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阅读答案

2024-04-28

后赤壁赋阅读答案(精选8篇)

篇1:后赤壁赋阅读答案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阅读答案与翻译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10.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洗盏更酌

重新

C. 履巉岩,披蒙茸

拨开

D. 掠予舟而西也

向西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B.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C.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D.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12.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赤壁赋》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 《赤壁赋》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 《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

D. 《后赤壁赋》中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

1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10. D

D项,应为“向西飞去”,名词活用为动词,不是名词作状语,因为后面没有动词。

11. A

此题注意赋体四六句的特征,同时注意“寂寥”是“四顾”后的感觉,不要断开;“横江”是“东来”的方式不要断开;“戛然”修饰“长鸣”不要断开。

12. C

此题C项,“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是动静结合,选项手法分析错误。

13. (1)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2)回转身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参考译文: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再次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于是带着酒和鱼,再次在赤壁下面游览。江里的流水发出声响,两岸陡峭的崖壁高达千尺。山显得高了,月显得小了,江水退落,石头显露出来。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稠密的.野草,蹲在宛如虎豹的山石上,行走在盘曲、古老的树林中间,爬上鹘鸟建造高巢的崖壁,俯身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不能跟着我上来。我高声长啸,草木震荡;山谷回响,风起浪涌。我也感到凄凉悲伤、阴森恐怖,害怕得不能停留了。回转身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四周望去,寂寞空虚。恰好有一只孤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面飞来,翅膀有如车轮,黑色的裙子,白色的上衣,戛然长叫一声,擦过我的小船,一直向西面飞去。过了一会儿,客人辞去,我也睡觉。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衣,飘然轻快地经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明白了!昨天晚上,叫着从我船上飞过去的,不就是您么?”道士只是笑了笑,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篇2:后赤壁赋阅读答案

阅读《后赤壁赋》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B.履□岩,披蒙茸 披:披着。

C.攀栖鹘之危巢 危:危险。

D.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畴昔:以前。

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顾而乐之 B.划然长啸,草木震动,顾安所得酒乎 然或傲逸狂醉

C.适有孤鹤 D.过临皋之下

将何适而非快 飞鸣而过我者

3.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以待子不时之须 B.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D.问其姓名,俛而不答

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步自雪堂 B.履□岩

C.横江东来 D.掠予舟而西也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答案:

1.D(A.农历每月十五称“望”;B.披:分开;C.危:高。)

2.D(A.环顾;但;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而;C.刚才;D.飞过。)

3.B(A.“须”通“需”;C.“反”通“返”;D.“俛”通“俯”。)

4.C(东;名词作状语,从东边;ABD都是名词作动词,步:走;履:走;西:向西飞去。)

5.(1).才过了多少日子呢?江山的景象已经变得不认识了。

篇3: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再考

的预设观赏者必定是对这一段文本比较熟悉, 且当时这种“异时同图”的表现手法是在一定范围内被人知晓的。由于采用了“异时同图”, 使得《后赤壁赋图》看起来时空交错, 纷繁复杂, 如果不仔细解读, 很难将赋文的时空与画面完美地结合起来。但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 当时这段赋文在画家预设的观众群体中的熟悉程度相当之高, 以至于明眼人一眼能够将复杂的画面和相应的赋文相对应, 这也是这种具有情节性的叙事画在宋代达到新一轮创新高潮的必备条件。 (二) 虚实相生“虚实”是中国哲学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具体到《后赤壁赋图》中来说, 虚实相生主要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一, 在应该出现人物的地方, 并没有出现人物, 而是将人物隐去, 如“踞虎豹”场景 (如图6) 。在“踞虎豹”这一场景中, 苏轼没有出现, 而是被虚化了。用文字“踞虎豹”和棱角跃动的山石暗示出攀登的危险和山势的巍峨;其二, 在某一场景中将现实和虚幻同时展现, 如“梦二道士”场景。在这一场景中, 苏轼入睡的场景在观者肉眼可见的, 而苏轼的梦按照常理来说, 只能依靠赋中文字展现, 观者是不可见的。而在图中, 现实中的“苏轼”与梦中的“苏轼”“二道人”, 同时出现在同一屋中。苏轼的画法也未进行区分, 让观者真假难辨, 分不清梦幻和现实, 亦真亦幻。 (三) 分割与连续在中国传统叙事画中, 画家们都需要面对一个课题, 即怎样在连续的画面中展示不同的时空, 既要有一定的天然连续性, 又要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在空间的处理中, 画家们通常巧妙地运用一些景物和实物将画面进行看似无意却独具匠心的阻隔, 如在描绘自然类的长卷中会频繁地运用山石、水域等;在表现人的活动的场景中, 多运用建筑物、窗户、屏风、家具等。典型的有五代 (传)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韩熙载开宴行乐的场景, 全图以韩熙载为中心, 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各段独立成章, 又能连成整体。而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的处理空间隔断的手法与《韩熙载夜宴图》运用屏风床榻完成自然阻断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一手卷中出现九个不同场景, 同一人物多次出现, 为了使得画面显得连贯完整, 场景得以自然转换, 画家巧妙地运用山石树木进行自然阻断 (如图7) 。同时, 对于山石的不费余力的着墨也使得这幅画形成文人山水风景中独树一帜的风格, 山石笔墨奇特而又耐人寻味。 (四) 主观的人物比例将身份地位尊贵、画面的主角表现得较为突出, 是古代人物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后赤壁赋图》来看, 无疑也遵循了这个准则, 其手法与唐代的《步辇图》中唐太宗的巨大身形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赤壁赋》中的主角苏轼, 无论是从他出现的频率、在画面中所占的中心位置, 体量大小, 还是他总以正面 (或正侧面) 出现来说, 都可以看出他是被画家给予特殊的“照顾”的对象。同时, 在表现苏轼时, 也采用了肖像画的特征, 即前后人物容貌、衣冠保持一致, 对于绘画的观者来说, 苏轼的识别度较高。典型的场景有二, 一为“携酒与鱼”, 二为“江流有声, 水落石出”。场景“携酒与鱼” (如图8) 描绘了苏轼归家, 书童在门外等候的情景, 苏轼携酒与鱼, 正和在门口送别的妻子与孩子回头道别之场景, 此场景中有意用人物比例大小表现远近关系和主次关系。从画面来看, 苏轼和他的妻儿应该离观者最近, 因此体量最大, 占据画面最中央, 显得醒目和清晰。而书童则坐卧在门外, 脸部被门廊遮住, 只露出身子。而马厩内的马匹和文人, 体量与中心人物比较起来显得很小, 想必是画家试图表现他们在马厩之中的纵深感和与观者较远的距离感。同时此人不在赋文中出现, 属于画家自添, 也应放在次要位置, 以免喧宾夺主。场景“江流有声, 水落石出” (如图9) 描绘苏轼与二友人坐在山间的岩石上举盏畅饮, 旁有两书童站立。在人物描绘上, 还是沿用了前图5“梦二道士”, 同时表现入睡的苏轼与睡梦中与“二道士”交谈的苏轼

几个场景的惯例, 苏轼被画在画的正中心, 且比例较大。一位书童以背面展示, 另一位藏匿在山石之后, 只露出了两只腿。这个被藏匿的书童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也显得有诗意。与之后徽宗画院的“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有异曲同工之妙。结论本文对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再考证, 主要解决了两个方面问题:其一, 对乔仲常、李公麟、苏轼、赵德麟等人及其关系进行初步考证, 理清了此图题跋人、收藏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二, 得出乔氏在此图中运用的“异时同图”“虚实相生”“分割与连续”“主观的人物比例”这四种特殊方式, 使得《后赤壁赋图》的特殊图像地位得以凸显。此图包含宋及宋之前的多位画家的不同笔墨风格在内, 如郭熙、李公麟等, 如所提到的那样:“全幅笔墨, 有似李公麟、郭熙、马和之、赵孟頫、倪瓒处。李公麟、郭熙皆与乔仲常同时而年长, 乔仲常画风像他们本是应该的。”此图的绘画风格在北宋山水画中显得十分另类, 在同一画面中故意将多种风格并置, 形成“转译”。而这种“转译”在后人仇英的《赤壁赋图》中得到进一步放大。此图的复杂图文关系、风格并置等特殊之处, 使得此图成为研究北宋绘画, 特别是北宋文人画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异军。若将此图与另一幅藏于美国弗利尔李公麟 (传) 的《陶渊明归隐图》作类型研究的话, 这些特点将会更加明显, 也会加深国内外学者对北宋文人画的认知。注释:*[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与权力:南宋画院人物画的政治功用》 (14YJC760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民族危机与艺术创新:南宋院体人物画的历史生成》 (2014M561400)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宋代民间绘画赞助模式研究》 (2013SJB760006) 。 (1) [南宋]邓椿.画继·卷四[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2) [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3) [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4) 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5) [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6) [明]都穆撰《寓意编》一卷, 收入潘运告《明代画论》,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除记载李公麟的《后赤壁赋图》外另有一幅传李公麟的《女孝经图》, 见“龙眠画《女孝经》四章 (每章亦龙眠书) ”。 (7) 王灼.碧鸡漫志[M].中华书局, 1992.图6场景五“踞虎豹”图7《后赤壁赋图》中用山石充当自然隔断

(8) 陶文鹏, 郑园编, 苏轼集·第二十卷 (古诗六十二首) [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6. (9) 米芾.画史[A].王伯敏, 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 (10) 王克文.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J].美术研究, 1988 (4) .11王克文.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J].美术研究, 1988 (4) .12“二道士”之辩。在此赋的诸多文字版本中, 一直有“梦二道士”和“梦一道士”之争。从此图来看, 在北宋宣和年间时, 此赋还是沿用“二道士”。而南宋孝宗赵眘手书《后赤壁赋》, 现藏辽宁博物馆, 是作“梦一道士”。因此可推论赋文中“梦二道士”改为“梦一道士”的起始时间大概应在南宋。参考文献:[宋]赵德麟字说[A].苏轼。苏轼文集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 1986.【冯鸣阳,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博士后、博士】【华雯,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图8“携酒与鱼”场景细部图9“江流有声, 水落石出”

参考文献

篇4:《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之比较

《前赤壁赋》对月色的描写显得很空灵。“徘徊”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既细腻地描摹了月出的缓缓之貌,又表现了作者的心之切盼。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一片静静的天宇下,诗人“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豪迈奔放之情怀。“击空明兮溯流光”,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月光由明亮而变得烟笼雾绕。在这超旷空灵的氛围中,诗人寄托着“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抱负。理想在艺术中实现的就是意境。诗人借助于月色这一意象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充满期待而又不乏惆怅的情怀。“抱明月而长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诗人把“月”当作了一个永恒的意象。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诗人在认识到仕途风波的险恶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江山风月之中所得的佳作。前赋是记“七月既望”的秋天,后赋是记“十月既望”的冬季。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表面上看,似乎皆触景生情,仿佛前赋的旷达在于秋,后赋的虚无却因冬。其实不然。

前、后赋的命名只是相对于写作时间而言,其实都是写同一地方的月下之游。我们如果把二赋放到苏轼对月的意象描写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前赋对月作了极大的渲染,后赋则在月的描写方面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而艺术的魅力正在于能给人留下空白,给人以最大的想象的空间。意象具有两重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当作者观照客观景物的时候,面对的是景物的整体。他可以把自己的思绪或“正”或“反”地和同一景物的不同特征联系起来。如杜甫同是写“花”,有“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面,也有“感时花溅泪”这令人悲伤的一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曲终见“月”,给人的是一种洒脱、坚韧的意象。《记承天寺夜游》是这样来写“月”的:“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诗人首先见到的是月光如水,既而联想到一泓积水中的水草交横,正当作者沉浸在水、月莫辩的想象之中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水草,而是竹柏的影子,“月”在这里是透明的,是水中影、镜中花,引起人无限的联想。《赤壁赋》中的“月”则是永恒的、完美的,既有月光普照的静态之美,又蕴含着“美人”的脱俗空灵之美。

在《后赤壁赋》中,几乎是开篇,作者即点明了行踪目的:“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作者俯视人影,然后“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一个“行”字,点明了作者的随心、机智,“相答”则说明话很投机。“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给人一种呼之即来的感觉,难怪诗人发出了“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的感叹!

元人虞集评《后赤壁赋》说:“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山高月小”这不是对月的实写,而是艺术的变形。所谓变形,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的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相对《前赤壁赋》而言,诗人的心情变了,不再是面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抒发怀抱,而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在这种“情境”下,作者笔下的山就更高了,月小而冷峻了。

《后赤壁赋》中“月”的意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稍经点染,便烘托出了一处静寂可怖的意境。读者从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攀援中,可洞见作者在政治上的求索和朝庭中的艰险可怖;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则又隐含着心潮澎湃的激越心情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险恶处境;而“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则很自然地倾吐了作者无能为力和企图远避的悲愤心情。《三苏文苑》里讲:“东坡不得志于黄,故其文字亦萧瑟。如划然、悄然、肃然、四顾寂寥等句,犹有未平之气也。”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两赋还透露了作者在遭受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上列举的都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为什么同是写月,诗人笔下会出现不同的月的意象呢?正如诗人所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又据史料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写完前、后赤壁赋后,他的友人傅尧俞派人到黄州来向苏轼索求近文,苏轼便把他的前赋亲书送之,并在文末题《跋》云:“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俞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苏轼《书<赤壁赋>后》)可见,《后赤壁赋》并非即兴之作,从游赤壁到写成文章,其间有一段时间。苏轼写前、后赤壁赋,是“先得成竹于胸中”、“了然于心”后才“了然于口与手”的。“月”作为一种景,是诗人的“眼中之竹”,一旦渗入诗人的心血,注入诗人的情感,化为一种包含着作者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便成为“胸中之竹”。诗人正是凭借客观上的所见与主观上的所想,借助夸张与联想,把“月”描绘成可供读者观照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

篇5:苏轼《赤壁赋》阅读答案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B)

A.顾而乐之 B.顾安所得酒乎

C.四顾寂寥 D.道士顾笑

解析:B项,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A、C、D三项均为动词,回头看。

15.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

A.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B.步自雪堂

C.掠予舟而西也 D.羽衣蹁跹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其余为名词作动词。

16.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行歌相答——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来源:Z.xx.k.Com]

B.凛乎其不可留也——感到害怕,不敢停留。

C.如此良夜何——这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D.听其所止而休焉——随它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

解析:C项,怎么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

17.对文中“玄裳缟衣”的“孤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象征身遭贬谪,孤独寂寥的作者本人。

B.象征作者出世的理想。

C.象征 因“客去”而感觉孤寂的作者。

D.象征作者“羽化”的游仙思想。

解析:C项,作者的孤寂并不是因“客去”,而是因身遭贬谪的缘故,即使“客”也只是陪衬而已。

18.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第一段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B.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

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赤壁赋》中“苏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

D.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虚无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解析:D项,“虚无”思想在本文中有,在《赤壁赋》中没有。

参考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存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了,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哗”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篇6:前赤壁赋节选阅读答案

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③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方其破荆州 ②侣鱼虾而友糜鹿 ③而卒莫消长也

14、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渔樵于江渚之上 B、 ①固一世之雄也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C、 ①苏子愀然②凌万顷之茫然 D、 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②夫兵形象水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第②段作者借“客”之口抒发了_______________的无限感慨。第③段作者对“客”之问作出回答,以水和月为喻,由自然到人谈了_____________的大道理。(2分)

17、《前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是作者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试比较其异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3分)①当、正当 ②以……为侣、把……当作伙伴(意动)、和……作伴(名词作动词) ③最终、最后

14、(2分)C (A①表被动;②在。B①的;②取消主谓句独立性。D①句中助词表停顿或相当于代词“那”;②发语词,表议论)

15、(3分)①如果不是我应当拥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占取。

(2分)②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

16、(2分)人生无常(须臾、短暂) “变”与“不变”

17、(3分)①都写赤壁之景,但景色迥然不同,一壮阔、一空明澄澈;

②都写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来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感慨,由败者引发己悲,用得恰到好处。

篇7:赤壁赋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赤壁赋》完成练习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 扣舷而歌之( ) 苏子愀然( ) 舳舻千里( )( ) 酾酒临江( ) 举匏尊以相属( ) 挟飞仙以遨游( ) 山川相缪(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七月既望 举酒属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渺渺兮予怀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相与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缪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①赤壁赋( )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岁赋其二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赵尝五战于秦

C、寄蜉蝣于天地 D、其势弱于秦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C、任意东西 D、顺流而东也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

A、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抱明月而长终

4、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画线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何为其然也?( )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何以战?

5、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 )

A、而又何羡乎? B、而今安在哉? C、何为其然也? D、故凡愚者莫我若也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苏予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

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 归纳此语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 ____ 时代的曹操所写的《 》诗。

3、“孟德困于周郎”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往事。

4、作者列举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壬戌rén xū 窈窕yǎo tiǎo 舷xián 愀qiǎo 舳舻zhú lú 酾shī 匏páo 挟xié

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属(通“嘱”,指劝人饮酒)横(弥漫,充溢)

纵(任)如(往)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渺渺(悠远的样子)

倚(循,依)和(唱和)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危(端正)

固(本来)须臾(片刻)骤得(多有所得)曾(竟)一瞬(一眨眼)

适(指享有)枕藉(互相枕着垫着)缪(通“繚”,盘绕)

3、①B ②C ③A ④A

4、D

5、D

二、1、描写作者心情由乐转悲。

2、三国 《短歌行》

3、赤壁之战

篇8:后赤壁赋阅读答案

《后赤壁赋》是苏教版《唐宋八大家(选修)》中的重点篇目,主要对高三学生开放选修课程。此教学案例为《后赤壁赋》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了初步分析,使学生初步感知作品表达的情感。本课通过网络探究,使学生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感情有一个较为深层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网络资源,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2.使学生提高从网络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分析、整理的能力。

3.从苏轼的人格中汲取力量,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搜索网络资源,针对有效信息,分析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从丰富的资源中走近苏轼,感受苏轼的伟大人格,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五、网络环境与资源

1.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

2.提供“苏轼中文网”、“百度苏轼贴吧”,以及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前赤壁赋》)的秋天,到“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后赤壁赋》)的冬天,时间又过了三个月。三个月前,“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领会到了清风、明月皆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造物者之无尽藏”,获得了精神上的暂时超脱。此次重游赤壁,苏子心情如何?

(二)提出问题

师:昨天,我们初步赏析了文章,那么你能从文章中体会苏轼怎样的心情呢?

生:旷达。

师:什么样的心情可以称之为“旷达”?

生:“旷达”是寄情山水,从山水中找到快乐。

生:“旷达”是坦然面对自己的处境。

生:“旷达”是不把苦难放在心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设计意图:学生此时对“旷达”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通过以前的学习,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知道苏轼这个人是“旷达”的,可什么是真正的“旷达”,从哪里能体会出“旷达”,学生并不了解。)

(三)探究

师:我们都认为苏轼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是旷达,但前人对此却有不同的评价。(出示P P T)林语堂认为“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余秋雨则说“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据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请根据课文和我们学过的相关诗文,结合网络资料,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思想感情进行探究。

要求:

1.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上网搜集材料,并把有用的材料放到D盘的文件夹中。

2. 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对各自搜集好的材料,进行适当取舍,在辨别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小组的主要观点,推举发言人,其余同学做PPT、Flash、或者Frontpage等展示课件。

(四)交流

小组1我组认为,苏轼此时的心情是矛盾的。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阴森恐怖的景色,让人一看就觉得压抑痛苦。但是,在课文最后,我们看到苏轼梦见了一只鹤。根据我们搜索到的资料,(呈现Flash动画)“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力量。苏轼此时,既有痛苦,又有得道出世的心情,很矛盾。

(F l a s h的运用,恰到好处地展现了“鹤”这个传统意象的特点,为学生理解道家思想和此时苏轼的心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小组2我组认为苏轼的心情是洒脱的。因为“乌台诗案”中,苏轼本以为自己难逃一死,他连绝命诗都写好了(P P T展示“绝命诗”),但最终他还是保住了性命,仅仅是发配到了黄州去担任团练副使。这个时候,他肯定有逃过一劫的庆幸,有着重生般的洒脱。

(“绝命诗”的展示,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有的同学看完后面色凝重,有的同学唏嘘感叹,都被诗歌的内容所感染了。)

小组3我组认为,苏轼此时是孤独而痛苦的。事实上苏轼到黄州,名义上是个官,可他不仅没有任何权力,还时时刻刻被人看管。他写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当地的官员以为他想自杀,很紧张。在这种心情下,他怎么可能洒脱!我组认为,苏轼的心情还是痛苦的。一方面没有人身自由,另外一方面,物质生活困乏,(苏轼此时不享受俸禄,但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刚开始他都是寄居在寺庙里的。)此时的他就是一只“缥缈孤鸿”(《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小组4我组也认为苏轼很痛苦,而且还很消极。因为本身道家思想就是消极的,同时苏轼自己也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想通过游山玩水,消极地逃避这种痛苦,而且他还想像陶渊明一样归隐,不问世事。他已经没有早期的雄心壮志了。

小组5苏轼还是有壮志雄心的。不然为什么要一个人登赤壁?而且登赤壁时,别人都跟不上他。他登上赤壁,这就是一种雄心的表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遥想公瑾当年”,是多么慷慨激昂!难怪后人评价他的词,“非关东大汉,手持铁板,大唱大江东去,不能尽兴矣!”我们承认他有痛苦,文章最后鹤飞走了,他也很苦闷。但是,苦闷中,他思考人生,不停地从山水中汲取力量,不断写文章,写出了这么多好诗好文,我很佩服他。

小组6苏轼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是苦难中,苏轼也在思索!他的这么多文章、诗歌,都是他思索的成果。因为这些思索,苦难才没有把苏轼压垮,他还是那个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的豁达的苏轼。创作于《后赤壁赋》同期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苏轼洒脱豁达心境的最好佐证。(配乐展示《定风波》)

(音乐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略带萧瑟的氛围,我们一步步地走近这个可敬的老人的悲惨生活,也更透彻地感受到他不因悲惨境遇而消极沉沦的伟大人格!)

(设计意图:人的本身具有多面特质。通过讨论,学生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情感已经分析得比较全面。学生虽没有得出统一意见,但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而且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渐渐感受到苏轼的伟大人格。)

师:同学们通过网络搜索到丰富的材料,并且将材料与课文进行很好的融合,产生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定的道理,越来越接近苏轼的心灵。下面,我也想说说个人的想法。

师:苏轼曾自言在黄州的境遇:“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此时的他,是孤独与寂寞的,亲情疏离,友情渺渺,前途茫茫。但他并未沉沦于苦难。相反,他以一种略带消极的姿态实现了积极的超越,他寄情于山水,从佛、道两教的思想中汲取了力量。于是乎,有了千古名贴《寒食贴》,有了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了空前绝后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五)升华

师:苏轼早已仙去,但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任我们挖掘。

师:有的人生于顺境,一生无忧,却终于平淡,被历史忘却;而有的人处于逆境,一生流离,却从逆境中汲取力量,最终成就辉煌,留名千古,苏轼便是如此。苏轼的遭遇,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生:有人说“苏轼成全了黄州”,确实,黄州赤壁因为他而天下闻名;我倒觉得黄州也成全了苏轼,因为困窘的境遇让他成熟了。

生:作为普通人,我们都害怕挫折,但是从苏轼身上看出,并不是所有的挫折都是灾难,也许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圆满!

(设计意图:学习伟人的作品,一方面是让作品本身具备的文学美感打动我们,同时,伟人的精神世界更值得我们探索,因为他们的人格可以激励我们面对困难。)

(六)课后作业

师: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课上交流讨论的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为《东坡印象》。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丰富,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还有很多优秀的资源并没有展示出来。《东坡印象》作为课后的练笔,是对网络资源的提炼、升华,也是与苏轼伟大人格的再次亲近。)

设计思路

引导高中学生理解古代文人的人格,首先应从分析人物的情感入手,对情感的分析,又要借助网络,从中提炼、分析能展现人物情感的资料。网络作为有效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它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使其在浏览资源的过程中,感受诗人情绪,一步步感受诗人的伟大人格。这种通过网络手段,感悟诗人人格的方式,比起停留于课本分析要来得深刻许多。

让学生动手制作课件,这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方式。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多在于思考,而缺少动手操作的方式,很难令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因此,让学生制作展示性的课件是帮助他们提升认识的很好手段。

学生将文字性的结论辅以生动的画面和略为凄清的音乐,也是烘托人物情感的好方法。诗歌是所有文体中最为自由,也是最注重情感的,因而文字、画面与旋律的交织使学生的情感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来,使一节“语文课”变为了一堂“文学赏析课”。

点评

语文,是学生个性差异表现最突出的学科,也是资源极为丰富的科目。高中语文教学要想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利用广泛的语文资源。语文能力是一种多维的能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趋向差异很大,这一直是语文教学难以因材施教的难题,那么能不能借助信息技术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更合理、更充分的发展?

邵志娟老师的这种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我们作出了一个响亮而肯定的回答。网络课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完美整合的一种模式。这节课思路非常清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由已知探寻未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换意见、看法,在交流、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点评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本堂网络课中,我看到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不是机械地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来解决问题,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展示自己的结论。这样一种手段,我以为,它已经使信息技术真正为课堂所用,真正对促进学生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它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尤其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没有涉及太多的实践活动,而孤立的脑力思考,往往不能使学生走入学习情景,所以,学生通过课件制作,获得了情感升华,自然而然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上一篇:谈高中英语词汇复习教学下一篇:方队解说词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