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全文翻译

2024-04-15

后赤壁赋全文翻译(共10篇)

篇1:后赤壁赋全文翻译

赤壁赋全文及翻译

【前赤壁赋】

全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 ),劝酒。

[7]明月之诗:《诗经·陈风·月出》有“舒窈纠兮”之句,故称“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与下注释相同。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9]少焉:不一会儿。

[10]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13]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

[14]遗世独立:超越尘世,独自存在。

[15]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长了翅膀一样,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17]桂棹(zhào)兮兰桨:用桂树木做的棹、用木兰做的船桨,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18]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19]渺渺兮予怀: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依,按 和:同声相应。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23]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细丝。

[25]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诗。

[27]愀(qiǎo 巧)然:忧郁的样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29]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篇2:后赤壁赋全文翻译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2.山川相缪( )

3.举酒属客( )

篇3:后赤壁赋全文翻译

我认为,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应翻译为:从变动的角度看, 天地 (的存在) 竟不超过一瞬间;从不变的角度看, 天地间的万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

在课文上一段中, 客是为“吾生之须臾”而“哀”, 叹人生苦短。在本段中, 苏轼则予以宽解, 讲述了一番关于如何看待人生短长的道理。其实我们平常也知道这样的道理:人生之路说短也短, 不过百年, 数万日夜;说长也长, 与世长存, 万古流芳。但在这里, 苏轼针对客的“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 有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说辞, 令人叫绝。客认为自己不过是天地间的蜉蝣, 朝生暮死, 生命极短, 羡慕长江的奔流不息;苏轼则说, 你羡慕长江, 长江不会比天地寿命长吧, 可即便是天地, 如果把它放到时间史中, 算上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混沌之时, 天地的存在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你这蜉蝣的寿命之长与其相比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是从变动的角度说的,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把我们放到今夜游览赤壁的这个时间点上, 此时我们坐船, 明月在天, 相看都不厌, 你会倏然坐化吗?我们和世间万物都是永远存在的, 都是永恒的。

这个人生短长的道理其实和我们平时说的“多亦是少, 少亦是多”相似。骑驴的觉得不如坐轿的, 转脸看到步行的, 也便释然并生出些骄傲来。我们在说“举家食粥”而呕心沥血写作《红楼梦》的曹雪芹时, 会这样讲:在物质上, 曹雪芹是个穷人;但在精神上, 曹雪芹却是个富翁。

人教版课本《赤壁赋》的解释, 如果说其不正确, 其中一点就是犯了把上面对曹雪芹的讲法误改为“在物质上, 曹雪芹是个穷人;但在精神上, 曹雪芹却是个快乐的人”的错误, 即没有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翻译出“短暂”的意思来去对应“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永恒”———这“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与“永恒”能形成对照吗?

其另一个错误则是混淆了“天地”与“天地间万事万物”。其实, “天地”的后面缺的不是“万事万物”, 而是一个“存”字。加上这个“存”字, 就不必逆情悖理地把“以”字译为“停止”, 虽然朱熹老先生说过“以”字有这样翻译的先例。而加上这个“存”字, 就很便捷而且易懂, 有似于做立体几何题时加一条辅助线, 有了这条辅助线, 所有疑难即可迎刃而解。

篇4:《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之比较

《前赤壁赋》对月色的描写显得很空灵。“徘徊”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既细腻地描摹了月出的缓缓之貌,又表现了作者的心之切盼。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一片静静的天宇下,诗人“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豪迈奔放之情怀。“击空明兮溯流光”,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月光由明亮而变得烟笼雾绕。在这超旷空灵的氛围中,诗人寄托着“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抱负。理想在艺术中实现的就是意境。诗人借助于月色这一意象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充满期待而又不乏惆怅的情怀。“抱明月而长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诗人把“月”当作了一个永恒的意象。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诗人在认识到仕途风波的险恶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江山风月之中所得的佳作。前赋是记“七月既望”的秋天,后赋是记“十月既望”的冬季。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表面上看,似乎皆触景生情,仿佛前赋的旷达在于秋,后赋的虚无却因冬。其实不然。

前、后赋的命名只是相对于写作时间而言,其实都是写同一地方的月下之游。我们如果把二赋放到苏轼对月的意象描写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前赋对月作了极大的渲染,后赋则在月的描写方面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而艺术的魅力正在于能给人留下空白,给人以最大的想象的空间。意象具有两重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当作者观照客观景物的时候,面对的是景物的整体。他可以把自己的思绪或“正”或“反”地和同一景物的不同特征联系起来。如杜甫同是写“花”,有“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面,也有“感时花溅泪”这令人悲伤的一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曲终见“月”,给人的是一种洒脱、坚韧的意象。《记承天寺夜游》是这样来写“月”的:“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诗人首先见到的是月光如水,既而联想到一泓积水中的水草交横,正当作者沉浸在水、月莫辩的想象之中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水草,而是竹柏的影子,“月”在这里是透明的,是水中影、镜中花,引起人无限的联想。《赤壁赋》中的“月”则是永恒的、完美的,既有月光普照的静态之美,又蕴含着“美人”的脱俗空灵之美。

在《后赤壁赋》中,几乎是开篇,作者即点明了行踪目的:“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作者俯视人影,然后“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一个“行”字,点明了作者的随心、机智,“相答”则说明话很投机。“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给人一种呼之即来的感觉,难怪诗人发出了“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的感叹!

元人虞集评《后赤壁赋》说:“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山高月小”这不是对月的实写,而是艺术的变形。所谓变形,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的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相对《前赤壁赋》而言,诗人的心情变了,不再是面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抒发怀抱,而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在这种“情境”下,作者笔下的山就更高了,月小而冷峻了。

《后赤壁赋》中“月”的意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稍经点染,便烘托出了一处静寂可怖的意境。读者从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攀援中,可洞见作者在政治上的求索和朝庭中的艰险可怖;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则又隐含着心潮澎湃的激越心情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险恶处境;而“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则很自然地倾吐了作者无能为力和企图远避的悲愤心情。《三苏文苑》里讲:“东坡不得志于黄,故其文字亦萧瑟。如划然、悄然、肃然、四顾寂寥等句,犹有未平之气也。”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两赋还透露了作者在遭受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上列举的都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为什么同是写月,诗人笔下会出现不同的月的意象呢?正如诗人所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又据史料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写完前、后赤壁赋后,他的友人傅尧俞派人到黄州来向苏轼索求近文,苏轼便把他的前赋亲书送之,并在文末题《跋》云:“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俞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苏轼《书<赤壁赋>后》)可见,《后赤壁赋》并非即兴之作,从游赤壁到写成文章,其间有一段时间。苏轼写前、后赤壁赋,是“先得成竹于胸中”、“了然于心”后才“了然于口与手”的。“月”作为一种景,是诗人的“眼中之竹”,一旦渗入诗人的心血,注入诗人的情感,化为一种包含着作者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便成为“胸中之竹”。诗人正是凭借客观上的所见与主观上的所想,借助夸张与联想,把“月”描绘成可供读者观照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

篇5:赤壁赋全文解释和重点字词翻译

学案

一、字词释义:

通假字

 属,通“嘱”,劝酒

 缪,通“缭”,盘绕

 “冯”,通“凭借”,乘

 “籍”,通“藉”,狼藉

古今异义

 美人古义:美好的理想今义:美貌的人  凌古义:越过今义:欺辱  子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儿子

一词多意

 望

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

 西望夏口:眺望

 虚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 盈虚者如彼:月缺

 然

 其声呜呜然:形容词词尾

 何为其然也:这样

 歌

 歌窈窕之章:唱

词类活用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 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

 南,名词做状语,向南

 渔、樵,名词动用,打渔,砍柴

 侣、友,名词的意动,以…为侣;以…为

字词解释:

 击空明兮溯流光:击,划破;空明,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流光,月光浮

动.

 渺渺兮予怀:予怀,我的心;渺渺,悠远的样子.

 不绝如缕:不绝,不断;缕,细丝.

 舞,泣:使动.使...舞;使...泣

 愀燃:忧郁凄伧的样子.

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端正坐立.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于,被.  方,当.

 酾酒临江:酾酒,斟酒;临,面对.

 侣,友: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 把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

 须臾:片刻

 挟:偕同

 抱明月而长终:抱,同;长终,永世长存.

 骤得:多有所得,马上实现.

 托遗响于悲风:托,寄托;遗响,余音,指萧声.把自己的无奈通过萧声寄托在这

悲凉的秋风中

 逝者如斯:逝,往,流逝;斯,此,指水.流去的水好比这样不断的滚滚流去.

盈虚者如彼:盈,月圆;虚,月缺;彼,那样.盖将自其变化者而观之:盖,表假设,假若;自,从。假若要从它的变化的方面来看. 曾不能以一瞬:曾,简直;一瞬,一眨眼.简直一瞬间也没有停止.

且夫:至于.

物各有主:主,主宰.

苟非: 假如不是 耳得之而为声:得之,听到.为,成为. 目遇之而成色:遇之,看到的;色,美景.

子之所共适:适,舒适,理解为享受.

狼籍 ji : 凌乱.

枕藉jie :枕着靠着.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焉”在此处是语气助词,句末,无实义。

2.何为其然也?句式是倒装,宾语前置。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固”的意思是什么“原来、本来”。

4.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和“友”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5.耳得之而为声“而”的用法是连词,表承接。

6.吾与子之所共适“之”的用法是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7.纵一苇之所如

“之”的用法是动词,“到”。全句意为,任凭小船飘到可以到达的地方。不能理解为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后面是“所如”,是名词结构。

二、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没有波浪。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在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心中的君主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槊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州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如果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会停止;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篇6:后赤壁赋重点句翻译

1)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2)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篇7:后赤壁赋的翻译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作品原文

篇8: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再考

的预设观赏者必定是对这一段文本比较熟悉, 且当时这种“异时同图”的表现手法是在一定范围内被人知晓的。由于采用了“异时同图”, 使得《后赤壁赋图》看起来时空交错, 纷繁复杂, 如果不仔细解读, 很难将赋文的时空与画面完美地结合起来。但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 当时这段赋文在画家预设的观众群体中的熟悉程度相当之高, 以至于明眼人一眼能够将复杂的画面和相应的赋文相对应, 这也是这种具有情节性的叙事画在宋代达到新一轮创新高潮的必备条件。 (二) 虚实相生“虚实”是中国哲学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具体到《后赤壁赋图》中来说, 虚实相生主要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一, 在应该出现人物的地方, 并没有出现人物, 而是将人物隐去, 如“踞虎豹”场景 (如图6) 。在“踞虎豹”这一场景中, 苏轼没有出现, 而是被虚化了。用文字“踞虎豹”和棱角跃动的山石暗示出攀登的危险和山势的巍峨;其二, 在某一场景中将现实和虚幻同时展现, 如“梦二道士”场景。在这一场景中, 苏轼入睡的场景在观者肉眼可见的, 而苏轼的梦按照常理来说, 只能依靠赋中文字展现, 观者是不可见的。而在图中, 现实中的“苏轼”与梦中的“苏轼”“二道人”, 同时出现在同一屋中。苏轼的画法也未进行区分, 让观者真假难辨, 分不清梦幻和现实, 亦真亦幻。 (三) 分割与连续在中国传统叙事画中, 画家们都需要面对一个课题, 即怎样在连续的画面中展示不同的时空, 既要有一定的天然连续性, 又要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在空间的处理中, 画家们通常巧妙地运用一些景物和实物将画面进行看似无意却独具匠心的阻隔, 如在描绘自然类的长卷中会频繁地运用山石、水域等;在表现人的活动的场景中, 多运用建筑物、窗户、屏风、家具等。典型的有五代 (传)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韩熙载开宴行乐的场景, 全图以韩熙载为中心, 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各段独立成章, 又能连成整体。而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的处理空间隔断的手法与《韩熙载夜宴图》运用屏风床榻完成自然阻断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一手卷中出现九个不同场景, 同一人物多次出现, 为了使得画面显得连贯完整, 场景得以自然转换, 画家巧妙地运用山石树木进行自然阻断 (如图7) 。同时, 对于山石的不费余力的着墨也使得这幅画形成文人山水风景中独树一帜的风格, 山石笔墨奇特而又耐人寻味。 (四) 主观的人物比例将身份地位尊贵、画面的主角表现得较为突出, 是古代人物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后赤壁赋图》来看, 无疑也遵循了这个准则, 其手法与唐代的《步辇图》中唐太宗的巨大身形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赤壁赋》中的主角苏轼, 无论是从他出现的频率、在画面中所占的中心位置, 体量大小, 还是他总以正面 (或正侧面) 出现来说, 都可以看出他是被画家给予特殊的“照顾”的对象。同时, 在表现苏轼时, 也采用了肖像画的特征, 即前后人物容貌、衣冠保持一致, 对于绘画的观者来说, 苏轼的识别度较高。典型的场景有二, 一为“携酒与鱼”, 二为“江流有声, 水落石出”。场景“携酒与鱼” (如图8) 描绘了苏轼归家, 书童在门外等候的情景, 苏轼携酒与鱼, 正和在门口送别的妻子与孩子回头道别之场景, 此场景中有意用人物比例大小表现远近关系和主次关系。从画面来看, 苏轼和他的妻儿应该离观者最近, 因此体量最大, 占据画面最中央, 显得醒目和清晰。而书童则坐卧在门外, 脸部被门廊遮住, 只露出身子。而马厩内的马匹和文人, 体量与中心人物比较起来显得很小, 想必是画家试图表现他们在马厩之中的纵深感和与观者较远的距离感。同时此人不在赋文中出现, 属于画家自添, 也应放在次要位置, 以免喧宾夺主。场景“江流有声, 水落石出” (如图9) 描绘苏轼与二友人坐在山间的岩石上举盏畅饮, 旁有两书童站立。在人物描绘上, 还是沿用了前图5“梦二道士”, 同时表现入睡的苏轼与睡梦中与“二道士”交谈的苏轼

几个场景的惯例, 苏轼被画在画的正中心, 且比例较大。一位书童以背面展示, 另一位藏匿在山石之后, 只露出了两只腿。这个被藏匿的书童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也显得有诗意。与之后徽宗画院的“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有异曲同工之妙。结论本文对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再考证, 主要解决了两个方面问题:其一, 对乔仲常、李公麟、苏轼、赵德麟等人及其关系进行初步考证, 理清了此图题跋人、收藏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二, 得出乔氏在此图中运用的“异时同图”“虚实相生”“分割与连续”“主观的人物比例”这四种特殊方式, 使得《后赤壁赋图》的特殊图像地位得以凸显。此图包含宋及宋之前的多位画家的不同笔墨风格在内, 如郭熙、李公麟等, 如所提到的那样:“全幅笔墨, 有似李公麟、郭熙、马和之、赵孟頫、倪瓒处。李公麟、郭熙皆与乔仲常同时而年长, 乔仲常画风像他们本是应该的。”此图的绘画风格在北宋山水画中显得十分另类, 在同一画面中故意将多种风格并置, 形成“转译”。而这种“转译”在后人仇英的《赤壁赋图》中得到进一步放大。此图的复杂图文关系、风格并置等特殊之处, 使得此图成为研究北宋绘画, 特别是北宋文人画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异军。若将此图与另一幅藏于美国弗利尔李公麟 (传) 的《陶渊明归隐图》作类型研究的话, 这些特点将会更加明显, 也会加深国内外学者对北宋文人画的认知。注释:*[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与权力:南宋画院人物画的政治功用》 (14YJC760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民族危机与艺术创新:南宋院体人物画的历史生成》 (2014M561400)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宋代民间绘画赞助模式研究》 (2013SJB760006) 。 (1) [南宋]邓椿.画继·卷四[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2) [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3) [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4) 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5) [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6) [明]都穆撰《寓意编》一卷, 收入潘运告《明代画论》,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除记载李公麟的《后赤壁赋图》外另有一幅传李公麟的《女孝经图》, 见“龙眠画《女孝经》四章 (每章亦龙眠书) ”。 (7) 王灼.碧鸡漫志[M].中华书局, 1992.图6场景五“踞虎豹”图7《后赤壁赋图》中用山石充当自然隔断

(8) 陶文鹏, 郑园编, 苏轼集·第二十卷 (古诗六十二首) [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6. (9) 米芾.画史[A].王伯敏, 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 (10) 王克文.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J].美术研究, 1988 (4) .11王克文.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J].美术研究, 1988 (4) .12“二道士”之辩。在此赋的诸多文字版本中, 一直有“梦二道士”和“梦一道士”之争。从此图来看, 在北宋宣和年间时, 此赋还是沿用“二道士”。而南宋孝宗赵眘手书《后赤壁赋》, 现藏辽宁博物馆, 是作“梦一道士”。因此可推论赋文中“梦二道士”改为“梦一道士”的起始时间大概应在南宋。参考文献:[宋]赵德麟字说[A].苏轼。苏轼文集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 1986.【冯鸣阳,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博士后、博士】【华雯,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图8“携酒与鱼”场景细部图9“江流有声, 水落石出”

参考文献

篇9:解读乔仲常《后赤壁赋图》

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为纸本,墨笔,卷轴(纵29.5厘米,横560.3厘米),现藏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根据苏轼在宋神宗五年(1082年)重游湖北黄冈县赤壁所写赋文创作的故事画。根据拖尾赵德麟于宣和五年(1123年)八月初七的跋文推知画作的创作年代应早于1123年(图一)。

乔仲常按东坡文意依情节描写,在尊重原文立意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分九段把不同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景物,运用连续空间转换的构图形式,巧妙地组织在一幅画面上。

第一段,图写元丰五年(1082年)的十月十五,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出发将要到临皋亭去,和两位客人一起经过黄泥坂。其时“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清朗明净的月色所表现的朦胧情调与赋意颇为贴切。此处的三人身后淡淡的影子,是中国绘画上难得一见的对于人影的描绘,但是不同于西方绘画要素上“光影”的概念,乔仲常只是在尽可能准确地阐述苏轼原文的情景(图二)。

第二段,描绘客人说今天傍晚撒网捕到一条形同四鳃妒的大鱼,但是到哪里去弄酒呢?于是引出“归而谋诸妇”,东坡回草舍于妻子处拿了美酒。图中即画这个情节:东坡一手拿酒,一手拎鱼从家中走出,妻子在门口送行。后房有马厩及山石树木。妇人作揖相送,旁有侍童跟随,室内马匹栓立,马夫正在磕睡,门口有一似看门人憩坐于屋檐之下。既突出主体人物,又重视细节描写(图三)。

第三、四段的画面题为“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和“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两段,是全卷着意写山比较精彩的部分。在第三段中写东坡与客饮酒赋诗盘坐于平坡之上,人物顾盼有情,神态闲逸。平坡以干笔侧卧勾出,是非常随意的笔道。人物背景的岩壁以及对目而视隔岸的层崖,皆是由密集线条组成的方折形的造型,显示了水成岩结构的真实地貌(图四)。

“予乃摄衣而上”一段,东坡形象被置于岗峦清朗和林木秀密的环境之中,人物虽小但显得十分突出,迎着幽径跨步直上,确有“履巉岩、披蒙茸”的一种姿态(图五)。于两石疏间中迈步于丛密的小道有效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境。而写“江流有声”一段,东坡感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则景色空旷,富于野趣,晴嶂耸立,远水盘曲萦回浸溢。

第四段“踞虎豹”,即原文写东坡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稠密的野草蹲在宛如虎豹的山石上,行走在盘曲古老的树林中间。但在图中乔仲常采用虚写的手法,没有直接描绘东坡形象,通过树林的描写表现一个特定的环境,着意在树法的表现上,在树丛深处绘以可资小憩的方石构成一种“踞虎豹”的意境(图六)。

第五段原赋为“登虫龙,攀栖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写东坡爬上鹊鸟建造高巢的崖壁,俯身下看水神冯夷之的深宫,两位朋友不能跟东坡一起攀登,表达了惊险恐怖的地势环境,使东坡“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可能是由于不适于表现的缘故,画家只在环境中作了间接的交代。把原文摘录在了石头上(图七)。

第六、七段,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画家让小船漂浮在江心随其自然停留而休息,表现出一种超然自在的心境,画面四周望去寂寥空旷,一只孤鹤尖声高叫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面飞来擦过小舟,一直向西,正是“栩如车轮玄裳镐衣”(图八)。在第六至第七段中画家处理空间结构非常自然空阔,引人遐想。东坡和客人处理成悠然自得而闲逸的神情,和环境的组合使意境表达较为完美。到这两段画面有树丛、山石的实景转入空蒙的虚景在节奏上给人以悠然的满足感。

第八、九段是最后两段,写客人归去,东坡也睡了,梦见道士经过临皋,问东坡赤壁玩的是否高兴,东坡“问其姓名,俯而不答”,于是想起昨夜情景,通过道士化鹤的幻觉给赋文笼罩上一层缥缈虚茫的气氛,也流露出作者消极出世超脱现实的人生态度。画家只能用形象加以交待描绘屋内东坡卧睡,二道士在侧(原文为“梦一道士”,画作为二道士)。最后画面“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表现出东坡有些怅然的顾盼,留给观众去想象(图九)。

乔仲常用白描式山水画法来表现,手法单纯,似李公麟。画中山水的特征,多用方笔描绘,没有采用当时山水画中常用的皴法,用不同的色墨来表现层次、体积感。

总体上讲,宋代绘画重视认识和熟悉对象的审美情趣,多侧重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创造艺术形象,追求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从“写其真,得其神”,衍化为倾向于“写其真,求其韵”。乔氏此图也反映出宋人求“真”的绘画观念。整幅绘画,使人看后有如在此山中之感。

篇10:《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赋》的继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全文以叙事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情意。

翻译/译文

这一年十十五日,我从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吹拂,这样美好的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再次到的下面游览。的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峦很高,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上,把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得很。正好有一只,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注释

1.步自堂:从堂步行出发。雪堂,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边上。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的《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鲈(lú):鲈鱼是江(现在属上)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通“需”。

14.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23.俯冯(píng)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赏析/鉴赏

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此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第一段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增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段乃是全文重心,纯粹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段,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很想从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为主;前赋描写的是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呈现出壮阔而自然的美。两赋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同工异曲,各有千秋。《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哲学,同时也描写了月夜的优色。

★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赤壁赋翻译及原文

★ 赤壁赋原文和翻译

★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苏轼《赤壁赋》

★ 苏轼赤壁赋

★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苏轼《前赤壁赋》作品赏析

上一篇:大田坝中心完小课外活动助力素质教育实施下一篇:原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