车上, 主要靠投资和出口两个轮子驱动。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难了!经济严重下滑。日刊文章《金融风暴逼迫中日扩大内需》 (2008年11月1日) 如何扩大内需?拉动农民消费, 发展经济, 必须靠三驾马车拉动才行, 而城乡二元结构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最大障碍, 必须要破除。

(二) 国内现状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说:农民一边吃肉, 一边骂娘。农民的绝对生活水平提高了, 但是与别人相比, 显著落后。

1. 城乡差距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见下图一、表二)

有农民说:“我爷爷流血, 我爸爸流汗, 到了我自己则是流泪啊。”世界银行 (1998) 一份报告指出:“36个国家的数据表明, 城乡之间收入比率超过2的极为罕见;在绝大多数国家, 农村收入为城市收入的3分之2或更多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城乡之间收入合理的比例应该是1.5:1左右。

30年前的改革主要是着力解决农业生产的效率问题, 目的是多生产农产品, 解决短缺经济, 并没有触及二元结构问题。其实, 当时也没有能力解决二元结构。30年过去了, 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 城乡差距依然很大, 特别是在农民收入这一核心指标上,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拉大, 去年是3.33∶1, 是改革以来最大的;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也还滞后, 公共品供给明显不足。这种情况有损于公平, 也因农民收入上不去而制约农村市场开拓, 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导致效率损失。所以, 在国家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财政收入增加较快的条件下, 破除二元结构就必然成了历史性的国家战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第一个30年, 而“我认为, 在接下来的第二个30年中,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这一体制是在1958年随着计划经济开始形成, 到现在已不适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国家的宏观发展需要, 而且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进行。”

(2)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甚大。这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表现。比如医疗卫生资源相差悬殊。2003年城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3.67张, 而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病床数为0.76张;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4人, 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1.19人。甚至出现了“生命价格剪刀差”!

中央党校“三农”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虎林指出, 历史上我们对农业欠账太多。长期以来, 一直“以乡养城, 以农补工”, 在“工农产品剪刀差、财政税收收支差、金融资金存贷差, 土地征用出让价格差, 城乡居民税费负担差, 进城务工农民待遇差等6个方面, 每年每方面对国家的贡献都在1000亿元以上。

2. 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

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内需不足, 进而也影响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乃至国家的全面发展。“民工荒”即为例证。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党和政府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决定》指出: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 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4.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深远意义

(1) 有利于推进中国的整个现代化进程, 缓解中国目前在发展当中的一些瓶颈。农业处于半商品经济状态, 内需不足, 农民消费力过低, 客观形势要求, 开发农村市场, 增加农民收入。 (2) 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 有利于消除社会分割和身份歧视, 城乡就业和社会稳定, 建设和谐社会。 (4) 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 (5) 有利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措施

根本原则。《决定》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根本措施。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 这次全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具体措施。一是统一城乡规划。同等而非一样化。二是统一财政金融政策。尤其要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统一制度安排为突破口, 来改变城乡二元的结构。三是统一户籍管理政策。改变以户籍为指向的二元体制机制。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认为,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其实本质上并非一个户籍问题, 关键在于附着在户籍上的利益, 还有就是进城的门槛还是太高。四是统一社会保障制度。物权化, 其法律意义是指, 享有包括土地的占有、支配、使用等权利在内的完整的经济所有权。使农村土地使用权物权化, 为农村社会保障铺平道路。五是统一就业政策。目前, 对农明工的就业存在诸多歧视。六是加快农村发展的八大举措。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怎么扩大内需?财政支出可以转化为内需。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不断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目前“新农合”的“低水平、全覆盖”即为好的举措。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近年来, 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消解,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编辑部2008年01月08日08:07来源:新华网

[2]http://www.ngocn.org/action-viewnews-itemid-23381.

[3]http://double123321.51.net/duiwogu oeryuan jiegoudezha nlvesikao.htm.

篇4: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加快 城乡一体化 助推 经济发展

1.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问题分析

目前,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合力已经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速率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但由于历史基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与农村还处于相对薄弱环节,制约农村发展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情况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纯收入;城乡基础设施与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小城镇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尽管这些年在改善民生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所办的实事前所未有,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显得滞后;公民综合素质差距较大。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重还比较低,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

2.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应加强的重点领域

当前,吉林省经济形势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期,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在政策与体制、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市场体系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2.1深化改革,促进城乡政策和体制的一体化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财政和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体化;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统一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发展条件的一体化;统一规划,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制度建设的一体化。

2.2以发展为动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在发展,根本在产业,要把加快城乡产业聚集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重要物质支撑。一方面要突出大城市的带动作用。根据实际,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把投资拉动作为城市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加强项目谋划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求大城镇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有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打造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通过推进农村新型工业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城乡产业的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2.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市场建设一体化 目前农村商业流通设施缺乏;农村资本市场建设严重滞后,金融服务严重缺失;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服务市场无序,服务质量比较低;农村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存在交易成本高、效益低。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应着力培育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根据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引导城市要素资源“下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2.4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生产力布局一体化 按照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突出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加强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依据经济和环境特征,应适度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的小城镇空间,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小城镇群组空间结构,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当前,尤其要抓好以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的区域城镇、集镇体系规划与建设。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全省各地应充分依据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确定主攻方向组织生产与加工,使优势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区域化与专业化的产业系列,从根本上转变散而杂、产业趋同造成的资源浪费局面。在工业产业布局上,应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先导,依据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统筹考虑城乡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引导适宜的工业企业向县域经济开发区转移,实现各园区的错位发展,使区域性优势产业和资源向优势地区集聚;同时,有效引导乡镇企业集群发展,拉动农村的小城镇建设,由此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2.5坚持创新,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一体化 加大对村镇一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实施“阳光工程”, 大力发展以“绿色证书”和“蓝色证书”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用先进的精神文化产品来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城乡文化娱乐一体化。探索城区文化设施与农村连锁运行、管理、使用的新路子,把社区文化延伸至农村,多渠道、多形式拓展文化的广度、深度。文化宣传部门应当组织城市文化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与村镇结对子,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乡文化联动;推进城乡信息共享进程。目前,城乡信息共享程度低,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失衡,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加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因此,必须把信息共享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事业,应得到制度保障。信息共享应首先保证渠道畅通,全时空多渠道传递信息。

3.加快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保障措施

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加快实施城乡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上、产业政策上和在体制改革上实现城乡统筹。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应强化和落实以下具体措施:

3.1全力推进体制创新 按照着眼长远、逐步完善、健全机制的原则,以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体制与机制的保障、财政支持和发展动力。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紧紧抓住中央大幅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耕地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态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连接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3.4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努力打破城乡壁垒,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展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解决农民工进城居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问题。

3.5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应突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抓好农民最急需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礎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应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信用合作。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3.7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的原则,初步构建起最基本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规范化的政府救济制度,使农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篇5: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实践经验上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思维。为此,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切实抓紧抓好。

一、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1.加大政府对农业增加投入的力度

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就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要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3.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1.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土地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有条件的地方,农户在承包期内可根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具体来说,就是:一要保护农民利益;二要保护粮食安全;三要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实行重点保护,调整粮食补贴的范围和方式。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吞吐调节机制,灵活运用进出口和国家储备等手段,稳定市场和价格。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必须打破地方封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搞好粮食产销区的衔接。

3.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

【】――恩点公务员考试论坛恩点公务员考试论坛专用模板第1页

恩点公务员论坛-国内最大的公务员考试学习基地,为无数考生实现了公务员的梦想价值,源自恩点„„

改革任务。在“十一五”时期,要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改革和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减开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乡镇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调整支出结构、节减经费开支,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确保改革取得成功最重要的配套措施。这项工作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2)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强化县级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3)建立健全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投劳管理制度。为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投劳管理,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4.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农村的作用。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

5.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农村法

“十一五”时期,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不断提高其水平和质量,提升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发展面向农村子弟的中等职业教继续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着力完善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恩点公务员论坛-国内最大的公务员考试学习基地,为无数考生实现了公务员的梦想价值,源自恩点„„ 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4.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文明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收的积极性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2.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重点是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中学也要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教育。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

4.全方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5.切实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篇6: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摘要:欧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性和稳定性较高的重要原因是城乡差距较小,而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及城乡一体化,与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有直接关系。考察欧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路径,对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欧盟;城乡一体化;城市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7-7685[2011)06-0062-03

2010年7月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达6.2亿。到2009年底,中国城镇人口总量为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比欧盟人口总规模还要高出1/4,城镇化规模居全球第一。但目前中国呈现出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特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严重不协调。当前,德国、法国、英国及其他一些欧盟重要成员国的城市化水平都高达90%左右,形成了一种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互动模式。

一、欧盟部分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经验

(一)英国

英国城乡一体化的路径是“狭义农业――广义农业――非农产业”。狭义农业就是种植业,马克思称这种农业为“真正的农业”。广义农业是农、林、牧、养殖业的总称。非农产业指农业以外的手工业、商业、服务行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首先,种植业的劳动力不断向非种植业转移。其次,种植业和畜牧业劳动力不断向家庭副业(手工业)转移。再次,广义农业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后,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的非农化道路正是沿着这四个层次逐渐展开。据统计,截至工业革命前,英国城镇居民数量已达12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1%,城市化可谓初具规模。农村居民大量从事纺织、制陶、采矿、木材和粮食加工贸易等非农产业,已经逐渐摆脱以农为生的状态,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33%,加上城镇居民则非农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54%。因此,英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延续长,城市的形成和农村发展的基础都比较好,这为当今英国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英国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强制性为主要特点,但最重要的启示是强调和突出农民的主动性和重要性,重点进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而不是被动等待城市反哺。正是通过这种农村内部产业升级与裂变才形成了农业劳动力人口就业非农化,才提升了农村生产力水平,进而增强了其自身与城市要素流动的实力,最终促进了英国城乡一体化。

(二)法国

法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沿着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内向集聚的方向展开的,其起步较早,起点高、进程快。起初借助于工业化推动,外加战争诱因推动了大城市快速发展,集中表现为城市人口急剧增加,180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20%。1900年法国的电力普及到了所有城镇,在工业急剧快速扩张的带动下,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一战后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比重猛增,城市化水平逐步达到80%左右。

经过多年发展,法国城市化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包括发展速度失衡、区域间矛盾突出、农村劳动力普遍出现老龄化等。法国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两类措施,一类是鼓励农民在农村创业,但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农村就业机会有限,物质文化生活贫乏、单调,难以吸引农民,城市的平均收人大概是农村平均收入的3倍,政府投资又集中在城市地区。城乡间的这种不平衡,自然强烈地吸引着农村人口的外流。另一类是控制大城市盲目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法国政府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在巴黎附近建立卫星城,以均衡分布工业和人口,缓解巴黎地区过分膨胀的问题。二是政府适时采取措施对老城进行改造,优化城市环境,提高住房质量,改善交通设施,刺激就业,扶持新兴产业,期望建立更为健全、能吸引居民的城市生活环境,以重新发挥老城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作用,使法国城乡基本趋于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大格局中。

(三)德国

当前,德国及其他一些西欧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都高达90%左右,形成一种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其主要经验有:

1.构建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德国在城乡建设和区域规划的政策上始终贯彻两大重要原则: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平等的生活环境,减小各地区的差异。二是追求可持续发展,使后代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职能分散在全国各地,形成全国城市均衡分布的局面。德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立法,把保护村庄原有形态、有限度的改造更新老建筑和保护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村庄更新的主要任务,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在城乡建设上确立“等值化”目标。上世纪五十年代,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所倡导的“等值化”理念得到实践: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但等值”的目标,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这一计划在巴伐利亚开始实施后,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并在1990年起成为欧盟制定农村政策的方向。目前,在巴伐利亚州,农村地区占州总面积的80%以上,为近60%的人口提供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间。城乡等值化的核心思想是:让农民在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社会待遇等生活质量方面与城市形态不同类但等值。农村建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根据农村的向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传统,尊重和保护农村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淳朴、厚重的民风民俗,不盲目照搬大城市的生活模式。

3.统一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了“城市化”的门槛。德国宪法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如公民在选举、工作、迁徙、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平等的权利,在社会上没有明显的农工、城乡差别,可以说农民享有一切城市居民的权利。农工差别只是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别。只要农民进城工作,按章纳税,进入社会保障,就成为城市居民。20世纪50年代,出台了农民卖地退休补贴政策,对农民卖地退休者国家给予额外退休金,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欧盟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

欧盟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关键工具是欧盟的地区政策。欧盟的地区政策是以影响和干预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或空间布局为首要目的,为促进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而由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的法律、经济和行政措施的总和。具体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公共投资、产业布局等,各国依据实际情况而有所侧重的制定和使用。“区域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缩小区域差距,纠正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促进共同繁荣。欧盟的地区政策又称为结构政策,是欧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支柱。早在1975年的欧共体时代就提出建立地区发展委员会和欧洲地区发展基金,1978年又通过一项全面的共同地区政策,包括确定落后地区并向其提供广泛的财政援助;保证共同体各方面的 政策、措施能照顾到地区问题;协助成员国实施各自的地区政策等。共同体开始有步骤地通过反市场化政策来解决落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欧盟的区域政策加快了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强化了这些区域对一体化的支持力度,保证了一体化效率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欧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启示

(一)加快农村发展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手段

促进农村地区开发是欧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确立农村地区开发的主体,欧盟设立了一系列基金。如,欧洲农业指导保证基金、欧洲社会基金及欧洲地区开发基金。这三大基金共同构成欧洲农村的开发主体。其中,欧洲农业指导保证基金的设立便是为了消除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农村开发。欧洲农业指导保证基金的补贴项目种类涵盖了农业和农村开发的各个方面,包括非粮食农产品生产在内的有生产潜力的项目;有关地区特产、高品质农林产品的项目;与农林业开发相关的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给农村妇女创造兼业或增加收入的多样化项目;事关村庄修复、开发及保护农村传统的项目;农地、林地的场地建设项目等等。欧盟的资金支持主要集中在落后地区,资金使用占欧盟三大基金的70%以上。而各成员国基本上都采取类似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二)科学的空间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

欧盟通过空间发展展望计划(ESDP)以期形成新型“多样化”的城乡关系,建立社会、经济、环境三位一体的平衡城乡空间,并制定了具体行动计划。欧盟通过以人口、经济为标准的乡镇分类方法,推行针对性的开发管理政策,加强村镇节点和线性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进行农村空间结构优化。采用强化空间规划布局的前提手段,对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和基础设施进行统筹,达到科学发展农村、优化农村空间结构的目标,进而实现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

(三)持续的资金投入和专门机构的设立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保证

欧盟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早期阶段(1957-1974年)、形成阶段(1975~1988年)、演进阶段(1989-2006年),2007年后进入新阶段(2007~2013年)。每个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如1994年的“六年规划”,2000年的“七年规划”,2007年的“七年支出计划”,而且从欧盟总预算中拨付的资金不断提高。除欧盟财政预算资助的基金外,为配合基金资助项目的实施,欧盟还利用贷款工具,即通过欧洲投资银行提供政策性贷款支持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另外,欧盟委员会下设36个司级单位,其中1个司为地区政策总司,专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地区经济政策。1994年,欧盟还成立了地区委员会,对区域政策进行咨询和评估,提出协调区域发展、反映居民意愿的政策建议,供欧盟和欧洲议会参考。此外,欧盟下设的农业总司和社会总司,对扶持地区发展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上一篇:校本培训工作意见下一篇:太爱竞争会失去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