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

2024-04-30

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精选9篇)

篇1: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

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突破,有赖于教学“突破点”的科学准确的选择,它对课堂教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如何找准教学中的突破点,便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突破点、提纲挈领、科学准确。

随着2012版《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改革也开始步入深水区,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实践之后,冷静反思,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还远未融为一体。其原因主要在于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过程中,缺乏具体教学技术层面的思考与研究,致使新课程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教学效益和质量提升不明显。因此,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自己虽然有了新课程理念的意识,却一直陷入找不到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突破的困惑之中。

2012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观摩课交流活动。活动中,名师们那精彩的设计、灵动的课堂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激动之余,经过一番冷静理智的过滤,便不免有了深刻的触动和反思,众多感悟归其一点,那就是这些课堂教学中有一种共性的东西给了自己强烈的共鸣,这种共性的东西说的再准确一点,应该是一种特点,那就是这些特级教师都能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一点”来实现突破,尽管他们的教学课件不失精致与华美;尽管他们的练习设计不失科学与层次,但这些都无法掩盖“突破一点”给课堂带来的的光芒。其实,我自己也在思考,这“突破一点”中的“点”是怎样确定的呢?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观摩课上的感性认识,我悟到了以下几点: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突破点”的选择,应来源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对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只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学段,而是能用全局的、体系的、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而且,只有对所教的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比如:河南席争光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看似传统无奇的课型,却被席老师紧紧抓住了“为什么要沿着高来剪才能转化成长方形”这个点,从而将课堂带出了“平庸”走向了“神奇”。其实这看似蜻蜓点水似的一笔,却有效地将学生认知中的难点突破了,因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转化前后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而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等于转化前平行四边形的高又是这难点中的难点,所以,选择这个“点”作为全课的突破口,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思维的链接,便更加凸显出席老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对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当然有了这“点”的有效突破,学生对转化思想的理解与运用就更加如鱼得水,课堂上的精彩纷呈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突破点”的选择,应服从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学生都是独立的、完整的生命体,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都具有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有情感、有个性,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应该享有被人尊重的权利。同时,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这些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规律,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造性。比如:北京刘德武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一课,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先生与几十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堂上玩的“不亦乐乎”,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与勇气呀,可是课堂上,你感受不到丝毫的做作与尴尬,只会沉浸在那种问题迎刃而解的欢快中。谁又能想象到一节计算教学的练习课,刘老师只运用了一个“小白兔与小黑兔争萝卜”的游戏情境便引领了全部的教学。无论是加减法中的进位还是退位,每一道题目必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水果或蔬菜来做竖式计算的修饰,使学生的计算技能在高涨的兴趣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巩固。其实,刘老师抓的这个“点”便是“兴趣”二字,这其中渗透出多少对学生的了解与

呵护,不难看出一位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煞费苦心与不懈追求。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突破点”的选择,应服务于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持续强化。课堂

教学实质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而学生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恰当处理教材内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热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

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使他们体验愉悦,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树立

学习信心,思维活跃,持之以恒,直到成功。因而对数学教师而言,要激活学生思维,首先应注

重课堂教学,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福建罗明亮老师执教的《可能性》一课,教

师以扑克牌的抽牌游戏贯穿始终,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兴奋点:“2张牌抽出红桃A的可能

性是多少?”“6张牌抽一张的可能性是1

3,我抽中的是什么花色的牌?„„”区区6张扑

克牌被罗老师“表演”的“出神入化”。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就在这样的反复

冲击下悄无声息的植入脑海,学生的思维过程始终处于一个极端亢奋的状态下,因此,知识

技能的巩固提高是可以想见的。显然,罗老师抓得这个“点”就是思维“点”,这个思维“点”

不仅抓得准,而且抓得巧、抓得深,它正是学生在本节课中知识技能形成的思维过程,有了

它,学生便可以在可能性的思维训练过程中不断的巩固并升华。需要强调的是,在这区区6

张扑克牌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不仅实现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而且实现了教学成本的最小化,这一“大”一“小”间的变化,不也正体现了罗老师数学思维的光芒吗?

四、课堂教学中“突破点”的选择,应决定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度理解与感悟。新课程标

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

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经

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促进他们在拓展运用中

获取解决问题的数学经验,并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进行各种有效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比如:浙江杭牛献礼老师执教的《数字编码》一课,牛老师抓住“让

学生经历数字编码过程”这个“点”来统领全课,老师由为五年一班学生编学号切入,层层

递进,不仅使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编码过程,而且使学生理解了数字编码的繁简是由人们

生活的需要决定的。有了这“点”的准确选择,学生对身份证号码的探究便产生了学习的原

动力,课堂的生成才会如此丰富而又不失生活的浓厚气息。这样的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积极

响应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它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经

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获得了实践的感知与经验,所以它是真实的、生动的。因此,这个

“点”的选择,彰显出牛老师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深度理解和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而这样的教学实践也正是当下课堂教学中我们严重缺失的。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培

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更有利于

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些特级教师的精彩在于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深刻思考与理性把

握,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突破点”的选择与确定上,他们都能从不同的视角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找到科学有效的突破方法。他们课堂教学的魅力也恰恰体现在“突破一点”而并非四面

出击,所谓“毕其功于一役”应该是这样的道理吧。也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以

上的认识能够帮助更多的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中的不

断进步。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七小学

刘义森

电话:***邮箱lys75112@sina.com

篇2: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

福源小学李彦萌

通常人们提起数学课好像就是“计算、逻辑、严谨、科学”,此外再无其它印象。近日有机会在滨海新区塘沽大剧院观摩了全国小学数学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一节课《估算》,才感觉原来数学课也可以如此美妙,吴老师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唤醒了数学的生命,也唤醒了数学课堂的生命与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很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了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即生活情境——数学问题——探究解决——生活问题,既让人看到了数学的核心——“问题”所在,也让人们看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这不正是新课改所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中,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既理解了数学,又训练了思维,而且使得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了发展。

篇3: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

第一, 关注技能传授, 让动作学习更有效。几位执教教师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技术技能传授, 整个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较好地运用了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通过各种模仿练习、辅助练习和专项练习, 体验动作要领, 掌握技术动作。如浙江温州鹿城小学钟小蝶老师在五年级“多种形式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 对传统的胸前传接球练习进行了大胆改进, 通过W型、圆形等队形变化组织教学, 从“方法”入手, 实现球类教学“学以致用”, 改变了以往篮球教学学生越学越枯燥的缺陷, 重视了学生的篮球运用能力的培养, 突出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提高“传接球”能力, 较好达成了课的知识技能目标。

第二, 关注体能发展, 让课堂容量更饱满。一节高质有效的体育课, 既要看全体学生是否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课堂气氛是否融洽和谐、学生练习是否积极主动, 还要看运动负荷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因此, 执教教师都能把发展学生体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如浙江省嘉兴市秀州中学分校的华君老师, 把素质练习融于技战术教学之中, 将折返跑与篮球的传接球摆脱技术组合, 进行了有球的与无球的移动折返、边运球边折返、对抗抢断球练习, 在不断变化的、有实战乐趣的练习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三, 关注内容创新, 让教学更添体育魅力。本次研讨活动中, 很多教师无论从器材的开发还是从教学内容的选择, 都一定程度体现了创新意识。如上海市闵行区君莲学校胡军政老师在障碍跑中, 运用“泡沫棒”, 为学生进行跑、绕、钻、跳、爬等提供作业条件;再如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的徐海英老师, 执教的四步助跑前掷实心球, 使枯燥的实心球教学经过改编, 让学生对练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练习积极, 体验主动, 享受学会学习的快乐, 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第四, 关注学法指导, 让教师引领更有效。体育教学过程中, 帮助学生“学会”是基本目标, 指导学生“会学”、“善学”则是更高层次的目标。在课中, 执教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做到教师示范与精讲相结合, 集体指导与小组、个别指导相结合, 注重对学生在听讲、观察、练习等方面的学法指导, 让学生听有重点, 看有目标, 练有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深化动作技术的理解, 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起了积极的作用。

篇4: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

李威

在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我参加了优秀教师讲授的小学数学课,有幸面对面聆听了几个教学案例《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和关于“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以及关于新课标的十大核心概念的讲座,讲座中列举的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三百多名数学教师。

列举了其中的经典案例就是:“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在同学们的一片唏嘘声中,徐老师轻声自语到:我小时候也有这样想法呀。刹那间,那孩子找到了投缘人,于是发表了其背后的思考。后继在吴老师巧妙的“你明白我明白但大家不明白”引导中即肯定了孩子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但又指出了孩子理解过程中的片面性,让孩子体会到“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的则更为简单明晰些。教育是点燃、教育是唤醒、教育是成全、教育应给人以希望,教育应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徐老师在她的讲座也谈到,儿童首先是活生生的人,要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儿童,要学会期待,要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其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潜力但尚未成熟,因此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包容学生的错误,能给儿童,尤其是犯了错误的儿童重新跃起的机会。

徐老师认为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应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数学教育应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唯有参与全过程才能获得深刻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的体验;数学教学应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烙下“数学印”,即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会自省。

在培训会上,徐老师还谈到了怎样的数学适合儿童的学习?许老师认为,要教儿童能听得懂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用儿童的话语系统来解读数学,教师要说儿童能懂的话,教师要鼓励儿童说自己的话。这一点在张老师老师举例兔妈妈和兔宝宝对话的故事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在许老师《估算》教学片断中到得到验证,在这节课中,我们老师连想都不敢想的“新鲜名词”出现了:大估、小估、凑估、整百不统估、四降五升法。虽然这些提法不准确、不严谨,但是上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甚至是看这节录象课的几百位老师,谁又不能意会这些“新鲜名词”的意思?

这些名词不是来源于枯燥的数学书,不是出自于老师的嘴里,而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语言。我们要培养的 是可以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个数学家。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而学生获取的方式却是多样的、动态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充当一名组织者,提供学习材料,提出学习要求;充当一名引导者,提示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去做;充当一名合作者,教师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许老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使教学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洋

溢着生命的色彩。

这样的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了解了修订课标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明白了修改由以前的“两基”变“四基”: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 了“双能”变“四能”: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新要求。讲座中列举的许老师的一个个精彩案例,全身心融入学生的感人场面,让我再次领略了大师的风采,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尊重学生,怎样才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篇5:听特级教师潘小明数学课有感

新安镇马港小学

马继清

12月2日,我在南京金陵中学附属实验小学聆听了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潘小明老师所讲授的数学课,感触颇深。下面就说说自己的感受。

潘老师所讲授的是《数学广角》中的一道题:育才小学三年级定于周二举行跳绳、周五举行踢毽比赛,三年级共有3个班,每班选7人参加跳绳比赛,5人参加踢毽比赛,三年级共有多少学生参加比赛?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读题列式一:7+5=12 12X3=36;列式二:(7+5)X3=36.学生显得很是高兴,纷纷举手回答。老师不急于肯定,而是告诉学生:数学课是最讲道理的,只有动手操作的结果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三年级(1)班的参赛学生名单出示后,学生在纸上动手画、记、算。有一个学生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那这个班参加比赛的是11人,而不是12人。学生这时才明白要考虑到两项都参加的人。到这,潘老师并未止步,而是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动手画图表示。有了一班的重复1人,二班的重复2人学生很容易算出来。三班踢毽的同学都参加跳绳比赛,从而知道三班只有7人报名比赛。在学生充分的实践、验证、辩论之后,得出了三年级报名参加踢毽、跳绳比赛的同学人数在21至36之间的结论。

听完本节课,潘老师的教学给我带来如下思考:

1、实事求是的数学思想。潘老师在学生得出最初的结果后,并不马上肯定,而是告诉学生:数学课是最讲道理的,只有动手操作的结果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在学生充分的动手画、记、算后,才共同得出最后的结论。这些,都足以证明潘老师是在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数学思想在进行教学,这种精神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动口。课前交流时,潘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师,然后让学生猜测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最后告知学生老师最喜欢的是在课堂上想、做、说的学生,也请大家在课堂上尽情地想、做、说。我发现,这节课从始至终,学生也一直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这一点是十分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的。

3、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发展。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我发现潘老师从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结论,而全部是在学生的操作、辨别、辩论中得出最后的结论,当学生中有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时,潘老师都鼓励他们充分讲解、展示自我,让他们同其他同学交流、探究,使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

4、赏识教育贯穿课堂始终。在课堂上,潘老师的鼓励性评价语言随处可见,“我们班的学生真不错”、“给他们一点时间,看看是否有新的方法”、“你的想法很好”“你画的图真棒,和科学家画的一样,既简洁又实用。”……每句话都那么真诚,发自内心,完全看不出是出自名校长之口,完全没有架子。

篇6: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

二OO三年十一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应邀到四川宜宾进行讲学活动。笔者有幸欣赏到于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对于老师的作文指导艺术十分佩服,遂产生了一种冲动,一定要把这种听课感受写下来,与诸位同仁共享。

语文老师大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教学生写作文很难。许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头就疼,还没写呢心里上就产生了畏惧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就是作文时无话可说。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不加留意,没有素材积累,作文时就无从写起,干脆就瞎编,于是“假、大、空、套”话就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了。作文教学陷入了令人困惑的尴尬境地。笔者曾在作文教学方面作了许多探索。这次听于老师的作文指导课,惊喜地发现许多地方竟与于老师不谋而合。

一、 巧创情景,消除作文心理障碍

老师如果一上课就一本正经地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写作文。”学生由于对作文的心理畏惧,很可能会消极以待,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发言,其作文教学难度可想而知。相反,假如老师巧妙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不让他们知道要写作文了,而象是在谈天,拉家常,学生自然就会无拘无束,轻松而自然地把心中的话说出来。于老师是这样创设情景的:

他先让学生猜自己的姓名入手,问学生该怎样称呼自己。学生异常兴奋,“于老师,于教授,于爷爷,于外公,于永正……”师生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接着,于老师问:“喜欢于老师跟你们上课吗?”学生兴高采烈地大声回答:“喜欢”。你看,于老师课前跟学生亲切幽默的谈话,已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他已轻轻悄悄地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于老师话锋一转:“其实呀,今天于老师不是来上课的。”这时学生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好是惊讶。“老师今天要来找两位朋友,想请你们帮帮忙,愿意吗?”学生可高兴了。“谁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于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向镜伊”和“胡家程”两个名字。(这两位同学是借班上课的孩子。)“你们认识他们吗?先别忙告诉我是谁,我想先猜猜。哪两位小朋友愿意到黑板前面来画一下他们的样子?其余的小朋友帮我介绍介绍他们今天的穿着、样子,好吗?”

生1:向镜伊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脸蛋圆圆的,穿着粉红色的裤子。

生2、向镜伊的眼睛大大的,眉毛弯弯的。

生3、向镜伊的个子特别矮……

“让我猜猜”。于老师一边复述着孩子们描述的特征,一边在学生中寻找向镜伊。待学生说的特征差不多了,于老师真的找到了向镜伊,并把她带到了教室前面。“感谢小朋友们,终于让我找到了我的朋友向镜伊。”接下来,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画的两个人物肖像是否抓住了他们的特点。

这一说,一画,已经完成了于老师创设的“找朋友”的教学情境,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找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爱好等,为下一步作文扫清了障碍。

二、 要说真话,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要写出真情实感,没有“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是不成的。于老师的作文课在引导学生说真话方面卓有成效。请看实录:

师:你们看于老师多大年纪?

生:大约有50岁。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因为你的头发都白了。

生2:因为你的头发白的多,黑的少,所以说年纪很大了。

生3:因为你的额头上都有皱纹了。

师:再看看于老师长什么样?仔细观察哟!

生1:于老师长方脸,戴着一幅眼镜,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

师:慢,请看准!记住:要实事求是,说真话。

生1:一双小眼睛藏在眼镜后面。眼睛虽然近视了,但流露出一种亲切慈祥的目光。

生2:于老师高鼻梁,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大嘴。

师:嘴大的特点你是看出来的。还有什么特点?

生2:(迟疑地)你的嘴好像有点歪。

师:这位同学敢说真话了。没关系。不是“好像”,说是有点歪。我年轻是患过面部神经麻痹,留下了后遗症,嘴角有点歪。

透过这一番对话,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不就是于老师对学生作文指导的到位,求一个“真”字吗?

三、 发挥想像,培养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

于老师在引导孩子们写作文时是这样做的:“你们愿意把向镜伊和胡家程两位小朋友画下来的就画他们中的一位。如果不想画他们,还可以画于都是,也可以画孙悟空以及猪九戒。别忘了,先画像,再把它们的样子写下来……“作文的范围一下拓宽了,给学生营造了自由表达的气氛。因为有的孩子想像很丰富,于老师就为他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有学生把猪九戒画成了一个漂亮的扎蝴蝶结的小姑娘,并给她取名叫“猪九妹”,还写了猪九妹跟她哥哥贪吃贪睡的特点完全不同,是勤劳勇敢、活泼聪明的小女孩。完全寄予了孩子们美好的愿望。学生的想像力得了锻炼,表达也很有创意,这不能不说是于老师解除了学生思想上的包袱,给他们创造了自由表达的环境的结果。

篇7: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

罗素形容数学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 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 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 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 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 一种精神上的亢奋, 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这些是至善至美的标准, 能够在诗里得到, 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但是, 长期以来,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过分强调逻辑体系和逻辑推演, 忽视数学美感、数学直觉的作用, 长此以往, 学生将数学与逻辑等同起来。一味注重数学的逻辑性而忽视了数学本身的美, 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感到枯燥无味, 以致缺乏兴趣。于川是天津市新华中学的数学特级教师, 她对当前的教学实际深有感触, 同时深谙这种数学之美, 通过不断的思考、探索、实践, 将数学冰冷坚硬的外壳剥开, 以生动的形式将数学之美呈现并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使学生爱上数学、领略数学之美, 并且能够从崭新的维度去认识和学习数学, 体现了一位数学教师的深厚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一个人小时候的梦想能够实现, 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出身教师家庭的于川老师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 自小喜欢上了“传道、授业、解惑”之路。一路走来, 梦想成真的点点幸福成就如花般绽放:天津市教育教学科研先进工作者、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天津市学科带头人、天津市数学特级教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期学员……每一个称号的获得, 都见证了于川老师无数汗水的挥洒与不断的用心付出。看淡鲜花与掌声的她, 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 自2007年起, 不再参与这些争先评优, 把很多荣誉“让”给了别人, 换得一份内心的宁静来更潜心地专注于自己的教学教研, 更好地完善自己, 成为业务精进的专家型教师。

1989年, 梦想成为现实, 书香四溢的“新华园”成为于川幸福事业的起点。初登讲台, 讲授高一数学, 零基础的经验值, 又肩负了“班主任”这一重任, 这是新华中学在此之前的新教师中从未有过的。望着班里那些比自己仅仅年轻几岁的面孔, 感受着他们那一道道热切的目光, 同样年轻的于川老师感觉自己从未有过的热血沸腾。肩膀上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初为教师的日子即过得紧张、充实而快乐。与同为教师的父母一家三口共同分析教科书、讨论教法、书写教案的温馨定格成一帧帧幸福的画面。良好的家庭氛围与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使这位初出茅庐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与班集体管理上驾轻就熟, 迅速成长。

工作伊始, “严厉”成为了于川老师的代名词, “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也被其在教学行为与成果上做了很好的诠释———在当年的高一期末考试9门功课中, 于川老师所带班有8门功课名列年级第一。这让初为教师于川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作为班主任的于川老师深知做一个好学生不单是考个好成绩那么简单, 学会做人做事才是走出校园扮演好社会角色的根本。因此, 在学生德育教育与班集体建设方面她没有丝毫的放松。初为班主任的摸索阶段, 即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思想, 包括学生出勤、参加升旗仪式和出操的纪律、卫生完成情况等方面通过“四项评比”, 用分数来量化与约束, 让学生们明确学校的各项要求, 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上懂得自律。规范有序的管理, 严谨的班风, 出色的学习成绩, 让于川老师和学生们收获了“三好班集体”的称号。良好的开端, 为于川老师的从教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至今, 于川老师所带的班年年与“三好班集体”结下不解之缘:分别获得过校级先进班集体, 区级先进班集体, 区级优秀团支部, 市级优秀科技班集体。其所任课的班数学成绩在同年级中也是名列前茅, 很多学生在于川老师的引领和点拨之下, 数学学习兴趣浓厚, 自主学习态度增强, 学习方法日渐成熟, 纷纷以于川老师为傲。

从1996至2011年, 作为年级组组长的于川老师认真协调好各项工作, 兢兢业业, 坚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将团结协作精神很好地贯彻, 受到大家的拥护。她将最初在自己班里实行的“目标管理”方式经过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扩大应用在了年级学生的管理中, 关注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培养了多名学生党员。连续七轮毕业班都取得了不俗的高考成绩。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首先自身应该是严谨有序、勤于动脑思考、敏而好学的人。有些教师工作多年, 依然是照本宣科, 教案设计内容几年如一日, 虽然教科书内容很熟悉, 带领学生做题也很熟练, 工作也很认真负责, 但好像缺少了一点不断探索、不断提升的进取精神, 长此以往, 形成了职业倦怠, 依然停留在经验型教师这种熟练工状态, 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思想, 没有向着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目标努力。参加工作的最初一段时间, 于川老师对待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 不辞劳苦的加班补课, 也为她和班集体赢得了很多荣誉, 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她也坚信自己是名负责任的好教师, 自己的教学方法、管理方式都是正确的。但是, 有一天, 一名资深的天津市优秀教师———她的父亲说出的一句话让于川老师高涨的情绪骤然降到了冰点。“虽然你带的班赢得了三好班集体的荣誉, 你的学生们数学成绩好, 但我要是你的学生我绝对不会喜欢你。”一贯以自己为傲的父亲为什么会对自己做出的成绩给了如此的否定评价呢?冷静下来后于川老师开始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案精心准备, 课堂授课严谨用心, 课后作业亦是一份份认真批改, 但不容置疑的威信是依靠高压树立起来的。面对学生, 经常是要求他们去做, 却很少去关心学生们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很少考虑他们的内心感受, 更多的时候是灌输给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 而忽略了他们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积累。其实这也是很多新教师都曾经历过的职业困惑———很用心, 却往往不被理解。

反思过后, 于川老师没有停滞不前, 而是锐意改变自己。自此, 她的数学教学开始侧重于追求情感的交流、方法的归纳, 让自己的数学教学在最大程度上结合学生们的生活, 创设亲切自然的课堂, 她在阅读大量教育理论书籍的基础上, 博采众长, 以教研促科研, 以科研带教研, 在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道路上大胆尝试、奋步前行。

“定积分”的讲解, 很多教师往往洋洋洒洒一黑板, 满满当当一堂课, 但学生课后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于川老师在学习“定积分”前也是让学生先做预习, 待上课时随便一问“大家预习的怎么样啊?”学生大声说:“不明白”, “怎么这么乱啊”, “这么多步骤, 每步都挺麻烦的”, “都看晕了”……总之效果不佳。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学, 还没进入主题, 学生情绪上先逆反了。但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 于川老师听后并没有皱眉头, 而是反问大家:“同学们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大家一下就安静了, 怎么说定积分跑到故事上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将故事梗概说了一遍, 然后于川老师说:“定积分的思想与曹冲称象的思路是一样的啊, 不都是化整为零, 积零为整吗?”随后, 将定积分的4步骤与故事中的步骤一一对应, 学生听后恍然大悟, 饶有兴趣地探究定积分的4个步骤。一个比喻, 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还道出了知识的本质。将晦涩的数学知识与传统的生活结合起来, 成为了于川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摸索的教学思想。她要使数学教学真正“为人的发展”, 而不是沦为应试的手段。

2001年, 在北京师范大学3个月时间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被于川老师称为数学教学的第一次“洗脑”过程, 在学习了多位国家级的优秀教育专家的经验介绍和教学思想的提炼升华后, 于川老师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与发展放在了首位。首先,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独立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织网”, 即编织知识网络, 先找知识点, 以点连线, 以线织面, 使其纵横交错, 相互关联;其次, 教会学生“攀缘”, 不能用“网”将自己套住, 而要学会借助“网”的力量向上攀登, 使自己有所发展, 这样的做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最后, 她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并通过数学实验, 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在于川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 学生们纷纷报上自己的选题, 经过筛选后, 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将不同的数学实验进行反复的论证。比如研究公交车发车时间时正值高温天气, 车上也没有空调, 但是几个学生没有丝毫的畏难情绪, 在热烘烘的车厢内一遍遍地重复着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坐车循环, 并详细记录着相关数据, 虽然有些辛苦, 但是大家都热情高涨, 因为这完全是一次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验完毕, 他们及时将自己制作的发车时刻表送到车队。微波炉烤面包,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但是细心的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在面包重量、加热时间与口感三方面进行了无数次数学换算。看似浪费时间, 却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情趣的体现。于川老师不断地在数学课堂上提倡数学实验, 是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让学生经历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 教有价值的数学, 使学生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她指导的学生写的研究性学习论文《XXX公交车发车时间的改进方案》、《微波炉加热时间与食品水分丢失》等8篇文章获第六届、第七届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与论文一等奖, 两届中另有28篇学生文章获二、三等奖。她的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活动的主体, 提高了数学素质, 所教普通班高考报考数学专业的学生历来为学校之首, 2005届理科特长班报数学专业学生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

2009年, 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批学员的经历, 被于川老师称为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第二次“洗脑“过程, 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下, 她认真思考, 不断探索, 抓住机遇, 努力提升。她在“未来教育家论坛”上代表天津市与外地的名师做了同课异构示范课“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及同行的认可, 为天津市基础教育争得了荣誉。

2010年9月, 于川老师有一个月的时间要去新加坡学习, 离开学生这么长时间, 学生们要面对教学要求与风格完全不同的代课教师, 学习成绩会不会受影响呢?这可是高三的关键时刻呀!但学习归来后, 所有为于川老师带过课的教师都异口同声地盛赞学生们自觉性极强, 下课后不用强调作业, 学生们会根据情况自己为自己留作业,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上课积极与老师讨论……在随后的高三第一次月考中, 学生依然以出色的数学考试成绩打消了学校、其他任课教师与家长的顾虑, 于川老师也甚感欣慰。“我们从高一时就被您引领着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想”, “我们就是按照您教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们的真情实感让于川老师看到了自己在教法上的成功,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出色的数学思维的形成, 让每个学生受益终生。

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心无旁骛的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荣誉与光环越来越多, 但于川老师总是归于平和, 永远将教学水平的提高作为自己提升的境界。她的课堂, 脱离了硬性的灌输、时间的挤占、题海的战术, 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烈的争论, 而教师只是适时加以点拨, 帮学生总结, 题目结果不重要, 方法最重要。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 “下课了吗?”“还没讨论完怎么办?”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们经常是这样的反应。“我上课的时候, 经常有其他老师悄悄来看班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热闹, 实际上那是我很自然的一种课堂效果, 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 或者就着我的问题‘接下茬儿’, 那证明他们在认真听讲, 在努力地消化吸收, 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于川老师这样描述自己的课堂效果。不占课, 不多占一分钟休息时间, 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这是她越来越坚持的教学原则。

于川老师成绩的取得, 还源于她成长的“新华园”这片沃土。新华中学一贯重视教师的发展, 为了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学校成立“新华中学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 精心打造“名师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希望工程”三项工程。三项工程的启动大大激励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使教师由“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每项工程都有培养目标, 并聘请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名师的指导教师, 以提升教师的素质, 使经验型教师尽快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在专家的引领下, 教师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出了丰硕的教研成果。

“学好玩的数学, 学有用的数学”, 于川老师这种看似轻松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不再与数学这个“冷美人”有距离, 而是学会了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自己的亲身生活相联系, 使其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摆脱了数学的枯燥之感。

“人课合一”理念的提出与践行, 让于川老师的专家型教师之路走得愈加宽广与成功。于川老师总结为:“人课合一”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人与人、人与课之间形成的自然和谐的关系,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源于自然、回归自然。它以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数学观为理论基础, 在实现途径上需要做到:教师与学生自然融洽的关系, 教师与教科书合一, 学生与教科书合一, 教师、学生与课堂合一, 数学与生活合一, 注重学与练、学与思、学与做的统筹兼顾。如果教师心存功利, 只看重考试分数;如果学生精神涣散, 游离于课堂之外, 那么成功的数学教学、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便无从谈起。

篇8: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

一、教学内容——取之有道

审美式课堂要求我们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艺术的加工.或抛开教材选内容, 融合学生的经验世界, 使学习过程呈现勃勃生机;或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使之“容颜焕发”.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 从生活中来

数学源于生产和生活, 反过来又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因此, 学生的学习内容, 应该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让他们在非常熟悉的环境里丰富认知、体验成功、发展能力, 一步一步地“长大成人”.

例如, 黄爱华老师在《年月日》一课里, 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明年过第16 个生日, 而孙子明年过第18 个生日, 奶奶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 生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 但出现奶奶过得生日数比孙子的少却是极其罕见的 (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听都没有听过的) . 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急于揭开谜底的迫切心情, 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 自觉自愿地、乐此不疲地展开了讨论与探索, 得到了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

(二) 从游戏和故事中来

游戏和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 也是他们的第一需要, 这为教学内容的选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将枯燥乏味的内容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 寓教于乐,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原本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生厌”的, 而是“其乐融融、美妙之至”的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好事.

例如, 在《角的认识》一课里, 黄爱华老师将“角的认识”活灵活现地转化成“踢足球”游戏, 在老师的引领之下, 学生不仅对“踢足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精准的射门, 源于‘角’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创设生动的真实情境, 能激发积极的情感, 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取之有理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 审美式课堂教学方法, 可以将其浓缩成一句话: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激情四射的探索研究、意犹未尽的实践延伸.从而使师生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和美感体验, 实现心灵自由, 个性张扬, 和谐发展.

(一) 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常言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问题情境创设得好, 就能吸引住学生,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燃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使学生积极思考, 勇于探索, 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从心底里产生学习的需要, 处于一种积极的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

(二) 激情四射的探索研究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对矛盾, 怎样调和矛盾并形成合力, 这一直是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小学数学审美化教学正力求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突破口是转变学习方式.首先, 教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其次, 教师营造优美的氛围,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形成师生合作, 学生合作的良好局面, 在共同的探究过程中, 产生思维的共振, 形成和谐, 共同发展.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黄爱华老师教学《两位数与11 相乘的速算法》, 一开始让学生给老师出题, 学生发现老师竟然“对答如流”.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要么就是老师把结果都背下来了, 要么就是一定有什么秘密.学生通过讨论一致认为:老师不可能把那么多的结果都记下来, 老师肯定有“窍门”.在发现了“两位数与11 相乘”一定有“窍门”的基础上,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师生的合作交流、动手实践, 步步为营, 最后觅得了“真经”——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 满十进一.

(三) 意犹未尽的实践延伸

新课程改革视学习为“做”的过程, “体验”的过程, 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强调数学学习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审美化教学正是重视数学应用, 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做好对所学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工作, 帮助他们在实践的同时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使学习和实践同在, 因实践而富有意义. 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解决实际问题,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张扬学生的个性, 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内, 更有利于课外, 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提假设, 搜集资料, 解决现实问题, 从中获取知识, 丰富经验.其次, 引导学生将在课堂里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及时转化运用于校内外等各种场合, 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力量, 自然生发出学习的意义.

三、教学氛围——民主和谐

审美式课堂的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和谐的, 其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中.教师语言情感的流露, 对小学生的学习影响特别大, 学生们会随着你富有激情的语言进入到兴趣中去, 随着你鼓励的语言投入到认知中去, 随着你赞扬的语言沉浸到成功之中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除了要准确、清晰、精炼, 更重要的是要亲切自然, 富有童趣, 富有情感, 具有激励性.如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总是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聆听学生发言, 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

篇9:有感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破点”

一、以听、说歇后语为先导,体现了“从内容入手”的知识要求

于永正教学步骤一:让学生学习歇后语,说歇后语。(教学过程略)

作文最怕无米之炊。细品于老师夸赞师生的歇后语及赠送给孩子们的歇后语是很有意思的。如:“雨后的春笋——个个拔尖”,“敲锣打鼓——响当当”,“老寿星的脑袋——宝贝疙瘩”等。这样创设情境的供料作文体现了“从内容入手”的知识要求,学生自然而然地文思潮涌了。

二、以编演故事为媒介,激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步骤二:让学生推荐表演者,学生编故事排练。(教学过程略)

教学步骤三:师生合作演老母鸡给黄鼠狼拜年。(教学过程略)

任何一篇优秀的作文,都是学生丰富想象的结晶。缺乏想象力的学生,必然思路闭塞,语言干瘪,很难写出精彩的文章来。于老师为了激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生生合作、师生联手编演歇后语故事,课堂顿时活了起来。孩子们编演的故事凝缩了他们的创造与智慧,展开了思维中最美丽的火花——想象。

三、写与读结合,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步骤四:提出写的要求,生即时写,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略)

作文的评改能力是写作的重要能力。大多数的老师在学生作文完稿后仅要求其用默读的方式自改,而于老师在学生完稿后,一是让学生高声念出来,而且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不通不畅不适时便能发现问题并主动自觉地修改。二是个别读草稿,其余的同学看看老师怎么评改的,看看别人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可以学习,听完之后再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草稿。

四、由听到说,再由说到演,过程紧凑,浑然一体

作文教学更重视过程和方法,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有长短、大小之分。过程本身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既经历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又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带给学生探究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于老师从“导入”到“编故事”,一环扣一环,环环不离歇后语,由听到说,再由说到演,浑然一体,课堂的每个环节衔接得紧凑,不显得杂芜。这些听说演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是小品化了的,是艺术化了的。这形象可感的动态写作素材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都调动起来,看得清,听得真,感受深。让习作变得轻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止是在教与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寓写作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正是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唤起学生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以至文思泉涌,落笔成文。

五、作文起草到眷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美的过程

在作文课中,于老师特别重视修改文章的过程,这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作中指导”。老师在学生完稿后,一是让学生高声念出来,而且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不通不畅不适时便能发现问题并主动自觉地修改,二是个别读草稿,其余的同学看看老师怎么评改的,看看别人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可以学习,听完之后再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草稿。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修改的过程,就是获得方法的过程,就是提高能力的过程。

六、培养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关注情感体验

在这节课中师生交流融洽。一是于老师充分地应用语言激励和情感激励,融洽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表演表达中放松,放开,有效地激发了他们习作的情感,甚至使一部分学生有了超常的发挥。二是他的要求不多,也不高。只要写的是一个故事,有头有尾,就是合格的作文;如果你的故事写得很有趣,高分,绝对高分!如果要求多了,高了,学生就望而生畏,不知从何下笔了。三是师生之间坦率地交流、分享彼此的真情实感,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学关系得到优化,老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同组的同学在表演“许褚战马超一赤膊上阵”时,同学们的对白就颇为精彩,加上老师幽默的点评,听课老师都报以热烈掌声。于老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交流和有创意的情感表达。

上一篇:学生会实践部的申请书下一篇:个人独资企业注册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