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赤壁赋有感

2024-04-28

读前赤壁赋有感(共12篇)

篇1:读前赤壁赋有感

读《赤壁赋》有感

因逢乌台莫须罪,苏子遭贬赤壁矶。时圆时缺岁月短,滔滔江水流不息。亦渔亦樵容颜瘦,行止无愧天和地。沧桑人生从容对,忘却荣辱是菩提。

篇2:读前赤壁赋有感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可谓才气非凡,成就甚高。而在经历了金榜题名、功成身就、满怀抱负、被诬入狱、党派争端、王朝衰败、贬官边疆、看清现实、归园田居,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也造就了他豪放旷达的心境和婉约的词风。在苏轼数量庞大的作品中,最能扣动我心弦的莫过于《赤壁赋》了。

壬戌年秋,正值卷入新旧党争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时,在此期间,苏轼曾两度游赤壁。遭境遇之变,被贬遭遇生计困难,苏轼也开始躬亲劳作。深入寻常百姓中,也开始对世间百态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南方的七月,秋高气爽,清风徐徐,水波盈盈。驾一叶扁舟,与友人把酒言欢、吟诗作对,好不自在。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夕阳西下,月亮升起,水波映着月光,雾气泛起江上,置身这样一番景致中,会是何等的清幽舒畅。小小的扁舟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漂浮,不问世事,不惧前方,任凭清风将其吹向何处。世间的纷扰与忐忑仿佛能被这无边的江水,这样的心境或许正是在经历了仕途的颠沛流离后的又一次开眼看世界才有的豁达吧。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心支配,整个世界似乎也随之明朗起来,摒弃尘世的烦扰,飘飘荡荡,仿佛遨游在浩瀚的宇宙中,就要羽化成仙。似乎苏轼也为自己这份“开窍”而惊喜,兴之所至,喝开了,信口唱了起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似乎是回应了《诗经·月出》的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将明月比喻成体态较好的美人,描绘着她对游人的依恋和含情脉脉。有美景,有良友,有美酒,有“美人”,将整个人融入其中,好像世界也随之舞动起来。然而,乐极生悲,跳着跳着,渴望的美人却只是在天一方,可望不可即,内心还是忍不住一丝苍凉倾泻而出。此时,明月指代的以不仅仅是美人,而是一切他盼望着却难以取得的美好事物。友人似乎也感受到了苏轼的这份凄切,不禁附和着奏出那似欣羡似啜泣似怨怼似低诉的洞箫之声。是啊!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半生戎马,睥睨天下,当时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战舰延绵千里,旌旗蔽空,在江边持酒畅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最后却被囚禁于此。而今他又在哪呢?所以,相比看来,这样怀才不遇,被贬荒野,整日只能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麋鹿为伴的苏轼更显平庸;驾着这一叶扁舟,徜徉与这等山河之间,如同沧海一粟,更显着渺小;与这奔腾不绝的长江相比,我们的一生也只是短暂的片刻;想要与神仙同游、与明月共存,是多么不切实际的幻想。这虽然是客人说出来的,但也不无是苏轼假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中一部分消极的人生观。

然而苏轼有对这种人生无常的感慨有另一番自己的见解,失去的东西就像流水,虽不停奔走,却终未消减;月亮也是时圆时缺,终究又何尝盈亏。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世间万物瞬息万变;从事物不变的角度看,万事万物与自己的生命一样无穷无尽。而且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所以,何必去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里表现的是苏轼的另一种人生观和宇宙观:从多方面的看问题,身处逆境也要保持豁达乐观、超脱随缘的心境,要从怅惘无常的迷茫中解脱出来,理性的直面生活。那么现在我们有什么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取之无尽,天地无私,邀你我共赏,大家都能尽情的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这既是苏轼宽解对方,也是疏导自身。

篇3:《赤壁赋》用典赏析

政治斗争往往你死我活, 非常残酷。普通老百姓对政局随便发点牢骚一般无所谓, 因为起不了多大作用, 可苏子却是才高名重。王安石开始变法了, 新势力正在发展需要扶持, 他却指出了变法措施中不合理的地方, 于是被贬出去了;司马光们好不容易扳倒了变法派, 正在论功行赏且都考虑到了曾经“有功”的苏子, 调他回京, 正是飞黄腾达的好时候, 他却又不合时宜地说, 王安石变法中也有合理的地方呀, 你们怎么全给废除了呢?司马光们当然不爱听, 于是, 刚被捞上来的苏子又被贬出京城去了。这位只合在政治清明时期施展抱负的巨子, 却一次次挫折在政治斗争的漩涡, 能不伤感!好在他能看开, 不仅能看开, 而且一下子看开出了前后《赤壁赋》等一系列不朽的诗文名篇。

正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率性与狂放, 正如李白“醉后”做文之“曾令龙巾拭吐, 御史调羹, 贵妃捧砚, 力士脱靴”。才华已然绝世招嫉, 却还要一而再地招惹新旧权贵, 于是, 便是硬生生一个“乌台诗案”。虽是保住了这颗高贵的头颅, 但终被远窜。

此时的苏子, 有话还能直说?此时的苏子, 有话还敢直说?可是, 心中的块垒若不尽吐, 难保不会郁抑得吐血。于是, 苏子在泛舟于怒卷千堆雪的辽阔江面, 在倾吐千古慨叹时, 竟不惜“堆砌”典故。

就人而有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曹孟德。东汉末年, 起于战乱, 唯才是举, 迅速崛起, 掩有江北, 孙刘联手, 方可勉强与其战个平手。那时的曹操, 论文领建安, 论武“故一世之雄也”, 论政则“挟天子以令诸侯”, 有如此成就与功业的一代枭雄, 亦有赤壁一战的灰飞烟灭, 且“而今安在哉”!联想自己, 映射自己, 折射自己, 心中不能不释然:区区“乌台诗案”, 就算是自己遭受了蚊虫的无情叮咬, 一旦想开了, 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地而有故垒赤壁。这个昔日“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古战场, 曾经演绎过多么雄壮的英雄故事, 而今,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安静得一如这恒久的岁月。滔滔长江水尚且如此, 更何况我区区苏东坡呢?

在事而有赤壁鏖战。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赤壁是一个充满了传奇与想象张力的魔方。曹孟德、诸葛亮、周公瑾、孙仲谋, 哪个不与赤壁有关, 哪个不是充满了传奇成就了功业的英雄, 可是, 胜了又如何, 败了又如何?且这些曾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们, “而今安在哉”!与他们相比, 自己所受的这些许委屈, 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物而有孤月。此时在黄州的苏东坡, 与曾经众星捧月, 僧俗皆友, 开心唱和的昔日相比, 孤独窘迫到了什么程度?他以《卜算子》略表心迹:“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虽超凡脱俗, 孤悬碧空, 却孤而不闭, 甘洒清辉于人间———此时的东坡, 处境与心境, 当与此孤月相同吧?

有出处之词语, 诸如“明月”“窈窕”“美人”。可以认为, “诵明月之诗”中“明月”一典出自《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舒懮受兮, 劳心慅兮。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大致可以翻译为:“月儿当空洒清辉, 佳人一如月儿美。身姿柔曼步舒缓, 思念不得心躁烦。”也可以认为, “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窈窕”则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而“美人”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屈原。合起来一分析, 便可发现, 若认可“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这种说法, 也是可以讲得通的, 因为孟德是从君王的角度抒求贤若渴之情怀的, 引用则显然有怨君王“不识贤”之意。与其他的联系在一块儿, 思路就清晰了:既有追求美好又恬淡自安之意, 又有如屈子般婉转表达出渴望被君王赏识而有所作为的幽怨情怀。所以, “哀而不伤”, 还是文中主情调。

至于有出处之佳句“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除了婉致幽怨, 又是全文藉操抒志之有机部分, 暗起抒情纽带作用, 又与开篇即营造出的空明意境呼应。

篇4:《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之比较

《前赤壁赋》对月色的描写显得很空灵。“徘徊”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既细腻地描摹了月出的缓缓之貌,又表现了作者的心之切盼。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一片静静的天宇下,诗人“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豪迈奔放之情怀。“击空明兮溯流光”,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月光由明亮而变得烟笼雾绕。在这超旷空灵的氛围中,诗人寄托着“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抱负。理想在艺术中实现的就是意境。诗人借助于月色这一意象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充满期待而又不乏惆怅的情怀。“抱明月而长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诗人把“月”当作了一个永恒的意象。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诗人在认识到仕途风波的险恶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江山风月之中所得的佳作。前赋是记“七月既望”的秋天,后赋是记“十月既望”的冬季。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表面上看,似乎皆触景生情,仿佛前赋的旷达在于秋,后赋的虚无却因冬。其实不然。

前、后赋的命名只是相对于写作时间而言,其实都是写同一地方的月下之游。我们如果把二赋放到苏轼对月的意象描写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前赋对月作了极大的渲染,后赋则在月的描写方面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而艺术的魅力正在于能给人留下空白,给人以最大的想象的空间。意象具有两重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当作者观照客观景物的时候,面对的是景物的整体。他可以把自己的思绪或“正”或“反”地和同一景物的不同特征联系起来。如杜甫同是写“花”,有“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面,也有“感时花溅泪”这令人悲伤的一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曲终见“月”,给人的是一种洒脱、坚韧的意象。《记承天寺夜游》是这样来写“月”的:“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诗人首先见到的是月光如水,既而联想到一泓积水中的水草交横,正当作者沉浸在水、月莫辩的想象之中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水草,而是竹柏的影子,“月”在这里是透明的,是水中影、镜中花,引起人无限的联想。《赤壁赋》中的“月”则是永恒的、完美的,既有月光普照的静态之美,又蕴含着“美人”的脱俗空灵之美。

在《后赤壁赋》中,几乎是开篇,作者即点明了行踪目的:“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作者俯视人影,然后“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一个“行”字,点明了作者的随心、机智,“相答”则说明话很投机。“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给人一种呼之即来的感觉,难怪诗人发出了“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的感叹!

元人虞集评《后赤壁赋》说:“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山高月小”这不是对月的实写,而是艺术的变形。所谓变形,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的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相对《前赤壁赋》而言,诗人的心情变了,不再是面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抒发怀抱,而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在这种“情境”下,作者笔下的山就更高了,月小而冷峻了。

《后赤壁赋》中“月”的意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稍经点染,便烘托出了一处静寂可怖的意境。读者从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攀援中,可洞见作者在政治上的求索和朝庭中的艰险可怖;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则又隐含着心潮澎湃的激越心情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险恶处境;而“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则很自然地倾吐了作者无能为力和企图远避的悲愤心情。《三苏文苑》里讲:“东坡不得志于黄,故其文字亦萧瑟。如划然、悄然、肃然、四顾寂寥等句,犹有未平之气也。”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两赋还透露了作者在遭受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上列举的都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为什么同是写月,诗人笔下会出现不同的月的意象呢?正如诗人所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又据史料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写完前、后赤壁赋后,他的友人傅尧俞派人到黄州来向苏轼索求近文,苏轼便把他的前赋亲书送之,并在文末题《跋》云:“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俞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苏轼《书<赤壁赋>后》)可见,《后赤壁赋》并非即兴之作,从游赤壁到写成文章,其间有一段时间。苏轼写前、后赤壁赋,是“先得成竹于胸中”、“了然于心”后才“了然于口与手”的。“月”作为一种景,是诗人的“眼中之竹”,一旦渗入诗人的心血,注入诗人的情感,化为一种包含着作者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便成为“胸中之竹”。诗人正是凭借客观上的所见与主观上的所想,借助夸张与联想,把“月”描绘成可供读者观照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

篇5:读赤壁赋有感

曹操并不是《三国志演义》中那个白面奸臣,事实上“一世之雄”对于他来说更为真实,他破荆州之际“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好不威风,就是诸葛亮也只能承认“此诚不可与争锋”。但是,他头顶上的光环太多太亮了,耳畔的阿谀奉承太多了,多到他自信地认为东吴会让出苦心经略多年“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地盘,多到听不进谋士贾诩的劝告,最终在赤壁被一把大火烧得“折戟折沙”,丧失了三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统一良机,他的势力再也没有到达江南之地。

东坡亦是如此,他的名号太出色,太响亮,才华太耀眼,他写的诗词把周围的笔墨比得太暗淡,头顶上的光环太过闪亮,把同时期的文人比的太狼狈,何正臣,李定等人出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引发了一场可笑的闹剧——乌台诗案。无论在哪一个立场上,这都是一个莫须有的无聊之事,尽管有皇帝和太皇太后的保护,但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苏东坡还是被贬黄州。这一切,都是别人对他才干的嫉妒,就是中国独特的国情:小人常常会将太师击败,太师空有一身功夫,却无能为力。

篇6:读赤壁赋有感

——题记

刚刚品味完杜牧的《赤壁》,我深有感悟。

不知这位大诗人伫立在赤壁矶前,手握着前朝的战戟,内心是否与我一样翻腾似海呢?

机遇,要学会抓住。

杜牧望着眼前的滚滚江水,手里拿着柄生了锈的战戟,他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缺少机遇,虽然有着满腹才华,虽然熟读兵书兵法,可却无法施展,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的祖父杜佑曾是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的宰相,可他自己愣是完不成自己那宏伟的政治抱负。这不就像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吗?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抱负,这很好。但他们拼尽了满腔热血也完不成当初许下的理想。他们迷茫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着车水马龙,高楼耸立,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于是,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被遗忘,慢慢老去。他们那曾经为之努力的梦想被淡化。他们,其实并不是不努力,没有才干,他们是抓不住机遇。想一想,在他们还年轻的时候,有多少机遇在向他们招手?他们总是不能把握,总幻想着前方一定有更好的机会在等着他们。所以,他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他们什么都没有捡,只看着美食在慢慢地离自己而去。

当杜牧站在赤壁矶足够长时间后,他便又开始感叹周瑜凭借了良好的人生机遇,成就了名传千古的功业,他已认识到周瑜是一个善于把握时机的人,他在赞美周瑜甚至嫉妒周瑜有如此的幸运。

其实没有什么幸运,把握好每一个点,脚踏实地的往前走,你就会成功。

当你抓住了机遇以后,不要嫌小,不要幻想,把握好它吧!它可能是你人生的转折点,不然到暮年再回首望去,过去的机会都被自己浪费了,最后只能仰望那些登上成功之顶的人们,感叹自己没有那么好的机遇,感叹他人如此幸运。真的是没有机遇吗?别人的成功都是偶然吗?别人也是付出努力,抓住了机遇才成功的。回首眺望,历史上没有哪位名人是平白无故就能成功的吧。

所以,抓住机遇很关键。

抓住机遇,你的人生已经半只脚踏进了成功的大门。

篇7:读赤壁赋有感

本文记叙的是苏轼与客人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

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话,却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又长短结合,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苏轼的这篇文章和他之前的著作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变化。细究苏轼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无论作者起初的心情是好是坏,他最终都会释然,想方设法说服自己,让自己暂时摆脱困苦,获得欢乐!

如他的《水调歌头》,开头便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表现出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但之后却又“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心情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渊;之后呢?他又开始宽慰自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终,他又豁然开朗,道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名句,心中的不快,也随之释然了。

本文亦是如此。起初,作者见到赤壁的美景,心情十分愉悦,甚至扣舷而歌之。但唱着唱着,便了“美人兮天一方”,作者不知不觉表现出一种伤感,一种壮志难酬的心情暗暗涌现在作者心中,随后,客人洞箫之声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添忧伤之感,使作者心情一路下滑。但他并没有一只颓靡下去,而是正了正衣襟,开始预科辩驳,不仅是说服客人,也是说服自己,使自己释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最终还是解脱了,获得了暂时快乐和自由。

当然,这样的情感,与苏轼本身的身世是有莫大的联系的。

篇8:《赤壁赋》新解

这样一篇佳作自然会引发后人对苏轼情感的不同解读与品味。大部分学者都读出了苏轼超然物外的境界。但俞泽峰、梁秀慧老师的《苏轼<赤壁赋>》 (见《中学语文教学》2011.10, 以下简称“俞文”) 一文主要从“互文性”角度来解读, 认为“苏轼的水月高论也不免有劝慰之义。而这种劝慰本身就说明作者并没有完全消除内心深处的孤寂之感。”

笔者赞同“俞文”的观点, 苏轼也是凡人, 他的洒脱乐观中是否也带有一丝“悲凉”?但笔者觉得单从“互文性”角度稍显牵强, 若能很好地解读文本本身, 则会有更加充足的理据。

主人是“饮酒乐甚, 扣弦而歌”, 按照常理他不应该会唱出充满悲情的歌曲。的确, 歌不一定就是悲歌, 可是客的箫声确是悲:“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原文中有一句“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倚”即循、依, “和”即同声相应、唱和, 客人正是应和着主人悲凉的歌声吹出这样伤感令人动容的箫声啊!

再看文章最后一句:“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在笔者看来并没有顿悟后的畅快, 更有一种自我安慰与麻痹。“杯盘狼藉”最早出自于《史记·滑稽列传》。原文是:“日暮酒阑, 合尊促坐, 男女同席, 履舄交错, 杯盘狠藉。堂上烛灭, 主人留髡而送客, 罗襦襟解, 微闻芗泽, 当此之时, 髡心最欢, 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 乐极则悲, 万事尽然。言不可极, 极之而衰。”淳于髡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位著名学者, 他能言善辩, 说话风趣。这句话是他为劝谏逸乐无度的齐威望说的。翻译出来大概就是:“饮到晚上, 一部分客人散去。于是男女在一起, 促膝而坐, 鞋子混杂一起。桌上的杯子、盘子横七竖八的摆放在那里, 堂上的灯烛灭了, 主人留下我而把客人送走。女人的衣襟已经揭开, 隐约能闻到香气, 这时我心中最快乐, 能喝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太多就容易发生乱子, 欢乐到极点就会感到悲哀。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成语“乐极生悲”即处于此。“乐极生悲”当然不会是苏轼想要暗示的意义, 但你总觉得这个“喜”并不单纯。如果是“喜”, 也是“喜中隐悲”, 只是这种“悲”不会被轻易察觉。它被苏轼超脱的行径与言论所掩盖。

天要亮了, 东坡的美梦即将要过去, 狰狞的白日又要来了。那么“喜”是否就没有意义了呢?这样的夜晚是否就没有意义了呢?当然有意义。鬼魅狰狞, 上帝无言。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时代。庄子独守着自己心灵的那棵树, 沈从文在文革期间深陷苦难却仍为荷花的盛开欣喜浪漫不已。现实并没有吞噬这些高傲的灵魂, 他们与时代同在, 历史才得以进步。尽管“喜中隐悲”多少会有一丝悲凉, 可这正是苏轼心怀“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真实反映啊。因为放不下, 所以不能完全的超脱。清风明月自在苏轼怀中啊!

参考文献

[1]曾枣庄.苏轼评传[M].成都:四川人们出版社, 2006:40.

篇9:读《后赤壁赋》有感

其实,我觉得他没必要逃的,留下来体会一下一个人的孤寂反而更美好。人都是孤独的,平日里周围有很多过客,很多幻影,繁华喧嚣湮灭了那种孤独的本质,当你一个人处于万籁俱寂的黑暗中时,你就会深刻地感受到那种彻底孤独的感觉了。如果那时苏轼仍然留下来,品味一下夜的孤独,当忍受了许久的孤单,终于看到阳光的那一刻,那种感觉会很美妙,肯定比和一群人看日出有感觉……如果真是那样,或许我们会看到另一篇更美好的、更有意义的《后赤壁赋》吧!但,仅是“如果”二字,便注定这只能是一种遗憾了,苏轼最终输给了自己的孤独。

然后我又想起了阮籍的诗,那个“穷途而哭”的男子,却也有一首乐观豪爽的诗,虽然略带忧伤——“夜中不能寐,起坐独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伤我心。”睡不着有什么关系?睡不着就让自己醒着嘛!听听歌曲,想想心事,像阮籍一样弹弹琴、听听鸟叫,顺便写一首小诗,抒发抒发心情,多好啊!孤独的时刻真是太好了!孤独使我们不再是面对别人,而是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辽阔的苍天与大地。

我喜欢孤独。所以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一个人爬山,一个人独来独往。刘墉说过:“一个人登山,不必看别人的脚跟,不必因为后面有一群人,明明想停下来看看,也不得不走。一个人登山,不必聊天,不用管别人,于是面对的不是人,而是真正的山。“我终于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里,长只画一个人,高高地站在山头上,看山。我很喜欢刘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中,一位身披斗笠的老翁,独坐在一叶扁舟上,垂钓。他钓的不是鱼,也不是雪,而是自己的心灵。

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从小就有这样一个梦想:“一人、一背包,行遍天下,做一名无所顾虑的背包客。我要在普罗万斯那一片薰衣草田中,看日出日落,吟赏烟霞。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那世界之巅。我要去百慕大三角探险,研究轮船飞机失踪之谜。我还要去亚马逊热带雨林,拍食人花的照片。我要去独身漫步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看夜景……一个人多好啊!不用跟着来去匆匆的旅游团,踩点即过,直讲数量不求质量,这种快餐式旅游早已湮灭了旅游的实质。旅游的意义在于你有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而不在于你去没去过,去过的地方多不多。说到一个人旅行,当旅途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我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还会觉得兴奋。可是如果和同伴一起,我会觉得内疚,会尽可能事先想周全一点儿,可这样也就少了那种无知无畏的自由。

想起前年暑假,我自己一个人跑去苏州的北寺塔。那是南宋时建的塔,塔高九层,为江南第一塔。每层塔由下而上面积逐渐减小,塔内乌漆抹黑,连一盏灯也没有,楼梯很窄很难走,每走一步总担心会踩错而掉下去。许多游客在中途就放弃登楼,而他们的同伴也大多只能无奈地陪他们放弃了。而我没什么好牵绊的,于是继续在黑暗中摸索,最后终于爬到最顶层。站在最顶层外面那窄小得仅容一人通过的走道,望着塔下密密麻麻的建筑物都化作零星点点,有点恐惧又有点自豪。突然间,恐惧与孤独来袭,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好渺小,好孤单。走道底边的墙壁上刻着许多“XX到此一游”、“XX,我很想你”、“我害怕”、“好孤单”等留言,同是天涯孤独人啊!突然看到一个“1889”的字样,应该是某人100多年前来这里游玩留下的纪念。这个人很聪明,如果刻下的是人名,那么除了你自己,没人在乎你曾经来过,而刻下时间,却能让后来人无限唏嘘感叹,原来肉身只是渺小微茫的存在。相比宇宙的永恒与孤寂,自己这点小孤独算什么!

孤独没什么可怕的,相反的,它很美好。孤独的时候,我会选择做一些更孤独的事: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歌、倾听雨声、独赏风景、望着窗外发呆……当孤独挥发的淋漓尽致,孤独到极点时,你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忍受黑夜的孤独,收获黎明时看到阳光的欢愉;忍受一个人旅行时的孤独,收获千辛万苦终达目的地的欣喜。孤独过后,总会有许多不期而遇,或者使人,或者是事。那种对未知的向往和期待让我在享受孤独的美好中无法自拔。

享受孤独吧!孤独是如此美好。

篇10:读前赤壁赋有感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10.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洗盏更酌

重新

C. 履巉岩,披蒙茸

拨开

D. 掠予舟而西也

向西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B.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C.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D.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12.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赤壁赋》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 《赤壁赋》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 《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

D. 《后赤壁赋》中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

1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10. D

D项,应为“向西飞去”,名词活用为动词,不是名词作状语,因为后面没有动词。

11. A

此题注意赋体四六句的特征,同时注意“寂寥”是“四顾”后的感觉,不要断开;“横江”是“东来”的方式不要断开;“戛然”修饰“长鸣”不要断开。

12. C

此题C项,“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是动静结合,选项手法分析错误。

13. (1)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2)回转身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参考译文: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再次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于是带着酒和鱼,再次在赤壁下面游览。江里的流水发出声响,两岸陡峭的崖壁高达千尺。山显得高了,月显得小了,江水退落,石头显露出来。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稠密的.野草,蹲在宛如虎豹的山石上,行走在盘曲、古老的树林中间,爬上鹘鸟建造高巢的崖壁,俯身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不能跟着我上来。我高声长啸,草木震荡;山谷回响,风起浪涌。我也感到凄凉悲伤、阴森恐怖,害怕得不能停留了。回转身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篇11:赤壁赋

学习目标:

一、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二、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学习重点:

一、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三、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注意字词并理解苏子的情感变化。

3.重点字词幻灯片展示。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学生齐读第一段。找一找描写景色的句子。景: 清风明月

水波不兴

月初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幻灯片展示)(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因景而乐

心旷神怡

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的乐景。

清风、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欢畅,其“乐”之甚

请全体女生朗读第一段,让幽静的声音与内容配合。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回忆苏轼:诗词、散文、绘画上的成就。

政治上的失忆。《自题金山画像》

(幻灯片展示)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怨”“慕”“泣”“诉”——“哀”“凄切婉转”。

学生齐读第二段。第二段为过渡段,作者心情由乐转悲。作者浮想联翩,悲从中来。作者悲什么呢? 学生自由读第三段并思考什么让作者感到悲伤。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回答。教师明确。情:

无枝可依之悲 英雄安在之悲 人生无常之悲

学生齐读此段,感悟其中感情。

作者从无枝可依,英雄安在中感到人生无常,本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知不可乎骤得,所以只好托遗想与悲风,在这个时候作者的感情已下到谷底。但作者是否一致悲下去呢?他是怎样排解内心的郁闷呢?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请同学朗读。

2、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3、文章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讲道理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说的,请学生作答。先找文中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一:变与不变(万物都是一样的,要变都变要不变都不变)

二:取与不取(不是你的不去奢求,就没有痛苦,知足常乐。属于我们的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清风明月)理: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幻灯片展示)

4、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问题五:

在当时真的有主客答问吗?有,什么理由?没有,什么理由? 学生交流,回答。

也许有客,但话不是客说的,而是苏轼借客之口抒发自己的感情,抒的都是苏轼的心头之悲。

问题六:

前面苏轼的悲情无法排遣掉,而后面的理又说的那么旷达,一个人怎么有两种思想,不觉得前后矛盾吗?这么烦闷又这么旷达,矛不矛盾?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明确:

苏轼刚达到流放地,刚走出监狱所说出的话。当一个人遭受很大挫折的时候,没有人去安慰他,没有人去劝解他。他是一个人,他有人的情感,所以他一定是很痛苦很悲伤的。无枝可依,英雄安在,人生无常,所以在当时苏轼是很正常的。但苏轼总是旷达的,他能够自己解脱自己的郁闷,英雄也有孤独的时候,也有寂寞的时候,也有悲伤的时候,在悲伤的时候没人抚慰,只好拿自己的左手去温暖自己的右手。所以他的前后思想并不矛盾。苏轼面对那么多的劫难,他并没有趴下。在贬海南时,他高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贬黄州时,他又豪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么有气魄,他总是旷达的,何尝有半点沮丧。苏轼身上体现的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理想的人格,他乐观而不圆滑,入世而不拘泥,身处政治漩涡不结党不营私,贬谪到荒蛮之地不怨,不自怜自叹,始终保持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苏轼的旷达与勇气值得学习,当我们遭遇挫折时要多想想苏轼。

最后一段:思想矛盾解决后一切都好办了。终写矛盾解决,主客皆大欢喜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客喜而笑,主客畅饮,酣畅达旦。

体会分析作者的人生观:坦荡、旷达及强烈的生活信念,实属难能可贵。附词作《定**》

(幻灯片展示)

问题七:

文章的结构特点。

(幻灯片展示)乐 —

悲 —

两个乐相同吗?

第一“乐”是山水之乐,第二“乐”是达观之乐。

总结:

篇12:苏轼赤壁赋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摆弄着诗人的衣角头发,吹走恼人的暑热,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在写了诗人和客人饮酒咏诗之后,诗人再写日出后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二、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这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写周瑜,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先从侧面描写,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衬英雄,英雄美人,风韵无限;次写肖像,姿态威武,英俊奋发,风采动人;最后写风度,面对强敌,谈笑自若,胸有雄兵,稳操胜券。诗人通过从不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诗人以浓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已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已悲,用得恰到好处。

诗人同怀赤壁的历史人物,却胜负不同,成败各异但又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三、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诗人倾笔于周瑜,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诗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和怅惋。诗人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诚及“报国欲死无战场”。故诗人“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一声长长的喟叹,即可见其深深的痛惋和颓唐。但是,诗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奋历有当世志”,尽管身处逆境,岁月蹉跎,有志难伸,“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雄壮豪放。清代文人评苏轼词曰:“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该词可算代表作。

赋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诗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最后诗人通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赋亦写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但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不管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对于两篇(首)具有相同背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写的作品,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合起来学,注意比较其异同,我们将学得更深更透,对我们的学习将大有裨益。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苏轼 前赤壁赋译文

2.赤壁赋我眼中的苏轼200

3.《赤壁赋》读后感(3篇)

4.《赤壁赋》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全梳理

5.前后《赤壁赋》比较赏析

6.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7.北宋苏轼《赤壁赋》字词整理及练习

8.高一语文《赤壁赋》知识点解读

9.《后赤壁赋》全文及翻译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前赤壁赋有感】相关文章:

读赤壁赋有感05-02

观赤壁有感04-21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译文05-17

赤壁赋感情05-19

赤壁赋原文范文05-18

前赤壁赋习题04-12

1赤壁赋学生04-24

后赤壁赋学科自习04-08

赤壁赋读后感06-23

赤壁赋名句理解默写08-04

上一篇:送故人抒情散文下一篇:公务员管理处副处长竞聘演讲辞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