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4-05-01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共9篇)

篇1:《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前赤壁赋教学方案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通读两遍。

分别划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

二、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ppt)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三、范读

配乐朗诵课文。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

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

昌 苍 郎

东 空 雄

鹿 属 粟

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

主 取

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溯(sù)流光

幽壑(hè)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洗盏更(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尽 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è)

四、诵读、感悟、背诵

学生诵读、感悟。教师从句法、层次理路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记诵速度,逐段练习背诵。

1.第一段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指导要点

句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骈体文中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

层次理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用虚实相济之法,先实后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

熟读成诵。

2.第二段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指导要点

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层次理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

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巩固1~2段,熟读3~5段。

篇2:《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前赤壁赋》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1、人文性: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三、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1、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2、林语堂《苏轼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板书课题: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情感线索:乐—→悲—→喜 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① 设疑: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板书:(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② 细读: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③ 互问: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① 朗读: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② 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客人吹萧,萧生悲愁;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③ 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板书

投影: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杜悼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① 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②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参考: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篇3:《前赤壁赋》教学散记

背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在孩子早上起床穿衣时, 我把昨天她诵读时的录音 (有时候也是我自己的录音) 放给她听, 等她洗漱好, 基本上也听了好几遍了, 再练习时就流畅多了。像《师说》, 这篇文章没什么生僻字, 就是文章的句段联系不太紧密, 孩子多听几遍就基本上能脱口而出了。

我把复习的环节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在开始讲《前赤壁赋》时, 先介绍了苏轼其人。

抓住“苏轼”的名字开始讲。苏老泉给自己的孩子取名“轼”, 绝对不是一般的含义, 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不管是面对平静的海面, 还是汹涌翻滚的大江大海, 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航员”。“轼”的含义就是古代的马车上最重要的横木, 没有它, 车就会散了架。苏轼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人。其实, 对于文学阅读者而言, 整个宋朝如果没有苏轼, 宋史也会显得苍白不少呢。因为对于苏轼, 我的学生已经有过不少的接触。之前学过他的《江城子》《临江仙》《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但那是作为诗人的苏东坡, 今天要讲的是作为哲学家的苏东坡。

我跟学生们说:“在所有中国的诗人里, 尽管我特别喜欢李白、杜甫、屈原等名家大士, 可是, 最令陈老师敬佩的是苏轼。如果非要按我喜欢的诗人排名, 那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苏轼。”

学生们很奇怪, 纷纷问我原因。

于是, 我开始跟学生们分享个中缘由。我讲苏东坡平生的辛酸历程, 讲他的“佛学在心, 道学在身, 儒学在世”之情怀, 讲他的诗、文、书、画、工 (精通工务, 非一介羸弱书生气之人可比, 因此即便是兴修水利这样的事务也能名流千古, 杭州的苏堤就是明证) , 讲“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大旱金石流, 土山焦而不热”。一性情耿介君子在世上享受完属于自己的人生, 居庙堂之高也好, 处江湖之远也罢, 总是那么乐观。不像时下的某些读书人, 书没有读几本, 事没有经一点, 动不动就“我要跳楼, 我要自杀”。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我们的学生啊, 就是要有这样的故事人物活在心中。幼而循齐, 缺少这个向圣贤看齐的熏习过程, 心灵是难以空远宽大的。而教师不要畏惧跟学生海聊的时光呀!要知道在这个初次扬帆的港湾, 多少学生得经由教师的判断力而从此不再迷航!我们现在动不动就反对教师讲, 甚至强硬地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话的句数, 多一句都不行, 这不是笑话吗?课堂上,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应该是须讲的时候一定要讲, 不必讲的时候, 多一句都啰唆。

在学生们会心的笑声中, 我严肃地告诉他们:将来有一天, 你要是遇到你的知心朋友, 不妨也像苏东坡一样,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如果你能把《前赤壁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前出师表》, 甚至《太史公自序》《阿房宫赋》等名篇散文信口诵出, 那么就连你的对手也绝对不敢小觑你。

篇4:《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对文体特点的准确把握

《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所谓文赋,就是一种散文化的赋。它虽然部分保留了汉大赋主客问答的结构和押韵格式,以及抒情小赋的骈偶句式,但已摆脱了大赋重叙事体物而忽略情感表达、铺排夸张的表现手法和浓艳华美的辞藻,而基本以清丽优美的散文语言为主;同时又具有诗歌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而这样的文体特征对于中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首先应对赋体从汉至魏晋六朝再到唐宋以来的形式演变历程,作简洁而明晰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此文与传统的赋作品以及经典的散文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切实把握这篇作品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

二、对作品情感内涵、主题的深入理解

《前赤壁赋》的情感内涵十分丰富且前后波澜起伏,主题深刻,富于哲理。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其中,细细品味,透彻理解,切实把握文中的情感脉络。如前所述,此文写于苏轼遭贬黄州期间。面对人生的巨挫,此时的苏轼,内心十分苦闷、彷徨,积压于胸中的块垒只有借助于游历山水,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才能得以宣泄。文章清晰勾勒了作者夜游赤壁时,由喜到悲再到喜的情感历程。文章开头,置身于清风明月的江山美景,作者暂时忘却了苦闷、忧烦,因而“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乃至生出超脱尘世、羽化登仙的幻想。但这份快乐很快被同伴(“客”)“呜呜然”的洞箫声所冲散,一时容颜改色,愀然危坐。接着客借历史人物“一世之雄”曹操最终的命运际遇,表达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观论调。随后,苏子(作者)又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发表见解,借眼前的“水”“月”为喻,阐释“变”与“不变”之理。苏子从佛、道思想中获得智慧的启迪,以随缘自适的心态看待人生的得与失,文章最后故又转悲为喜(“客喜而笑”)。其实这里的“主(苏子)”与“客”所代表的两种观点,正是作者自身思想矛盾的两方面——乐观旷达与消极彷徨,主客之间的一番对话,正形象展示了诗人身陷人生逆境中内心的苦苦挣扎和最终的成功突围。

三、对作品艺术之美的细致品味

《前赤壁赋》是一篇极富艺术美的散文杰作。而引导学生对此文艺术之美的细致品味,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更能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具体说来,此文之美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意境之美。文中并非如一般散文那样叙事、议论、说理,而是重在抒情写意。且也并未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而是融情入景,借景抒情,营造出诗歌般的意境。文中开篇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赤壁月夜的江上美景:清风习习、皓月当空、白露横江、水天一色。置身如此美景之中,作者饮酒诵诗,怡然陶醉,不禁飘飘欲仙,快乐至极。真正达到了情与景、人与自然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二是语言的美。本文语言精炼优美、生动传神。如文章开头写景,不事铺排,而是用极精炼之笔,聊聊数语,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明月清江图。且状物传神,如“清风徐来”,写出江风的轻柔宜人;“水波不兴”,突出秋江的澄澈平静;“纵一苇”两句中的“纵”与“凌”字,则生动表现了作者心境之畅快淋漓。又如下一段落对“洞箫”声的描绘:“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准确传达出箫声的凄美哀婉、动人心魄。本文语言还富有音韵之美。文中多处用整齐的对偶句、对称句: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等,这些句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诗意与抒情色彩。同时这些整齐的韵句又与文中的散句交错出现,显得疏落有致,更富参差顿挫之美。

四、对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的感悟

对《前赤壁赋》细致品读,不仅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作品所表现出的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人生挫折并成功化解精神苦闷的生活智慧,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极佳素材。因此在讲解此文的时候,可联系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乐观面对的人生经历,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与崇高的人生态度,还可联系其他一些鲜明体现这种积极人生态度的作品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使学生对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有更充分的感悟,从中获到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精神的滋养,从而引导学生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进而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篇5:《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1、掌握本文景、情、理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课前印发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及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翻译全文,疏通文意。反复采取自读、齐读等读法,使学生感受赋的音乐美。注意朗读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写作背景

激发学习兴趣

1、“乌台诗案”

2、苏轼曾作绝命诗(见附录),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绝命诗引起学生的读本文的兴趣。

听录音 跟读

播放教师自录录音

构建情境

思考 讨论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物 人

客: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二: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2、悲又从何而来?

问题三: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按照苏轼的心情是如何变化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的逻辑顺序来探究

抓住线索

注重体味深刻哲理

结合生活体验深入思考 生生合作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质疑 交流

就文本中词句含义、主旨理解质疑 思考 交流

依靠生生合作、师生交流解决问题

训练学生质疑能力,教会学生读书

依学生实际和课堂及时效果灵活掌控

知识小结

回忆旧知

加强识记

讲解“赋”的基本知识(见附录)

知识总结

知识小结

归纳整理

加强识记

重点字词(见附录)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词类活用

(1)名作状

(2)名作动

(3)意动

4、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知识总结

作 业

背诵全文 整理笔记

加强理解和记忆

附录:

1、绝命诗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2、知识小结: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篇6: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wè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u)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shì)。”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qiú)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篇7:苏轼 《前赤壁赋》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2.苏轼前赤壁赋多少字?

3.苏轼《前赤壁赋》原文及译文

4.《前赤壁赋》鉴赏

5.精选《前赤壁赋》赏析

6.《前赤壁赋》内容介绍

7.《前赤壁赋》创作背景

8.苏轼《前赤壁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9.成考《大学语文》前赤壁赋考点及试题

篇8:《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关键词:Webquest模式,语文,案例,设计,思考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第5条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要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进一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一、Webquest释义

WebQuest模式逐渐为教育者所积极倡导,是因为其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教学模式。“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WebQuest可以说是一种“网络专题调查”活动,学习者在调查中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该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地参与一系列学习活动,活动中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都将得以提高。

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部分。WebQuest的“绪言”通常是介绍背景信息,创设情境,并对学习者提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或普遍存在的问题;“任务”是对学习者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的描述;“过程”说明了学习者将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包括了清晰的学习步骤、学习资源、以及信息组织工具;“资源”多是网站清单,也可以提供非网上的资源;“评估”是指以明确的标准来评价学习者的工作;“结论”用于反思和总结。

通过开展WebQuest活动,学生围绕专题获取相关资料进行探究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进行高层次思维。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评价,共享成果。

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Webquest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性公共课。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该课程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样一门课在许多大学并不怎么受重视,学生也不太欢迎,大学语文教学并不成功。这主要是因为,不少教师依旧“照本宣科”,依旧采用从头讲到尾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我们常常看到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充满激情地讲,而学生却茫茫然,如坠云雾之中,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模式陈旧单一,与中学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本来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一门课,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现在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因此,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可贵的探索精神势在必行。

大学语文课程的覆盖面十分宽泛,学习层次也很丰富。如:解决课文外在的、直观的问题的古汉语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修辞与写作知识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深入课文内部,去挖掘其意蕴,鉴往知来,观古思今,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与艺术上的熏陶等等。从而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目的,为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大学语文教学比较适合应用WebQuest教学模式。作品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及其作者独具魅力的人文情怀,使得学习研读文本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和评价的过程。基于WebQuest的大学语文教学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多样化、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并提出可探究的实际问题。这一强烈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迅速转为求知欲望。大学生用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对别人的观点、感情等采取开放宽容的态度,吸收别人的长处,沟通感情,进入文学殿堂,遨游于文海,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中国文学之美景。

三、以苏轼《前赤壁赋》为例进行Webquest教学尝试

当前WebQuest模式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往往只是一些大的原则,缺乏操作性强的案例。这里以大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例,略述尝试WebQuest教学的思路。

1. 引言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制科及第后入仕,历任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因政见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杭州通判,后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被诬入狱,罪贬黄州。哲宗元祐年间旧党当政,苏轼被召入京,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因不满旧党尽废新法而再受排挤,又先后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后,复行新法,苏轼又以“讥谤先朝”罪,远贬惠州、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次年卒于常州。谥“文忠”。

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广泛吸收,兼容并包。他不满北宋的社会现状,主张变革,但强调“人治”和“渐变”,因此在新旧党争中经常是持不同政见者,备受排挤。但他随缘自适,超然物外,追求不受外物羁绊的、超旷的人生境界。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合称三苏。苏轼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书法亦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之称。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与之政见不合,被迫离京外放。1079年7月,朝廷中属新党的几个御史,抓拄苏轼所写的诗中讽刺新法的一些诗句,弹劾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于是宋神宗下令将苏轼拘捕入京,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后苏轼因其弟和许多大臣的多方营救,方免死罪。这年12月,苏轼被贬到黄洲,担任团练副使之职,名为朝廷命官,实是囚犯,生活艰难,行动亦受监视。面对如此重大打击,他苦闷难遣,一面从佛老思想中寻求解脱,一面到自然山水中寻求安慰。1082年7月和10月,他先后两次游黄州赤壁,写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抒发怀抱,依时间顺序,分别为《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前赤壁赋》。

在这个WebQuest项目中同学们的任务是从解读这篇文章入手,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采取自己熟悉的、直接的、创新的方式来研究苏轼的思想、作品内容和艺术形式。

2. 任务

(1)这是一篇文赋,说明其主要形式特征。

(2)找出文中描绘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简要分析这几处景物描写与抒情、说理的关系;并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片段进行鉴赏,谈谈你读后的感受(鉴赏角度可以多样化,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也可以谈谈面对景物的个性化体验,或者情与景之间的密切关系等等)

(3)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思想及对后人的影响。

(4)《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不仅反映了苏轼思想境界的转化,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新变,成为代表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文赋一体新高度的重要作品。请比较阅读这两篇作品(可以从文章结构、创作心态和几个不同的意象入手)。

(5)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3. 过程

(1)准备阶段。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注意要对男女生比例进行权衡,并适当调整,确定成员。选集体荣誉感较强、成绩相对较好并大胆泼辣的学生做组长。列出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适当分类,各小组最好针对一个或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小组成员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强调集体荣誉、团队意识。

(2)实施阶段。课前各小组成员分头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个人观点。课上围绕专题进行探究、讨论形成总结并用Word、PowerPoint编辑制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演示文稿;阅读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并给予评价。课后,将活动成果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或打印后办一期板报展出,使其他学生共享成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观察到的学生活动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或指导性评价。

4. 资源

著作:《苏轼》(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苏轼》(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苏轼》(岳麓书社2005)、《苏轼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中国十大文豪:苏轼》(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6)。

网络资源:百度文库、百度知道、苏轼研究、苏轼吧、艺术中国、国学网、学术批评网、中国文学网、国学论坛、散文中国。

5. 评价

6. 结论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在表现手法上,把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诗情、画意与哲理融为一体,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谈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重点强调“不变”,即物与我都是无穷的,这是对人生的肯定,说明不必“羡长江之无穷”,劝慰客人面对现实,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这期间,不但贫困与疾病折磨着苏轼,且祸不单行,“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生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答秦太虚书》)而在对宦海沉浮、世情冷暖的深刻体察与煎熬中,苏轼没有如屈原一沉汨罗江,一了百了;没有如陶渊明隐遁田园,而是重新审视人生,构建了通达乐观、泰然处世的人生态度。苏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态度,使得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包括极痛、极苦、极悲的境况之中,都能泰然处之。苏轼遇挫时,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并不是为了避世,而是一种超脱,值得后人学习。

(4)前后《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所写。两文意境高远,文采斐然,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写景、抒情、言理三者水乳交融,堪称千古绝唱。《前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秋夜清幽旷渺的优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飘逸兴致,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发表对宇宙人生的见解,特别是通过对明月与江水变与不变的议论,表现了开朗的胸襟和达观的生活态度。《后赤壁赋》描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江岸及其寥落幽峭的气氛,写出了独自登高引起的悲戚心情,最后以白鹤道士的虚幻梦境作结,于空灵奇幻中寄托超尘绝俗之想,笔调迷离惝恍,逗人遐思。古人曾称赞说:“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5)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文人越不得意,诗就写得越好)的说法,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篇9:解读《前赤壁赋》的意境生成

一、和谐超然意境是苏轼从人生的落寞沧桑中悲情解脱的归宿

胸怀大志是中国文人志士共有的特征。尽管北宋较之唐代是一个内敛的时代,苏轼少有自言壮志的豪言,但他的政治抱负却一直包容在他的诗词言论和人生经历之中。苏轼自幼“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致仕,深得欧阳修的青睐,早年即“奋励有当世志”。然而,他的政治仕途却并不顺利。从政之后,王安石新政开始。苏轼其实很想在这历史的变革时期为国为民献计献策,化解社会矛盾,以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这使他不仅和变法派不相容,又和保守派相矛盾,常常身处政治夹缝之中。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由于倾向保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年幼的宋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垂帘听政,新党失势,保守派执掌政权,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此间,苏轼对执政后的保守派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并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受到保守派的排挤。宋哲宗亲政后,改革派再度执政,苏轼因曾依附旧党被贬至岭南惠州,后又被贬至海南儋州。

这样一个坎坷曲折的人生履历,表明苏轼在当时的社会浪潮和政治舞台上,历经了怎样的摔打和磨砺,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抗争,承受了何等的压力和愤懑。他一次次跃上人世的浪峰,又一次次被弃之出世的沙滩,在每一次艰难的回眸后,独自咀嚼着“寂寞沙洲冷”的隐痛和忧伤。“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这一份叹息和落寞,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一颗受伤的心。

心之伤痛,何以为疗?怡情山水,阅览自然,是让生命升华的积极途径,是精神超脱的美满归宿。在炎黄文人的史册上,这个归宿宁静淡泊了许多沧桑的心,于是便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乌台诗案”到贬职黄州是苏轼人生走向多变的重要转折时期。在黄州4年多的艰辛生活中,苏轼躬耕几十亩荒地,自号东坡居士,在田园生活中体味自我,思索人生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这是他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中从精神上进行自我探索的悲情解脱。这种悲情解脱使他展现出了这样的睿智:在大自然的无尽藏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为疲惫的心灵安置一个物我同一的艺术境界。《前赤壁赋》的这种从自我解脱中走来的和谐超脱的意境之美,不仅让我们深受感染,也打动了历代文人墨客。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前后赤壁赋:“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二、和谐超然意境是佛道哲学思想在苏轼生命体验中的显现

《前赤壁赋》第一段就把读者带进了一种空灵超脱的美妙意境中。既望之夜,月出于东,风清水靜,白露茫茫。作者举酒属客,吟诗漫歌,任小舟逍遥所往,似将离世飘摇,羽化登仙。每一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对此都倍感亲切,产生浓烈的审美认同和情感共鸣。这一段描写情景交融,主客相谐,物我相和,层层推进,恰似道家修炼垂成,得道升仙的幻化过程,包容了顺其自然、超然隐逸的道家哲学思想。同时,又体现了作者面对有缺陷的人生进行的内省式自我修行,折射出了超脱顿悟的佛家哲学思想。

苏轼与佛家思想渊源颇深。他家世信佛,自小就受到了佛家思想的熏陶,一生结识了很多高僧,如东林常总、大觉怀琏、玉泉承皓、佛印了元等。被贬黄州后,每日素食斋戒,诵经念佛,经常到黄州城南安国寺敬香拜佛,怡然静坐。佛教的哲学影响在他的其他作品里也有体现。例如,他在《赠东林总长老》一诗中写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诗中的佛语禅意,空灵妙悟,展现了佛学思想对他的影响。苏轼思想也长期受道家哲学的影响。苏轼八岁时,祖父送他去天庆观跟道士张意简学习,非常喜爱诵读《道德经》,青年时常读《庄子》,仕途遇挫,被贬黄州后,更是潜心钻研佛学和道学,“道法自然”的超凡遁世思想更加徜徉在他的精神世界里。

苏轼思想印有宋代儒、道、佛三家合一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儒道互补的特点,儒家人世哲学与佛道出世精神在他的一生中水乳交融。仕途顺利时,则锐意进取,投身政治,实现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仕途失意、理想遇挫时,则回归山林,望月举杯,吟诗作赋,走向独善其身的超然淡远境界。《前赤壁赋》正是写于品尝了人生巨大的挫折和失意之时,文中展现的“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境界,人与自然的相忘相悦,呈现出佛道哲学的脱尘之光。这种超然意境,是在历经儒家经世的人生奋斗,饱尝挫折和痛苦后,佛家和道家思想在苏轼沉浮不定、苦乐无常的生命体验中的自然显现。

三、和谐超然意境是苏轼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在赋文写志中的辉映

艺术所表达和传递的,除了思想和情感之外,还有美。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总是在自己的审美关照下进行的:一篇文学作品的诞生,总是凝聚了作家的审美追求。《前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飘然旷达的意境,正是苏轼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在其赋文写志中的辉映。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有句被广为引用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对于艺术创作,苏轼认为无论绘画还是诗歌,都应平淡、古朴、自然,反对过于雕琢晦涩。他的很多作品都蕴含了这样清新天然的美学风格。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所写:“人生到处何所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行文自然、清新,意境恣意洒脱。苏轼在文学审美中强调立意的重要。据《韵语阳秋》卷三所记,苏轼曾对向他讨教作文之法的葛延之说:“天下之事,散在经史之中,不可徒得,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不少研究者由此探讨苏轼“尚意”美学风格。这里的“意”,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更是指一种生命主体对客体的关照、相容以及精神对外物的超然意境。尚意与天工清新,都是苏轼高蹈淡远的审美风格。《宝绘堂记》中写道:“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意就是把受挫痛楚的心情,幻化于明月清风之中,又在明月清风之中“凭虚御风”,“羽化而登仙”。“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作者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而又不为自然外物所役,用心灵去把握和体验自然宇宙,走向了一个旷达飘逸的艺术境界,营造了天人合一的完美意境。

四、和谐超然意境是情景交融在苏轼韵散结合语言艺术中的浑然天成

即使是一个对苏轼的哲学和生平不太了解的人,只要读到《前赤壁赋》,就会被文中超凡脱俗的意境感染和陶醉。《前赤壁赋》里面的很多文句,历来常常被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们所引用。这是因为,《前赤壁赋》中苏轼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将情景交融的和谐境界完美地呈现出来,使物我两忘的超然意境浑然天成。如果说,苏轼坎坷的人生经历、出世超脱的佛道思想和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为本文意境的生成提供了思想和精神土壤,那么,韵散结合、富于想象、寓闲适于璀璨中的语言风格,正是在这片土壤上盛开的鲜花,为本文的意境生成提供了形象的承载,让读者在恣意挥洒的色彩和芬芳中,近距离地触摸和感受这篇散文赋的意境之美。

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主将之一,苏轼反对五代以来骈文讲究形式、粉饰太平、艳冶浮薄、华而不实的文风,积极推进对骈文赋体的改革。《前赤壁赋》就是从骈文中变革而来的一篇散文赋。尽管苏轼反对骈文,但他并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而是借鉴继承了骈文中的文采风格,并与现实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韵散结合,营造出独特的风格和意境。苏轼在《与二郎侄》中写道:“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色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绚烂之极也。”可见他反对骈文流于形式的华美,但很重视语言寓于质朴的绚烂。正是这种批判的继承,造就了这一千古传颂名篇的超凡意境。

《前赤壁赋》既有大量工整的排比句和对偶句,又有不少无韵自由的散句,韵散结合,错落有致,渲染了空灵超然的意境。文章第一段就是一个典型。开始一句用散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為全文的写景、思辨和抒情准备了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接下来,用了很多骈文式整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等,抒写和渲染景色的迷蒙悠远,表达主体自我在自然景色中的忘我和超脱境界。在这些整句表达中,又穿插了“举酒属客”“少焉”这样的散文语句,使程式化的整句间有了过渡和承接,也有了停顿变化之感。这样韵散结合,使文章读来既有音乐的韵律美,又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从而凸显了淡远悠扬的意境之美。

再如,“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几句,前面为整句,最后一句为散句,体现着本文韵散结合的特点。同时,“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一种升华普通物象的想象。而这几句用语质朴,却寓绚烂于平淡之中,读来有华美之感。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特点,这几句就典型展现了本文物我一体、超然和谐的意境。

上一篇:快乐的三人世界小学生四年级作文下一篇:西栅景区景点简介