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语文课堂教学

2024-05-02

论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语文课堂教学(精选5篇)

篇1:论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语文课堂教学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学与生活相脱离,“应试教育”的痕迹浓重。为改不正之风,李镇西老师提出了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理念,主张在教学中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进行生活教育,这在语文教学界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李镇西;课堂教学;语文“生活化”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and life from“ exam-oriented education”, mark strong.To change the unwholesome tendencies, miss Li Zhenxi put forward Chinese“ life” in classroom teaching advocated, in teaching practice, close to the student life, life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it ha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Li Zhenxi ;Classroom teaching ; Chinese“ life”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李镇西,1958年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等称号。2000年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钱梦龙称李镇西的课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潇洒。[1](p1)程红兵称“我的直感是李镇西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1](p5)

笔者认为李老师的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一 语文“生活化”的概述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p4),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语文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的更紧密,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就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想沟通,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

李镇西说,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系实际,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教育时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3](p225)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因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多种多样,而李镇西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他继承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陶行知先生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否则教自教,学自学,连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事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4](p176)而做就是实际生活。李镇西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从生活切入对课文学习,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时要自然而然的融入生活的内容。进行生活教育。

李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提倡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2](p5)引导者和组织者。”在他的课上,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只是在偏离主题时进行引导,出现问题时,共同解决。在他的课上,生活和语文是一体的,社会上的动态,班级生活的点滴,都被有效地融进了课堂,充分体现出了语文生活化的主张。

二 语文“生活化”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李老师的课,都是这样简单的几步:1.学习字词。2.学生交流后感受。3.学生质疑、讨论、解疑。4.老师谈自己的体会,与学生共享。就是这样的步骤,究竟其中蕴涵这怎样的魅力,不仅能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同时又能将“读”他课的人深深吸引住呢?下面,笔者将结合李老师的一些教学实录予以细细研讨,李老师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表现: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一)巧用生活现象,阐明抽象理论

片段一(《世间最美的坟墓》)——

上课信号响起,我走上了新华宾馆大礼堂的舞台,对已经做好的同学们说:‚今天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舞台灯光突然变亮,射在我脸上我有些睁不开眼睛,‚哎呦,完全像演戏一样,呵呵,灯光在我身上真有点受不了。呵呵!现在不忙计算上课的时间,我要先给大家说几句。‛因为是第一次见这班学生,我必须先罗嗦几句,当然这些话也是说给台下的老师听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上这堂课,可能和我们同学以前上过的课,或者说和我过去的课不太一样,过去我上课都是带着现成的教案走进教室,包括课堂的程序都设计好了,然后去给我们的同学上课。今天呢,我只带了一些教学素材来。打个比方吧,如果把我的课堂教学比作吃饭的话,那么过去我是把饭菜做好了,拿给同学们吃;今天呢,我打算和我们同学一起下厨,一起来做饭。我带来的这些素材,可能用也可能不用。如果在这堂课上,我们同学学会了或者体验了‘下厨做饭’的某些方法,或者受到某些启示,目的就达到了,而不在‘吃’本身。也就是说,今天这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我的目的不是要教给你们这篇课文的哪些具体知识,而是通过这篇课文的阅读,让同学们形成一种阅读观念,形成某种阅读态度。我先就做这么点解释。也许有同学担心,如果这堂课下课了这饭菜还没有做怎么办?我要说,没做好也不要紧的!我刚才不是说了吗?目的不是在吃,只要你们把我的方法掌握了,没做好回去继续做嘛!所以说——当然我这番话主要还是说我们下面的老师听的,‛我转过身来对台下的老师说,‚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来看课堂阅读教学。好,我们现在开始算这堂课的时间。[1](p84-85)从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运用生活中的做饭这一现象,将课堂阅读教学过程比作是老师与学生一起下厨的过程,把阅读方法比作是“下厨做饭”的某些方法。李老师用这一生活现象作比,意在用一种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传达一种新的阅读理念。这样抽象理论无形间被生活形象化,并且具体幽默,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这充分体现了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主张。

片段二(《冬天》)——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和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同的某 3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眼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者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者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这叫‘读出了自己’。又如,李老师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兄弟姐妹》,大家看过没有?‛

学生们纷纷答道:‚看过!‛

‚大家看的时候流泪没有?流泪的同学请举手。‛我一边问一边注意清点举手的学生,‚嗯,流泪的同学很少。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影看,而我却看得流眼泪,因为我读出了自己——这就是所谓‘共鸣’!同学们,‘读出自己’就是欣赏。‛

李镇西认为,阅读教学要走进学生心灵,就该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罗曼罗兰也说过,“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5]因此,李老师没有急于进入课文的学习,而是提出了一种学习方法——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所谓“读出自己”,就是阅读教学生活化的一个范例。由于文章所反映的内容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无法进入“角色”,需要搭建“桥梁”,因而学生在文本中寻找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从而找到了课文内容与生活的契合点,触动心灵。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一理论,李老师与学生平等分享了自身的生活经历,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老师的样子,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亲密。同时一切都源于生活,阅读也是一种生活经历。透过李老师的生活,学生好理解了“读出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早教学中老师将学生先从课堂领入生活中,再由生活拉回到语文中的过程。

我看到已经有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会意点头,便接着说:‚除了‘读出自己’,我们还要‘读出问题’。什么叫‘读出问题’呢?这就是研究。对于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没有问题的。假如现在拿出一本关于基因的书给我看,或者拿出一些最新考古方面的书给我看,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读懂了,我提不出任何问题,恰恰证明我根本看不懂!但是,如果拿一本我教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任何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因为你已经在以研究的眼光去读课文。‘读出问题’,还包括质疑。而对课文,面对作者,当然也包括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同学们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甚至某一个字不理解,都可以提 4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出来研究。我刚才说了,‘读出问题’就是‘研究’。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这样的态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来学习《冬天》‛[1](p54-55)

所谓“读出问题”,就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去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善于去发现问题,敢于去提出问题,乐于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拥有一颗“质疑”的心,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李老师又以自己举例,向学生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这一理论。

从两个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运用生活现象来阐明抽象理论的做法,使得教学在语文与生活之间自由穿梭。不仅理论本身变着丰富形象,也便于学生接受。此外这些理论都是李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来的,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地位。

(二)妙用人物材料,创设教学情境

片段一(《荷塘月色》)——:

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我问:‚还有吗?‛没问在举手。我说:‚刚才的同学说得很对,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课文中对朱自清的注释。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什么了解呢?‛

无人回答。

于是,我说:‚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并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

学生忍不住一齐说:‚浙江绍兴!‛

李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先来谈谈对朱自清的了解,看看学生对朱自清的了解程度。

‚对,他的祖籍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我又谈到‚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成‚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又动情地说道:‚朱自清的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 5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通过对朱自清名字的由来和才华的介绍,使学生增加对朱自清的了解,心里朱自清的形像进一步丰富。

我突然想到了当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今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李老师联系到报纸上的新闻,这样的材料信手拈来,自然而然的让学生对朱自清有更多的了解和崇敬。

我又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

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这个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说,‚本来朱自清既没有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大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地敬意!‛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是另有一番感受了吧。[1](p42-44)

对于人物材料的处理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客观的角度去补充,而李老师不仅从客观的角度去补充材料,丰富人物形象,更从自身出发,与学生分享自己对朱自清亲切的缘由,李老师对于朱自清的亲切是平时阅读书籍而产生的,这不就是生活吗?语文在于生活之中。这样的教学行为,不仅将朱自清丰满的形象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而且学生的情感被老师的情感所带动,为本文的学习提供了最佳语境。

片段二(《再别康桥》)——

虽然我是在笑同学们,但在心里我在怪自己,因为我没有给他们必要的背景铺垫,在毫无任何知识准备的情况下就要他们把这首诗读得很好,这太苛求学生了。

于是,我决定先不忙要他们读,而是给他们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徐志摩早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修硕士,后来专程到英国拜罗素为师,后来转学到剑桥。徐志摩天生有着诗人的特质,剑桥的生活与景色唤醒了他浪漫的文学情怀和超人的语言天赋。后来他自己曾说,在康桥那段时间,是他最快乐同时也是最感到人生痛苦呃时刻。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情绪在心中起落激荡,最后都化作笔下的文字,散文和诗。徐志摩曾三度游历剑桥,分别写下了《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等不朽名著。关于康桥和他对康桥的情感,这里我给大家读几段他写的文字,这几段文字选自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同学们认真听一听。‛

我给大家读的文字是——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中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同学们认真地听着我朗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我从他们的神态中感到,我被他们这些文字感染了。[1](p123-125)

当李老师发现学生读诗时感情运用不对时,他巧妙的穿插了徐志摩的留学经历以及《我所知道的康桥》这篇文字,让学生被这些文字深深地感染,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出诗人那种快乐与痛苦交织的复杂情感,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中,再让学生朗读《再别康 7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桥》,这样能使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再别康桥》的思想内容,准备地把握诗的情感。

从以上的两个片段,可以发现文本中的所展现的年代已经远去,学生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生活,因而很难去体会人物的心理,很难与文本的作者产生对话。当出现了这样难题时,李老师巧妙的运用人物的相关了材料,让学生在材料的带动走进那个年代,感受那里的人与事,这里教学从语文延伸到了生活中去,教学时刻与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切入文本。

(三)提出隐晦话题,激起求知兴趣

片段(《给女儿的信》)——

我对同学们说:‚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钟雪飞把手举了起来:‚我觉得一般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对他女儿这样说的,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对他女儿谈什么爱情,很不一般,他和一般的父亲不一样!这点我印象特别深。‛

我问:‚和钟雪飞有相同感觉的举手。‛

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我说:‚看来多数同学有着和钟雪飞一样的第一感觉。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实话实说——你们在14岁有没有想过爱情?放心,李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呵呵!‛

李老师提出了一个许多老师不敢问的问题,“有没有想过爱情”,这个问题是所有学生都好奇但不一定敢问的一个问题,从这个问题作为理解文本的切入点,激起学生的兴趣。

大家忍不住笑了,同时纷纷举手。我一看,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我说:‚把手放下!嗯,多数人想过。但想过以后又问过父母的同学,请把手再举一下。‛这次却只有四个同学举手。

‚好,我们请举手的四个同学谈一谈,当你们在父母面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呢父母是怎么说的?苏畅,你先说好吗?‛

苏畅说:‚我问过父母,他们说,你们现在问这些做什么,长大了就知道了。‛ 大家笑了,我也和同学们一起笑了。

我问汪洋同学;‚你的父母怎么回答你的呢?‛

汪洋同学说:‚我妈给我讲爱情是世间很美好的一种情感,然后说她和我爸那就叫爱情。‛

大家又笑了。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那么,王楠楠的父母又是怎么告诉你的呢?‛

王楠楠说:‚我是和我爸闲聊时问到的,他告诉我,每个人所经历的都不一样,爱情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要靠自己去体会。‛

然后我请黄泳回答:‚其实是我妈妈给我讲的,她说每个人所面对的爱情都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情故事,要看你怎么处理。‛

我说四位同学的家长都不错,都能真诚面对孩子的提问。只有苏畅的父亲回答得好像比较敷衍一些。呵呵!不过还好,没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胡思乱想。‛

大家都笑了起来。

‚可是‛我话锋一转,‚为什么只有四个同学问了爸爸妈妈呢?其他同学也想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爸妈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敢。‛

我说:‚不敢?如果问又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象一下,如果你们问爸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李运举手站了起来:‚我父母会花四个小时来教训我!‛ 大家笑了。

‚嗯,你的加长可能会说你现在别想这些!是吧‛我问。李运说:‚是。‛

杨晓梅站了起来:‚我的妈妈会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想这些干啥,还不好好学习!我知道我如果问了,我一定不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四位同学说了家长的回答,李老师又引出那些没有问父母的学生的想法,学生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不难看出所有的学生都渴望了解爱情,李老师将课堂变成了一个生活交流的小平台。

我说:‚是啊,我爸爸妈妈不说,可是你们会想呀!并不因为没有人回答你们就不想爱情了。就像是到了春天花一定会开放,到了秋天果实一定会挂满枝头,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呀!我觉得你们多数同学,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回答,所以轻易不会去问这个问题。在中国,很少有父母像刚才四位同学的家长这样开明。李老师也有一个很你们一般大的女儿,你们猜猜,李老师的女儿问过我没有?‛

学生齐声说:‚问过!‛

我继续说:‚我就知道你们会猜错。呵呵!但是在我女儿十四岁的时候,我就主动给她看可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这封信,为什么?大家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女儿在慢慢长大,我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对待自己 9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女儿一样,也主动告诉我的女儿什么叫爱情。‛[1](p176-178)

李老师在学生交流完后,也敞开心扉,谈了谈作为一位家长,自己的女儿是否问过爱情问题的一段经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有的生活场景去深入的导入对于文本的解读。

从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中的李老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正确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学生最需要的知识,讨论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很多老师的看来,像“爱情”这样的敏感问题是避之不谈的,而李老师确在课堂上与学生就“爱情”畅所欲言,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同学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让课堂成为学生讨论生活的地方,在交流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使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四)随情而发,深化情感体验 片段(《给女儿的信》):——

教室里一片宁静,孩子们还小,但他们显然也被文中的爱情打动了。讲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感动,不知是苏霍姆林斯基美好的童话故事感动了我,还是学生纯真的理解感动了我,或者是我产生了什么美好的联想,甚至也许是我心灵深处某一根柔软的情弦被拨动了。我突然想到一首歌,并不忍不住对同学们说了出来:‚突然我想到一首歌,这首歌我不会唱,大概就是叫《浪漫的时刻》。‛

李老师在教学生解读文本时也是在自我再次感悟文本。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随着解读的深入,触发新的感动,由此联想到《浪漫的事》,让学生一起轻轻的唱起,与学生共同走进歌里。

同学们纷纷点头:‚知道,知道。叫《浪漫的事》。‛ 我说:‚何思静会唱吗?你可不可以给大家唱一下?‛ 何思静轻轻地唱起来——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歌声把所有同学都感染了,渐渐地,全班同学和着何思静的声音一起唱道——

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歌唱完了,大家鼓掌。

我的眼睛潮湿了,鼻子开始发酸,但毕竟正面对着摄像机,因此我尽量抑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镇定地说:‚虽然李老师不会唱,但每一次听到这首歌都很感动。爱情就是看着对方慢慢变老,仍然爱他。像这样的爱情,虽然少,还是有的。前次裴丹同学的作文大家还记得吗?她说她爸爸妈妈每次上街进商场,爸爸都要把妈妈的手牵着。爱情有时候就是牵手。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更不需要海誓山盟!‛

同学们没有说话,都看着我,每一双眼睛都在感动,都在思考。[1](p185-186)李老师随情而发,竟在课堂上让学生唱起歌来,让学生暂时忘了这是课堂,唱着熟悉的歌,再次感受爱情的美好。伴着歌声,李老师又联系到了裴丹同学的作文中父母的生活细节。进而指出爱情的真谛。李老师用生活感动着学生,让学生在感动中再次深化对爱情的理解。

这样课堂是令人向往的,老师被文本感染的同时又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借用一首《浪漫的事》,将大家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这种由情绪高涨而增加的教学环节比起那些预设定好的教学环节更有吸引力,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共同感悟文本,在大家的歌声中,达到情感的最高峰,也达到课堂的高潮。在语文的殿堂中无形的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试图把学生培养也为有感情的人,这是一种成长,一种生活。

(五)尾处引故事,回归生活 片段(《提醒幸福》——

下课时间快到了,我说:‚最后跟大家讲一个小小的故事作为今天上课的结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姚嗣芳,她是成都市特别有名的小学语文老师,30多岁,上课上得特别棒,很多学生到那个学校去就想听她的课。她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去年10月份听说她被提为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很多人向她祝贺。我当时也想跟她打个电话,因为忙就没有打。后来听说她腿摔断了,在家里养伤。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今年元旦,我们搞了个聚会,她没有来,她学校的校长来了,我就问:‘姚老师现在去当局长了?’校长说:‘没有,还在我们学校。’‘怎么回事?’她说:‘我不去呀!’大家都非常惊讶。当然,我认为这种惊讶带着世俗的眼光。后来我给她打了个电话,电话里聊了很久。姚老师,她不是那么善于张扬的人,她是非常朴实的一个人。后来我一下子就理解她了。她说,她只觉得做老师是最幸福的。很多人觉得她傻,多少人梦寐以求要当这个副局长。她说:‘我用尽了所有的关系去找领导谈,说服领导让我回到学校,就做一名普通老师。’后来我说:‘姚老师,你既不傻也不高尚,你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实 11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践着、体验着自己的幸福观,仅此而已。’我没这个当副局长的机会,因而我没有过这样‘推辞’的经历,但我理解她,这就叫做幸福。这些东西你们现在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我想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会逐步理解的。另外,建议大家去找找毕淑敏的其他作品读一读。好,下课。同学们再见!‛[1](p81-82)

在课的最后,李老师给同学们讲了身边一位姚老师的事故,现在许多老师在教学也会运用故事,而李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故事中的姚老师就在学生的身边发生,老师朴实的讲述,使学生听来亲切朴实,是生活中“幸福”的一个折射。在课的结尾再一次引导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要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对于《提醒幸福》这篇课文,李老师在对文本进行了细致地解读之后,又充分利用课上的最后几分钟,在学生分已经理解“幸福”的含义的基础上,随手拈来了身边人的事,回归生活,将幸福具体化,在这样的故事中,李老师再一次向学生强调“幸福”的广阔内涵,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体会幸福。教学的这一举措,使得整堂课看起来充实完满。教材本取自于生活,最后的回归,让学生通过生活学会了生活。

三 语文“生活化”的借鉴意义

现如今,由于受应试教育加之功利思想影响,学生上课就是为了“中考”“高考”,同时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业绩,不得不按照“中考”“高考”来选取教学内容。只教会学生考试范围内的内容,教学围绕着考试转,这在无形之中隔断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得教学内容局限化,甚至让有些学生误认为不上语文课我也能学得很好,从而心理轻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地位。面对这样的局面,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了“大语文”的观念,李镇西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语文生活化”化主张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界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笔者认为这一主张对于我们时下的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强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李镇西认为,“生活语文”之“生活”二字,不单指语文教学应注意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结合起来。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取自生活,源于生活,我们应牢牢抓住这一特征来实践语文“生活化”,从而加强课堂教学与语文的联系,让教学贴近生活,在语文中渗透生活,走出一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之所有要“生活化”,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到取自于生活的文本中去,从而加强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一边解读文本人的同时一边在体验生活,让学生觉得学语文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语文“生活化”,使语文课堂丰富多样,在文本中寻找回忆,悟出情感,教师引领学生一边在解读文本的同时一边跳出 12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文本,感受生活的多彩,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而且大大打破了“课堂”的局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我们要注意的是语文“生活化”虽然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但是这毕竟是语文课堂,要时刻牢记这是“语文课”,必须要上成语文课。例如,李镇西老师在《致女儿的信》课上,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堂语文课,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同时,注意课文的文学性或者是写作艺术。“语文化”和“生活化”是相统一的。“语文,就是主体真是的生活。”然而李老师在由“生活化”向“语文化”引导时,显出了一些不足,并直接提问,“同学们还没有没有什么问题?包括写作上的问题,比如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中断了学生的思路,显得生硬而突兀。李海林老师更是直接指出了李镇西老师这堂课的不足,认为他“把文本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用一下’就放下的工具。”也就是说李老师没有深入文本,没有抓住文中最重要的东西来教。让人觉得“这里的语文化和生活化是两张皮。[6]

另外,我们所说的语文“生活化”讲的是要深入生活的深处,而不是停留在生活的表面。“生活化”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吸收与建构,也是学生做人经验的吸收与建构。这是李镇西语文生活化的关键所在。引领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中,走进生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二)培养人文情怀,提高教师素养

李镇西老师之所以能实践其“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从其自身来看,关键在于李老师极高的教师素养。使得李老师上课能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尽情展示其独特的语文教学艺术。[3](p225)

首先李老师具有民主教育思想,李老师一直追随陶行知先生和苏霍姆林斯基,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践行语文民主教育。语文民主教育就是充满自由、平等、法治、宽容、妥协、创造精神的教育。他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视教育为心灵的艺术。基于此,他提倡共享式的课堂师生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交往过程。从李老师的每一堂课中,我们都不难发现,李老师都是在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分析,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从而共同获得认知的快乐。李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并适时地将自己的感受拿出来同学生们分享和交流。这样的课堂是轻松快乐的,学生能最快的进入“角色”,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这样,教师能自如地带领学生穿梭在“语文化”和“生活化”之间,让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所以,笔者认为,当今,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必须具有民主精神,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身的行动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在课堂上敢于提出质疑与想法,教师要做到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分享,13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只有只有这样的民主教育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践行语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理念。

其次李老师自身的极高的语文素养。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教师自身素养的影响。李老师有着渊博的学识,他从小就爱读诗,爱写诗,上了大学之后更加勤奋的阅读世界名著来丰富自己的语文修养。由于长期的培养,李老师有着诗人的气质,作家的情怀。在任教之后,他仍不断的读书,思考。他曾说过:“教书、读书、写书、思考,这是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反思自己,读书写作,老师才能成长。”“勤于阅读和写作,是提高自身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看李老师的教学实录时,感到他对于材料随手拈来,这与他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于漪老师就曾这样评价李老师的课,“对课文作者总体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手法的比拟,对重点字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时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听镇西老师的课,应该说是一种幸福。”[1](p52)笔者认为,当下的教师应向镇西老师学习,多读书,多思考,不断加强自身的学识修养,学习更多的教学技巧,争取做一名有高语文教养的教师。

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多地人发现了教学的弊端,教学与生活相脱离,“应试教育”的痕迹浓重。于是教师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李镇西老师的语文生活化的理念脱颖而出,尽管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但在语文教学界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不妨学习一下李镇西老师的语文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课堂。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去完全的效仿与移植,就曾有一位老师因学李老师上课效果不好而疯掉了。这是令人震惊的。教育艺术是不可以复制的。每个老师都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而,笔者认为学习李镇西老师,就要学习他的根本,学习他的思想、理念、教育价值观,进而审视自身,完善自身,让自己的课堂也变得生动多彩。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7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4].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5]罗曼罗兰[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58575.htm [6].李海林:《生活化与语文化——评<致女儿的信>课案》,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1期

篇2:论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刚开始进入岗位的前几年,是初任教师的职业适应期。在这一时期,初任教师将完成由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变,转变成功与否,将决定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专业发展模式,进而影响他们的职业倾向和职业持久性。

下面是特级教师李镇西给新教师的20条建议。

一、把表拨快两分钟,不能迟到

任何时候,贪睡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作为青年教师,不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最好把表拨快两分钟,上班不能迟到,开会不能迟到,上课更不能迟到。

二、要学会忍受孤独,千万别浮躁

千万别浮躁,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学会处理繁杂的事务。青年教师一定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三、学会原谅他人,不生自己的气

你得学会原谅,原谅学生和家长;学会宽容,宽容领导和同事;学会安慰,安慰自己,不生自己和家人的气。

四、不怕失败,就怕一蹶不振

青年教师只有经过磨练、经过失败、经历风雨,才能走向成熟。不怕工作失误,不怕做事失败,就怕一蹶不振,跌倒了爬不起来。

五、别与他人攀比,别与自己过不去

你应该与自己的过去比,与各方面都不如你的人比,这样,你会心胸坦荡,活得自在、潇洒。

六、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谈论别人

不参与办公室的闲聊,更不要谈论你的同事或领导。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同事往往会惹事生非,在鸡毛蒜皮、是非口舌等小事中纠缠不清、庸俗自己。

七、抓住给你的机会,别让它丢失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作为青年教师,要创造机会,争取机会,千方百计地抓住机会,别让它丢失。

八、获得同事的支持,不要单打独斗

朋友多了路好走,同事支持事好办,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单打独斗吃苦头。青年教师如果人缘好、口碑好,就会成绩大、荣誉多。

九、学会控制自己,不要将情绪带进课堂

青年教师,应有良好的心境,平衡的心态,很好的控制力,不把自己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不要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带给学生,不要让自己糟糕的情绪影响课堂教学。

十、每天喝六杯水,不要坏了嗓子

警察腰间总别着枪,医生脖子上总挂着听诊器,教师口袋中应装着“水杯子”,青年教师应该保护好嗓子,多喝开水,每天最少喝六杯水。

十一、尊重老教师,不能太张扬

当青年教师看到老教师力不从心时,一定不要在他们面前太张扬、太逞能,应该尊重老教师,关心老教师。

十二、尽职尽责,不要奢求额外的回报

教书作为你的职业,薪水就是你的回报。你也许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还付出了许多,但这也只体现了你是一位将责任放大的老师,但你不能因为放大了责任而又追求更多的回报。

十三、与时俱进,别让自己成为新文盲

经过一段安稳而平静的教书生活后,我们不仅对新知识感到欠缺,而且对新知识还有一种习惯性的拒绝。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青年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成为一个学习狂,而不是新文盲。

十四、把事当事来做,别敷衍塞责

人生的价值在于人性的不断提升和人格的不断完善。作为职业教师你必须始终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对社会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把事当事做。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产生对社会“富贵病”的免疫能力,从而成就自己的生命价值。

十五、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想到了,计划了,经过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可能或一定能成功。凡事如果没有想到、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成功。因此,作为青年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事要有计划、按计划做事,好计划就意味着成功,不怕做不到,就怕计划不到。

十六、要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要心胸狭窄

坚持每天翻几页书,写一点生活随笔,以一份古典而恬静的心情坚守一个文化人的精神家园。不断提高自己,尽可能多地钻研业务,在属于你的领域里力争做到最好,如果做到了,不要炫耀,如果做不到要勇于承认,相信人外有人,不要心胸狭窄,找不到快乐。

十七、做快乐的教师,不当工作的奴隶

如果总是把工作当作负担,而不是尽可能地寻找其中的乐趣,我们会活得很累,且不会有收获和进步。所以你应该努力营造快乐的环境,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不当工作的奴隶,让工作的快乐陪伴你。

十八、照亮别人,不损伤自己

古人云:教师好比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作为当代教师,不要做蜡烛,燃烧了自己也照亮不了多大的地方;我们要做电灯,照亮别人,但不损伤自己,并且把开关掌握在自己手中。

十九、关爱健康,别透支生命

幸福可以是10、100、1000、10000??你可以根据你的感受任意增加“0”的数量,但是一旦前面的“1”失去了,后面再多的“0”所代表的都是虚无。身体的健康就是前面的“1”,在实现人生幸福的过程中,这个“1”应是大写的。青年教师总认为自己身体棒,精力好,只管工作,不注意身体。其实,作为青年教师,既要努力工作,又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关爱自己的健康,千万别透支生命。

二十、从小事做起,别眼高手低

人生要有奋斗目标、个人计划。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一个又一个个人计划加起来,就变成人一生的大目标。作为青年教师,一定先要从小事情做起,不能眼高手低。

总之,新教师只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听取他人的建议,采纳他人忠告,借鉴他人的经验,辛勤耕耘教育这片沃土,就一定会品尝到奋斗后成功的喜悦。

作者 | 李镇西(特级教师,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篇3:新课程理念下的李镇西语文教学

李镇西是我国当代充满爱心与激情的语文教育名家。 现在我们探究一下新课程理念下的李镇西语文教学,期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走进新课程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育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追求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李镇西在语文教育中正是始终以育人为指向。在他的文章中,经常提到陶行知的话语:“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提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他一般使用“语文教育”,而不用“语文教学”这一概念。李镇西特别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注重用语文气质去感染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他的这些思想无疑暗合了我们的新课程理念。

他在语文教育情境中努力实现育人的目标。他挤出时间给学生阅读文学名著,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去陶冶学生的灵魂。《青春万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爱的教育》等名著都走进了他的课堂。在《我的从教之路(十八)——在冉·阿让的感召下》一文中,作者叙述了给学生读《悲惨世界》的故事,文中改名马德兰并当上市长的冉·阿让,当知道有个穷苦人被误当作他押送法庭审判时,自己展开了灵魂的搏斗,终于勇敢地站了出来。李镇西对此巧妙地展开论述来教育学生,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我,进行着善良与邪恶的斗争,我们要勇于向自己开战,让善良之我战胜邪恶之我。事后,他竟然发现自己办公桌上有一封信,里面是钱和悔过书,原来是班上的某个同学悄悄地向他承认,自己做过小偷,从现在起一定痛改前非并真诚感谢李老师用文学作品挽救了他。如果我们只注重语文教学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话,我想语文的这种育人功能是不敢奢望的。

二、面向生活的语文课程建构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应“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在学生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学应用能力”。

在语文教育探索中,李镇西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生活。去野外进行文学写生,到街头调查错别字的使用情况,深入农村、城建局、市长家,聚焦当今改革浪潮,关注报刊电台节目主持人的言语使用情况。李镇西还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变‘应式语文’为‘生活语文’”的主张。后来又进一步深入地阐释了它的内涵。指出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话文化。

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指语文教学自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讲读生活化,寻求课文与生活的结合点;语文训练生活化,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语文教育生活化,例如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便引导学生审视我们的星期天是如何过的,并认真思考怎样让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所谓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指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用语文的好习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日常生活语文化,倡导日常生活就是语文能力的训练与运用,阅读是人生必需,日记随笔来表达心声,打电话会客争辩讨论看广告说明书等都是语文知识的自觉运用;班级生活语文化,自荐或讲演中选举班委,每堂语文课开始总有一学生进行一分钟演讲,来评论班级生活,创办凌云文学社,编撰班级史册,在班级教育与班级建设中渗透语文教育因素;社会生活语文化,让学生“自居斗室,胸怀天下”,野外的写生,街头的调查,对时代热点的评论都积极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李镇西努力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语文教育面向生活世界进行课程建构。用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开发新的语文课程资源。

三、弘扬民主的语文教育观念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我们要赋予教育过程中的每个对象以主体地位,必然以教学民主作为重要前提和基础。

李镇西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进行民主教育探索,写出了一系列论文与教育随笔专著,例如《语文民主教育漫谈》《教学民主——创新教育的前提》《民主、科学、个性——语文素质教育思考》等,展现了他寻求这一真义的努力和体悟。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民主观的体现,也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前提。在《关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对话》中,李镇西这样论述师生关系:“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精神在教育情境中的相遇。对话情境中,师生之间是一种‘我——你’关系。”在李镇西的课上,他的每个学生都能以舒展的心灵自由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争论也是常有的,师生表现出一种思想交锋的酣畅淋漓和精神交流的兴奋愉悦,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单纯地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教学的民主正体现为还学生思考的权利。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发挥主体性,去进行个性化阅读与探究式阅读。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把思考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就不会拘泥于公式化的写作思维,从而迸发出创作的激情。李镇西提出:“写作:让学生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让灵魂到场,用生命写作。”对学生作文要求是八个字“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只要真实健康,学生享受充分的自由。新课程理念提醒我们:“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李镇西指导写作的思想实践正与此相吻合。

篇4:论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语文课堂教学

调查背景

为什么现在许多老师不想当老师了?除了待遇低,还有工作累。如果是工作本身需要“累”,那也无话可说,自己的选择,有什么值得抱怨的?问题是,许多“累”是教育以外的因素造成的,是强加给教师的负担。

所以,稳定教师队伍,除了“加薪”(提高工资水平),还要“减负”(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无论任何时代,教师的本职工作都是教书育人。毫无疑问,教师专注于教育教学的研究思考,专注于每个学生的身心成长,专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国家的教育事业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纵观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教师的教学常态,却不完全是——有时候甚至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1、目前教师日常工作状态

很多学校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忙碌了一整天,看着似乎做了很多事,但真正该做的却没怎么做。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时间做,教师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都耗费在了一些所谓的“重要事情”上——比如,写不完的各种应付材料,填不完的各种上交表格,迎不完的各种检查验收,还有补不完的各种活动资料……这里的每一项似乎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关系着学校和教师的督导考核评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部门似乎谁都可以给学校派任务,比如消防四个能力建设、禁毒示范学校创建、七五普法档案、病媒生物防治、节水档案、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等等。而这些任务实际上跟学校的教学常态没有多大干系。

教书,被附加了更多教育以外的事;当班主任,却戴着各种不合理的管理和评价的“制度枷锁”;甚至做校长,也处处被不合理的要求约束,没有真正的自主权。无效而无聊的非教学事务挤占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教育、教学、教研这些学校的本职工作反倒成了其次。

2、国家对教师工作的界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该做什么,国家法律有明文规定。

《教师法》第七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教师的本职工作并不轻松,尤其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如果再增加大量额外的非教学任务,让教师们负荷沉重、疲于奔命,挫伤了教育热情、降低了职业幸福感,那么,这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是严重不利的。

3、本次调查说明

有鉴于此,我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为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项关于当前教师低效工作的网络问卷调查,用数据说明教师目前的超负荷工作状态;希望通过对实际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来思考如何更好地改善状态、提升效率,促进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本次网络问卷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参与调查的人数为2787人。问卷共设计了8道题目,主要针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师,从其所在地域、学校、岗位、基本教学任务准备、教育教学研究、时间耗费等方面,对教师在校工作的实际情况作调查分析。二

数据分析

下面是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教师,主要来自河南、四川、山东、广东、湖南、江苏、浙江、湖北、贵州、河北等省份,占比总量达72.53%。其次是占比不多的安徽、福建、甘肃、重庆、江西、山西、陕西、云南、北京、广西、海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宁夏、青海、上海、天津、西藏、新疆等省市。

从地域分布来说,他们多数集中在中、东部南方地区,这与我国各地教育发展的实情也是吻合的。同时,根据数据统计,在这些地域中,来自全国一级城市的教师占比只有1.1%,二线城市的教师占比10.44%,三四线城市及其所属乡镇地区的教师共占比88.46%,这在较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当前最基层教师的分布状态。

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师以小学和初中阶段为主,分别占比47.7%和34.3%。这表明,在这两个阶段出现的非教学事务现象比其他阶段更为突出,中小学教师的此项工作负担要比其他更为沉重。

那么,是所有教师都感到这种负担呢,还是只有其中某一部分教师呢?

通过问卷数据显示,普通教师和班主任是反应最大的群体,分别占比37.8%和34.5%;其次还有不少的中层干部或校级干部也有表示。

这说明,在学校教学常态中,从校级领导到普通教师,都难以完全摆脱这种非教学事务的干扰。

(二)教师工作常态 为了摸清教师在校工作常态,我们设置了3个问题。

第一,你觉得每天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基本教学任务的准备?说明一下,在这里,“基本教学任务的准备”,简称“备课”。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首要条件就是备课。

然而,对于这一基本工作,回答“没有”的,达52.6%,这个比例占参加调查人数的一半多;回答“有”的,仅仅只占11.4%;还有35.9%的教师回答“不一定”。从这组数据来看,在广大教师群体中,每天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基本教学任务的,仅仅只有十分之一;而其他十分之九的教师则需要另“挤”时间来完成。如果时间不够,教师们通常又是在什么时候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准备呢?

下面这组数据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可见,偶尔加班、经常加班、在校加班、回家加班……似乎只有“加班”才是保证教师完成正常教学工作的唯一法宝。是什么原因使得教师们一再加班,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不成基本准备任务呢? 我们又设计了另一个问题:除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准备外,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呢?

这次得到的数据更不容乐观:80.5%的教师回答“没有”,16.1%的教师回答“不一定”,只有3.3%的教师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即是说,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连十分之一的人都不到了。没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又如何提高教学成效呢?似乎恶性循环的苗头就此出现。

(三)时间去哪儿了 每天忙碌不堪的教师们,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为了寻找答案,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问题:除基本教学任务之外,以下哪些事情耗费了您在校期间的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得到的回答如下:

完成各级各类检查、参与临时交办的非教学类任务、完成各类网上学习、参与各级各类会议培训,成为占用教师时间的四大因素。而这些,跟日常的教学工作并无直接关系。

得出结论

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负担已不再是个别现象,由此产生的教师工作效率低下、教学成效不高、职业幸福感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也是客观存在。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师还纷纷在后台留言,表达自己对此的真实看法和心理诉求。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结论:

1、教师工作时间长

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6年的一项调研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周工作时间平均达到54.5小时,超过法定工作时间25%,也超过国外中小学教师平均周工作时间。其中,除了每天在校平均工作时间为9小时外,还有工作日晚上平均1.5小时、周末工作时间平均2小时。

这里的中小学,主要是指初中和小学。高中教育因为要高考,更多时间都专注在提高成绩的教学教研上,相对于初中和小学的全面素质教育要求有所区别,因此,在本次调查中发声的也大多是初中和小学教师。

由于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很多工作需要在工作日的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后继续完成,如备课、改作业等。因此,占用教师个人休息时间的现象成为普遍。工作多、任务重、时间不够,教师们便只有加班,无论在校还是在家,法定工作时间之外,往往需要付出额外不少于2小时的时间。

2、非教学任务过重

占用教师工作时间的工作,并非全是教育教学工作。真正用于教学及相关准备的时间在整个工作时间中占比不足1/4,剩下的3/4是更为耗时耗力的非教学任务。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通常有制定教学计划、备课、批改作业、评价学生、辅导学生、组织活动、管理班级、早晚自习、沟通家校、参加会议培训、听课、教研、记录工作日志、撰写各种学习笔记等。这些工作都是持久性和延时性的,单单较好地完成这些工作,教师们的工作量就已经饱和甚至超出。然而,这似乎还不够,上级安排的各项督导评估、达标验收、检查评比、会议培训、安全管理等事务,又一重重加压且全部以“重要事情”名义。

为迎接上级的各类检查或创建各类工作,许多学校会专门抽调教师组成小组做材料,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标准化建社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艺术工作领导小组、推普工作领导小组等。这些工作似乎与教育是沾边的,但似乎又关系不大。

对于某一项检查来说,如今的标准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严,每项工作都有一整套繁琐的检查评价标准,还有各种等级指标,学校需要对照这些标准来一项项准备材料,如通知、方案、过程、总结、文档照片视频等,各个环节都要事无巨细。当这种检查频率过高,形式化要求过严,本就已经有较大教学压力的学校、教师,便只能疲于应付,准备迎检材料尚且做不完,研究教学就更成空话,教学自然也成了副业。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教师人数多,有明确分工,迎检工作稍微好做一些;但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师数量本来就少,再去准备繁琐的各种材料,就更加影响正常教学了。面对这额外的非教学任务,教师们有苦难言。

3、考评机制不合理

中小学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负担沉重,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值得反思。最直接相关的就是考核评估机制,这是学校的软肋。地方行政管理部门众多,学校成了大家都可以过问的单位。除了教育行政部门以外,其他部门也将学校也纳入各自业务管辖的范围,要求开展各种活动、进行检查评比、报送相关材料,学校无权拒绝,因为年终督导考评时,这些全部都要纳入考评范围。一旦考评不合格,后续还将有诸多惩罚措施。这样一来,使得学校不得不硬着头皮先应付各种检查,而将首要的教育教学任务退居其次。

这是典型的考评机制倒逼学校行事。而一旦考评机制中的非教学活动占比过大,问题便自然产生了。即使表面上看来“素质教育”全面开花,但有多少是真正开展或者说达到成效的,就无从考证了。规范办学行为本意是好的,但是越来越流于形式之后,一切就变了味。

学校始终还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以教书为主,学生以学习为重。地方各级行政部门以自身权属过多地干预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以考核评估作为约束手段,层层施压,学校、教师便丧失了教育的主体性和话语权,沦为了谁都可以管的听话“小媳妇”。

4、教师身累心更累

当教师的本职工作被非教学任务占去一大半时,牺牲的不仅是时间,更有心情,甚至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不少教师表示,不怕多上几节课,不怕学生调皮,最怕的就是评估验收、绩效考核、继续教育等等。教师们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无效无意义的苦和累,比如形式化的行政工作、日常文书整理、各种分析报告数据、各种迎检材料的补写、各种业务学习的笔记等等。教师们的大量时间没用在如何提高教学、如何深入教研、如何培养学生上,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了动摇和怀疑。

干不完的非教学任务,让许多教师不止一次产生厌倦心理和应付思想,教育理想和教育热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正常的教学工作也受到很大影响,应当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收不到应有效果。时间和精力耗费了,教师们身心俱疲,看不到教育的希望和成就,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的结果。四

建议办法 鉴于上述问题存在,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减轻非教学负担,促进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我们有以下建议:

1、教学为主,减少非教学任务

学校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是教书育人,教育教学始终才是学校存在的根本。

建议地方各级部门深入沟通,达成共识,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以教育主管部门为重,其他部门工作能减尽减,能不开展尽量不开展,遵循教育特点,尊重学校主体,减少教师们额外非教学工作负担。

同时,减少各级各类会议、无实质意义的培训以及相关检查,学校也要根据自身实际,不盲目攀比,不搞形象工程,一心一意搞好教学,关注教育本身。

2、尊重教育,改革考评制度

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尊重教育的特点,改革学校考核评估制度。考评作为约束手段和监督机制之一,不应主次颠倒成为一切教育教学的中心主旨。

建议主管部门重新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精简繁冗,注重实效,摒弃形式主义,尊重学校教育主体性质,剔除与教育教学关联不大的考评细则,加大对教育教学的实质性评价占比。以此促使学校非教学任务的自然消减,促进教育教学教研的重新回归,促进学校教师的正常发展。

3、关心教师,合理分配工作

教师的工作量、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与其职业幸福感和认同度密切相关。当工作任务超负荷、工作时间无界限、工作责任无限扩大时,教师承受压力大,幸福感与认同度自然降低,并将持续影响后续工作。建议各级部门关心关注教师群体,合理分配工作,明确工作量标准,科学配置师资,减少额外非教学任务摊派,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核心,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教研、培养学生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本次网络问卷调查分析,我们看到了学校和教师当前的工作常态和心理诉求,也看到了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教育承担着一个国家的未来,而教师是承担这未来的关键点,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通过这份调查报告,正视问题,改革机制,重新给学校和教师带来新的希望,让广大一线教师能够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和光荣。

调查人: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李镇西

篇5:李镇西讲座-教师的人文情怀

什么叫人文追求,我不做定义式的解释,关于人文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有一点我可以统一,它和尊严有关,和价值有关,和人的生命有关,和幸福有关,这和我们的职业生涯是相联系的。怎么判断我这个校长当好了,怎么判断我这个校长是成功的,一般的评价标准来说,是不是李镇西来了以后老师的钱更多了,而这是需要教育局的,我们是公办学校,我是没有带钞票去的。还有一个问题是,他这个学校是不是升学率提高了。而我的标准只有一个,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老师是不是成功了,到我离开这个学校的时候,人们想到的不是说这个学校写的李镇西的名字,而是提到老师的名字。如果我走了以后,人们还是说,这是李镇西的学校,那是相当失败事。那我怎么培养我们的老师,人文情怀,看照片,你们可以看到我们老师的笑容,照片有三个特点,第一、每张脸都在笑;第二、每张笑脸都很自然;第三、每张自然的笑脸没有雷同,各种各样的笑,很生动的,这叫什么,这叫幸福。我和老师们讲,要让我们的职业生涯充满幸福,笑容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要靠我们自己,我今天讲教师的:理想与责任,风骨与良知。

(一)、理想与责任 1教师要有特别的幸福感 教师要有特别的幸福感,这个幸福感,主要不是说获得巨大的荣誉,或者突然涨多少工资,而是,在细节中体验,职业带给你的幸福,举例子,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叫陈淑英,去年9月才从大学毕业,到我们学校,她教计算机的,年轻,美丽,温柔,到10月份,学校搞绩效工资,有一个规定,就是必须每个老师满工作量,才能拿到基础工资。学校把工作量调了,有的老师工作量多,有的老师工作量不够,多的老师把课匀给其他人。陈老师就是属于课比较多的,于是就把她的课减下来给另外的老师,保证老师的课比较均匀。那天陈老师去上课,她就把这个消息客观地告诉同学们,她说:“同学们,由于学校安排,下个星期的课由某某老师来上,希望你们配合。”没想到同学都惊呆了,这时候一个女同学站了起来,说了一句话:“老师我们会想你的。”说完这个话眼泪流下来了,老师听后非常感动,这就是作老师的幸福。当天晚上,她把这份感动写成文字,发到博客里,题目叫《老师,我们会想你的》。第二天,我看到文章,很感动,当天是学校的教务大会,我在全校念贴子,我说了年轻的陈老师,第一次尝到了来自教育本身的幸福,这幸福不是绩效工资给发的,不是荣誉给的,而是来自学生的意愿给发的。我想说的是,很多老师,年轻的时候刚参加工作都有过这样的幸福,但是再过五年,学生说这样的话,他已经不以为然了,再过十年说这样的话,就浑然不觉了,这叫灵魂的生锈。同样的一句话,就不能带来幸福的。我希望陈老师在退休的最后一天,都能有这样一颗感受幸福的童心。老师的幸福感就是来自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依恋。故事:公布一封信,王栋生(笔名,吴非)老师的一封信。信的内容略。

王栋生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同时也是著名杂文作家,他对应试教育研究的玲珑剔透,但是他没有写过一篇关于应试教育的文章,他把目光投向中国教育,写出一篇又一篇杂文。作为中国教师,一定要读吴非,但今年1月,他在课堂上左眼突然失明,而且流泪,于是就闭着左眼,流着眼泪上完了他教育生涯的最后一堂课,以英勇悲壮的姿势告别讲台。医生说,回去好好把右眼保住。但就这样,吴非依然关心中国教育。前两天收到王老师一封信:

“一年轻老师谈得客观,大度,我自己只想好好教书,王老师,您能不能在书上签名,这是我自己烤的蛋糕,送给王老师,一定要保重身体。她问:‘王老师,你能不能在我的书上签个名?’我答应了,一会儿她从办公室拿了我的书又赶过来,并送我一个小袋子,说:‘这是我自己烤的蛋糕,送给王老师吃,希望你保重身体!’这一天我都很愉快。”

王老师有一个特点,俭约,内敛,不动声色,但有内在的力度,关于幸福,关于职业,关于名利都在其中了。“幸福在于什么,我只想好好教书,不想这些,这和校长安排工作没有关系,和工资没关系,我就喜欢教书。”王老师给我讲,他就欣赏这样的老师,这就是老师的幸福。王老师还给我讲,他们语文组的几个老师非常优秀,有一个周老师,业余时间读书,读了大量的书,没有功利性的,一边读一边写读后感,几十万字,也没有想过要发表,偶然被王老师知道以后,王老师推荐给某人,某人大为惊讶,没想到在中学里有这样一个知识渊博的爱读书的年轻教师,随后把读书笔记出版了。王老师讲,在他们语文组遵循三个字——“不苟且”,不管这个时代如何喧嚣,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复杂,如何功利,他不苟且,就是不放弃理想,不放弃追求,坚守内心的良知和气节。我在我们学校也讲,教数学要以数学为荣,教语文就为教语文感到幸运,我现在说我是语文教师,我特别自豪。

2教师要有理想

给大家推荐一封信,2007年秋天,法国八十万名教师,同时收到一封信,写信者并不是搞教育的,但他关心教育。我们先来看看信的内容:

“儿童的未来在你们每个人的手中。你们承担着教育、引导和保护这些尚未完全成形并仍然脆弱的精神与感觉的责任。你们的责任是伴随他们从幼儿到少年,促进其心智、道德、身体、能力的蓬勃发展。这一责任是最重的,同时又是最美好、最值得褒奖的”。写信者谈到了他的教育理念,他说:“教育就是试图调和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是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一是促进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当使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写信者看来,儿童应当成为“自由的人、渴望知晓美好事物与伟大事物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充满爱心的人、独立思考的人、宽容他人的人,同时又是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他说:“教育者的作用不是让儿童享受童年,也不是使他们成长为更大的儿童,而是帮助他们成为成人,成为公民。”

教育应该保护孩子的,他又说,教育帮助一个孩子找到他自己,每个孩子个性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重复的,要尊重个性,挖掘个性,每个孩子成才之路是唯一的,就要找到他成长的道路,还有相反的,就是共性。孩子是人类的一份子,必须承载,必须传递,必须践行人类共有的美德,那就是真善美,要成为自由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充满爱心的人,独立思考的人,以劳动为生,是一个劳动者。想想我们的儿童是不是这样的人,写这封信的人是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就事论事,这封信写得真好,法国总统为什么要写这封信,是因为他觉得法国落后了,法国教育落后了,其实根据我们的常识,法国各方面都在中国的前面,但是竟说自己落后了。当法国说自己落后的时候,中国在说什么,中国在说我们崛起了。前段时间美国代表团到中国来学习科学发展观,其实是随时有危机感的民族好,还是麻醉自己,自我陶醉的民族有希望?萨科齐说法国落后了,法国教育落后了,怎么办?要重建学校,重建学校,不是把学校推倒了重修,而是重视教师的使命,他说:“培育对真善美„„坚守对儿童的爱和尊重。”爱和尊重决不是迁就、纵容,是引导,培养,这是我们的使命,老师们想一想,我们现在的孩子,能够欣赏伟大与崇高吗?伟大与深刻吗?多数孩子不会这样,因为现在的孩子,心目中都是超女们,不是说孩子们不应该喜欢李宇春,不应该喜欢周笔畅,我给我女儿这样讲的,你的精神世界里,有李宇春的位置一点错都没有,问题是,错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只有李宇春的位置。一个健壮的灵魂,应该有李宇春的位置,有鲁迅的位置„„问题是,我们的孩子只有李宇春这就可怕和可悲了。现在多数学生不关注实事,今年四月,我在博客上发了一个贴子,题目是《流泪的四月》,四月是春光明媚的季节,我敬仰的一大批人离我们而去,因为曾有很多的各界名人在这一月里离开了我们,胡耀邦、张志新、吴祖光、李慎之,还有林昭、李九莲、钟海源„„都是在四月告别人间的,他们的离去是我们人类的极大损失,可我们的孩子们却只知道一个张国荣在四月离世,其他名人一概不晓。有哪一个人的离去在我们孩子中心掀起半点涟漪,这些人的离去都意味着某些学科发展的终结,以后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学人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灵魂,他们的思想火炬,该被我们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例举人物,武侠小说家梁羽生,漫画大师小丁,李振涛、钱学森、王世襄„„要是为他们举行国葬,中华民族就真正有希望了。两百年前的法兰西民族,为去世的雨果举行国葬,巴黎市民涌上街头,簇拥着雨果的灵柩,缓缓驶过凯旋门,这样的民族,真是让人敬佩。因此只有我们教师心中装着伟大与深刻,才能让孩子走向伟大与深刻,理想和责任不是抽象的,有两点,对孩子的爱和每天的教育智慧。真正有学问的人很谦虚的,爱学生就是理想的体现。

讲一个故事,一个姓郭的中年教师,她爱孩子,7月18号那天,去参加他们的一个活动,她刚送毕业的六三班的孩子,她是位数学老师,教得一流得好,被学校当作把关教师来用,只教毕业班。她当班主任只当一年,这一年,她用心在做教育,她让孩子们写班级日志,记录孩子们的幸福快乐成长的点点滴滴,孩子们毕业了编了一本书。那天,她给孩子们发信,说有活动,学生马上就回到学校教室里,有些学生出去旅游,接到郭老师的通知,马上回到南京,回到教室,让人感动,这就是郭老师的魅力。她让学生回来参与班级日志的发行,这是郭老师的学生。她很早就读吴非了。读吴非,境界不一样。去年五月份,她带孩子去郊游,孩子们要与郭老师分别了,给郭老师做礼物,礼物让郭老师大吃一惊,孩子们太可爱了,太聪明,太有创意了,这是因为孩子们爱郭老师,礼物是“精忠报‘郭’”,怎能不让郭老师感动,这是孩子们的爱。郭老师点点滴滴的幸福,郭老师的一个孩子对父亲说,把郭老师调到中学吧,调到中学就可以继续教我们了,一个男孩子说“我不想长大”,因为长大就要离开郭老师了„„

还有一个故事,年轻的周老师,说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宫殿,学生不知道,有一个学生说故宫,其他都不知道,这时一个男孩子故意装坏,说还有“子宫”,学生哄堂大笑,后来很紧张,这个男生知道自己闯祸,很紧张,看周老师怎么处理,她走到学生面前,摸着他的脑袋说:“你说得对。”理由是:“因为子宫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这里偷换了概念。“同学们,子宫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周老师,包括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伟大的宫殿里孕育,谈到她,不能用轻率的口吻,要充满对妈妈的尊敬。当然,这节课谈的是建筑上的宫殿,你的问题,留在生物课上讨论。”周老师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冲突,而且不经意间给孩子们上了关于生命关于母爱的教育。我受到启发。周老师不是把理想挂在嘴上,但她知道怎么面对学生发生的错误。结论是,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卓越更无关紧要,最最关键的是,是否幸福。因为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而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

(二)、风骨与良知

教师一定要有知识份子的自觉意识和尊严。我们在权贵面前,家长面前要挺脊梁,现在有的老师是自毁形象与尊严。举例自己去年当班主任的事情,开家长会,给家长摆正关系,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关系„„

真实的故事,母亲病重住院,偶遇一位多年教毕业的学生的家长是医生,母亲说这个医生对她很好,医生说,这是我女儿十年前班主任的母亲,十几年过去,终于找到了报答李老师的机会了,听了之后,我感动,自豪,我觉得我有骨气,气节,感恩,这个家长对我这么好,这也是职业幸福。

和陶行知时代相比,今天的教育除了学校越来越漂亮,规模越来越宏大,在教育理念、教育改革等方面,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在后退!当年陶行知所痛斥的旧教育弊端,正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而且这些弊端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中国教育叫得最响亮的口号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在有些地方这不过是口号而已,是写在墙上美化校园的,或烘托校园文化氛围的;而实际上,是“以分为本”,是“一切为了升学率,为了一切升学率,为了升学率的一切!”为了这个升学率,生源大战血肉横飞;为了这个升学率,逼着成绩差的学生“自愿转学”;为了这个升学率,不惜重金挖外校的优生„„ 学校不择手段,教师尊严扫地,教育丧失良知!可怜的只是孩子。

如果陶行知先生活到今天,他会怎样想怎样说?

前不久,我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我鄙视这样的“名校”》。我在文章中这样说——

有的新建学校之所以一夜成名,大致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建校之初,不择手段四处挖优秀生源——包括重金“收购”优质生源,然后以“泪水加汗水”的野蛮方式大搞“应试教育”;到了毕业年级,学校又以各种方式“分流”,强迫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自愿转学”——用比较“学术”的说法,叫“去分母”;升学考试的时候,又巧妙地作弊„„于是,第一届毕业生“一炮走红”,学校名声大振;然后学校通过媒体大肆炒作,宣称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如何“以人为本”,如何“素质教育”,还归纳出一些“数字化”的经验,比如突出一个什么什么呀,狠抓两个什么什么呀,落实三个什么什么呀„„第二年招生时候,生源饱满,百里挑一,千里挑一,这样,学校便步入“良性循环”,于是,“名校”诞生了!这种做法这是典型的假教育。有人问:李老师,有不按这种方式出来的名校吗?有,杜郎口中学。

教育要悲壮的坚守,要有良知和现实中做出艰难的抉择。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识,比见识更重要的是胆识,比胆识更重要的是常识。自己不上公开课,不想演戏,如果谁想听我的课,可以到我的班上,大门随时敞开着。

去年七月,规范办学,严禁有偿教案,一位朋友让我跟他的孩子聊聊语文,然后就说到有偿家教,每到周六,老师客厅坐满人,我问不怕检查吗,这孩子说,要是人有去了,老师让学生一齐唱《祝你生日快乐》,我能理解这位老师,但我难过的是孩子说这事的时候一点也不难过,这是可怕的,是非观在学生心中扭曲了。不要再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真善美的时候,自己做着假恶丑的示范,我们要给学生展示高尚的人文追求,而不是引诱的魔鬼。

与会代表与李老师现场互动:

1、一位代表就课堂改革中出现的困惑和李老师进行了交流。李老师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他在学校成立了新教育共同体,一共出了三本书,作者大概有一百多人。有的老师慢一些,但李老师说,应该给这些老师时间,因为每个老师有他自己的速度,不能每个人都像我一样来做。其中他举例提到了一个比较难缠的李勤勤老师,曾经让校长局长头疼的人物。打学生骂学生,而且还纠结起来学生与班主任做对,留学生到很晚做功课等等,一言难尽。李校长后来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她带班。因为从她身上一些看似错误的教育现象看到了这个老师其实是一个非常负责的老师。她只是不懂得怎么爱学生,其实她也有组织能力。她鼓励学生说你们不要自卑,你哪怕就是一抔屎,也要风干了当柴烧。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她后来逐渐的转变,直至今天也走到了我们新教育年会现场。李老师谈到她后来转化的文章,她写了自己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毛主席从水晶棺里坐起来,握着我的手说:李勤勤啊你是一个好同志!所以说容忍个性,宽容个性需要领导有一颗宽广的胸怀,而帮扶一个老师成长又要求领导有一双善于发现老师特点的慧眼。老师思想观念转变,方法得当,升学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一个学校不讲升学率不叫学校,我们批判的是那些只讲升学率和为讲升学率不择手段的做法。

2、另一位教师提到男孩儿女性化的问题,缺乏阳刚之气,性别差异越来越小,男人的担当坚毅责任到哪里了。

针对这一问题,李老师说虽然自己不教小学但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很赞同这位老师的看法,说这和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和称呼有关系。他说年满十八岁谁叫你男孩子是一种侮辱,邓小平十六岁远涉重洋;参加中共一大的基本都是刚刚年满十八的代表;20几岁的军团长多得是;如果称呼他们为男孩子那不是很滑稽吗?刘翔那么有阳刚的跨栏冠军却被某些媒体报道时称为阳光男孩。我们应该鼓励男孩子有冲劲有闯劲,男孩子不打架是长不大的,即使打打架也不是那么可怕的,李老师说他上学的时候也曾经留下过伤疤。他说:“我只反对带器械打架。至于那些正常的冲撞那叫童年趣事。现在就连春游,越来越过度保护,我们应该真正做到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3重庆长寿实验一小的冉主任就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做法请教了李老师。

李老师建议做好五个一:“其一,上好一堂课,课前的思考琢磨研究最为关键,每天研究不就提高了吗?其二,每天找一个学生谈心,谈心就是积累智慧的过程,走进心灵的过程。其三,每天读书一万字,这只需要半个小时。其四,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其五,提倡经常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但是我并没有用行政命令去实施,比如你不写的话扣多少钱,我是让我的老师尽可能享受到成功,举一个例子:我正面激励,提供平台,不到四年的时间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上一共发表了教育随笔13000多篇,当然也有有水分、质量不高的。即使砍去一半也有六千多,我叫《班主任杂志》给我们开专栏,将老师们的随笔刊登出去,给予他们成就感。07年1月到12月《班主任之友》每期都有我们老师的文章。我们的老师真的那么会写吗?不是,是因为我会写。我给他们做秘书,给他们改。800字改成1500字常有的事儿。这不好吗?我给老师们编书,把让我写书的机会让给他们我做主编,找几个老师来写,一下子就得了五六千稿费,老师们开心死了。我说当老师靠教育发财是无尚光荣的事情!可这仅仅是几个老师的机会,所以我就扩大机会,多一些孩子,一百多老师,每人写一两篇文章。每人就都得到了稿费。其中有一个老师还将自己稿费的200元钱捐给了学校图书馆。”说着,李老师将保存了三年的这封信通过频幕呈现给了在场的代表。而到现在他不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他一直将这件事保密了三年。三年后他在校将这件事公之于众,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爱校的追求,存在多少年都有它的价值。假如某一天有了校史,这便是文物。哪怕几百年过去老师们看见了这张发黄的纸张也会热泪盈眶,到那个时候这封信就不是文物了而是一种文化。所以,按照李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励我们的老师。老师们的书举行首发仪式,让老师们有尊严的生活,让作者多发几句言。有这样一位老师,说班里有个难教的学生无法管教,请求离开班主任岗位,他教给这位老师对待难教的学生用研究的眼光看他,边看边记录,他怎么表现的你怎么和他较量的都记录下来。一年后这位老师回家生孩子了,结果留下一篇20000多字的李方舟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我找杂志给她连载,给她成就感让她发言。回校后让她到教务处工作不作班主任,过了一段她找我继续担任班主任,说否则心里空。你们看,一个一开始要求不当班主任的老师在脱离掉班主任工作后又要求继续担任,这就是一个教师的成长。一个体育老师因为发表了一篇文章,在发表感言时说:感谢李校长让我当了一次作家。他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4您怎么看待教师的辛苦付出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之间的关系?

李老师联系到了自身的教育理想与追求,以及在自己可以说有所成绩后完全可以颐养天年,可自己依然奋战在一线,这就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喜欢!新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唤醒老师内在成就的欲望,那个时候他就是再辛苦也觉得是一种幸福。

5来自山东威海的老师请教了如何创建高效课堂?

上一篇:营养学说课稿下一篇:写给我们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